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5584A - 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705584A CN102705584A CN2012102065730A CN201210206573A CN102705584A CN 102705584 A CN102705584 A CN 102705584A CN 2012102065730 A CN2012102065730 A CN 2012102065730A CN 201210206573 A CN201210206573 A CN 201210206573A CN 102705584 A CN102705584 A CN 1027055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on
- pipeline
- building
- rack body
- tube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i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本发明的管道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底座、支架主体、水泥砂浆块及防水密封胶,支架底座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面,支架主体两端分别连接支架底座与管道,水泥砂浆块环绕支架主体,且其底面接触于建筑物的顶面,防水密封胶连接水泥砂浆块与建筑物的顶面及支架主体,其中,还包括化学螺栓、防水涂膜与保温体,化学螺栓使支架底座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面,防水涂膜分别连接建筑物顶面与支架底座,保温体安装于支架主体的上端,管道承载于保温体上。本发明的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增强了建筑物顶面的防水能力,保证了管道内热量过渡流畅,减少并避免了冷桥效应的产生,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整个建筑使用的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种大型民用住宅及公共建筑中,给水、排水、采暖及空调系统管线数量多、种类多。因此,管道安装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管道不但对整个建筑的外观有影响,而且也是整个建筑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环节。
各管道的安装一般是通过在建筑物的顶面安装支架支撑装置,将管道安装于支架上,从而用支撑装置来承载支撑各个管道。现有的管道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底座、支架主体、水泥砂浆块及防水密封胶,而且为了管道安装的稳固及整个建筑的美观,支架底座及支架主体均是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支架底座通过穿过膨胀螺丝而固定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面;支架主体的一端与支架底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管道连接,以支撑承载管道,从而支架底座用以固定并支撑支架主体与管道;水泥砂浆块环绕支架主体,且水泥砂浆块由水泥砂浆凝固形成于支架主体邻近支架底座的一端,其中水泥砂浆块的底面接触于建筑物的顶面,从而水泥砂浆块协助支架主体更牢固地与支架底座连接,也即使得支架主体与管道可牢固地承载于支架底座上;防水密封胶紧密连接水泥砂浆块的底面与建筑物的顶面,以加强整个支架与建筑物的顶面的防水性能。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的管道支撑装置的支架底座通过膨胀螺丝穿过而固定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面,膨胀螺丝穿过支架底座的过程中,不仅会并穿入建筑物的顶面层,还会向下依次穿入建筑物的防水保护层、防水层等直到屋面结构层,从而膨胀螺丝会破坏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使得建筑的顶面的防水能力降低甚至出现漏水的情况,破坏了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另外,管道内的热量容易集中地从支架主体所在位置的管道部位快速传递,也即是,管道在支架主体所在位置可能产生冷桥效应,增大了建筑物的空调、采暖负荷及能耗交换的过程中;同时,冷桥效应对于建筑物有着破坏作用,它会造成室内的耗冷量增加,浪费供冷的能源;会在高温侧有凝结水,影响隔热材料的隔热性能,还会影响高温侧室内的正常使用。另外,现有技术中的管道支撑装置是一个支架主体支撑一个管道,当需要布置支撑多个管道时,所以造成支架容易造成布置零乱,影响整个建筑的布局美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以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本发明的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增强了建筑物顶面的防水能力,使整个建筑物具有更好的防水性能;而且保证了管道内热量过渡流畅,有效减少并避免了冷桥效应的产生,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整个建筑使用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支撑装置,该装置包括支架底座、支架主体、水泥砂浆块及防水密封胶,所述支架底座固定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支架主体的下端与所述支架底座固定连接,其上端与管道连接,以支撑承载所述管道,所述水泥砂浆块环绕所述支架主体,所述水泥砂浆块由水泥砂浆凝固形成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下端,且所述水泥砂浆块的底面接触