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8440B - 多载波wcdma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聚合 - Google Patents

多载波wcdma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聚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8440B
CN102668440B CN201080050665.3A CN201080050665A CN102668440B CN 102668440 B CN102668440 B CN 102668440B CN 201080050665 A CN201080050665 A CN 201080050665A CN 102668440 B CN102668440 B CN 1026684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signal
control channel
data
channel data
recep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066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8440A (zh
Inventor
S.格兰特
A.瓦伦
王怡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2668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84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84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84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applied to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16Time-frequency-c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2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 H04L5/06Chann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signal the signals being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frequen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用于经由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向远程节点传送数据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将不同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映射到每个传送载波信号。在示范方法中,通过组合对应于两个或更多接收载波信号中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来形成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在两个或更多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的每个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向远程节点同时传送业务信道数据,并使用映射到这些传送载波信号中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具体地说,这些方法和设备可应用于多载波高速分组接入(HSPA)系统。

Description

多载波WCDMA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聚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在多载波高速无线数据系统中有效地传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技术。
背景技术
多载波(MC)高速分组接入(HSPA)当前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标准化。在3GPP的所谓发行版8规范中,支持使用两个相邻HSPA载波的下行链路分组通信。在上行链路中,目前仅单载波传送是可能的,但是存在旨在将使用两个相邻上行链路HSPA载波的通信包含在发行版9中的3GPP工作项目。在该工作项目中,意图使载波以尽可能大的程度作为传统载波操作。能够预计将来的3GPP发行版以多种方式演进MC-HSPA,包含支持多于2个的载波和在不同频带中的操作。而且,可能期望演进该标准以进一步最优化多载波系统的性能。
随着无线网络继续演进以携带更多分组数据,同时携带更少电路交换数据,相当有可能的是,MC-HSPA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补充载波将专门携带分组数据。因而,有意义的是:最优化仅分组数据传送的这些载波。然而,现今,用于宽带码分多址(WCDMA)的3GPP标准对于仅分组数据传送是次优的,特别是相对于上行链路。具体地说,尽管3GPP规范现今(发行版7)支持上行链路中高达11.52兆位每秒(Mbps)的数据速率,但实现这么高的速率实际上是个难题。事实上,甚至4Mbps的数据速率现今也被视为难题。根本问题是,当使用高数据速率时,在基站(或者在3GPP术语中是“节点B”)接收的功率需要在非常高的电平。然而,来自数据用户的高接收功率电平一般导致支持数据服务的重要控制信道的显著干扰和性能降级。为了减轻这个增大的干扰,并缓解降级的控制信道性能,用户终端可尝试增大它们的传送功率电平。然而,这种动作可引起系统不稳定,因为系统的热增量(RoT)度量可变得无法控制。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来自多载波HSPA系统中两个或更多下行链路载波的控制信道数据被重新映射(即聚合)在单个下行链路锚载波上,或者来自多个上行链路载波的控制信道数据被重新映射在单个上行链路锚载波上,或二者。在许多情况下,这个聚合考虑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任一个或二者中的一个或多个“干净的”载波的配置。
更一般地说,本文公开的是用于经由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向远程节点传送数据的各种方法和设备,其中将不同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映射到每个传送载波信号。在示范方法中,通过组合对应于两个或更多接收载波信号中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来形成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在两个或更多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的每个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向远程节点同时传送业务信道数据,并使用映射到传送载波信号中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聚合控制信道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选自包括如下项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控制信道数据类型:对应于两个或更多接收载波信号中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功率控制命令;与两个或更多接收载波信号中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绝对许可数据,所述绝对许可数据指示在所述对应接收载波信号的所述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的传送的最大数据速率;与两个或更多接收载波信号中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相对许可数据,所述相对许可数据指示在所述对应接收载波信号的所述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的传送的数据速率的改变;与在两个或更多接收载波信号中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所述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接收的分组数据对应的确认数据、否定确认数据或二者;以及与两个或更多接收载波信号中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信道质量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形成聚合控制信道数据还包括:组合附加控制信道数据与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该附加控制信道数据对应于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信号。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该附加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选自包括如下项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控制信道数据类型:与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送缓冲器状态数据;与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自动重复请求过程数据;以及与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之一还可包括经由每个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传送导频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可包含将传送载波信号之一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与传送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时间复用以形成出站组合物理信道,并用扩展码扩展出站组合物理信道以形成出站扩展频谱信号。在这些实施例中,在两个或更多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的每个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向远程节点同时传送业务信道数据包括:经由传送载波信号传送出站扩展频谱信号。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时间复用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选自包括如下项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控制信道数据类型: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送缓冲器状态数据;与传送载波信号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自动重复请求过程数据;以及与传送载波信号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通过将该控制信道数据的位映射到传送载波信号中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时隙来时分复用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所述映射是根据将一个或多个时隙与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数据相关联的预定映射模式。
