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4882A - 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 - Google Patents

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4882A
CN102684882A CN2012101529422A CN201210152942A CN102684882A CN 102684882 A CN102684882 A CN 102684882A CN 2012101529422 A CN2012101529422 A CN 2012101529422A CN 201210152942 A CN201210152942 A CN 201210152942A CN 102684882 A CN102684882 A CN 1026848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verification method
score value
checking
authent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529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4882B (zh
Inventor
黄向阳
田野
金键
沈烁
延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of CAS filed Critical Computer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2101529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48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48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48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48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488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其中验证方法包括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所述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种验证方法;若所述用户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否,则继续执行所述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的步骤;若是,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数据库中任一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有助于提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
背景技术
身份验证作为确认通信对方身份的方法,被广泛应用到各种互联网应用中。
目前互联网应用中主要采用如下的身份验证的方法:身份证号码验证法,验证者利用被验证者所输入的身份证号码,在公安部身份证信息库中进行查询,从而确认身份证号的真实性;手机号码验证法,验证者向被验证者提供的手机号码发送验证码,并检验被验证者所返回的验证码与其所发送的是否一致,从而确认被验证者所提供的手机号码的真实性;电子邮箱验证法,验证者向被验证者提供的电子邮箱地址发送验证码,并检验被验证者所返回的验证码与其所发送的是否一致,从而确认被验证者所提供的电子邮箱的真实性;视频验证法,验证者通过摄像头采集被验证者的图像信息,判断被验证者提供的图像信息与验证者预先存储的被验证者的照片信息的相似度是否足够高,从而判断进行视频验证的是否为被验证者本人;基于银行卡的验证法,被验证者向验证者提供银行卡号和开户者的身份信息,验证者通过能否成功进行在线转账等操作,判断该银行卡号与该开户者的身份信息是否是对应的,从而确认被验证者所提供的银行卡信息是否真实。
上述方法能够判断出被验证者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但是验证者不能判断出该信息是否属于被验证者本人。例如,若被验证者所提供的身份证号码是真实的,但不是其本人的,同样可以完成身份验证;若被验证者所提供的银行卡号和开户者的身份信息是有效的,但不是其本人的,同样也可以完成身份验证。因此,现有技术中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对被验证者进行身份验证时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现有技术中利用单一的验证方法对被验证者进行身份验证的方式,存在可靠性较低的技术缺陷。为了克服该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通过利用多种验证方法的相结合的方式,对被验证者进行身份验证,由于被验证者能够正确提供多个非本人的验证信息的概率较低,因此能够提高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验证方法,包括:
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所述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种验证方法;
若所述用户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否,则继续执行所述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的步骤;若是,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数据库中任一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验证设备,包括:
第一工作模块,用于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所述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种验证方法;
第二工作模块,用于在所述用户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后,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第三工作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否,则触发所述第一工作模块,从所述数据库中选择所述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若是,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数据库中任一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本发明采用多种验证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每种验证方法分别被赋予了相应的分值,在用户通过各验证方法的验证后,将所使用的验证方法的分值计入用户的验证分值中,通过判断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从而判断该用户是否成功通过身份验证。由于用户能够提供多个非本人的正确验证信息的概率较低,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验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验证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验证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验证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验证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验证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0、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所述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种验证方法。
验证方法可以包括身份证号码验证方法、手机号码验证方法、电子邮箱验证方法、视频验证方法、银行卡验证方法等多种类型。数据库中存储有其中两种或者多种类型的验证方法,并且部分类型的验证方法可以包括两个或者多个子验证方法,例如,手机号码验证方法可以包括验证一个或者多个手机号码,银行卡验证方法可以包括验证一个或者多个银行卡账户等。
验证设备从数据库中选择验证方法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其中验证设备可以为互联网应用或者其他应用软件,因此本方法适用于多种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应用场景。