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防水密封胶分别将所述水泥砂浆块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水泥砂浆块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其中,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化学螺栓、防水涂膜与保温体,所述化学螺栓穿过所述支架底座,并穿入建筑物的顶面以使所述支架底座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防水涂膜分别连接建筑物顶面与支架底座,所述保温体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且所述保温体相应所述管道开设有通孔,管道穿过所述通孔而承载于所述保温体上。
较佳地,所述防水涂膜为水泥基防水涂膜。
较佳地,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
较佳地,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多个托架,各个所述托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杆上,且每一个所述托架承载一个所述保温体。
较佳地,所述保温体相应所述管道呈圆筒状,所述托架相应所述保温体形成有弧形凹槽,所述保温体部分容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较佳地,各个所述保温体的内径与其承载的管道的外径相同,所述弧形槽的弧度大小相应其承载的保温体的外径大小。
较佳地,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管箍,所述管箍包覆于保温体的外壁,且所述管箍的两端均与所述托架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保温体包括至少两个保温子体,各个保温子体可拆卸地连接成一体并组成所述保温体。
较佳地,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一金属卡箍,所述金属卡箍卡接于所述管道上,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金属卡箍与支架主体。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建筑物的顶面确定支架底座的安装位置,并在确定的安装位置处与支架底座上钻孔;在建筑物的顶面与所述支架底座之间涂刷水泥基防水涂膜,并将化学螺栓穿入建筑物的顶面与支架底座上的孔内;在所述支架底座上安装支架主体,利用防水密封胶将水泥砂浆块粘接于所述支架主体与建筑物的顶面上;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安装保温体,并使管道穿过所述保温体的通孔而承载于所述保温体上。
较佳地,所述化学螺栓的形成步骤为:将药剂管插入建筑物的顶面与支架底座上钻好的孔内;向孔内旋入螺栓,直至药剂管破碎,使树脂、固化剂和石英颗粒混合,而填充螺栓与孔壁之间的空隙;保持螺栓不动直到药剂凝固而形成所述化学螺栓。
较佳地,所述步骤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安装保温体具体为: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横杆;在所述横杆上固定安装多个托架;将各个所述保温体安装于相应的所述托架的弧形槽凹槽内。
较佳地,所述步骤所述保温体安装于所述托架的弧形槽内具体为:在所述托架的弧形槽凹内安装至少一个保温子体,并使所述保温体的通孔处于敞开状态;将管道的下方容置于已安装于托架上的保温子体上;在管道的上方安装至少一个保温子体,管道上下方的保温子体配合形成保温体,并使所述保温体的通孔闭合而套设于管道上。
较佳地,所述步骤在支架主体的上端安装保温体后,还包括步骤:在保温体的外壁环绕一管箍,并将所述管箍的两端与托架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步骤管道穿过所述保温体的通孔而承载于所述保温体上后,还包括步骤:在管道上安装防雷装置。
较佳地,所述步骤在管道上安装防雷装置具体包括步骤:在管道上套设金属卡箍;将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金属卡箍与所述支架主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由于还设置有化学螺栓与防水涂膜,所述化学螺栓穿过所述支架底座,并穿入建筑物的顶面而使所述支架底座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防水涂膜分别连接建筑物顶面与支架底座,且所述化学螺栓是通过向孔内注入药剂而形成,从而在化学螺栓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对建筑物的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产生破坏,因此保证了整个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另外连接建筑物顶面与支架底座的防水涂膜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从而增强了建筑物顶面安装管道支撑装置的防水能力,也即提高了整个建筑物的防水能力;通过在所述管道上套设保温体,使所述管道与所述支架主体隔离,可有效避免管道内的热量集中地从管道位于所述支架主体的部位快速传递出去,使得管道内的热量在支架主体处过渡流畅,从而有效减少了管道在支架主体处冷桥效应的产生,避免了冷桥效应产生对管道的破坏作用,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整个建筑使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管道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管道支撑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发明管道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管道支撑装置200包括支架底座210、化学螺栓220、支架主体230、水泥砂浆块240、防水密封胶250及防水涂膜260。