CN102711625B -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11625B
CN102711625B CN201080061672.3A CN201080061672A CN102711625B CN 102711625 B CN102711625 B CN 102711625B CN 201080061672 A CN201080061672 A CN 201080061672A CN 102711625 B CN102711625 B CN 1027116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acity
elasticity
dimensional
image
subj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616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11625A (zh
Inventor
辻田刚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Healthca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d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d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dica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711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11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11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08Detecting organic movements or changes, e.g. tumours, cysts, swel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6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8/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61B8/463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characterised by displaying multiple images or images and diagnostic data on one displa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6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diagnostic devic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8/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61B8/466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adapted to display 3D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8/483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the acquisition of a 3D volume of da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48Diagnostic techniques
    • A61B8/485Diagnostic techniques involving measuring strain or elastic proper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8/00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A61B8/5215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 A61B8/5223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agnosis using ultrasonic, 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for extracting a diagnostic or physiological parameter from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017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particularly adapted to short-range imaging
    • G01S7/52053Display arrangements
    • G01S7/52057Cathode ray tube displays
    • G01S7/52071Multicolour displays; using colour coding; Optimising colour or information content in displays, e.g. parametric imag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5/003D [Three Dimensional] image rendering
    • G06T15/08Volume rendering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3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alculating health indices; for individual health risk assessme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89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01S15/8906Short-range imaging systems; Acoustic microscope systems using pulse-echo techniques
    • G01S15/8993Three dimensional imag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017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particularly adapted to short-range imaging
    • G01S7/52053Display arrangements
    • G01S7/52057Cathode ray tube displays
    • G01S7/52073Production of cursor lines, markers or indicia by electronic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 Image Generation (AREA)

Abstract

为了提供适当显示三维弹性图像中的希望观察的关注部位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超声波诊断装置具备:具有收发超声波的振子的超声探头(102);经由超声波探头(102)来对被检体(101)发送超声波的发送部(105);接收来自被检体(101)的反射回波信号的接收部(106);通过对由基于反射回波信号的弹性值构成的弹性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来构成三维弹性图像的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和对三维弹性图像进行显示的显示部(111),并具备:基于所述弹性值来创建用于对弹性容积数据的容积再现中的不透明度进行设定的弹性不透明度表的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704、904)。

