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5854B - 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5854B
CN102685854B CN201210124572.1A CN201210124572A CN102685854B CN 102685854 B CN102685854 B CN 102685854B CN 201210124572 A CN201210124572 A CN 201210124572A CN 102685854 B CN102685854 B CN 1026858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dp
stack
network side
dial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245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5854A (zh
Inventor
门波
郑巍
赵永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2101245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585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8624 priority patent/WO20131594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58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58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58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585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4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 H04W80/045Network layer protocols, e.g. mobile IP [Internet Protocol] involving different protocol versions, e.g. MIPv4 and MIPv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该方法包括无线终端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如果无线终端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单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则无线终端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本发明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更加完善的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Description

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全球互联网的IPV4(InternetProtocolversion4,网际协议版本4,简称为网协版4)地址资源正在日渐枯竭,IPV4地址将陷入无所可用的状态,迫使运营商的网络必须向IPV6(InternetProtocolVersion6,网际协议版本6,简称为网协版6)演进,支持IPV6的无线终端也就应运而生。在IPV6技术应用后,IPV4技术并不会立即被取缔,在一段时间内存在IPV4和IPV6共存的场景,对于无线终端(内置无线通信模块的终端,如无线网卡、移动终端、上网本、PAD等)而言,就必须同时支持IPV4单栈、IPV6单栈、单PDP(packetdataprotocol,分组数据协议)双栈(SinglePDPDualStack)和双PDP双栈(DualPDPDualStack)模式。双PDP双栈模式拨号,是指无线终端与网络侧进行两次PDP交互,PDP激活中IP的类型分别为IPV6和IPV4,建立IPV6和IPV4双栈连接,单PDP双栈模式拨号,是指无线终端与网络侧进行一次PDP交互,PDP激活的类型是IPV4V6,通过一次交互建立IPV6和IPV4双栈。
目前,无线终端以单PDP双栈模式拨号过程中,若单PDP双栈模式拨号失败,用户往往无法确定失败的原因,只好重新尝试单PDP双栈模式拨号或者直接退出拨号,这导致无法较好地支持用户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更加完善的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拨号连接控制方法,包括:无线终端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如果无线终端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单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则无线终端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或者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若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所述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无法识别PDP地址或者无法识别PDP类型,则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果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PDP类型为IPV4,且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则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6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如果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PDP类型为IPV6,且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则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4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果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PDP类型为IPV4,且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IPV4协议栈,则所述无线终端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4单栈模式下;如果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PDP类型为IPV6,且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IPV6协议栈,则所述无线终端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6单栈模式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拨号连接控制方法还包括:无线终端以双PDP双栈模式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若网络侧不支持双PDP双栈模式,则无线终端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之前,还包括:无线终端根据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用户配置的PDP类型和APN(AccessPointName,接入点)类型确定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所述能力级别从大到小依次包括单PDP双栈、双PDP双栈、单栈,其中单栈包括IPV4单栈和IPV6单栈;PDP类型包括IPV4、IPV6和IPV4V6;APN类型包括单APN和双APN。
