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701521A -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701521A
CN102701521A CN2012101644242A CN201210164424A CN102701521A CN 102701521 A CN102701521 A CN 102701521A CN 2012101644242 A CN2012101644242 A CN 2012101644242A CN 201210164424 A CN201210164424 A CN 201210164424A CN 102701521 A CN102701521 A CN 102701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ewage
pool
bio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644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701521B (zh
Inventor
王雷
刘彬彬
刘浩
王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angba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angba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angba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angbao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644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701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701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1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701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70152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3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wind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1、污水管网收集的待处理污水经过格栅过滤,通过泵提升进入新型高效折流式厌氧生化池(ABR)的脉冲布水罐;2、经步骤1处理的污水,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3、经步骤2处理的出水,流入利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改造的人工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塘;4、经步骤2或3处理的出水,流入人工湿地。污水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能够有效去除,处理出水能够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这种低成本、低能耗、低碳排放、低运行费用的节能型污水处理净化工艺,特别适用于小城镇或农村的污水处理。

Description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系统集成新型高效厌氧生化与好氧生化处理装置,采用工程处理与自然净化措施相结合,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尤其适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低成本、低能耗、低碳排放、低运行费用的经济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仅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20世纪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以惊人的速度扩大;而另一方面,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蚕食大量可供使用的水资源,使全球水资源状况迅速恶化,“水危机”日趋严重。
中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空间分布不平衡。随着中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一方面是水资源的需求缺口日益增大,一方面是随之而来的日益增多的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尤其是越来越多的氮磷营养物排放到天然水体中,加之农田径流等,水体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引起严重的水体污染。因此各类污水的处理已成为防治水污染的必要任务。
传统的污水生化处理法作为污水处理的一种重要处理方法,应用十分广泛。但目前的污水生化处理法主要是以耗能曝气增氧,利用微生物氧化为主的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但好氧活性污泥法存在着:抗水力及污染物浓度冲击负荷能力一般,动力消耗多;尤其是适用于脱氮除磷的工艺调控较为复杂,调节难度较大,污泥产生量大等缺点;而生物膜法又有着生物膜培养时间长,生物膜附着生长的填料投资成本较大,填料架挂、曝气装置安装施工及故障维修困难,对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有限,有机污染物去除净化率一般的缺点。而且均是以耗能型增加碳排放为特征的污水处理技术。
而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制造业产业的转移,大量建有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小城镇产生的污水,其污水排放的不规律性,水质水量变化波动较大,有些还有特殊的工业废水进入。因此,以耗能碳排放型的好氧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为主的传统污水生化处理方法,难以适应当前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尤其是中小城镇和农村的污水处理。因此亟须研究开发抗水质水量冲击负荷能力强,低能耗节能型,显著减少碳排放,经济可行的污水处理工艺和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该方法采用工程处理与自然净化措施相结合,简易方便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达到低成本、低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碳排放、经济节能的城镇污水处理的目的。
采用该污水处理工艺方法,可在不增加工程建设投资和能源消耗的前提下,较大幅度的提高厌氧生化处理工艺降解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负荷和效率,降低好氧生化处理工艺须降解的有机污染物负荷比例,产生和回收沼气能源;并采取利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改造的人工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塘,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进行水体充氧,达到以较少的能耗对污水进行高效和深度净化处理,实现显著减少碳排放,减少工程建设投资的目的。具有工艺流程短、抗冲击负荷能力及适应性强,可以深度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效果好,污泥产生量少,可显著减少工程建设投资,能够简易方便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大幅度降低能耗及运行费用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A、污水管网收集的待处理污水经过格栅过滤,拦截去除直径大于10mm的大颗粒悬浮和漂浮物后流入集水池,通过泵提升进入新型高效折流式厌氧生化池(ABR)的脉冲布水罐,以智能分区和脉冲布水的方式,提高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池(ABR)的进水水流瞬间冲击速度,使得池中混合液的污泥层周而复始处于膨胀——压缩过程,促进颗粒状污泥的形成和增强生物污泥的活性,并使污水与厌氧生物污泥充分的混合接触,促使有机污染物基质与厌氧生物污泥的微生物充分混合接触反应,经过水解、酸化、产气三个阶段的厌氧生化分解,得到高效的降解,从而有效地提高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产生的沼气经过管道和贮气包回收并进一步的利用。
B、经过步骤A处理的污水,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沿着矩形环状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设有生物膜填料的曝气好氧反应区。污水在缺氧反应区与曝气好氧反应区循环回流的混合液混合,在缺氧条件和活性污泥中兼性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进行硝态氮的反硝化脱氮反应;在曝气好氧反应区污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与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氧化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使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
C、经过步骤B处理的出水,流入利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改造的人工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塘,在生物接触氧化塘内安装固定有可以附着生长大量微生物的人工填料,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通过强化水体自然复氧进行水体充氧,污水中未被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水中充足的溶解氧条件下,与附着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膜,进行充分的接触和生物氧化,被进一步彻底降解消除;同时在塘中种植有沉水植物(苦菜、黑藻、金鱼藻、眼子菜)和浮叶植物(荷花、睡莲),以吸收和转化水中和底泥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从而达到低能耗对污水进行高效和深度净化处理。
D、经过步骤B或C处理的出水,流入高效人工湿地,污水中残留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降解去除。
污水经过上述步骤处理后,水中大部分的污染物能够有效去除,处理出水能够达到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一级A标准。
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装置(申请号:201220164867.7,以下同),为一种改进了进水方式和采取出水回流措施的装置,该装置的结构(见图3),包括自吸泵的进水口;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三通;自吸泵出口;脉冲罐进水阀门;脉冲罐进口;脉冲罐出口;进水孔;集气孔;沼气;自吸泵;脉冲罐;电磁阀;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池B的出水口;其连接方式为:格栅/集水池出水管、自吸泵的进水口、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这三个部件通过三通连接起来。自吸泵出口连接脉冲罐的进水阀门,脉冲罐进水阀门与脉冲罐进口相连,脉冲罐出口与电磁阀相连,电磁阀与进水孔相连。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池B的上部设置有集气孔,产生的沼气经过集气孔收集后进行利用。
这种新型的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装置,釆用了智能分区进水、脉冲布水以及出水回流措施,较好地解决了传统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装置的第一格室有机污染物去除负荷远大于平均负荷,容易造成挥发性脂肪酸的积累,影响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以及在进水水力负荷低于设计指标较大时,进水流速低不易与污泥充分混合,容易形成死区的问题,提高了布水管出口流速,有利于厌氧生物污泥与污水的充分混合,保证了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装置工艺条件较高的稳定性,提高了装置抗冲击负荷能力和去除有机污染物的效率。
所述的一种循环流生物氧化池,为一种循环流膜泥混合生物氧化装置(见图3),包括三通;循环流生物氧化池的进水口;生物膜填料;曝气装置;循环流生物氧化池的出水口;循环流生物氧化池的出水管;其连接方式为: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装置的出水口连接有三通,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和循环流生物氧化池的进水口。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反应区中安装有生物膜填料和曝气装置,曝气装置与鼓风机连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的出水口与出水管连接。这种装置釆用由N(N为偶数)个呈矩形且相互平行,环状回转型流道构成的,可通过潜水式推流器形成循环流的污水处理装置;这种循环流生物氧化装置,使待处理污水及混合液以推流方式依次经过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有必要时进行循环往复,达到降解净化污水中污染物的目的。进入好氧反应区的混合液,与好氧反应区中的内循环回流混合液混合,在推流与曝气的作用下形成流动水流,在整个流道中循环流动,依次反复多次经历从活性污泥混合曝气区到生物膜填料区,再进入到活性污泥混合曝气区的过程,如此形成污水混合液的循环流动与生物氧化反应。