在上面概括的实施例中的多个实施例中,组合两个或更多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包括:使用传送载波信号中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时分复用这些接收载波信号中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在其它实施例中,组合控制信道数据包括用对应于远程节点的第一无线电标识符掩蔽从这些接收载波信号中第一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生成的第一检错码,用对应于远程节点并且不同于第一无线电标识符的第二无线电标识符掩蔽从这些接收载波信号中第二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生成的第二检错码,并且在聚合控制信道数据之中包含掩蔽的第一检错码和第二检错码。在这些后面实施例中的一些中,组合控制信道数据包括分别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码分复用这些接收载波信号中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
在又一些实施例中,组合两个或更多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包括:用之前指配给远程节点的第一签名序列编码第一控制信道数据;用不同于第一签名序列并且之前也指配给所述远程节点的第二签名序列编码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以及在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之中包含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在这些实施例中的一些中,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包括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码分复用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在其它实施例中,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包括:使用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时分复用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任何上述方法及其变型都可实现在无线收发器中以便用在无线链路任一端或两端,诸如在多载波HSPA系统中的节点B或移动台(在3GPP文档中通常称为用户设备或“UE”)。由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包含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包括:传送器电路,配置成经由映射到对应传送载波信号的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出站分组数据信道向远程节点传送数据;接收器电路,配置成接收分别映射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的第一和第二不同的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以及控制电路,配置成执行一种或多种上述技术。具体地说,控制电路可配置成通过组合对应于第一接收载波信号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对应于第二接收载波信号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来形成聚合控制信道数据;经由所述传送器电路在所述两个或更多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的每个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向所述远程节点同时传送业务信道数据;以及使用所述传送器电路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
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特性的情况下以与本文具体阐述的那些不同的其它方式执行本发明。在阅读如下说明书并看了附图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例证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来自所附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和等效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试图被包含其中。
附图说明
图1例证了利用多载波传送的示范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例证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无线收发器的功能组件的框图
图3是例证示范处理电路的框图
图4例证了HSPA系统中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到载波的映射
图5例证了多载波系统中下行链路锚载波上控制信道数据的聚合
图6例证了多载波系统中上行链路锚载波上控制信道数据的聚合
图7例证了HSPAE-AGCH信道的帧结构
图8例证了HSPAE-AGCH信道的编码链
图9例证了HSPAE-RGCH/E-HICH信道的帧结构
图10例证了HSPAF-DPCH信道的时隙结构
图11例证了HSPA系统中上行链路DPCCH的时隙结构
图12是例证用于在多载波系统中传送聚合控制信道数据的示范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13是例证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用于组合控制信道数据的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14是例证组合控制信道数据的另一示范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图15是例证组合控制信道数据的又一示范方法的过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在当前正由3GPP开发的多载波HSPA规范的上下文中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文描述的技术不限于这些具体系统中的应用,并且可应用于其它无线系统,而不管是否已经开发的还是要被规划。
如上面讨论的,在无线链路中实现非常高的分组数据速率一般要求在远程节点处接收的高速数据信道的功率电平需要非常高。然而,常规上在与高速数据信道相同的载波上但在一个或多个分开的(例如通过信道化码分开的)低速率物理信道上传送控制信道数据。高速数据信道所需的高功率电平可对这些重要控制信道引起显著的干扰。如所提到的,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可能响应只是升高总传送功率电平,但这种方法可导致不稳定的系统性能,以及更差的覆盖,因为UE可能不能够将它们的传送功率增大到足以补偿增大的干扰电平。
在多载波系统中(其中每个载波都包含至少一个单独且不同的高速数据信道,并且其中每个高速数据信道都具有对应的控制信道数据),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如下事实:通过分开不同类型业务存在多个载波。例如,低速率延迟敏感传送(诸如控制信道)可聚合在称为锚载波的特定载波上。为了保护这些控制信道免于过多干扰,在这个载波上可不允许非常高的数据速率传送。相反,高速尽力而为型分组数据通信可被局限于一个或多个补充(非锚)载波,它们可容忍高得多的热增量(RoT)等级,并且它们可能甚至容忍短期系统不稳定性。用这种方式,一个或多个补充载波配置成为“干净的”,意思是,它们未与当高数据速率传送发生时受损害的控制信道混杂。
在由Y.P.E.Wang等人在2009年8月6日提交的题为“ManagementofUplinkResourcesinMulti-CarrierCDMASystem”的同时待审的美国专利申请12/537,148(律师案号P27736,下文称为“Wang申请”)中,公开了便于上行链路载波上低速和高速业务分开的控制信令方法。Wang申请的整个内容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具体地说,Wang申请公开了移动台向节点B中的系统调度器提供其传送缓冲器状态的指示所用的方法。当调度器知道移动台的缓冲器状态时,它可基于移动台剩下许多数据要传送还是仅剩下小量数据要传送来关于哪个载波用于调度移动台的上行链路数据传送进行更好的判定。然而,在Wang申请中公开的技术一般适合于配置成在某一时间仅利用一个上行链路载波但可在与多个下行链路载波配对的多个上行链路载波之间切换的移动台的情况。Wang申请不针对将来自多个载波的控制信道业务聚合在单个锚载波上的方法,而这是目前讨论的焦点。
在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载波系统中,来自两个或更多下行链路载波的控制信道被重新映射在单个下行链路锚载波上。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来自两个或更多上行链路载波的控制信道被聚合在上行链路锚载波上。这个聚合方法考虑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干净的”载波的配置,即仅携带高速分组数据或者除了高速分组数据之外还仅携带有限量控制信道数据的载波。
为了提供如下详细讨论的上下文,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多载波无线系统的简化图。图1中例证的系统包含节点B100和移动台150。节点B100在两个载波(DL载波1和DL载波2)上向移动台150传送数据,并且在两个载波(UL载波1和UL载波2)中的每个载波上从移动台150接收数据。如将在下面更详细描述的那样,移动台150可配置成组合正常情况下将在UL载波2上携带的控制数据与正常情况下与DL载波1相关联的控制信道数据,并在UL载波1上传送。这个方法可使UL载波2是“干净的”,即仅携带高速分组数据信道,或仅携带非常有限量的控制信道数据连同高速分组数据信道。节点B100关于DL载波1和DL载波2可采取类似的方法。
图2是例证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收发器系统200的功能单元的示意图。尽管本文一般相对于移动台(诸如图1中的移动台150)进行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基站(诸如节点B100)将包含类似电路,不过可能有点更复杂。
在任何情况下,图2中画出的收发器系统200都包含传送器部分210、接收部分250和控制处理部分290。传送器部分210包含传送器(TX)模拟电路220和用于产生调制载波以便传送的两个载波处理电路,分别表示为载波T1处理电路230和载波T2处理电路240。类似地,接收器部分250包含接收器(RX)模拟电路260和用于解调和解码接收载波的两个载波处理电路,分别表示为载波R1处理电路270和载波R2处理电路280。
传送器电路210和接收器电路250由控制处理电路290控制,控制处理电路290配置成除了其它的之外还实现符合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标准(诸如3GPPHSPA规范)的一个或多个协议栈。具体地说,控制处理电路290可包含数字处理电路,诸如在图3中例证的示范处理电路300。