一种无线终端,包括信息交互模块和回退处理模块,其中,所述信息交互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并接收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单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的条件下,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所述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无法识别PDP地址或者无法识别PDP类型,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PDP类型为IPV4,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6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PDP类型为IPV6,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4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PDP类型为IPV4,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IPV4协议栈,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4单栈模式下;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PDP类型为IPV6,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IPV6协议栈,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6单栈模式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回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双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双PDP双栈模式的条件下,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无线终端还包括拨号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无线终端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用户配置的PDP类型和APN类型确定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所述能力级别从大到小依次包括单PDP双栈、双PDP双栈、单栈,其中单栈包括IPV4单栈和IPV6单栈;PDP类型包括IPV4、IPV6和IPV4V6;APN类型包括单APN和双APN。
一种拨号连接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的无线终端和网络侧,无线终端包括信息交互模块和回退处理模块,所述信息交互模块用于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并接收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单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的条件下,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所述网络侧用于接收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发起的拨号连接,并向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反馈响应消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如果无线终端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单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则无线终端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也就是说无线终端能够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确定单PDP双栈模式失败的原因,在找出原因后,根据失败的原因不同,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因此,在通过无线终端进行数据业务时,无需关心网络侧是否支持单PDP双栈模式,当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时,无线终端会自动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能以最大的能力支持用户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拨号连接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系统中无线终端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拨号连接控制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拨号连接控制系统,包括无线终端1和网络侧2。具体的,无线终端1指的是内置无线通信模块的终端,如无线网卡、移动终端、上网本、PAD等。网络侧2可以是核心网的设备,如GGSN(GatewayGPRSSupportNode)网关、GPRS支持节点等。
无线终端1的具体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包括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信息交互模块12和回退处理模块13。其中,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和回退处理模块13可以在无线终端1的UI(UserInterface,用户界面)软件中实现。
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用于根据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用户配置的PDP类型和APN类型确定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能力级别从大到小依次包括单PDP双栈、双PDP双栈、单栈,其中单栈包括IPV4单栈和IPV6单栈。PDP类型包括IPV4、IPV6和IPV4V6;APN类型包括单APN和双APN。如表1所示,为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确定拨号模式的规则: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IPV4单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4、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单APN,则可确定以IPV4单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IPV6单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6、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单APN,则可确定以IPV6单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双PDP双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4、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单APN,则可确定以IPV4单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双PDP双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6、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单APN,则可确定以IPV6单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双PDP双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4V6、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单APN,则可确定以双PDP双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双PDP双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4V6、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双APN,则可确定以双PDP双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单PDP双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4、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单APN,则可确定以IPV4单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单PDP双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6、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单APN,则可确定以IPV6单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单PDP双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4V6、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单APN,则可确定以单PDP双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若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为单PDP双栈、用户配置的PDP类型为IPV4V6、用户配置的APN类型双APN,则可确定以双PDP双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
表1