所述的人工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塘,为利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进行改造,形成的人工强化好氧生物膜接触氧化塘;这种人工强化好氧生物膜接触氧化塘,是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中直接安装固定可以附着生长大量微生物形成生物膜的填料,并安装有利用风力、太阳能或电力进行驱动、可以形成大流量水流的人工造流装置,从而营造水体循环流动和充氧条件,达到强化水体的大气自然复氧、表层底层水均匀充氧,改善水体生化反应环境和破坏抑制藻类生存环境的作用,继而均匀充氧的水与填料上附着的生物膜上微生物充分接触,发生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强化了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和净化功能,从而达到利用和强化水体的自然降解净化能力,去除水体中藻类、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
所述的人工强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中,一是种植有沉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如种植沉水植物菹草、黑藻、伊乐藻、金鱼藻、苦草等和浮叶植物睡莲,以吸收和转化水中和底泥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降低水体中氮、磷、钾及必需微量元素的含量与周转速率,抑制浮游植物生长;为多种多样的水生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提高水体生物多样性;提高水体自净能力;为水体供氧。二是构建水生动物种群:适当提高鲢、螺、鲫的种群数量,以消费浮游生物(特别是浮游植物)、有机碎屑、腐碎、巨大的微生物生物量,以及摇蚊和水蚯蚓等底栖动物,维护生态平衡,净化水体。
所述的高效人工湿地,一般为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或垂直流人工湿地,人工湿地上种植有耐污能力强、去污效果好、具有抗冻、抗病害能力、容易管理、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本土植物;同时可以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景观效应。
按上述方案,采取系统集成新型高效厌氧生化(ABR)和循环流生物氧化装置,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进行水体充氧的人工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塘,高效人工湿地自然净化处理措施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基本流程见附图1。其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的新型高效折流式厌氧生化(ABR)装置(见图3),循环流生物氧化装置(见图4),以及利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改造的人工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塘(见图5),和高效人工湿地(见图6)四个主要工艺处理单元的组合,形成低成本、低能耗、低碳排放、低运行费用的节能型污水处理净化工艺,特别适用于小城镇或农村的污水处理。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一种系统集成新型高效折流式厌氧生化(ABR)处理装置,循环流生物氧化处理装置,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水体充氧的人工强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高效人工湿地自然净化处理措施组合而成,具有低成本、低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碳排放、经济节能的特点,其处理步骤是:
(1)污水经管道收集后经过格栅过滤,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流入集水池。
(2)集水池安装有自吸泵,流入集水池的污水通过自吸泵提升进入后续处理工艺。
(3)经自吸泵提升的污水进入脉冲罐,脉冲罐出水由电磁阀控制,以智能分区进水、脉冲布水的方式,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池。
(4)在折流式厌氧生化(ABR)池中,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经过水解、酸化、产气三个阶段的分解;在折流式厌氧水解酸化(ABR)池中,则只经过水解、酸化两个阶段的分解。在水解阶段,固体物质水解为溶解性的物质,大分子物质水解为小分子物质;在产酸阶段,碳水化合物降解为脂肪酸,主要是乙酸、丁酸和丙酸,水解和产酸进行的较快,难以将他们分开,此阶段的主要微生物是水解产酸的厌氧菌;通过水解和酸化两个阶段的作用,将大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成易于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使污水的可生化性得到进一步改善;在产气阶段主要是酸、醇等有机物在厌氧菌(多数条件下是甲烷菌)作用下进一步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等简单无机物,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得到部分降解。本工艺单元可去除的有机污染物负荷约为30~50%。
(5)经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池处理的出水,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中,池中好氧反应区设有生物膜填料及曝气装置,污水沿着矩形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在缺氧反应区,污水中的硝态氮在兼性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好氧反应区污水中的小分子有机物,与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充分的溶解氧条件下,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使污染物得以高效的去除。本工艺单元可去除的有机污染物负荷约为40~50%。
(6)经由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处理后的出水,流入人工强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内安装有人工造流强化水体自然复氧装置和人工填料,污水中未被降解的污染物被进一步降解消除。本工艺单元可去除的有机污染物负荷约为10~15%。
(7)经由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处理后的出水,流入高效人工湿地,高效人工湿地可选择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或者垂直流人工湿地。污水中残留的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其中微生物和自然化学作用约为90%,水生植物则约为10%。
(8)高效人工湿地的出水池中加入次氯酸钠或其它消毒剂进行消毒,进一步去除水中残留的微生物和细菌,出水实现达标排放。
以上这种特别适用于小城镇污水处理的低成本、低能耗、低碳排放、低运行费用的经济节能型污水处理方法的具体工艺流程,根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水环境、气候条件和污水水量水质特征,可以是最基本的折流式厌氧生化(ABR)处理单元或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化处理单元,以及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增减相应的工艺处理单元,灵活地进行多种工艺组合和优化,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小城镇、农村污水处理的要求。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效果:
(1)本经济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一种新型的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装置替代调节池,并且在施工方法采取了改进措施,因此可以在基本不增加工程建设投资的前提下,实现污水的高效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处理。该装置采用了多种强化保证厌氧生化工艺条件的手段,可较好地保证厌氧生化反应的稳定性和较大地提高厌氧生化反应的速度,故反应池的体积可相应缩小,而且不需要复杂的气、固、液三相分离系统,便于运行维护,从而可降低工程造价和节省工程建设投资;如采用折流式厌氧水解酸化(ABR)装置,无厌氧发酵所产生的不良气味,还可不需要完全密闭,改善了污水处理的工作环境;
(2)本经济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一种新型的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ABR装置,可以在不多增加能源消耗的前提下,达到实现降解污水中30~50%的有机污染物负荷的污染物去除率水平;
(3)本经济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由于采用了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前处理工艺,有效地降解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了后续好氧生化反应装置的有机污染物负荷,因此可以相应缩小好氧生化反应装置的容积和减少工程建设投资;
(4)本经济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由于采用了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前处理工艺,有效地降解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降低了后续好氧生化反应装置的有机污染物负荷,因此可以减少污水好氧生化处理的能源消耗;
(5)本经济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的好氧生化处理单元由于采用了生物接触氧化工艺,产生的污泥量很少,并且产生的污泥可以回流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因此产生的剩余污泥量极少,仅相当活性污泥的10~20%,对污泥处理的要求很低,预计可节省处理剩余污泥的电费和药剂费用60~80%;
(6)本经济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的好氧生化处理单元采用了二级生物接触氧化,第二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为利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进行改造形成的人工强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驱动可形成大流量水流的人工造流装置,营造水体流动和强化水体自然复氧,在保证对污水进行高效和深度净化处理的前提下,可以实现较大幅度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和减少碳排放,达到以较少的不可再生能源对污水进行高效和深度净化处理;
(7)本经济节能型污水处理工艺由于利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进行改造人工强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生态塘,以及采用高效人工生态湿地,不仅可以减少工程建设投资,而且还可以达到高度脱氮除磷的深度净化处理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系统集成新型高效折流式厌氧生化处理装置,循环流生物氧化处理装置,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水体充氧的人工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塘,高效人工湿地自然净化处理措施,组合而成的低成本、低能耗、低运行费用、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工艺流程短、抗冲击负荷能力及适应性强,可以深度脱氮除磷,处理效果好,污泥产生量少,能够简易方便地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大幅度降低能耗及运行费用等优点;按所述的污水处理工艺建设的污水处理装置,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生态湿地,进行合理的设计,做到布置紧凑、流程合理,不仅可以减少和节约工程建设投资,而且易于调控管理,使用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低能耗节能型城镇污水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种格栅/集水池示意图
图3为一种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示意图。
