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52400A - 用于协调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极化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协调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极化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52400A
CN102652400A CN2009801629713A CN200980162971A CN102652400A CN 102652400 A CN102652400 A CN 102652400A CN 2009801629713 A CN2009801629713 A CN 2009801629713A CN 200980162971 A CN200980162971 A CN 200980162971A CN 102652400 A CN102652400 A CN 102652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arization
radio device
phase deviation
amplitude
en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8016297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阿斯普伦
B.哈格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2652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52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0Polarisation diversity; Directional diversity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实现与另一个无线电装置来协调一个无线电装置的交叉极化、即正交极化天线配置所产生的VP/HP极化的协调。该目的通过第一eNB(100c)中的协调第一eNB的极化与附加eNB(100a)的极化的方法来实现。这些极化由包括至少两个正交极化的天线的天线配置来产生。第一eNB和附加eNB(100c,100a)与UE(150a)以无线方式通信。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确立产生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的天线配置的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和产生与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正交的极化的天线配置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将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垂直而将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确定UE的极化,以及基于所确定UE极化来协调所定义极化与附加eNB的极化。

Description

用于协调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极化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一般来说,本发明涉及无线电装置和控制装置中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来说,它涉及一个无线电装置的天线极化与另一个无线电装置的天线极化的协调。
背景技术
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是设计成接替GSM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之一。3GPP长期演进(LTE)是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中的项目,用于改进UMTS标准以应对诸如更高的数据速率、提高的效率和降低的成本之类的将来在改进服务方面的要求。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网(UTRAN)是UMTS的无线电接入网,而演进UTRAN(E-UTRAN)是LTE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
如图1所示,E-UTRAN通常包括以无线方式连接到(通常称作eNodeB(eNB)的)无线电基站(RBS)100a、100b、100c的用户设备(UE)150a、150b。在这种无线通信系统中,期望再使用各小区110a、110b、110c中尽可能多的无线电资源来实现良好谱效率。但是,每当再使用资源时,这可导致利用这个特定资源的链路之间的干扰(小区内干扰或小区间干扰)。
管理干扰的各种方式是已知的。一种方式依靠基于这些UE的信道状态信息来主动选择哪些UE能够访问特定资源。在所有可能的UE中,可联合调度相互干扰最小的UE。另一种方式是在向UE分配无线电资源时使用与eNB和UE天线极化有关的信息,所谓的基于极化的干扰管理,因为隔离在正交极化传输之间是良好的(即,干扰低)。
在到UE的传输以及来自UE的传输主要经过垂直极化(VP)或水平极化(HP)时,在向UE调度无线电资源时使用天线极化信息的有益效果为最大。其原因在于,这些极化在无线传播信道中得到良好的保持,甚至在严重遮蔽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因此,所传送的垂直极化波将在向接收侧的传播中以极有限交叉极化散射来保持其垂直极化,并且对应情况对水平极化波也成立。相比之下,包含VP和HP两者的要素的极化没有得到良好的保持,并且因此将不太有用。
由于无线电信道中有限数量的交叉极化散射,垂直-垂直极化组合和水平-水平极化组合(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极化组合)平均起来提供相等接收信号功率,而交叉极化组合(垂直-水平或者反过来)通常提供要弱5-15 dB的接收信号功率。因此,由具有VP传输天线的eNB所传送的信号将在具有VP接收天线(即,垂直-垂直极化组合)的UE中作为比HP接收天线(垂直-水平极化组合)中更强的信号来接收。
