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77508B -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 Google Patents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77508B
CN102677508B CN201210170739.8A CN201210170739A CN102677508B CN 102677508 B CN102677508 B CN 102677508B CN 201210170739 A CN201210170739 A CN 201210170739A CN 102677508 B CN102677508 B CN 102677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p
true qualities
steam
pulpboard
raw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707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77508A (zh
Inventor
薛勤
徐发祥
于渭东
刘爱兵
陈昌明
谢鹏
于彬
杨大平
竭发全
邬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bin Gra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707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77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77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7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77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77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将复合纸浆送入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连续蒸煮器的连蒸管设为3段,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设有加入碱液的T形管和加入蒸汽的蒸汽管,其他两段均设有加入蒸汽的蒸汽管,液比:1:2.0~4.0;碱液为NaOH和Na2SO3,按绝干重量的17~30%加入;压缩比:1:2~3.0。由于本发明的原料采用的是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制备溶解浆的成本,同时也满足粘胶纤维用溶解浆的质量要求。

Description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方法,尤其涉及用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方法,其中,溶解浆是指粘胶纤维用浆粕、纤维素及纤维素衍生物 。
背景技术
申请号为200710050470.9,授权公告号为CN101158125,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4月9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造纸级针叶木浆板改性工艺,其中蒸煮工艺采用的是将造纸级木浆板采用烧碱法、硫酸盐法或亚硫酸盐法进行蒸煮,蒸煮剂分别为NaOH、NaOH+Na2S、Na2SO3 + NaOH,工艺条件是:1、烧碱法、硫酸盐法蒸煮液总碱浓度为40-120g/l、液比1:2.5-4.0;亚硫酸盐法蒸煮液总酸用量5-9%、液比1:3.0-4.0;2、蒸煮液初温≥40℃;3、预升温10-15分钟,至105±5℃;4、停汽后再空运转25-30分钟;5、采用3次以内小放汽;6、保温温度135-172℃,升温总时间2小时以内。本发明提供的蒸煮工艺添加了蒸煮剂,蒸煮均匀且蒸煮工艺多样,造纸级木桨板经过该蒸煮工艺后取得了较好的提纯聚酯效果,该发明最后制得的木浆粕的各项指标可与同类粘胶纤维用棉浆粕指标媲美,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我国是一个木材奇缺的国家,用造纸级木桨板改性为木浆粕的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用单一的木浆粕生产出来的粘胶纤维,性能单调,彰显个性不突出。 
而申请号为200910263444.3,授权公告号为CN101736637A,授权公告日为2010年6月16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利用本色未漂竹浆改性制备竹溶解浆的生产方法,步骤是经疏解后的未漂本色竹浆,经浓缩脱水后送入双螺旋辊式磨浆机,在机内继续脱水,并加入药液,浆料在机内完成继续浓缩、揉搓、药液混合工序,然后将浆料输送到蒸煮器,蒸煮完毕后进入包括洗涤、漂白在内的后续工序,直至抄造,其中蒸煮工艺条件为:出双螺旋辊式磨浆机浆料温度:40-95℃,进入蒸煮器温度:40-80℃,液比:1:3.0-7.0,装斗量:150-250kg绝干浆料/m3,升温条件:入料温度升温到120℃,时间30-60min,120℃保温30-120min,放气5-20min,继续升温到140-145℃,升温时间30-60min,在140-145℃,保温120-180min,保温完毕继续升温到165-170℃,保温30-180min,保温完毕,降温放料,放料后经洗涤浆料质量指标:白度:45-75%,α-纤维素:85-95%,得率:65-85%,粘度:14-18mpa.s。本发明利用本色未漂竹浆改性为粘胶纤维用竹浆粕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资源供应来源且本法生产制备的竹浆粕α-纤维素含量较高,适用于长、短丝纤维。但是该发明制备的竹浆粕存在以下缺点:1、得率较低,最高得率仅为85%。2、α-纤维素含量波动较大,从85%到95%,使得改性出来的竹浆粕α-纤维素含量不稳定。3、纤维平均长度低于造纸木纤维,生产过程灰分、多戊糖含量高,且竹类纤维质硬、厚壁纤维较多、细胞腔窄小、纤维组织致密、细胞中存在空气而导致溶解困难、化工用量大。4、单一的竹浆粕生产出来的粘胶纤维,性能单调,彰显个性不突出。
上述的造纸级针叶木浆板改性工艺和利用本色未漂竹浆改性制备竹溶解浆的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木浆粕和竹浆粕具有各自的优点与缺点,性能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如肌肤亲和力、纤维的挺度、抗菌抑菌功能、纤维柔感性、防臭性、透气性、着色性、反弹性、吸湿放湿性等。由此可知找出一种改性工艺将两种原料复合改性制备溶解浆,来弥补各自的缺点,保留各自的优点是十分必要的。
