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5475A - 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5475A
CN102655475A CN201210112501XA CN201210112501A CN102655475A CN 102655475 A CN102655475 A CN 102655475A CN 201210112501X A CN201210112501X A CN 201210112501XA CN 201210112501 A CN201210112501 A CN 201210112501A CN 102655475 A CN102655475 A CN 1026554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edge router
mapping relations
station location
location mar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125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55475B (zh
Inventor
文湘江
马少武
周光涛
王健全
唐雄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1250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55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55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55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5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映射服务器接收第一边缘路由器发送的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根据通信关系表将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以便第一边缘路由器和第二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本发明可以降低切换时延以及降低边缘路由器的负担。

Description

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的出现,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人们对移动性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传统互联网难以支持移动性。传统互联网难以支持移动性的根本原因在于:IP地址不仅代表互联网终端的身份信息,而且还代表终端在互联网中的位置信息。终端发生移动时,不仅终端的位置信息发生变化,终端的身份信息也发生了变化,这样会导致路由负载越来越重,并且身份信息的改变还会引起应用和连接的中断。
为了解决IP地址的双重含义引起的问题,可以将终端的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分离。该分离方案中,边缘路由器(Edge Router,ER)会保存终端的身份标识(ID)与位置标识(LOC)的映射关系,ER进行ID和LOC间的相互映射,在终端与ER之间的接入网范围内根据ID进行数据报文转发,在发送端的ER和接收端的ER之间的核心网范围内根据LOC进行数据报文转发。
在身份信息和位置信息分离的方案中,当终端发生位置移动后,由切换前的边缘路由器查询对端的信息并通知给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为终端分配新的映射关系并发送给对端的边缘路由器。但是,这种方案中,边缘路由器需要负担多种角色,不仅需要保存映射关系、报文转发,还需要边缘路由器间传输映射关系,这样会增加边缘路由器的负担并增加切换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降低切换时延并降低边缘路由器的负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切换方法,包括:
映射服务器接收第一边缘路由器发送的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后对应的边缘路由器;
映射服务器根据通信关系表将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前对应的边缘路由器,以便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第二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切换设备,该设备为映射服务器,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边缘路由器发送的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后对应的边缘路由器;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根据通信关系表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前对应的边缘路由器,以便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第二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移动通信切换系统,包括:
第一边缘路由器,用于为第一终端分配更新后的位置标识,得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
第二边缘路由器,用于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
映射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并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根据通信关系表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
第三边缘路由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在切换发生后,由映射服务器将发生切换的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通知给对端的边缘路由器,以及将对端的映射关系发送给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可以实现通信两端的边缘路由器直接根据映射服务器的通知更新相应的映射关系,不需要边缘路由器之间传输映射关系,因此可以降低切换时延并降低边缘路由器的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分离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中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分离的系统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映射系统层11和通信链路层12,映射系统层位于核心网内,通信链路层位于接入网内,接入网是指终端与边缘路由器之间的网络,核心网是实现不同接入网之间报文交互的网络。
映射系统层11包括映射服务器(Mapping Server,MS)111和认证服务器(Authentication Server,AS)112,映射服务器彼此互联互通,以方便全网中的用户身份与位置映射关系的查找,确保通信效率。其中,映射服务器111为一款专门针对身份与位置分离技术开发或是改造的设备,主要负责用户的身份ID的注册和在映射系统层分发已注册的用户ID,同时负责身份标识(ID)和位置标识(LOC)之间映射关系维持、查询、更新等功能,还具有路由和维持用户通信关系列表功能,例如,保存的A与B之间的通信关系表示为:A(IDa,LOCa)<——>B(IDb,LOCb)。
认证服务器112主要负责用户接入网络时对用户身份的认证,确保合法用户能够接入网络,从而保证网络安全。
通信链路层12包括边缘路由器121和普通网络设备(图中未示出)。其中,每个接入网内至少部署一台边缘路由器,边缘路由器121主要负责地址重写,ID与LOC对应映射关系的存储、查询,向映射服务器和本域中其他ER汇报映射关系,以及定时发送通告消息和负责通过核心网向通信对端路由转发数据等,各域内的边缘服务器彼此互联。其中,可以根据用户定义的规划进行域的划分,例如根据地理位置,将一定地理范围内的网络及其设备组成一个域,本域是指边缘路由器所在的域。
