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6563A - 信息处理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程序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程序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56563A CN102656563A CN2010800557922A CN201080055792A CN102656563A CN 102656563 A CN102656563 A CN 102656563A CN 2010800557922 A CN2010800557922 A CN 2010800557922A CN 201080055792 A CN201080055792 A CN 201080055792A CN 102656563 A CN102656563 A CN 1026565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event
- node
- key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2—Event management; Broadcasting; Multicasting; Notif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程序,能够便于对每个节点上施加的负载的调整。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系统(5)包括多个第一节点,每个第一节点包括密钥信息产生单元(51),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根据事件信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产生第一密钥信息,第一密钥信息被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的大小和属性值进行量化比较的格式;处理目标信息存储单元(53),预先存储对根据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第二密钥信息加以指示的处理目标信息;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通过将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密钥信息与处理目标信息进行比较来确定是是否应当处理该事件信息;以及信息传送单元(54),当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确定不应处理所述事件信息时,向另一第一节点发送事件信息或者事件信息和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密钥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程序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已经存在事件分发系统,可以向应用分发由诸如ID、位置和时间等多种属性(在下文中,被称作“事件”)组成的数据。事件由至少一种属性组成。属性由属性名称和属性值组成。例如,当产生基于温度/湿度传感器测量的20℃温度和60%湿度的事件时,该事件可以表示为由属性名称是“温度”并且属性值是20℃的属性以及属性名称是“湿度”并且属性值是60%的属性构成。
从外部程序(订户)向事件分发系统输入(预定)预定ID、请求类型和预定。预定ID是用于标识预定的信息。请求类型是用于确定是登记请求还是删除请求的信息。预定由事件的条件(事件条件)和目的地处应用的ID(应用ID)组成。在登记请求的情况下,在事件分发系统中存储预定ID和预定的对。
当事件发生时,从外部程序(发布者)向事件分发系统输入(发布)所发生的事件。当该事件符合登记了该事件的预定的事件条件时,事件分发系统向应用ID所标识的应用发送该事件,其中所述应用ID被指定为与该事件条件成对。
多个属性条件可以被描述为事件条件。属性名称和该属性名称的属性值的范围可以被指定为属性条件。当事件满足如下条件时:即对于构成事件条件的所有属性条件中的每个属性条件,事件包括由属性条件指示的属性名称,并且由属性条件指示的属性值的范围覆盖了该事件中描述的属性名称的属性值时,那么这意味着该事件符合事件条件。例如,假定在事件分发系统中登记了如下事件条件:属性名称是“温度”,并且属性名称的属性值的范围是“不低于10℃并且不高于30℃”。在这种状态下,还假定发生了如下事件:该事件包括属性名称是“温度”、属性值是“20℃”的属性以及属性名称是“湿度”、属性值是“60%”的另一属性。对于事件条件中指定的属性名称“温度”,“20℃”在“不低于10℃且不高于30℃”的范围内。因此,这意味着事件符合事件条件。对于属性名称“湿度”,在事件条件中没有指定。因此,对于事件是否符合事件条件没有影响。
非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处理与上述事件类似的事件的技术的示例。图19是用于说明非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的图。图19中所示的事件(图19中的发布)和事件条件(图19中的预定)中的每一个均由属性名称x和属性名称y构成。在该事件中,描述了属性名称x的属性值是100,且属性名称y的属性值是200。在事件条件中,描述了属性名称x的属性值的范围是“不小于50且不大于150”,且属性名称y的属性值的范围是“不小于150且不大于250”。事件符合事件条件。
图19所示的系统由子系统(集线器)构成,该子系统与相应属性名称按照一对一的关系对应。集线器包括以环形形状配置的至少一个节点。当从给定节点观看时,环上的下一节点被称作“后继站”。属于集线器的每个节点管理与该集线器相对应的属性名称的属性值的范围(属性值范围)。
当节点从订户接收预定或从发布者接收事件时,节点向属于与该节点所属的集线器不同的集线器的节点传送事件或预定。因此,节点保持属于与该节点所属的集线器不同的集线器的节点的网络地址(在下文中,与这个节点类似的节点被称作“交叉集线器邻近节点”)。非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方法,用于确定交叉集线器邻近节点。
当新节点加入集线器时,该节点的后继站的交叉集线器邻近节点与该节点的交叉集线器邻近节点相链接。此后,启动维护处理。在维护处理中,通过在其它集线器中的每个集线器中执行随机行走来确定新交叉集线器邻近节点。随机行走意味着如下处理:其中,执行从启动随机行走的节点至路由表中记录的任意节点的访问(跳);还通过上述相同过程执行从访问节点至另一节点的跳;以及重复跳,直到跳的数目到达预定数目为止。此外,将跳的数目到达预定数目时访问的节点确定为交叉集线器邻近节点。
引用列表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Ashwin R.Bharambe,Sanjay Rao and Srinivasan Seshan:″Mercury:A Scalable Publish-Subscribe System for Internet Games″,Proc.of 1st Workshop on Network and System Support for Games(NetGames2002),April 2002.