Description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超声波并显示表示被检体的生物体组织的硬度或软度的三维弹性图像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超声波诊断装置通过超声波探头将超声波发送到被检体内部,并基于从被检体内部的生物体组织接收到的接收信号来获得并显示三维断层图像和三维弹性图像。
在将三维弹性图像重叠于三维断层图像来进行显示时,对三维断层图像的不透明度进行设定,以使得能识别三维弹性图像的硬的部位或软的部位的形状或容积。(例如,专利文献1)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08-259605号公报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基于按照弹性值的特征量而定义不透明度的不透明度表来进行三维断层图像的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但并未公开对三维弹性图像的容积再现中的不透明度进行设定。
因而,在视线方向进行容积再现来构成三维弹性图像时,在比起关注部位在视线方向更近前处存在具有厚度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情况下,存在关注部位被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隐藏的可能性。例如,在从作为关注部位的硬的部位起到软的部位为止线性变化的不透明度的设定中,存在硬的区域被关注区域以外的部位即具有平均的硬度的部位隐藏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当地显示三维弹性图像中的想要观察的关注部位的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
为了达成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超声波诊断装置,具备:超声波探头,其具有收发超声波的振子;发送部,其经由超声波探头来对被检体发送超声波;接收部,其接收来自被检体的反射回波信号;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其通过对由基于反射回波信号的弹性值构成的弹性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来构成三维弹性图像;和显示部,其显示三维弹性图像,所述超声波诊断装置的特征在于,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基于弹性值来设定弹性容积数据的容积再现中的不透明度,从而构成三维弹性图像。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适当地显示三维弹性图像中的希望观察的关注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整体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三维断层图像构成部117和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弹性不透明度表的示例的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弹性不透明度表的示例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显示部111的一个显示形态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弹性不透明度表的示例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中的弹性不透明度表的示例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的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4中的弹性不透明度表的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来说明应用本发明的超声波诊断装置100。
如图1所示,在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具备:与被检体101抵接来使用的超声波探头102;经由超声波探头102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就对被检体101反复发送超声波的发送部105;接收从被检体101反射的回波信号的接收部106;对发送部105和接收部106进行控制的收发控制部107;和对由接收部106接收到的反射回波进行整相相加的整相加法运算部108。
超声波探头102配设多个振子而形成,具有经由振子101来对被检体101进行超声波收发的功能。超声波探头102由形成为矩形或扇形的多个振子构成,在与多个振子的排列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使振子机械地振动,并能三维地进行超声波的收发。另外,超声波探头102也可以二维排列多个振子,电子地控制超声波的收发。
收发部105驱动超声波探头102的振子来生成用于产生超声波的波发送脉冲。发送部105具有将所发送的超声波的收敛点设定于某一深度的功能。另外,接收部106对由超声波探头102接收到的反射回波信号以规定的增益进行放大,并生成RF信号即接收信号。超声波收发控制部107用于控制发送部105、接收部106。
整相加法运算部108对由接收部106放大后的RF信号的相位进行控制,对于1个或多个收敛点,形成超声波束从而生成RF信号帧数据(相当于RAW数据)。
进而,在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具备:存储由整相加法运算部108生成的RF信号帧数据的数据存储部109;基于由数据存储部109存储的RF信号帧数据来构成二维断层图像的二维断层图像构成部113;针对由二维断层图像构成部113构成的二维断层图像,基于二维断层图像的取得位置来进行三维坐标变换,并生成断层容积数据的断层容积数据生成部115;从断层容积数据来构成三维断层图像的三维断层图像构成部117;基于由数据存储部109存储的多个RF信号帧数据来构成二维弹性图像的二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4;针对由二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4构成的二维弹性图像,基于二维弹性图像的取得位置来进行三维坐标变换,并生成弹性容积数据的弹性容积数据生成部116;从坐标变换后的弹性容积数据来构成三维弹性图像的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合成二维断层图像与二维弹性图像、或合成三维断层图像与三维弹性图像的合成处理部110;和对由合成处理部110合成后的合成图像、二维断层图像或二维断层图像等进行显示的显示部111。
另外,在超声波诊断装置100中具备:控制上述各构成要素的控制部103、和对控制部103进行各种输入的操作部104。操作部104具备键盘、轨迹球等。
二维断层图像构成部113基于控制部103中的设定条件,输入从数据存储部109输出的RF信号帧数据,并进行增益校正、日志压缩、检波、轮廓增强、滤波处理等信号处理,来构成二维断层图像。
超声波探头2能与超声波的收发同时地计测收发方向(θ、),断层容积数据生成部115基于相当于二维断层图像的取得位置的收发方向(θ、),对多个二维断层图像进行三维变换,来生成断层容积数据。
三维断层图像构成部117基于断层容积数据的亮度和不透明度来进行容积再现。具体地,三维断层图像构成部117如图2(a)所示那样,由断层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0和断层再现运算部202构成。
断层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0创建取体素值(voxel value)即断层图像的亮度为横轴、取不透明度为纵轴的断层不透明度表。断层再现运算部202基于所创建的断层不透明度表,使用根据断层容积数据来构成三维断层图像的下式来进行容积再现。
[数1]
Cout(i)=Cout(i-1)+(a-Aout(i-1))·A(i)·C(i)·S(i)     (1)
Aout(i)=Aout(i-1)+(1-Aout(i-1))·A(i)                 (2)
A(i)=Opacity[C(i)]                                    (3)
C(i)是在从所创建的二维投影面上的某点来观察三维断层图像的情况下存在于视线上第i个的体素的亮度值。Cout(i)是输出的像素值。例如,在视线上N个体素的亮度值排列时,对i=0~N-1进行了累积的亮度值Cout(N-1)成为最终输出的像素值。Cout(i)表示直到第(i-1)个为止的累积值。