下面参照图2a来描述基于极化的干扰管理的基本思路。具有VP天线的UE 150b获益于调度成利用产生VP的传输/接收模式来向eNB 100b、100c传送或者从eNB 100b、100c接收,因而提供VP-VP组合信道220,与具有HP天线并且利用生成HP的传输/接收模式来调度到eNB 100c、100a的第二UE 150a联合,并且因而提供HP-HP组合信道210。与两个UE均使用相同极化组合(即,非正交极化)时相比,两个UE 150a、150b之间的干扰抑制将是额外的5-15 dB。
存在的一些性质将使图2a中描述的系统能够提供最佳可能的基于极化的干扰抑制。一个第一性质是eNB区分VP和HP与上行链路中其它极化的能力,即,确保RBS的接收天线产生VP或HP,使得它们能够通过上行链路功率测量来确定UE极化。第二性质是eNB传送在下行链路上良好保持的这两个极化的能力,即,确保RBS的发射天线也在下行链路中产生VP或HP。第三性质是在eNB中的接收侧与传送侧之间以及在两个或更多eNB之间关于哪一个极化是VP以及哪一个极化是HP的共识。
确保上述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一种直接解决方案是使用VP/HP极化天线配置,并且每次向一个天线应用输出功率。但是,倾斜+45/-45极化天线优于VP/HP极化天线有若干原因。一个原因在于,倾斜+45/-45极化天线配置提供辐射图的对称性。另一个原因在于,倾斜+45/-45极化天线产生远离视轴、即在所有方向上的极化正交性。又一个原因与功率放大器(PA)利用有关。由于对每个天线存在一个PA,所以优选的是使用两个天线来传送信号,因为那样的话输出功率与仅使用一个天线和一个PA时相比能够加倍。通过倾斜+45/-45极化天线配置,VP或HP传输使用两个天线和两个PA。通过VP/HP天线配置,VP或HP传输将仅使用一个天线和PA,因而导致较小输出功率。VP/HP极化天线配置的缺点引起具有双极化天线的现有站点的绝大多数利用倾斜+45/-45极化天线。
但是,在使用倾斜+45/-45极化天线时,发射器和接收器需要是相位相干的,以便确保能够区分VP/HP极化信号。相干性应当是相对的(这能够使用校准电路系统来实现),使得相位偏移在时间和频率上是恒定的。此外,需要知道实现绝对VP或HP传输或接收所需的天线的相位偏移。查找所需相位偏移的一种解决方案是引入外部校准设备,以便通过调谐两个交叉极化天线的相位偏移来检测和调整绝对极化。但是,因为需要外部设备,这是高成本解决方案。
又一个解决方案是基于eNB与UE之间的通信的质量指标、如秩指标或吞吐量来调整发射天线配置的极化。这种解决方案的基本思路在于,传输的绝对VP/HP极化将因以上所述的这类极化的有益特性而产生通信的最佳质量。因此,质量指标可用于确定通过两个交叉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偏移的变化对天线配置极化的调整是否提高通信的质量。通过迭代进行检查质量指标并调整极化的步骤直至达到质量指标的最佳值,有可能确定哪些相位偏移产生VP或HP。因此,实现对绝对极化状态的校准,但是与对VP和HP的解释有关的模糊性仍然将保留,这是因为不可能找出哪一个相位偏移产生VP以及哪一个相位偏移产生HP,这是使用以上参照图2a所述的基于极化的干扰管理的先决条件。此外,没有采用上述方法来确立接收天线配置的相位偏移。
使用VP/HP极化天线配置可能不会解决不知道哪一个偏移会产生VP以及哪一个偏移会产生HP的问题,因为通常在站点安装时不存在如下控制:VP天线始终连接到第一天线端口,而HP天线连接到第二天线端口。因此,将全部功率应用于连接到第一天线端口的天线将产生VP或HP,但是在站点安装期间,在无需特别注意天线-天线端口连接的情况下不知道是哪一个。因此,又在这种情况下,与对VP和HP的解释有关的模糊性是一个问题。
由于模糊性问题,eNB将必须假设哪些幅度和/或相位偏移将在上行链路上且在下行链路上分别产生VP和HP。当使用基于极化的干扰管理时,这种假设造成问题,因为将不会满足以上所述的、与关于eNB的接收侧和传送侧之间或者两个或更多eNB之间哪一个极化是VP而哪一个是HP的共识有关的第三性质。下面参照图2b来描述这是如何影响干扰抑制的。三个eNB之一100c与其它两个100a、100b相比对于发射天线假设VP/HP的相反定义。如果调度器命令以HP从eNB 100c和100a向第一UE 105a以及以VP从eNB 100c和100b向第二UE 105b同时传输,则与其它eNB 100a、100b相比,eNB 100c将以相反极化进行传送,从而导致在各UE 105a、105b处的严重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和缺点的一部分,并且实现一个无线电装置与另一个无线电装置、如RBS的交叉极化、即正交极化的天线配置所产生的VP/HP极化的协调。这是合乎需要的,以便获得VP/HP干扰抑制可能性的全部潜力。
这个目的和其它目的通过按照独立权利要求的方法和装置以及通过按照从属权利要求的实施例来实现。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协调第一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与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的方法。极化由包括至少两个正交极化的天线的天线配置来产生。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以无线方式通信。该方法由第一无线电装置来执行,并且包括下列步骤:确立产生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的天线配置的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以及天线配置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天线配置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产生与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正交的极化。它还包括下列步骤:将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垂直,而将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确定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以及基于所确定极化来协调所定义极化与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控制装置的协调第一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与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的方法。