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90761A -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90761A
CN102690761A CN2012101867306A CN201210186730A CN102690761A CN 102690761 A CN102690761 A CN 102690761A CN 2012101867306 A CN2012101867306 A CN 2012101867306A CN 201210186730 A CN201210186730 A CN 201210186730A CN 102690761 A CN102690761 A CN 1026907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substratum
microbial material
mineral substance
mikro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867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90761B (zh
Inventor
大菅秀信
市川真臣
杜京忠
白石俊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ZH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ZH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ZH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ZH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867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90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90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0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90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90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0Fertilizers of biological origin, e.g. guano or fertilizers made from animal corp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属于生物技术领域的培养基。该培养基为应用于实际现场的培养基,由多孔性石材粉末,稀土粉末以及矿物质母液原料制成,其中,矿物质母液的重量与多孔性石材粉末和稀土粉末的总重量的百分比为35-45%。本发明还公开了由该培养基生成的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该微生物材料可将有机废弃物转换成生物有机肥料。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使用方便、简单、成本低、功能全,可大规模使用;另外,采用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发酵有机废弃物,发酵时间短而且方法简单,与堆肥相比,发酵时间可缩短5-10天,而且可省去堆肥时先将有机废气物粉碎的步骤;最后,采用本发明微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有机肥料品质高、可提高亩产、改善果实口感,而且连种效果不减。

Description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该微生物材料可将有机废弃物转换成生物有机肥料。
背景技术
现在丰富的消费生活的反面会引起深刻的废弃物处理问题。虽然可燃性的废弃物比较容易处理,但是食物垃圾等的有机废弃物的处理就不是这么容易了。有机废弃物除了有家庭的食物垃圾外,还包括动物粪便、海洋类生物的残骸、淤泥、出自食品加工厂的鱼和动物的废弃内脏等。另外,各种各样的营养饮料等越来越多,其原材料主要是蔬菜类、水果类、海草类等有机物,但是它们的残渣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也不能被简单地处理,就变成我们平时常说的“非常棘手的东西”。
关于废弃物的处理,有种观点是“把废弃物变为资源”,所以社会上的所有领域都希望尽可能地将废弃物回收,变成为有用的东西来使用。作为现有的常用处理方法而言,采用在废弃物处理场里挖坑填埋或者是焚烧,但是按照上述方法处理有机废弃物时,与可燃性废弃物相比,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另外,上述的“非常棘手的东西”的废弃物处理场的建设,大多会招来附近居民的反对,确保建设新的废弃物处理场逐渐变得困难。就这样,有机废弃物等的处理成为了非常严重的问题。此外,还有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即堆肥,传统的堆肥方法是利用堆料中的土著微生物,存在发酵时间长、产生臭味而且肥效差的缺点;而接种外源微生物的堆肥方法,虽然发酵时间缩短了一些、肥效也有所增强,但是总的发酵时间还是在20天以上。
虽然化学肥料和农药有着种种优点,但是他们会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杀死微生物,从而造成土壤固化,对植物的繁殖造成不良影响(例如不能连种,果实的味道变差),因此,近年来正在反思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据调查,没有被化学肥料或者农药等污染的通常的水田的1g土壤中,大约有3,400万个各种各样的微生物生态良好地栖息着,而同样地通常旱田的1g土壤中,大约只有2,600万个微生物生态良好地栖息着。在这样的土壤中,微生物很好地分解枯死的植物和死去的动物,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必要的物质。
植物的根毛(毛细根)的周围大约5mm的范围被叫做“根际”。在根际里栖息着很多的微生物,对植物的繁殖有很重要的作用。因为植物和根际的微生物互相提供有用的物质,是一种共生关系。即,植物从根毛吸取养分,通过导管输出到植物体内,由光合作用生成淀粉等有机物质。这些生成的有机物的8成左右储存在植物体内,剩下的大约两成通过筛管输送到根毛处,给土中的微生物(根际内的微生物)提供必要的营养。另一方面,栖息在根际内的微生物他们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溶解在水里,容易离子化,从而变成对植物根毛非常容易吸收的物质。
平常如果使用化学肥料或者农药,土地会逐渐变硬,植物的根系变的很难伸展开。这对植物的成长繁殖非常不利。因为使用化学肥料或者农药而使土地变硬有以下理由,其中的一个理由是撒化学肥料的话必须要撒石灰这一点。撒化学肥料的话会使土壤酸性化,为了中和土壤酸性,必须要撒石灰。长此以往,由于这些成分而使土壤逐渐硬化。
再次,另一个理由是减少了土壤中的微生物。植物的营养成分是溶解在水中,以离子的形式被吸收的。化学肥料若溶解在水中,则容易直接离子化,施肥时,会立即被植物吸收。所以,在使用化学肥料的时候,不需要把营养成分离子化的微生物。所以,即使喷洒农药杀死微生物,植物也能吸收营养成分。
但是,喷洒农药的话,造成植物生病的微生物以外的微生物多少也会被杀死。若土壤中的微生物变少,则微生物的活跃性也变低,土壤也就不会被微生物耕耘地很蓬松了。因此,土地会逐渐变硬。
综上所述,为了将有机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以解决废物处理的问题而开发将有机废物转换成生物有机肥料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以及为了解决长期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而导致的土壤变硬而且微生物菌群被破坏的问题而开发一种可直接用于改善土壤微生物菌群的微生物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对于培养基而言,用于使微生物(细菌)繁殖的场所叫做培养基。现有技术中,作为在实验室或者研究室中使用的培养基,根据所要繁殖微生物的种类,已知有很多种。例如,作为好氧性细菌群(例如,固氮菌(Azotbacter)属的细菌)的培养基,如下所述:土壤浸出液1,000cc、葡萄糖1g、K2HPO40.2g、琼脂15g、pH6.8~7.0、温度25~30℃。但是,这样构成的培养基(即,琼脂培养基),虽然在研究室很有用,但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应用到实际应用场合中。因此,为了使用方便,发明一种可在实际应用场合中使用的培养基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培养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培养基生成的微生物材料,该微生物材料可以将有机废弃物转变成生物有机肥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培养基及其微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型微生物材料。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微生物材料的用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够应用于实际现场的培养基,由多孔性石材粉末,稀土粉末以及矿物质母液原料制成,其中,矿物质母液的重量与多孔性石材粉末和稀土粉末的总重量的百分比为35-45%。