非专利文献2:Ashwin R.Bharambe,Mukesh Agrawal,Srinivasan Seshan,″Mercury:Supporting Scalable Multi-attribute Range Queries,″ACMSIGCOMM Computer Communication Review,Vo1.34No.4,October200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顺便提及,可想象的是,当构建与专利文献1或2所示的系统类似的系统时,将信息处理设备的全部资源或部分资源(计算资源和存储器资源)分配给每个节点。此外,还可想象的是,在与非专利文献1或2所示的系统相类似的包括与相应属性名称相对应的集线器的系统中,当负载集中于特定集线器中包括的特定节点时,调整在该集线器中包括的每个节点管理的属性值的范围。按照这种方式,在节点上均等地分发负载,从而调整负载。接下来,还可想象的是,当仍然没有充分地减少节点上的负载时,通过向该特定节点传送向其它集线器分配的资源,来调整负载。通过这种方式均等地分发在每个节点上施加的负载,能够阻止负载集中于特定节点的情形,并阻止该节点变为瓶颈,造成整个系统的事件处理性能的劣化。
然而,当在属于不同集线器的节点之间传送资源时,存在一种需要通过使用这些资源来构建新节点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存在一个问题,即除了调整每个节点管理的属性值的范围之外,还必须指派后继站和交叉集线器邻近节点,这使得处理非常麻烦。
存在一种可能性,即从与特定节点所属的集线器不相同的集线器向该特定节点分配的资源是与此刻该节点操作的信息处理设备不相同的信息处理设备上分配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节点不可以同时操作多个信息处理设备,所以有必要构建新节点。
此外,在非专利文献2公开的技术中,每个节点需要在每个集线器中执行随机行走,以确定交叉集线器邻近节点。因此,存在一个问题,即使得执行随机行走的附加处理成本增大。这导致每个集线器中包括的节点上施加的负载增大。
如上所述,在包括与相应属性名称相对应的集线器的系统中,存在一个问题,即调整每个节点上施加的负载变得非常麻烦。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程序,能够便于对每个节点上施加的负载的调整,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信息处理系统是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多个第一节点,每个第一节点接收包括对任意信息加以指示的属性名称和对所述任意信息的值加以指示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并处理包括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其中,第一节点包括:键码信息产生装置,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将事件信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第一键码信息;处理目标信息存储装置,预先存储对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第二键码信息加以指示的处理目标信息;处理目标确定装置,用于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将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与处理目标信息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以及信息传送装置,当处理目标确定装置确定不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向另一第一节点发送事件信息或者事件信息和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控制方法是一种节点的控制方法,所述节点接收包括对任意信息加以指示的属性名称和对所述任意信息的值加以指示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并处理包括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将事件信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第一键码信息;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预先将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所述预先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指示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第二键码信息;以及当确定不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向另一节点发送事件信息或者事件信息和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程序是一种用于控制节点的程序,所述节点接收包括对任意信息加以指示的属性名称和对所述任意信息的值加以指示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并处理包括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将事件信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第一键码信息;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预先将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所述预先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指示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第二键码信息;以及当确定不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向另一节点发送事件信息或者事件信息和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上述本发明,可能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控制方法和程序,能够便于对每个节点上施加的负载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分发系统的配置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节点的配置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属性值可以采用的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范围、在事件条件中指定的属性值的范围以及该属性值的范围与从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范围之比之间的关系;
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消息确定单元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定布置控制单元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定登记/删除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定传送处理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定管理单元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定管理表的示例;
图13示出了当类型是“登记”时执行的预定操作请求;
图14示出了当类型是“删除”时执行的预定操作请求;
图15示出了当类型是“参考”时执行的预定操作请求;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消息传送单元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分发系统的操作示例;以及
图19是用于说明相关技术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首先参考图1说明了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分发系统的概要。图1是信息处理系统的配置图,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分发系统的概要配置。