普通网络设备主要指为了通信需要,建立网络连接时所需的通信设备,负责数据的转发和传输等,例如为普通路由器、交换机等。
该系统内,在接入网内将根据用户的身份标识ID进行路由转发数据。当数据包到达边缘路由器ER进入核心网时,边缘路由器ER负责将源ID和目的ID分别替换为其对应的可全局路由LOC,利用LOC在核心网进行路由转发到达通信对端,从而达到用户身份与位置分离的目的。用户终端在移动过程中其身份标识ID将始终保持不变,位置标识LOC随着位置的改变而变化,如此将保持移动过程中通信的不中断。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21:映射服务器接收第一边缘路由器发送的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后对应的边缘路由器;
步骤22:映射服务器根据通信关系表将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前对应的边缘路由器,以便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第二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其中,例如终端A与终端B通信,终端A由区域D1移动到区域D2,则第一边缘路由器为D2的边缘路由器,第二边缘路由器为终端B对应的边缘路由器,第三边缘路由器为D1的边缘路由器。
映射服务器对系统中的各终端的映射关系进行统一管理,当一个终端经过认证后,该终端对应的边缘路由器会为该终端分配位置标识,并将该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映射服务器,因此,映射服务器内会存储各通过认证的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并且,如果两个终端已经存在通信关系,映射服务器中还可以将存在通信关系的两个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对应保存在通信关系表中。
现有技术中,当发生切换时,切换前的边缘路由器向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发送切换请求,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接收到切换请求后,向切换前的边缘路由器查询与终端通信的对端的信息,对端的信息包括对端的边缘路由器的信息,以及对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为终端分配新的位置信息,更新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并将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发送给对端的边缘路由器。另外,边缘路由器还会将获取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映射服务器,如果一个边缘路由器中没有要通信的对端的映射关系,则该边缘路由器可以从映射服务器中查询,例如终端A和终端B通信,终端A对应的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在终端A移动后可以将终端A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终端B,但是如果终端C也要与终端A通信,而之前终端A和终端C并没有通信关系,那么终端A对应的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不会将更新后的映射关系通知给终端C对应的边缘路由器,此时,终端C对应的边缘路由器需要从映射服务器中获取终端A的映射关系。由上述流程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映射关系不仅需要传输给映射服务器,还需要在边缘服务器之间设置相应的接口以传输映射关系,这样会增加边缘路由器的负担,也会增加切换时延。
而本实施例中,由映射服务器直接将映射关系发送给相应的边缘路由器,边缘路由器相互之间不需要设置用于传输映射关系的接口,可以降低切换时延,也可以降低边缘路由器的负担。
在一个终端与另一个终端的通信过程中,一个终端发送的数据报文首先经过该终端对应的边缘路由器,该边缘路由器根据映射关系将报文中的身份标识替换为位置标识后发送给了另一个终端的边缘路由器,另一个终端的边缘路由器接收到数据报文后,将位置标识替换为身份标识后发送给另一个终端,实现身份信息与位置信息分离的数据报文的传输。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给出了两个终端建立通信的流程,包括:
步骤301:边缘路由器a(ERa)向终端A发送通告消息,用于通告ERa的存在。
步骤302:终端A接收到ERa发送的通告消息后,对于接入网络的终端,终端A可以向ERa发送接入认证消息,进行身份认证,以确保用户合法和网络安全。
其中,该接入认证消息的报文头中的源标识信息为终端A的身份信息(IDa)。
步骤303:ERa向认证服务器(AS)发送接入认证消息,该接入认证消息中包含终端A的身份标识信息(IDa)、用户名、密码等。
认证服务器接收到接入认证消息后,对终端A进行身份认证,例如,如果IDa在ERa的合法用户列表中,则表明终端A身份认证通过。另一方面,如果终端A通过ERa向AS的认证没有通过,则终端A还可以通过其他的ER向AS进行认证。
其中,终端可能接收到多个ER发送的通告消息,终端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策略选择接入的ER,例如,终端根据ER发送信号的强度、或者根据ER的位置等确定一个ER进行接入。
步骤304:AS在对终端A的身份认证通过后,向ERa发送确认消息(ACK)。
步骤305:ERa向终端A发送ACK消息。
步骤306:ERa为终端A分配可全局路由的位置标识(LOCa),并存储终端A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IDa,LOCa)。
步骤307:ERa将终端A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IDa,LOCa),汇报给映射服务器(MS)。
步骤308:MS在映射系统层内广播终端A的映射关系,并向ERa返回确认消息(ACK)。
其中,MS在映射系统层内广播终端A的映射关系可以使得映射系统层内的每个映射服务器都获取终端A的映射关系(IDa,LOCa)。
另一方面,终端B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式接入ERb,相应的,ERb内会保存终端B的映射关系(IDb,LOCb),映射服务器内也会保存终端B的映射关系(IDb,LOCb)。
步骤309:终端A向ERa发送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的报文头内的源标识信息和目的标识信息分别为终端A的身份标识(IDa)和终端B的身份标识(IDb)。
步骤310:ERa判断是否能够在本地缓存内查找到IDb对应的位置标识LOCb,若是,执行步骤314,否则执行步骤311。
其中,如果终端A与终端B已经存在通信关系,则ERa内会存储通信关系,即会存储:(IDa,LOCa)<——>(IDb,LOCb);此时可以在本地缓存内查找到IDb对应的位置标识为LOCb。
步骤311:ERa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查询消息,查询终端B的身份标识(IDb)对应的位置标识(LOCb)。
映射服务器在获知A和B通信时,可以在通信关系表中添加通信关系:(IDa,LOCa)<——>(IDb,LOCb)。
步骤312:映射服务器将终端B的位置标识发送给ERa,以及映射服务器将终端A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IDa,LOCa)发送给终端B所在接入网的边缘路由器ERb。
步骤313:ERa存储终端B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IDb,LOCb),以及,ERb保存终端A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IDa,LOCa)。
步骤314:ERa将源和目的ID替换为对应的LOC,即将接收的数据报文的源标识信息(IDa)和目的标识信息(IDb)替换为通信双方的位置标识:LOCa和LOCb。
另外,ERa和ERb获取到对端的映射关系后,可以将通信关系添加到通信列表中,例如,ERa和ERb中会保存通信关系:(IDa,LOCa)<——>(IDb,LOCb)。
