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9920B - 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9920B
CN102709920B CN201210168733.7A CN201210168733A CN102709920B CN 102709920 B CN102709920 B CN 102709920B CN 201210168733 A CN201210168733 A CN 201210168733A CN 102709920 B CN102709920 B CN 1027099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generator
reactive
region
rightarrow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873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09920A (zh
Inventor
杨银国
刘明波
欧阳逸风
温柏坚
林舜江
李剑辉
李力
吴国炳
辛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Electric Power Dispatch Control Center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Priority to CN20121016873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9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9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9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09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9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将需控制的电网分成M个控制区域;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根据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根据均方差,建立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求解各个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得到对应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调节量;输出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调节量;然后进行二级电压控制。本发明还提出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装置,实现区域内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更加均匀,提高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和电压稳定裕度。

Description

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是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通过实时监视电网无功和电压的情况,进行在线优化计算,分层区域控制电网无功电源和相关设备,优化无功潮流分布,达到电压合格和全网有功损耗最小的目的。具体包括:一级电压控制(Primary Voltage Control)、二级电压控制(Secondary Voltage Control)和三级电压控制(Tertiary Voltage Control)。其中,一级电压控制利用自动电压调节器将发电机机端电压闭环控制在设定值附近;二级电压控制通过修改一级电压控制器的电压设定值来调节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出力,从而将中枢母线电压闭环控制在设定值附近;
二级电压控制首先采用分层分区算法,将电网分成若干个无功耦合程度较弱的区域,再分别建立各个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从而求出各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在二级电压控制中,为了实现同一个控制区域内各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均匀,即保证该区域内各个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均相等,通常在其二次规划模型的目标函数中加入了与无功协调因子有关的项,实现同一个控制区域内各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
但是,当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容量差别较大时,或,各受控发电机对中枢母线的控制灵敏度差别较大时,二级电压控制的优化结果,反而会使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出力更加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实现区域内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更加均匀,提高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和电压稳定裕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将需控制的电网分成M个控制区域;
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根据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
根据所述方差,建立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
求解各个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得到对应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输出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根据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进行二级电压控制;
建立的k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为:
min Δ Q → g ( k ) α | | ( V p ( k ) - V p ( k ) ref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 2 + β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
V p min ( k ) ≤ V p ( k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V p max ( k ) ,
V → h min ( k ) ≤ V → h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V → h max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Δ V → h ( k ) , 以及 Q → gmim ( k ) ≤ Q → g ( k ) + Δ Q → g ( k ) ≤ Q → g max ( k ) ;
其中,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向量;Vp(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当前值;Vpmin(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下限值;Vpmax(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上限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设定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α、β为权重系数;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最大调节步长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上限值向量;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Mk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数目;θi(k)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为k区域所有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算术平均值。
本发明提出的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对所需控制的电网划分成多个控制区域,再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进而获取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根据该均方差,建立二级电压控制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各控制区域的无功调节量,根据各控制区域的无功调节量进行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实现区域内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更加均匀,提高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和电压稳定裕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装置,实现区域内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更加均匀,提高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和电压稳定裕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装置,包括:
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将需控制的电网分成M个控制区域;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方差,建立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求解各个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得到对应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进行二级电压控制;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建立的k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为:
min Δ Q → g ( k ) α | | ( V p ( k ) - V p ( k ) ref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 2 + β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
V p min ( k ) ≤ V p ( k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V p max ( k ) ,
V → h min ( k ) ≤ V → h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V → h max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Δ V → h ( k ) 以及 Q → gmim ( k ) ≤ Q → g ( k ) + Δ Q → g ( k ) ≤ Q → g max ( k ) ;
其中,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向量;Vp(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当前值;Vpmin(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下限值;Vpmax(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上限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设定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α、β为权重系数;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最大调节步长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上限值向量;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Mk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数目;θi(k)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为k区域所有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算术平均值。
本发明提出的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装置,对所需控制的电网划分成多个控制区域,再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进而获取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根据该均方差,建立二级电压控制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各控制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根据各控制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进行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实现区域内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更加均匀,提高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和电压稳定裕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进行阐述。