为了避免无效的重复验证,验证设备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时,从数据库中选择该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已使用过的验证方法不作为下一次选择中的备选验证方法。其中,未使用过的子验证方法可以作为下一次选择中的备选验证方法。具体的选择方法可以为随机选择,即验证设备每次从数据库中该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中随机选择一个提供给用户;还可以为顺序选择,即根据系统预设的规则,验证设备每次从数据库中该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中顺序选择一个提供给该用户。
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是,由于部分验证方法可能包括多个子验证方法,因此,验证设备可能要求用户对同一类型的验证方法进行多个子验证方法的验证操作,例如用户已进行了对第一个手机号码或者第一个银行卡账户的验证,验证设备在选择后续验证方法时,要求验证该用户的第二个手机号码或者第二个银行卡账户。但是如果用户仅有一个手机号码或者仅有一个银行卡账户,也就是说,用户对该类型的验证方法仅能够进行一个子验证方法的验证操作,那么系统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跳过该子验证方法,并且在系统选择后续验证方法时,不再要求用户进行该类型的验证方法中其他子验证方法的验证操作。
步骤101、若所述用户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在验证设备从数据库中选择出验证方法,要求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时,如果用户提供的验证信息通过了验证,即在使用该验证方法时,用户验证成功,那么将该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计入用户的验证分值中。
例如,用户在开始进行身份验证之前,其初始化的验证分值为0;不同类型的验证方法对应着不同的分值,视频验证方法为10,身份证号码验证方法为10,银行卡验证方法为15,手机号码验证方法为5等。当验证设备在第一次验证中需要验证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则在用户通过了身份证号码验证方法的验证后,其验证分值更新为10;当验证设备在第二次验证中需要验证用户的手机号码,则在用户通过了手机号码验证方法的验证后,其验证分值更新为15。相应地,用户通过了哪个验证方法的验证,即将该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与用户在进行本次验证之前的验证分值相加,获得成功通过本次验证后,更新的用户的验证分值。
相应地,若用户未成功通过验证设备所选择验证方法的验证,验证设备可以采用保留用户当前的验证分值,或者在验证分值中减去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等多种方式。
步骤102、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否,则继续执行所述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的步骤;若是,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数据库中任一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验证设备设置有结束对用户进行验证的第一阈值,在获得更新的用户的验证分值后,验证设备判断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即是否大于或者等于该第一阈值。如果验证分值小于第一阈值,则验证设备继续从数据库中选择该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其进行验证;如果用户的验证分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则验证设备完成对该用户的身份验证,得出对该用户身份的验证成功的结论,即该用户已通过身份验证。
若数据库中的验证方法全部被用户使用过之后,该用户的验证分值仍然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则验证设备结束对用户的身份验证,得出对该用户身份的验证失败的结论,即该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用户在身份验证完成之前,提前退出系统或者结束验证操作,则相应地得出对该用户的验证失败的结论。
存在的特殊情况可能是,用户经过不断地使用多个验证方法,但是由于在部分或者全部的验证中用户未能通过验证,而使得其验证分值始终小于第一阈值。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验证设备提供给用户的验证方法是不重复的,因此当验证设备中的全部验证方法均被使用过之后,用户的验证分值仍然小于第一阈值时,验证设备会结束对该用户的验证,所获得的验证结论为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
为了保证验证设备至少选择两个验证方法对用户进行验证,因此预设的第一阈值需要大于数据库中任意一个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或者说,任意一个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需要小于该第一阈值。
其中,数据库中各验证方法的分值可以根据验证设备的需要预先进行设置,各分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并且,对于部分验证方法中的各子验证方法,其分值同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采用银行卡验证方法时,对于使用不同银行的银行卡账户可以设定不同的分值,可以将利用中信银行的银行卡进行验证的子验证方法的分值设定为10,将利用中国工商银行的银行卡进行验证的子验证方法的分值设定为15,也可以将利用各银行的银行卡进行验证时对应的分值均设定为15。
此外,各验证方法和子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可以为动态变化的。当两个或者多个用户完成验证后,分别对最终通过或未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验证设备对所使用过的验证方法进行统计,或者利用机器学习等方式,逐步提高有助于用户最终通过身份验证的验证方法的分值,逐步降低不利于用户最终通过身份验证的验证方法的分值。例如,对于通过身份验证的各用户,如果用户在某个或某几个验证方法中的通过率较高,则逐步提高该验证方法的分值,对于未成功通过身份验证的各用户,如果用户在某个或某几个验证方法中的通过率较低,则逐步降低该验证方法的分值,从而对已被使用多次的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进行动态调整。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验证方法,采用多种验证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每种验证方法分别被赋予了相应的分值,在用户通过各验证方法的验证后,将所使用的验证方法的分值计入用户的验证分值中,通过判断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从而判断该用户是否成功通过身份验证。由于用户能够提供多个非本人的正确验证信息的概率较低,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图2为本发明验证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在执行完步骤101之后,执行步骤1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3、若所述验证方法与所述用户已使用的验证方法的类型相同,则增大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
由于部分验证方法还包括子验证方法,即数据库中可能存在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或者多个子验证方法,因此当验证设备从数据库中选择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时,有可能选择到的验证方法与已使用的验证方法的类型相同。
在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已通过的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后,对该验证方法的类型进行判断,若该验证方法的类型与该用户已经使用过,并且通过的一个或者多个验证方法的类型相同,则需要将该用户已获得的验证分值增大;若该验证方法的类型与该用户已使用过,并且通过的验证方法的类型均不相同,即该类型的验证方法首次被该用户所使用,则不需要增大该用户的验证分值。
具体的增大验证分值的方法可以为,在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了本次所使用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之后,将当前的验证分值与预设系数相乘,预设系数可以为1.5、2.0等系数,也可以在当前的验证分值中再次加上本次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或者该分值中一定比例的分值,从而使得用户的验证分值得到大幅度地增加。