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确定拨号模式的具体过程可以是:在无线终端1上电后,无线终端1主动将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上报给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或者用户通过UI下发指令查询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无线终端1将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上报给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具体的,可以上报0x01,表示最大能力级别为IPV4单栈,上报0x02,表示最大能力级别为IPV6单栈,上报0x03,表示最大能力级别为双PDP双栈,上报0x04,表示最大能力级别为单PDP双栈。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根据无线终端1的最大能力级别、用户在UI的PDPProfile模板配置中所配置的PDP类型和APN类型,决定发起那种模式的拨号。
信息交互模块12用于根据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确定的拨号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并接收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对于双PDP双栈模式拨号,信息交互模块12需要与网络侧2进行两次PDP交互,PDP类型分别为IPV6和IPV4,建立IPV6和IPV4双栈连接;对于单PDP双栈模式拨号,信息交互模块12需要与网络侧2进行一次PDP交互,PDP类型为IPV4V6,通过一次交互建立IPV6和IPV4双栈;对于IPV4单栈模式拨号,信息交互模块12需要与网络侧2进行一次PDP交互,PDP类型为IPV4,建立IPV4单栈连接;对于IPV6单栈模式拨号,信息交互模块12需要与网络侧2进行一次PDP交互,PDP类型为IPV6,建立IPV6单栈连接。
对于双PDP双栈模式拨号,网络侧2针对IPV6类型的PDP和IPV4类型的PDP分别反馈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可以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ACTIVATEPDPCONTEXTREJECT),或者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ACTIVATEPDPCONTEXTACCEPT),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表示与该PDP相应的协议栈连接失败,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表示与该PDP相应的协议栈连接成功。对于IPV4(或IPV6)单栈模式拨号,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可以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ACTIVATEPDPCONTEXTREJECT),或者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ACTIVATEPDPCONTEXTACCEPT),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表示IPV4(或IPV6)协议栈连接失败,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表示IPV4(或IPV6)协议栈连接成功。
对于单PDP双栈模式拨号,网络侧2针对IPV4V6类型的PDP,反馈的响应消息可以为携带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ACTIVATEPDPCONTEXTREJECT),或者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ACTIVATEPDPCONTEXTACCEPT),错误码信息可以是3GPPTS24.008V9.9.0协议中的SMcause,如#28(unknownPDPaddressorPDPtype),表示无法识别PDP地址或者无法识别PDP类型,#50(PDPtypeIPV4onlyallowed),表示只允许IPV4协议栈,#51(PDPtypeIPV6onlyallowed),表示只允许IPV6协议栈、#52(singleaddressbearersonlyallowed),表示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表示IPV6和IPV4两路链路均连接失败,错误码信息表示连接失败的原因;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表示IPV6和IPV4两协议栈中有一路连接成功,另一路连接失败,根据其携带的PDP类型识别连接成功的协议栈,错误码信息表示另一协议栈连接失败的原因。信息交互模块12还可以用于从网络侧2反馈的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中解析出错误码信息,从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中解析出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返回给回退处理模块13。
回退处理模块13用于在信息交互模块12向网络侧2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单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的条件下,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通知信息交互模块12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进一步,回退处理模块13还可用于对双PDP双栈模式进行回退处理,即在信息交互模块12向网络侧2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双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双PDP双栈模式的条件下,根据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通知信息交互模块12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网络侧2用于接收信息交互模块12发起的拨号连接,并向信息交互模块12反馈响应消息。
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拨号连接控制方法,其过程如下:
S301、无线终端1上电后,上报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给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具体的,无线终端1可以主动上报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或者用户通过UI下发指令查询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无线终端1将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上报给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能力级别从大到小依次包括单PDP双栈、双PDP双栈、单栈,其中单栈包括IPV4单栈和IPV6单栈。
S302、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根据无线终端1自身所支持的最大能力级别、用户配置的PDP类型和APN类型确定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PDP类型包括IPV4、IPV6和IPV4V6;APN类型包括单APN和双APN。拨号模式确定模块11确定拨号模式的规则如表1所示。
如果确定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为单PDP双栈模式,则进入步骤S303至S306:
S303、信息交互模块12以单PDP双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具体的,信息交互模块12需要与网络侧2进行一次PDP交互,PDP类型为IPV4V6,通过一次交互建立IPV6和IPV4双栈。
S304、信息交互模块12接收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具体的,网络侧2针对IPV4V6类型的PDP,反馈的响应消息可以为携带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ACTIVATEPDPCONTEXTREJECT),或者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SMcause)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ACTIVATEPDPCONTEXTACCEPT),错误码信息具体为3GPPTS24.008V9.9.0协议中的SMcause,如#28(unknownPDPaddressorPDPtype)、#50(PDPtypeIPV4onlyallowed)、#51(PDPtypeIPV6onlyallowed)、#52(singleaddressbearersonlyallowed)等。
S305、信息交互模块12解析响应消息中的错误码信息,或者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并反馈至回退处理模块13。