信息处理系统5包括多个节点50和60。节点50包括键码信息产生单元51、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处理目标信息存储单元53和信息传送单元54。对于节点60的配置,因为与节点50的配置类似,所以省略其说明。
每个节点50和60接收包括属性名称和属性值的事件信息。属性名称指示任意信息。属性值指示该任意信息的值。每个节点50和60将接收到的事件信息中包括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
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键码信息产生单元51通过将该事件信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第一键码信息。
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将根据该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与在处理目标信息存储单元53中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相比较。按照这种方式,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确定是否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
处理目标信息存储单元53预先保持了处理目标信息。该处理目标信息指示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第二键码信息。
当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确定不应将该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信息传送单元54向其它节点发送该事件信息以及根据该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
接下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执行的处理。
首先,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键码信息产生单元51通过将该事件信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第一键码信息。然后,键码信息产生单元51向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输出事件信息和根据该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
在获得从键码信息产生单元51输出的事件信息和第一键码信息时,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获得在处理目标信息存储单元53中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然后,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通过将所获得的第一键码信息与处理目标信息相比较,来确定是否应当将所获得的事件信息视为为要处理的信息。
当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确定不应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信息传送单元54向其它节点发送根据该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和事件信息本身。
接下来,将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分发系统。将参考图2说明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分发系统的配置。图2示出了事件分发系统的配置图。
事件分发系统1包括至少一个节点。在事件分发系统中,管理有限值(键码)空间。在不同键码之中定义顺序。每个节点管理连续范围内的键码。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准备键码产生函数,键码产生函数通过将事件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以及预定转换为使能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键码。即,键码产生函数是返回键码作为返回值的函数。让“n”和“y”相应地代表属性名称和属性值,则产生键码的键码产生函数表示为“f(n,v)”。应注意,“n”是字符串,而“v”是任意实数。假定为每个属性名称和属性值定义顺序,即为属性名称定义量值关系。例如,当通过字符串表示属性名称,并且根据字典顺序分配顺序时,则属性名称“温度”具有比属性名称“时间”要小的值。函数f(n,v)是如下函数:如果n1>n2,则满足f(n1,v1)>f(n2,v2)。应注意,“v1”和“v2”是任意值。此外,函数f(n,v)是如下函数:如果n1=n2,并且v1>v2,则满足f(n1,v1)>f(n2,v2)。
示出了键码产生函数的示例。以下示出的键码产生函数表示为“f1(n,v)”。假定通过字符串表示属性名称。还假定通过三位十进制整数(从0至999)表示属性值。首先,函数f1(n,v)将属性值转换为字符串。当属性值是从0至99的值时,函数f1(n,v)添加“0”作为最高位值,以通过三个字符表示属性值。例如,值20被转换为字符串“020”。此后,函数f1(n,v)利用在属性名称的字符串与属性值的字符串之间插入的分隔符将这二者相连。函数f1(n,v)返回连接的字符串,作为函数f1(n,v)的返回值。对于分隔符,使用既不用于属性名称也不用于属性值的符号。例如,当“:”用作分隔符时,表示为f1(“x”,20)=“x:020”。
示出了键码产生函数的另一示例。以下示出的键码产生函数表示为“f2(n,v)”。通过使用诸如PC(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之类的信息处理设备中的字符代码将通过函数f1(n,v)获得的字符串表示为比特串。函数f2(n,v)返回通过使用字符代码表示函数f1(n,v)所获得的字符串来获得的比特串的预定数目的最高比特作为返回值。例如,函数f2返回比特串的最高的160个比特作为返回值。当通过四个字节表示字符代码时,“x:020”具有160个比特(4字节×5字符×8)。因此,返回值是通过使用字符代码表示“x:020”而获得的整个比特串。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了事件分发系统1包括7个节点(即节点a至g)的示例。假定事件分发系统1支持两种属性名称,包括属性名称“x”和属性名称“y”,对于属性名称“x”,可能属性值的范围是不小于0且小于320的整数,对于属性名称“y”,可能属性值的范围是不小于0且小于320的整数。即,每个属性值具有最小值和最大值。示出了字符的顺序表示为“:”<“0”<“1”…<“9”<“a”<“b”…“z”的示例。例如,节点a管理等于或大于“x:160”并小于“x:240”的字符串。例如,键码“x:200”由节点a进行管理。
应注意,节点a至g中的每个节点由信息处理设备或信息处理设备的一部分构成。即,一个节点可以由一个信息处理设备构成。备选地,可以通过分配在信息处理设备中包括的存储器、CPU(中央处理单元)、硬盘驱动器等中的适当量的资源来构成一个节点。即,可以由一个信息处理设备构成多个节点。
接下来,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节点的配置。图3示出了节点的配置图。
节点10包括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消息确定单元13、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预定管理单元15、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和消息传送单元17。应注意,节点20的配置与节点10的配置类似,因此省略其说明。即,在事件分发系统1中包括的节点a至g中的每个节点具有与节点10的配置相类似的配置。
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根据从订户提供31的预定产生传送该预定所必要的信息。
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根据从发布者32提供的事件产生传送该事件所必要的信息。通过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和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中的每个产生的信息包括键码。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和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中的每个用作键码信息产生单元51。
