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04247A -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04247A
CN111704247A CN202010477598.9A CN202010477598A CN111704247A CN 111704247 A CN111704247 A CN 111704247A CN 202010477598 A CN202010477598 A CN 202010477598A CN 111704247 A CN111704247 A CN 111704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contact oxidation
storage
aeration
sedi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75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剑
王欣泽
封吉猛
隋艳明
徐倩
李雪莹
周爱玲
施忠祥
杨艳芬
杨铭浩
蒋诗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47759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0424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04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042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6Total nitrogen (tkN-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8PO4-P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包括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跨路涵管;曝气接触氧化塘包括氧化塘体、填料层,氧化塘体的底部与填料层之间设置有支撑体;填料层贯穿设置有若干气液混合管,所述气液混合管位于填料层下方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管;调蓄沉淀塘包括沉淀塘体,所述塘体内的原水上表面设置有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常年生水生植物。本发明增加湿地的水力负荷,强化其处理能力,缩短水力停留时间,适用性广泛,可在24小时内达到氮磷去除率40%和藻细胞密度削减率50%的处理效果;减少了填料使用量,增加了填料利用率,避免填料层堵塞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 其应用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增加湿地的水力负荷,强化其处理能力,缩短水力停留 时间,适用性广泛的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污染和破坏形势日趋严峻,众多湖泊生态系统严 重退化甚至功能丧失,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凸显。氮磷浓度较高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典 型特征,同时发生了大量的藻类聚集,对湖库型饮用水源地饮水安全造成巨大隐患。
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湿地改良工艺以去除氮磷等营养物质为根本目的,湿地 改良工艺主要分为潜流湿地和表流湿地。其中表流湿地主要是以悬浮物沉淀、水生 植物吸收为主要污染物去除途径,而潜流湿地则以基质或填料的吸附、基质表面形 成生物膜之后的微生物降解过程为主要净化机理。
公告号为CN110745951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兼具除磷去异味的生物滞 留池,包括滞留池主体和进气系统,所述滞留池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滞留淹没层、 绿植种植层、土壤固定层、除臭填料层、除磷填料层和支撑层,除臭填料层包括微 型反应器、活性污泥和沸石;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气管与鼓风机的进气口 相连,鼓风机的排气口分别通过气体导管与除臭填料层和支撑层相连通;所述支撑 层内设置有导水管。
但其水力负荷大,其滤料空隙和填充度不适用于大流量的地表水处理工程,易 发生堵塞,一旦发生堵塞,检修维护不便;除藻能力也不足,使用前景不佳。
但是现有的湿地改良工艺存在诸多弊端,如:表流湿地占地面积大,作用过程 漫长,净化能力较差;潜流湿地占地面积小,氮磷去除效果好,却处理水量小,且 填料层极易发生堵塞,这些问题都制约着湿地发挥更好的环境效益。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以下4点:
(1)湿地水处理能力不足,水力负荷大多数小于1m3/(m2·d),甚至多数小于0.1m3/(m2·d);
(2)各种湿地工艺对氮磷的去除率不高,一般小于20%,无法满足日益严峻的 水污染防治要求;
(3)带填料层的潜流湿地当运行一段时间后,堵塞问题严重;
(4)湿地工艺缺乏对藻类的去除能力,无法有效控制出水中藻细胞密度与叶 绿素a浓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 氧化塘系统。
为实现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一,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调蓄沉淀塘 -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包括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所述调蓄沉淀塘、曝 气接触氧化塘之间设置有跨路涵管,所述跨路涵管的一端与调蓄沉淀塘相连通,另 一端与曝气接触氧化塘相连通;所述调蓄沉淀塘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曝气接触氧化 塘;
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包括氧化塘体、填料层,所述氧化塘体的底部与填料层之 间设置有支撑体;所述填料层贯穿设置有若干气液混合管,所述气液混合管的两端 分别位于填料层的上下两侧,所述气液混合管位于填料层下方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管, 所述曝气管用于向气液混合管内通入气体并在气液混合管内形成气液混合物。