步骤315:ERa根据位置标识将数据报文转发给ERb。
步骤316:ERb将LOC替换为对应的ID,即根据保存的映射关系,将数据报文中的位置标识替换为身份标识。
其中,ERb将数据报文的报文头中的源标识信息和目的标识信息由LOCa和LOCb替换为IDa和IDb。
步骤317:ERb根据身份标识,将数据报文转发给终端B。
之后,终端A和终端B之间进行的数据传输可以按照上述原理,在接入网内根据身份标识(ID)进行数据报文传输,在核心网内根据位置标识(LOC)进行数据报文传输,边缘路由器(ER)进行ID和LOC之间的映射。
本实施例中,映射服务器在查询到终端B的位置信息后,将终端A的映射关系通知给ERb,而不是由ERa通知给ERb,也不是在数据转发到ERb时由ERb再到映射服务器中进行查询,可以降低ERa的工作负担,并且可以降低通信时延。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给出了切换流程,包括:
步骤401: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ERa-new)定期发送通告消息,向终端通告自身的存在。
步骤402:当终端A移动到ERa-new的覆盖范围后,会接收到ERa-new的通告消息,如果终端A是首次接入ERa-new,则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向ERa-new发送接入认证消息。
步骤403:ERa-new向认证服务器(AS)发送接入认证消息。
步骤404:AS在对终端A的身份认证通过后,向ERa-new发送确认消息(ACK)。
步骤405:ERa-new向终端A发送ACK消息。
上述的接入认证流程与图3所示的接入认证流程类似,只是由通过ERa向AS进行认证替换为通过ERa-new向AS进行认证。
步骤406:ERa-new为终端A分配新的位置标识(LOCa’),并存储终端A的更新后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IDa,LOCa’)。
步骤407:ERa-new将终端A的更新后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IDa,LOCa’),汇报给映射服务器(MS)。
步骤408:MS在映射系统层内广播终端A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并向ERa-new返回确认消息(ACK)。
步骤409:映射服务器将终端A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IDa,LOCa’)分别发送(或称为通告)给切换前的边缘路由器(ERa-old)和终端B对应的边缘路由器ERb,以及,映射服务器将终端B的映射关系(IDb,LOCb)发送(或称为通告)给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ERa-new)。其中,映射服务器可以根据通信关系表中的(IDa,LOCa)<——>(IDb,LOCb)这一通信关系,找到与终端A通信的对端的映射关系(IDb,LOCb)。
步骤410:ERa-new存储终端B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IDb,LOCb),以及,ERb将终端A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更新为(IDa,LOCa’)。
步骤411:ERb接收终端B发送给终端A的数据报文,该数据报文的源标识信息和目的标识信息为身份标识,具体为IDb和IDa。
步骤412:ERb将ID替换为对应的LOC,即将接收的数据报文中的身份标识替换为位置标识,具体将IDb和IDa分别替换为LOCb和LOCa’。
步骤413:ERb根据位置标识,将数据报文转发给ERa-new。
步骤414:ERa-new将LOC替换为对应的ID,即将数据报文中的位置标识替换为身份标识,具体将LOCb和LOCa’分别替换为IDb和IDa。
步骤415:ERa-new根据身份标识,将数据报文转发给终端A。
另外,在上述的切换之前或者切换过程中,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数据报文还可以到达切换前的边缘路由器(ERa-old);在切换过程中,原来由终端B发送给终端A的数据由ERa-old负责通过隧道等方式将其转发给ERa-new然后到达终端A,确保切换过程中通信不中断和数据不丢失。经过切换后,终端A和终端B之间的数据报文将通过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ERa-new传输。
本实施例中,映射服务器接收到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后,在映射系统层中广播终端A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IDa,LOCa’),同时映射服务器根据已存A的通信关系表,向A的源ERa-old和正与A通信的对端B通告A位置更新消息;同时将与A正在通信的对端B映射关系通告给ERa-new,实现了A的一次移动后,通过映射系统能向全网正与A建立通信关系的对端通告其位置的改变,即映射关系的更新。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设备可以为映射服务器,该设备包括接收模块51和发送模块52;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一边缘路由器发送的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后对应的边缘路由器;发送模块52用于根据通信关系表将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前对应的边缘路由器,以便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第二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可选的,参见图6,所述接收模块51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和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模块53,用于在接收第三边缘路由器发送的查询第二终端的位置标识的消息后,将第一终端的初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和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对应添加到通信关系表中;所述发送模块52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
本实施例在发生终端位置切换后,由映射服务器将发生切换的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通知给对端的边缘路由器,以及将对端的映射关系发送给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可以实现通信两端的边缘路由器直接根据映射服务器的通知更新相应的映射关系,不需要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将更新信息通知给对端,因此可以降低切换的边缘路由器的工作负担并降低切换延时。
图7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系统包括第一边缘路由器71、第二边缘路由器72、映射服务器73和第三边缘路由器74,第一边缘路由器71为第一终端在切换后对应的边缘路由器,第二边缘路由器72为第二终端对应的边缘路由器,第三边缘路由器74为第一终端切换前对应的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