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的一种方案为包括绿泥石粉末、伟晶岩粉末以及段户硅石粉末;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以及稀土粉末按重量百分比为:绿泥石粉末50-70%、伟晶岩粉末15-30%、段户硅石粉末5-20%、稀土粉末0.5-2%。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还可以包括千枚岩粉末、绿色片岩粉末、角闪石粉末或医王石粉末,并且占多孔性石材粉末总重的7-12%。
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的另一种方案为包括千枚岩粉末、绿色片岩粉末、角闪石粉末以及医王石粉末;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以及稀土粉末按重量百分比为:千枚岩粉末40-60%、绿色片岩粉末15-25%、角闪石粉末10-30%、医王石粉末5-15%,稀土粉末0.5-2%。
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为250~350目。
所述矿物质母液由以下原料制成:菠萝蛋白酶、矿物质、黄杆菌属微生物、假单胞菌属微生物、曲霉菌属微生物、根霉菌属微生物以及保加利亚乳酸菌;其中,所述矿物质的总浓度为0.001-0.1g/mL,所述菠萝蛋白酶的浓度为60-100U/mL。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培养基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按上述重量百分比混合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和所述稀土粉末;
然后,按上述重量百分比向混合后的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和所述稀土粉末上喷洒矿物质母液,边喷洒边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在25-35℃的温度下,培养预定时间获得所述培养基。
所述边喷洒边加热搅拌时的加热温度优选控制在220-230℃,所述预定时间优选为48-96h。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生物材料由培养基、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以及矿物质母液混合而成,所述培养基为以上所述的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微生物菌群为好氧性细菌群、兼性厌氧细菌群、厌氧性细菌群、放线菌群以及丝状真菌群中的一种;所述培养基、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以及矿物质母液的质量比为100:(1-3):(15-30):(80-120)。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微生物材料制备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在上述培养基中,接种从好氧性细菌群、兼性厌氧细菌群、厌氧性细菌群、放线菌群以及丝状真菌群中选择出的一个微生物菌群,并且加入微生物活性化材料,然后边喷洒矿物质母液边搅拌均匀,再根据所接种的微生物菌群适宜的生长条件进行培养,培养预定时间后得到的混合物为微生物材料;其中,所述培养基、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以及矿物质母液的质量比为100:(1-3):(15-30):(80-120)。
所述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且各材料与所述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如下:黑糖粉末4-8%、大豆粉4-6%、米糠4-6%、离子钙1-3%、木醋0.3-1%、稻壳熏炭5-15%、竹炭0.3-1%、肉汤0.4-0.7%、氨基酸0.4-0.7%、蟹壳几丁质1.5-3%。
所述预定时间优选为14-16天。
本发明提供的混合型微生物材料为含有好氧性细菌群的微生物材料、含有兼性厌氧细菌群的微生物材料、含有厌氧性细菌群的微生物材料、含有放线菌群的微生物材料以及含有丝状真菌群的微生物材料的混合物,所述混合型微生物材料的全细菌数与酵母丝状菌数的比为100-8000,优选为600-4000;所述混合型微生物材料的全细菌数与放线菌数的比为5-800,优选为10-400;所述混合型微生物材料的放线菌数与酵母丝状真菌数的比为10-400,优选为30-150;其中,全细菌数是指好氧性细菌群、兼性厌氧细菌群和厌氧细菌群的全部菌数。厌氧细菌数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1-0.1,更优选为0.001-0.05;兼性厌氧细菌数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01-0.03,更优选为0.0001-0.015。氨化细菌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1-0.015,更优选为0.0005-0.005;亚硝化细菌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3-0.02,更优选为0.001-0.01;硝化细菌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1-0.05,更优选为0.001-0.02。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材料或所述的混合型微生物材料的用途是将有机废弃物转变为生物有机肥料,具体方法为:将所述微生物材料或所述的混合型微生物材料撒或者混合搅拌到有机废弃物中,在20-40℃条件下,发酵14-18h,然后用12-15mm筛分处理,筛上物为残渣,筛下物为获得的生物有机肥料,其中,所述微生物材料或所述的混合型微生物材料与有机废弃物的质量比为2-5:100,所述有机废弃物的含水率为40-50%。
本发明所述的微生物材料或所述的混合型微生物材料的再一用途为直接撒到水田或者旱田中以使其土壤变成有丰富微生物栖息的土壤,从而改善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使用方便、简单、成本低、功能全,可大规模使用;另外,本发明的培养基制备方法简单,可在实际现场使用,不局限于实验室条件下制备和使用,采用该培养基培养微生物菌群不受空间限制而且操作简单;此外,该微生物材料还可以直接撒到水田或者旱田中以使其土壤变成有丰富微生物栖息的土壤;另外,采用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发酵有机废弃物,发酵时间短而且方法简单,与堆肥相比,发酵时间可缩短5-10天,而且可省去堆肥时先将有机废气物粉碎的步骤;最后,采用本发明微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有机肥料品质高、可提高亩产、改善果实口感,而且连种效果不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的生成过程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培养基的生成过程的图。
图3是表示母液生成过程的图。
图4是表示矿物质母液生成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使用的微生物菌种均可从市场上购买到。
在本发明中,除了提供能把有机废弃物变成高品质的生物有机肥料的新微生物材料之外,还提供作为生成新微生物材料的基础材料而设计的新培养基。这种培养基不是在大学的实验室用于试验的培养基,而是用于实际应用现场的培养基。下面,首先说明培养基,然后再说明微生物材料。
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是以应用到实际应用场合为目的的,所以为了生成微生物材料,作为其基础材料而言,实用的培养基无论如何都是必需的。在本发明中,作为能应用于实际应用场合的培养基,由多孔性石材粉末,稀土粉末以及矿物质母液原料制成,其中,矿物质母液的重量与多孔性石材粉末和稀土粉末的总重量的百分比为35-45%。
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的一种方案包括绿泥石粉末、伟晶岩粉末以及段户硅石粉末;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和稀土粉末的重量百分比分别如下:绿泥石粉末50-70%、伟晶岩粉末15-30%、段户硅石粉末5-20%、稀土粉末0.5-2%。优选地,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还可以包括千枚岩粉末、绿色片岩粉末、角闪石粉末或医王石粉末,上述四种石材粉末占多孔性石材粉末总重的7-12%。