所述支架底座210固定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面100上;其中,所述化学螺栓220穿过所述支架底座210,并穿入建筑物的顶面100而使所述支架底座210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面100上;具体地,所述化学螺栓220的安装过程为:先根据设计要求,在所述支架底座210及建筑物顶面100上钻孔;然后将药剂管插入已钻好的孔中,并旋入螺栓,直至药剂管破碎,使树脂、固化剂和石英颗粒混合,并填充螺栓与孔壁之间的空隙;最后保持螺栓不动直到药剂凝固而形成所述化学螺栓220;由于所述化学螺栓220是通过向孔内注入药剂而形成,从而在化学螺栓220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对建筑物的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产生破坏,因此保证了整个建筑物的防水性能。所述支架主体230的下端与所述支架底座210固定连接,从而使所述支架主体230稳固地立于所述支架底座210上,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与管道201连接,从而所述支架主体230用以支撑承载所述管道201。所述水泥砂浆块240环绕所述支架主体230,且所述水泥砂浆块240由水泥砂浆凝固形成于所述支架主体230邻近所述支架底座210的一端,也即所述支架主体230的下端,且所述水泥砂浆块240的底面接触于建筑物的顶面100,从而所述水泥砂浆块240不仅加重了与所述支架主体230的重量,而且增大了其与建筑物的顶面100及支架底座210的接触面积,以使所述支架主体230可更稳固地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座210上。所述防水密封胶250紧密连接所述水泥砂浆块240的底面与建筑物的顶面100,从而所述防水密封胶250将所述水泥砂浆块240的底面与建筑物的顶面100紧密地粘接在一起,防止水分在所述水泥砂浆块240的底面与建筑物的顶面100之间渗透,加强了所述管道支撑装置200与建筑物的顶层100的防水能力。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泥砂浆块240是通过R角处理而形成,因而呈弧形状,且所述水泥砂浆块240的上端与所述支架主体230接触处与所述支架主体230之间连接有防水密封胶250,以使所述支架主体230与所述水泥砂浆块240之间紧密粘合,从而所述水泥砂浆块240将整个所述管道支撑装置200安装于建筑物顶面100的部分密封起来,从而所述管道支撑装置200安装完后,不会影响建筑物的整体防水能力。所述防水涂膜260连接于建筑物顶面100与支架底座210之间,以将所述支架底座210与建筑物顶面100紧密地粘接起来,防止所述支架底座210安装后影响所述建筑物顶面100的防水性能;且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涂膜260为水泥基防水涂膜。
请再结合参考图2与图3,在所述支架主体230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横杆231,各管道201承载于所述横杆231上;其中,为了增加所述横杆231的负重能力,在本发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底座210与支架主体230均设置为两个,所述横杆231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所述支架主体230上(见图3)。在所述横杆231上固定安装有多个托架270,且各个所述托架270的上表面内凹形成有弧形凹槽271。在所述托架270的弧形凹槽271内安装有保温体280,所述保温体280的中心相应所述管道201开设有通孔281,从而所述保温体280通过所述通孔281套设于所述管道201上,也使得所述管道201承载于所述支架主体230上;所述保温体280相应所述管道201呈圆筒状,且所述保温体280部分容置于所述弧形凹槽271内,所述弧形凹槽271的形状相应于所述保温体280的外圆周,从而所述弧形凹槽271可部分包覆所述保温体280,而使所述保温体280可稳固地承载于所述托架270上;其中,不同的所述管道201具有不同的大小,使得套设在其上的所述保温体280的通孔281也具有相应的大小,也即使得环绕不同管道的所述保温体130具有不同的外径,因此用以承载所述保温体280的托架270的弧形凹槽271也具有相应的弧度大小,从而使所述弧形槽271的内壁可完全地与所述保温体280的外圆周接触,而支撑所述保温体280;述保温体280包括多个保温子体,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保温子体设置为两个,分别为保温子体282a与保温子体282b,所述保温子体282a与保温子体282b可拆卸地连接而组成所述保温体280,使得在安装时,可先将所述保温子体282a安装于所述弧形凹槽271内,然后使所述管道201容置于所述保温子体282a内,再将所述保温子体282b覆盖于所述管道201上,并使其与保温子体282a连接,从而使所述保温体280环绕于所述管道201上;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保温体280为木质保温体,但并不限于此方式。在本发明中,所述保温体280不仅有效地将所述管道201与支架主体230隔离,以防止管道201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支架主体230而快速地传递出去,使得管道201内的热量在支架主体230处过渡流畅,从而有效减少了管道201在支架主体230处冷桥效应的产生,避免了冷桥效应产生对管道201的破坏作用,延长了管道201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整个建筑使用的安全隐患;同时,所述保温体280可对所述管道200进行保温,减少了管道201内能量与外界的交换速度,减少了热量产生设备的能耗,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在所述保温体280的外壁上还包覆一金属管箍202,且所述金属管箍202的两端通过螺栓101而固定于所述托架270上(见图2),所述金属管箍202使所述保温体280更稳固地安装于所述托架270上,同时也使整个管道支撑装置200更好地支撑所述管道201。在本发明中,在所述横杆231上设置有多个托架270,且各个所述托架270具有不同弧度大小的弧形凹槽271,从而可在一个所述横杆231上同时承载多个不同大小的管道201,使多个管道201的排列更有规则,而且使整个建筑更美观。