申请号为200610020971.8,授权公告号为CN1844497,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10月11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由木、棉混合生产的复合纤维素新型浆粕及其制造方法。复合纤维素新型浆粕由棉绒、木材、麻、竹材之任意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原材料的任意组合所制成,其中的蒸煮工艺为:棉采用苛性钠法、木采用硫酸盐法或亚硫酸盐法蒸煮,按绝干重量的5.0-35.0%加入NaOH、Na2S、Na2SO3、H2SO3中的一种或几种,液比为:1:1.0~9.5,蒸煮先抽真空,升温次数≥1次,小放汽次数≥0次,每次升温最高温度≤200℃,每次升温、保温时间≤800分钟。本发明提出了新型粘胶纤维浆粕及其生产的新思路,能有效地将棉、木纤维原料的优点集中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供满足于粘胶纤维彰显不同性能、不同档次对浆粕原料的需要,且扩大了原料的来源,降低了粘胶纤维用浆粕的生产成本。但是该发明涉及的蒸煮工艺采用的蒸煮设备是蒸球、立锅或蒸煮器,其单位设备产量低、使用人工量大、安全性不高,从而导致其生产效率低。其蒸煮液比为1:1.0~9.5,蒸煮液比大,需加热的液体多,从而导致能耗高。所使用的蒸煮设备热传递效率低,从而导致蒸煮均匀性差,蒸煮周期长。
申请号为200810044655.3,授权公告号为CN101333778,授权公告日为2008年12月31日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氧解连蒸法制备溶解浆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棉短绒预处理:用双辊磨浆机对棉短绒进行棉短绒开松、旋风分离和除尘、喂料、双辊磨浆处理等预处理;.氧解连蒸:采用横管连蒸装置,通过高温、碱、氧气或双氧水的作用,实现连续、快速、低污染的制备溶解棉浆。横管连蒸装置包括预反应料仓、双辊计量器、喂料螺旋、T型管、连蒸管和冷喷放装置。本发明有效实现棉短绒干法备料后的切断、撕裂和细胞初生壁的破坏,棉短绒中大量杂质的物理、化学去除,棉短绒在连蒸装置中的快速降聚和快速降聚下甲种纤维素的提纯,生产环节中废热的回收利用,黑液中COD总量的削减等问题,而且蒸煮均匀、蒸煮周期短。但是该发明只适用于将棉短绒改性制备成粘胶纤维,如果将复合原料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来改性制备溶解浆,改性后的溶解浆的质量指标达不到溶解浆的要求,且耗能高,得率低。
综上所述,上述几个发明专利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原料单一,生产出来的溶解浆性能单一、彰显个性不突出。2、单一的原料都有各自的缺点,要么生产成本高、要么得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3、生产设备落后、耗能高、蒸煮不均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该蒸煮工艺能够将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且通过该蒸煮工艺改性制备的粘胶纤维用溶解浆与同类粘胶纤维用棉浆粕或木浆粕相比,其质量指标均能满足粘胶纤维用浆粕要求,且质量稳定,得率较高,从而拓宽了原料的选择范围,降低了生产成本,其蒸煮效率高、蒸煮周期短、蒸煮均匀、能耗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复合浆送入管式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所述连续蒸煮器的连蒸管设为3段,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设有加入碱液的T形管和加入蒸汽的蒸汽管,其他两段均设有加入蒸汽的蒸汽管,其蒸煮工艺要求如下:
液比:1:2.0~4.0;
按绝干重量的17~30%加入碱液;
所述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5℃;
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5℃;
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50℃~175℃;
压缩比:1:2~3.0。
所述本色竹纸浆、本色木纸浆按以下配比复合而成,本色竹纸浆:本色木纸浆=40%~60%:40%~60%。
所述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所述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所述碱液为NaOH和Na2SO3的混合溶液,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0%~98%:2%~10%。
所述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的复合纸浆在蒸煮前采用干法备料的方法备料。
所述干法备料的具体工艺条件是:a、纸浆投入量≥4吨/批,b、按纤维绝干重量的13~30%加入NaOH溶液,C、液比1:2.0~5.0。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采用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的复合改性为溶解浆,克服了用单一本色竹纸浆改性竹浆粕得率较低、竹浆粕α-纤维素含量不稳定,纤维平均长度低于造纸木纤维,生产过程灰分、多戊糖含量高,且竹类纤维质硬、厚壁纤维较多、细胞腔窄小、纤维组织致密、细胞中存在空气而导致溶解困难、化工用量大,性能单调,彰显个性不突出的缺陷和用单一的本色木纸浆改性为木浆粕的成本高、选用范围狭窄、破坏环境的缺陷,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蒸煮工艺改性的溶解浆与同类的粘胶纤维用棉浆粕、木浆粕相比,其甲纤含量、白度、粘度大体相当,符合粘胶纤维用溶解浆的标准,适用于长短纤维。
2、由于本发明的原料是本色竹纸浆和本色木纸浆,其聚合度均在大体相当,在连续蒸煮器中蒸煮时,液比为1:2.0~4.0;碱液NaOH和Na2SO3,按绝干重量的17~30%加入;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5℃,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5℃,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50℃~175℃;压缩比:1:2~3。液比超过1:4.0,将导致连续蒸煮器耗能极大,严重的浪费了能源。连蒸管3段蒸汽温度保证了两种原料的充分蒸煮,避免了一种原料过蒸煮另一种原料欠蒸煮的缺陷的发生,从而使得两种复合原料改性制备的溶解浆的质量指标与单一的棉浆粕或木浆粕大体相当,满足使用要求。碱液为NaOH和Na2SO3,按绝干重量的17~30%加入,碱液的加入提高了连续蒸煮的的蒸煮质量,使蒸煮更加均匀,且黑液量小,有利于环保。
3、本发明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既具有木浆粕的优点又具有竹浆粕的优点,性能多样化,彰显个性突出。由于蒸煮工序采用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且蒸煮器的连蒸管设有3段,对复合纸浆分段加热蒸煮,且蒸煮温度逐渐提高。这样利用本发明提供的蒸煮工艺蒸煮时造价低、能耗低、占地面积小、人工小、安全性高、蒸煮质量高、黑液量小。