消息确定单元13确定向节点10发送的消息是预定还是事件。
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执行控制,以确定应该将预定布置在哪个节点中。预定管理单元15将预定存储在该节点内。
预定管理单元15与事件条件信息存储单元相对应。
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确定接收到的事件是否符合事件条件。
消息传送单元17向基于接收到的键码确定的节点传送包括事件的信息和/或包括预定ID、预定和请求类型的消息。消息传送单元17用作处理目标确定单元52和信息传送单元54。
接下来,参考图4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的操作。图4是示出了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从订户31向节点10输入预定时,首先由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处理输入的预定(S101)。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从构成事件条件的一组属性名称中选择一个属性,其中该事件条件是接收到的预定的要素(S102)。接下来,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根据选定的属性名称及其属性值的范围内的最小值产生键码。最后,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使产生的键码与预定成对,并向消息传送单元17提供产生的键码与预定的对。按照这种方式,向管理键码的节点传送包括预定的消息。
作为从构成事件条件的一组属性名称中选择一个属性的示例方法,存在如下方法:对于构成事件条件的属性名称中的每个属性名称,获得指定为事件条件的属性值范围与该属性值可以采用的可能值的范围之比;并选择具有最低比值的属性名称。图5示出了从属性值可以采用的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范围、在事件条件中指定的属性值的范围与该属性值的范围与从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范围之比之间的关系。假定属性名称“x”的属性值可以采用的值数目是100,并且在事件条件中指定的属性值范围的大小是10,则比率变为1/10。假定属性名称“y”可以采用的值数目是300,并且在事件条件中指定的属性值范围的大小是50,则比率变为1/6。因此,在该示例中,选择具有最低比值的属性名称“x”。然后,根据属性名称“x”以及与属性名称“x”相对应的属性值范围的最小值(即,属性值“11”)产生键码。为了根据属性名称和属性值产生键码,使用以上描述的键码产生函数。
应注意,当从预定的事件条件中包括的一组属性名称选择的属性的属性值的范围与节点管理的属性值的范围彼此交叠时,在该节点中登记该预定。因此,通过选择具有最低比值的属性名称,可以减少在其中登记预定的节点的数目。
接下来,参考图6描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的操作。图6是示出了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的操作的流程图。
首先由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处理从发布者32输入的事件(S111)。对于构成接收到的事件的每个属性名称,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执行以下处理。首先,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通过向键码产生函数提供属性名称n和针对属性名称n的属性值v来产生键码(S112)。接下来,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向消息传送单元17提供产生的键码和事件的对,从而向管理该键码的节点传送消息(S113)。
接下来,参考图7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消息确定单元13的操作。图7是示出了消息确定单元13的操作的流程图。
消息确定单元13从消息传送单元17接收键码和消息(S121)。消息确定单元13确定接收到的消息的内容(S122)。当消息是预定时,消息确定单元13向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提供键码和消息,并结束处理(S123)。另一方面,当消息是事件时,消息确定单元13向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提供键码和事件,并结束处理(S124)。
接下来,参考图8至10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中的操作。图7是示出了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中的操作的流程图。
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从消息确定单元13接收键码和消息(S131)。此后,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执行预定登记/删除处理(S132)和预定传送处理(S133)。在下文中说明这两个处理。
图9是示出了预定登记/删除处理的流程图。在预定登记/删除处理中,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首先检查消息的请求类型(S141)。当消息是登记请求时,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将类型确定为“登记”,并且根据消息中包括的预定ID和预定产生预定操作请求(S142)。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向预定管理单元15提供产生的预定操作请求(S144)。另一方面,当消息是删除请求时,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将类型确定为“删除”,并且根据消息中包括的预定ID和预定产生预定操作请求(S143)。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向预定管理单元15提供产生的预定操作请求(S144)。
图10是示出了预定传送处理的流程图。在预定传送处理中,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首先根据消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针对该属性名称的属性值的范围的最大值产生键码(目标键码)(S151)。接下来,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确定目标键码是否在执行该处理的节点所管理的键码范围内(S152)。当目标键码没有在键码范围内时,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产生由后继站管理的键码的最小值(即,产生新键码)(S153)。此后,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指定该后继站为下一跳,并向消息传送单元17提供新键码和消息(S154)。
接下来,参考图11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预定管理单元15的操作。
预定管理单元15具有预定管理表,预定管理表用于管理预定ID和预定。图12示出了预定管理表的示例。在预定管理表中存储记录,在每个记录中,预定ID与预定相关联。
预定管理单元15从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或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接收预定操作请求(S161)。
预定操作请求包括类型,作为其要素之一。类型包括“登记”、“删除”和“参考”。预定操作请求的要素根据类型而不同。图13示出了在类型是“登记”的情况下的预定操作请求的示例。当类型是“登记”时,预定操作请求包括预定ID和预定以及类型。图14示出了在类型是“删除”的情况下的预定操作请求的示例。当类型是“删除”时,预定操作请求包括预定ID以及类型。图15示出了在类型是“参考”的情况下的预定操作请求的示例。当类型是“参考”时,预定操作请求仅包括类型。
当接收到预定操作请求时,预定管理单元15首先参考接收到的预定操作请求的类型(S162)。当类型是“登记”时,预定管理单元15将预定与预定ID的对添加到预定管理表中,作为新记录(S163)。当类型是“删除”时,预定管理单元15从预定管理表中删除与预定ID匹配的记录(S164)。当类型是“参考”时,预定管理单元15向请求者返回预定管理表(S165)。