尽管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节点B100或移动台150中使用的处理电路的特定配置可改变,但是图3中所画出的示范处理电路300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310、数字信号处理器320等,以及定制的数字硬件330,其中的任一个或所有可配置有适当软件和/或固件以执行一种或多种通信协议,诸如本文描述的特定多载波控制数据聚合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将认识到,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310、数字信号处理器320以及其它数字硬件330可包含在单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中,或者多个处理器310或320和/或各种数字硬件330可分布在多个分开的组件之中,而不管是单独封装还是装配在片上系统(SoC)中。
在任何情况下,处理电路300都还包含配置有用于由处理器310和320运行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器335(其也可全部或部分地实现在单个ASIC上,连同处理器310和320以及其它硬件330,或用分开的组件实现)。具体地说,存储器335(其可包含各种类型,诸如闪存、只读存储器(ROM)、光存储装置、磁存储装置等)包含控制数据处理代码340,其包含由处理器310和/或320用于执行本文描述的用于在多载波数据传送中聚合控制信道数据的一种或多种技术的程序指令。存储器335还包含其它程序代码350以及程序和配置数据360。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常规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可应用于使用类似于图3中画出的处理电路实现本文公开的各种发明方法。
图4例证了物理信道到HSPA载波的常规映射。这个基本映射是在HSPA系统中将控制信道聚合在锚载波上的起点。虽然图4示出了两个下行链路载波和两个上行链路载波(即对称情形)的情况,但一般而言分配给给定用户的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的数量不一定相同(非对称情形)。而且,本文公开的控制信道聚合技术不限于与仅使用两个载波的系统一起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认识到,这些技术可容易地适合于与三个或更多载波一起使用。
图4中描绘的各种信道的非常简要的描述如下。在下行链路上,高速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HS-PDSCH)携带寻址到一个或多个移动台的下行链路分组数据,而高速共享控制信道(HS-SCCH)携带有关HS-PDSCH的控制信息,诸如调制格式、使用的信道化码、HARQ信息等。部分化专用物理信道(F-DPCH)携带用于控制移动台的上行链路传送功率的功率控制命令;在多个用户的功率控制命令被复用在这一个信道上的意义上,它是共享的。E-DCH绝对许可信道(E-AGCH)携带通知具体移动台它在上行链路中能传送什么最大数据速率的绝对许可,而E-DCH相对许可信道(E-RGCH)携带通知具体用户它是应该增大/减小还是保持当前许可的速率的相对许可。最终,E-DCHHARQ指示符信道(E-HICH)携带ACK/NACK以通知具体移动台节点B是否成功接收到传输块,而公共导频信道(CPICH)携带广播到所有用户的导频符号。
在上行链路上,E-DCH专用物理数据信道(E-DPDCH)携带上行链路分组数据,而E-DCH物理控制信道(E-DPCCH)携带有关上行链路E-DPDCH的控制信息(诸如HARQ信息、传输格式和缓冲器状态(例如“高兴(happy)”位))。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HS-DPCCH)携带用于通知节点B在移动台是否成功接收到具体传输块的ACK/NACK以及用于通知节点B移动台观察到的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报告,供节点B用于下行链路中的调度和链路自适应。最终,专用物理控制信道(DPCCH)携带至少导频符号和用于控制下行链路中专用信道的功率电平的功率控制命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多个下行链路载波的F-DPCH、E-AGCH、E-RGCH和E-HICH被聚合在单个下行链路锚载波上。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然后,下行链路载波被构造为如图5所示,其中表示为510的控制信道信号组被聚合,因为锚载波(DL载波1)和补充载波(DL载波2)的对应控制信道数据被组合并在锚载波DL载波1上传送。
在图5中例证的具体配置中,两个其余控制信道(CPICH和HS-SCCH)保留在补充载波(DL载波2)上,连同补充载波的高速分组数据信道(HS-PDSCH)。该控制信息紧密耦合到下行链路分组数据信道-CPICH信道,例如,给移动台提供用于估计传播信道条件的重要信息。由此,可能不希望或不可行的是,将该数据移动到锚信道。然而,通过在带内传送该控制信息,即通过使用相同的扩展码在HS-PDSCH上时间复用该控制数据与高速分组数据,DL载波2仍可作为完全“干净的载波”(即没有码复用的控制信道)传送。这将有效地仅在补充载波上留下下行链路分组数据信道。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用于时间复用一个或多个控制信道与高速分组数据信道的各种技术是可能的。
对于上行链路,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来自两个或更多上行链路载波上DPCCH(功率控制命令)的一部分控制信息被聚合在单个上行链路锚载波上。此外,来自两个(或更多)上行链路载波的HS-DPCCH控制信息可以聚合。(3GPP发行版8标准当前包含两个载波的HS-DPCCH信息的聚合。)在聚合之后,在这些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配置上行链路载波,其中补充上行链路载波(UL载波2)的HS-DPCCH和DPCCH的除导频外的全部与锚载波(UL载波1)的对应数据组合,并在锚载波上传送,如在610所示。
与图5中例证的下行链路配置一样,图6示出了补充载波上的两个其余控制信道,即E-DPCCH和来自DPCCH的导频620(UL载波2)。再者,该控制信息紧密耦合到上行链路分组数据信道(E-DPDCH)。再次,为了将UL载波2真正配置为完全干净的载波(没有码复用的控制信道),该控制信息可在带内传送(即在相同扩展码上时间复用)。这将有效地仅在补充载波上留下上行链路分组数据信道。再者,可使用各种技术提供控制信息的这个带内信令。
下面是对用于将来自多个载波的控制信息聚合在单个锚载波上的多种技术的详细描述。这些技术应用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的特定HSPA信道。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些技术中的多种技术可适合于与下面讨论的那些控制信道不同的控制信道。而且,这些技术在它们的应用方面不限于多载波HSPA系统,而是也可应用于其它多载波系统。
再次参考图5,要聚合在下行链路锚载波上的控制信息由E-AGCH、E-RGCH、E-HICH和F-DPCH携带。这些在下面讨论中被单独对待。
E-DCH绝对许可信道(E-AGCH)是具有如图7所示帧结构的固定速率(30千位每秒,其中扩展因子为256)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绝对许可消息(即E-AGCH控制信息)由每2毫秒子帧60个编码位组成-这60个位针对具体移动台。绝对许可通知移动台它被允许传送什么最大数据速率(就相对DPCCH的功率偏移而言)。如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008年9月版本8.3.0发行版8的“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FDD)”3GPPTS25.212所示,根据图8所示的总编码链生成60个编码位。
如图8所示,通过复用5个绝对许可值位与单个绝对许可范围位形成6位绝对许可消息,如在块810所示。通过将16位UE特定循环冗余校验(CRC)序列附连到6位绝对许可消息来寻址具体移动台,如在块820所示,之后进行编码、速率匹配和物理信道映射,它们分别显示在块830、840和850。通过用由网络指配给移动台的称为E-RNTI(E-DCH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的UE特定标识符(ID)序列掩蔽从6位许可消息生成的CRC序列来生成UE特定CRC序列。
所有移动台都侦听同一E-AGCH信道并尝试解码它。然而,仅具有匹配用于生成UE特定CRC的那个的ID的移动台将能够成功解码许可消息。在所有其它移动台,CRC校验都将失败。用这种方式,使绝对许可消息唯独可用于预计UE。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多个下行链路载波的所有E-AGCH控制信令都被聚合在锚载波上。可保持同一总数(或更少的)E-AGCH,即,仍可传送每个载波的不同的绝对许可消息。通过指配用户特定且载波特定的移动台标识符序列(E-RNTI)可以区分每个载波的绝对许可消息。以关于每个E-RNTI对应于哪个载波在网络与移动台之间存在共同理解的这种方式进行该指配。由此,移动台可尝试使用与用其两个或更多E-RNTI中每个“去掩蔽(de-masked)”的接收CRC位对应的两个(或更多)CRC序列解码每个E-AGCH消息。用这种方式,不管何时这些CRC之一在预计移动台处成功校验,移动台都知道绝对许可消息对应于哪个载波。
在一个示例中,如果假设网络希望对于两个载波向具体移动台发送绝对许可消息,并且如果还假设两个指配ID序列是对应于载波1的和对应于载波2的,则网络可使用码分复用在同一子帧中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的E-AGCH信道化码向同一移动台发送两个绝对许可消息。在这个示例中,用在第一E-AGCH信道化码上,并且用在第二E-AGCH信道化码上。备选地,网络可在同一E-AGCH信道化码上,但在不同子帧期间,即,使用时分复用,向同一移动台发信号通知两个绝对许可消息。用这个备选方法,在第一子帧期间使用,并且在第二子帧期间使用E-RNTI2。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用码分复用聚合方案,只要关于哪个E-AGCH信道化码对应于哪个载波在网络与移动台之间存在共同“理解”(即预定关系,而不管是静态配置还是动态配置),就有可能对于每个用户仅使用一个E-RNTI序列。
上面讨论的码分复用或时分复用聚合方案的另一个备选是仅使用单个E-RNTI和单个E-AGCH信道化码但来自两个或更多载波的E-AGCH消息位(例如图7中的输入值)被聚合在单个消息中的方法。在一些实施例中,这个组合消息可包含用于单载波HSPA实现的相同的总位数(例如6)。在其它实施例中,使用增大的总位数(例如大于6)。在任一情况下,这个后一方法一般需要将发信号通知的索引映射到功率偏移(最后是传送速率)的新绝对许可表(即与在3GPPTS25.212,v.8.3.0中定义的表相比)的设计。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说,发信号通知的索引可指示给出的只是用于单个载波的许可还是用于多个载波的许可,这取决于表内索引的绝对位置。
E-DCH相对许可信道(E-RGCH)是具有如图9所例证帧结构的固定速率(扩展因子为128)下行链路物理信道。相对许可消息(即E-RGCH携带的控制信息)由每2ms子帧长度为120的三进制值序列组成;每个此类序列都针对具体移动台。相对许可通知移动台是增大、保持还是减小其数据速率,例如通过指示对于相对DPCCH的功率偏移的步长改变的需要。如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Physicalchannelsandmappingoftransportchannelsontophysicalchannels(FDD)”(3GPPTS25.211,版本8.2.0发行版8,2008年10月)中详细示出的,通过网络向不同移动台指配不同的长度为120的签名序列来寻址具体移动台。该标准定义了40个不同的签名,意味着,一个E-RGCH信道能够寻址40个不同的用户。如果小区中存在多于40个用户,则使用附加信道化码定义附加E-RGCH信道,每个附加E-RGCH信道能够寻址附加40个用户。
第l个长度为120的签名序列定义为:
,
其中从40个不同的长度为40的基本序列的集合中取出序列,都具有值±1。基本集合设计成在序列之间具有低互相关。对于每个用户(每个l),指配i、j、k的不同值。例如对于第一用户,可指配值i=0、j=2、k=13,对于第二用户,可指配值i=1、j=18、k=18,等等。
为第l个用户在E-RGCH上传送的实际序列由给出,其中是相对许可消息本身。相对许可消息可取三个可能值,+1、-1或0,这取决于控制消息是增大、保持还是减小当前许可的速率。
