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83536B - 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83536B
CN102683536B CN201210146668.8A CN201210146668A CN102683536B CN 102683536 B CN102683536 B CN 102683536B CN 201210146668 A CN201210146668 A CN 201210146668A CN 102683536 B CN102683536 B CN 1026835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ght assembly
cold light
transparent
electroluminescent c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466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83536A (zh
Inventor
刘建华
戴向荣
吕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MI GONGCH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MI GONGCH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MI GONGCH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MI GONGCHUA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4666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8353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835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35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835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835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其中,该电致冷光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电极导电层、电介质层、折射层、无机电致发光体层、透明绝缘层、ITO膜与透明绝缘体,在所述ITO膜上设有用作公共电极的网状汇流条。本发明所述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易出现暗点与击穿点、发光亮度差、以及光电性能差等缺陷,以实现不易出现暗点与击穿点、发光亮度好、以及光电性能好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种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和多样化的发展中,许多场合的照明多使用平板式的场致发光元件。随着丝印技术的加入,降低了制作设备及技术的门槛,目前市场上出现许多从事此产品生产的厂家,产品形式也是越来越丰富多彩。
例如,在图1和图2中,电致冷光片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电极导电层5、电介质层4、无机电致发光体层3、ITO膜2与透明绝缘体1,在TIO膜2上设有用作公共电极的条状汇流条61。
但是,上述电致冷光片,普遍存在以下缺点:
⑴产品品质没法长时间维持一致,半衰期内(有些甚至很短的时间内)会出现局部击穿、产生黑点、暗斑等缺陷,发光品质下降严重;
⑵介质层绝大多数采用钛酸钡等为基料提高介电常数,但反光能力不足,背部甚至有漏光现象,光电效率转换不高从而影响正面的发光亮度;
⑶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Indium Tin Oxides,简称ITO,是一种N型氧化物半导体-氧化铟锡,ITO薄膜即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通常有两个性能指标:电阻率和透光率)膜上的公共电极(汇流条)不仅用料多,还会造成局部发热,ITO膜面上电场分布不均。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易出现暗点与击穿点、发光亮度差、以及光电性能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电致冷光组件,以实现不易出现暗点与击穿点、发光亮度好、以及光电性能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电极导电层、电介质层、折射层、无机电致发光体层、透明绝缘层、ITO膜与透明绝缘体,在所述ITO膜上设有用作公共电极的网状汇流条。