另外,在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管道201上还卡接有一金属卡箍(图未示),一导线(图未示)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金属卡箍与支架主体230,所述金属卡箍与导线一起构成所述管道201的防雷设备;从而使得所述管道201通过所述金属卡箍、导线及支架主体230而接地,有效避免雷击对管道201的影响,提高了管道201的使用寿命。
请再结合参考图4,描述本发明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 S101,在建筑物的顶面确定支架底座的安装位置,并在确定后的安装位置处与支架底座上钻孔。在本步骤中,通过预先在所述建筑物顶面及支架底座的相应位置钻孔,使得钻孔操作更好掌控与调整,从而可以避免在钻孔过程中破坏建筑物的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也即不会影响整个建筑物的防水性能。
步骤 S102,在建筑物的顶面与所述支架底座之间涂刷水泥基防水涂膜,并将化学螺栓穿入建筑物的顶面与支架底座上的孔内。在本步骤中,通过在建筑物的顶面与所述支架底座之间涂刷水泥基防水涂膜,可以将建筑物的顶面与所述支架底座紧密地粘接为一体,有效地防止了支架底座与建筑物的顶面之间发生渗水情况,保证了建筑物的顶面的防水能力。所述化学螺栓的成型过程具体为:将药剂管插入已钻好的建筑物的顶面与支架底座上的孔中;向孔内旋入螺栓,直至药剂管破碎,使树脂、固化剂和石英颗粒混合,而填充螺栓与孔壁之间的空隙;最后保持螺栓不动直到药剂凝固而形成所述化学螺栓;而将所述支架底座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面上;且由于所述化学螺栓是通过向孔内注入药剂而形成,从而在化学螺栓的形成过程中不会对建筑物的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产生破坏,因此保证了整个建筑物的防水性能。
步骤 S103,在所述支架底座上安装支架主体,利用防水密封胶将水泥砂浆粘接于所述支架主体与建筑物的顶面上。在本步骤中,所述支架主体安装于所述支架底座上,以与所述支架底座相互配合用以支撑承载管道及其它器件;且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主体与支架底座均设置为两个,以便于更稳固地支撑管道。其中,利用防水密封胶将水泥砂浆块粘接于所述支架主体与建筑物的顶面上,具体地,所述水泥砂浆块由水泥砂浆凝固形成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下端,且所述水泥砂浆块的底面接触于建筑物的顶面,从而所述水泥砂浆块不仅加重了与所述支架主体的重量,而且增大了其与建筑物的顶面及支架底座的接触面积,以使所述支架主体可更稳固地安装在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水泥砂浆块是通过R角处理而形成,因而呈弧形状;所述防水密封胶将所述水泥砂浆块的上端粘接于所述支架主体上,所述防水密封胶将所述水泥砂浆块的下端粘接于建筑物的顶面上,从而所述防水密封胶使所述水泥砂浆块紧密地与所述支架主体及建筑物的顶面粘接,可防止水分通过支架主体与水泥砂浆块渗入,进一步提高了建筑物的防水性能。
步骤 S104,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安装保温体,并使管道穿过所述保温体的通孔而承载于所述保温体上。在本步骤中,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横杆,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主体设置为两个,从而将所述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于两所述支架主体上,以增强所述横杆的承载力度;在所述横杆上固定安装多个托架,以使一个所述横杆可同时承载多个管道,且各个所述托架的上方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保温体安装于所述弧形凹槽内,且所述保温体包括至少两个保温子体,各个保温子体可拆卸地连接并组成所述保温体,在安装所述保温体时,先在所述弧形凹槽内安装至少一个保温子体,并使所述保温体的通孔处于敞开状态,然后将管道下方容置于已安装于托架上的保温子体上,再在管道的上方安装至少一个保温子体,管道上下方的保温子体配合形成保温体,并使所述保温体的通孔闭合而套设于管道上,至此完成所述保温体与管道的安装。在本发明中,通过在所述托架上安装保温体不仅有效地将所述管道与支架主体隔离,以防止管道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支架主体而快速地传递出去,使得管道内的热量在支架主体处过渡流畅,从而有效减少了管道在支架主体处冷桥效应的产生,避免了冷桥效应产生对管道的破坏作用,延长了管道的使用寿命,也减少了整个建筑使用的安全隐患;同时,所述保温体可对所述管道进行保温,减少了管道内能量与外界的交换速度,减少了热量产生设备的能耗,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
步骤 S105,在所述保温体上安装管箍。在本步骤中,将所述管箍环绕于所述保温体的外壁,并将所述管箍的两端与托架固定连接,从而所述管箍将所述保温体及管道完全包覆于所述管箍与托架之间,以防止所述管道及保温体发生偏移,以使所述保温体与管道的安装更稳固。
步骤 S106,在所述管道上安装防雷设备。在本步骤中,先在管道上套设金属卡箍,然后将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金属卡箍与所述支架主体;且所述金属卡箍与所述导线一起构成所述防雷设备,从而使得所述管道通过所述金属卡箍、导线及支架主体而接地,有效避免雷击对管道的影响,提高了管道的使用寿命。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17)