4、选用的本色竹纸浆和本色木纸浆的聚合度相差不大,在蒸煮的过程中有利于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稳定、节约化工药液、缩短洗涤流程,节约了水电的消耗,且不会出现一种原料欠蒸煮,另一种原料过蒸煮的缺陷发生,同时这两种原料的选择对连续蒸煮器的损坏较小,提高了连续蒸煮器的使用寿命。
5、本色竹纸浆:本色木纸浆=40%~60%:40%~60%,按此比例复合的复合纸浆蒸煮过程简单、易控且成品浆粕成形匀度好,强度高,甲纤高。
6、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选用上述质量指标有利于复合浆蒸煮均匀,有利于蒸煮工艺过程的控制,节约化工药液,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更有效的保证溶解浆的质量指标达到粘胶纤维用溶解浆的要求和质量的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所述本色竹纸浆、本色木纸浆按以下配比组合而成,本色竹纸浆:本色木纸浆=40%~60%:40%~60%,将所述混合后的复合浆送入管式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所述连续蒸煮器的连蒸管设为3段,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设有加入碱液的T形管和加入蒸汽的蒸汽管,其他两段均设有加入蒸汽的蒸汽管,其蒸煮工艺要求如下,液比:1:2.0~4.0;碱液为NaOH和Na2SO3,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0%~98%:2%~10%,按绝干重量的17~30%加入;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5℃,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5℃,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50℃~175℃;压缩比:1:2~3.0;
本发明采用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的复合改性为溶解浆,克服了用单一本色竹纸浆改性竹浆粕得率较低、竹浆粕α-纤维素含量不稳定,纤维平均长度低于造纸木纤维,生产过程灰分、多戊糖含量高,且竹类纤维质硬、厚壁纤维较多、细胞腔窄小、纤维组织致密、细胞中存在空气而导致溶解困难、化工用量大,性能单调,彰显个性不突出的缺陷和用单一的本色木纸浆改性为木浆粕的成本高、选用范围狭窄、破坏环境的缺陷,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蒸煮工艺改性的溶解浆与同类的粘胶纤维用棉浆粕、木浆粕相比,其甲纤含量、白度、粘度大体相当,符合粘胶纤维用溶解浆的标准,适用于长短纤维。液比超过1:4.0,将导致连续蒸煮器耗能极大,严重的浪费了能源。连蒸管3段蒸汽温度保证了两种原料的充分蒸煮,避免了一种原料过蒸煮另一种原料欠蒸煮的缺陷的发生,从而使得两种复合原料改性制备的溶解浆的质量指标与单一的棉浆粕或木浆粕大体相当,满足使用要求。本发明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既具有木浆粕的优点又具有竹浆粕的优点,性能多样化,彰显个性突出。生产时造价低、能耗低、占地面积小、人工小、安全性高。选用的本色竹纸浆和本色木纸浆的质量指标有利于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稳定、节约化工药液、缩短洗涤流程,节约了水电的消耗。本色竹纸浆:本色木纸浆=40%~60%:40%~60%,成品浆粕成形匀度好,强度高,甲纤高。
为了有利于复合浆蒸煮均匀,有利于蒸煮工艺过程的控制,节约化工药液,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能更有效的保证溶解浆的质量指标达到粘胶纤维用溶解浆的要求和质量的稳定,所述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所述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本发明将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的复合纸浆改性为溶解浆的工艺步骤为:
备料(常规的干法备料或湿法备料均可)、蒸煮、洗涤、除杂、漂白、二次洗涤、抄粕。而本发明的发明点在于蒸煮工艺,其他工艺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也可以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
实施例1
A、备料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40%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加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30%,C、液比1:2.0,d、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2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100,灰份0.71%。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本实施例的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冷碱碎浆浆浓2%,c 、脱液后浆料干度≥20%,d入球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e、液比1:2.0~5.0,f、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100,灰份0.71%。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按绝干重量的17%加入,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0%:10%液比:1:2.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50℃;压缩比:1:2。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1、采用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8—93% 500—800 78—88% 0.1—0.2% 75—85%
2、采用湿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3% 500—700 80—88% 0.1—0.2% 75—85%
实施例2