图4为一种循环流生物氧化装置示意图。
图5为一种人工强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示意图。
图6为一种高效人工生态湿地示意图。
图1-6中编号分别为:
A-格栅/集水池;B-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C-循环流生物氧化池;D-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E-高效人工湿地;A-1-机械格栅;B-1-自吸泵;-B-2-脉冲罐;B-3-电磁阀;C-1-鼓风机;D-1-人工营造水流装置。
0-污水;1-污水进水管;2-格栅/集水池A进水口;3-集水池出水管;4-格栅/集水池A的出水阀门;5-自吸泵B-1的进水口;6-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7-三通;8-自吸泵出口;9-脉冲罐进水阀门;10-脉冲罐进口;11-脉冲罐出口;12-进水孔;13-集气孔;14-沼气;15-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出水口;16-三通;17-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进水口1;18-生物膜填料(带状塑料纤维束);19-曝气装置(曝气管或曝气盘);20-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出水口;21-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出水管;22-人工填料(组合或带状塑料纤维束);23-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的出水管;24-布水区;25-人工湿地进水管;26-人工湿地滤池填料(沙土、石粒);27-人工湿地出水管;28-集水区;29-湿地植物(菖蒲、鸢尾、芦苇);30-消毒池进水管;31-消毒池;32-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3-消毒池出水口;34-外部水体。
图7为一种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
图8为一种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工艺流程图
图9为一种折格栅/集水池+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
图10为一种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
图11为一种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工艺流程图
图12为一种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工艺流程图
图13为一种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
图14为一种格栅/集水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
图15为一种格栅/集水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工艺流程图
图16为一种格栅/集水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
图17为一种格栅/集水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人工湿地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水环境、气候条件和污水水量水质特征,可以因地制宜灵活地进行多种工艺组合和优化,如在最基本的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处理单元或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化处理单元,以及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增减相应的工艺处理单元,灵活地进行多种工艺组合和优化,选择以下工艺组合形式中的之一,以适应不同地区地理环境、水环境、气候条件和污水水量水质情况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小城镇、农村污水处理的要求。
实施例1: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人工湿地(流程框图见附图7)。
采用该种方法处理污水,其步骤是:
(1)待处理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脉冲罐B-2。污水进入脉冲罐B-2后出水由电磁阀B-3控制,以分区进水、脉冲布水的方式由进水孔12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污水在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中进行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在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14由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回收利用。
(3)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处理后的污水,由混合液回流阀6控制,一部分出水回流至自吸泵B-1的进口,经再次提升进入脉冲罐B-2;另一部分出水自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
(4)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处理后的出水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池中好氧反应区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鼓风机C-1向曝气装置19输送压力空气,压力空气经曝气装置向污水混合液中曝气充氧。污水沿着矩形环状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在缺氧反应区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好氧反应区小分子的有机物,与附着在填料18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曝气装置19提供充分的溶解氧条件下,通过生物氧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使污染物得以高效的去除。
(5)经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处理的出水,自流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固定有可以附着生长大量微生物的人工填料22,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申请号或专利号:201220185605.9,以下同),在有风力或者太阳能的情况下,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运行,营造水体循环流动的充氧条件,为水体进行充氧,从而达到强化水体的大气自然复氧、表层底层水均匀充氧,改善水体生化反应环境和破坏抑制藻类生存环境的作用;继而均匀充氧的水与附着在填料22上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发生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强化了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和净化功能,从而达到利用和强化水体的自然降解净化能力,去除水体中藻类、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
(6)经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净化的出水,经出水管23流入高效人工湿地E,首先进入布水区24进行均匀布水,然后沿进水管25流入人工湿地的滤池填料26中,滤池填料26中的沙土、石粒及附着微生物(厌氧菌、硝化菌、反硝化菌、氨氧化菌),和水生植物(菖蒲、鸢尾、芦苇)29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流入人工湿地的水在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经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处理后的出水通过设置在滤池填料26底部的集水管27收集后进入集水区28中,集水区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出水通过进水管30进入消毒池31中,通过在消毒池31中添加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对出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出水消毒处理后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
格栅/集水池A、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高效人工湿地E五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自吸泵B-1的进水口5、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这三个部件通过三通7连接起来。自吸泵出口8连接脉冲罐B-2的进水阀门9,脉冲罐进水阀门9与脉冲罐进口10相连,脉冲罐出口11与电磁阀B-3相连,电磁阀与进水孔12相连。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上部设置有集气孔13,产生的沼气14经过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利用。
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出水口15后端连接有三通16,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和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进水口17。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曝气装置19与鼓风机C-1连接。
循环流生物膜接触氧化池C的出水口20与出水管21连接,出水管21通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有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及人工填料22。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通过出水管23与人工湿地E的布水区24相连,布水区24中安装有进水管25,进水管25与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相连,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中安装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通入集水区28中。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上种植有湿地植物29,集水区28中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进水管30通入消毒池31中,在消毒池31中加入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进行消毒,消毒池出水口3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2-11均为通过实施例1进行改进的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水质情况分别选用,
实施例2-11的污水处理步骤及连接方式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2: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流程框图见附图8)。
采用该种方法处理污水,其步骤是:
(1)待处理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脉冲罐B-2。污水进入脉冲罐B-2后出水由电磁阀B-3控制,以分区进水、脉冲布水的方式由进水孔12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污水在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中进行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在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14由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回收利用。
(3)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处理后的污水,由混合液回流阀6控制,一部分出水回流至自吸泵B-1的进口,经再次提升进入脉冲罐B-2;另一部分出水自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
(4)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处理后的出水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池中好氧反应区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鼓风机C-1向曝气装置19输送压力空气,压力空气经曝气装置向污水混合液中曝气充氧。污水沿着矩形环状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在缺氧反应区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好氧反应区小分子的有机物,与附着在填料18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曝气装置19提供充分的溶解氧条件下,通过生物氧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使污染物得以高效的去除。