所述氮磷和藻细胞浓度较高的原水首先进入调蓄沉淀塘,主要起到悬浮颗粒沉淀和水量水质调蓄的作用,采用大面积水生植物生态浮床,达到植物根系吸收污染 物和遮光控藻的目的,随后进入曝气接触氧化塘,以改良后的曝气接触氧化为主要 水质净化工艺,通过制造垂直向水力流态,使水流在填料区多次强制过滤,并起到 垂直水动力控藻的目的。所述填料选取砾石与多孔轻质强化功能性填料混合,在填 料层氮磷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利用。
优选的,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气体与液体的体积比为8:1-12:1;气水比过大不利 于微生物挂膜,并造成能耗的浪费,气水比过小导致水体垂向动力不足,循环能力 变差,也使水体环境溶氧下降,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相邻的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距 为1.0-2.0m;间距过大曝气强度低,间距过小造成能耗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氧化塘体的有效水深2.0-2.5m,有效水深小于2m,则不利于底 层水体的反硝化过程,脱氮能力变差,有效水深过深则大大增加工程建设成本,造 成浪费。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架、隔栅;所述支架为钢制支架,所述隔栅为玻璃钢隔 栅。
优选的,所述填料层内的填料包括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砾石;所述 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添加比例为1:1;若砾石比例大则过滤、除 磷效果差,且填料层重量过大对下部支撑层巨大压力,除磷填料比例过大则增加填 料成本,且由于除磷填料为轻质填料,填料层易随水流增加扰动和不稳定。所述轻 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粒径范围为10-15cm;粒径过大造成接触氧化 面积小不利于污染物去除,粒径过小会导致细小填料穿过填料层底部的格栅网漏入 底部水体。
优选的,所述跨路涵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闸门,用于控制跨路涵管打开或关闭; 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靠近跨路涵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水渠;所述调蓄沉淀塘与曝 气接触氧化塘内周侧均设置有生态袋填土护坡。生态袋用于建造柔性生态边坡,可 避免坡体被水体冲刷,具有高强抗UV、耐酸碱、抗腐蚀、抗冻融等作用。
优选的,所述调蓄沉淀塘包括沉淀塘体,沉淀塘体内部用于储存原水并对原水 进行预处理,所述塘体内的原水上表面设置有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常 年生水生植物;所述沉淀塘体的有效水深为2.0-2.5m。有效水深范围内利于悬浮颗 粒物沉淀、水量水质调蓄能力强,超过该范围不利于生态浮床上水香薷对氮磷的吸 收,且底层沉积物不易清理。
优选的,所述常年生水生植物包括水香薷(Elsholtzia kachinensis Prain)。
优选的,所述调蓄沉淀塘周侧设置有第二闸门、第二配水渠,所述第二闸门用 于控制原水进入调蓄沉淀塘。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的应用方法,为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二,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A、打开第二闸门控制原水通过配水渠进入调蓄沉淀塘,通过生态浮床遮光控 藻及水香薷根系对污染物吸收;起到悬浮颗粒沉淀和水量水质调蓄的作用,水面满 铺生态浮床5,种植常年生水生植物,对于我国西南地区优选水香薷(学名: Elsholtziakachinensis Prain,生长速度快,适宜低污染水),达到植物根系吸 收污染物和遮光控藻的目的;
B、打开第一闸门控制调蓄沉淀塘中预处理操作后的原水通过跨路涵管进入曝 气接触氧化塘进行曝气接触氧化操作。
优选的,所述调蓄沉淀塘内预处理操作时间8小时及以上,水力负荷为5.4-7.0m3/(m2·d),过高不利于悬浮颗粒物沉淀;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区内进行曝气 接触氧化操作时间16小时,停留时间过长则造成能耗的浪费,过短则导致微生物 降解过程不充分,水力负荷为2.7-3.5m3/(m2·d),在此范围内效果最优,过高不利 于曝气接触氧化的氮磷与有机物去除,过低则造成能耗的浪费。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对湿地工艺的改良,增加其水力负荷,强化其处理能力,大 大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可适用于河流、湖泊等大流量地表水的处理工程。
(2)针对地表低污染水,本工艺可在24小时内达到氮磷去除率40%和藻细胞密 度削减率50%的处理效果。
(3)本发明通过特殊的曝气与水力循环系统,优化了填料层构造,减少了填 料使用量,却增加了填料利用率,有效杜绝填料层堵塞问题。
(4)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在一定层度上有利于水体中的氮磷去除,但藻细胞 密度过大藻类挂膜至填料表面会堵塞填料间隙,致使水体接触氧化效果降低,本申 请的技术方案在去除氮磷污染物的同时,强化工艺中对藻类的去除能力,有效控制 出水中藻细胞密度与叶绿素a浓度。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实施例1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的曝气接触氧化塘结构 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4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的应用方法工程案例-云 南大理罗时江水质改善与应急除藻项目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进水口;2、生态袋填土护坡;3、闸门;4、配水渠;5、生态浮床;6、跨 路涵管;7、气水混合管;8、钢制支架;9;塘底;10、填料层;11、出水口;12、 水面;13、玻璃钢格栅;14、调蓄沉淀塘;15、曝气接触氧化塘;16、曝气管;17、 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 发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一、评价与测试