可以理解的是,增大验证分值的方法并不仅限于此,根据验证设备的需要在系统中预先进行设置即可。并且,只要在用户通过验证方法的验证后,判断出此前曾进行过同类型的验证方法的验证,无论此前使用过几次该类型的验证方法,均对已获得的验证分值进行增大。
在完成对用户所使用验证方法的类型进行判断,并相应地增大或者保持验证分值后,继续执行步骤102,判断该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具体实现方式参见上述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验证方法,用户能够提供多个非本人的同类型的验证信息,并且能够顺利通过验证的概率较低,因此,在用户再次通过同类型的验证方法的验证后,增大其所获得的验证分值,有助于其验证分值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其成功通过身份验证,能够提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图3为本发明验证方法又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在执行完步骤100之后,执行步骤1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4、若所述用户未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减去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在验证设备从数据库中选择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用户进行验证时,如果用户未通过验证,则将用户在本次验证之前已获得的验证分值中,减去本次验证方法所对应的分值,从而使得用户因为本次验证失败而导致其验证分值降低。
进而执行步骤102,判断该用户获得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具体实现方式参见上述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验证方法,在用户未成功通过验证时,在其验证分值中减去相应的分值,从而当用户所提供的验证信息不正确时降低其验证分值,使其需要继续使用其他验证方法继续进行身份验证,从而有助于提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图4为本发明验证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在执行完步骤104之后,执行步骤102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105、若所述用户未通过上一次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减小所述验证分值。
若用户不仅没有通过本次验证方法的验证,在上一次验证方法的验证中也未通过,也就是说,用户在连续两次或者多次验证中均未通过,则需要减小该用户所获得的验证分值。
具体的减小验证分值的方法可以为,在用户再次未通过验证时,在将验证分值中减去本次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的基础上,还可以再次减掉该分值,或者按一定比例减去该分值,或者将验证分值整体降低等方式,以使该用户因为连续验证失败而导致其验证分值降低的幅度加大。
可以理解的是,减小验证分值的方法并不仅限于此,根据验证设备的需要在系统中预先进行设置即可。并且,无论本次验证与上一次验证所使用的验证方法的类型是否相同,均可采用上述方法减小用户的验证分值。
进而执行步骤102,判断该用户获得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具体实现方式参见上述对应的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验证方法,在用户连续出现验证失败的情况时,减小其验证分值,从而当用户所提供的多个验证信息均不正确时,大幅度地降低其验证分值,使其需要继续使用其他验证方法继续进行身份验证,从而有助于提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若是,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具体包括,若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所述用户使用过的验证方法的个数不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在执行步骤102时,若判断出用户的验证分值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且该用户使用过的验证方法的个数小于或者等于第二阈值,则该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若用户的验证分值已经大于或者等于第一阈值,而其进行验证的次数还小于第二阈值,或者刚好等于第二阈值,则获得该用户验证成功的结论,即该用户通过身份验证;若用户的验证分值始终小于第一阈值,而其进行验证的次数已经大于第二阈值,则获得该用户验证失败的结论,即该用户未通过身份验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验证方法,为了避免由于用户多次未通过验证方法的验证,从而出现在判断出其身份验证是否成功之前,经过的验证次数过多的情况,在为验证分值设定第一阈值的同时,还为使用验证方法的个数设定了第二阈值,能够将对用户进行验证的次数控制在有限数量内,不仅能够提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可靠性,还有利于提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图5为本发明验证设备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验证设备包括第一工作模块11、第二工作模块12和第三工作模块13。
其中,第一工作模块11用于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所述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种验证方法;第二工作模块12用于在所述用户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后,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第三工作模块13用于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否,则触发所述第一工作模块,从所述数据库中选择所述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若是,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数据库中任一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验证设备还包括第四工作模块14。第四工作模块14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块12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之后,所述第三工作模块13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前,若所述验证方法与所述用户已使用的验证方法的类型相同,则增大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验证设备还包括第五工作模块15。第五工作模块15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块11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之后,所述第三工作模块13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前,若所述用户未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减去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五工作模块15还用于,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减去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之后,若所述用户也未通过上一次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减小所述验证分值。