S306、回退处理模块13用于在网络侧2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的条件下,根据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通知信息交互模块12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以基于3GPPTS24.008V9.9.0协议进行信息交互为例,具体的:
如果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且其携带的错误码信息为#28,则表示IPV6和IPV4两路链路均连接失败,上报给UI,UI提示用户:“IPV4和IPV6拨号失败,失败原因是无法识别PDP地址或者无法识别PDP类型,是否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UI提示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UI将用户的选择下反馈到回退处理模块13,如果用户选择尝试以IPV4单栈模式拨号,则通知信息交互模块12尝试以IPV4单栈模式拨号;如果用户选择尝试以IPV6单栈模式拨号,则通知信息交互模块12尝试以IPV6单栈模式拨号。
如果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其携带的PDP类型为IPV4,错误码信息为#52,则表示IPV4协议栈连接成功,IPV6协议栈连接失败,失败原因是网络侧2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可上报给UI,UI提示用户:“IPV4拨号成功,IPV6拨号失败,失败原因是网络侧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是否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6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即尝试双PDP双栈模式”,UI提示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UI将用户的选择下反馈到回退处理模块13,如果用户选择“是”,则通知信息交互模块12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6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
如果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其携带的PDP类型为IPV6,错误码信息为#52,则表示IPV6协议栈连接成功,IPV4协议栈连接失败,失败原因是网络侧2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可上报给UI,UI提示用户:“IPV6拨号成功,IPV4拨号失败,失败原因是网络侧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是否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4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即尝试双PDP双栈模式”,UI提示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UI将用户的选择下反馈到回退处理模块13,如果用户选择“是”,则通知信息交互模块12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4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
如果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其携带的PDP类型为IPV4,错误码信息为#50,则表示IPV4协议栈连接成功,IPV6协议栈连接失败,失败原因是网络侧2只允许IPV4协议栈,可上报给UI,UI提示用户:“IPV4拨号成功,IPV6拨号失败,失败原因是网络侧只允许IPV4协议栈,是否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4单栈模式下”,UI提示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UI将用户的选择下反馈到回退处理模块13,如果用户选择“是”,则回退处理模块13用于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4单栈模式下,信息交互模块13将不再发起IPV6PDP上下文激活流程,无线终端1将工作在IPV4单栈模式下。
如果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其携带的PDP类型为IPV6,错误码信息为#51,则表示IPV6协议栈连接成功,IPV4协议栈连接失败,失败原因是网络侧2只允许IPV6协议栈,可上报给UI,UI提示用户:“IPV6拨号成功,IPV4拨号失败,失败原因是网络侧只允许IPV6协议栈,是否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6单栈模式下”,UI提示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UI将用户的选择下反馈到回退处理模块13,如果用户选择“是”,则回退处理模块13用于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6单栈模式下,信息交互模块12将不再发起IPV4PDP上下文激活流程,无线终端1将工作在IPV6单栈模式下。
如果确定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为双PDP双栈模式,则进入步骤S307至S310:
S307、信息交互模块12以双PDP双栈模式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具体的,信息交互模块12需要与网络侧2进行两次PDP交互,首先发起第一个PDP激活请求,设置该激活请求的PDP类型为IPV4(或IPV6),再发起第二个PDP激活请求,设置该激活请求的PDP类型为IPV6(或IPV4),IPV4或IPV6PDP激活请求发起的顺序可以改变,并无特定优先级。
S308、信息交互模块12接收网络侧2反馈响应消息,网络侧2针对IPV6类型的PDP和IPV4类型的PDP分别反馈响应消息,响应消息可以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ACTIVATEPDPCONTEXTREJECT),或者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ACTIVATEPDPCONTEXTACCEPT),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表示相应协议栈连接失败,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表示相应协议栈连接成功。
S309、信息交互模块12解析响应消息并反馈至回退处理模块13。
S310、若网络侧2不支持双PDP双栈模式,信息交互模块12收到网络侧2针对IPV6类型的PDP和IPV4类型的PDP分别反馈的响应消息后,根据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具体的:
若两响应消息均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则表示双PDP双栈模式拨号成功,结束拨号。若一个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另一个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找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对应的PDP类型,可上报给UI,UI提示用户:“IPV4(或IPV6)拨号失败,是否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UI提示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UI将用户的选择下反馈到回退处理模块13,如果用户选择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则回退到IPV6(或IPV4)单栈模式,信息交互模块12将不再发起IPV4(或IPV6)PDP上下文激活流程,无线终端1将工作在IPV6(或IPV4)单栈模式下。若两个均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上报给UI,UI提示用户:“IPV4和IPV6拨号失败,是否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UI提示用户选择,用户选择后UI将用户的选择下反馈到回退处理模块13,如果用户选择尝试以IPV4单栈模式拨号,则通知信息交互模块12尝试以IPV4单栈模式拨号;如果用户选择尝试以IPV6单栈模式拨号,则通知信息交互模块12尝试以IPV6单栈模式拨号。
如果确定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为IPV4(或IPV6)单栈模式,则进入步骤S311至S314:
S311、信息交互模块12以IPV4(或IPV6)单栈向网络侧2发起拨号连接,具体的,对于IPV4单栈模式拨号,信息交互模块12需要与网络侧2进行一次PDP交互,PDP类型为IPV4;对于IPV6单栈模式拨号,信息交互模块12需要与网络侧2进行一次PDP交互,PDP类型为IPV6。
S312、信息交互模块12接收网络侧2反馈响应消息,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可以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ACTIVATEPDPCONTEXTREJECT),或者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ACTIVATEPDPCONTEXTACCEPT),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表示IPV4(或IPV6)协议栈连接失败,若网络侧2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表示IPV4(或IPV6)协议栈连接成功。