(5)经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处理的出水,自流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固定有可以附着生长大量微生物的人工填料22,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在有风力或者太阳能的情况下,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运行,营造水体循环流动的充氧条件,为水体进行充氧,从而达到强化水体的大气自然复氧、表层底层水均匀充氧,改善水体生化反应环境和破坏抑制藻类生存环境的作用;继而均匀充氧的水与附着在填料22上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发生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强化了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和净化功能,从而达到利用和强化水体的自然降解净化能力,去除水体中藻类、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
(6)经过净化处理的出水沿着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的出水管23流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
格栅/集水池A、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四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自吸泵B-1的进水口5、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这三个部件通过三通7连接起来。自吸泵出口8连接脉冲罐B-2的进水阀门9,脉冲罐进水阀门9与脉冲罐进口10相连,脉冲罐出口11与电磁阀B-3相连,电磁阀与进水孔12相连。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上部设置有集气孔13,产生的沼气14经过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利用。
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出水口15后端连接有三通16,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和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进水口17。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曝气装置19与鼓风机C-1连接。
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出水口20与出水管21连接,出水管21通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有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及人工填料22。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通过出水管2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3: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流程框图见附图9)。
(1)待处理的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脉冲罐B-2。污水进入脉冲罐B-2后出水由电磁阀B-3控制,以分区进水、脉冲布水的方式由进水孔12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污水在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中进行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在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14由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回收利用。
(3)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处理后的污水,由混合液回流阀6控制,一部分出水回流至自吸泵B-1的进口,经再次提升进入脉冲罐B-2;另一部分出水自流入循环流生物膜氧化池C中。
(4)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处理后的出水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池中好氧反应区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鼓风机C-1向曝气装置19输送压力空气,压力空气经曝气装置向污水混合液中曝气充氧。污水沿着矩形环状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在缺氧反应区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好氧反应区小分子的有机物,与附着在填料18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曝气装置19提供充分的溶解氧条件下,通过生物氧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使污染物得以高效的去除。
(5)污水经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处理后,经出水管23流入高效人工湿地E,首先进入布水区24进行均匀布水,然后沿进水管25流入人工湿地的滤池填料26中,滤池填料26中的沙土、石粒及附着微生物(厌氧菌、硝化菌、反硝化菌、氨氧化菌),和水生植物(菖蒲、鸢尾、芦苇)29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流入人工湿地的水在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经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处理后的出水通过设置在滤池填料26底部的集水管27收集后进入集水区28中,集水区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出水通过进水管30进入消毒池31中,通过在消毒池31中添加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对出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出水消毒处理后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格栅/调节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和人工湿地四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自吸泵B-1的进水口5、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这三个部件通过三通7连接起来。自吸泵出口8连接脉冲罐B-2的进水阀门9,脉冲罐进水阀门9与脉冲罐进口10相连,脉冲罐出口11与电磁阀B-3相连,电磁阀与进水孔12相连。折流式厌氧生化池(ABR)或厌氧水解酸化池(ABR)B的上部设置有集气孔13,产生的沼气14经过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利用。
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出水口15后端连接有三通16,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和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进水口17。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曝气装置19与鼓风机C-1连接。
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出水口20与高效人工湿地E的布水区24相连,布水区24中安装有进水管25,进水管25与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相连,人工湿地滤池中的人工填料26中安装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通入集水区28中。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上种植有湿地植物29,集水区28中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进水管30通入消毒池31中,在消毒池31中加入次氯酸钠(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进行消毒,消毒池出水口3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4: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人工湿地(流程框图见附图10)。
采用该种方法处理污水,其步骤是:
(1)待处理的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脉冲罐B-2。污水进入脉冲罐B-2后出水由电磁阀B-3控制,以分区进水、脉冲布水的方式由进水孔12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污水在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中进行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在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14由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回收利用。
(3)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处理后的污水,由混合液回流阀6控制,一部分出水回流至自吸泵B-1的进口,经再次提升进入脉冲罐B-2;另一部分出水自流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
(4)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处理后的污水流入自流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固定有可以附着生长大量微生物的人工填料22,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在有风力或者太阳能的情况下,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运行,营造水体循环流动的充氧条件,为水体进行充氧,从而达到强化水体的大气自然复氧、表层底层水均匀充氧,改善水体生化反应环境和破坏抑制藻类生存环境的作用;继而均匀充氧的水与附着在填料22上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发生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强化了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和净化功能,从而达到利用和强化水体的自然降解净化能力,去除水体中藻类、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
(5)经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净化的出水,经出水管23流入高效人工湿地E,首先进入布水区24进行均匀布水,然后沿进水管25流入人工湿地的滤池填料26中,滤池填料26中的沙土、石粒及附着微生物(厌氧菌、硝化菌、反硝化菌、氨氧化菌),和水生植物(菖蒲、鸢尾、芦苇)29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流入人工湿地的水在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经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处理后的出水通过设置在滤池填料26底部的集水管27收集后进入集水区28中,集水区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出水通过进水管30进入消毒池31中,通过在消毒池31中添加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对出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出水消毒处理后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和人工湿地四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自吸泵B-1的进水口5、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这三个部件通过三通7连接起来。自吸泵出口8连接脉冲罐B-2的进水阀门9,脉冲罐进水阀门9与脉冲罐进口10相连,脉冲罐出口11与电磁阀B-3相连,电磁阀与进水孔12相连。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的上部设置有集气孔13,产生的沼气14经过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利用。