另外,A(i)是存在于视线上第i个的亮度值的不透明度,如上述(3)所示那样,是取0~1.0的断层不透明度表(断层opacity table)。断层不透明度表由断层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0创建,通过根据亮度值来参照不透明度,来决定对输出的二维投影面(三维断层图像)上的贡献率。
S(i)是用于通过根据亮度C(i)及其周边的像素值求得的斜率而推算的阴影添加的权重分量,例如,指示如下等的增强效果:在光源与以体素i为中心的面的法线一致的情况下,反射最强,因此赋予1.0,在光源与法线正交的情况下,赋予0.0。
Cout(i)、Aout(i)均以0为初始值。如上述(2)所示,Aout(i)每当通过体素时就进行累积,并收敛于1.0。因而,如上述(1)所示那样,在直到第(i-1)个为止的不透明度的累积值Aout(i-1)成为约1.0的情况下,第i个以后的亮度值C(i)将不会反映在输出图像上。
断层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0例如通过将断层不透明度表中的低亮度的不透明度设为零,从而能不对亮度低的断层容积数据进行图像化,而是对亮度高的断层容积数据进行图像化。断层再现运算部202基于所创建的断层不透明度表来进行容积再现,并将所构成的三维断层图像输出到合成处理部110。
在本实施例中,能变更断层不透明度表。通过基于操作部104的操作的控制部103的控制,使断层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0变更断层不透明度表,能与变更后的断层不透明度表相应地来对断层容积数据进行图像化。
二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4根据存储于数据存储部109中的多个RF信号帧数据来对位移进行计测。然后,二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4基于计测出的位移来运算弹性值,从而构成二维弹性图像。在弹性值中含有失真、弹性率、位移、粘性、失真比等弹性信息。
弹性容积数据生成部116基于相当于二维弹性图像的取得位置的收发方向(θ、)来对多个二维弹性图像进行三维变换,生成弹性容积数据。按照弹性值来对弹性容积数据赋予色彩值(蓝色、淡蓝色、绿色、黄色、红色等)。例如,对硬的部位赋予蓝色,对软的部位赋予红色,从而进行颜色区分。
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基于弹性值来设定弹性容积数据的容积再现中的不透明度,从而构成三维弹性图像。通过设定了不透明度与弹性值的关系的弹性不透明度表来设定不透明度。具体地,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如图2(b)所示那样,由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和弹性再现运算部206构成。
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创建设定了不透明度与弹性值的关系的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根据弹性值来设定容积再现中的不透明度的弹性不透明度表。在图3、图4中示出由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创建的弹性不透明度表。通过弹性不透明度表来决定弹性值与不透明度的关系,设定显示部111中的对二维投影面上的弹性容积数据的贡献率。
弹性不透明度表由用于根据弹性值来设定不透明度的的不透明度线300、和进行用于设定不透明度线300的引导的引导线302构成。另外,在图3、图4中也示出了与不透明度表的弹性值对应的色带304。
如图3所示,弹性不透明度表根据不透明度线300来设定不透明度,以使根据弹性值而被赋予了蓝色的关注部位(硬的部位)得以增强来进行显示。基于不透明度线300来设定不透明度,以使得根据弹性值而决定的关注部位(硬的部位)的不透明度比被赋予了绿色或红色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软的部位)的不透明度高。成为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标准部位是指在弹性容积数据中具有平均的硬度的部位,是主要被赋予绿色的部位。另外,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是主要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
在弹性不透明度表中,若设赋予了蓝色的关注部位(硬的部位)的在不透明度线300中的不透明度为T1,则T1被设定为接近1.0的值(例如0.7≤T1≤1.0)。另外,若设赋予了绿色或红色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软的部位)的在不透明度线300中的不透明度为T2,则将T2设定为接近于0的值(例如,0<T2≤0.5)。另外,对不透明度线300的不透明度进行设定,以使得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T2不成为零。这是因为要与赋予了蓝色的关注部位(硬的部位)进行对比显示。另外,若将赋予了淡蓝色的介于关注部位和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之间的部位的在不透明度线300上的不透明度设为T3,则将T3设定为T2和T1之间的值(例如,T2≤T3≤T1)。
在本实施例中,能进一步变更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通过基于操作部104的操作的控制部103的控制,使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变更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
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变更与赋予了绿色等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包含标准部位)相应的不透明度线300的不透明度。
具体地,若操作者将图3的左图所示的设定为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线300朝向上方向移动,则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从而在如图3右图所示,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提高。反之,若操作者将设定为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线300朝向下方向移动,则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从而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降低。进行设定不透明度线300的引导的引导线302表示不透明度线300的可移动范围(例如0<T2≤0.5)。如此,操作者能设定被设定为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的在不透明度线300上的不透明度。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以直线示出了不透明度线300,但也可以是曲线。在不透明度线300是曲线的情况下,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设定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中的曲线的不透明度。
弹性再现运算部206使用基于由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创建的不透明度线300的弹性不透明度表以及下述视线上来进行容积再现。
[数2]
Eout(i)=Eout(i-1)+(1-Aout(i-1))·A(i)·E(i)·S(i)       (4)
Aout(i)=Aout(i-1)+(1-Aout(i-1))·A(i)                   (5)
A(i)=Opacity[E(i)]                                      (6)
E(i)是在从所创建的的二维投影面上的某点观察三维弹性图像的情况下的存在于视线上的第i个的弹性值。Eout(i)是所输出的像素值。例如,在视线上排列N个体素的弹性值时,i=0~N-1为止对弹性值进行累积而得到的累积值Eout(N-1)成为最终输出的像素值。Eout(i-1)表示到第i-1为止的累积值。另外,A(i)是存在于视线上的第i个的弹性值的不透明度,如式(6)所示,是由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创建的弹性不透明度表。