(1)氮去除率
调蓄沉淀塘入口取样测试TN浓度为N0 mg/L,曝气接触氧化塘出口取样测试 TN浓度为N1 mg/L,即:
Figure BDA0002516326580000051
(2)磷去除率
调蓄沉淀塘入口取样测试TP浓度为P0 mg/L,曝气接触氧化塘出口取样测试TP 浓度为P1 mg/L,即:
Figure BDA0002516326580000052
(3)CODcr去除率
调蓄沉淀塘入口取样测试CODcr浓度为C0 mg/L,曝气接触氧化塘出口测得 CODcr浓度为C1 mg/L,即:
Figure BDA0002516326580000053
(4)藻细胞密度
调蓄沉淀塘入口取样测试藻细胞密度为X0 cell/L,曝气接触氧化塘出口取样测试藻细胞密度为X1 cell/L,即:
Figure BDA0002516326580000054
(5)叶绿素a浓度
调蓄沉淀塘入口取样测试叶绿素a浓度为Y0μg/L,曝气接触氧化塘出口取样测 试叶绿素a浓度为Y1μg/L,即:
Figure BDA0002516326580000055
二、实施例1-4,对比例1-3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包括调蓄沉淀塘、曝 气接触氧化塘;所述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之间设置有跨路涵管,所述跨路 涵管的一端与调蓄沉淀塘相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接触氧化塘相连通;所述调蓄沉淀 塘高度在同一水平线上高于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
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包括氧化塘体、填料层,所述氧化塘体的底部与填料层之 间设置有支撑体;所述填料层贯穿设置有若干气液混合管,所述气液混合管的两端 分别位于填料层的上下两侧,所述气液混合管位于填料层下方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管, 所述曝气管用于向气液混合管内通入气体并在气液混合管内形成气液混合物。
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气体与液体的体积比等于8:1;相邻的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 距等于2m。所述氧化塘体的有效水深等于2.0m,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架、隔栅;所 述支架为钢制支架,所述隔栅为玻璃钢隔栅。所述填料层内的填料包括轻质多孔强 化功能性除磷填料、砾石;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添加比例为 1:1;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粒径范围为10cm。所述跨路涵管 内部设置有第一闸门,用于控制跨路涵管打开或关闭;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靠近跨 路涵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水渠;所述调蓄沉淀塘与曝气接触氧化塘内周侧均设置 有生态袋填土护坡。
所述调蓄沉淀塘包括沉淀塘体,沉淀塘体内部用于储存原水并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所述塘体内的原水上表面设置有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常年生水生 植物;所述沉淀塘体的有效水深为2.0m。所述常年生水生植物包括水香薷 (Elsholtziakachinensis Prain)。所述调蓄沉淀塘周侧设置有第二闸门、第二 配水渠,所述第二闸门用于控制原水进入调蓄沉淀塘。
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A、打开第二闸门控制原水通过配水渠进入调蓄沉淀塘通过常年生水生植物进 行预处理操作;
B、打开第一闸门控制调蓄沉淀塘中预处理操作后的原水通过跨路涵管进入曝 气接触氧化塘进行曝气接触氧化操作。
所述调蓄沉淀塘内预处理操作时间8小时,水力负荷为5.4-7.0m3/(m2·d);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区内进行曝气接触氧化操作时间16小时,水力负荷为2.7-3.5m3/(m2·d)。
效果:TN去除率达40.3%、TP去除率达52.5%、CODcr去除率为49.0%、藻细 胞消减率为58.1%、叶绿素a去除率达41.7%。
实施例2: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包括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 所述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之间设置有跨路涵管,所述跨路涵管的一端与调 蓄沉淀塘相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接触氧化塘相连通;所述调蓄沉淀塘高度在同一水 平线上高于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
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包括氧化塘体、填料层,所述氧化塘体的底部与填料层之 间设置有支撑体;所述填料层贯穿设置有若干气液混合管,所述气液混合管的两端 分别位于填料层的上下两侧,所述气液混合管位于填料层下方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管, 所述曝气管用于向气液混合管内通入气体并在气液混合管内形成气液混合物。
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气体与液体的体积比等于10:1;相邻的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距等于1.5m。所述氧化塘体的有效水深等于2.5m,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架、隔栅; 所述支架为钢制支架,所述隔栅为玻璃钢隔栅。所述填料层内的填料包括轻质多孔 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砾石;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添加比例 为1:1;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粒径范围为13cm。所述跨路涵 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闸门,用于控制跨路涵管打开或关闭;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靠近 跨路涵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水渠;所述调蓄沉淀塘与曝气接触氧化塘内周侧均设 置有生态袋填土护坡。