接下来,参考图16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的操作。图16是示出了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的操作的流程图。
当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从消息传送单元17接收事件时(S171),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通过向预定管理单元15发起类型是“参考”的预定操作请求,来从预定管理单元15获得预定管理表(S172)。对于获得的预定管理表中的每个记录r,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执行以下处理。首先,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确定是否事件符合是记录r的预定的要素之一的事件条件(S173)。当事件符合事件条件时,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向是记录r的预定的要素之一的应用ID所标识的应用40提供记录r的预定ID与事件的对(S174)。
接下来,参考图17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消息传送单元17中操作。图17是示出了消息传送单元17中的操作的流程图。
消息传送单元17从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或者与执行该处理的节点不同的节点接收键码和消息(S181)。在接收到键码和消息时,消息传送单元17确定接收到的键码是否在执行该处理的节点所管理的键码范围内(S182)。例如,包括消息传送单元17的节点10可以配备有诸如存储器和硬盘驱动器之类的任意存储设备。此外,可以在该存储设备中存储对节点10所管理的键码范围加以指示的键码范围信息。此外,可以配置节点10,使得在该处理中,消息传送单元17可以通过将接收到的键码与键码范围信息相比较,来进行判定。该存储设备与处理目标信息存储单元53相对应。
当键码在键码范围内时,消息传送单元17向消息确定单元13提供键码和消息(S183)。当键码没有在键码范围内时,消息传送单元17确定是否指定后继站,作为下一跳节点(S184)。当没有指定后继站作为下一跳节点时,消息传送单元17通过参考路由表确定传送目的地节点(S185)。然后,消息传送单元17向下一条节点传送键码和消息(S186)。
在路由表中,管理键码与网络地址的对。消息传送单元17具有路由表。例如,在消息传送单元17的任意存储设备中存储路由表。路由表产生方法、路由表维护方法以及通过参考路由表确定向哪个节点传送消息的方法取决于路由协议。可以用于本发明的路由协议的示例包括非专利文献2的部分3.3中公开的方法。可以任意确定路由协议。例如,可以确定路由协议,使得向如下节点传送键码和消息:即满足(所发送键码)>(节点所管理的键码范围的最小值)的节点中(所发送键码)-(节点所管理的键码范围的最小值)为最小的节点。
接下来,参考图18说明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事件分发系统1的操作。图18示出了事件分发系统1的操作示例。
假定是事件分发系统1的部件之一的节点g从订户31接收预定s(50≤x≤150和150≤y≤250,app1)(S80)。
节点g在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中从构成预定s的属性x和y选择属性x(S81)。接下来,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根据属性x和属性x的属性值范围的最小值“50”产生键码“x:050”。应注意,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从订户31接收预定ID和请求类型以及预定。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通过将选定属性名称“x”与预定ID、预定和请求类型相结合来产生消息。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1向消息传送单元17提供键码和消息。然后,消息传送单元17根据路由协议向管理键码的节点发送接收到的键码和消息。
从节点g的消息传送单元17发送的键码和消息通过零个或至少一个节点的消息传送单元17最终到达管理“x:050”键码的节点c的消息传送单元17。即,从节点g发送的键码和消息通过节点e和f到达节点c,或者可以从节点g直接到达节点c。在该示例中,键码和消息到达了节点c,在满足(所发送键码)>(节点所管理的键码范围的最小值)的节点中,节点c是(所发送键码)-(节点所管理的键码范围的最小值)为最小的节点。
因为接收到的键码“x:050”在节点c管理的键码范围[“x:000”,“x:080”]内,因此消息传送单元17向消息确定单元13提供键码和消息。因为消息由预定构成,所以消息确定单元13向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提供键码和消息。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在预定管理单元15中登记预定ID与预定的对。即,该示例示出了请求类型是登记请求的情况。
此外,根据消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x”和属性名称“x”的属性值范围的最大值“150”产生的键码“x:150”没有在节点c管理的键码范围[“x:000”,“x:080”]内。因此,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向消息传送单元17提供后继站管理的键码的最小值“x:080”和接收到的消息。
应该注意,管理在节点c管理的键码范围[“x:000”,“x:080”]之后的键码范围[“x:080”,“x:160”]的节点b被定义为节点c的后继站。即,当根据消息的属性值范围的最大值“150”产生的键码“x:150”没有在节点c内时,在节点b中包括了该消息的属性值范围,其中节点b管理在节点c管理的键码范围之后的键码范围。因此,节点c向节点b发送根据节点b管理的键码范围的最小值产生的键码“x:080”和消息,使得同样在节点b中等级消息的预定。因此,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向消息传送单元17将作为后继站的节点b指定为下一跳。然后,消息传送单元17向节点b发送接收到的键码和消息。
从节点c的消息传送单元17发送的键码和消息到达节点b(S83)。因为接收到的键码“x:080”在节点b管理的键码范围[“x:080”,“x:160”]内,所以节点b的消息传送单元17向消息确定单元13提供键码和消息。然后,与节点c中执行的处理类似,在该节点的预定管理单元15中登记构成消息的预定以及预定ID。此外,根据在消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x”和属性名称“x”的属性值范围的最大值“150”产生的键码“x:150”在节点b管理的键码范围[“x:080”,“x:160”]内。因此,预定布置控制单元14不会向消息传送单元17提供键码和消息。因此,不传送消息。作为这些处理的结果,在节点c和节点b中存储预定。
接下来,假定作为事件分发系统1的部件之一的节点a从发布者32接收事件e(x=100,y=200)(S84)。因为事件由属性名称x和属性名称y构成,所以节点a的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产生针对属性名称x的键码“x:100”和针对属性名称y的键码“y:200”。对于每个产生的键码,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12将事件视为消息,并向消息传送单元17提供键码和消息。然后,消息传送单元17根据路由协议向管理键码的节点发送接收到的键码和消息。
向管理相应键码的节点发送消息。键码“x:100”和与该键码一起发送的消息抵达节点b(S85)。键码“x:200”和与该键码一起发送的消息抵达节点e(S86)。
当键码“x:100”及其事件抵达节点b时,因为键码“x:100”在节点b管理的范围[“x:080”,“x:160”]内,所以节点b的消息传送单元17向消息确定单元13提供接收到的键码和消息。因为消息由事件组成,所以消息确定单元13向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提供键码和消息。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从预定管理单元15获得预定管理表。然后,因为在预定管理表中登记的预定s的事件条件是“(50≤x≤150)和(150≤y≤250)”,并且事件的属性值是“x=100,y=200”,所以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确定该事件符合事件条件。因此,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向应用app1通知该事件。