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出水口15后端连接有三通16,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和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有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及人工填料22。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通过出水管23与人工湿地E的布水区24相连,布水区24中安装有进水管25,进水管25与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相连,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中安装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通入集水区28中。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上种植有湿地植物29,集水区28中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进水管30通入消毒池31中,在消毒池31中加入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进行消毒,消毒池出水口3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5: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流程框图见附图11)。
采用该种方法处理污水,其步骤是:
(1)待处理的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脉冲罐B-2。污水进入脉冲罐B-2后出水由电磁阀B-3控制,以分区进水、脉冲布水的方式由进水孔12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污水在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中进行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在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14由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回收利用。
(3)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处理后的污水,由混合液回流阀6控制,一部分出水回流至自吸泵B-1的进口,经再次提升进入脉冲罐B-2;另一部分出水自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
(4)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处理后的出水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池中好氧反应区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鼓风机C-1向曝气装置19输送压力空气,压力空气经曝气装置向污水混合液中曝气充氧。污水沿着矩形环状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在缺氧反应区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好氧反应区小分子的有机物,与附着在填料18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曝气装置19提供充分的溶解氧条件下,通过生物氧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使污染物得以高效的去除。经处理后的出水达标后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池和循环流生物氧化池三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自吸泵B-1的进水口5、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这三个部件通过三通7连接起来。自吸泵出口8连接脉冲罐B-2的进水阀门9,脉冲罐进水阀门9与脉冲罐进口10相连,脉冲罐出口11与电磁阀B-3相连,电磁阀与进水孔12相连。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上部设置有集气孔13,产生的沼气14经过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利用。
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出水口15后端连接有三通16,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和循环流生物膜接触氧化池C的进水口17。循环流生物膜接触氧化池C中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曝气装置19与鼓风机C-1连接。
循环流生物膜接触氧化池C的出水口20与出水管21连接,出水管21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6: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流程框图见附图12)。
采用该种方法处理污水,其步骤是:
(1)待处理的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脉冲罐B-2。污水进入脉冲罐B-2后出水由电磁阀B-3控制,以分区进水、脉冲布水的方式由进水孔12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污水在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中进行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在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14由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回收利用。
(3)污水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的处理后,开启混合液回流阀6,一部分出水会经过自吸泵B-1的提升再次进入脉冲罐B-2,实现出水的回流,另一部分出水自流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
(4)污水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的处理后出水自流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固定有可以附着生长大量微生物的人工填料22,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在有风力或者太阳能的情况下,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运行,营造水体循环流动的充氧条件,为水体进行充氧,从而达到强化水体的大气自然复氧、表层底层水均匀充氧,改善水体生化反应环境和破坏抑制藻类生存环境的作用;继而均匀充氧的水与附着在填料22上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发生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强化了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和净化功能,从而达到利用和强化水体的自然降解净化能力,去除水体中藻类、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经处理后的出水达标后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和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三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自吸泵B-1的进水口5、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这三个部件通过三通7连接起来。自吸泵出口8连接脉冲罐B-2的进水阀门9,脉冲罐进水阀门9与脉冲罐进口10相连,脉冲罐出口11与电磁阀B-3相连,电磁阀与进水孔12相连。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上部设置有集气孔13,产生的沼气14经过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利用。
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出水口15后端连接有三通16,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和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有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及人工填料22。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通过出水管2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7: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人工湿地(流程框图见附图13)
采用该种方法处理污水,其步骤是:
(1)待处理的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脉冲罐B-2。污水进入脉冲罐B-2后出水由电磁阀B-3控制,以分区进水、脉冲布水的方式由进水孔12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污水在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中进行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反应,在有机污染物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沼气14由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回收利用。
(3)污水经过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的处理后,开启混合液回流阀6,一部分出水会经过自吸泵B-1的提升再次进入脉冲罐B-2,实现出水的回流,另一部分出水自流入高效人工湿地E中。
(4)经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B净化的出水,经出水管23流入高效人工湿地E,首先进入布水区24进行均匀布水,然后沿进水管25流入人工湿地的滤池填料26中,滤池填料26中的沙土、石粒及附着微生物(厌氧菌、硝化菌、反硝化菌、氨氧化菌),和水生植物(菖蒲、鸢尾、芦苇)29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流入人工湿地的水在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经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处理后的出水通过设置在滤池填料26底部的集水管27收集后进入集水区28中,集水区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出水通过进水管30进入消毒池31中,通过在消毒池31中添加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对出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出水消毒处理后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格栅/集水池、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装置和人工湿地三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自吸泵B-1的进水口5、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这三个部件通过三通7连接起来。自吸泵出口8连接脉冲罐B-2的进水阀门9,脉冲罐进水阀门9与脉冲罐进口10相连,脉冲罐出口11与电磁阀B-3相连,电磁阀与进水孔12相连。折流式厌氧生化池(ABR)或厌氧水解酸化池(ABR)B的上部设置有集气孔13,产生的沼气14经过集气孔13收集后进行利用。
折流式厌氧生化(或水解酸化)池B的出水口15后端连接有三通16,三通的另外两端分别连接混合液回流管上的阀门6和高效人工湿地E。高效人工湿地E的布水区24中安装有进水管25,进水管25与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相连,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中安装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通入集水区28中。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上种植有湿地植物29,集水区28中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进水管30通入消毒池31中,在消毒池31中加入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进行消毒,消毒池出水口3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8: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人工湿地(流程框图见附图14)
采用该种方法处理污水,其步骤是:
(1)待处理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池中好氧反应区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鼓风机C-1向曝气装置19输送压力空气,压力空气经曝气装置向污水混合液中曝气充氧。污水沿着矩形环状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在缺氧反应区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好氧反应区小分子的有机物,与附着在填料18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曝气装置19提供充分的溶解氧条件下,通过生物氧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使污染物得以高效的去除。
(3)经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处理的出水,自流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固定有可以附着生长大量微生物的人工填料22,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在有风力或者太阳能的情况下,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运行,营造水体循环流动的充氧条件,为水体进行充氧,从而达到强化水体的大气自然复氧、表层底层水均匀充氧,改善水体生化反应环境和破坏抑制藻类生存环境的作用;继而均匀充氧的水与附着在填料22上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发生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强化了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和净化功能,从而达到利用和强化水体的自然降解净化能力,去除水体中藻类、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
(4)经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净化的出水,经出水管23流入高效人工湿地E,首先进入布水区24进行均匀布水,然后沿进水管25流入人工湿地的滤池填料26中,滤池填料26中的沙土、石粒及附着微生物(厌氧菌、硝化菌、反硝化菌、氨氧化菌),和水生植物(菖蒲、鸢尾、芦苇)29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流入人工湿地的水在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经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处理后的出水通过设置在滤池填料26底部的集水管27收集后进入集水区28中,集水区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出水通过进水管30进入消毒池31中,通过在消毒池31中添加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对出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出水消毒处理后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格栅/集水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和人工湿地四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与自吸泵B-1的进水口5相连。自吸泵出口8连接循环流生物膜接触氧化池C的进水口17。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曝气装置19与鼓风机C-1连接。
循环流生物膜接触氧化池C的出水口20与出水管21连接,出水管21通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有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及人工填料22。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通过出水管23与人工湿地E的布水区24相连,布水区24中安装有进水管25,进水管25与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相连,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中安装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通入集水区28中。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上种植有湿地植物29,集水区28中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进水管30通入消毒池31中,在消毒池31中加入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进行消毒,消毒池出水口3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9: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流程框图见附图15)。
(1)待处理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池中好氧反应区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鼓风机C-1向曝气装置19输送压力空气,压力空气经曝气装置向污水混合液中曝气充氧。污水沿着矩形环状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在缺氧反应区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好氧反应区小分子的有机物,与附着在填料18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曝气装置19提供充分的溶解氧条件下,通过生物氧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使污染物得以高效的去除。
(3)经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处理的出水,自流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固定有可以附着生长大量微生物的人工填料22,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在有风力或者太阳能的情况下,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运行,营造水体循环流动的充氧条件,为水体进行充氧,从而达到强化水体的大气自然复氧、表层底层水均匀充氧,改善水体生化反应环境和破坏抑制藻类生存环境的作用;继而均匀充氧的水与附着在填料22上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发生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强化了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和净化功能,从而达到利用和强化水体的自然降解净化能力,去除水体中藻类、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出水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格栅/集水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三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与自吸泵B-1的进水口5相连。自吸泵出口8连接循环流生物膜接触氧化池C的进水口17。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曝气装置19与鼓风机C-1连接。
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出水口20与出水管21连接,出水管21通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有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及人工填料22。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通过出水管2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10: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人工湿地(工艺流程框图见附图16)
采用该种方法处理污水,其步骤是:
(1)待处理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格栅/集水池A中的污水,由自吸泵B-1提升经自吸泵出水管8进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池中好氧反应区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鼓风机C-1向曝气装置19输送压力空气,压力空气经曝气装置向污水混合液中曝气充氧。污水沿着矩形环状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反应区,厌氧反应区和好氧反应区,在缺氧反应区硝态氮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在好氧反应区小分子的有机物,与附着在填料18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曝气装置19提供充分的溶解氧条件下,通过生物氧化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使污染物得以高效的去除。
(3)经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处理的出水,自流入高效人工湿地E,首先进入布水区24进行均匀布水,然后沿进水管25流入人工湿地的滤池填料26中,滤池填料26中的沙土、石粒及附着微生物(厌氧菌、硝化菌、反硝化菌、氨氧化菌),和水生植物(菖蒲、鸢尾、芦苇)29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流入人工湿地的水在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经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处理后的出水通过设置在滤池填料26底部的集水管27收集后进入集水区28中,集水区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出水通过进水管30进入消毒池31中,通过在消毒池31中添加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对出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出水消毒处理后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格栅/集水池、循环流生物氧化池和人工湿地三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与自吸泵B-1的进水口5相连。自吸泵出口8连接循环流生物膜接触氧化池C的进水口17。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中安装有生物膜填料18和曝气装置19,曝气装置19与鼓风机C-1连接。
循环流生物氧化池C的出水口20与出水管21连接,出水管21通入人工湿地E,与人工湿地E的布水区24相连,布水区24中安装有进水管25,进水管25与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相连,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中安装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通入集水区28中。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上种植有湿地植物29,集水区28中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进水管30通入消毒池31中,在消毒池31中加入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进行消毒,消毒池出水口3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实施例11: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污水处理流程:格栅/集水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人工湿地(工艺流程框图见附图17)
采用该种方法处理污水,其步骤是:
(1)待处理的污水0由污水进水管道1,流经机械格栅A-1去除大颗粒的悬浮物和垃圾,进入格栅/集水池A中。
(2)开启格栅/集水池A的出水阀门4,开启自吸泵B-1,使格栅/集水池A中出水由格栅/集水池出水管3提升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在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固定有可以附着生长大量微生物的人工填料22,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在有风力或者太阳能的情况下,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运行,营造水体循环流动的充氧条件,为水体进行充氧,从而达到强化水体的大气自然复氧、表层底层水均匀充氧,改善水体生化反应环境和破坏抑制藻类生存环境的作用;继而均匀充氧的水与附着在填料22上的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充分接触,发生生物接触氧化反应,强化了水体对污染物的自然降解和净化功能,从而达到利用和强化水体的自然降解净化能力,去除水体中藻类、降解各种污染物、净化水质的目的。