所述调蓄沉淀塘包括沉淀塘体,沉淀塘体内部用于储存原水并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所述塘体内的原水上表面设置有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常年生水生 植物;所述沉淀塘体的有效水深为2.3m。所述常年生水生植物包括水香薷 (Elsholtziakachinensis Prain)。所述调蓄沉淀塘周侧设置有第二闸门、第二 配水渠,所述第二闸门用于控制原水进入调蓄沉淀塘。
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A、打开第二闸门控制原水通过配水渠进入调蓄沉淀塘通过常年生水生植物进 行预处理操作;
B、打开第一闸门控制调蓄沉淀塘中预处理操作后的原水通过跨路涵管进入曝 气接触氧化塘进行曝气接触氧化操作。
所述调蓄沉淀塘内预处理操作时间8小时,水力负荷为5.4-7.0m3/(m2·d);所 述曝气接触氧化区内进行曝气接触氧化操作时间16小时,水力负荷为 2.7-3.5m3/(m2·d)。
效果:TN去除率达45.3%、TP去除率达52.5%、CODcr去除率为56.2%、藻细 胞消减率为65.1%、叶绿素a去除率达48.4%。
实施例3: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包括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 所述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之间设置有跨路涵管,所述跨路涵管的一端与调 蓄沉淀塘相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接触氧化塘相连通;所述调蓄沉淀塘高度在同一水 平线上高于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
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包括氧化塘体、填料层,所述氧化塘体的底部与填料层之 间设置有支撑体;所述填料层贯穿设置有若干气液混合管,所述气液混合管的两端 分别位于填料层的上下两侧,所述气液混合管位于填料层下方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管, 所述曝气管用于向气液混合管内通入气体并在气液混合管内形成气液混合物。
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气体与液体的体积比等于12:1;相邻的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距等于1m。所述氧化塘体的有效水深等于3.0m,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架、隔栅;所 述支架为钢制支架,所述隔栅为玻璃钢隔栅。所述填料层内的填料包括轻质多孔强 化功能性除磷填料、砾石;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添加比例为 1:1;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粒径范围为15cm。所述跨路涵管 内部设置有第一闸门,用于控制跨路涵管打开或关闭;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靠近跨 路涵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水渠;所述调蓄沉淀塘与曝气接触氧化塘内周侧均设置 有生态袋填土护坡。
所述调蓄沉淀塘包括沉淀塘体,沉淀塘体内部用于储存原水并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所述塘体内的原水上表面设置有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常年生水生 植物;所述沉淀塘体的有效水深为2.5m。所述常年生水生植物包括水香薷 (Elsholtziakachinensis Prain)。所述调蓄沉淀塘周侧设置有第二闸门、第二 配水渠,所述第二闸门用于控制原水进入调蓄沉淀塘。
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的应用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A、打开第二闸门控制原水通过配水渠进入调蓄沉淀塘通过常年生水生植物进 行预处理操作;
B、打开第一闸门控制调蓄沉淀塘中预处理操作后的原水通过跨路涵管进入曝 气接触氧化塘进行曝气接触氧化操作。
所述调蓄沉淀塘内预处理操作时间8小时,水力负荷为5.4-7.0m3/(m2·d);所 述曝气接触氧化区内进行曝气接触氧化操作时间16小时,水力负荷为 2.7-3.5m3/(m2·d)。
效果:TN去除率达43.6%、TP去除率达47.4%、CODcr去除率为54.9%、藻细 胞消减率为60.6%、叶绿素a去除率达47.3%。
实施例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涉及本发明的用于云南大理罗时江水质改善与应急除藻 项目;
项目建设原因:由于罗时江上游的洱源西湖水质和水生态恶化,西湖出流水体 携带大量藻细胞,对下游水体和洱海北部沙坪湾造成了较大隐患,影响洱海北部水 体透明度和水生植物。罗时江下游兆邑村附近断面水质一直是罗时江总氮、总磷浓 度最高的点位,来源于上游的农业面源污染亟需进一步加强控制,以削减入湖污染 负荷。
工程简介:针对进入罗时江河口湿地的以氮磷超标为特点的劣V类水质,且藻 细胞密度较大的环境问题,为了降低罗时江河口湿地的污染负荷,充分发挥罗时江 河口湿地和兆邑湿地的环境效益,增强罗时江末端的水质净化功能,在罗时江河口 湿地前端进行藻类削减和氮磷去除。
工程内容:根据旱季罗时江流量核算工程处理规模,设计日处理水量8万m3/d, 出水返回罗时江。主体工艺为“调蓄沉淀-曝气接触氧化-表流湿地”。总占地面积 90.4亩,其中水面面积37713m2,缓流沉淀塘12262.6m2,曝气接触氧化塘18857.1m2, 表流湿地6593.3m2。有效水深:缓流沉淀塘2.3m;曝气池水深2.5-2.7m;表流湿地 水深0.5-0.7m。总有效容积78643.5m3,其中缓流沉淀塘28204.0m3,曝气接触氧化 塘47142.8m3,表流湿地3296.7m3。总工程区水力停留时间23.5h;其中缓流沉淀塘 8.5h,曝气接触氧化塘14h,表流湿地1h。
工程实施效果:本工程进水为罗时江,罗时江水体常年处于V类-劣V类水质, 尤其存在着总磷超标和藻细胞密度高的特点。本工程自建成以来,对罗时江水体中 CODCr去除率达到56.2%,对总氮去除率达41.1%,对总磷去除率达45.9%,对藻细胞 数的削减率稳定达到50%以上。运行效果良好,大大降低罗时江入湖污染负荷,有 效改善云南大理洱海北部沙坪湾水环境质量。