该控制装置连接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并且极化由包括至少两个正交极化的天线的天线配置来产生。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以无线方式通信。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从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检索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的极化有关的信息;以及在所检索信息指示极化失配时指示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进行互换。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包括具有至少两个正交极化的天线的天线配置的第一无线电装置。第一无线电装置配置成协调该天线配置所产生的极化与附加无线电装置的天线配置所产生的极化。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配置成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以无线方式通信。第一无线电装置包括确立单元,该确立单元设置成确立产生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的天线配置的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以及天线配置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天线配置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产生的极化与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正交。它还包括:定义单元,设置成将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垂直,而将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确定单元,设置成确定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以及协调单元,设置成基于所确定极化来协调所定义极化与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
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可连接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配置成协调第一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与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这些极化由包括至少两个正交极化的天线的天线配置来产生。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以无线方式通信。该控制装置包括:检索单元,设置成从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检索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的极化有关的信息;以及指令单元,设置成在所检索信息指示极化失配时指示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进行互换。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RBS或UE的绝对天线极化能够以成本有效方式通过RBS或UE之间的协调来明确地确定为HP或VP。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协调可以是系统范围的,包括例如系统的全部RBS。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个优点在于,它们使得有可能有效地使用基于极化的干扰管理。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又一个优点在于,它可适用于所有种类的双极化天线配置,例如作为并且将最有可能继续作为RBS站点安装中的主要选择的倾斜+45/-45极化天线,但是还有右手/左手圆形天线或VP/HP天线。此外,一个优点在于,在站点安装时不需要对于天线端口如何连接到天线特别注意。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其中可实现本发明的常规无线通信系统的一部分。
图2a示意性地示出按照现有技术的基于极化的调度的基本思路。
图2b示意性地示出对VP/HP极化的解释的模糊性是如何影响基于极化的调度的。
图2c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基本思路。
图3a-g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由eNB所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由控制装置所执行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a示意性地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eNB和控制装置中的传送无线电链和接收无线电链。
