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67074B - 改善结构以能够增加极限载重的凸轮从动件 - Google Patents

改善结构以能够增加极限载重的凸轮从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67074B
CN102667074B CN201080058189.XA CN201080058189A CN102667074B CN 102667074 B CN102667074 B CN 102667074B CN 201080058189 A CN201080058189 A CN 201080058189A CN 102667074 B CN102667074 B CN 1026670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cam follower
mentioned
contact
circular t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81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67074A (zh
Inventor
金圣基
宋根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D Hyundai Infraco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osan Infraco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2801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160556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285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10071870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Doosan Infraco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osan Infraco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670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0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670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6707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4Tappets; Push rods
    • F01L1/146Push-ro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4Tappets; Push rods
    • F01L1/16Silencing impact; Reducing we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1/00Valve-gear or valve arrangements, e.g. lift-valve gear
    • F01L1/12Transmitting gear between valve drive and valve
    • F01L1/18Rocking arms or levers
    • F01L1/181Centre pivot rocking ar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LCYCLICALLY OPERATING VALVE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 F01L2810/00Arrangements solving specific problems in relation with valve gears
    • F01L2810/02Lubr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改善结构以能够增加极限载重的凸轮从动件。上述凸轮从动件借助于液体润滑剂来相对于凸轮进行相对运动,该凸轮从动件的特征在于,在与上述凸轮相接的上述凸轮从动件(10)的接触面(11)提供多个槽(11a),上述接触面(11)的多个槽(11a)的深度(d,40)为0.005mm~0.03mm。本发明在与凸轮相接的凸轮从动件的接触面提供多个槽,改善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互间的相对运动的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润滑状态,能够减少在它们的边界面上产生的热和磨损。

Description

改善结构以能够增加极限载重的凸轮从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极限载重改善结构,特别涉及如下所述的凸轮从动件:改善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对运动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润滑特性,改善结构以能够增加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极限载重。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就发动机而言,借助于曲轴的旋转力来使凸轮轴旋转,吸气及排气阀通过形成在上述凸轮轴上的凸轮而以一定时间间隔进行上下往返运动并通过吸气阀向燃烧室供给外部空气,与此同时,向燃烧室喷射燃料气体,从而使混合气体压缩及爆炸而通过排气阀排出燃烧气体,重复进行如上所述的通过爆炸压力而获得动力的过程。
图1示出一般的车辆的气阀机构的概略剖视图。
如上所述,将包括用于使吸气及排气阀工作的凸轮轴、凸轮、凸轮从动件(或阀挺杆)、推杆、摇臂、阀弹簧、阀等一系列要素的单元称为气阀机构。
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气阀机构,在凸轮轴(1)上沿着轴线隔开一定间隔形成有多个凸轮(2),在以能够上下滑动的方式配备在发动机主体块(3)内的推杆(4)的下端部具有凸轮从动件(5)。
另外,上述推杆(4)的上端部与摇臂(6)的一侧枢轴连接,在上述摇臂(6)的另一侧枢轴连接有阀(9)的上端部,该阀(9)提供于缸头块(7)的吸气口或排气口,并由阀弹簧(8)来弹性支撑。