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的另一种方案包括千枚岩粉末、绿色片岩粉末、角闪石粉末以及医王石粉末;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和稀土粉末的重量百分比分别如下:千枚岩粉末40-60%、绿色片岩粉末15-25%、角闪石粉末10-30%、医王石粉末5-15%,稀土粉末0.5-2%。
优选地,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为250~350目。
稀土粉末是含有稀土族元素的矿质的粉末。
所述矿物质母液由以下原料制成:菠萝蛋白酶、矿物质、黄杆菌属微生物、假单胞菌属微生物、曲霉菌属微生物、根霉菌属微生物以及保加利亚乳酸菌。优选地,所述矿物质母液中的矿物质的总浓度为0.001-0.1g/mL。所述菠萝蛋白酶的浓度为60-100U/mL。
参见图2,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骤,按上述质量百分比混合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和所述稀土粉末;
第二步骤,按上述质量百分比向混合后的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和所述稀土粉末上喷洒矿物质母液,边喷洒边加热搅拌,混合均匀;所述边喷洒边加热搅拌时的加热温度优选控制在220-230℃,加热是为了防止粉末因为水分而结团,即使是微量的成分也能很均一的分布。
第三步骤,培养(養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把经历了第二步骤的所得物放在密封容器中,在25-35℃的温度下,将其培养(養生)所预定时间(例如,48-96小时)。培养(養生)是为了等待矿物质母液中所含的黄杆菌属的微生物等进入到多孔性石材粉末的无数的孔内,培养期间,放入到密封容器中的理由是为了让进到孔中的氧的量不变多。
以下详述矿物质母液的制备过程。上述的矿物质母液是基于特殊的母液和矿物质而制成的。
所述特殊的母液的制备过程见图3。
第一步骤,配制含有菠萝蛋白酶的黑糖溶液:将菠萝蛋白酶置于质量百分比浓度为7-15%的黑糖水溶液中,以获得菠萝蛋白酶浓度为60-100U/mL的黑糖溶液;
第二步骤,微生物的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向第一步骤得到的含有菠萝蛋白酶的黑糖溶液中接种黄杆菌(Flavobacterium)属的微生物、假单胞菌(Pseudomonas)属的微生物、曲霉菌(Aspergillus)属的微生物、根霉菌(Rhizopus)属的微生物和保加利亚乳酸菌,其中,黄杆菌(Flavobacterium)属的微生物菌液与所述含有菠萝蛋白酶的黑糖溶液的重量比为3-3.5%;曲霉菌(Aspergillus)属的微生物菌液与所述含有菠萝蛋白酶的黑糖溶液的重量比为1.3-1.5%;根霉菌(Rhizopus)属的微生物菌液与所述含有菠萝蛋白酶的黑糖溶液的重量比为2-2.3%;保加利亚乳酸菌菌液与所述含有菠萝蛋白酶的黑糖溶液的重量比为1.5-2%。
上述接种于含有菠萝蛋白酶的黑糖溶液中的微生物菌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斜面培养基上的各纯化菌种接种于200mL各自的液体基础培养基中,然后置于摇床上37℃震荡培养48-72h,得到所述微生物菌液。各菌种的液体基础培养基配方参见《微生物培养基大全Difco&BBL手册》。
第三步骤,发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在20~40℃下,混合搅拌步骤二得到的溶液预定时间(例如,72小时以上,优选为72-96h),使之发酵。
即,这里所说的“特殊的母液”就是,把菠萝蛋白酶放入黑糖溶液中,然后接种黄杆菌属的微生物、假单胞菌属的微生物、曲霉菌属的微生物、根霉菌属的微生物和保加利亚乳酸菌,再在20~40℃下,将其混合搅拌预定的时间以上,使之发酵而成的液体。
所述矿物质母液生成过程参见图4。
第一步骤:特殊的母液和矿物质的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按体积比1:55将特殊的母液与含有矿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均匀,最终控制矿物质母液中的矿物质的总浓度为0.001-0.1g/mL,含有矿物质的水溶液中所含的矿物质如下所示,含有下述矿物质中的尽可能多的种类。
Na,Br,Li,Ti,Fe,Zn,Pb,Rn,In,I,Nd,Tb,Tm,Au,Mg,B,Be,Hg,Co,Ga,Y,Pa,Sn,Ba,Ir,Dy,Yb,W,S,Si,Al,V,Ni,Ge,Zr,Bi,Sb,La,Sm,Ho,Lu,Re,K,Sr,P,Cr,As,Mo,Ag,Te,Ce,Eu,Pt,Hf,Ca,Nb,Sc,Mn,Cu,Se,Ru,Cd,Os,Pr,Gd,Er,Ta。
第二步骤:熟化(熟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第一步骤所获得的混合溶液,在30~45℃下,使之熟化(熟成)预定的时间(例如,24小时以上,优选为24-36h)。即,这里所说的“矿物质母液”就是,在上述特殊的母液中混合尽可能含有多种类矿物质的溶液,并在30~45℃下,将其熟化(熟成)所预定的时间而得到的液体。
下面,介绍几个制备培养基的实施例。
实施例1
首先,把粉碎成250~350目的绿泥石粉末(60重量份)、伟晶岩粉末(20重量份)、段户硅石粉末(10重量份)、角闪石粉末(9重量份)和稀土粉末(1重量份)混合。然后向其中喷洒上述矿物质母液(40重量份),边喷洒上述矿物质母液边加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在30℃左右的条件下培养72h得到本发明所述培养基。
实施例2
把粉碎成250~350目的绿泥石粉末(50重量份)、伟晶岩粉末(25重量份)、段户硅石粉末(15重量份)、千枚岩粉末(8重量份)和稀土粉末(2重量份)混合。然后向其中喷洒上述矿物质母液(35重量份),边喷洒矿物质母液边加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在30℃左右的条件下培养85h得到本发明所述培养基。
实施例3
把粉碎成250~350目的绿泥石粉末(70重量份)、伟晶岩粉末(15重量份)、段户硅石粉末(5重量份)、医王石粉末(8.5重量份)和稀土粉末(1.5重量份)混合。然后向其中喷洒上述矿物质母液(40重量份),边喷洒矿物质母液边加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在30℃左右的条件下培养85h得到本发明所述培养基。
实施例4
把粉碎成250~350目的千枚岩粉末(50重量份)、绿色片岩粉末(18重量份)、角闪石粉末(20重量份)、医王石粉末(11重量份)和稀土粉末(1重量份)混合。然后向其中喷洒上述矿物质母液(40重量份),边喷洒矿物质母液边加热搅拌,混合均匀。然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在30℃左右的条件下培养90h得到本发明所述培养基。
在本发明中,将在如前所述的培养基中加入所希望的菌群和微生物活性化材料,然后再喷洒矿物质母液而生成的物质,作为新的微生物材料来提供。
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材料所述微生物材料由上述培养基、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以及矿物质母液混合而成,所述微生物菌群为好氧性细菌群、兼性厌氧细菌群、厌氧性细菌群、放线菌群以及丝状真菌群中的一种,所述培养基、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以及矿物质母液的质量比为100:(1-3):(15-30):(80-120)。
所述微生物菌群中可以含有很多种微生物菌种,例如,好氧性细菌群中可以有黄杆菌属的微生物、假单细胞属的微生物等。所述微生物菌群是所希望含有的每个菌种经液体基础培养基一级培养后得到的菌液的混合物,各含有菌种的菌液的使用量视情况而定。各菌种的一级培养方法如下:将斜面培养基上的各纯化菌种接种于200mL各自的液体基础培养基中,然后置于摇床上37℃震荡培养48-72h。各菌种的液体基础培养基配方参见《微生物培养基大全Difco&BBL手册》。
加入何种微生物菌种是根据微生物材料具有何种特征(作用、功能等)而适当确定的。表1是说明微生物的种类与其作用的表。例如,在需要使将要制作的微生物材料,具有将难溶性矿物质易于溶于水、或促进土壤的颗粒化的作用的情况下,加入黄杆菌属的微生物。或者,在需要使其拥有抑制病原菌、分解农药的作用的情况下,加入假单胞菌属的微生物。在需要制备出具有各种各样功能的微生物材料的情况下,就同时加入能发挥相应作用的各种各样的微生物菌种。
表1部分微生物种类与其作用
Figure BDA00001736091100101
作为加入培养基的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使用黑糖粉末(4-8%)、大豆粉(4-6%)、米糠(4-6%)、离子钙(1-3%)、木醋(0.3-1%)、稻壳熏炭(5-15%)、竹炭(0.3-1%)、肉汤(0.4-0.7%)、氨基酸(例如,半胱氨酸,0.4-0.7%)、蟹壳几丁质(1.5-3%)等。括号中的数值为各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与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