图5b示意性地示出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两个eNB和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某些实施例和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为了便于说明而不是进行限制,提出例如具体情况、技术等特定细节,以便透彻地了解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清楚地知道,可在除了这些特定细节之外的其它实施例中实施本发明。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会理解,本文以下所述的功能和部件可使用结合编程的微处理器或通用计算机起作用的软件和/或使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来实现。大家还会理解,虽然主要采取方法和装置的形式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也可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通过包括计算机处理器和耦合到处理器的存储器的系统来实施,其中采用可执行本文所公开的功能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来对存储器编码。
本文通过参照特定示例情况来描述本发明。具体来说,在相关于E-UTRAN中的eNB的倾斜+45/-45极化天线配置的非限制性一般上下文中描述本发明。但是应当注意,本发明及其示范实施例还可适用于诸如VP/HP和圆形天线配置之类的其它天线配置、诸如UTRAN、WiMax和GSM之类的其它类型的无线电接入网中的RBS、适用于中继器以及适用于E-UTRAN、UTRAN、WiMax和GSM中的用户设备(UE)。它在UE中可以是有用的示例是当UE天线配置在操作期间为固定或者具有明确定义的取向时,如同固定无线终端、膝上型和车载UE天线的情况中一样。
参照图2c描述的本发明的基本思路是通过首先确立实现绝对极化所必需的交叉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偏移(这对于两种eNB均是不明确地垂直和水平),来协调第一eNB 100a的极化与第二eNB 100c的极化。相位偏移是需要应用于在交叉极化天线配置的第二天线上传送/接收的信号相对于交叉极化天线配置的第一天线上传送/接收的信号的相位移动。如果使用VP/HP极化天线,则可以不需要交叉极化天线之间的相位偏移,而仅需要幅度偏移。通过幅度偏移,所有功率可导向两个交叉极化天线之一,以便产生VP或HP。每个eNB则将定义哪一个偏移被假设为产生VP以及哪一个偏移被假设为产生HP。
其次,eNB均将例如采用上行链路测量来确定一个UE 150a的极化,下面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基于这个所确定极化,eNB因而将能够协调其水平定义的极化和垂直定义的极化。所确定UE极化的比较可在eNB之一中或者在外部控制装置中进行。如果所确定UE极化有所不同,则eNB之一应当互换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产生哪一个极化的定义。这样,两个eNB关于哪一个极化定义为垂直和哪一个极化定义为水平达成共识。这个解决方案的一个优点在于,当eNB协调了关于哪一个是VP和哪一个是HP的定义时,基于极化的干扰抑制将按照最优方式工作。此外,不必为了协调所定义极化而在站点安装时对于天线端口如何连接到天线特别注意。
UE的极化状态的确定优选地由两个eNB 100a、100c对同一UE 150a同时进行,但是有可能非同时测量可给出充分信息。例如,第一eNB 100a可能在UE 105a处于第一eNB 100a的覆盖区域中时对UE 105a进行测量,而第二eNB 100c在稍后时间当UE 150a进入第二eNB 100c的覆盖区域时进行测量。同样,如果有理由认为这些UE的极化状态将是相似的,如同UE属于相同型号和品牌的情况中那样,则可使用不同UE的测量。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eNB本身判定其对哪一个偏移产生VP和哪一个偏移产生HP的定义是否应当互换。在这种解决方案中,具有相反定义的一对eNB均可判定互换其定义,这因而将不会解决此问题,因为UE极化状态的下一个比较将仍然说它们具有相反定义。该解决方案可以是具有确定这些eNB中的哪一个eNB将判定应当在哪里进行互换的预定义或动态分级结构。
在一个备选第二实施例中,当所确定UE极化状态之间存在失配时,判定哪一个eNB应当保持其极化定义以及哪一个eNB应当互换定义的是控制装置。这个实施例当存在两个以上eNB应当相互协调这些极化时具有优点,因为只有一个装置进行判定。在前面所述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对eNB可相互协调,并且第二对eNB可相互协调,但是第一对和第二对相互之间可能不协调。通过一个单一控制装置进行判定来避免这种情况。
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eNB将其所确定UE极化转发给控制装置或另一个eNB。当使用控制装置时,控制装置还将从其它eNB接收所确定UE极化,并且将能够比较不同eNB的所确定UE极化。它将基于这个比较来识别哪些eNB需要互换其极化定义。控制装置将指示所识别eNB来互换其对哪一个偏移产生垂直极化以及哪一个偏移产生水平极化的定义,这因而将引起所有eNB的协调极化。
如果一个第一eNB向另一个第二eNB转发而不是向控制装置转发其所确定UE极化,则第二eNB将能够将所接收UE极化与它自己的所确定UE极化进行比较。如果所接收UE极化不同于所确定UE极化,则需要互换,并且第二eNB可互换它自己的定义,或者指示第一eNB进行互换。
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第一eNB将从第二eNB检索UE极化。然后,第一eNB将通过将所检索UE极化与自己的所确定UE极化进行比较,来确立是否存在极化的失配。如果存在失配,则第一eNB将向控制装置转发与失配有关的信息,控制装置然后将基于失配信息来判定哪一个eNB应当进行互换。在这种情况下,因而对极化进行比较的是eNB,但是当存在失配时,关于互换进行判定的是控制装置。因此,控制装置可指示第一eNB或第二eNB进行互换。备选地,还可将失配信息转发给第二eNB,第二eNB然后将判定在第二eNB本身中或者在第一eNB中执行互换,由第二eNB来指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eNB而不是控制装置控制协调的情况下,eNB之间的协调能够扩大到两个以上eNB,从而按照下列方式来形成具有协调极化的eNB的连续的更大组。两个已经协调的eNB中的第一个eNB 100c例如可与第三eNB 100b协调其极化定义。如果已经协调的第一eNB 100c控制第三eNB 100b,例如因为它在协调分级结构中更高,则它可例如只将其所确定UE极化转发给第三eNB 100b,以及如果存在失配,则是由第三eNB 100b来负责比较并且互换它自己的定义。但是,如果控制协调的第一eNB 100c的是第三eNB 100b,则第三eNB 100b将向第一eNB 100c转发其所确定UE极化,第一eNB 100c将在存在失配时必须互换定义。由于第一eNB 100c与第二eNB 100a已经协调过一次,所以,为了使第二eNB 100a也互换其定义,第一eNB 100c还可通知第二eNB 100a关于它将互换其定义。最后,极化的这种连续协调可引起整个系统被协调。为了使互换定义的数量为最少,可向已经内部协调的一组eNB提供分级结构中的更高位置。这会意味着,分级结构可动态改变,并且在这种情况下,还可在eNB之间传递分级结构变化。