但是,就支撑载重并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而进行相互间的相对运动的现有技术的凸轮轴(1)的凸轮(2)和推杆(4)的凸轮从动件(5)而言,不仅摩擦部分的面积非常小,而且还构成线接触,从而在上述凸轮(2)与上述凸轮从动件(5)之间,在非常高的面压下会产生很大的摩擦。
因此,一般仅靠润滑剂的油膜压力则很难将两个固体面完全分离,从而在混合了接触和润滑的混合润滑或通过接触和润滑形成表面膜的边界润滑下进行驾驶。一般在混合润滑或边界润滑中,其摩擦特性不好而导致伴有很多的热和磨损,因此在这样的驾驶条件下长时间驾驶车辆时,有可能发生上述凸轮(2)与上述凸轮从动件(5)的润滑面的破损。
另一方面,由流体润滑理论可知,当两个表面平行时,即使两个表面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对运动,在其润滑剂内也不产生流体动压。虽然也有例外的情况,但是流体动压一般在有油膜厚度随滑动方向减少的楔形效应时产生。以动压推力轴承和轴颈轴承为例,推力轴承因组装误差而轴颈轴承因偏心率而发生该楔形效应。
但是,一般机械工件具有轻微的弯曲和表面糙度引起的表面弯曲。由此,即使两个表面平行地进行相对运动,也仍局部地存在油膜厚度沿着滑动方向减少的区域,在该区域上产生的油膜压力改善两个表面之间的润滑性。相反,还存在油膜厚度沿着滑动方向增加的区域,但是在该区域上一般会产生气泡而形成与周边压力类似的压力。
因此,当在进行相对运动的两个表面中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形成多个微细凹凸时,即使该两个表面平行地进行相对运动,在两个面之间也产生流体动压,由此能够改善润滑性。除此以外,表面微细凹凸起到捕获磨损粒子或微细油储存站的作用,通过这些效果在各种领域中研究本技术。
基于表面微细凹凸的摩擦及磨损减少技术的核心是以摩擦及磨损化为最小的方式确定凹凸的形状、排列方法。但是,由于摩擦及磨损化为最小的凹凸的形状、排列方法根据两个面的接触方式、载重、滑行速度等驾驶条件而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本技术的开发中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根据接触部的形状为线形状、点形状以及面形状,用于使摩擦及磨损最小化的凹凸的形状及排列方法变得不同。因此,关于用于减少摩擦及磨损的表面凹凸技术的开发,应先确定对其工作环境或驾驶条件的定义,只能在所确定的工作环境或驾驶条件下开发凹凸形状及排列。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对此,本发明要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
通常,就支撑载重并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互的相对运动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而言,不仅摩擦部分的面积非常小,而且还形成线接触,因此在上述凸轮与上述凸轮从动件之间,在非常高的面压下会产生很大的摩擦。由此,一般仅靠润滑剂的油膜压力则很难将两个固体面完全分离,因此在混合润滑或边界润滑下进行驾驶。一般,在混合润滑或边界润滑中,其摩擦特性并不好,会伴有很多的热和磨损,当在这样的驾驶条件下长时间驾驶车辆时,有可能会产生上述凸轮与上述凸轮从动件的润滑面的破损。
但是,如果在凸轮或凸轮从动件中的至少一面上设置凹凸,则在该凹凸内的液体润滑剂改善润滑状态,起到减少在边界面上产生的热和磨损的作用。由此,能够起到改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极限载重的效果。
但是,如果形成过多的凹凸而使得没有形成凹凸的摩擦部的面积变得过小,则摩擦部的面压反而会增加,摩擦特性有可能恶化。另外,如果凹凸的形状不合适,则其改善效果有可能微乎其微。作为参考,其适当的凹凸的形状有可能会根据作用于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载重或润滑剂的粘度而变得不同。
因此,本发明想要提供当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互的相对运动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在一定的驾驶条件范围内驾驶时,能够大幅改善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所具有的极限载重的凹凸形状。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凸轮与凸轮从动件的摩擦结构,以改善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互的相对运动的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润滑状态,能够减少在它们的边界面产生的热和磨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改善了结构的凸轮从动件,其当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互的相对运动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在一定驾驶条件范围内驾驶时,能够改善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所具有的极限载重。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凸轮从动件,其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对于凸轮的相对运动,该凸轮从动件的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凸轮相接的所述凸轮从动件的接触面形成有多个槽,所述接触面的多个槽的深度为0.005mm~0.03mm。