进一步地,所述折射层包括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质微珠反光层。
同时,本发明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根据以上所述的电致冷光组件的生产方法,包括:
a、根据至少包含电致冷光组件的尺寸与闪动方式的应用需求,制备具有分层电路的菲林片;
在尼龙网版上印刷感光胶在尼龙网版上涂布感光胶,待所述感光胶干燥后,将所述菲林片附着在感光胶上,在紫外灯光下充分曝光直至图层显影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烘干,即得各层的丝网印刷网版;
b、在预处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板的导电面上,制备具有依次叠置的透明绝缘层、无机电致发光体层、折射层与电介质层的ITO导电基板;
在步骤b中,含有ITO膜的基板为经预处理后的ITO基材;因为,每道工序都需在120°C条件下烘干,为使ITO基材在之后烘干过程中不发生形变,在印制前通常需把按需要尺寸裁好的ITO基材预先在130°C条件下,预先进行热收缩处理(即预处理);
c、将丝印用导电银浆或碳浆,用提前制好的网版目数为200-350目(优选为300目)汇料条汇流条网版印刷在ITO导电基板上;
d、将至少包含有机透明板、玻璃板、以及PET等硬质或柔性板中任意一种的透明绝缘体,印制有网状汇流条的ITO导电基板,以及背电极导电层依次叠置;并采用至少包含亚克力、玻璃与树脂中任意一种材料进行过塑或封装,即得所需电致冷光组件。
进一步地,步骤b具体包括:
b1、在常温条件下,用丙酮将氰乙基醣或聚乙烯醇-β-氰乙基醚调至适合丝印的稠度后,预留汇流条区域后,用网版目数为200-350目(优选为300目)的丝网印刷工艺印刷在ITO膜的导电面上并烘干,即得透明绝缘层(不能全部覆盖ITO层,要将汇流条区域留出来);
b2、将重量份数为57%的发光粉与重量份数为43%的绝缘胶搅拌均匀,用丙酮稀释调配至适合印刷的粘度后,用网版目数为200目的丝印工艺印刷在上述透明绝缘层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即得无机电致发光体层;
在步骤b1中,由于发光粉有一定粒度,采用200目丝网可确保印刷时物料的通过性;
b3、将重量份数为60%、400目细度与折射率达95%以上的的玻璃微珠,以及重量份数为40%的透明绝缘胶搅拌均匀;该步骤是制得浓度合适的反光层基料,确保印刷时能得到良好反光效果和合适厚度的发光层;
用丙酮稀释调配至适合印刷的粘度后,用网版目数为250目的丝印工艺印刷在上述无机电致发光体层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即得折射层;这里,采用250目丝网印刷可确保印刷时物料的通过性及该层的致密性;
b4、将重量份数为55%与300目细度的钛酸钡,以及重量份数为45%的透明绝缘胶搅拌均匀;该步骤是制得浓度合适的电介质层基料,确保印刷时能得到良好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层;
用丙酮稀释调配至适合印刷的粘度,用网版目数为250目的丝印工艺印刷在上述折射层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后,返回步骤b4,重复执行步骤b4两次,即得电介质层。这里,采用250目丝网印刷可确保印刷时物料的通过性及该层的致密性。
进一步地,在步骤d中,当所述透明绝缘体选用含有ITO的PET材质的柔性板时,在制备电致冷光组件前,需将该PET柔性基板在130°C的温度条件下保持30min,进行预收缩处理。
进一步地,在步骤a中,还包括:在所述背电极导电层上,用丝印UV油墨加印保护膜,或用过塑方法进行保护性封装。
进一步地,在步骤b中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材进行处理的操作前,还包括:在所述预处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材上,预留汇流条区域后,印制透明绝缘胶(不能全部覆盖ITO层,要将汇流条区域留出来)。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的操作,具体包括:使用电加热式或远红外式烘干箱(优选采用电热式环风烘干箱),在120°C的温度条件下保持30min进行烘烤处理。
本发明各实施例的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由于该电致冷光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电极导电层、电介质层、折射层、无机电致发光体层、透明绝缘层、ITO膜与透明绝缘体,在ITO膜上设有用作公共电极的网状汇流条;可以有效防止暗点、击穿点的发生并能显著提高亮度,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从而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易出现暗点与击穿点、发光亮度差、以及光电性能差的缺陷,以实现不易出现暗点与击穿点、发光亮度好、以及光电性能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