S313、信息交互模块12解析响应消息。
S314、若网络侧2不支持IPV4(或IPV6)单栈模式,信息交互模块12接收到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后,上报给UI,UI提示用户:“IPV4(或IPV6)单栈拨号失败,是否结束拨号”,UI提示用户进行确认,用户如果用户确认结束拨号,则发出结束指令,结束拨号。
本发明中,无线终端能够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确定单PDP双栈模式失败的原因,在找出原因后,根据失败的原因不同,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因此,在通过无线终端进行数据业务时,无需关心网络侧是否支持单PDP双栈模式,当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时,无线终端会自动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能以最大的能力支持用户的应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拨号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拨号连接的模式的能力级别从大到小依次包括单PDP双栈、双PDP双栈、单栈,其中单栈包括IPV4单栈和IPV6单栈;无线终端根据用户配置的PDP类型和APN类型在其自身所支持的能力级别中按照从大到小的能力级别顺序确定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所述PDP类型包括IPV4、IPV6和IPV4V6;APN类型包括单APN和双APN;
无线终端根据确定的拨号连接的模式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
如果无线终端根据确定的拨号连接的模式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单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则无线终端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拨号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或者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拨号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若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所述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无法识别PDP地址或者无法识别PDP类型,则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拨号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PDP类型为IPV4,且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则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6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如果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PDP类型为IPV6,且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则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4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
5.如权利要求2所述拨号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PDP类型为IPV4,且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IPV4协议栈,则所述无线终端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4单栈模式下;如果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PDP类型为IPV6,且所述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IPV6协议栈,则所述无线终端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6单栈模式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拨号连接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终端以双PDP双栈模式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若网络侧不支持双PDP双栈模式,则无线终端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7.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拨号模式确定模块、信息交互模块和回退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拨号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配置的PDP类型和APN类型在其自身所支持的能力级别中按照从大到小的能力级别顺序确定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所述能力级别从大到小依次包括单PDP双栈、双PDP双栈、单栈,其中单栈包括IPV4单栈和IPV6单栈;PDP类型包括IPV4、IPV6和IPV4V6;APN类型包括单APN和双APN;
所述信息交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拨号模式确定模块确定的拨号连接的模式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并接收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
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单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的条件下,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8.如权利要求7所述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所述PDP激活请求拒绝消息携带的错误码信息表示无法识别PDP地址或者无法识别PDP类型,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
9.如权利要求7所述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PDP类型为IPV4,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6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PDP类型为IPV6,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承载单一地址,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发起PDP类型为IPV4的第二个PDP激活请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PDP类型为IPV4,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IPV4协议栈,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4单栈模式下;如果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为携带PDP类型和错误码信息的PDP激活请求接受消息,且PDP类型为IPV6,错误码信息表示只允许IPV6协议栈,则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IPV6单栈模式下。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退处理模块还用于在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双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双PDP双栈模式的条件下,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以IPV4单栈或IPV6单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