跟踪已经成功协调其极化定义的eNB/无线电装置的对或组会是优选的,以便促进属于不同的这类对或组的eNB/无线电装置之间的进一步协调。每当这种组中的一个eNB/无线电装置因与该组外部的eNB/无线电装置的附加协调而互换其极化定义时,属于该组的其它eNB/无线电装置能够收到关于这个情况的通知,或者被指示互换其极化定义,以便保持组中的同质性。簿记可分布在不同eNB/无线电装置之间,使得各eNB/无线电装置知道它与其协调了其极化定义的所有其它eNB/无线电装置,或者可在控制单元处执行簿记功能。类似地,互换极化的指令可直接地或者在若干步骤中转发给eNB/无线电装置的整个组,其中首先指示第一eNB/无线电装置,并且随后将这个指令转发给属于同一“协调”组的附加eNB/无线电装置。
eNB的天线配置可由用于传送和接收的至少一对交叉极化天线来组成。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中均使用基于极化的干扰抑制时,需要确立接收天线配置相位偏移和传送天线配置相位偏移,因为重要的是能够在那种情况下不仅接收而且传送VP/HP。这还使得有可能基于上行链路测量或下行链路测量来确定UE极化。由于如下事实:发射器无线电链和接收器无线电链可以不是相位相干的,并且天线和馈电特性至少对于FDD系统可作为频率的函数发生变化,所以要对接收天线配置应用的相位偏移一般将与对发射天线配置所应用的相位偏移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对发射天线配置的相位偏移的确立基于eNB 100a、100b和UE 150a之间的通信的质量指标来执行。eNB得到至少一个质量指标。该质量指标可包括秩指标(RI)、吞吐量量度、信道质量指标报告(CQI)、HARQ ACK/NACK(混合ARQ确认/非确认)以及任何其它可能的质量指标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从UE 150a接收它,或者可由eNB本身来测量它,例如如同吞吐量量度的情况中一样。然后,eNB将调整其发射天线配置的相位偏移,并且将再次检查质量指标是否看起来得到了改进。相位偏移的质量指标测量和调整将迭代进行,直到获得预定最佳质量指标。因此,这种方法将因以上所述的这种极化的有益特性而提供可能产生VP或HP的第一相位偏移α。基于这个所确立的第一相位偏移α,可确立第二相位偏移β,第二相位偏移β产生的极化与第一相位偏移α所产生的极化正交。第二相位偏移等于第一相位偏移加上180°,即,β=α+180°。如果第一偏移产生VP,则第二偏移因而将产生HP。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评估不同候选相位偏移直至观测到特定于VP或HP的特性,来执行对接收天线配置的相位偏移的确立。这种特性是例如极化之间功率关系在时间和/或频率上的稳定性。因此,eNB可对于候选相位偏移的各集合测量UE信号的信号强度。例如,提供接收信号强度在时间上的相同关系的候选相位偏移因而将被选择作为产生VP/HP的相位偏移。
当按照上述两个实施例确立了接收天线配置相位偏移和发射天线配置相位偏移时,对于发射天线配置和接收天线配置二者而言,第一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垂直,而第二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在下一个步骤,UE天线极化要由eNB来确定,并且这在应用对应的所确立相位偏移时可通过使用上行链路测量或下行链路测量来进行,下面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这意味着,两个eNB的协调可基于来自一个eNB的基于上行链路测量所确定的UE极化和来自另一个eNB的基于下行链路测量所确定的UE极化的比较来进行。因此,将接收天线配置的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的定义与同一个eNB的发射天线配置的极化定义进行协调也是重要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极化定义的协调因而在eNB中在该eNB的接收天线无线电链与发射天线无线电链之间执行。
下面进一步描述对UE天线极化的确定。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UE传输天线极化可由eNB基于eNB接收器天线的每个所定义极化的接收信号强度的测量来确定。如果是产生定义为垂直的极化的偏移提供最高接收信号强度,则eNB能够将UE天线极化确定为垂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UE接收天线极化可由eNB基于eNB与UE之间的通信的质量指标的测量来确定。使用如上所述用于基于质量指标来确立相位偏移的相似机制。因此,对于eNB发射天线的水平定义极化和垂直定义极化均测量质量指标,并且提供最佳质量指标的测量因而指示UE天线的极化。如果是产生定义为水平的极化的偏移提供最佳质量指标,则该UE天线极化被确定为水平的。
如果接收天线配置相位偏移和发射天线配置相位偏移均被确立并且相互进行协调,则可组合以上描述如何确定UE天线极化的两个实施例。这可为了获得UE天线极化的更可靠确定而进行,例如因为那样的话基于两个不同种类的测量来确定UE天线极化。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也可应用于UE天线,从而将其VP/HP定义相互协调。备选地,一旦eNB对齐了其定义,通过在VP(或HP)上传送的携带发射极化的标识的消息,UE天线可协调其定义。
类似地,能够在单个eNB的不同频带之间进行该协调、例如在接收频带和发射频带之间进行该协调,或者在eNB的两个不同发射/接收频带之间进行该协调。此外,还有可能的是,基站将其极化与中继器进行协调(或者相反)。