本发明提出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请参考图1,包括步骤:
S101、将需控制的电网分成M个控制区域;
S102、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S103、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
根据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
S104、建立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
根据均方差,建立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
S105、求解各个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
求解各个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得到对应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调节量。
S106、输出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调节量;
S107、根据无功调节量进行二级电压控制。
根据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调节量进行二级电压控制。
本发明提出的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对所需控制的电网划分成多个控制区域,再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进而获取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根据该均方差,建立二级电压控制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各控制区域的无功调节量,根据各控制区域的无功调节量进行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实现区域内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更加均匀,提高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和电压稳定裕度。
由于均方差表示一组数据样本中、不同采样值之间的偏差程度,故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越小,各个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值就越接近;即,各个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出力就越均匀。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S102步骤包括:
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以及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
根据公式:求取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其中,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k=1、2、3……Mk;Mk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数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S103步骤包括:
根据公式: σ k =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θ ‾ k = 1 M k Σ i = 1 M k θ i ( k ) ; 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
其中,为k区域所有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算术平均值;θi(k)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σk为k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
上述S104步骤中建立的k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为:
min Δ Q g ( k ) α | | ( V p ( k ) - V p ( k ) ref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 2 + β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
V p min ( k ) ≤ V p ( k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V p max ( k ) ,
V → h min ( k ) ≤ V → h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V → h max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Δ V → h ( k ) , 以及 Q → gmim ( k ) ≤ Q → g ( k ) + Δ Q → g ( k ) ≤ Q → g max ( k ) ;
其中,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向量;Vp(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当前值;Vpmin(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下限值;Vpmax(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上限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设定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α、β为权重系数;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最大调节步长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上限值向量;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
其中,权重系数α可取值为0.9、权重系数β可取值为0.1。
本发明提出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装置,请参考图2,包括:
区域划分单元201,用于将需控制的电网分成M个控制区域;
第一计算单元202,用于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第二计算单元203,用于根据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
模型建立单元204,用于根据均方差,建立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
第三计算单元205,用于求解各个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得到对应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输出单元206,用于输出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控制单元207,用于根据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调节量进行二级电压控制。
本发明提出的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装置,对所需控制的电网划分成多个控制区域,再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进而获取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根据该均方差,建立二级电压控制模型;求解该模型得到各控制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根据各控制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进行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实现区域内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更加均匀,提高系统的动态无功支撑能力和电压稳定裕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计算单元202根据全网的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时,
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以及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
根据公式:求取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其中,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k=1、2、3……Mk;Mk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数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计算单元203根据各个控制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时,
根据公式: σ k =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θ ‾ k = 1 M k Σ i = 1 M k θ i ( k ) ; 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
其中,为k区域所有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算术平均值;θi(k)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σk为k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的均方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模型建立单元204建立的k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为:
min Δ Q g ( k ) α | | ( V p ( k ) - V p ( k ) ref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 2 + β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
V p min ( k ) ≤ V p ( k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V p max ( k ) ,
V → h min ( k ) ≤ V → h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V → h max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Δ V → h ( k ) , 以及 Q → gmim ( k ) ≤ Q → g ( k ) + Δ Q → g ( k ) ≤ Q → g max ( k ) ;
其中,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向量;Vp(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当前值;Vpmin(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下限值;Vpmax(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上限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设定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α、β为权重系数;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最大调节步长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上限值向量;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需控制的电网分成M个控制区域;
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根据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
根据所述方差,建立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
求解各个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得到对应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输出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根据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进行二级电压控制;
建立的k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为:
min Δ Q → g ( k ) α | | ( V p ( k ) - V p ( k ) ref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 2 + β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
V p min ( k ) ≤ V p ( k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V p max ( k ) ,
V → h min ( k ) ≤ V → h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V → h max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Δ V → h ( k ) , 以及 Q → gmim ( k ) ≤ Q → g ( k ) + Δ Q → g ( k ) ≤ Q → g max ( k ) ;