12.一种拨号连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至11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和网络侧,所述无线终端包括拨号模式确定模块、信息交互模块和回退处理模块,所述拨号模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配置的PDP类型和APN类型在其自身所支持的能力级别中按照从大到小的能力级别顺序确定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的模式;所述能力级别从大到小依次包括单PDP双栈、双PDP双栈、单栈,其中单栈包括IPV4单栈和IPV6单栈;PDP类型包括IPV4、IPV6和IPV4V6;APN类型包括单APN和双APN;所述信息交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拨号模式确定模块确定的拨号连接的模式向网络侧发起拨号连接,并接收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所述回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向网络侧发起的拨号连接是单PDP双栈模式,且网络侧不支持单PDP双栈模式的条件下,根据网络侧反馈的响应消息通知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尝试以IPV4单栈、IPV6单栈或双PDP双栈模式发起拨号连接,或者回退到已连接成功的单栈模式下;所述网络侧用于接收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发起的拨号连接,并向所述信息交互模块反馈响应消息。
CN201210124572.1A 2012-04-25 2012-04-25 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58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4572.1A CN102685854B (zh) 2012-04-25 2012-04-25 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PCT/CN2012/078624 WO2013159460A1 (zh) 2012-04-25 2012-07-13 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24572.1A CN102685854B (zh) 2012-04-25 2012-04-25 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5854A CN102685854A (zh) 2012-09-19
CN102685854B true CN102685854B (zh) 2016-02-10

Family

ID=4681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24572.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5854B (zh) 2012-04-25 2012-04-25 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5854B (zh)
WO (1) WO201315946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198123B2 (en) * 2013-01-30 2015-11-24 Nvidi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4219209A (zh) * 2013-06-03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IPv4/IPv6双栈连接网络状态跃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333608B (zh) * 2013-07-22 2019-03-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单pdp双栈连接的实现方法、装置
CN104780231B (zh) * 2014-01-10 2019-02-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双栈应用访问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934A (zh) * 2009-08-21 2011-03-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地址获取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方法
JP2011129097A (ja) * 2009-11-17 2011-06-30 Ntt Docomo Inc 通信機能選択方法
CN102421201A (zh) * 2011-11-22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建立双栈无线连接的方法及无线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74336B (zh) * 2008-09-08 2012-12-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ip地址分配方法及一种通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7934A (zh) * 2009-08-21 2011-03-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地址获取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移动终端及其应用方法
JP2011129097A (ja) * 2009-11-17 2011-06-30 Ntt Docomo Inc 通信機能選択方法
CN102421201A (zh) * 2011-11-22 2012-04-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建立双栈无线连接的方法及无线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5854A (zh) 2012-09-19
WO2013159460A1 (zh) 2013-10-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88862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re network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heart-beat messages
US20120231760A1 (en) Evolved Packet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Emergency Call Attachment Thereof
CN101521855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基于p2p模式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2685854B (zh) 拨号连接控制方法、无线终端及拨号连接控制系统
CN108141719A (zh) 优化的短消息传输
CN103002511A (zh) 数据分流触发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及网络系统
US20100157964A1 (en) Server to guide reconnection in mobile internet, method for guiding server reconnection, and server reconnection method
CN105723798A (zh) 处理失败分组数据网络建立请求进程的方法
CN104410982B (zh) 一种无线异构网络中终端聚合与重构方法
CN108696846B (zh) 一种星型网络从设备接入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3369709B (zh) 一种pdn连接建立方法和设备
CN110324193A (zh) 一种终端升级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3107878A (zh) 移动用户身份识别卡与机器类通信设备绑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12164B (zh) 一种针对网元重启后释放资源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685118B (zh) 单pdp双栈串行拨号方法和系统
CN104038538A (zh) 局域网主机软件升级方法与系统
CN103067981A (zh) 一种内容缓存旁路方法及系统
JP5931224B2 (ja) データ・アクセス方法及び装置
CN102625283B (zh) 一种拨号连接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986793A (zh) 一种提升Portal认证用户IP地址使用效率的方法及系统
CN106781039B (zh) 地锁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231538A (zh) 一种OneM2M架构设备绑定的方法和装置
CN102448111B (zh) 一种机器类通信中的拥塞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4071758A1 (zh) 信息的发送方法、mtc服务器、用户设备及mtc系统
CN102724714A (zh) 一种自动修正ip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210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