对比例1
一种强化除藻的曝气接触氧化改良湿地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气体与液体的体积比等于6:1;相邻的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距等 于0.5m;所述氧化塘体的有效水深等于1.5m;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 与砾石的粒径范围为5cm;所述沉淀塘体的有效水深为1.5m;
效果:TN去除率达15.3%、TP去除率达22.5%、CODcr去除率为18.1%、藻细 胞消减率为26.1%、叶绿素a去除率达21.7%。
对比例2
一种强化除藻的曝气接触氧化改良湿地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气体与液体的体积比等于15:1;相邻的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距等 于2.5m;所述氧化塘体的有效水深等于3.5m;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 与砾石的粒径范围为20cm;所述沉淀塘体的有效水深为3.0m;
效果:TN去除率达11.3%、TP去除率达14.5%、CODcr去除率为13.6%、藻细 胞消减率为15.7%、叶绿素a去除率达12.1%。
对比例3
一种强化除藻的曝气接触氧化改良湿地的方法,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气体与液体的体积比等于15:1;相邻的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距等 于0.5m;所述氧化塘体的有效水深等于3.5m;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 与砾石的粒径范围为5cm;所述沉淀塘体的有效水深为1.5m;
效果:TN去除率达10.7%、TP去除率达15.2%、CODcr去除率为14.1%、藻细 胞消减率为16.2%、叶绿素a去除率达13.9%。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 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 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 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所述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之间设置有跨路涵管,所述跨路涵管的一端与调蓄沉淀塘相连通,另一端与曝气接触氧化塘相连通;所述调蓄沉淀塘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
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包括氧化塘体、填料层,所述氧化塘体的底部与填料层之间设置有支撑体;所述填料层贯穿设置有若干气液混合管,所述气液混合管的两端分别位于填料层的上下两侧,所述气液混合管位于填料层下方的一端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用于向气液混合管内通入气体并在气液混合管内形成气液混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混合物的气体与液体的体积比为8:1-12:1;相邻的所述曝气管之间的间距为1.0-2.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塘体的有效水深2.0-2.5m,所述支撑体包括支架、隔栅;所述支架为钢制支架,所述隔栅为玻璃钢隔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层内的填料包括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砾石;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添加比例为1:1;所述轻质多孔强化功能性除磷填料与砾石的粒径范围为10-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跨路涵管内部设置有第一闸门,用于控制跨路涵管打开或关闭;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塘靠近跨路涵管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配水渠;所述调蓄沉淀塘与曝气接触氧化塘内周侧均设置有生态袋填土护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沉淀塘包括沉淀塘体,沉淀塘体内部用于储存原水并对原水进行预处理,所述塘体内的原水上表面设置有生态浮床,所述生态浮床上种植有常年生水生植物;所述沉淀塘体的有效水深为2.0-2.5m。
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常年生水生植物包括水香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沉淀塘周侧设置有第二闸门、第二配水渠,所述第二闸门用于控制原水进入调蓄沉淀塘。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A、打开第二闸门控制原水通过配水渠进入调蓄沉淀塘,通过生态浮床遮光控藻及水香薷根系对污染物吸收;
B、打开第一闸门控制调蓄沉淀塘中预处理操作后的原水通过跨路涵管进入曝气接触氧化塘进行曝气接触氧化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沉淀塘内预处理操作时间8小时及以上,水力负荷为5.4-7.0m3/(m2·d);所述曝气接触氧化区内进行曝气接触氧化操作时间16小时,水力负荷为2.7-3.5m3/(m2·d)。
CN202010477598.9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Pending CN1117042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7598.9A CN111704247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7598.9A CN111704247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04247A true CN111704247A (zh) 2020-09-25

Family