传统电致冷光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传统电致冷光片中ITO膜及汇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电致冷光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电致冷光组件中ITO膜及汇流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a-图5g为以发光字“共”为例的各层菲林片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透明绝缘体;2-ITO膜(透明导电基板);3-无机电致发光体层;4-电介质层;5-背电极导电层;61-条状汇流条;62-网状汇流条;7-透明绝缘层;8-折射层(高折射率的玻璃质微珠反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电致冷光组件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电极导电层5、电介质层4、折射层8(可以包括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质微珠反光层)、无机电致发光体层3、透明绝缘层7、ITO膜2与透明绝缘体1,在ITO膜2上设有用作公共电极的网状汇流条62。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致冷光组件可以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背光照明及灯箱广告等设备,与现有技术相比,能有效防止暗点、击穿点的发生并能显著提高亮度,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
生产方法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致冷光组件的生产方法,包括:
a、根据至少包含电致冷光组件的尺寸与闪动方式的应用需求,制备具有分层电路的菲林片(现以发光字“共”为例,给出各层的详细菲林图,具体可参见图5a-图5g);
在尼龙网版上涂布感光胶,待感光胶干燥后,将菲林片附着在感光胶上,在紫外灯光下充分曝光直至图层显影(大约需要3min)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烘干,即得各层的丝网印刷网版;
在步骤a中,为防止潮湿影响或背电极导电层中的银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碳化,有必要在背电极加印一层保护膜,通常用丝印UV油墨即可,还可用过塑方法进行保护性封装也可达到目的;
b、在预处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板的导电面上,制备具有依次叠置的透明绝缘层、无机电致发光体层、折射层与电介质层的ITO导电基板;
在步骤b中,对上述预处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材进行处理的操作前,最好在预处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材上,预留汇流条区域后,印制透明绝缘胶;因为,每道工序都需在120°C条件下烘干,为使ITO基材在之后烘干过程中不发生形变,在印制前通常需把按需要尺寸裁好的ITO基材预先在130°C条件下,预先进行热收缩处理(即预处理);
c、将丝印用导电银浆或碳浆,用提前制好的网版目数为200-350目(优选为300目)汇流条网版印刷在ITO导电基板上;
d、将至少包含有机透明板、玻璃或玻璃板、以及PET等硬质或柔性板中任意一种的透明绝缘体,印制有网状汇流条的ITO导电基板,以及背电极导电层依次叠置;并采用至少包含亚克力、玻璃与树脂中任意一种材料进行过塑或封装,即得所需电致冷光组件。
在步骤d中,当透明绝缘体选用含有ITO的PET材质的柔性板时,在制备电致冷光组件前,需将该PET柔性基板在130°C的温度条件下保持30min,进行预收缩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透明绝缘体通常为透明度极高的有机材料或玻璃制品,需要柔性电致冷光片产品的可选择PET等材料为基材,目前市售的有镀好ITO膜的PET及玻璃板材,例如图3中所示ITO无需自行镀膜处理,需要注意的是从ITO膜以后的工艺制作都需要热烘干处理,因此使用PET柔性板材为透明绝缘体基材时需要做预收缩处理,通常将裁好的板材置于130°C条件下保持30分钟即可,这样可保证之后所有涂层尺寸的一致性。
其中,步骤b具体包括:
b1、在常温条件下,用丙酮将氰乙基醣或聚乙烯醇-β-氰乙基醚调至适合丝印的稠度后(调制需在常温20°条件下进行),预留汇流条区域后,用网版目数为300目的丝网印刷工艺印刷在ITO膜的导电面上并烘干,即得透明绝缘层(不能全部覆盖ITO层,要将汇流条区域留出来);
在步骤b1中,由于发光粉有一定粒度,采用200目丝网可确保印刷时物料的通过性;氰乙基醣或聚乙烯醇-β-氰乙基醚,具有优良的电性能,尤其是介电常数特高,为一般高分子化合物所不及,是一种卓越的介质材料;可用于制备场致发光屏的介质材料,提高发光亮度,延长使用寿命;