高达40个不同的移动台侦听同一E-RGCH信道,并通过将接收信号与移动台的指配签名序列相关来尝试接收发信号通知的E-RGCH消息。仅具有匹配用于生成E-RGCH消息的那个的签名序列的移动台才会检测到大(正或负)相关值。如果获得大正值,则移动台增大其速率。如果获得大负值,则移动台减小其速率。如果获得小相关值,则移动台知道,它或者未被寻址,或者被寻址了但相对许可消息被“保持”。在任一情况下,移动台都保持其当前许可的速率。用这种方式,使相对许可消息唯独可用于预计移动台。
在当前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多个下行链路载波的所有E-RGCH控制信令都被聚合在锚载波上。在这些实施例的一些中,维持同一总数的E-RGCH;在其它实施例中,维持较少的不同的E-RGCH。然而,在任一情况下,长度为120的签名序列的指配可以是移动台特定的且载波特定的。以关于每个签名序列对应于哪个载波在网络与移动台之间存在共同理解(即预定关系,而不管静态配置还是动态配置)的这种方式进行该指配。
例如,如果假设网络希望对于两个载波向具体移动台发送相对许可消息,并且如果假设这个移动台的两个指配签名序列是对应于(上行链路)载波1的和对应于(上行链路)载波2的,则网络例如可使用码分复用,在同一子帧中同时使用两个不同的E-RGCH信道化码向同一移动台发信号通知两个相对许可消息。在这个示例中,签名序列用在第一E-RGCH信道化码上,而签名序列用在第二E-RGCH信道化码上。备选地,网络可在同一E-RGCH信道化码上,但在不同子帧期间,即,使用时分复用,向同一UE发信号通知两个相对许可消息。用这个备选方法,在第一子帧期间将使用签名序列,并且在第二子帧期间将使用签名序列。注意,对于CDM聚合方案,假若关于哪个E-RGCH信道化码对应于哪个载波在网络与移动台之间存在共同理解,就有可能对于每个用户仅使用一个签名序列
E-DCH混合指示符信道(E-HICH)是具有正好与用于E-RGCH(见图9)的帧结构相同的帧结构的固定速率(扩展因子为128)下行链路物理信道。ACK/NACK消息(即E-HICH控制信息)由每2ms子帧长度为120的三进制值序列组成,针对具体移动台。ACK/NACK通知移动台之前移动台传送的对应数据是否被基站正确接收。
用正好与用于E-RGCH的方式相同的方式,生成和检测用于E-HICH的签名序列和控制消息。唯一的差别在于寻址的移动台翻译控制消息的方式。值+1指示数据被正确接收;而值-1指示发生错误,由此需要重传。值0(零)仅由非服务小区用作“无指示”(与ACK对照)的形式。为了让移动台区分E-RGCH或E-HICH控制消息,或者对于两个控制信道中的每个控制信道使用不同的信道化码,或者使用相同的信道化码,但用指明E-HICH和E-RGCH的40个签名序列的集合的不同子集。
在当前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使用上面对于E-RGCH描述的相同方法将来自多个下行链路载波的E-HICH控制信令聚合在锚载波上。即,进行是移动台特定且载波特定的签名序列指配。而且,使用码分复用或时分复用法聚合来自多个载波的控制信息,如上所述。
部分化专用物理信道(F-DPCH)是具有如图10所例证时隙结构的固定速率(扩展因子为256)下行链路物理信道。在F-DPCH上携带的控制信息由高达10个不同用户的传送功率控制(TPC)命令组成。每个时隙的总位数是20,并且每个用户的TPC命令是2位长。时隙内具体2位TPC命令的位置通过定义对应数量NOFF1和NOFF2个位来确定,如图10所示。通过为每个用户指配不同值的NOFF1和NOFF2,有效地创建每个时隙10个子时隙。用这种方式,10个不同用户的TPC命令可被时分复用在同一F-DPCH上。如果小区中存在多于这么多的用户,则使用附加信道化码定义附加F-DPCH信道,每个能够寻址10个附加用户。
在当前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来自多个下行链路载波的所有F-DPCH控制信令都被聚合在锚载波上。维持相同总数(或更少)的F-DPCH;然而,每个F-DPCH时隙中的子时隙的指配是移动台特定的且载波特定的。以关于每个子时隙对应于哪个载波在网络与移动台之间存在共同理解(即预定关系,而无论静态配置还是动态配置)的这种方式进行指配。
例如,如果假设网络希望对于两个载波向具体移动台发送TPC消息,并且如果还假设这个移动台的两个指配子时隙是对应于载波1的子时隙0和对应于载波2的子时隙1,则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使用同一时隙中的两个指配子时隙(即使用时分复用)向同一移动台发信号通知每个载波的TPC消息。备选地,两个不同F-DPCH上的子时隙0可被指配给同一移动台,在此情况下,网络可配置成同时发信号通知两个TPC消息,但使用两个不同的信道化码,即使用码分复用。用这个码分复用法,关于哪个F-DPDCH信道化码对应于哪个载波在网络与移动台之间需要存在共同理解;再者,在各种实施例中,可静态配置或动态配置这个预定关系。
在上行链路侧,在一些实施例中,要聚合在上行链路锚载波上的控制信息是由DPCCH和HS-DPCCH携带的控制信息(见图6)。在本文中未详细描述HS-DPCCH控制信息聚合的详情,因为在当前的发行版83GPP标准中解决了至少一种聚合技术。实际上,在标准化讨论期间,已经提出了多种具体聚合方法;由此,多种合理的方法已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出于这个原因,如下讨论仅聚焦在DPCCH控制信息的聚合上。
DPCCH携带至少两段控制信息:专用导频符号,由基站用于估计传播信道条件;以及用于对各种下行链路信号进行功率控制的传送功率控制(TPC)命令。事实上,对于仅有分组数据的情形,即仅传送E-DPDCH的情形,没有传统专用物理数据信道(DPDCH),则DPCCH仅携带导频和TPC命令。(假若禁用闭环传送分集,则这完全是真实的,由此去除了对于用于设置传送权重的反馈信息位的必需。)由于导频一般必须保留在同一载波上以支持每个载波上的E-DPDCH解调,所以它们不能被聚合在锚载波上。然而,TPC位能聚合在锚载波上。
图11示出了上行链路DPCCH的结构。假设反馈信息(FBI)位的数量是0(NFBI=0)并且传输格式组合指示符(TFCI)位的数量(NTFCI=0),因为没有DPDCH被配置,则两个DPCCH时隙格式可用:(1)具有6个导频位(Npilot=6)和4个TPC位(NTPC=4)的时隙格式#4,以及(2)具有8个导频位(Npilot=8)和4个TPC位(NTPC=2)的时隙格式#1。
在当前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来自两个或更多下行链路载波上DPCCH的所有TPC信令都被聚合在锚载波上。对于两个上行链路载波的情况,这可通过使用具有4个TPC位的DPCCH时隙格式#4容易地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前两位可用于发信号通知用于载波1的TPC命令,后两位用于载波2。
类似地,对于4个载波的情况,可使用4个TPC位发信号通知TPC命令,每个载波仅使用一位。然而,这将需要增大DPCCH功率以确保可靠的TPC检测。备选地,可使用两个不同的信道化码配置和传送两个DPCCH信道,准许访问8个TPC位。用这个方法,第一DPCCH可用于发信号通知用于前两个载波的TPC命令,例如使用每个载波两位,并且第二DPCCH用于发信号通知用于第三个载波和第四个载波的TPC命令。可选地,第二DPCCH上的导频位可以关掉以节能。用这后一方法,其中仅通过信道化码分开两个DPCCH信道,关于哪个DPCCH信道化码对应于哪个载波或哪些载波在网络与移动台之间需要存在共同理解。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上面讨论的用于将对应于多载波系统的多个载波的控制信息聚合在单个锚载波上的详细技术可允许一个或多个补充载波被优化以便进行仅分组数据的传送。换句话说,如上面讨论的,可以配置“干净的”载波,便于比否则本该有可能的更高的数据速率的实际实现。更一般地说,所得到的干净的载波是用于实现提供性能改进、灵活性和/或效率的组合的先进的面向数据特征的使能器。对应地,将控制信息聚合在锚载波上保护控制信道免于由同信道高数据速率分组数据信道引起的过多干扰,潜在地引起控制信道数据的可靠性改进。
尽管上面在HSPA系统的上下文中,并且经常具体地说是在两载波HSPA系统的上下文中,描述了多种特定聚合技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认识到,这些技术可更一般地应用于多载波系统,在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或二者上具有两个或更多聚合的载波。从而,图12的过程流程图例证了在如下情况下用于经由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中的每个传送载波向远程节点传送数据的广义方法,其中向每个传送载波信号映射不同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并向至少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映射不同的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图12中例证的具体方法适合于在基站节点处实现;然而,通过简单地颠倒对“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的引用,可在移动台处实现基本上同样的方法。
所例证的方法如在块1210处所示开始于接收第一上行链路载波信号和第二上行链路载波信号,其中每个上行链路载波信号都携带不同的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如在块1220处所示,对应于第一上行链路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与对应于第二接收载波信号的类似控制信道数据组合。尽管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和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下行链路载波信号上(例如经由每个载波的不同的HS-PDSCH)同时传送业务信道数据,如在块1230所示的,但是仅在第一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其可被视为下行链路的“锚”载波)上传送组合控制信道数据,如在块1240所示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没有不同的物理控制信道在第二(补充)载波信号上传送。在这些实施例中,第二载波信号是完全“干净的”,便于将非常高的数据速率用在第二载波信号携带的分组数据信道上,而与对同一载波上的控制信道的干扰没有关系。(完全干净的载波可仅由紧密耦合的控制信道数据的带内信令实现,如下所述。该控制信息总是必须以一种形式或另一种发信号通知,以支持高速分组数据。)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一种或多种类型的控制信道数据可紧紧耦合到每个载波上的下行链路分组数据信道,使得有利的是,在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信号上传送该紧密耦合的控制信道数据,如在块1250所示。在这种情形下,第二下行链路载波信号仅是部分“干净的”。然而,如在之前讨论过的,可使用用于“带内”移动这个紧密耦合的控制信道(即时间复用控制信道数据与高速分组数据)的各种技术来完全去除对于补充载波上码分开的物理控制信道的需要。