1.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包括支架底座、支架主体、水泥砂浆块及防水密封胶,所述支架底座固定安装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支架主体的下端与所述支架底座固定连接,其上端与管道连接,以支撑承载所述管道,所述水泥砂浆块环绕所述支架主体,所述水泥砂浆块由水泥砂浆凝固形成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下端,且所述水泥砂浆块的底面接触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防水密封胶分别将所述水泥砂浆块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水泥砂浆块与所述支架主体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化学螺栓、防水涂膜与保温体,所述化学螺栓穿过所述支架底座,并穿入建筑物的顶面以使所述支架底座固定于建筑物的顶面,所述防水涂膜分别连接建筑物顶面与支架底座,所述保温体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且所述保温体相应所述管道开设有通孔,管道穿过所述通孔而承载于所述保温体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膜为水泥基防水涂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横杆,所述横杆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托架,各个所述托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横杆上,且每一个所述托架承载一个所述保温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体相应所述管道呈圆筒状,所述托架相应所述保温体形成有弧形凹槽,所述保温体部分容置于所述弧形凹槽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保温体的内径与其承载的管道的外径相同,所述弧形槽的弧度大小相应其承载的保温体的外径大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箍,所述管箍包覆于保温体的外壁,且所述管箍的两端均与所述托架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体包括至少两个保温子体,各个保温子体可拆卸地连接成一体并组成所述保温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金属卡箍,所述金属卡箍卡接于所述管道上,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金属卡箍与支架主体。
10.一种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建筑物的顶面确定支架底座的安装位置,并在确定的安装位置处与支架底座上钻孔;
在建筑物的顶面与所述支架底座之间涂刷水泥基防水涂膜,并将化学螺栓穿入建筑物的顶面与支架底座上的孔内;
在所述支架底座上安装支架主体,利用防水密封胶将水泥砂浆块粘接于所述支架主体与建筑物的顶面上;
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安装保温体,并使管道穿过所述保温体的通孔而承载于所述保温体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螺栓的形成步骤为:
将药剂管插入建筑物的顶面与支架底座上钻好的孔内;
向孔内旋入螺栓,直至药剂管破碎,使树脂、固化剂和石英颗粒混合,而填充螺栓与孔壁之间的空隙;
保持螺栓不动直到药剂凝固而形成所述化学螺栓。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安装保温体具体为:
在所述支架主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横杆;
在所述横杆上固定安装多个托架;
将各个所述保温体安装于相应的所述托架的弧形槽凹槽内。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体包括至少两个保温子体,各个保温子体可拆卸地连接并组成所述保温体。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所述保温体安装于所述托架的弧形槽内具体为:
在所述托架的弧形槽凹内安装至少一个保温子体,并使所述保温体的通孔处于敞开状态;
将管道的下方容置于已安装于托架上的保温子体上;
在管道的上方安装至少一个保温子体,管道上下方的保温子体配合形成保温体,并使所述保温体的通孔闭合而套设于管道上。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支架主体的上端安装保温体后,还包括步骤:
在保温体的外壁环绕一管箍,并将所述管箍的两端与托架固定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管道穿过所述保温体的通孔而承载于所述保温体上后,还包括步骤:
在管道上安装防雷装置。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在管道上安装防雷装置具体包括步骤:
在管道上套设金属卡箍;
将一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金属卡箍与所述支架主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6573.0A CN102705584B (zh) | 2012-06-21 | 2012-06-21 | 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206573.0A CN102705584B (zh) | 2012-06-21 | 2012-06-21 | 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05584A true CN102705584A (zh) | 2012-10-03 |
CN102705584B CN102705584B (zh) | 2014-05-07 |