此外,当键码“y:200”及其事件抵达节点e时,因为键码“y:100”在节点e管理的范围[“y:200”,“y:320”]内,所以节点e的消息传送单元17向消息确定单元13提供接收到的键码和消息。因为消息由事件组成,所以消息确定单元13向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提供键码和消息。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从预定管理单元15获得预定管理表。此外,尽管事件的属性值是“x=100,y=200”,但是在预定管理表中没有登记预定。因此,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确定该事件不符合事件条件。因此,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16没有向应用通知该事件。
如上所述,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用键码来确定是否在节点管理的键码范围中包括事件,其中所述键码是通过将事件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能够使能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键码。换句话说,节点可以确定事件是否是要处理的事件。因此,即使当在同一集线器中包括具有不同属性名称的两个或多个节点时,也可能通过执行简单比较来确定事件或预定是否应该由节点进行处理。即,在同一集线器中可能包括两个或多个节点,其中所述两个或多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管理不同属性名称。因此,不需要准备与相应属性名称对应的集线器。按照这种方式,当要调整每个节点上的负载时,可以通过仅调整每个节点所管理的属性值的范围来调整负载。因此,可能促进对每个节点上施加的负载的调整。
此外,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如上所述,不需要准备与相应属性名称相对应的集线器。因此,不需要通过执行随机行走等来确定交叉集线器邻近节点。因此,可以降低处理成本。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以上描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多种修改。
本示例性实施例被配置为使得节点始终向其它节点发送从订户或发布者接收的预定或事件以及根据预定或事件产生的键码。然后,在其它节点中基于接收到的键码进行判定。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配置。例如,节点可以只向其它节点发送预定或事件。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由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或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根据接收到的预定或事件产生键码,并且在其它节点中基于产生的键码进行判定。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构建根据本发明的上述节点:向计算机提供用于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并且使得计算机或者计算机的CPU、MPU(微处理单元)等执行该程序。
此外,可以在多种类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存储该程序,从而向计算机提供该程序。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多种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记录介质(比如,软盘、磁带和硬盘驱动器)、磁光记录介质(例如,磁光盘)、CD-ROM(只读存储器)、CD-R和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比如,掩膜ROM、PROM(可编程ROM)、EPPOM(可擦除PROM)、快闪ROM和RAM(随机存取存储器))。此外,可以通过使用多种类型的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向计算机提供程序。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用于通过诸如电线和光纤之类的有线通信路径或无线通信路径向计算机提供程序。
此外,除了通过使计算机执行用于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程序来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的情形之外,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情形,即通过该程序的指令与在计算机上运行的OS(操作系统)或应用程序软件协作,来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
此外,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其它情形,即通过插入计算机的功能增强板或与计算机相连的功能增强单元执行该程序的全部或部分,以实现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功能。
本申请是基于2009年12月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09-279210的,并要求享有其优先权的权益,在此并入其公开的全部以供参考。
参考标记列表
1,2事件分发系统
5信息处理系统
10,20,50,60节点
11预定传送信息产生单元
12事件传送信息产生单元
13消息确定单元
14预定布置控制单元
15预定管理单元
16事件条件一致性确定单元
17消息传送单元
51键码信息产生单元
52处理目标确定单元
53处理目标信息存储单元
54信息传送单元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节点,接收包括对任意信息加以指示的属性名称和对所述任意信息的值加以指示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并处理包括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其中,
第一节点包括:
键码信息产生装置,用于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将事件信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第一键码信息;
处理目标信息存储装置,用于预先存储对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第二键码信息加以指示的处理目标信息;
处理目标确定装置,用于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将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与处理目标信息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以及
信息传送装置,用于当处理目标确定装置确定不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向另一第一节点发送事件信息、或者事件信息和根据所述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第一节点还包括:
事件条件信息存储装置,用于预先存储对事件信息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的范围加以指示的事件条件信息、事件条件信息由第一节点用于执行根据事件信息的处理;以及
事件条件匹配确定装置,用于当处理目标确定装置确定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基于事件信息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以及事件条件信息确定是否应当执行根据事件信息的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当从信息处理系统中接收到事件条件信息时,键码信息产生装置通过将从事件条件信息所指示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范围中选择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第三键码信息,
处理目标确定装置通过将根据事件条件信息产生的第三键码信息与处理目标信息相比较,来确定是否应当将事件条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以及
