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8660B - 基于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8660B
CN102668660B CN201080059400.XA CN201080059400A CN102668660B CN 102668660 B CN102668660 B CN 102668660B CN 201080059400 A CN201080059400 A CN 201080059400A CN 102668660 B CN102668660 B CN 1026686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 channel
data
component carriers
macpdu
rlcpdu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94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8660A (zh
Inventor
杨涛
苏西安·利姆
钱德瑞卡·沃拉尔
苏帝普·帕拉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catel Lucent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686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86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86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86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和装置。首先,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其次,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最后,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相应的,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重组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还提出了一种在RL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和装置。

Description

基于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尤其涉及基于载波聚合技术(CarrierAggregation,CA)的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在长期演进版本8/9(LTERelease8/9)的MACspecification中,用户端的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Control,MAC)层负责执行逻辑信道(LogicalChannel,LCH)优先级处理,其基于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在逻辑信道之间分配ULgrant(上行授权),并且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ransmissionTimeInterval,TTI)内为每个逻辑信道计算相应的RLCPDU的大小。
在长期演进-高级(LTE-Advanced)的应用场景中,更宽的带宽,达到100M被使用,以满足更高的传输速率的需要。对于后向兼容,该100M的带宽将被分成多个分量载波(ComponentCarrier),每个分量载波最多有20M的带宽。因此,对于一个LTE-A应用场景中的用户设备,可使用5个分量载波。在LTE-A的多个分量载波的应用场景中,将来自逻辑信道的数据放在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这与LTE中将来自逻辑信道的数据放在一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相比,将会带来更高的数据分段可能性。
目前,在LTE-A的多个分量载波的应用场景中,如何处理数据分段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RL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b.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中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生成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c.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RLCPDU分别映射到为该逻辑信息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可选的,所述步骤a还包括: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所述每个逻辑信道;所述步骤b还包括: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生成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所述步骤c还包括: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分别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B.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C.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可选的,所述步骤A还包括: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所述每个逻辑信道;所述步骤B还包括: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所述步骤C还包括: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本发明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重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多个MACPDU;ii.根据所述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可选的,所述步骤ii还包括:根据所述多个MACPDU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并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次序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可选的,所述步骤ii还包括:根据所述多个MACPDU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以及分段序号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本发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RL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第一分段装置,所述第一分段装置包括:第一调度装置,用于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第一生成装置,用于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中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生成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第一映射装置,用于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RLCPDU分别映射到为该逻辑信息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度装置还用于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所述每个逻辑信道;所述第一生成装置还用于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生成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所述第一映射装置还用于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分别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本发明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第二分段装置,所述第二分段装置包括:第二调度装置,用于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第二生成装置,用于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第二映射装置,用于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度装置还用于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所述每个逻辑信道;所述第二生成装置还用于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所述第二映射装置还用于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本发明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重组的数据重组装置,所述数据重组装置包括:接收装置,用于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多个MACPDU;重组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可选的,所述重组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多个MACPDU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并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次序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可选的,所述重组装置还用于根据所述多个MACPDU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以及分段序号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本发明所涉及的在RLC层或在MAC进行数据分段技术方案可适用于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中。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结合附图对非限定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为明显和突出。