另外,本发明对于上述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的多个槽的深度为0.01mm~0.03mm。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包括构成格子图案的多个槽,各所述槽的宽度为0.05mm~0.2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包括构成格子图案的多个槽,所述槽之间的间隔为0.5mm~2.0mm。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包括构成格子图案的多个槽,在所述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的工作条件下,所述凸轮的按宽度的极限载重为30kgf/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包括多个圆形槽,各所述槽的直径为0.05mm~0.15mm。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包括多个圆形槽,所述槽之间的间隔为0.25mm~0.50mm。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从动件为挺杆(tappet)。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面包括多个圆形槽,在所述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的工作条件下,所述凸轮的按宽度的极限载重为24.2kgf/mm以下。
发明效果
本发明在与凸轮相接的凸轮从动件的接触面提供格子图案的多个槽或多个圆形槽,从而改善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互的相对运动的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润滑状态,能够减少在它们的边界面上产生的热和磨损。
另外,本发明在与凸轮相接的凸轮从动件的接触面提供格子图案的多个槽或多个圆形槽,从而当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互的相对运动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在一定驾驶条件范围内驾驶时,能够将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所具有的极限载重增加约20%~30%。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般的车辆的气阀机构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凸轮从动件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改善了与凸轮之间的接触面结构的凸轮从动件的概略俯视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照片。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设计变量的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改善了与凸轮之间的接触面结构的凸轮从动件的概略俯视图。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照片。
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设计变量的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照片。
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设计变量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3至图5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进行说明。
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改善了与凸轮之间的接触面结构的凸轮从动件的概略俯视图,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照片,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设计变量的图。
通常,就支撑载重并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互间的相对运动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而言,不仅摩擦部分的面积非常小,而且还形成线接触,因此在上述凸轮与上述凸轮从动件之间,在非常高的面压下会产生很大的摩擦。由此,一般仅靠润滑剂的油膜压力则很难将两个固体面完全分离,因此在混合润滑或边界润滑下进行驾驶。一般,在混合润滑或边界润滑中,其摩擦特性并不好,从而会伴有很多的热和磨损,当在这样的驾驶条件下长时间驾驶车辆时,有可能会产生上述凸轮与上述凸轮从动件的润滑面的破损。
但是,如果在凸轮或凸轮从动件中的至少一面上设置凹凸,则处于该凹凸内的液体润滑剂会改善润滑状态,起到减少在边界面上产生的热和磨损的作用。由此,能够起到改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极限载重的效果。
但是,如果形成过多的凹凸而使得没有形成凹凸的摩擦部的面积变得过小,则摩擦部的面压反而会增加,摩擦特性有可能恶化。另外,如果凹凸的形状不合适,则其改善效果有可能微乎其微。作为参考,其适当的凹凸的形状有可能会根据作用于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载重或润滑剂的粘度而变得不同。
因此,本发明想要提供当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互间的相对运动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在一定的驾驶条件范围下进行驾驶时,能够大幅地改善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所具有的极限载重的凹凸形状。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发明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极限载重改善结构优选以如下所述的方式构成:在支撑载重并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对运动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中,在与上述凸轮相接的上述凸轮从动件(10)的接触面(11)提供多个槽(11a),上述接触面(11)的多个槽(11a)的深度为0.01mm~0.03mm。其理由是,当上述槽(11a)的深度为0.01mm~0.03mm时,油膜压力产生效果被放大而使润滑改善效果突出。
如上所述,包括多个槽(11a)的接触面(11)起到捕获润滑剂的功能,从而起到向凸轮与凸轮从动件(10)之间的摩擦部上供给上述捕获的润滑剂的功能,减少在上述凸轮与上述凸轮从动件(10)之间的边界面的摩擦和热产生,由此有利于增加极限载重。