A、备料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40%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a、纸浆投入量5吨/批,b、加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5%,C、液比1:3.0,d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5%,聚合度10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3%,聚合度1200,灰份0.71%。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a、纸浆投入量5吨/批,b、冷碱碎浆浆浓4%,c 、脱液后浆料干度22%,d入球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8%,e、液比1:3.0,f、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5%,聚合度11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2%,聚合度1000,灰份0.71%。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按绝干重量的20%加入,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2%:8%液比:1:2.5,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60℃;压缩比:1:2。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8—93% 500—800 78—88% 0.1—0.2% 75—85%
湿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8—92% 600—850 78—88% 0.1—0.2% 75—85%
实施例3
A、备料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40%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4%:6%,按绝干重量的23%加入,液比:1:3.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10℃,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65℃;压缩比:1:3。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9—94% 500—800 76—86% 0.1—0.2% 75—85%
湿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2—94% 400—600 66—88% 0.1—0.2% 75—85%
实施例4
A、备料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45%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加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30%,C、液比1:2.0~5.0,d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冷碱碎浆浆浓2%-10%,c 、脱液后浆料干度≥20%,d、入球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30%,e、液比1:2.0~5.0,f、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0%:10%,按绝干重量的17%加入,液比:1:2.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145℃;压缩比:1:2。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9—94% 500—800 76—86% 0.1—0.2% 75—85%
湿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9—92% 500—700 78—82% 0.1—0.2% 75—90%
实施例5
A、备料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45%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4%:6%,按绝干重量的20%加入,液比:1:3.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10℃,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60℃;压缩比:1:3.0。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4% 500—800 75—85% 0.1—0.2% 75—85%
是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8% 400—600 75—85% 0.1—0.2% 75—85%
实施例6
A、备料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45%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与实施例4完全相同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8%:2%,按绝干重量的30%加入,液比:1:4.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10℃,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5℃,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70℃;压缩比:1:3.0。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2—96% 500—700 80—85% 0.1—0.2% 75—85%
是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8% 400—600 75—85% 0.1—0.2% 80—85%
实施例7
A、备料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50%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加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30%,C、液比1:2.0~5.0,d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冷碱碎浆浆浓2%-10%,c 、脱液后浆料干度≥20%,d、入球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30%,e、液比1:2.0~5.0,f、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0%:10%,按绝干重量的17%加入,液比:1:2.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0℃,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35℃,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145℃;压缩比:1:2。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2—96% 600—700 76—86% 0.1—0.2% 75—85%