图1示出了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RL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RL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第一分段装置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第一分段装置的结构框图。
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步骤特征/装置(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RL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11中,发送设备1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
具体的,发送设备1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每个逻辑信道。
其中,该调度结果包括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个分量载波上传输的数据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MAC层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资源,分别计算每个逻辑信道在为其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个分量载波上传输的数据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MAC层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资源,首先,分别计算每个逻辑信道在为其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然后,计算每个逻辑信道在为其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中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
其次,在步骤S12中,发送设备1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中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生成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
具体的,发送设备1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榆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生成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逻辑信道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数据组装成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对于一个逻辑信道而言,该逻辑信道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与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一个RLCPDU对应一个分量载波。
该逻辑信道所生成的一个RLCPDU的大小与该逻辑信道要在与该RLCPDU相对应的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有关。例如,该逻辑信道要在与该RLCPDU相对应的分量载波上传输50比特的信息,那么,该RLCPDU的大小也应当为50比特。
当然,如果该逻辑信道缓存中的数据不够时,则在MAC层添加相应的Padding。
对于首次传输而言,每个逻辑信道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的是RLCSDU(无线链路控制层业务数据单元)。当从一个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的多个RLCSDU中的数据组装成一个RLCPDU时,该RLCPDU中的开头一部分数据和/或末尾一部分数据可能是被分段的RLCSDU数据。也就是说,如果一个RLCPDU仅能容纳4个半的RLCSDU中的数据,那么,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的前4个RLCSDU中的数据能够依次放入该RLCPDU中,而第5个RLCSDU中将只有一半的数据能够放入该RLCPDU。该第5个RLCSDU中的部分数据与前4个RLCSDU中的全部数据一起组装成一个RLCPDU。在这种情形下,第5个RLCSDU中的数据被分段,其前半部分数据与前4个RLCSDU中的数据一起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在一个分量载波上传输,而其后半部分数据将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其余的若干RLCSDU中的数据组装成另一个新的RLCPDU在另一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同样的,对于重传而言,每个逻辑信道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的是首次传输失败而需要进行重新传输的RLCPDU。如果重传时逻辑信道所生成的新的RLCPDU的大小只能是原来首次传输时一个RLCPDU的大小的四分之三,那么,该需要重传的RLCPDU中的数据将被分割,其中前四分之三的数据将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在一个分量载波上传输,而其后四分之一的数据将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其余需要重传的RLCPDU中的数据组装成另一个新的RLCPDU在另一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最后,在步骤S13中,发送设备1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RLCPDU分别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具体的,发送设备1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分别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逻辑信道所生成的对应于为其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的头部信息中都包含有序号信息。这样,接收设备2在RLC层接收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后,根据该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的头部信息中所包含的序号信息就能将该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按序进行重组。
图2示出了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流程图。
首先,在步骤S21中,发送设备1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
具体的,发送设备1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每个逻辑信道。
其中,该调度结果包括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MAC层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资源,计算每个逻辑信道能够在为其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
其次,在步骤S22中,发送设备1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
具体的,发送设备1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逻辑信道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数据组装成一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对于一个逻辑信道而言,该逻辑信道所生成的一个新的RLCPDU的大小与该逻辑信道要在为其调度的所有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的大小有关。例如,该逻辑信道要在为其调度的所有分量载波上传榆300比特的信息,那么,该新的RLCPDU的大小也应当为300比特。
当然,如果该逻辑信道缓存中的数据不够时,则在MAC层添加相应的Padding。
最后,在步骤S23中,发送设备1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具体的,发送设备1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也即,发送设备1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中的数据进行分段,然后,将分段后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分段分别放入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并将该一个或多个MACPDU分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发送设备1配置的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个分量载波都设定有次序,该次序信息在发送设备1和接收设备2中同步。MAC层对来自一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中的数据进行分段,并组装成一个或多个MACPDU后,将该一个或多个MACPDU按照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次序逐一映射到该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对应于该实施例中,接收设备2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到来自发送设备1的多个MACPDU后,根据该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以及该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次序信息,将该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例如,发送设备1配置有3个分量载波,分别为CC1,CC2,CC3,假设为某一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分量载波为CC1和CC3,那么,MAC层对该逻辑信道所生成的一个新的RLCPDU中的数据进行分段生成第一数据分段和第二数据分段,然后,将其中的第一数据分段放入一个MACPDU通过CC1传输,将第二数据分段放入另一个MACPDU通过CC3传输。