第一边缘路由器71用于为第一终端分配更新后的位置标识,得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第二边缘路由器72用于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映射服务器7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并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根据通信关系表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第三边缘路由器7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71和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7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71和/或第三边缘路由器74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通过认证后,为第一终端分配位置标识,得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和/或,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72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通过认证后,为第二终端分配位置标识,得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71和/或第三边缘路由器74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接入认证消息,所述接入认证消息中包含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用户名和密码;将所述接入认证消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由认证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认证;接收到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通过认证;和/或,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72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接入认证消息,所述接入认证消息中包含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用户名和密码;将所述接入认证消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由认证服务器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认证;接收到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通过认证。
可选的,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71和/或第三边缘路由器74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通告消息,以便第一终端接收到通告消息后,向对应的边缘路由器发送接入认证消息;和/或,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72还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通告消息,以便第二终端接收到通告消息后,向第二边缘路由器发送接入认证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74还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初始的位置标识,得到第一终端初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映射服务器;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74还用于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查询第二终端的位置标识的消息;所述映射服务器73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发送的查询第二终端的位置标识的消息后,将第一终端的初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和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对应添加到通信关系表中,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74和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72还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中的位置标识传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
本实施例在发生终端位置切换后,由映射服务器将发生切换的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通知给对端的边缘路由器,以及将对端的映射关系发送给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可以实现通信两端的边缘路由器直接根据映射服务器的通知更新相应的映射关系,不需要切换后的边缘路由器将更新信息通知给对端,因此可以降低切换的边缘路由器的工作负担并降低切换延时。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设备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移动通信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映射服务器接收第一边缘路由器发送的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后对应的边缘路由器;
映射服务器根据通信关系表将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前对应的边缘路由器,以便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第二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边缘路由器确定终端通过认证后,为终端分配位置标识,得到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边缘路由器为第一边缘路由器或第三边缘路由器时,所述终端为第一终端,所述边缘路由器为第二边缘路由器时,所述终端为第二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路由器确定终端通过认证包括:
边缘路由器接收终端发送的接入认证消息,所述接入认证消息中包含终端的身份标识、用户名和密码;
边缘路由器将所述接入认证消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由认证服务器对该终端进行认证;
边缘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后,确定所述终端通过认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边缘路由器向终端发送通告消息,以便终端接收到通告消息后,向对应的边缘路由器发送接入认证消息以请求接入网络。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建立初始的通信过程,所述建立初始的通信过程包括:映射服务器接收第三边缘路由器发送的第一终端的初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以及接收第二边缘路由器发送的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
映射服务器在接收第三边缘路由器发送的查询第二终端的位置标识的消息后,将第一终端的初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和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对应添加到通信关系表中;
映射服务器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以便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中的位置标识传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