可在传送的锚载波上组合的控制信道数据类型包含但不限于如下任一类型:对应于至少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功率控制命令;对应于至少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绝对许可数据,绝对许可数据指示对应接收载波信号在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的传送的最大数据速率;对应于至少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相对许可数据,相对许可数据指示对应于对应接收载波信号在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上的传送的数据速率的改变;对应于在至少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上接收的分组数据的确认数据(ACK)、否定确认数据(NACK)或二者;以及对应于至少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信道质量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图12的过程流程例证了控制信道聚合技术,其中对应于第一和第二接收(即入站)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被聚合以便在传送(即出站)载波信号上传送。对应于两个或更多传送(出站)载波信号中每个传送(出站)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也可聚合在单个传送载波信号上并在单个传送载波信号上传送。由此,例如,定义用于两个传送载波中每个传送载波上的分组数据信道的调制和/或编码方案的传输格式信息可以被组合并在单个锚载波上被传送,例如连同对应于两个接收载波信号的HARQ反馈(即ACK和/或NACK)。对应于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上出站分组数据信道的控制信道数据的其它示例包含但不限于:对应于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的传送缓冲器状态数据;以及对应于这些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每个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的自动重复请求过程数据(例如过程标识符)。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这些中的任一个或所有可聚合在单个锚载波上并在单个锚载波上传送。
如上面讨论的,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有利的是,将某控制数据(特别是导频符号)留在与控制数据所对应的分组数据信道相同的载波上,甚至当来自两个或更多载波的其它控制数据被聚合用于在单个载波上传送时也是如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在至少一个载波信号上将这个其余控制数据与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进行时间复用,以形成包括业务数据和控制数据的出站组合物理信道。然后可用扩展码扩展这个组合的物理信道,以形成出站扩展频谱信号,并在该载波上传送。用这种方式,可形成完全“干净的”载波,其中仅传送单个码扩展信号。
在图13和14中例证了用于组合来自两个载波的控制数据以形成聚合控制信道数据的两种特定方法。当然,这些方法仅是例证性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些方法的变型也是可能的。
在图13的过程流程中例证的方法中,来自两个载波信号中每个载波信号的控制信道数据包含检错码或被处理以形成检错码,诸如循环冗余校验(CRC)数据。用第一标识符(例如E-RNTI)掩蔽第一载波的控制信道数据的CRC,如在块1310所示。类似地,用第二标识符(例如E-RNTI)掩蔽第二载波的控制信道数据的CRC,如在块1320所示。接下来,如在块1330所示,分别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码分复用第一掩蔽CRC和第二掩蔽CRC,以形成不同的物理信道以便在单个锚载波上传送。
用图13中例证的方案,接收节点(例如在下行链路传送的情况下是移动台)可借助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区分与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中的每个载波对应的是哪个控制信道数据,接收节点根据预定关系知道所述第一标识符或第二标识符对应于第一载波信号和第二载波信号。(这个关系可被静态定义,在此情况下该关系可被“硬编码”在接收节点中,或者可被动态配置,例如借助由服务基站广播到移动台的配置数据。)备选地,接收节点可借助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确定哪个控制信道数据对应于哪个载波,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节点可能知道所述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对应于第一载波和第二载波。(再者,这个预定关系可被静态配置或动态配置。)实际上,在图13中画出的方法的变型中,仅使用单个E-RNTI掩蔽第一CRC和第二CRC二者,因为接收节点能够借助用于扩展数据的信道化码将接收的控制信道数据匹配到恰当载波。
在图14的过程流程中例证了用于聚合控制信道数据的另一技术。与图13中例证的方法一样,分别用第一标识符和第二标识符(例如指配给移动台的E-RNTI)掩蔽分别对应于第一载波信号和第二载波信号的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中每个控制信道数据的检错码(例如CRC数据)。这在图14中在块1410和1420例证了。如在块1430所示,掩蔽的检错码(以及对应的控制信道数据本身)被时分复用。然后可用信道化码扩展这个时分复用的数据以便在锚载波上传送。在这种情况下,接收节点能够通过检测到已经用对应于接收节点并且接收节点知道对应于具体载波的标识符掩蔽具体CRC数据串,来确定哪个控制信道数据对应于哪个载波信号。由此,例如,移动台可能已经为两个载波信号中的每个载波信号指配了特定RNTI;检测到已经用那个E-RNTI掩蔽了具体控制信道数据分段然后直接指示对应的锚信道。备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节点可配置成凭借数据在时分复用序列中的位置确定哪个载波信号对应于具体控制信道数据单元。在这些实施例中,可使用单个标识符掩蔽两个载波的控制信道数据的检错码,因为不需要不同的标识符区分数据。
在图15中示出了用于聚合控制信道数据以便在锚载波上传送的另一技术。所例证的过程流程描绘了从上面相对于在HSPA系统中聚合E-RGCH数据来描述的特定技术中以某程度概括的技术。所例证的过程如在块1510所示开始于用第一签名序列(诸如早先描述的120位签名序列)编码对应于第一载波信号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例如诸如第一载波的E-RGCH数据)。如在块1520所示,用第二签名序列编码对应于第二载波信号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然后可使用映射到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将接收节点凭借它们不同的签名序列可区分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第二控制信道数据聚合在单个载波信号上并在单个载波信号上传送。如在块1530所示,这可包括分别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码分复用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备选地,这相反可包括使用锚载波信号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时分复用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这些方案的变型和组合也是可能的。
图12到15的过程流程图中例证的技术可实现在各种无线链路中的任何链路的任一端或两端处。如上面详细描述的,这些技术可实现在配置用于在支持3GPPHSPA操作的网络中操作的节点B和/或移动台处。由此,本发明的实施例包含根据上面例证并且更一般地描述的技术的方法以及配置成执行这些技术中的一种技术或多种技术的无线收发器,而不管用在基站中还是移动台中。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实质特性的情况下与本文具体阐述的那些不同的其它方式执行。目前的实施例由此在所有方面都被视为例证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并且来自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意义和等效范围内的所有改变都试图被包含其中。

Claims (26)

1.一种在无线收发器中用于经由两个或更多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向远程节点传送数据的方法,其中将不同的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映射到每个传送载波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组合对应于第一接收载波信号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对应于第二接收载波信号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来形成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其中将不同的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映射到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
在所述两个或更多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的每个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向所述远程节点同时传送业务信道数据;
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
在带内传送未聚合的其余控制信道连同相应的业务信道;以及
经由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传送导频信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选自包括如下项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控制信道数据类型:
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功率控制命令;
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绝对许可数据,所述绝对许可数据指示在所述对应接收载波信号的所述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的传送的最大数据速率;
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相对许可数据,所述相对许可数据指示在所述对应接收载波信号的所述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的传送的数据速率的改变;
与在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所述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接收的分组数据对应的确认数据、否定确认数据或二者;及
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信道质量数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聚合控制信道数据还包括组合第三控制信道数据和第四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所述第三控制信道数据和第四控制信道数据分别对应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和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四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选自包括如下项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控制信道数据类型:
与所述第一传送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传送载波信号中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送缓冲器状态数据;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和第二传送载波信号中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自动重复请求过程数据;以及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和第二传送载波信号中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与第三控制信道数据时间复用以形成出站组合物理信道;以及