图3a是由第一eNB执行的协调第一eNB的极化与附加eNB的极化的方法的流程图。这些极化由eNB的天线配置产生,所述天线配置包括两个正交极化的天线。两个eNB与至少一个UE以无线方式通信。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310: 确立产生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的该天线配置的第一相位偏移以及该天线配置的第二相位偏移,该天线配置的第二相位偏移产生与第一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正交的极化。在VP/HP天线配置的情况下,产生VP或HP不需要相位偏移,而是需要幅度偏移,幅度偏移允许所有功率被应用于这些天线之一。
- 320: 将第一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垂直而将第二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eNB这时已经“猜测到”哪一个偏移产生哪一个极化。
- 330: 确定eNB可与其进行通信的UE中的至少一个UE的极化。
- 340: 基于所确定极化来协调所定义极化与附加eNB的极化。
图3b-3d示意性地示出涉及协调所定义极化与附加eNB的极化的步骤340的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图3b中,协调步骤340包括:将所确定极化转发给控制装置的步骤341,以及,如果从控制装置接收到进行互换的指令,则互换第一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的定义和第二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的定义的步骤342。这种指令当然将仅在存在极化失配时才被接收。如果存在失配,并且因为第一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在互换之前被定义为垂直,因而,它将在互换之后被定义为水平,并且相反情况对于第二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是成立的。在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可将所确定极化转发给附加eNB而不是控制装置,以及如果存在极化失配并且如果附加eNB决定自己不互换,则将从附加eNB接收进行互换的指令。
在示出备选实施例的图3c和图3d中,协调步骤340包括从附加eNB来检索UE极化的步骤343。如果所接收UE极化和自己确定的UE极化不同,则eNB将在步骤344确立极化失配。当确立了极化失配时,图3c示出一个实施例,其中eNB在步骤345向控制装置转发与失配有关的信息。控制装置然后可判定两个eNB的哪一个eNB应当互换其定义,以及在步骤342,如果接收到这样做的指令,因而eNB然后可互换定义。备选地,与失配有关的信息而是转发给附加eNB,并且那个附加eNB将判定它是否应当互换其定义或者它是否应当指示第一eNB进行互换。
在图3d所示的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343和344之后,在步骤346,第一eNB可在步骤344确立极化失配时互换其极化定义,或者它可在步骤347指示附加eNB来互换其极化定义。在这个实施例中,关于互换进行判定的是第一eNB。
概括来说,协调步骤340包括比较、与互换有关的判定以及互换。在上述控制步骤340的备选实施例中,比较和判定可由两个eNB的任一个或者由控制装置来执行,并且互换可在eNB的至少一个中进行。取决于该实施例,传递的是UE极化或者存在极化失配的信息。进行互换的指令还可在eNB之间或者在控制装置与eNB之间传递。如上所述,还可以是UE与附加UE来协调其极化,并且这些UE然后比较eNB(或另一个UE)的所测量极化,以便判定是否需要互换。在另一个备选实施例中,还可以是eNB基于所测量UE极化来与中继器协调其极化。备选地,还可以是eNB的接收器无线电链与eNB的发射器无线电链进行协调,或者不同频率的两个发射器无线电链相互协调。
图3e-3f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涉及确立产生有效垂直和水平极化的eNB天线配置的第一相位偏移和第二相位偏移的步骤310。由于eNB的天线配置包括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所以如图3e中那样可对于接收天线配置来确立偏移以及如图3f中那样对于发射天线配置来确立偏移。图3e中,确立接收天线配置的相位偏移的步骤310包括:
- 311: 评估接收天线配置的多个候选的第一相位偏移和第二相位偏移。
- 312: 基于评估来选择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选择示出特定于VP或HP的特性的候选偏移。
所选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所产生的极化然后在步骤320分别定义为垂直和水平。由于已被确立的是接收天线极化的偏移,所以UE极化的确定因而可基于上行链路测量对于UE发射天线配置进行。确定UE极化的步骤330因而包括:
- 331: 使用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来测量从UE所接收的信号的功率。
- 332: 基于功率测量来确定UE极化。如果是产生定义为垂直的极化的偏移提供最高接收信号强度,则eNB能够将该UE天线极化确定为垂直。
图3f中,确立发射天线配置的相位偏移的步骤310包括:
- 313: 调整发射天线配置的第一偏移,直到获得与UE的通信的预定质量指标。这种质量指标例如可以是吞吐量或秩指标。提供最高吞吐量的偏移将最有可能对应于VP极化或HP极化。
- 314:然后基于第一偏移α,通过将180°加到第一偏移(β=α+180°)来计算第二偏移β。
所确立的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所产生的极化然后在步骤320分别定义为垂直和水平。由于是发射天线极化的偏移已被确立,所以UE极化的确定因而可基于下行链路测量对于UE接收天线配置进行。确定UE极化的步骤330因而包括:
- 333: 对两种偏移来测量到UE的传输的质量指标。
- 334: 基于质量指标测量来确定UE极化。如果是被定义为产生水平极化的偏移提供最佳质量指标,则该UE天线极化被确定为水平。