6.一种移动通信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为映射服务器,该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边缘路由器发送的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在切换后对应的边缘路由器;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根据通信关系表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二终端对应的边缘路由器,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切换前对应的边缘路由器,以便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第二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以及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和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为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为所述第二终端分配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
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模块,用于在接收第三边缘路由器发送的查询第二终端的位置标识的消息后,将第一终端的初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和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对应添加到通信关系表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
8.一种移动通信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边缘路由器,用于为第一终端分配更新后的位置标识,得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一终端为发生切换的终端;
第二边缘路由器,用于为第二终端分配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终端为与所述第一终端通信的终端;
映射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并发送给第二边缘路由器和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根据通信关系表将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
第三边缘路由器,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将来自第二终端的数据报文通过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转发给所述第一终端;
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更新后的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终端的映射关系,转发所述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或第三边缘路由器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通过认证后,为第一终端分配位置标识,得到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和/或,
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具体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通过认证后,为第二终端分配位置标识,得到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或第三边缘路由器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接入认证消息,所述接入认证消息中包含第一终端的身份标识、用户名和密码;将所述接入认证消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由认证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终端进行认证;接收到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通过认证;和/或,
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还用于接收第二终端发送的接入认证消息,所述接入认证消息中包含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用户名和密码;将所述接入认证消息发送给认证服务器,由认证服务器对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认证;接收到所述认证服务器发送的确认消息后,确定所述第二终端通过认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边缘路由器和/或第三边缘路由器还用于向第一终端发送通告消息,以便第一终端接收到通告消息后,向对应的边缘路由器发送接入认证消息;和/或,
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还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通告消息,以便第二终端接收到通告消息后,向第二边缘路由器发送接入认证消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还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分配初始的位置标识,得到第一终端初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并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映射服务器;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还用于向映射服务器发送查询第二终端的位置标识的消息;
所述映射服务器还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发送的查询第二终端的位置标识的消息后,将第一终端的初始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和第二终端的身份标识与位置标识的映射关系对应添加到通信关系表中,并将所述第二终端的位置标识发送给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以及将所述第一终端的初始的映射关系发送给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
所述第三边缘路由器和所述第二边缘路由器还用于根据所述映射关系中的位置标识传输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报文。
CN201210112501.XA 2012-04-17 2012-04-17 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2655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2501.XA CN102655475B (zh) 2012-04-17 2012-04-17 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12501.XA CN102655475B (zh) 2012-04-17 2012-04-17 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475A true CN102655475A (zh) 2012-09-05
CN102655475B CN102655475B (zh) 2015-07-01

Family