湿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9—97% 500—700 78—82% 0.1—0.2% 75—90%
实施例8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50%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与实施例7完全相同。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与实施例7完全相同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4%:6%,按绝干重量的23%加入,液比:1:3.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50℃;压缩比:1:3.0。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6% 500—800 80—85% 0.1—0.2% 75—85%
是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6% 400—600 75—85% 0.1—0.2% 80—85%
实施例9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50%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与实施例7完全相同。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与实施例7完全相同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8%:2%,按绝干重量的30%加入,液比:1:4.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10℃,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5℃,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75℃;压缩比:1:3.0。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4—98% 500—600 80—85% 0.1—0.2% 75—85%
是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9—98% 400—600 75—85% 0.1—0.2% 80—85%
实施例10
A、备料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55%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加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30%,C、液比1:2.0~5.0,d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冷碱碎浆浆浓2%-10%,c 、脱液后浆料干度≥20%,d、入球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30%,e、液比1:2.0~5.0,f、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0%:10%,按绝干重量的17%加入,液比:1:2.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0℃,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35℃,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145℃;压缩比:1:2。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6% 500—700 76—86% 0.1—0.2% 75—85%
湿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6% 400—600 78—82% 0.1—0.2% 75—90%
实施例11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55%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与实施例10完全相同。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0完全相同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8%:2%,按绝干重量的30%加入,液比:1:4.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10℃,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5℃,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75℃;压缩比:1:3.0。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2—98% 400—500 80—85% 0.1—0.2% 75—85%
是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8% 400—500 75—85% 0.1—0.2% 80—85%
实施例12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55%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与实施例10完全相同。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0完全相同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4%:6%,按绝干重量的23%加入,液比:1:3.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50℃;压缩比:1:3.0。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9—96% 500—700 80—85% 0.1—0.2% 75—85%
是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2—96% 400—500 75—85% 0.1—0.2% 80—85%
实施例13