用扩展码扩展所述出站组合物理信道以形成出站扩展频谱信号;
其中在所述两个或更多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的每个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向所述远程节点同时传送业务信道数据包括:经由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传送所述出站扩展频谱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选自包括如下项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控制信道数据类型: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送缓冲器状态数据;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自动重复请求过程数据;以及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通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的位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时隙来时分复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所述映射是根据将一个或多个时隙与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数据相关联的预定映射模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合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包括:
用对应于所述远程节点的第一无线电标识符掩蔽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生成的第一检错码;
用对应于所述远程节点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标识符的第二无线电标识符掩蔽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生成的第二检错码;以及
在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之中包含掩蔽的第一检错码和第二检错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合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包括:使用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来时分复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合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包括:分别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来码分复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组合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包括:
用之前指配给所述远程节点的第一签名序列编码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
用不同于所述第一签名序列并且之前也指配给所述远程节点的第二签名序列编码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以及
在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之中包含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包括: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码分复用所述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包括:使用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来时分复用所述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14.一种无线收发器,包括:传送器电路,所述传送器电路配置成经由映射到对应传送载波信号的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出站分组数据信道向远程节点传送数据;接收器电路,所述接收器电路配置成接收分别映射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第二接收载波信号的第一和第二不同的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以及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配置成:
通过组合对应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对应于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来形成聚合控制信道数据;
经由所述传送器电路在所述两个或更多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的每个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向所述远程节点同时传送业务信道数据;以及
使用所述传送器电路、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
其中所述传送器电路还配置成在带内传送未聚合的其余控制信道连同相应的业务信道,并且经由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每个传送载波信号传送导频信道。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选自包括如下项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控制信道数据类型:
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功率控制命令;
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绝对许可数据,所述绝对许可数据指示在所述对应接收载波信号的所述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的传送的最大数据速率;
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相对许可数据,所述相对许可数据指示在所述对应接收载波信号的所述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的传送的数据速率的改变;
与在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所述入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接收的分组数据对应的确认数据、否定确认数据或二者;以及
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对应的信道质量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成通过还组合第三控制信道数据和第四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来形成聚合控制信道数据,所述第三控制信道数据和第四控制信道数据分别对应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和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道数据和第四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选自包括如下项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控制信道数据类型:
与所述第一传送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传送载波信号中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送缓冲器状态数据;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和第二传送载波信号中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自动重复请求过程数据;以及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和第二传送载波信号中每个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数据。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配置成:
时间复用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与第三控制信道数据以形成出站组合物理信道;
用扩展码扩展所述出站组合物理信道以形成出站扩展频谱信号;以及
通过经由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传送所述出站扩展频谱信号在所述两个或更多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中的每个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上向所述远程节点传送业务信道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第三控制信道数据包括选自包括如下项的组的一种或多种控制信道数据类型: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送缓冲器状态数据;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自动重复请求过程数据;以及
与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二传送载波信号的所述出站分组数据业务信道对应的传输格式数据。
20.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成通过将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的位时分复用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时隙,使用所述传送器电路,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来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所述时分复用是根据将一个或多个所述时隙与所述第一接收载波信号和所述第二接收载波信号中的每个接收载波信号的控制数据相关联的预定映射模式。
21.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成通过如下方式组合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用对应于所述远程节点的第一无线电标识符掩蔽从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生成的第一检错码;
用对应于所述远程节点并且不同于所述第一无线电标识符的第二无线电标识符掩蔽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生成的第二检错码;以及