当接收设备2在CC1和CC3上接收到这两个MACPDU后,根据该两个MACPDU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可以知道该两个MACPDU中的第一数据分段和第二数据分段属于同一逻辑信道,那么,该接收设备2将从CC1上接收到的MACPDU中的第一数据分段以及从CC3上接收到的MACPDU中的第二数据分段按序重组成原始的RLCPDU。
其中,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用于标识该MACPDU中的数据属于哪个或哪些逻辑信道。例如,一个MACPDU中的全部数据可能仅属于一个逻辑信道,也可能该全部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属于一个逻辑信道,而另一部分数据属于另一个逻辑信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中的数据进行分段,并组装成的一个或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中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以及分段序号信息。
其中,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用于标识该MACPDU中的数据属于哪个或哪些逻辑信道。
分段序号信息用于指示该MACPDU中的数据属于哪个逻辑信道的第几个数据分段或者分别属于哪些逻辑信道的第几个数据分段。
可选的,每个MACPDU的头部信息中还包括最后分段指示信息和/或MAC层分段指示信息。
其中,最后分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MACPDU中属于某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否是最后一个分段。如果是最后一个分段,那么,MAC层就不需要等待后续的数据,而可以直接将已经接收到的属于该逻辑信道的所有数据分段进行重组。
MAC层分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MACPDU中属于某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否被分段过。如果没有被分段过,那么,MAC层就不需要再等待后续的数据来进行重组,而可以直接将该MACPDU中的属于该逻辑信道的数据传输至RLC层。
对应于该实施例,接收设备2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到来自发送设备1的多个MACPDU后,根据该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以及分段序号信息,将该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的发送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或者基站,相应的,接收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基站或者用户设备。例如,当发送设备1为用户设备时,接收设备2为基站;而当发送设备1为基站时,接收设备2为用户设备。
以上是从方法步骤的角度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描述,以下将从装置模块的角度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RL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第一分段装置的结构框图。该第一分段装置10包括第一调度装置101,第一生成装置102以及第一映射装置103。
首先,发送设备1中的第一分段装置10中第一调度装置101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
具体的,该第一调度装置101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每个逻辑信道。
其中,该调度结果包括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个分量载波上传输的数据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调度装置101在MAC层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资源,分别计算每个逻辑信道在为其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个分量载波上传输的数据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调度装置101在MAC层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资源,首先,分别计算每个逻辑信道在为其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然后,计算每个逻辑信道在为其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中的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
其次,发送设备1中的第一分段装置10中的第一生成装置102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中每个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生成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
具体的,该第一生成装置102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生成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一生成装置102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数据组装成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对于一个逻辑信道而言,第一生成装置102在该逻辑信道上所生成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与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之间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一个RLCPDU对应一个分量载波。
该逻辑信道所生成的一个RLCPDU的大小与该逻辑信道要在与该RLCPDU相对应的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数据量的大小有关。例如,该逻辑信道要在与该RLCPDU相对应的分量载波上传输50比特的信息,那么,该RLCPDU的大小也应当为50比特。
当然,如果该逻辑信道缓存中的数据不够时,则在MAC层添加相应的Padding。
对于首次传输而言,每个逻辑信道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的是RLCSDU(无线链路控制层业务数据单元)。当从一个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的多个RLCSDU中的数据组装成一个RLCPDU时,该RLCPDU中的开头一部分数据和/或末尾一部分数据可能是被分段的RLCSDU数据。也就是说,如果一个RLCPDU仅能容纳4个半的RLCSDU中的数据,那么,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的前4个RLCSDU中的数据能够依次放入该RLCPDU中,而第5个RLCSDU中将只有一半的数据能够放入该RLCPDU。该第5个RLCSDU中的部分数据与前4个RLCSDU中的全部数据一起组装成一个RLCPDU。在这种情形下,第5个RLCSDU中的数据被分段,其前半部分数据与前4个RLCSDU中的数据一起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在一个分量载波上传输,而其后半部分数据将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其余的若干RLCSDU中的数据组装成另一个新的RLCPDU在另一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同样的,对于重传而言,每个逻辑信道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的是首次传输失败而需要进行重新传输的RLCPDU。如果重传时逻辑信道所生成的新的RLCPDU的大小只能是原来首次传输时一个RLCPDU的大小的四分之三,那么,该需要重传的RLCPDU中的数据将被分割,其中前四分之三的数据将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在一个分量载波上传输,而其后四分之一的数据将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其余需要重传的RLCPDU中的数据组装成另一个新的RLCPDU在另一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最后,发送设备1中的第一分段装置10中的第一映射装置103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RLCPDU分别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具体的,该第一映射装置103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分别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生成装置102在每个逻辑信道上所生成的对应于为其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的头部信息中都包含有序号信息。这样,接收设备2在RLC层接收到来自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后,根据该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的头部信息中所包含的序号信息就能将该一个或多个新的RLCPDU按序进行重组。
图4示出了根据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第二分段装置的结构框图。该第二分段装置10’包括第二调度装置101’,第二生成装置102’以及第二映射装置103’。
首先,发送设备1中的第二分段装置10’中的第二调度装置101’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
具体的,该第二调度装置101’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每个逻辑信道。
其中,该调度结果包括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调度装置101’在MAC层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资源,计算每个逻辑信道能够在为其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