A、备料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60%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加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30%,C、液比1:2.0~5.0,d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a、纸浆投入量≥4吨/批,b、冷碱碎浆浆浓2%-10%,c 、脱液后浆料干度≥20%,d、入球碱量(与纤维绝干量百分比)13~30%,e、液比1:2.0~5.0,f、质量指标要求: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0%:10%,按绝干重量的17%加入,液比:1:2.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0℃,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35℃,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145℃;压缩比:1:2。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4% 400-600 76—86% 0.1—0.2% 75—85%
湿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89—94% 500-600 78—82% 0.1—0.2% 75—90%
实施例14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60%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与实施例13完全相同。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3完全相同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8%:2%,按绝干重量的30%加入,液比:1:4.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10℃,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5℃,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75℃;压缩比:1:3.0。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2—98% 400—600 80—85% 0.1—0.2% 75—85%
是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8% 400—700 75—85% 0.1—0.2% 80—85%
实施例15
将本色竹纸浆占复合浆板60%的复合浆板,用分散装置例如散包机、喂粕机、分叶刀等对混合纸浆板进行分散,用切割设备和粉碎设备如碎浆机、粉碎机将浆板粉碎成絮状,用输送设备(风机、旋风分离器、螺旋输送机)将絮状的复合浆板送入蒸煮设备中,在送入蒸煮设备的过程中,一边投入原料一边加入蒸煮液,此备料方法称为干法备料,其工艺要求为:与实施例13完全相同。
采用此备料方法的优点:备料地点灵活,可实现机械化作业,降低劳动强度,药液混合均,反应速快、得率高,蒸煮质量好。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备料,在连续蒸煮器时要加入碱液。
备料也可以采用湿法备料,其具体步骤为:采用分散装置(散包机、喂粕机、碎浆机、疏解机)→配碱装置→混合装置(渍浸桶)→脱液装置(压榨机、挤浆机)→粉碎装置(粉碎机)→输送装置(螺旋输送机、皮带输送机)→将料投入蒸煮液中。其工艺条件:与实施例13完全相同
湿法备料的优点:控制稳定性好,单机生产能力大,劳动生产率高,制备的碱纤含碱均匀。如果采用此备料方法,在连续蒸煮时可以不加入碱液。
B、蒸煮
用螺旋输送机或皮带输送机将步骤A制成的絮状复合浆板送往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如果步骤A采用干法备料,在连续蒸煮时,通过T形管向连续蒸煮器中加入碱液,碱液选用NaOH和Na2SO3混合物,其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4%:6%,按绝干重量的23%加入,液比:1:3.0,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50℃;压缩比:1:3.0。
C、蒸煮完毕后放料,进行洗涤、漂白、酸处理、浓缩、除杂、抄造工序。
经过本实施例改性制备出来的溶解浆其质量指标如下表所示:
干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6% 500—600 80—85% 0.1—0.2% 75—85%
湿法备料
甲纤 聚合度 白度 灰分 得率
90—94% 400—500 75—85% 0.1—0.2% 80—85%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得出,采用本发明的蒸煮工艺,可以将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的混合纸浆改性为溶解浆,且之处溶解浆的质量指标与棉浆粕、木浆粕的质量指标大体相当。
申请人将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的混合纸浆改性为溶解浆的时候采用过将造纸木浆改性为木浆粕的现有蒸煮工艺,通过试验发现,采用现有的蒸煮工艺,蒸煮过后的质量指标为甲纤含量 ≤80.0 %  白度≥81 % ,聚合度 500-800,得率75-85% ,根本不能满足国家标准对溶解浆的质量要求,而采用将竹纸浆改性为竹浆粕的蒸煮工艺,蒸煮过后的质量指标为甲纤含量≤89 %,白度≤78 %,聚合度500-800,得率75-85%,也不能满足国家标准对溶解浆的质量要求。

Claims (5)

1.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复合浆送入管式连续蒸煮器进行蒸煮,所述连续蒸煮器的连蒸管设为3段,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设有加入碱液的T形管和加入蒸汽的蒸汽管,其他两段均设有加入蒸汽的蒸汽管,其蒸煮工艺要求如下:
液比:1:2.0~4.0;
按绝干重量的17~30%加入蒸煮液;
所述连蒸管的与预反应料仓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05±5℃;
中间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40±5℃;
与冷喷放装置相连的一段的蒸汽温度为150℃~175℃;
压缩比:1:2~3.0,
所述本色竹纸浆、本色木纸浆按以下配比复合而成,本色竹纸浆:本色木纸浆=40%~60%:40%~60%,
所述本色竹纸浆甲纤含量≥94%,聚合度1000-1300,灰份≤0.5%,所述本色木纸浆甲纤含量≥91%,聚合度1000-1500,灰份≤0.7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剂为NaOH和Na2SO3的混合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NaOH和Na2SO3的混合比例为:NaOH:Na2SO3=90%~98%: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的复合纸浆在蒸煮前采用干法备料的方法备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法备料的具体工艺条件是:a、纸浆投入量≥4吨/批,b、按纤维绝干重量的13~30%加入NaOH溶液,C、液比1:2.0~5.0。