要考虑用这些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中的几种,同时考虑所加微生物菌种的种类,加以适当地组合使用。这些微生物活性化材料就成为被混合的微生物菌种的饵料,激发它们的活性。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参见图1。
第一步骤,培养基、微生物菌群和微生物活性化材料的混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上述培养基、所希望的微生物菌群和微生物活性化材料按上述用量简单地混合。
第二步骤,矿物质母液的喷洒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按上述用量将矿物质母液喷洒于第一步骤获得的混合物中,边喷洒边搅拌。
第三步骤,培养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把经历了第二步骤的所得物放在容器中,根据所接种的微生物菌种的适宜生长条件进行培养,混入的微生物菌种会繁殖,也会进入到多孔性石材粉末的微小孔内,培养预定的时间(例如,14天以上,优选为14-16天)后得到的混合物为微生物材料。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制得的培养基(100)中,加入好氧性细菌群(2.5),再加入作为微生物活性化材料的黑糖粉末(5)、大豆粉(3)、米糠(3)、离子钙(2)、木醋(0.5)、稻壳熏炭(10)、竹炭(0.5)。然后对其边喷洒矿物质母液(110)边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接着,放入开放式容器中,培养14天。其中,括号中的数字是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好氧性细菌群中选用了如下微生物:黄杆菌(1000)、假单胞菌(1000)、亚硝化菌(1)、硝化菌(1)、氨化细菌(1)和维氏固氮菌(100)。其中,括号中的数字是各种微生物菌液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实施例6
在实施例4制得的培养基(100)中,加入好氧性细菌群(2.5),再加入作为微生物活性化材料的黑糖粉末(5)、大豆粉(3)、米糠(3)、离子钙(2)、木醋(0.5)、稻壳熏炭(10)、竹炭(0.5)。然后对其边喷洒矿物质母液(110)边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接着,放入开放式容器中,培养14天。其中,括号中的数字是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好氧性细菌群中选用了如下微生物:黄杆菌(1000)、假单胞菌(1000)、亚硝化菌(1)、硝化菌(1)、氨化细菌(1)和维氏固氮菌(100)。其中,括号中的数字是各种微生物菌液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实施例5-6所述的好氧性细菌群中所含的微生物还可以是以下微生物的组合:
(1)黄杆菌(Flavobacterium)属的微生物(例如,食果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pectinovorum),脂塘鳢黄杆菌(Flavobacterium dormitator)等)
(2)假单胞菌(Pseudomonas)属的微生物(例如,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punicola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nicola)等)
(3)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的微生物
(4)固氮菌(Azotbacter)属的微生物(例如,维氏固氮菌(Azotbactervinelandii),褐球固氮菌(Azotobacter chroococcum),拜氏固氮菌(Azotbacterbeijerinckii),雀稗固氮菌(Azotbacter paspali)等)
(5)氮单胞菌(Azomonas)属的微生物
(6)根瘤菌(Rhizobium)属的微生物(例如,豌豆根瘤菌(Rhizobiumleguminosarum),菜豆根瘤菌(Rhizobium phaseoli),三叶草根瘤菌(Rhizobiumtrifolii),苜蓿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等)
(7)亚硝化单胞菌(Nitrosomonas)属的微生物
(8)硝化菌(Nitrobacter)属的微生物
(9)亚硝化球菌(Nitrosococcus)属的微生物
(10)节杆菌(Arthrobacter)属的微生物(例如,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globiformis),肿胀节杆菌(Arthrobacter tumescens),简单节杆菌(Arthrobactersimplex),微黄色节杆菌(Arthrobacter flavescensn)等)
(11)杆菌(Bacillus)属的微生物(例如,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polymyxa),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mycoides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coagulans),蜡状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等)
(12)硫杆菌(Tiobacillus)属的微生物(例如,氧化硫硫杆菌(Tiobacillusthiooxidans),氧化亚铁硫杆菌(Tiobacillus ferrooxidans)等)
(13)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属的微生物(例如,产黄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flavigena),潮湿纤维单胞菌(Cellulomonas uda)等)
(14)微球菌(Micrococcus)属的微生物(例如,滕黄微球菌(Micrococcusluteus),玫瑰色微球菌(Micrococcus roseus),变异微球菌(Micrococcusvarians)等)
实施例7
在实施例2制得的培养基(100)中,加入兼性厌氧细菌群/厌氧细菌群(2),再加入作为微生物活性化材料的黑糖粉末(3)、大豆粉(3)、米糠(3)、离子钙(2)、肉汤(0.5)、半胱氨酸等氨基酸(0.5)、木醋(0.5)、稻壳熏炭(10)。然后对其边喷洒矿物质母液(90)边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接着放入密封容器中,培养15天。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加入的是不喜欢空气的兼性厌氧细菌群/厌氧细菌群,所以为了不让空气进入而使用密封容器。括号中的数字是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例所述的兼性厌氧细菌群选用的微生物为链球菌(100)、肠杆菌(5)和变形杆菌(1)。其中,括号中的数字是各种微生物菌液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例所述的厌氧细菌群选用的微生物菌种为梭状芽孢杆菌(2)和乳杆菌(1)。其中,括号中的数字是各种微生物菌液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例所述的兼性厌氧细菌群还可以是以下微生物的组合:
(1)链球菌(Streptococcus)属的微生物(例如,牛链球菌(Streptococcusbovis),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lactis),粪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alis),屎链球菌(Streptococcus faecium)等)
(2)肠杆菌(Enterobacter)属的微生物(例如,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aerogenes),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eae),液化肠杆菌(Enterobacterliquefaciens)等)
(3)气单胞菌(Aeromonas)属的微生物
(4)变形杆菌(Proteus)属的微生物(例如,奇异变形杆菌(Proteusmirabilis),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 vulgaris)等)
再者,本实施例所述厌氧细菌群还可以是以下微生物的组合:
(1)梭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属的微生物(例如,丙酮丁醇梭杆菌(Clostridium acetobutylicum),巴斯德梭菌(Clostridium pasteurianum),类腐败梭菌(Clostridium paraputrificum),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等)
(2)乳杆菌(Lactobacillus)属的微生物(例如,保加利亚乳酸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乳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lactis),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等)
实施例8
在本发明涉及的上述的培养基(100)中,加入放线菌群微生物(2),再加入作为微生物活性化材料的黑糖粉末(3)、大豆粉(3)、米糠(3)、蟹壳几丁质(2)、离子钙(2)、半胱氨酸等氨基酸(0.5)、木醋(0.5)、稻壳熏炭(10)、竹炭(0.5)。然后对其边喷洒矿物质母液(100)边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接着放入开放式容器中,培养14天。蟹壳几丁质,是在放线菌群的微生物中,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微生物的很好的饵料,所以将其加入后,那些微生物的活性得到激活。其中,括号中的数字是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放线菌群选用的微生物菌种为链霉菌(100)、放线菌(50)和诺卡氏菌(2)。其中,括号中的数字是各种微生物菌液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例所述放线菌群还可以是以下微生物的组合:
(1)链霉菌(Streptomyces)属的微生物(例如,黄灰链霉菌(Streptomycesflavogriseus),白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us),微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albidoflavus),黄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flavus),天蓝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coelicolor),红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erythraeus),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东方链霉菌(Streptomyces orientalis),微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llus),龟裂链霉菌(Streptomyces rimosus),urbar链霉菌(Streptomyces urbar),酒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naceus),绿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viridochromogenes),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lobisporus),小链霉菌(Streptomyces parvus),萨摩根菌链霉菌(Streptomyces satsumaensis),鼠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mueinus),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us),averwitilio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witilio),放射线菌(Streptomyces cacaoi),灰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ochromogenes),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hygroscopicus),春日链霉菌(Streptomyces kasugaensis),春日松链霉菌(Streptomyces kasugapinus),雪白链霉菌(Streptomyces niveus),早期链霉菌(Streptomyces praecox),类球形链霉菌(Streptomyces spheroids),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fradiae),弗氏直丝链霉菌(Streptomyces rectus),热暗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thermofuscus),普通嗜热链霉菌(Streptomycesthermovulgalis),紫红链霉菌(Streptomyces violaceoruber)等)
(2)诺卡氏菌(Nocardia)属的微生物(例如,石灰壤诺卡氏菌(Nocardiacalcarea),珊瑚诺卡氏菌(Nocardia coralline),红平诺卡氏菌(Nocardiaerythropolis),灰暗诺卡氏菌(Nocardia opaca),石蜡诺卡氏菌(Nocardiaparaffinica),限定诺卡氏菌(Nocardia restricta),纤维素诺卡氏菌(Nocardiacellulans)等)
(3)放线菌(Actinomyces)属的微生物
(4)小双孢菌(Microbispora)属的微生物(例如,青铜样小双孢菌(Microbispora aerate),糖化小双孢菌(Microbispora diastatica)等)
(5)高温放线菌(Thermoactinomyces)属的微生物
(6)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属的微生物(例如,弯曲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curvata),嗜热放线菌(Thermomonospora fusca),绿色热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viridis),灰绿高温单孢菌(Thermomonospora glaucus)等)
(7)假诺卡氏菌(Pseudonocardia)属的微生物(例如,嗜热假诺卡氏菌(Pseudonocardia thcrmophila),多杀菌素假诺卡氏菌(Pseudonocardiaspinosa)等)
实施例9
在实施例3制得的培养基(100)中,加入丝状真菌群(3),再加入作为微生物活性化材料的黑糖粉末(3)、大豆粉(3)、米糠(3)、蛋白胨(0.5)、离子钙(2)、稻壳熏炭(10)、竹炭(0.5)。然后对其边喷洒矿物质母液(100)边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接着放入开放式容器中,培养16天以上。必须指出,括号中的数字是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丝状真菌群选用的微生物菌种为根霉菌(1)、青霉菌(10)和酵母菌(100)。其中,括号中的数字是各种微生物菌液混合的重量比例的一个例子。
本实施例所述丝状真菌群还可以是以下微生物的组合:
(1)根霉(Rhizopus)属的微生物(例如,雪白根霉(Rhizopus nivcus),acidus根霉(Rhizopus acidus),少根根霉(Rhizopus arrliizus),米根霉(Rhizopus oryzae),葡枝根霉(Rhizopus stoloneter),少孢根霉(Rhizopusoligosporus),小麦曲根霉(Rhizopus tritici),有性根霉(Rhizopus sexualis)等)
(2)木霉菌(Tricoderma)属的微生物(例如,钩状木霉(Tricodermahamatum),哈茨木霉(Tricoderma harzianum),木素木霉(Tricodermalignorum),里氏木霉(Tricoderma ressei),绿色木霉菌(Tricoderma viridae),康氏木霉(Tricoderma koningi),长枝木霉(Tricoderma longibrachiatum),皮状木霉菌(Tricoderma cutaneum),出芽木霉菌(Tricoderma pullulans)等)
(3)酵母属(Saccharomyces)微生物(例如,出芽酵母(Saccharomycescererisiae),鲁氏接合酵母(Saccharomyces bailii),产酸酵母(Saccharomycesacidifaciens),贝酵母(Saccharomyces bayanus),二孢子酵母(Saccharomycesbisporus),清酒酵母(Saccharomyces sake)等)
(4)德巴利氏酵母属(Debaryomyces)微生物(例如,德巴利汉逊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多形德巴利酵母菌(Debaryomyces polymorphus),酱油德巴利酵母菌(Debaryomyces tamari)等)