S(i)是用于通过根据由弹性值E(i)及其周边的弹性值求得的斜率而推算的阴影添加的权重分量,例如,指示如下等的增强效果:在光源与以体素i为中心的面的法线一致的情况下,反射最强,因此赋予1.0,在光源与法线正交的情况下,赋予0.0。
Cout(i)、Aout(i)均以0为初始值。如上述(5)所示,Aout(i)每当通过体素时就进行累积,并收敛于1.0。因而,如上述(4)所示那样,在直到第(i-1)个为止的体素的不透明度的累积值Aout(i-1)成为约1.0的情况下,第i个以后的体素值E(i)将不会反映在输出图像上。
合成处理部110分别读取如上所述而构成的三维断层图像、三维弹性图像,并将它们与在二维投影面上由操作部104设定的透过率相乘,然后累加,来创建三维合成图像。显示部111对由合成处理部110创建的三维合成图像进行显示。
另外,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如图4(a)所示,能够根据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线300来设定不透明度,以使根据弹性值而赋予了红色的关注部位(软的部位)得以增强来进行显示。弹性不透明度表按照根据弹性值而决定的关注部位的不透明度比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高的方式来进行设定。具体地,根据不透明度线300来设定透明度,以使得根据弹性值而决定的关注部位(软的部位)的不透明度比赋予了绿色或蓝色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硬的部位)的不透明度高。
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能设定不透明度线400的不透明度,不透明度线400与通过基于操作部104的操作的控制部103的控制而赋予了绿色或红色等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硬的部位)相应。若将如图4(a)的左图所示的设定为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线400朝向上方向移动,则如图4(a)的右图所示那样,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被较高地设定。反之,若将设定为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线400朝向下方向移动,则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被较低地设定。进行用于设定不透明度线400的引导的引导线402表示不透明度线400的可移动范围(例如0<T2≤0.5)。
另外,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如图4(b)所示,根据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线404来设定不透明度,以使得根据弹性值而赋予了蓝色、红色的关注部位(硬的部位、软的部位)得以增强来进行显示。根据不透明度线404来设定不透明度,以使得根据弹性值而决定的关注部位(硬的部位、软的部位)的不透明度比赋予了绿色等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的不透明度高。
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能设定不透明度线404的不透明度,不透明度线404与通过基于操作部104的操作的控制部103的控制而赋予了绿色等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相应。若将如图4(b)的左图所示的设定为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线404朝向上方向移动,则如图4(b)的右图所示那样,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被较高地设定。反之,若将设定为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线404朝向下方向移动,则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被较低地设定。进行用于设定不透明度线404的引导的引导线406表示不透明度线404的可移动范围(例如0<T2≤0.5)。
图5表示显示部111的一个显示形态。在同一画面上对图像500、不透明度表选择部502、不透明度设定部504、以及弹性不透明度表506进行显示。
图像500例如是合成了三维断层图像和三维弹性图像而得到的三维合成图像或三维弹性图像。
不透明度表选择部502从预先存储的多个弹性不透明度表中选择弹性不透明度表。具备存储多个上面说明的图3、图4(a)、(b)的弹性不透明度表的存储部(未图示)。在显示部111中显示多个弹性不透明度表,能通过基于操作部104的操作的控制部103的控制来选择弹性不透明度表。将由操作部104选择的弹性不透明度表506予以显示。在此,选择图4(b)的凹型的弹性不透明度表,如506那样显示。
不透明度设定部504能通过相当于操作部104的数值设定部或滑动条来设定与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相应的不透明度线404的不透明度。在此,将不透明度线404的不透明度设定为“0.5”。另外,数值或滑动条也能表示不透明度线400的不透明度的可设定范围。
由于在同一个画面上显示了画面500、不透明度表选择部502、不透明度设定部504、以及不透明度表,因此,操作者能一边确认图像500,一边选择不透明度表的图案,或者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以使得成为最佳的图像。
以上,根据实施例1,在视线方向上进行容积再现从而构成三维弹性图像时,即使在三维弹性图像的视线上,在比想要观察的关注部位更靠近前存在具有厚度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也能通过按照弹性值来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从而不使关注部位被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隐藏地来显示关注部位。
例如,在关注部位位于视线方向的深处的情况下,通过按照使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的不透明度变得更低的方式来进行变更,能透过近前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来观察关注部位。
即,能适当地显示三维弹性图像中的希望观察的关注部位。
在此,使用图1~图6来说明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点在于由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来设定不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的不透明度。关于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以外的构成,由于与实施例1相同,因此省略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以外的构成的说明。
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如图6的左图所示,根据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线600来设定不透明度,以使得根据弹性值而赋予了蓝色、红色的关注部位(硬的部位、软的部位)得以增强来进行显示。
由此,例如,在进一步增强赋予了蓝色的关注部位(硬的部位)的情况下,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设定与不包含标准部位的赋予了红色的部位相应的不透明度线600的不透明度。具体地,若将设定为图6的左图所示的不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的不透明度的不透明度线600朝向下方向移动,则如图6的右图所示那样,不包含标准部位的部位的不透明度被较低地设定。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进一步增强赋予了红色的关注部位(软的部位)的情况下,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204也能设定与不包含标准部位的赋予了蓝色的部位相应的不透明度线600的不透明度。
以上,根据本实施例,在视线方向上进行容积再现来构成三维弹性图像时,能进一步增强特别希望着眼的关注部位来进行显示。