图3g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结合图3e和图3f的两个实施例的步骤330。eNB的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的偏移因而在步骤311至314确立。在这种情况下,定义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产生哪一个极化的下一个步骤320包括:步骤321,其中这个定义对于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都进行;以及步骤322,其中将接收天线配置的定义与发射天线配置的定义进行协调。这个实施例可适用于eNB之间的协调的情况,并且因而在步骤322在eNB内使用极化的协调。在步骤322之后,eNB可基于上行链路测量或下行链路测量或者它们两者来确定UE极化(在步骤330)。可使用上行链路测量和下行链路测量两者,以便按照更可靠方式来确定UE极化。
图4是由控制装置所执行的、协调第一eNB的极化与附加eNB的极化的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装置连接到第一eNB和附加eNB,并且极化由包括两个正交极化天线的天线配置来产生。第一eNB和附加eNB与UE以无线方式通信。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 410: 从第一eNB和附加eNB的至少一个检索与UE的极化有关的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从eNB和控制装置两者检索UE极化,因而进行比较并确立是否存在极化失配。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比较已经由eNB之一进行,因此控制装置而是从eNB之一来检索与所确立失配有关的信息。
- 420: 当所检索信息指示极化失配时,指示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其中之一进行互换。因此,控制装置关于这些eNB的哪一个eNB应当进行互换进行判定,并且基于所检索信息的比较结果或者基于它从eNB检索了存在失配的信息来向相关eNB发送指令。
图5a中示意性地示出并且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是具有第一无线电装置(即接收无线电链500a)以及附加无线电装置(即发射无线电链500b)的eNB 550。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属于相同类型,因为它们均是eNB中的无线电链。但是,如上所述,在另一上实施例中,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500a、500b还可以是例如两个发射无线电链或者UE中的两个无线电链。接收无线电链500a配置成协调其天线配置501a所产生的极化与发射无线电链500b的天线配置502b所产生的极化。接收无线电链和发射无线电链配置成与(可以是例如UE或eNB的)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以无线方式通信。在这个实施例中,无线电链均与UE 590进行通信。接收无线电链500a包括确立单元504a,确立单元504a设置成确立产生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的天线配置501a的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幅度偏移例如在VP/HP天线配置的情况下确立,而相位偏移在倾斜+45/-45天线配置的情况下确立。确立单元504a还设置成确立天线配置501a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天线配置501a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产生的极化与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正交。接收无线电链500a还包括:定义单元505a,设置成将第一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垂直而将第二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确定单元506a,设置成确定UE 590的极化;以及协调单元507a,设置成基于UE的所确定极化来协调所定义极化与发射无线电链的极化。发射无线电链将对应地也包括确立单元504b、定义单元505b、确定单元506b和协调单元507b。
图5a中示出并且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还有可连接到接收无线电链和发射无线电链500a、500b的控制装置580。在这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包含在eNB中。但是,这种控制装置的优选位置可以是核心网络中的某个中央节点,并且那样的话到控制装置的连接可以是无线的,因为无线电基站常常通过无线回程链路连接到核心网络。控制装置包括:检索单元581,设置成至少从接收无线电链500a来检索与UE极化有关的信息;以及指示单元582,设置成在所检索信息指示极化失配时指示无线电链的至少一个互换极化定义。
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无线电链的协调单元507a、507b还可设置成将所确定UE极化转发给控制装置580。控制装置的检索单元851还设置成比较所检索UE极化,并且在它们相互不同时确立极化失配。在所确立极化失配的情况下,指示单元852设置成指示无线电链之一来互换极化定义。因此,两个无线电链的协调单元507a、507b还可设置成在控制装置580指示它们互换其极化定义时互换其极化定义。
在备选实施例中,接收无线电链500a的协调单元507a设置成将所确定UE极化转发给发射无线电链500b。协调单元507a则还配置成在发射无线电链500b指示它们互换其极化定义时互换其极化定义。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无线电链500a的协调单元507a设置成从发射无线电链500b检索UE极化,在所检索UE极化与所确定UE极化不同时确立极化失配,以及在第一实施例中向控制装置580转发与极化失配有关的信息或者在第二实施例中向发射无线电链500b转发与极化失配有关的信息。然后,第一实施例中的控制装置580或者第二实施例中的发射无线电链500b将判定互换是应当在接收无线电链中进行还是在发射无线电链中进行。在第一实施例中,控制装置将指示无线电链之一进行互换。在第二实施例中,发射无线电链将互换它自己的定义或者指示接收无线电链进行互换。在另一个备选实施例中,当已经确立极化失配时,接收无线电链500a的协调单元507a互换其定义或者指示发射无线电链500b进行互换。在这个实施例中,因而是接收无线电链判定互换应当在哪里进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无线电链500a的确立单元504a还可设置成评估接收天线配置501a的多个候选的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以及基于该评估在候选偏移之间选择接收天线配置的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接收无线电链500a的确定单元506a然后还可设置成在应用接收天线配置501a的所确立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时测量从UE 590所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以及基于所测量功率来确定UE的极化。