Family
ID=46898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206573.0A Active CN102705584B (zh) | 2012-06-21 | 2012-06-21 | 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705584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023332A1 (en) * | 1990-08-15 | 1992-02-16 | Douglas C. Fishburn | Support structure for roof conduit |
JP2001330176A (ja) * | 2000-05-22 | 2001-11-30 | Kita Kanto Kogyo:Kk | 地中埋設ボックス類における管路材支持装置 |
JP2007020464A (ja) * | 2005-07-15 | 2007-02-01 |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 屋上緑化で用いる保水排水基盤材を屋上に固定するための固定構造とそれを用いた屋上緑化設備 |
CN101275432A (zh) * | 2008-05-23 | 2008-10-01 |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后置预埋式连墙件的搭设施工方法 |
CN201275432Y (zh) * | 2008-10-06 | 2009-07-22 | 张剑秋 | 一种结晶罐的罐底阀 |
CN201738342U (zh) * | 2010-08-19 | 2011-02-09 | 叶香竹 | 一种地下室外侧防水构造 |
CN201795174U (zh) * | 2010-07-30 | 2011-04-13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球墨铸铁管架空敷设用的固定支架 |
-
2012
- 2012-06-21 CN CN201210206573.0A patent/CN1027055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A2023332A1 (en) * | 1990-08-15 | 1992-02-16 | Douglas C. Fishburn | Support structure for roof conduit |
JP2001330176A (ja) * | 2000-05-22 | 2001-11-30 | Kita Kanto Kogyo:Kk | 地中埋設ボックス類における管路材支持装置 |
JP2007020464A (ja) * | 2005-07-15 | 2007-02-01 | Sekisui Plastics Co Ltd | 屋上緑化で用いる保水排水基盤材を屋上に固定するための固定構造とそれを用いた屋上緑化設備 |
CN101275432A (zh) * | 2008-05-23 | 2008-10-01 | 北京城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后置预埋式连墙件的搭设施工方法 |
CN201275432Y (zh) * | 2008-10-06 | 2009-07-22 | 张剑秋 | 一种结晶罐的罐底阀 |
CN201795174U (zh) * | 2010-07-30 | 2011-04-13 |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 球墨铸铁管架空敷设用的固定支架 |
CN201738342U (zh) * | 2010-08-19 | 2011-02-09 | 叶香竹 | 一种地下室外侧防水构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705584B (zh) | 2014-05-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898721U (zh) | 一种钢结构城市综合管廊 | |
CN103437556B (zh) |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用防水与保温施工方法 | |
CN105781329A (zh) | 铝合金门窗框与墙体连接技术 | |
CN102705584B (zh) | 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 |
CN208565828U (zh) | 穿楼板防水防渗透套管结构 | |
CN207664547U (zh) | 一种新型pvc电力电缆保护管 | |
CN202629482U (zh) | 管道支撑装置 | |
CN204717234U (zh) | 定向穿越管线护套管端部环空防水结构 | |
CN201198928Y (zh) | 带护管建筑穿墙孔的密封装置 | |
CN205013862U (zh) | 屋面管道安装支架 | |
CN214117025U (zh) | 一种穿楼板立管防水结构 | |
CN110425623B (zh) | 一种室内采暖用热水管道的安装方法 | |
CN105239732B (zh) | 一种防雨水渗漏的伸出屋面管的施工方法 | |
CN205226021U (zh) | 一种断路器基础地脚螺栓保护帽 | |
CN205100443U (zh) | 一种用于超长工业厂房虹吸排水装置 | |
CN208830352U (zh) | 一种综合管廊结构 | |
CN109139042B (zh) | 一种基于隧道管片模数布置的预埋套筒安装方法及系统 | |
CN202660060U (zh) | 管道支架 | |
CN212002086U (zh) | 装配式建筑外立面的装饰线条连接装置 | |
CN206233267U (zh) | 一种具有防腐层的钢质地下涵管和地下综合管廊 | |
CN109056799A (zh) | 一种综合管廊结构 | |
CN211011970U (zh) | 一种适用于被动式建筑的隔热断桥支架 | |
CN204386079U (zh) | 一种盒状金属饰面断桥复合保温板 | |
CN104675277B (zh) | 星级酒店铝合金窗安装方法 | |
CN210165010U (zh) | 幕墙穿墙套管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