CN201210170739.8A 2012-05-29 2012-05-29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Active CN102677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0739.8A CN102677508B (zh) 2012-05-29 2012-05-29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70739.8A CN102677508B (zh) 2012-05-29 2012-05-29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7508A CN102677508A (zh) 2012-09-19
CN102677508B true CN102677508B (zh) 2014-06-18

Family

ID=46810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70739.8A Active CN102677508B (zh) 2012-05-29 2012-05-29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775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32639A (zh) * 2014-12-09 2015-04-22 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棉纸浆、本色竹纸浆和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3778A (zh) * 2008-06-10 2008-12-31 宜宾长毅浆粕有限责任公司 氧解连蒸法制备溶解浆的生产方法
CN101736632B (zh) * 2009-12-17 2011-09-14 宜宾长毅浆粕有限责任公司 本色未漂木纸浆改性制备木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N101736633B (zh) * 2009-12-17 2011-06-08 宜宾长毅浆粕有限责任公司 本色未漂竹纸浆改性制备竹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N102182090B (zh) * 2011-03-02 2014-07-09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纸浆与棉短绒的复合浆粕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77508A (zh)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51320B (zh) 一种禾草类低白度浆、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818460B (zh) 本色未漂木纸浆改性制备木溶解浆的方法
CN102677505B (zh) 漂白竹纸浆与漂白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N101451322B (zh) 一种禾草类未漂浆、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058953A (zh) 采用玉米杆制备漂白溶解浆的方法
CN101451313B (zh) 一种以禾草类植物为原料制备漂白化学浆的方法
CN112176750A (zh) 一种阔叶木混合材的p-rc apmp制浆方法
CN103556249B (zh) 一种棕榈粘胶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4752A (zh) 一种粘胶短纤维用木浆粕的制备方法
CN111618961B (zh) 一种粘胶级竹材溶解浆的制备方法
CN102677507B (zh) 本色竹纸浆与棉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N102677508B (zh) 本色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N101736637B (zh) 本色未漂竹纸浆改性制备竹溶解浆的方法
CN101735323B (zh) 醋酸纤维用竹浆粕生产方法
CN102720084B (zh) 本色竹纸浆与漂白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N101148834A (zh) 造纸级阔叶木浆板变性生产工艺
CN101435164B (zh) 造纸级硫酸盐木浆板变性生产工艺
CN104532640A (zh) 棉纸浆、漂白竹纸浆和漂白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N104532639A (zh) 棉纸浆、本色竹纸浆和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N101148835A (zh) 造纸级木浆板变性生产工艺
CN102677500A (zh) 一种适用于本色未漂木纸浆改性制备溶解浆的备料工艺
CN102677506B (zh) 漂白竹纸浆与本色木纸浆复合改性为溶解浆的蒸煮工艺
CN102561096A (zh) 一种本色未漂木纸浆改性制备木溶解浆的方法
CN102677509B (zh) 一种漂白针叶木和阔叶木复合纸浆改性制备溶解浆的备料工艺
CN102691221B (zh) 一种适用于漂白木纸浆改性制备溶解浆的备料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YIBIN GRACE GROUP COMPANY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IBIN CHANGYI POMAC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30522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YIBIN GRACE GROUP COMPANY

Effective date: 2013052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30522

Address after: 644002 space Road, Nan'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ibin, Sichuan

Applicant after: Yibin Grace Group Company

Address before: 644002 Yibin, South Bank of the middle of the road, the space shuttle

Applicant before: Yibin Changyi Pomace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Yibin Grace Group Company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