ID=72538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7598.9A Pending CN111704247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0424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1521A (zh) * 2012-05-24 2012-10-03 武汉昌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CN104803558A (zh) * 2015-04-21 2015-07-2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低流速城市小流域河网的水质净化系统及方法
KR20150088727A (ko) * 2015-01-15 2015-08-03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독립영양 미세조류 및 질산화 박테리아가 공생하는 질산화조
CN205170477U (zh) * 2015-11-30 2016-04-20 云南兆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内循环生物滤池
CN110655281A (zh) * 2019-11-07 2020-01-07 湖南九层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1521A (zh) * 2012-05-24 2012-10-03 武汉昌宝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低能耗低碳排放经济节能型的城镇污水处理方法
KR20150088727A (ko) * 2015-01-15 2015-08-03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독립영양 미세조류 및 질산화 박테리아가 공생하는 질산화조
CN104803558A (zh) * 2015-04-21 2015-07-29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适用于低流速城市小流域河网的水质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5170477U (zh) * 2015-11-30 2016-04-20 云南兆泓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内循环生物滤池
CN110655281A (zh) * 2019-11-07 2020-01-07 湖南九层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系统和处理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喜坤: "《徐州市再生水利用风险防范技术研究与应用》", 31 March 2016 *
卜现亭: "生态塘组合系统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 《建设科技》 *
宋凯宇: "雄安新区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设计", 《中国给水排水》 *
杨志恒: "《淡水虾标准化生产技术》", 31 January 2003 *
邬红娟: "《湖泊生态学概论》", 31 August 2014 *
郑尧: "不同比例"鱼腥草-薄荷-空心菜"浮床对吉富罗非鱼养殖池塘环境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0438C (zh) 富营养化河、湖水体与初期雨水复合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101397178B (zh) 畜禽养殖污水处理工艺及其处理系统
CN101781060B (zh) 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10550829B (zh) 一种小城镇生活污水塔式生态净化一体化装置
CN104817239B (zh) 一种重污染河道原位水质净化系统及净化方法
CN103819005A (zh) 一种由生态袋构筑的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CN209383612U (zh) 一种适用于河流型水源地水体的生物预处理系统
CN109205935B (zh) 河道排水口污水截流处理的人工湿地
CN109437484A (zh) 一种适用于河流型水源地水体的生物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254127A (zh) 自清式微曝气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10656590U (zh) 一种地埋式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统
CN102838208A (zh) 一种用于污染河流水质改善的河道净化器技术
CN101759298B (zh) 人工快速土地渗滤处理系统及应用其净化河水的方法
CN212127909U (zh) 一种用于处理工业废水的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系统
CN212655653U (zh) 一种防堵塞和强化厌氧氨氧化脱氮的人工湿地系统
CN101638290B (zh) 内置生物陶粒管强化土地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05236687A (zh) 自清式微曝气竖向折流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5382060U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生态化微动力处理系统
CN202063793U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
CN201648119U (zh) 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CN111704247A (zh) 一种调蓄沉淀塘-曝气接触氧化塘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211999376U (zh) 一种mabr农村污水生态治理装置系统
CN111253001A (zh)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13754179A (zh) 一种防堵塞和强化厌氧氨氧化脱氮的人工湿地系统和技术
CN205099555U (zh) 自清式微曝气复合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