在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之中包含掩蔽的第一检错码和第二检错码。
22.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成通过分别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码分复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来组合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23.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成通过使用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时分复用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来组合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24.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成通过如下方式组合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与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用之前指配给所述远程节点的第一签名序列编码所述第一控制信道数据;
用不同于所述第一签名序列并且之前也指配给所述远程节点的第二签名序列编码所述第二控制信道数据;以及
在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之中包含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成通过使用第一信道化码和第二信道化码码分复用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来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
26.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收发器,其中所述控制电路配置成通过使用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第一子帧和第二子帧时分复用编码的第一控制信道数据和编码的第二控制信道数据来使用映射到所述传送载波信号中的第一传送载波信号的一个或多个物理控制信道传送所述聚合控制信道数据。
CN201080050665.3A 2009-11-09 2010-11-08 多载波wcdma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聚合 Active CN10266844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614526 2009-11-09
US12/614,526 US8451785B2 (en) 2009-11-09 2009-11-09 Control signal aggreg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CDMA system
US12/614,526 2009-11-09
PCT/IB2010/055064 WO2011055348A2 (en) 2009-11-09 2010-11-08 Control signal aggreg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cdma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8440A CN102668440A (zh) 2012-09-12
CN102668440B true CN102668440B (zh) 2016-01-20

Family

ID=4387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0665.3A Active CN102668440B (zh) 2009-11-09 2010-11-08 多载波wcdma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聚合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3) US8451785B2 (zh)
EP (1) EP2499772B1 (zh)
JP (2) JP5658266B2 (zh)
CN (1) CN102668440B (zh)
AU (1) AU2010316638B2 (zh)
DK (1) DK2499772T3 (zh)
HK (1) HK1175903A1 (zh)
TW (1) TWI520550B (zh)
WO (1) WO201105534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96022B (zh) * 2007-04-24 2012-09-2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E-hich信道的特征码分配方法
EP2484074B1 (en) * 2009-09-30 2014-06-2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configur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 carrier set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systems
KR20120125516A (ko) * 2010-02-11 2012-11-15 알까뗄 루슨트 타겟 셀 사전-구성을 가진 노드 b 간 서빙 hs-dsch 셀 변화 및 이용자 장비로의 대안적인 구성 정보의 시그널링
US8478258B2 (en) * 2010-03-05 2013-07-02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reduce false detection of control channel messag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8958380B2 (en) * 2010-03-22 2015-02-1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DK2564613T3 (en) * 2010-04-29 2015-05-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Bærebølgeallokering in wireless
US8627171B2 (en) * 2010-05-03 2014-01-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chniques for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encod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1461835B1 (ko) * 2010-06-18 2014-11-13 쿄세라 코포레이션 상이한 캐리어에 대한 다중 서브프레임을 통해 배포되는 제어 정보를 갖는 제어 채널 아키텍쳐
ES2528131T3 (es) 2010-10-01 2015-0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erminal móvil, estación base y métodos dentro de la misma
WO2012084378A1 (en) * 2010-12-20 2012-06-28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Channelization code sharing between multiple users
US20130083746A1 (en) * 2011-09-30 2013-04-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an enhanced physical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ndicator channel
SG11201404389UA (en) * 2012-01-27 2014-08-2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Method for transmission of an e-dch control channel in mimo operations
US20130223354A1 (en) * 2012-02-28 2013-08-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Hs-scch and hs-sich allocation and monitoring in td-scdma multi-carrier systems
GB2501080A (en) * 2012-04-11 2013-10-16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GB2501081B (en) * 2012-04-11 2017-08-30 Sca Ipla Holdings Inc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methods
CN103229577B (zh) * 2012-12-31 2016-09-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资源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US9113467B2 (en) * 2013-02-28 2015-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justing initial transmit power for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EP2965580A4 (en) * 2013-03-04 2016-03-16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USE OF A CARRIER
CN104363974A (zh) * 2013-03-20 2015-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冲突检测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604313A (zh) * 2013-03-20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冲突检测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GB2513122A (en) * 2013-04-15 2014-10-22 Vodafone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censing Lt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overhead reduction
WO2014180500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Optimization of signalling of absolute grants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WO2015006939A1 (zh) * 2013-07-17 2015-01-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US10448422B2 (en) * 2014-05-08 2019-10-15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Uplink grant detection for partial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mode