(3)经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净化的出水,经出水管23流入高效人工湿地E,首先进入布水区24进行均匀布水,然后沿进水管25流入人工湿地的滤池填料26中,滤池填料26中的沙土、石粒及附着微生物(厌氧菌、硝化菌、反硝化菌、氨氧化菌),和水生植物(菖蒲、鸢尾、芦苇)29构成复合生态系统,流入人工湿地的水在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经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等途径降解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等。处理后的出水通过设置在滤池填料26底部的集水管27收集后进入集水区28中,集水区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出水通过进水管30进入消毒池31中,通过在消毒池31中添加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对出水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出水消毒处理后排入外部水体34。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由以下装置实现:格栅/集水池、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和人工湿地三个子单元通过管道依次连接。
格栅/集水池A为格栅与集水池组合装置,集水池为一容积式构筑物,前段为过水廊道,安装有机械格栅A-1,格栅/集水池A的格栅前端设置污水进水口2,连接待处理污水0的污水进水管道1,格栅/集水池A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3,出水管3上安装有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来控制出水。格栅/集水池出水阀4与自吸泵B-1的进水口5相连,自吸泵出口8通入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中安装有人工营造水流装置D-1及人工填料22。
好氧生物接触氧化塘D通过出水管23与人工湿地E的布水区24相连,布水区24中安装有进水管25,进水管25与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相连,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中安装有出水管27,出水管27通入集水区28中。人工湿地滤池中的填料26上种植有湿地植物29,集水区28中安装有消毒池进水管30,进水管30通入消毒池31中,在消毒池31中加入消毒剂(次氯酸钠或其它氧化剂)32进行消毒,消毒池出水口33与外部水体34相连。

Claims (1)

1.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其步骤是: 
A、污水管网收集的待处理污水经过格栅过滤,拦截去除直径大于10mm的大颗粒悬浮和漂浮物后流入集水池,通过泵提升进入新型高效折流式厌氧生化池的脉冲布水罐,以智能分区和脉冲布水的方式和高水流瞬间冲击速度进入折流式厌氧生化池,使得池中混合液的污泥层周而复始处于膨胀——压缩过程,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和增强生物污泥的活性,并促使污水及有机污染物基质与厌氧生物污泥的微生物充分混合接触反应,经过水解、酸化、产气的厌氧生化分解得到降解,产生的沼气回收利用;
B、经步骤A处理的污水,流入循环流生物氧化池,沿矩形环状流道依次流经缺氧、厌氧反应区和设有生物膜填料的曝气好氧反应区,污水在缺氧反应区与曝气好氧反应区循环回流的混合液混合,在缺氧条件和兼性反硝化细菌作用下,进行硝态氮的反硝化脱氮反应;在曝气好氧反应区污水中尚未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与填料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好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使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得以去除;
C、经步骤B处理的出水,流入利用天然的沟渠、库塘水体改造的人工强化生物接触氧化塘,在塘内安装固定有附着生长微生物的填料,以及利用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驱动的人工营造水流装置,通过强化水体自然复氧进行水体充氧,水中未被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在水中溶解氧条件下,与附着生长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膜进行接触和生物氧化,被进一步降解消除;在塘中种植有沉水和浮叶植物,以吸收和转化水中和底泥中的氮、磷、钾营养物,达到对污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
D、经步骤B或C处理的出水,流入人工湿地,水中残留的悬浮物、有机物、氮、磷和重金属污染物,在人工湿地中人工基质、水生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微生物氧化分解和植物吸收途径降解去除。
CN2012101644242A 2012-05-24 2012-05-24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1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44242A CN102701521B (zh) 2012-05-24 2012-05-24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644242A CN102701521B (zh) 2012-05-24 2012-05-24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1521A true CN102701521A (zh) 2012-10-03
CN102701521B CN102701521B (zh) 2013-11-27

Family

ID=46894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64424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701521B (zh) 2012-05-24 2012-05-24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701521B (zh)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7975A (zh) * 2012-10-12 2013-01-30 常州大学 一种村镇街区污水处理方法
CN102964034A (zh) * 2012-12-03 2013-03-13 山西艾森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 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
CN103342413A (zh) * 2013-07-05 2013-10-09 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塘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103435155A (zh) * 2013-06-04 2013-12-11 深圳市地大东江环境研究院 低能耗、智能化立体生态自回流循环硝化方法及装置
CN103435157A (zh) * 2013-06-04 2013-12-11 深圳市地大东江环境研究院 低能耗、智能化立体生态内循环硝化方法及装置
CN103771666A (zh) * 2014-02-17 2014-05-07 新乡学院 一种屠宰废水节能处理方法
CN104163544A (zh) * 2014-07-25 2014-11-26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塘出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93086A (zh) * 2014-07-25 2014-12-10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村镇集散型污水快速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04926038A (zh) * 2015-06-17 2015-09-23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
CN104944679A (zh) * 2015-05-19 2015-09-30 江苏省嘉庆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型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4961291A (zh) * 2015-06-03 2015-10-07 福建广汇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竖向多级ao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CN104973727A (zh) * 2015-05-07 2015-10-14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CN105016579A (zh) * 2015-07-16 2015-11-04 三达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105036487A (zh) * 2015-08-18 2015-11-11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的装置和方法
CN105174485A (zh) * 2015-11-03 2015-12-23 安徽洋森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5330090A (zh) * 2014-08-14 2016-02-17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微动力装置
CN105417838A (zh) * 2015-10-27 2016-03-23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
CN105439381A (zh) * 2016-02-17 2016-03-30 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
CN105668940A (zh) * 2016-03-31 2016-06-15 武汉绿明利环能股份有限公司 生态icps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106746351A (zh) * 2017-01-16 2017-05-31 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
CN107235598A (zh) * 2017-06-08 2017-10-10 广东华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7963788A (zh) * 2017-12-27 2018-04-27 山东国科华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监测与数值模拟的多模块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8083551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
CN108675464A (zh) * 2018-08-03 2018-10-19 江西省科学院 一种去除电镀废水处理出水中微量重金属及痕量f-53b的方法
CN108911372A (zh) * 2018-06-28 2018-11-30 普定县阿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养猪场污水处理系统
CN109399806A (zh) * 2018-11-09 2019-03-01 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hbr的湿地净化技术
CN110054345A (zh) * 2018-11-09 2019-07-26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CN110590059A (zh) * 2019-09-02 2019-12-20 浙江达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村生活污水低成本污水处理系统
CN111410321A (zh) * 2019-01-08 2020-07-14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模块化黄土基改性填料景观塘水净化系统
CN111704247A (zh) * 2020-05-29 2020-09-2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1875177A (zh) * 2020-08-05 2020-11-03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处理效果好的人工湿地联用的农业污水处理装置
CN113880250A (zh) * 2021-08-19 2022-01-04 河海大学 一种高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组合净化系统
CN115159774A (zh) * 2022-06-30 2022-10-11 福建泽信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6141Y (zh) * 2003-10-14 2004-10-06 周增炎 投料倒置a/a/o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
CN1607190A (zh) * 2003-10-14 2005-04-20 周增炎 投料倒置aao废水处理工艺