使用图1~图8来说明实施例3。与实施例1、2不同的点在于,基于进行容积再现的弹性容积数据的体素数来按每个视线(方向)而设定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即,弹性不透明度表基于进行容积再现的弹性容积数据的体素数来设定不透明度。
如图7所示,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由以下构成:对弹性容积数据设定视线(方向)的视线设定部700;对在弹性容积数据中设定的视线(方向)上的体素数进行计数的体素计数部702;基于计数出的体素数来创建弹性不透明度表的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704;和使用所创建的弹性不透明度表来进行弹性容积数据的容积再现的弹性再现运算部706。
使用图8来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在图8(a)的形态中,视线设定部700通过基于操作部104的操作的控制部103的控制,来对弹性容积数据800在对角线上设定有视线802。显示部111能对弹性容积数据800和视线802进行显示。体素计数部702对设定在弹性容积数据800中的视线802上的体素数进行计数。计数出的体素数用线806的长度来表征。另外,体素计数部702也可以进行用于搜索位于视线的最浅处或者最深处的位置的构造物的处理,来推算直到作为目的地的构造物为止的体素数。
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704首先如实施例1所示那样,根据不透明度线808来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以使得根据弹性值而决定的赋予了蓝色、红色(硬的部位、软的部位)的不透明度比赋予了绿色等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的不透明度高。
在图8(a)的形态中,由于对弹性容积数据800在对角线上设定了视线802,因此进行容积再现的体素数最多。因此,弹性不透明度创建部704根据进行容积再现的体素数多的这一情况,按照体素数来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以使得关注部位(硬的部位、软的部位)不会被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隐藏。
具体地,若将赋予了绿色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的不透明度线808的不透明度设为T2,则弹性不透明度创建部704按照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T2降低的方式(例如0<T2≤0.1)来设定不透明度线808。另外,引导线810表示不透明度线808的可移动范围(例如0<T2≤0.5)。
弹性再现运算部706使用基于由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704创建的不透明度线808的弹性不透明度表以及上述数学式(数2),来进行容积再现。
另一方面,在图8(b)的形态中,视线设定部700通过基于操作部104的操作的控制部103的控制,按照不与弹性容积数据800的一边正交的方式来设定视线802。体素计数部702对设定于弹性容积数据800中的视线802上的体素数进行计数。计数出的体素数用线814的长度来表征。
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704首先与实施例1所述那样,根据不透明度线808来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以使得根据弹性值而决定的赋予了蓝色、红色的关注部位(硬的部位、软的部位)的不透明度比赋予了绿色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的不透明度高。
在图8(b)的形态中,按照不与弹性容积数据800的一边正交的方式来设定视线802,进行容积再现的体素数比图8(a)的形态要少。弹性不透明度创建部704按照体素数来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以使得关注部位(硬的部位、软的部位)不会被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所隐藏。
具体地,若将赋予了绿色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标准部位)的在不太明显808上的不透明度设为T2,则弹性不透明度创建部704按照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T2变高的方式(例如0.1<T2≤0.3)的方式来设定不透明度线808。
弹性再现运算部706使用基于由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704创建的不透明度线808的弹性不透明度表以及上述的数学式(数2)来进行容积再现。
在实施例3中,在进行容积再现的体素数多的情况下,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704按照使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降低的方式来设定不透明度线808。另一方面,在进行容积再现的体素数少的情况下,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704按照使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提高的方式来设定不透明度线808。因而,即使改变视线(方向)来构成三维弹性图像,也由于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704按每个视线(方向)对体素数进行计数,按照体素数来按每个视线(方向)适当地设定不透明度,因此,能显示不管从哪个视线(方向)都均匀的三维弹性图像。
使用图1~图10来说明实施例4。与实施例1~3不同点在于,分析视线(方向)上的弹性容积数据的累积不透明度,基于分析出的累积不透明度来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
如图9所示,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由以下构成:对弹性容积数据设定视线(方向)的视线设定部900;对相对于所设定的视线(方向)上的视线方向距离(体素数)的累积不透明度进行分析的累计不透明度分析部902;基于分析出的累积不透明度来创建弹性不透明度表的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904;使用所创建的弹性不透明度表来进行弹性容积数据的容积再现的弹性再现运算部906。
使用图10来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118。图10是表示相对于由视线设定部900设定的视线(方向)上的视线距离(体素数)的累积不透明度的图。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4整体上平衡良好地设定不透明度,因此设为最佳累积不透明度曲线。
累积不透明度分析部902对相对于所设定的视线(方向)上的视线距离(体素数)的累积不透明度进行分析。
在此,设由累积不透明度分析部902对视线(方向)上的累积不透明度进行分析的结果是得到了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2。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2相对于视线距离(体素数)的累积不透明度高,在视线距离(体素数)达到P1的时间点,累积不透明度达到1.0。
于是,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904按照视线(方向)上的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2成为最佳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4的方式来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中的不透明度。具体地,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904例如如图4(b)所示那样,将设定为赋予了绿色等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线404朝向下方向移动,将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设定得更低。