ID=46731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12501.XA Active CN102655475B (zh) 2012-04-17 2012-04-17 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5547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7851A (zh) * 2015-12-21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设备的服务区域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232964A1 (zh) * 2017-06-19 2018-12-27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边缘路由节点更新路由信息表的方法及设备
CN111817854A (zh) * 2020-06-04 2020-10-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中心标识映射同步管理的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536A (zh) * 2007-09-19 2008-02-13 北京交通大学 实现一体化网络位置管理的方法
CN102045693A (zh) * 2009-10-16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通知、切换和数据转发方法、an及ilr
CN102056151A (zh) * 2009-11-01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cdma核心网实现移动通信的系统及终端接入方法
CN102137468A (zh) * 2010-01-22 2011-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无固定锚点切换的Wimax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3536A (zh) * 2007-09-19 2008-02-13 北京交通大学 实现一体化网络位置管理的方法
CN102045693A (zh) * 2009-10-16 2011-05-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息上报/通知、切换和数据转发方法、an及ilr
CN102056151A (zh) * 2009-11-01 2011-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wcdma核心网实现移动通信的系统及终端接入方法
CN102137468A (zh) * 2010-01-22 2011-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无固定锚点切换的Wimax系统及其切换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ING DONG等: "A network-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cheme for future Internet", 《A NETWORK-BASED MOBILITY MANAGEMENT SCHEME FOR FUTURE INTERNET》, 2 May 2009 (2009-05-02) *
PING DONG等: "An Efficient Approach to Map Identity onto Locator", 《MOBILITY ’08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BILE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ND SYSTEMS》, 10 September 2008 (2008-09-10)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97851A (zh) * 2015-12-21 2016-08-24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设备的服务区域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8232964A1 (zh) * 2017-06-19 2018-12-27 深圳市盛路物联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边缘路由节点更新路由信息表的方法及设备
CN111817854A (zh) * 2020-06-04 2020-10-2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中心标识映射同步管理的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CN111817854B (zh) * 2020-06-04 2022-03-18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研究所 一种基于无中心标识映射同步管理的安全认证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5475B (zh) 201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77617B (zh) 在通过广域网实现的群通信系统中确立基础设施设备之间的通信通道
CN101510853B (zh) Wlan无线桥接的实现方法和装置及无线接入客户端
CN102045693A (zh) 信息上报/通知、切换和数据转发方法、an及ilr
CN102118456A (zh) 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天地网络混合编址方法
CN102025589A (zh) 虚拟专用网络的实现方法及系统
CN102025702A (zh) 基于身份标识和位置分离架构的网络及其骨干网和网元
CN102098349A (zh) 地址映射方法及接入业务节点
CN102802227B (zh) 基于基站直通架构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025587B (zh) Lisp网络与互联网互通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US8730964B2 (en) System for data communications, router,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mobility management
CN10257199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系统及接入网关
CN102970710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基站
CN102025604B (zh) 一种承载网络及数据传输方法
CN102655475A (zh) 移动通信切换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3285894B (zh) 基于可编程交换机的身份标识网络移动性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780701A (zh) 访问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01147366A (zh) 移动通信系统、边缘路由器和传输控制方法以及其使用的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01867524B (zh) 位置与标识分离网络中无缝移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03582009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宿主基站及数据网络系统
CN102573013A (zh) 一种采用多种接入方式中的数据传输方法和接入设备
Yaseen et al. Smart virtualization packets forwarding during handover for beyond 5G networks
CN102547908B (zh) 表维护方法、系统和接入网关路由器
CN102025516B (zh) 一种实现组播业务的方法及系统
CN103167051A (zh) 一种身份位置映射关系维护方法及系统
CN108200206B (zh) 一种基于sdn架构的icn无缝移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