US9774379B2 (en) * 2014-06-19 2017-09-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forming in a combined radio cell
CN105323862B (zh) * 2014-07-21 2020-02-0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网络性能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JP5930108B2 (ja) 2014-09-25 2016-06-08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GB2540628A (en) * 2015-07-24 2017-01-25 Fujitsu Ltd Control messag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0419176B2 (en) 2015-11-12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b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70188259A1 (en) * 2015-12-28 2017-06-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Distributing l2 buffer status information in 5g multi-connectivity for efficient radio scheduling
WO2018009044A1 (en) * 2016-07-07 2018-01-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zone-based communication
WO2018138328A1 (en) * 2017-01-30 2018-08-02 Commsolid Gmbh Nb-iot multi-carrier operation in unlicensed ism bands
US10841828B2 (en) * 2017-10-30 2020-11-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isambiguation of random access response for random access support on supplemental uplink
CN109788552A (zh) * 2017-11-10 2019-05-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载波配置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19095115A1 (zh) 2017-11-14 2019-05-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竞争随机接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292882B (zh) * 2018-06-27 2022-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解析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0858799A (zh) * 2018-08-24 2020-03-03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标签设备、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85759A (zh) * 2005-06-23 2006-12-27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hsdpa控制信道的分配方法和分组数据传输方法
CN101204050A (zh) * 2005-04-28 2008-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多载波操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08427B2 (ja) * 1999-01-16 2010-07-21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US20020126689A1 (en) * 2000-12-29 2002-09-12 Pivotech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ynamic local loop bandwidth multiplexing
JP4000123B2 (ja) * 2004-03-15 2007-10-31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方法
KR20060013466A (ko) * 2004-08-07 2006-02-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소프트 핸드오프 영역에서 역방향 패킷 전송을 위한단말들의 상태 정보 시그널링 방법
CN100555930C (zh) * 2005-07-04 2009-10-28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hsdpa的信道建立方法和多载波下行分组数据传输方法
US9955438B2 (en) * 2005-09-27 2018-04-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er allocation and management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4740065B2 (ja) * 2006-08-22 2011-08-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基地局、移動局及びパイロットチャネル生成方法
JP4739154B2 (ja) * 2006-09-07 2011-08-0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制御方法及び無線制御装置
US8565146B2 (en) * 2008-02-27 2013-10-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897719B2 (en) * 2008-06-30 2014-11-25 Sibeam, Inc. Initializing a transceiv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113564B1 (en) * 2008-10-20 2019-06-12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arrier aggregation
US8934417B2 (en) * 2009-03-16 2015-01-13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Resource allo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596969B (zh) * 2009-03-17 2017-08-21 內數位專利控股公司 在多輸入多輸出中上鏈功率控制方法和裝置
US9084206B2 (en) * 2009-06-23 2015-07-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04050A (zh) * 2005-04-28 2008-06-18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系统中的多载波操作
CN1885759A (zh) * 2005-06-23 2006-12-27 上海原动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多载波hsdpa控制信道的分配方法和分组数据传输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088603A1 (en) 2016-03-24
US20130201952A1 (en) 2013-08-08
WO2011055348A3 (en) 2011-06-30
JP2013510533A (ja) 2013-03-21
JP5969579B2 (ja) 2016-08-17
HK1175903A1 (zh) 2013-07-12
US9119189B2 (en) 2015-08-25
US20110110337A1 (en) 2011-05-12
JP2015084537A (ja) 2015-04-30
DK2499772T3 (en) 2015-04-20
AU2010316638A1 (en) 2012-06-07
US8451785B2 (en) 2013-05-28
CN102668440A (zh) 2012-09-12
WO2011055348A2 (en) 2011-05-12
US9648593B2 (en) 2017-05-09
JP5658266B2 (ja) 2015-01-21
TWI520550B (zh) 2016-02-01
TW201141169A (en) 2011-11-16
AU2010316638B2 (en) 2015-05-14
EP2499772B1 (en) 2015-01-07
EP2499772A2 (en) 2012-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68440B (zh) 多载波wcdma系统中的控制信号聚合
AU2008264556B2 (en) Base station and broadcast channel transmission method
EP1927195B1 (en) A method of enabling a combined data rate control lock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1404048B1 (en) Signalling mechanisms in MIMO HARQ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EP1869817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igh rate data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20110250898A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JP2004343258A (ja) 無線基地局装置、通信端末装置及び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
KR20120129245A (ko) 연계된 다중전송단 방식을 지원하는 제어정보의 전송장치 및 방법
US1042593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ownlink control signalling in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EP2901609B1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525511B2 (en) Feedback informat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5134710B2 (ja) ユーザ装置、受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EP2475128A1 (en)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59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75903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