另外,本发明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极限载重改善结构,可以在如上所述的基本结构中进一步限定以下的具体的实施例。
首先,在本发明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极限载重改善结构中,如图5所示,格子图案的槽(11a)构成为深度(d)、宽度(w)及间隔(i)。本发明通过格子图案的多个槽(11a)来改善凸轮(未图示)与凸轮从动件(10)之间的摩擦面的极限载重。
作为一实施例,上述各槽(11a)的宽度优选为0.05mm~0.25mm。其理由是,当上述槽(11a)的宽度为0.05mm~0.25mm时,油膜压力产生效果被放大而使润滑改善效果突出。
作为一实施例,各上述槽(11a)的间隔优选为0.5mm~2.0mm。其理由是,在上述槽(11a)的间隔为0.5mm~2.0mm时,油膜压力产生效果被放大而使润滑改善效果突出。
作为一实施例,上述接触面(11)可以由格子图案等各种样子的多个槽(11a)来构成。
作为一实施例,在上述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的工作条件下,上述凸轮的按宽度的载重优选为30kgf/mm以下。其理由是,在上述接触面(11)中,凸轮的按宽度的载重为30kgf/mm以下,在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时,其效果得到了确认。上述凸轮的按宽度的载重是通过阀弹簧(未图示)而施加在凸轮与凸轮从动件(10)之间的载重除以凸轮宽度的值。
实施例
以下获知本发明提出的格子图案的接触面(11)的优势,为了使上述格子图案的接触面(11)优化而执行了如下表所示的极限载重实验。
表1
如图3至图5所示,格子图案的接触面(11)是如上所述那样由三个设计变量、即宽度(w)、深度(d)、间隔(i)定义的,增加凸轮(未图示)的按线宽的载重并执行实验。凸轮的按宽度的载重是通过阀弹簧(未图示)而施加在凸轮与凸轮从动件(10)之间的载重除以凸轮的宽度的值。转速是900rpm~1200rpm,旋转了1600000周。在上述表中,“Fail”是旋转1600000周的期间产生非常严重的磨损的情况,“Pass”是没有产生严重的磨损而均匀地产生少量的磨损的情况。
观察上述的实验结果时,通过形成格子图案的接触面(11),能够改善上述凸轮与上述凸轮从动件(10)之间的摩擦面的极限载重。并且,可知,H3的极限载重最高而摩擦部的润滑特性最佳。H3是槽(或沟)宽度为0.15mm、深度为0.01mm的情况。格子图案的接触面(11),在其槽宽度为0.1mm以上时、其深度为0.02mm以下时,效果显著。由于本发明公开的格子图案的接触面(11)根据其形状而能够将极限载重改善约30%,因此优化其形状而使摩擦系数最小化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参照图6至图10对本发明的第2及第3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进行说明如下。
图6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改善了与凸轮之间的接触面结构的凸轮从动件的概略俯视图,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照片,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设计变量的图。
如图6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凸轮和凸轮从动件的极限载重改善结构,能够在凸轮从动件上改善与凸轮之间的接触面的结构来得到。
如图7及图8所示,在支撑载重并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而相对于凸轮进行相对运动的凸轮从动件中,在与凸轮(未图示)相接的上述凸轮从动件的接触面(11)上形成有微细孔形状的多个圆形槽(11a)。上述槽(11a)起到捕获润滑剂的功能,起到在凸轮(未图示)与凸轮从动件(10)之间的摩擦部分上提供上述润滑剂的功能,从而能够减少在上述凸轮与上述凸轮从动件(10)之间的边界面、即接触面上的摩擦和热的产生。
由此,有利于增加施加在凸轮与凸轮从动件的极限载重。这种极限载重增加效果,在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时,确认为上述接触面(11)上的凸轮的按宽度的载重为24.2kgf/mm。
即、在应用根据上述图6及图7的凸轮从动件时,在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时,在上述凸轮与凸轮从动件的接触面(11)上,到凸轮的按宽度的载重达到24.2kgf/mm为止,能够在没有大的障碍的情况下进行工作。因此,上述凸轮从动件(10)在上述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的工作条件下,能够将上述凸轮的按宽度的极限载重确定为24.2kgf/mm以下。
此处,上述凸轮的按宽度的载重是施加在凸轮与凸轮从动件(10)之间的载重除以凸轮宽度的值。
另一方面,图9及图10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照片,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的凸轮从动件的设计变量的图。
关于在凸轮从动件(10)的接触面(11)上形成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11a)的方法,除了在上述附图中所示的方式以外,可以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的需要来进行设定。
图8及图10示出在本发明的凸轮从动件上形成的圆形槽的形成图案。
如图8及图10所示,上述槽(11a)是按照深度(40)、直径(41)及间隔(42)的变量来配置的。
在本发明中,将上述圆形槽(11a)适当地与凸轮从动件(10)的接触面(11)进行匹配,增加摩擦面的极限载重。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的深度(40)形成为0.02mm以内。这是因为,在各上述圆形槽(11a)的深度比0.02mm小时,油膜压力产生效果被放大而使润滑改善效果突出。另一方面,如果上述圆形槽(11a)的深度过浅,则由于上述圆形槽(11a)没有润滑剂捕获能力,因此没有形成槽的意义。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的深度(40)优选为0.005mm以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的直径(41)形成为0.05mm以上。这是因为,当上述圆形槽(11a)的直径比0.05mm大时,油膜压力产生效果被放大而使润滑改善效果突出。但是,如果上述圆形槽(11a)的直径过大而使得凸轮从动件(10)的接触面(11)中没有形成微细圆形槽(11a)的区域、即摩擦区域的面积过小,则摩擦部的面压反而增加,摩擦特性有可能恶化。