(5)毕赤酵母属(Pichia)微生物(例如,双孢毕赤酵母(Pichia burtonii),纤维二糖毕赤酵母Pichia cellobiosa,media毕赤酵母(Pichia media),发酵毕赤酵母(Pichia fermentans),膜醭毕赤氏酵母(Pichia membranaefaciens),粉状毕赤氏酵母(Pichia farinosa)等)
(6)隐球菌属(Cryptococcus)微生物(例如,浅白隐球酵母(Cryptococcusalbidus),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锯形隐球菌(Cryptococcusserratus),嗜乳酸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ctativorus),新型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neoformance)等)
(7)毛霉属(Mucor)微生物(例如,多量毛霉(Mucor abundans),subtilissimum毛霉(Mucor subtilissimum),多变毛霉(Mucor varians),卷枝毛霉(Mucor circinelloides),从生毛霉(Mucor corymbifer),互生毛霉(Mucor alterhans),褐色毛霉(Mucor fuscus),微小毛霉(Mucor pusillus)等)
(8)青霉菌属(Penicillium)微生物(例如,绳状青霉(Penicilliumfuniculosum),iriensis青霉菌(Penicillium iriensis),可变青霉(Penicilliumvariable),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tpurogenum,)疣孢青霉(Penicilliumverrucolosum),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mum),黑青霉(Penicilliumnigricans),棒色青霉(Penicillium avellaneum),淡紫青霉(Penicilliumlilacinum),产紫青霉(Penicillium purpurogenum,)渥曼青霉素(Penicilliumwortmanni)等)
(9)曲霉属(Aspergillus)微生物(例如,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溜曲霉(Aspergillus tamari),斋藤曲霉(Aspergillus saitoi),构巢曲霉(Aspergillusnidulans),varians曲霉(Aspergillus varians),臭曲霉(Aspergillus foetidus),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等)。
另外,将上述含有各种菌群的微生物材料混合边喷洒矿物质母液边搅拌,其中,总微生物材料与矿物质母液的重量比为(2-3):1,经培养预定时间(例如,7天以上,优选为7-10天)后能够生成新的混合型微生物材料。
所述混合型微生物材料的全细菌数与酵母丝状菌数的比为100-8000,优选为600-4000;所述混合型微生物材料的全细菌数与放线菌数的比为5-800,优选为10-400;所述混合型微生物材料的放线菌数与酵母丝状真菌数的比为10-400,优选为30-150;其中,全细菌数是指好氧性细菌群、兼性厌氧细菌群和厌氧细菌群的全部菌数。
厌氧细菌数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1-0.1,更优选为0.001-0.05;兼性厌氧细菌数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01-0.03,更优选为0.0001-0.015。氨化细菌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1-0.015,更优选为0.0005-0.005;亚硝化细菌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3-0.02,更优选为0.001-0.01;硝化细菌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1-0.05,更优选为0.001-0.02。
下面,介绍其例子。
实施例10
把实施例6获得的含有好氧性细菌群的微生物材料(1000)、实施例7获得的含有兼性厌氧细菌群微生物材料(10)、实施例7获得的含有厌氧细菌群的微生物材料(50)、实施例8获得的含有丝状真菌群的微生物材料(1)、实施例9获得的含有放线菌群的微生物材料(20)混合,边喷洒矿物质母液(100)边搅拌,使之混合均匀,在开放的空间内培养七天获得新的混合型微生物材料。括号中的数字为各种材料的重量比。
采用平板稀释法对本实施例获得的混合型微生物材料进行测定,其中,全细菌数与酵母丝状菌数的比为1200;全细菌数与放线菌数的比为500;所述混合型微生物材料的放线菌数与酵母丝状真菌数的比为25;厌氧细菌数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45;兼性厌氧细菌数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9。氨化细菌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45;亚硝化细菌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5;硝化细菌与全细菌数的比优选为0.0005。
下面对本发明所述微生物材料的用途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所述微生物材料可将有机废弃物转变为生物有机肥料,具体方法如下:将所述微生物材料撒或者混合搅拌到有机废弃物(食品加工场和家庭食物垃圾、鱼或者动物的废弃物、牲畜粪便、海鲜产品的残骸、淤泥等)中,在20-40℃条件下,发酵14-18h,然后用12-15mm筛分处理,筛上物为残渣,筛下物为获得的生物有机肥料,其中,所述微生物材料与有机废弃物的质量比为2-5:100。所述有机废弃物的含水率为40-50%。
所述微生物材料中所含的各种微生物菌群会活跃地发挥作用,将有机废弃物当作饵料而进行繁殖,并将其分解、使之发酵,这些有机废弃物很快变为能够作为生物有机肥料使用的物质。
下面介绍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1
将实施例5获得的微生物材料(3)撒或者混合搅拌到有机废弃物(100)中,在20-30℃条件下,发酵14h,然后用12mm筛分处理,收集筛下物以获取生物有机肥料。括号中的数字为微生物材料与有机废弃物的重量比。
实施例12
将实施例6获得的微生物材料(3)撒或者混合搅拌到有机废弃物(100)中,在20-30℃条件下,发酵14h,然后用12mm筛分处理,收集筛下物以获取生物有机肥料。括号中的数字为微生物材料与有机废弃物的重量比。
实施例13
将实施例10获得的混合型微生物材料(5)撒或者混合搅拌到有机废弃物(100)中,在25-35℃条件下,发酵15h,然后用12mm筛分处理,收集筛下物以获取生物有机肥料。括号中的数字为微生物材料与有机废弃物的重量比。
其次,还可以把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稀释后当作液体肥料,直接泼洒到水田或者旱田里,从而将水田或者旱田的土壤变成栖息着丰富的微生物的土壤。当所述微生物材料直接作为液体肥料使用时,稀释倍数为10-20倍。
若将上述的生物有机肥料撒到水田或者旱田里,则该有机肥料中所含有的微生物就会发挥促进土壤的颗粒化、抑制病原菌、分解农药、促进发根作用等各种作用。至于比较显著地进行哪种作用,则根据制作微生物材料时混入的微生物的种类而不同(参考表1)。若直接把微生物材料撒到水田或者旱田里也是有效果的。例如,把含有很多促进土壤颗粒化的微生物的微生物材料直接撒到硬化的土地上,也会促进土壤的颗粒化,不久就能够使土壤变得蓬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进行说明。
实施例14生物有机肥料作为基肥的田间试验
实验场地:山形县立农业实验场置赐分场
土壤条件:1号水田之前未种植过水稻,2号水田是水稻重茬一年,3号水田是水稻重茬三年,4号水田为重茬四年
栽植密度:19.8株/m2
分别在一至四号水田中种植水稻,并以本发明实施例13制得的生物有机肥料作为水稻的基肥,以施用常规化肥的水稻作为对照,生物有机肥料的用量为每亩33公斤,在灌水后插秧前撒于地上,其他管理措施与对照相同。实验结果见表2。
表2水稻的生育情况
Figure BDA00001736091100201
表3水稻的收量情况
  水田号   千粒重(g)   亩产量(kg)   增产率(%)
  1号水田   29.3   750   110
  对照1   26.3   680   100
  2号水田   29.5   760   112.6
  对照2   26.1   675   100
  3号水田   29.2   755   116
  对照3   25.1   650   100
  4号水田   29.3   765   121
  对照4   24.2   630   100
从表2和表3中可以看到,经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发酵而获得的生物有机肥料可提高亩产而且连种亩产不减;此外,较对照水田中获得的稻米,口感更佳。
实施例15生物有机肥料作为种肥的田间试验