b2、将重量份数为57%的发光粉与重量份数为43%的绝缘胶搅拌均匀,用丙酮稀释调配至适合印刷的粘度后,用网版目数为200目的丝印工艺印刷在上述透明绝缘层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即得无机电致发光体层;
b3、将重量份数为60%、400目细度与折射率达95%以上的的玻璃微珠,以及重量份数为40%的透明绝缘胶搅拌均匀;该步骤是制得浓度合适的反光层基料,确保印刷时能得到良好反光效果和合适厚度的发光层;
用丙酮稀释调配至适合印刷的粘度后,用网版目数为250目的丝印工艺印刷在上述无机电致发光体层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即得折射层;这里,采用250目丝网印刷可确保印刷时物料的通过性及该层的致密性;
b4、将重量份数为55%与300目细度的钛酸钡,以及重量份数为45%的透明绝缘胶搅拌均匀;该步骤是制得浓度合适的电介质层基料,确保印刷时能得到良好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层;
用丙酮稀释调配至适合印刷的粘度,用网版目数为250目的丝印工艺印刷在上述折射层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后,返回步骤b4,重复执行步骤b4两次,即得电介质层。这里,采用250目丝网印刷可确保印刷时物料的通过性及该层的致密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相应步骤中的烘干操作,具体包括:使用电加热式或远红外式烘干箱(优选采用电热式环风烘干箱),在120°C的温度条件下保持30min进行烘烤处理。
在上述实施例中,透明绝缘层、发光层与折射层需单独制备,其余部分(如ITO基材、电致发光粉、钛酸钡介质、导电银浆)均有商品出售,不需自己制作。
通常在处理好的基材上,按照传统工艺可进行无机电致发光体层的制作了,但在实践中发现这样制作的产品在较短的时间里极易出现黑点、大面积暗斑等现象,即使加厚介质层也难以避免,这是因为以硫化锌等为主体的材料颗粒相对粗大,电致冷光组件在交变电场的工作环境里背电极的银、碳等材料会通过发光体间的颗粒缝隙发生向ITO膜的迁移现象,从而导致出现短路、暗斑等现象的发生,为杜绝此现象发生在预处理好的ITO膜上涂一层透明绝缘胶,可有效避免以上现象发生。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的生产方法中,在20℃的恒温条件下生产为最佳,无法满足此条件的可视情况对各层浆料的粘度用稀释剂做适当调整,但要确保各层干燥后厚度的一致型,生产环境保持洁净,混入不明杂质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按上述生产方法,制得所需的电致冷光组件后,需要进行耐压、亮度、弯曲等方面的检验,合格后配上相应电源驱动器(一般根据冷光片的尺寸、闪动方式提出要求后,可委托代加工),即可出厂交付用户。这里,按上述生产方法所得电致冷光组件的相关结构和性能,可参见关于图3和图4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具体测试实例,将按上述生产方法制得的电致冷光组件,与按传统方法制得的电致冷光片进行对比说明。
在同样的测试条件下,对以上两种工艺生产的电致冷光片片做对比,品质上有很大不同(见下表),测试条件为110V、400Hz的正弦波交变电场,并且发光层、介质层、背电极的厚度是一致的,为便于制表我们将两种工艺做以下简称(A代表传统工艺制作的电致冷光片,B代表上述实施例按生产方法制作的电致冷光组件)。
用以上两种工艺生产的电致冷光片片初始亮度A为80CD/ m2(坎德拉/平方米), B可达120CD/m2,亮度和亮度保持时间。在亮度性能的测试上我们测试参数见下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经过近300小时的测试,用本工艺生产的B:电致冷光片片具有良好的亮度保持率,而A:电致冷光片片亮度衰减很严重并且出现黑斑及短路现象,实际上在更长时间的测试中,本工艺生产的电致冷光片片表现出非常优越的性能。
本工艺生产时需要注意的是:每层处理完毕后要确保烘干。
每层之间印刷时的间隔时间不易过长,尤其潮湿的环境里如遇放置时         间过长的情况发生,在印刷后一层时应该再烘干一次。
通常ITO的电阻相对于背电极(导电银浆)相比是比较高的,为确保ITO层的电场分布均匀,制作时应在ITO膜上沿图形周边印制网状的银、碳等导电良好的“汇流条”与ITO层沟通,这样可有效降低电耗,降低电致冷光片片工作时的温升,确保工作时区域内电场的一致性。
驱动电致冷光片片的电力驱动器要确保输出的是稳定的正弦波型,否则会对电致冷光片片的亮度及寿命产生极大损害。
目前新材料的研究、发展很快,镀膜工艺技术方法很多,除以上介绍的材料及生产方法外,本领域的技术应当知道可供选择的材料还有很多,可根据产品使用的具体特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及方法。
注:针对本生产方法在材料选型上核心材料,上述实施例中选定的是氰乙基醣或聚乙烯醇-β-氰乙基醚,除此基于降低成本的目的;本申请人还试用过氟橡胶、聚酯树脂、饱和聚酯、环氧树脂或丙烯酸树脂。但从综合效果、性能比较有一下不足之处:
⑴氟橡胶、环氧树脂具有超强的抗氧化、抗腐蚀特性,但干燥需添加适量的凝固剂反应干燥,到一定时间后自然凝固并不可逆转,对用于丝网印刷工艺来说不具备很好操作性;