进一步地,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三工作模块13还用于,若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所述用户使用过的验证方法的个数不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验证设备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可以参见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验证设备,采用多种验证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每种验证方法分别被赋予了相应的分值,在用户通过各验证方法的验证后,将所使用的验证方法的分值计入用户的验证分值中,通过判断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从而判断该用户是否成功通过身份验证。由于用户能够提供多个非本人的正确验证信息的概率较低,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能够提高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的可靠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所述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种验证方法;
若所述用户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否,则继续执行所述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的步骤;若是,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数据库中任一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之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验证方法与所述用户已使用的验证方法的类型相同,则增大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之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未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减去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减去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之后,所述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用户未通过上一次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减小所述验证分值。
5.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是,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具体包括:
若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所述用户使用过的验证方法的个数不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6.一种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工作模块,用于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所述数据库中包括至少两种验证方法;
第二工作模块,用于若所述用户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第三工作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若否,则触发所述第一工作模块,从所述数据库中选择所述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若是,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所述第一阈值大于所述数据库中任一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设备还包括:
第四工作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块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加上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之后,所述第三工作模块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前,若所述验证方法与所述用户已使用的验证方法的类型相同,则增大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设备还包括:
第五工作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块从数据库中选择用户未使用过的验证方法对所述用户进行验证之后,所述第三工作模块判断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是否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之前,若所述用户未通过所述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减去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工作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中减去所述验证方法对应的分值之后,若所述用户也未通过上一次验证方法的验证,则减小所述验证分值。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验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工作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用户的验证分值不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且所述用户使用过的验证方法的个数不大于预设的第二阈值,则所述用户通过身份验证。
CN201210152942.2A 2012-05-16 2012-05-16 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48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2942.2A CN102684882B (zh) 2012-05-16 2012-05-16 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52942.2A CN102684882B (zh) 2012-05-16 2012-05-16 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4882A true CN102684882A (zh) 2012-09-19
CN102684882B CN102684882B (zh) 2016-08-03

Family

ID=46816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52942.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4882B (zh) 2012-05-16 2012-05-16 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4882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8005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Co-verification method, two-dimensional code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therefor
CN104378329A (zh) * 2013-08-13 2015-02-25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06204A (zh) * 2014-07-04 2016-02-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888195A (zh) * 2015-12-16 2017-06-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7800680A (zh) * 2016-09-01 2018-03-1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认证用户的设备、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694523A (zh) * 2018-07-10 2018-10-23 杨真源 一种互联网金融交易异常数据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设备