当处理目标确定装置确定不应将事件条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信息传送装置向另一第一节点发送事件条件信息、或者事件条件信息和根据所述事件条件信息产生的第三键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第一节点还包括:事件条件信息控制装置,用于当第一节点接收到事件条件信息、唯一标识事件条件信息的标识信息和请求对事件条件信息进行登记的请求类型信息时,并且当处理目标确定装置确定应当将事件条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将事件条件信息与标识信息相关联,并将它们存储到事件条件信息存储装置中,以及当第一节点接收到唯一标识事件条件信息的标识信息和请求对事件条件信息进行删除的请求类型信息时,删除事件条件信息存储装置中存储的事件条件信息之中与标识信息相关联的事件条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属性值具有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
键码信息产生装置根据事件条件信息所指示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范围之中属性值范围与从最小值至最大值的范围之比是最小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范围来产生第三键码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当接收到分别从事件信息或事件条件信息的产生器发送的事件信息或事件条件信息时,键码信息产生装置产生第一或第三键码信息,以及
当键码信息产生装置产生第一键码信息时,信息传送装置发送事件信息和第一键码信息,以及当键码信息产生装置产生第三键码信息时,信息传送装置发送事件信息和第三键码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属性名称是定义了量值关系的字符串,以及
令n1和n2代表属性名称,v1和v2(v1和v2是任意实数)代表属性值,k1代表由属性名称n1和属性值v1产生的键码信息,以及k2代表由属性名称n2和属性值v2产生的键码信息,键码信息产生装置产生键码信息,使得当满足n1>n2时,或者当满足n1=n2且v1>v2时,使得满足k1>k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系统,其中
所述多个第一节点具有两个或多个不同属性名称。
9.一种节点的控制方法,所述节点接收包括对任意信息加以指示的属性名称和对所述任意信息的值加以指示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并处理包括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将事件信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第一键码信息;
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预先将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所述预先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指示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第二键码信息;以及
当确定不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向另一节点发送事件信息、或者事件信息和根据所述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用于控制节点的程序,所述节点接收包括对任意信息加以指示的属性名称和对所述任意信息的值加以指示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并处理包括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事件信息,所述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
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将事件信息中包括的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转换为使得能够对属性名称和属性值进行量值比较的格式,来产生第一键码信息;
当接收到事件信息时,通过预先将根据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所述预先存储的处理目标信息指示预定属性名称和预定范围内的属性值的第二键码信息;以及
当确定不应当将事件信息视为要处理的信息时,向另一节点发送事件信息、或者事件信息和根据所述事件信息产生的第一键码信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79210 | 2009-12-09 | ||
JP2009-279210 | 2009-12-09 | ||
PCT/JP2010/006557 WO2011070716A1 (ja) | 2009-12-09 | 2010-11-09 |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56563A true CN102656563A (zh) | 2012-09-05 |
Family
ID=4414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557922A Pending CN102656563A (zh) | 2009-12-09 | 2010-11-09 | 信息处理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程序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78048B2 (zh) |
JP (1) | JP5724880B2 (zh) |
CN (1) | CN102656563A (zh) |
WO (1) | WO2011070716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44737A (zh) * | 2014-01-13 | 2014-04-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4620224A (zh) * | 2012-09-13 | 2015-05-13 | 汤姆逊许可公司 | 从先进先出传送机构的随机存取消息检索的方法 |
CN106004836A (zh) * | 2016-05-30 | 2016-10-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车辆防抱死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37075B2 (ja) * | 2011-08-29 | 2015-06-17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イベント収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
JP6040183B2 (ja) * | 2014-02-17 | 2016-12-07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負荷分散処理装置及び負荷分散処理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77585B1 (en) * | 1995-08-18 | 2002-11-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ilter mechanism for an event management service |
JP2003167808A (ja) * | 2001-11-29 | 2003-06-13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処理方法、処理システム、委託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US20050102353A1 (en) * | 1998-02-26 | 2005-05-12 | Sun Microsystems, Inc. | Dynamic lookup service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60616A (ja) | 1993-12-06 | 1995-06-23 | Fuji Xerox Co Ltd | イベント処理装置 |