其中,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向量;Vp(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当前值;Vpmin(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下限值;Vpmax(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上限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设定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α、β为权重系数;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最大调节步长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上限值向量;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Mk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数目;θi(k)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为k区域所有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算术平均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结合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以及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
根据公式:求取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其中,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k=1、2、3……Mk;Mk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数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各个控制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的步骤具体为:
根据公式: σ k =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θ ‾ k = 1 M k Σ i = 1 M k θ i ( k ) ; 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
其中,为k区域所有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算术平均值;θi(k)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σk为k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
4.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区域划分单元,用于将需控制的电网分成M个控制区域;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
模型建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方差,建立各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
第三计算单元,用于求解各个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得到对应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各个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进行二级电压控制;
所述模型建立单元建立的k控制区域的二级电压控制模型为:
min Δ Q → g ( k ) α | | ( V p ( k ) - V p ( k ) ref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 2 + β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
V p min ( k ) ≤ V p ( k ) + C → pg ( k ) Δ Q → g ( k ) ≤ V p max ( k ) ,
V → h min ( k ) ≤ V → h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V → h max ( k ) ,
C → hg ( k ) Δ Q → g ( k ) ≤ Δ V → h ( k ) 以及 Q → gmim ( k ) ≤ Q → g ( k ) + Δ Q → g ( k ) ≤ Q → g max ( k ) ;
其中,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向量;Vp(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当前值;Vpmin(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下限值;Vpmax(k)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上限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的设定值;为k区域中枢母线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α、β为权重系数;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当前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最大调节步长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下限值向量;为k区域的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的上限值向量;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端电压相对于k区域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灵敏度系数矩阵;Mk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数目;θi(k)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为k区域所有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算术平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计算单元根据全网潮流方程,获取各个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时,
根据全网的潮流方程,获取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结合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以及各区域的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
根据公式:求取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
其中,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调节量;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当前值;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下限值;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无功出力的上限值;k=1、2、3……Mk;Mk为k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计算单元根据各个控制区域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时,
根据公式: σ k = 1 M k Σ i = 1 M k ( θ i ( k ) - θ ‾ k ) 2 θ ‾ k = 1 M k Σ i = 1 M k θ i ( k ) ; 计算所有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
其中,为k区域所有受控发电机无功协调因子的算术平均值;θi(k)为k控制区域中第i台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σk为k控制区域中受控发电机的无功协调因子的方差。
CN201210168733.7A 2012-05-25 2012-05-25 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709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8733.7A CN102709920B (zh) 2012-05-25 2012-05-25 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8733.7A CN102709920B (zh) 2012-05-25 2012-05-25 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9920A CN102709920A (zh) 2012-10-03
CN102709920B true CN102709920B (zh) 2015-03-18

Family

ID=46902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8733.7A Active CN102709920B (zh) 2012-05-25 2012-05-25 实现控制发电机无功出力均匀的二级电压控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9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90282B (zh) * 2015-12-31 2018-04-17 西安交通大学 考虑微电源无功出力均衡度的微电网实时电压控制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031A (zh) * 2007-04-17 2007-09-19 清华大学 一种大区电网与省级电网的协调电压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67783B2 (ja) * 1999-03-10 2004-09-22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静止形無効電力補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39031A (zh) * 2007-04-17 2007-09-19 清华大学 一种大区电网与省级电网的协调电压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二次电压控制对静态电压稳定的影响分析;郭鸿毅等;《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0325;第35卷(第6期);20-24 *
二级电压控制对长期电压稳定性影响的仿真分析;刘明波等;《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70715;第21卷(第4期);29-3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9920A (zh) 2012-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15700B (zh) 适用于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控制的无功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294116B (zh) 一种多域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方法
CN102299527B (zh) 一种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2969722B (zh) 风电场无功电压控制方法
CN103199542B (zh) 一种风电场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
CN102957144B (zh) 一种电力系统仿真中自动发电控制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2761133B (zh) 基于模糊控制的微网电池储能系统调频控制方法
CN104238362B (zh) 一种光伏电站厂站级控制系统建模方法
CN107887933A (zh) 一种多时间尺度滚动优化微电网能量优化管理方法
CN102709918B (zh) 基于avc系统的电网关口无功功率控制方法
CN105720611A (zh) 风电场无功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259267A (zh) 一种用于风电场集群的分模式电压控制方法
CN103928940A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电站有功功率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037805B (zh) 一种计及电网安全约束的光伏电站可发电裕度分配方法
CN103151795B (zh) 降低风机损耗的分散式风电场无功优化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7658910A (zh) 一种基于dfig与同步发电机的电力系统二次调频方法
CN103439962B (zh) 一种电网自动发电控制闭环检测验证方法
CN105226720A (zh) 永磁同步发电机组网侧变换器改进下垂控制方法
CN105226665A (zh) 通过自动厂站协调控制降低母线电压日波动率的方法
CN111327064A (zh) 一种考虑负荷电压静态特性的微电网频率控制方法
CN115313399A (zh) 一种风光储新能源场站无功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169760B (zh) 主站avc系统与子站svg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6340893A (zh) 一种基于虚拟发电厂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功率控制方法
CN105610200A (zh) 一种基于同步协调控制的火电厂全功率控制方法
CN106655278B (zh) 基于运行数据的风电场有功功率和无功电压控制评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