CN108959865A (zh) * 2017-05-25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0087235A (zh) * 2019-05-08 2019-08-02 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认证方式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54496A (zh) * 2020-06-03 2020-09-11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安全监测及防护系统
CN113353749A (zh) * 2021-06-23 2021-09-07 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识别智能电梯控制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666A (zh) * 2005-06-23 2007-01-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连续用户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98400A (zh) * 2009-08-12 2011-03-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随机数检测方法及sim卡
CN102347929A (zh) * 2010-07-28 2012-0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2666A (zh) * 2005-06-23 2007-01-1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用于连续用户认证的方法和系统
CN101998400A (zh) * 2009-08-12 2011-03-3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随机数检测方法及sim卡
CN102347929A (zh) * 2010-07-28 2012-02-08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身份的验证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08005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Co-verification method, two-dimensional code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therefor
CN104378329B (zh) * 2013-08-13 2018-08-07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78329A (zh) * 2013-08-13 2015-02-25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306204A (zh) * 2014-07-04 2016-02-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安全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686801B2 (en) 2015-12-16 2020-06-16 Alibaba Group Holding Limited Selecting us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verification results
CN106888195A (zh) * 2015-12-16 2017-06-2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验证方法及装置
US11196753B2 (en) 2015-12-16 2021-12-07 Advanced New Technologies Co., Ltd. Selecting us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s based on verification results
CN107800680A (zh) * 2016-09-01 2018-03-1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认证用户的设备、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00680B (zh) * 2016-09-01 2021-08-03 联想(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用于认证用户的设备、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959865A (zh) * 2017-05-25 2018-12-07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8959865B (zh) * 2017-05-25 2022-12-16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8694523A (zh) * 2018-07-10 2018-10-23 杨真源 一种互联网金融交易异常数据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设备
CN110087235A (zh) * 2019-05-08 2019-08-02 北京芯盾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认证、认证方式调整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54496A (zh) * 2020-06-03 2020-09-11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安全监测及防护系统
CN113353749A (zh) * 2021-06-23 2021-09-07 江苏威尔曼科技有限公司 生物识别智能电梯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4882B (zh) 2016-08-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84882A (zh) 验证方法和验证设备
CN105989333A (zh) 指纹认证方法、系统及支持指纹认证功能的终端
CN104301117A (zh) 身份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05468948A (zh) 一种通过社交关系进行身份验证的方法
CN103927464A (zh) 共同验证方法、二维码生成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60314469A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off-line authentication credentials by intelligent card
CN104899499A (zh) 基于互联网图片搜索的Web验证码生成方法
CN105718920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指纹识别装置
CN111211904B (zh) 共识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310139A (zh) 一种输入验证方法和输入验证装置
CN104461641A (zh) 一种数据烧写方法、系统、烧写设备以及目标设备
CN105045597A (zh) 一种java卡对象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04391727A (zh) 数据烧写方法、系统、烧写设备以及目标设备
CN103442267A (zh) 一种用户行为信息采集的方法和电视
CN104217494A (zh) 一种卡号校验方法和装置
CN104468457A (zh) 一种基于统一用户系统的用户登录方法及注册方法
CN104573470A (zh) 验证码生成系统及其方法
CN104967553A (zh) 消息交互方法和相关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06034126B (zh) 验证码的校验方法及装置
CN110175833B (zh) 一种绑定银行卡信息的计算机装置、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4424426A (zh) 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5162804A (zh) 通讯信息的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5187399A (zh) 资源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778389A (zh) 一种数值转移方法、终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7844696B (zh) 一种验证码干扰方法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