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的直径(41)优选为0.15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的间隔(42)形成为0.25mm以上。这是因为,当上述圆形槽(11a)的间隔比0.25mm大时,油膜压力产生效果被放大而使润滑改善效果突出。但是,如果上述圆形槽(11a)之间的间隔过大,则形成在凸轮从动件(10)上的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11a)的数量过少,反而使基于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11a)的润滑剂捕获容量减少,从而有可能使润滑特性恶化。因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之间的间隔(41)优选为0.50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的深度(40)可以形成为0.02mm以内,各上述圆形槽(11a)的直径(41)可以形成为比0.05mm大。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的直径(41)可以形成得比0.05mm大,各上述圆形槽(11a)之间的间隔(41)可以形成得比0.25mm大。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的深度(40)可以形成为0.02mm以内,各上述圆形槽(11a)之间的间隔(41)可以形成得比0.25mm大。
根据本发明的一例,各上述圆形槽(11a)的深度(40)可以形成为0.02mm以内,各上述圆形槽(11a)的直径(41)可以形成得比0.05mm大,各上述圆形槽(11a)之间的间隔(41)可以形成得比0.25mm大。
作为本发明的凸轮从动件的例子,有在车辆的气阀机构中与凸轮进行接触运动的挺杆。
<实施例1-8及比较例1-5>
在实施例1至8中,确认了本发明的形成有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11a)的凸轮从动件的载重支撑能力。
具体地讲,在车辆的气阀机构中,将与凸轮进行接触运动的挺杆应用为凸轮从动件,从而在上述挺杆的表面形成如图7所示的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将在作为凸轮从动件的挺杆上形成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时的设计变量为如下述表2所示来分别作为实施例1至8。为了进行比较,将没有形成有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的挺杆作为比较例1至5。
此外,将上述实施例1至8及比较例1至5的凸轮从动件(挺杆)中的载重实验结果也表示在表2中。
表2
在上述表2中,如上述说明,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11a)是使三个设计变量、即直径(41)、深度(40)、间隔(42)不同来形成的。
载重实验是增加凸轮的按线宽的载重并执行(未图示)得。凸轮的按宽度的载重是通过阀弹簧施加在凸轮与凸轮从动件之间的载重除以凸轮宽度的值。
转速是900rpm~1200rpm,并旋转了1600000周。在上述的表2中,“Fail”与在旋转1600000周的期间产生了严重的磨损的情况对应,“Pass”与没有产生严重的磨损而均匀地产生了少量的磨损的情况对应。
上述实验结果,能够确认到通过形成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11a),使得在上述凸轮与上述凸轮从动件之间的摩擦面上的极限载重增加。特别是,在实施例4、6、8的情况下,极限载重最高而摩擦部的润滑特性提高了很多。由以上可知,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11a),在其直径为0.05mm以上时、其深度为0.02mm以下时、其间隔为0.25mm以上时,表现出效果大。
可知本发明的微细孔形状的圆形槽(11a),根据其形状,能够将极限载重增加约20%。
本发明的凸轮从动件,在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的工作条件下,上述凸轮的按宽度的极限载重为24.2kgf/mm为止,能够支撑该载重。
以上说明的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及附图,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内的单纯置换、变形及变更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4)

1.一种凸轮从动件,其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对于凸轮的相对运动,该凸轮从动件的特征在于,
该凸轮从动件包括:在与所述凸轮相接的所述凸轮从动件(10)上形成的接触面(11);和形成于所述接触面(11)的格子图案的多个槽(11a),
格子图案的各所述槽(11a)的深度(d,40)为0.01mm~0.03mm,
格子图案的各所述槽(11a)的宽度(w)为0.05mm~0.25mm,
格子图案的各所述槽(11a)之间的间隔(i)为0.5mm~2.0mm,
在所述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的工作条件下,所述凸轮的按宽度的极限载重为20.8kgf/mm~24.6 kgf/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轮从动件,其中,
所述凸轮从动件(10)为挺杆(tappet)。
3.一种凸轮从动件,其借助于液体润滑剂进行相对于凸轮的相对运动,该凸轮从动件的特征在于,
该凸轮从动件包括:在与所述凸轮相接的所述凸轮从动件(10)上形成的接触面(11);和形成于所述接触面(11)的多个圆形槽(11a),
各所述圆形槽(11a)的直径(41)为0.05mm~0.15mm,
各所述圆形槽(11a)的深度(40)为0.005mm~0.02mm,
各所述圆形槽(11a)之间的间隔(42)为0.25mm~0.50mm,
在所述液体润滑剂的粘度为0.02Pa.s以下的工作条件下,所述凸轮的按宽度的极限载重为20.8kgf/mm~24.2kgf/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凸轮从动件,其中,
所述凸轮从动件(10)为挺杆(tappet)。
CN201080058189.XA 2009-12-21 2010-12-20 改善结构以能够增加极限载重的凸轮从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707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9-0128014 2009-12-21