分别以实施例11和12制得的生物有机肥料作为大豆种肥,以常规使用化肥的大豆作为对照,生物有机肥料的用量为每亩30公斤,在播种时与大豆一同撒于重茬一年的土地上,其他管理与措施相同,结果见表4。
表4大豆的田间试验结果
  肥料种类 百粒重(g) 亩产量(kg) 增产率(%)
  实施例11的生物有机肥料 24.50 230 112.2
  实施例12的生物有机肥料 24.55 235 114.6
  对照 24.20 205 100
从表4中可以看出,与对照相比,采用经本发明的微生物材料发酵而获得的生物有机肥料可提高亩产,另外,经统计学分析,实施例12的生物有机肥料与实施例11的生物有机肥料相比,其更有利于提高作物亩产。

Claims (10)

1.一种培养基,其特征在于,由多孔性石材粉末,稀土粉末以及矿物质母液原料制成,其中,矿物质母液的重量与多孔性石材粉末和稀土粉末的总重量的百分比为35-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包括绿泥石粉末、伟晶岩粉末以及段户硅石粉末;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以及稀土粉末按重量百分比为:绿泥石粉末50-70%、伟晶岩粉末15-30%、段户硅石粉末5-20%、稀土粉末0.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还包括千枚岩粉末、绿色片岩粉末、角闪石粉末或医王石粉末,并且占多孔性石材粉末总重的7-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包括千枚岩粉末、绿色片岩粉末、角闪石粉末以及医王石粉末;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以及稀土粉末按重量百分比为:千枚岩粉末40-60%、绿色片岩粉末15-25%、角闪石粉末10-30%、医王石粉末5-15%,稀土粉末0.5-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矿物质母液由以下原料制成:菠萝蛋白酶、矿物质、黄杆菌属微生物、假单胞菌属微生物、曲霉菌属微生物、根霉菌属微生物以及保加利亚乳酸菌;其中,所述矿物质的总浓度为0.001-0.1g/mL,所述菠萝蛋白酶的浓度为60-100U/mL。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培养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先,按权利要求2、3或4所述的重量百分比混合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和所述稀土粉末;
然后,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量百分比向混合后的所述多孔性石材粉末和所述稀土粉末上喷洒矿物质母液,边喷洒边加热搅拌,混合均匀后,放入密封容器中,在25-35℃的温度下,培养预定时间获得所述培养基;其中,所述边喷洒边加热搅拌时的加热温度控制在220-230℃,所述预定时间为48-96h。
7.一种微生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材料由培养基、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以及矿物质母液混合而成,所述培养基为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培养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微生物菌群为好氧性细菌群、兼性厌氧细菌群、厌氧性细菌群、放线菌群以及丝状真菌群中的一种;所述培养基、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以及矿物质母液的质量比为100:(1-3):(15-30):(80-120);所述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且各材料与所述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如下:黑糖粉末4-8%、大豆粉4-6%、米糠4-6%、离子钙1-3%、木醋0.3-1%、稻壳熏炭5-15%、竹炭0.3-1%、肉汤0.4-0.7%、氨基酸0.4-0.7%、蟹壳几丁质1.5-3%。
8.一种微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培养基中选择出的一个培养基中,接种从好氧性细菌群、兼性厌氧细菌群、厌氧性细菌群、放线菌群以及丝状真菌群中选择出的一个微生物菌群,并且加入微生物活性化材料,然后边喷洒矿物质母液边搅拌均匀,再根据所接种的微生物菌群适宜的生长条件进行培养,培养预定时间后得到的混合物为微生物材料;其中,所述培养基、微生物菌群、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以及矿物质母液的质量比为100:(1-3):(15-30):(80-120);所述微生物活性化材料为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且各材料与所述培养基的质量百分比如下:黑糖粉末4-8%、大豆粉4-6%、米糠4-6%、离子钙1-3%、木醋0.3-1%、稻壳熏炭5-15%、竹炭0.3-1%、肉汤0.4-0.7%、氨基酸0.4-0.7%、蟹壳几丁质1.5-3%。
9.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材料在将有机废弃物转变为生物有机肥料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微生物材料撒或者混合搅拌到有机废弃物中,在20-40℃条件下,发酵14-18h,然后用12-15mm筛分处理,筛上物为残渣,筛下物为获得的生物有机肥料,其中,所述微生物材料与有机废弃物的质量比为2-5:100,所述有机废弃物的含水率为40-50%。
10.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材料在改善土壤中微生物菌群方面的应用。
CN201210186730.6A 2012-06-07 2012-06-07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Active CN102690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86730.6A CN102690761B (zh) 2012-06-07 2012-06-07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86730.6A CN102690761B (zh) 2012-06-07 2012-06-07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0761A true CN102690761A (zh) 2012-09-26
CN102690761B CN102690761B (zh) 2014-07-09

Family

ID=46856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86730.6A Active CN102690761B (zh) 2012-06-07 2012-06-07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90761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005A (zh) * 2013-01-31 2013-05-08 四川农业大学 提高桑氏链霉菌kj40产几丁质酶的培养基及几丁质酶含菌制剂和应用
CN105130636A (zh) * 2015-08-27 2015-12-09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提高蜜环菌胞外酶活性实现其高效栽培的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632A (zh) * 2015-08-27 2015-12-09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渣发酵虫草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7124A (zh) * 2015-08-27 2016-01-13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生物磁效应实现金针菇高效栽培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074A (zh) * 2015-12-11 2016-05-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和系统
CN106358914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卢洪川 一种火棘的扦插繁育方法
CN106623362A (zh) * 2016-12-22 2017-05-10 绿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IT201600074611A1 (it) * 2016-07-18 2018-01-18 Terranostra S R L Composizione fitostimolante.