另外,设由累积不透明度分析部902对视线(方向)上的累积不透明度进行分析的结果是得到了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6。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6的相对于视线距离(体素数)的累积不透明度低,在视线距离(体素数)达到P2的时间点,累积不透明度达到1.0。另外,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6在视线距离(体素数)P1的位置上,累积不透明度成为0.5。这种情况下,所输出的弹性值成为弹性容积数据的弹性值的二分之一,存在诊断为比实际更硬的可能性。
于是,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904按照视线(方向)上的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6成为最佳累积不透明度曲线1004的方式来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中的不透明度。具体地,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904例如如图4(b)所示那样,将设定为赋予了绿色等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线404朝向上方向移动,将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不透明度设定得更高。
弹性再现运算部906使用由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904创建的弹性不透明度表以及上述数学式(数2)来进行容积再现。
在实施例4中,对视线(方向)上的累积不透明度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出的累积不透明度,来设定弹性不透明度表的不透明度,由此,能显示不管从哪个视线(方向)都均匀的三维弹性图像。
符号的说明
100  超声波诊断装置
102  超声波探头
130  控制部
104  操作部
105  发送部
106  接收部
107  收发控制部
108  整相加法运算部
109  数据存储部
110  合成处理部
111  显示部
113  二维断层图像构成部
115  断层图像三维坐标变换部
117  三维断层图像构成部
114  二维弹性图像构成部
116  弹性图像三维坐标变换部
118  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

Claims (10)

1.一种超声波诊断装置,具备:
超声波探头,其具有收发超声波的振子;
发送部,其经由所述超声波探头来对被检体发送超声波;
接收部,其经由所述超声波探头接收来自所述被检体的反射回波信号;
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其通过对由基于所述反射回波信号的弹性值构成的弹性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来构成三维弹性图像;
显示部,其显示所述三维弹性图像;以及
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其创建对所述弹性容积数据的容积再现中的不透明度与弹性值的关系进行了设定的弹性不透明度表,
其中,
在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中设定: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对应的第一不透明度和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对应的所述弹性值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对应的第二不透明度和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对应的所述弹性值之间的关系,
所述显示部在同一画面上显示所述三维弹性图像、以及不透明度设定部,所述不透明度设定部用于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设定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中的所述第二不透明度,
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创建部在设定所述第一不透明度与所述第二不透明度之间的关系以使所述第二不透明度小于所述第一不透明度时,根据所述操作者在所述不透明度设定部上的操作,创建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以及
所述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使用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基于所述弹性值来设定所述第一不透明度和所述第二不透明度,从而构成所述三维弹性图像,
所述显示部在同一画面上显示:使用根据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所创建的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而构成的所述关注部位的所述三维弹性图像及所述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所述三维弹性图像、以及所述不透明度设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三维弹性图像和所述不透明度设定部,所述显示部在同一画面上还显示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由按照所述弹性值来设定所述第一不透明度和所述第二不透明度的不透明度线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诊断装置还具备:
三维断层图像构成部,其基于所述反射回波信号来生成断层容积数据,并基于所述断层容积数据的亮度和不透明度来进行容积再现,
所述显示部显示三维断层图像。
5.一种超声波诊断装置,具备:
超声波探头,其具有收发超声波的振子;
发送部,其经由所述超声波探头来对被检体发送超声波;
接收部,其经由所述超声波探头接收来自所述被检体的反射回波信号;
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其通过对由基于所述反射回波信号的弹性值构成的弹性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来构成三维弹性图像;
显示部,其显示所述三维弹性图像;以及
不透明度表选择部,其根据操作者的操作选择预先存储的多个弹性不透明度表之一作为弹性不透明度表,在所述多个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中的每一个弹性不透明度表中,对所述弹性容积数据的容积再现中的不透明度与弹性值的关系进行了设定,
其中,
在预先存储的所述多个弹性不透明度表中的每一个弹性不透明度表中,将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对应的第一不透明度和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对应的所述弹性值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对应的第二不透明度和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对应的所述弹性值之间的关系作为不同的关系进行设定,
所述第二不透明度被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一不透明度,
所述显示部在同一画面上显示所述三维弹性图像和所述不透明度表选择部,以及
所述三维弹性图像构成部使用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基于所述弹性值来设定所述第一不透明度和所述第二不透明度,从而构成所述三维弹性图像,
所述显示部在同一画面上显示:使用根据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所选择的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而构成的所述关注部位的所述三维弹性图像及所述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所述三维弹性图像、以及所述不透明度表选择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除了所述三维弹性图像和所述不透明度表选择部,所述显示部在同一画面上还显示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由按照所述弹性值来设定所述第一不透明度和所述第二不透明度的不透明度线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声波诊断装置具备:
三维断层图像构成部,其基于所述反射回波信号来生成断层容积数据,并基于所述断层容积数据的亮度和不透明度来进行容积再现,
所述显示部显示三维断层图像。
9.一种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对由基于超声波的反射回波信号的弹性值构成的弹性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来在显示部显示三维弹性图像;
创建对所述弹性容积数据的容积再现中的不透明度与弹性值的关系进行了设定的弹性不透明度表,在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中设定:与被检体的关注部位对应的第一不透明度和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对应的所述弹性值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对应的第二不透明度和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对应的所述弹性值之间的关系;
在所述显示部的同一画面上显示所述三维弹性图像和不透明度设定部,所述不透明度设定部用于根据操作者的操作来设定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中的所述第二不透明度;
在设定所述第一不透明度与所述第二不透明度之间的关系以使所述第二不透明度小于所述第一不透明度时,根据所述操作者在所述不透明度设定部上的操作,创建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
使用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基于所述弹性值来设定所述第一不透明度和所述第二不透明度,从而重新构成三维弹性图像;以及
在所述显示部的同一画面上显示:使用根据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所创建的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而构成的所述关注部位的所述三维弹性图像及所述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所述三维弹性图像、以及所述不透明度设定部。
10.一种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对由基于超声波的反射回波信号的弹性值构成的弹性容积数据进行容积再现,来在显示部显示三维弹性图像;
根据操作者的操作选择预先存储的多个弹性不透明度表之一作为弹性不透明度表,在所述多个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中的每一个弹性不透明度表中,对所述弹性容积数据的容积再现中的不透明度与弹性值的关系进行了设定;
在同一画面上显示所述三维弹性图像以及不透明度表选择部,在所述不透明度表选择部中,选择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的操作被执行;
在预先存储的所述多个弹性不透明度表中的每一个弹性不透明度表中,将与被检体的关注部位对应的第一不透明度和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对应的所述弹性值之间的关系、以及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对应的第二不透明度和与所述被检体的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对应的所述弹性值之间的关系作为不同的关系进行设定,且所述第二不透明度被设置为小于所述第一不透明度;
使用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基于所述弹性值来设定所述第一不透明度和所述第二不透明度,从而重新构成三维弹性图像;以及
在所述显示部的同一画面上显示:使用根据所述操作者的操作所创建的所述弹性不透明度表而构成的所述关注部位的所述三维弹性图像及所述关注部位以外的部位的所述三维弹性图像、以及所述不透明度表选择部。
CN201080061672.3A 2010-01-18 2010-11-25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 Active CN1027116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007699 2010-01-18
JP2010-007699 2010-01-18
PCT/JP2010/070965 WO2011086774A1 (ja) 2010-01-18 2010-11-25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画像表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11625A CN102711625A (zh) 2012-10-03
CN102711625B true CN102711625B (zh) 2015-03-25

Family

ID=443040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61672.3A Active CN102711625B (zh) 2010-01-18 2010-11-25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247922B2 (zh)
EP (1) EP2526871A4 (zh)
JP (1) JP5723790B2 (zh)
CN (1) CN102711625B (zh)
WO (1) WO20110867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143587A1 (ja) * 2009-06-10 2010-12-16 株式会社 日立メディコ 超音波診断装置、超音波画像処理装置、超音波画像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超音波画像生成方法
JP5606998B2 (ja) * 2011-07-28 2014-10-15 ジーイー・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グローバル・テクノロジー・カンパニー・エルエルシー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4087919A1 (ja) 2012-12-06 2014-06-12 日立アロカメディカル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画像表示方法
KR101590876B1 (ko) 2014-02-21 2016-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움직임 벡터 평활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297346B1 (ko) * 2014-10-31 2021-09-03 삼성메디슨 주식회사 의료 영상 장치 및 그에 따른 의료 영상을 디스플레이 하는 방법
US10062200B2 (en) * 2015-04-03 2018-08-28 Dental Imaging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volumetric images
US10543044B2 (en) 2016-09-27 2020-01-28 Covidien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pleural invasion for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planning
US10542953B2 (en) 2016-09-27 2020-01-28 Covidien Lp Fissural assessment and surgical and interventional planning
JP7078487B2 (ja) * 2018-08-02 2022-05-31 富士フイルムヘルスケア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画像処理方法