⑵聚酯树脂、饱和聚酯在透明度上效果要差一些,影响透光性,并且随时间推移会有泛黄现象发生,影响产品发光亮度(室内使用可参考使用);
⑶丙烯酸树脂干燥后柔韧性变得很差,产品会发脆,对产品的弯曲性能带来致命影响,在不需对弯曲性能做特殊要求的地方可考虑使用(对平板、硬质封装的产品可参考使用)。
在上述电致冷光组件的生产方法实施例中,网布制作工艺、感光胶涂布工艺、以及图层曝光的工艺流程分别如下。
网布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⑴将网框周边用清洁剂彻底清洁干净,烘干或自然晾干至干燥;
按工序需要选择合适目数的网布按网框尺寸裁剪(每周边需大于网框尺寸100mm);
⑵将网布平铺至网框之上,网布四周距网框尺寸应均匀(均大于网框尺寸100mm为宜);
⑶将气动绷网头按需要依次沿网框四周放置均匀,关闭夹头加紧网布;
⑷将张力仪放置网布中央,开启气泵,打开减压阀缓缓加压;
⑸加压过程中随着压力逐渐增大可见张力仪指针读数缓缓上升,至1.6MPa时,关闭减压阀;
⑹保持此读数越2min(以便消除网布应力),此时若张力仪指针读数下降则再次开启减压阀至读数为1.6MPa,反复以上过程至张力仪读数不再发生变化位置;
⑺将网布专用万能胶用硬排笔均匀涂在网布与网框结合处,反复3次;
⑻静置5分钟以上,以手背触碰胶水至不粘手时,缓缓打开减压阀上回气阀卸除绷网头上压力,打开绷网头移除网框;
⑼裁除网框上多余网布,用封网专用胶带将网框四周封闭,用去脂膏清洗网布,置入烘箱内在60°C条件下烘干或自然风干备用。
感光胶涂布工艺流程如下:
⑴新购置的感光胶应放置在避光处保存,使用时应避开阳光或含有紫外线的光源;
⑵启开感光胶上盖,将感光液倒入,用调墨刀充分搅拌均匀;
⑶静置15min直至调制好的感光胶中不再有气泡泛出为止,放置备用;
⑷将需要上胶的网框放置刮胶架上,将调制好的感光胶倒入上浆器中(至上浆器槽容量1/2即可);
⑸将上浆器贴置网框下端缓缓向上倾斜上浆器,至感光胶左右均匀流至网布上后缓慢提升上浆器至网框上端后缓缓向下倾斜上浆器,此时可见网布上均匀覆盖上一层感光胶;
⑹将网框倒置、反面重复以上过程,直至网布正反两面都均匀涂布两层感光胶;
⑺将网框从上浆架取下,于40°C烘箱内烘干20min备用(如不是及时使用一定要保存在避光处);
⑻对特殊涂层的网布,烘干后的感光胶要再次按五至七重复涂布一次以确保感光胶的厚度。
图层曝光工艺流程如下:
⑴揭开曝光机蒙皮布,确保透光玻璃工作台面清洁无无污点;
⑵将制好的菲林片(注意放置时要确保正面朝上)放在曝光机玻璃台面正中,制好的网版放在感光片上;
⑶盖上蒙皮布,锁紧锁扣,关闭抽气阀门打开工作电源,此时曝光机按照预定好的工作程序进行工作(抽气时间预定20s,曝光时间预定90s);
⑷曝光完成后曝光灯自动关闭,打开抽气阀门解除蒙皮布真空状态,掀开蒙皮布取出网框;
⑸将网框放入洗网池中以清水将网框正反面充分润湿,静置1min,然后用高压喷头以0.2MPa的水压反复冲洗整个网版,此时未经曝光的感光胶会逐渐脱落,将网版置于灯光下与菲林片对照仔细检查,如有未显露图形则需反复冲洗,直至所需图形清晰显示出来;
⑹图形显示清晰无误后,用清洁剂彻底清洗网版,然后置于烘干箱中以40°C温度烘干或于常温下自然风干;
⑺按以上步骤将各图层所需网版制备完成备用。
丝网印刷工艺流程如下(本流程以手动丝印台为例):
⑴丝网印刷机为真空抽气式工作方式,工作前开机检查电源、气泵、行程开关等设备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⑵将需要印刷的网版置于丝网印刷机上,确保紧固部件以锁紧网框不晃动;
⑶将网框高度调至离吸气台1cm高度,确保网框四周高度均匀、一致;
⑷将承印物置于吸气工作台面上,承印物之外工作台上的吸气孔需用薄的纸质或塑料制品遮挡,以防漏气致使承印物吸附不牢;
⑸在网框倒入适量油墨,应从左至右缓慢倒入,使倒入的油墨成一均匀的条状;
⑹抬起后端网版,用刮刀与网版成45°角方向将油墨均匀推至网版另端,放下网版双手用力压紧刮刀(确保网布与承印物紧密接触),保持此压力将刮刀匀速刮回,此时油墨以均匀印在承印物上;
⑺为保证承印物上油墨厚度,需按⑹再重复一遍;
⑻抬起网版后端,此时将解除吸气台上真空负压状态,取下承印物置于多层晾架上;
⑼印刷数量完成后将多层晾架推进烘干箱按所用油墨不同设置不同温度及时间烘干即可;
⑽承印物上进行多层印刷时,自第二层起,用小刮刀及白色油墨将定位孔图形先印在吸气台面上,用热风机将油墨烘干,然后将网布上定位孔用胶带封死;
⑾二次放置承印物时需将承印物上的定位孔与吸气丝印台上的定位孔认真对齐,保证各层油墨符合工艺要求所允许的偏差,确保最终产品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电致冷光组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根据至少包含电致冷光组件的尺寸与闪动方式的应用需求,制备具有分层电路的菲林片;
在尼龙网版上涂布感光胶,待所述感光胶干燥后,将所述菲林片附着在感光胶上,在紫外灯光下充分曝光直至图层显影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烘干,即得各层的丝网印刷网版;
b、在预处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板的导电面上,制备具有依次叠置的透明绝缘层、无机电致发光体层、折射层与电介质层的ITO导电基板;