JP3741818B2 (ja) | 1997-03-31 | 2006-02-01 |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 多数のコンピュータが参加する情報分配応答システム |
EP1764697A4 (en) * | 2004-04-14 | 2009-04-01 | Panasonic Corp | END DEVICE AND COPIER PROTECTION SYSTEM |
JP4161998B2 (ja) | 2005-03-28 | 2008-10-08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負荷分散振り分けシステム、イベント処理分散制御装置並びにイベント処理分散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4662068B2 (ja) | 2006-10-06 | 2011-03-3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リソース分配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リソース分配装置 |
-
2010
- 2010-11-09 JP JP2011545052A patent/JP5724880B2/ja active Active
- 2010-11-09 WO PCT/JP2010/006557 patent/WO201107071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11-09 CN CN2010800557922A patent/CN102656563A/zh active Pending
- 2010-11-09 US US13/514,444 patent/US897804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77585B1 (en) * | 1995-08-18 | 2002-11-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ilter mechanism for an event management service |
US20050102353A1 (en) * | 1998-02-26 | 2005-05-12 | Sun Microsystems, Inc. | Dynamic lookup service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
JP2003167808A (ja) * | 2001-11-29 | 2003-06-13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処理方法、処理システム、委託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20224A (zh) * | 2012-09-13 | 2015-05-13 | 汤姆逊许可公司 | 从先进先出传送机构的随机存取消息检索的方法 |
CN103744737A (zh) * | 2014-01-13 | 2014-04-23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3744737B (zh) * | 2014-01-13 | 2017-07-2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6004836A (zh) * | 2016-05-30 | 2016-10-12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车辆防抱死的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8978048B2 (en) | 2015-03-10 |
WO2011070716A1 (ja) | 2011-06-16 |
US20120254895A1 (en) | 2012-10-04 |
JPWO2011070716A1 (ja) | 2013-04-22 |
JP5724880B2 (ja) | 2015-05-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98899B (zh) | 一种面向边缘云系统的软件微服务组合优化方法 | |
US11228570B2 (en) | Safe-transfer exchange protocol based on trigger-ready envelopes among distributed nodes | |
CN111966684A (zh) | 分布式数据集索引 | |
US9906477B2 (en) | Distributing retained messages information in a clustered publish/subscribe system | |
JP2020507866A (ja) | 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 | |
CN102656563A (zh) | 信息处理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程序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9302495A (zh) | 一种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 |
US10241783B2 (en) | Methods for multi-source configuration of mobile applications | |
US11115219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distribution of illegal content over the internet | |
US20160301572A1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 |
US10440523B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a group of devices | |
CN105786953A (zh) | 在内容中心网络中对编码清单排序 | |
CN109451069B (zh) | 基于分布式存储的网络数据文件库存储及查询方法 | |
EP2801911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data management method, and program | |
US11714692B2 (en) | Classical management of qubit requests | |
US7240074B2 (en) | Storage medium having object-oriented program | |
CN111951112A (zh) | 基于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执行方法、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KR20150080997A (ko) | 마크업 언어(Markup Language)를 이용한 다중 전술데이터링크 메시지 처리 방법 | |
JP4097274B2 (ja) | リソース探索方法、クラスタシステム、計算機、及び、クラスタ | |
Ramzan et al. | Enhanced Artificial Bee Colony Based Optimization for Mitigating Replication in Large Data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 |
JP5867407B2 (ja) | 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US2018019876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utomated keychain grouping and updating | |
KR102256361B1 (ko) | 데이터의 접근 제어를 위한 네트워크 장치 및 방법, 그리고 이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접근 제어 시스템 | |
US12124564B2 (en) | Secure modular machine learning platform | |
Raveendran et al. | A Social Choice Theoretic Approach for Analyzing User Behavior in Online Streaming Mobile Application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