CN109438043A (zh) * 2018-11-22 2019-03-08 安徽兴华农庄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花卉用的抗菌抗寒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395A (zh) * 2019-03-28 2019-05-31 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质好氧发酵催化剂
CN113621803A (zh) * 2021-06-28 2021-11-09 中山大学 一种利用生物浸出分离离子型稀土尾矿中镧和钕的方法
CN113748925A (zh) * 2021-09-17 2021-12-07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一种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培养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03A (zh) * 1993-01-03 1993-07-14 郑国华 多菌种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法
CN1296074A (zh) * 1999-11-16 2001-05-23 王占川 强力活性高效粗饲料微生物发酵剂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203A (zh) * 1993-01-03 1993-07-14 郑国华 多菌种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法
CN1296074A (zh) * 1999-11-16 2001-05-23 王占川 强力活性高效粗饲料微生物发酵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OTERA YOSHIAKI ET AL: "Anisotropic permeability of fill-type Dams for irrigation ponds", 《REPORT OF REASEARCH CENTER FOR URBAN SAFTEY AND SECURITY KOBE UNIVERSITY》, 31 March 2007 (2007-03-31)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88005A (zh) * 2013-01-31 2013-05-08 四川农业大学 提高桑氏链霉菌kj40产几丁质酶的培养基及几丁质酶含菌制剂和应用
CN105130636A (zh) * 2015-08-27 2015-12-09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提高蜜环菌胞外酶活性实现其高效栽培的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30632A (zh) * 2015-08-27 2015-12-09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渣发酵虫草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7124A (zh) * 2015-08-27 2016-01-13 马鞍山市安康菌业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生物磁效应实现金针菇高效栽培的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5541074B (zh) * 2015-12-11 2018-05-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和系统
CN105541074A (zh) * 2015-12-11 2016-05-04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处理废弃物的方法和系统
IT201600074611A1 (it) * 2016-07-18 2018-01-18 Terranostra S R L Composizione fitostimolante.
CN106358914A (zh) * 2016-08-26 2017-02-01 卢洪川 一种火棘的扦插繁育方法
CN106623362A (zh) * 2016-12-22 2017-05-10 绿华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CN109438043A (zh) * 2018-11-22 2019-03-08 安徽兴华农庄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花卉用的抗菌抗寒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4395A (zh) * 2019-03-28 2019-05-31 环创(厦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质好氧发酵催化剂
CN113621803A (zh) * 2021-06-28 2021-11-09 中山大学 一种利用生物浸出分离离子型稀土尾矿中镧和钕的方法
CN113748925A (zh) * 2021-09-17 2021-12-07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应用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农村能源研究中心) 一种香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培养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90761B (zh) 201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90761B (zh) 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微生物材料及其用途和制备方法
CN101629156B (zh) 微生物菌剂及由其发酵产生的土质改良剂
CN104560828B (zh) 微生物菌剂及钝化土壤中重金属方面的应用
CN103819267B (zh) 用于花生种植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9900B (zh) 生物有机肥复合益生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43718B (zh) 微生物菌剂及由其发酵产生的有机肥料
CN102199049B (zh) 一种微生物有机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9573B (zh) 果蔬渣发酵有机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5462878B (zh) 一种畜禽粪便高效腐熟剂及其发酵方法
CN105218254A (zh) 一种微生物生态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60045B (zh) 微生物菌剂及化肥过度使用促生次生盐碱及沙化土壤的改良应用
CN104447095B (zh) 一种生物活性有机药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17469A (zh) 一种有机栽培介质及其应用方法
CN102491802A (zh) 茶粕生物有机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06518400A (zh) 一种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制备花卉基质的方法
CN106754461A (zh) 一种生物絮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65234A (zh) 一种以牡蛎壳为原料的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88144A (zh) 一种活性益生菌有机肥制备方法
CN107129953A (zh) 一种用于牛粪污处理的微生物添加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716530A (zh) 一种吸附降解有机农药的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74834A (zh) 一种大蒜专用杀虫除菌微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45677A (zh) 一种果树专用的有机复合生物肥的制备方法
CN105753526A (zh) 一种利用秸秆堆肥的方法
CN103524161A (zh) 一种畜禽粪便发酵有机肥的工艺
CN106673725A (zh) 一种有机肥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