c、将丝印用导电银浆或碳浆,用提前制好的网版目数为200-350目汇流条网版印刷在ITO导电基板上;
d、将至少包含有机透明板、玻璃板、以及PET硬质或柔性板中任意一种的透明绝缘体,印制有网状汇流条的ITO导电基板,以及背电极导电层依次叠置;并采用至少包含亚克力、玻璃与树脂中任意一种材料进行封过塑或装,即得所需电致冷光组件;
所述步骤b具体包括:
b1、在常温条件下,用丙酮将氰乙基醣或聚乙烯醇-β-氰乙基醚调至适合丝印的稠度后,预留汇流条区域后,用网版目数为200-350目的丝网印刷工艺印刷在ITO膜的导电面上并烘干,即得透明绝缘层;
b2、将重量份数为57%的发光粉与重量份数为43%的绝缘胶搅拌均匀,用丙酮稀释调配至适合印刷的粘度后,用网版目数为200目的丝印工艺印刷在上述透明绝缘层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即得无机电致发光体层;
b3、将重量份数为60%、400目细度与折射率达95%以上的的玻璃微珠,以及重量份数为40%的透明绝缘胶搅拌均匀;
用丙酮稀释调配至适合印刷的粘度后,用网版目数为250目的丝印工艺印刷在上述无机电致发光体层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即得折射层;
b4、将重量份数为55%与300目细度的钛酸钡,以及重量份数为45%的透明绝缘胶搅拌均匀;用丙酮稀释调配至适合印刷的粘度,用网版目数为250目的丝印工艺印刷在上述折射层所在片材上并烘干后,返回步骤b4,重复执行步骤b4两次,即得电介质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致冷光组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d中,当所述透明绝缘体选用含有ITO的PET材质的柔性板时,在制备电致冷光组件前,需将该PET柔性基板在130°C的温度条件下保持30min,进行预收缩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冷光组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还包括:在所述背电极导电层上,用丝印UV油墨加印保护膜,或用过塑方法进行保护性封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冷光组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对所述预处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材进行处理的操作前,还包括:在所述预处理后的含有ITO膜的基材,预留汇流条区域后,印制透明绝缘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冷光组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的操作,具体包括:使用电加热式或远红外式烘干箱,在120°C的温度条件下保持30min进行烘烤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致冷光组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冷光组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背电极导电层、电介质层、折射层、无机电致发光体层、透明绝缘层、ITO膜与透明绝缘体,在所述ITO膜上设有用作公共电极的网状汇流条;所述折射层包括具有高折射率的玻璃质微珠反光层。
CN201210146668.8A 2012-05-14 2012-05-14 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35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6668.8A CN102683536B (zh) 2012-05-14 2012-05-14 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46668.8A CN102683536B (zh) 2012-05-14 2012-05-14 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3536A CN102683536A (zh) 2012-09-19
CN102683536B true CN102683536B (zh) 2015-02-04

Family

ID=46815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46668.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83536B (zh) 2012-05-14 2012-05-14 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835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7991B (zh) * 2013-06-18 2015-03-11 坤达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微透镜晶体的制备工艺及微透镜晶体的应用