JP7308600B2 (ja) * 2018-09-12 2023-07-14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及び超音波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5444A (zh) * 2005-06-07 2008-05-07 株式会社日立医药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超声波弹性图像取得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82762A (en) * 1994-10-27 1998-07-21 Wake Forest University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interactive, three-dimensional renderings of selected body organs having hollow lumens to enable simulated movement through the lumen
US5720291A (en) * 1996-03-22 1998-02-24 Advanced Technology Laboratories, Inc. Three dimensional medical ultrasonic diagnostic image of tissue texture and vasculature
JP4421016B2 (ja) 1999-07-01 2010-02-24 東芝医用システムエンジニアリング株式会社 医用画像処理装置
JP4025110B2 (ja) * 2002-04-18 2007-12-19 アロカ株式会社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4610011B2 (ja) 2003-07-22 2011-01-12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画像表示方法
JP4657106B2 (ja) * 2003-11-21 2011-03-23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4653542B2 (ja) * 2005-04-06 2011-03-1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処理装置
KR100825054B1 (ko) * 2005-06-28 2008-04-28 주식회사 메디슨 컬러 플로우 영상을 촬상하는 방법 및 초음파 진단 시스템
JP4711775B2 (ja) 2005-08-10 2011-06-29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2007117384A (ja) 2005-10-27 2007-05-17 Toshiba Corp 画像診断・治療支援装置及び治療効果判定用画像データ生成方法
JP4801968B2 (ja) 2005-11-02 2011-10-26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診断・治療支援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表示方法
JP5264097B2 (ja) * 2007-04-11 2013-08-14 株式会社日立メディコ 超音波診断装置
GB0712432D0 (en) * 2007-06-26 2007-08-08 Isis Innovatio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etermination and display of material properties
WO2009029671A1 (en) * 2007-08-27 2009-03-05 University Of Chicago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age coloriz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5444A (zh) * 2005-06-07 2008-05-07 株式会社日立医药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超声波弹性图像取得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26871A1 (en) 2012-11-28
JPWO2011086774A1 (ja) 2013-05-16
CN102711625A (zh) 2012-10-03
EP2526871A4 (en) 2017-04-05
US9247922B2 (en) 2016-02-02
US20120259223A1 (en) 2012-10-11
WO2011086774A1 (ja) 2011-07-21
JP5723790B2 (ja) 2015-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1625B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
JP5688369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弾性画像表示方法
US1189014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graphically representing blood flow velocity parameters
JP5774498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5770189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US8948485B2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ultrasonic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ultrasonic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and ultrasonic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US9514564B2 (en) Ultrasonic diagnostic apparatus and ultrasonic image display method
CN102695458B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及超声波图像显示方法
EP2189118A1 (en) Ultrasonograph
WO2010024023A1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画像表示方法
EP2612600B1 (en) Three-dimensional elastic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ultrasonic diagnosis device
CN103118600B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以及超声波图像的显示方法
JP5753719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JP5653045B2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WO2014002778A1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及び超音波表示方法
JP2013111102A (ja) 超音波診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405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Ltd.

Address before: Japan Tokyo Chiyoda District Kanda four chome 14 No. 1 101-0021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Medical Corporatio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8

Address after: Chiba County,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medical health Co.,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