其次,发送设备1中的第二分段装置10’中的第二生成装置102’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
具体的,该第二生成装置102'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第二生成装置102’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数据组装成一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对于一个逻辑信道而言,第二生成装置102'在该逻辑信道上所生成的一个新的RLCPDU的大小与该逻辑信道要在为其调度的所有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的大小有关。例如,该逻辑信道要在为其调度的所有分量载波上传输300比特的信息,那么,该新的RLCPDU的大小也应当为300比特。
当然,如果该逻辑信道缓存中的数据不够时,则在MAC层添加相应的Padding。
最后,发送设备1中的第二分段装置10’中的第二映射装置103’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具体的,该第二映射装置103’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映射到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也即,第二映射装置103’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中的数据进行分段,然后,将分段后的一个或多个数据分段分别放入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并将该一个或多个MACPDU分别映射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发送设备1配置的多个分量载波中的每个分量载波都设定有次序,该次序信息在发送设备1和接收设备2中同步。第二映射装置103’在MAC层对来自一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中的数据进行分段,并组装成一个或多个MACPDU后,将该一个或多个MACPDU按照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次序逐一映射到该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进行传输。
对应于该实施例中,接收设备2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到来自发送设备1的多个MACPDU后,根据该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以及该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次序信息,将该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例如,发送设备1配置有3个分量载波,分别为CC1,CC2,CC3,假设为某一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分量载波为CC1和CC3,那么,第二映射装置103’在MAC层对该逻辑信道所生成的一个新的RLCPDU中的数据进行分段生成第一数据分段和第二数据分段,然后,将其中的第一数据分段放入一个MACPDU通过CC1传输,将第二数据分段放入另一个MACPDU通过CC3传输。
当接收设备2在CC1和CC3上接收到这两个MACPDU后,根据该两个MACPDU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可以知道该两个MACPDU中的第一数据分段和第二数据分段属于同一逻辑信道,那么,该接收设备2将从CC1上接收到的MACPDU中的第一数据分段以及从CC3上接收到的MACPDU中的第二数据分段按序重组成原始的RLCPDU。
其中,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用于标识该MACPDU中的数据属于哪个或哪些逻辑信道。例如,一个MACPDU中的全部数据可能仅属于一个逻辑信道,也可能该全部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属于一个逻辑信道,而另一部分数据属于另一个逻辑信道。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映射装置103’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中的数据进行分段,并组装成的一个或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中至少包括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以及分段序号信息。
其中,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用于标识该MACPDU中的数据属于哪个或哪些逻辑信道。
分段序号信息用于指示该MACPDU中的数据属于哪个逻辑信道的第几个数据分段或者分别属于哪些逻辑信道的第几个数据分段。
可选的,每个MACPDU的头部信息中还包括最后分段指示信息和/或MAC层分段指示信息。
其中,最后分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MACPDU中属于某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否是最后一个分段。如果是最后一个分段,那么,MAC层就不需要等待后续的数据,而可以直接将已经接收到的属于该逻辑信道的所有数据分段进行重组。
MAC层分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MACPDU中属于某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是否被分段过。如果没有被分段过,那么,MAC层就不需要再等待后续的数据来进行重组,而可以直接将该MACPDU中的属于该逻辑信道的数据传输至RLC层。
对应于该实施例,接收设备2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到来自发送设备1的多个MACPDU后,根据该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以及分段序号信息,将该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的发送设备1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或者基站,相应的,接收设备2包括但不限于基站或者用户设备。例如,当发送设备1为用户设备时,接收设备2为基站;而当发送设备1为基站时,接收设备2为用户设备。
尽管在附图和前述的描述中详细阐明和描述了本发明,应认为该阐明和描述是说明性的和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不限于所上述实施方式。
那些本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说明书、公开的内容及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理解和实施对披露的实施方式的其他改变。在权利要求中,措词“包括”不排除其他的元素和步骤,并且措辞“一个”不排除复数。在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中,一个零件可能执行权利要求中所引用的多个技术特征的功能。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理解为对范围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
B.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
C.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进行分段后获取一个或多个MACPDU,并将该一个或多个MACPDU分别映射到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还包括:
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所述每个逻辑信道;
所述步骤B还包括:
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所述步骤C还包括:
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进行分段后获取一个或多个MACPDU,并将该一个或多个MACPDU分别映射到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还包括:
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从该逻辑信道缓存中取出数据组装成一个新的RLCPDU。
4.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重组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多个MACPDU,其中所述多个MACPDU是所述发送设备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进行分段后获得的;
ii.根据所述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MACPDU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并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的次序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i还包括:
根据所述多个MACPDU头部信息中的逻辑信道标识符信息以及分段序号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ACPDU头部信息中还包括最后分段指示信息和/或MAC层分段指示信息。
8.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发送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分段的第二分段装置,所述第二分段装置包括:
第二调度装置,用于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
第二生成装置,用于根据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分别为为每个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
第二映射装置,用于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进行分段后获取一个或多个MACPDU,并将该一个或多个MACPDU分别映射到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二分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度装置还用于:
在MAC层为每个逻辑信道调度用于传输该逻辑信道上的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以及确定在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上所传输的总数据量并将调度结果通知所述每个逻辑信道;
所述第二生成装置还用于:
根据来自MAC层的调度结果,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内,在每个逻辑信道上为为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全部分量载波生成一个新的RLCPDU并将其发送至MAC层;
所述第二映射装置还用于:
在MAC层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进行分段后获取一个或多个MACPDU,并将该一个或多个MACPDU分别映射到该逻辑信道所调度的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传输。
10.一种在基于载波聚合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接收设备中在MAC层进行数据重组的数据重组装置,所述数据重组装置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从一个或多个分量载波上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多个MACPDU,其中所述多个MACPDU是所述发送设备将来自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新的RLCPDU进行分段后获得的;
重组装置,用于根据所述多个MACPDU的头部信息,将所述多个MACPDU中的一个或多个MACPDU中属于同一逻辑信道的数据按序重组成一个RLCPDU。
CN201080059400.XA 2010-02-11 2010-02-11 基于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266866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0/070665 WO2011097812A1 (zh) 2010-02-11 2010-02-11 基于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8660A CN102668660A (zh) 2012-09-12
CN102668660B true CN102668660B (zh) 2016-05-18

Family

ID=443671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9400.XA Active CN102668660B (zh) 2010-02-11 2010-02-11 基于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68660B (zh)
WO (1) WO20110978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39918B (zh) * 2011-11-30 2016-05-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数据调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74205B (zh) * 2012-12-12 2019-01-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09691061A (zh) * 2017-02-10 2019-04-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WO2018176231A1 (zh) * 2017-03-28 2018-10-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数据接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0312226B (zh) * 2018-03-20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304A (zh) * 2006-03-22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1222484A (zh) * 2007-01-09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实现方法
CN101351033A (zh) * 2007-07-20 2009-0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增强上行接入系统的数据复用方法
EP2077687A1 (en) * 2008-01-04 2009-07-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enhancing layer 2 for a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uplin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8900B (zh) * 2007-09-12 2014-05-2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协议数据单元填充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43304A (zh) * 2006-03-22 2007-09-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长期演进网络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1222484A (zh) * 2007-01-09 2008-07-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层协议数据单元的实现方法
CN101351033A (zh) * 2007-07-20 2009-0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载波增强上行接入系统的数据复用方法
EP2077687A1 (en) * 2008-01-04 2009-07-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enhancing layer 2 for a high speed packet access uplin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97812A1 (zh) 2011-08-18
CN102668660A (zh) 201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11344B1 (ko) 무선 네트워크에서 버퍼 상태 리포트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2474874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针对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JP5875581B2 (ja) 効率的スケジューリングを支援するためのbsr情報の送達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EP279876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verage extension
WO2020200162A1 (zh) 确定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3261379A1 (en) User equipment, and delivery-confirmation-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CN107370562A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02764B (zh) 一种ack/nack上报或接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N102696181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生成、传送和接收数据帧的方法和设备
CN110505697A (zh)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7889144B (zh) 一种缓冲状态报告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668660B (zh) 基于载波聚合的通信系统中进行数据分段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047590A1 (zh) 一种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US202203040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8306895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6063176B (zh) 一种用户设备、网络设备,以及确认信息的传输方法
CN113286372A (zh) 一种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CN109150413A (zh) 发送和接收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0572247A (zh) 一种窄带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525377A (zh) 一种被用于窄带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8811052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道检测接收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1817824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控制节点
CN110972325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装置
US202301802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gnal transmission
EP3032900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frame acknowled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NOKIA Baer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201206 Pudong Jinqiao Ning Road, Shanghai, No. 388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Alcatel-Lucent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