CN103802444B (zh) * 2014-01-25 2016-08-17 东莞南玻工程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彩釉玻璃网版和彩釉玻璃的制作方法
CN105047573B (zh) * 2015-06-30 2018-07-17 通富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封装打线工艺中焊锡防腐蚀的处理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3755A (zh) * 2002-04-27 2003-11-05 高文和 冷光片的制造流程
CN2640187Y (zh) * 2003-08-10 2004-09-08 张寿生 一种电致发光屏和发光片
CN1728909A (zh) * 2004-06-26 2006-02-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3755A (zh) * 2002-04-27 2003-11-05 高文和 冷光片的制造流程
CN2640187Y (zh) * 2003-08-10 2004-09-08 张寿生 一种电致发光屏和发光片
CN1728909A (zh) * 2004-06-26 2006-02-01 三星Sdi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83536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89473B (zh) 基于纳米线的透明导体及其应用
RU2639294C2 (ru) Электролюминесцентные устройства и их изготовление
CN101278363B (zh) 带有透明导电层的膜和其形成的元件、电子器件及制造方法
CN101945710B (zh) 具有填充材料的透明导电涂层
US4684353A (en)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film laminate
CN104245608B (zh) 使用膜状模具的具有凹凸图案的光学基板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以及具备该光学基板的器件的制造方法
CN101473698B (zh) 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193472B (zh) El膜片及其制作方法以及具有该膜片的移动电话键盘
CN102834936A (zh) 基于纳米线的透明导体及对其进行构图的方法
CN102250506A (zh) 基于纳米线的透明导体
Sloma et al. Electroluminescent structures printed on paper and textile elastic substrates
CN102683536B (zh) 一种电致冷光组件及其生产方法
CN101894501A (zh) 一种柔性矩阵无机电致发光平板显示器
CN204859600U (zh) 一种电致发光板
CN100551186C (zh) 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KR100590317B1 (ko) 발광영역이 확대되고 내습특성이 우수하며 유연성을 갖는분산형 교류 구동 이엘 램프의 구조, 그 제조방법, 그제조방법에 사용되는 내습성 형광체 물질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473699A (zh) 分散型电致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202585517U (zh) 一种电致冷光组件
JPH0878164A (ja) 導電ペーストと透光性導電膜およびそれらを用いた分散型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素子
JP2008004408A (ja) 太陽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10073786A (ko) 저온 선택적 원자층 형성 공정을 이용한 유연성 기판용 투명전도막 형성방법
CN107316941A (zh) 一种柔性钙钛矿发光器件的制备方法
CN112309280B (zh) 一种具有可控图案的冷光片及其制作方法、发光装置
RU2073962C1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розрачного электрода для электролюминесцентной панели
WO2015062068A1 (zh) 一种形成导电功能图案的图形化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5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