KR1020090128014A KR101605564B1 (ko) 2009-12-21 2009-12-21 한계하중을 증가시킬 수 있도록 구조가 개선된 캠 종동자
KR10-2009-0128559 2009-12-22
KR1020090128559A KR20110071870A (ko) 2009-12-22 2009-12-22 캠과 캠 종동자의 한계하중 개선구조
PCT/KR2010/009109 WO2011078533A2 (ko) 2009-12-21 2010-12-20 한계하중을 증가시킬 수 있도록 구조가 개선된 캠 종동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67074A CN102667074A (zh) 2012-09-12
CN102667074B true CN102667074B (zh) 2015-07-08

Family

ID=44196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818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67074B (zh) 2009-12-21 2010-12-20 改善结构以能够增加极限载重的凸轮从动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07105B2 (zh)
CN (1) CN102667074B (zh)
WO (1) WO2011078533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13791B1 (fr) * 2013-11-26 2015-12-11 Skf Ab Dispositif de rouleau suiveur de came
CN107013565B (zh) * 2017-04-17 2023-03-31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网状弹性自适应表面润滑织构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3655A (en) * 1956-12-13 1958-02-18 Ford Motor Co Valve timing mechanism
CN1129469A (zh) * 1993-08-24 1996-08-21 Ina滚柱轴承制造两合公司 杯形阀门挺杆
CN1734064A (zh) * 2004-08-03 2006-02-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气门挺柱及其成形和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393922B2 (ja) * 1994-06-01 2003-04-07 日鍛バルブ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用バルブリフター
JP3814462B2 (ja) * 2000-05-30 2006-08-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内燃機関のバルブリフ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23655A (en) * 1956-12-13 1958-02-18 Ford Motor Co Valve timing mechanism
CN1129469A (zh) * 1993-08-24 1996-08-21 Ina滚柱轴承制造两合公司 杯形阀门挺杆
CN1734064A (zh) * 2004-08-03 2006-02-15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气门挺柱及其成形和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78533A2 (ko) 2011-06-30
WO2011078533A3 (ko) 2011-11-10
US8807105B2 (en) 2014-08-19
US20120312265A1 (en) 2012-12-13
CN102667074A (zh) 2012-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98755A (zh) 通过微细凹凸的最佳配置而改善了耐磨损性的气缸装置
CN112576612B (zh) 半分割轴承以及滑动轴承
CN103201487B (zh) 在内壁面形成有凹凸的气缸
CN102667074B (zh) 改善结构以能够增加极限载重的凸轮从动件
CN110418883B (zh) 汽缸衬套
RU2718653C2 (ru) Поршневое кольцо со сниженным трением
CN106164508A (zh) 摩擦最小化的滑动轴承装置
EP1748225A1 (en) Cam follower
CN107407324A (zh) 止推垫圈
JP6552022B2 (ja) バルブリフタ
CN204572103U (zh) 摇臂组件及内燃机
CN101896744A (zh) 用于内燃机的销毂以及设有该销毂的活塞
CN111503135A (zh) 带有增材式制造的结构的滑动轴承
CN103221646B (zh) 改善耐磨性的摇臂轴及包括该摇臂轴的摇臂轴套筒组件
CN113906208B (zh) 内燃机的滑动结构
Senatore et al. Engine piston rings improvement through effective materials, advanced manufacturing methods and novel design shape
CN2740782Y (zh) 一种顶置凸轮轴发动机气门摇臂装置
CN112576613B (zh) 半分割轴承以及滑动轴承
US20170299056A1 (en) Oil Ring for a Piston Assembly
KR20110071441A (ko) 한계하중을 증가시킬 수 있도록 구조가 개선된 캠 종동자
CN2658467Y (zh) 深沟球轴承用球形兜孔保持架
CN103339408B (zh) 传动带和用于传动带的横向元件
CN115978180A (zh) 风电主齿轮箱和加工方法
KR20110071870A (ko) 캠과 캠 종동자의 한계하중 개선구조
WO2015107837A1 (ja) バルブリフ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7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