CN101028955A (zh) * 2007-02-06 2007-09-05 张新民 多元微动力养殖粪水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1759323A (zh) * 2009-12-24 2010-06-30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一种高含氮猪场废水处理组合工艺
CN102198972A (zh) * 2011-04-29 2011-09-28 江苏辉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好氧生物膜废水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46141Y (zh) * 2003-10-14 2004-10-06 周增炎 投料倒置a/a/o脱氮除磷水处理装置
CN1607190A (zh) * 2003-10-14 2005-04-20 周增炎 投料倒置aao废水处理工艺
CN101028955A (zh) * 2007-02-06 2007-09-05 张新民 多元微动力养殖粪水处理方法及其设备
CN101759323A (zh) * 2009-12-24 2010-06-30 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一种高含氮猪场废水处理组合工艺
CN102198972A (zh) * 2011-04-29 2011-09-28 江苏辉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好氧生物膜废水处理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英等: "畜牧场污水处理简易工艺探究", 《中国奶牛》, no. 01, 20 January 2007 (2007-01-20) *

Cited B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97975A (zh) * 2012-10-12 2013-01-30 常州大学 一种村镇街区污水处理方法
CN102964034A (zh) * 2012-12-03 2013-03-13 山西艾森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 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氧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
CN102964034B (zh) * 2012-12-03 2014-05-07 山西艾森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院 一种组合式强化脱氮型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
CN103435155A (zh) * 2013-06-04 2013-12-11 深圳市地大东江环境研究院 低能耗、智能化立体生态自回流循环硝化方法及装置
CN103435157A (zh) * 2013-06-04 2013-12-11 深圳市地大东江环境研究院 低能耗、智能化立体生态内循环硝化方法及装置
CN103342413A (zh) * 2013-07-05 2013-10-09 北京佳业佳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接触氧化塘的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103771666A (zh) * 2014-02-17 2014-05-07 新乡学院 一种屠宰废水节能处理方法
CN103771666B (zh) * 2014-02-17 2014-11-19 新乡学院 一种屠宰废水节能处理方法
CN104163544A (zh) * 2014-07-25 2014-11-26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塘出水深度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93086A (zh) * 2014-07-25 2014-12-10 浩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村镇集散型污水快速处理的装置和方法
CN105330090A (zh) * 2014-08-14 2016-02-17 吉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微动力装置
CN104973727A (zh) * 2015-05-07 2015-10-14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
CN104944679A (zh) * 2015-05-19 2015-09-30 江苏省嘉庆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型高氨氮污水的处理方法
CN104961291A (zh) * 2015-06-03 2015-10-07 福建广汇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竖向多级ao的生态污水处理系统
CN104926038A (zh) * 2015-06-17 2015-09-23 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生物生态复合处理装置
CN105016579A (zh) * 2015-07-16 2015-11-04 三达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CN105036487A (zh) * 2015-08-18 2015-11-11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的装置和方法
CN105036487B (zh) * 2015-08-18 2017-04-05 湖南艾布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重金属废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利用的装置和方法
CN105417838A (zh) * 2015-10-27 2016-03-23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
CN105417838B (zh) * 2015-10-27 2017-12-05 河南科技学院 一种高含水双向流海绵型湿地雨水净化调蓄回用系统
CN105174485A (zh) * 2015-11-03 2015-12-23 安徽洋森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波形潜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5439381A (zh) * 2016-02-17 2016-03-30 重庆阁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污染水体净化与修复的生态湿地系统
CN105668940A (zh) * 2016-03-31 2016-06-15 武汉绿明利环能股份有限公司 生态icps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108083551A (zh) * 2016-11-22 2018-05-29 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系统
CN106746351A (zh) * 2017-01-16 2017-05-31 深圳市碧园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
CN107235598A (zh) * 2017-06-08 2017-10-10 广东华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107963788A (zh) * 2017-12-27 2018-04-27 山东国科华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监测与数值模拟的多模块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7963788B (zh) * 2017-12-27 2023-12-22 山东国科华地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监测与数值模拟的多模块分散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8911372A (zh) * 2018-06-28 2018-11-30 普定县阿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养猪场污水处理系统
CN108675464B (zh) * 2018-08-03 2023-10-27 江西省科学院 一种去除电镀废水处理出水中微量重金属及痕量f-53b的方法
CN108675464A (zh) * 2018-08-03 2018-10-19 江西省科学院 一种去除电镀废水处理出水中微量重金属及痕量f-53b的方法
CN109399806A (zh) * 2018-11-09 2019-03-01 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hbr的湿地净化技术
CN110054345A (zh) * 2018-11-09 2019-07-26 上海园林绿化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WO2020093816A1 (zh) * 2018-11-09 2020-05-14 天津海之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hbr的湿地净化工艺
CN111410321A (zh) * 2019-01-08 2020-07-14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模块化黄土基改性填料景观塘水净化系统
CN110590059A (zh) * 2019-09-02 2019-12-20 浙江达人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农村生活污水低成本污水处理系统
CN111704247A (zh) * 2020-05-29 2020-09-25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11875177A (zh) * 2020-08-05 2020-11-03 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一种处理效果好的人工湿地联用的农业污水处理装置
CN113880250A (zh) * 2021-08-19 2022-01-04 河海大学 一种高效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组合净化系统
CN115159774A (zh) * 2022-06-30 2022-10-11 福建泽信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701521B (zh) 2013-1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01521B (zh) 一种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CN101481194B (zh) 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
CN101475284B (zh)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及设备
CN101928095B (zh) 一种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CN101786770B (zh) 一种微动力移动床生活污水处理系统
CN201864644U (zh) 一体化脱氮除磷污水处理池
CN101973679B (zh) 一种分散式污水处理与再生工艺
CN201942568U (zh) 生化膜自动曝气垂直潜流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
CN101817615A (zh) 厌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
CN101468846B (zh) 分段进水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
CN204625422U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3183447A (zh) 猪场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4692590A (zh) 一种污水处理系统
CN105130102A (zh) 分散式生活污水生化处理过程中强化反硝化脱臭的方法
CN101624253A (zh) 高效复合酶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CN201999792U (zh) 内循环移动床生物反应器
CN201614333U (zh) 一种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CN212198705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厂尾水处理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4671408A (zh) 农村分散式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4675887U (zh) 农村分散式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4675952U (zh) 一种低噪声高集成的地埋式污水处理设备
CN208562049U (zh) 一种立体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
CN206940693U (zh) 一种适合黄河施工营地的移动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CN101348308B (zh) 集镇污水混合处理工艺
CN201512450U (zh) 一种药厂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