对应地,发射无线电链500b的确立单元504b还可设置成调整发射天线配置的第一偏移,直至得到与UE 590的通信的预定质量指标,以及基于第一偏移来计算发射天线配置的第二偏移。发射无线电链500b的确定单元506b然后可设置成在应用发射天线配置的所确立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时测量到UE的传输的质量指标,以及基于所测量质量指标来确定UE的极化。
图5b中示意性地示出并且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是第一eNB 500a和附加eNB 500b。这个图中还示出控制装置580,控制装置580可以是单独的专用节点,或者可包含在例如如上所述的核心网络节点中或无线电网络节点中。第一eNB 500a配置成协调其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501a、502a所产生的极化与附加eNB 500b的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501b、502b所产生的极化。eNB 500a、500b配置成与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以无线方式通信。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些eNB均与UE 590进行通信。如上所述,还可以是两个UE相互协调极化并且与eNB或者另一个UE以无线方式通信。第一eNB 500a包括确立单元504a,确立单元504a设置成确立天线配置501a、502a的产生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的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幅度偏移在VP/HP天线配置的情况下确立,而相位偏移在倾斜+45/-45天线配置的情况下确立。确立单元504a还设置成确立天线配置501a、502a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天线配置501a、502a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产生的极化与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正交。第一eNB 500a还包括:定义单元505a,设置成将第一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垂直而将第二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确定单元506a,设置成确定UE 590的极化;以及协调单元507a,设置成基于UE的所确定极化来协调所定义极化与附加eNB 500b的极化。附加eNB 500b将对应地也包括确立单元504b、定义单元505b、确定单元506b和协调单元507b。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eNB 500a的确立单元504a还可设置成评估接收天线配置501a的多个候选的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以及基于该评估在候选偏移之间选择接收天线配置的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确立单元504a还可设置成调整发射天线配置502a的第一偏移,直至得到与UE 590的通信的预定质量指标,以及基于第一偏移来计算发射天线配置502a的第二偏移。当确立了第一eNB的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501a、502b的偏移时,定义单元505a还可设置成将第一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垂直而将第二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以及如以上参照图5a所述,与第一eNB的发射天线配置502a的偏移协调第一eNB的接收天线配置501a的偏移所产生的极化的定义。进行这个操作以便确保在还将这些极化与附加eNB 500b的极化进行协调之前在第一eNB 500a内协调极化。第一eNB 500a的确定单元506a然后还可设置成在应用接收天线配置501a的所确立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时测量从UE 590所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以及基于所测量功率来确定该UE的极化。它还可设置成在应用发射天线配置的所确立第一偏移和第二偏移时测量到该UE的传输的质量指标,以及基于所测量质量指标来确定该UE的极化。
以上提及且描述的实施例仅作为示例给出,而不应当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所附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要求权益的本发明的范围之内的其它解决方案、使用、目的和功能应当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清楚知道的。

Claims (32)

1. 一种协调第一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与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的方法,其中,所述极化由包括至少两个正交极化的天线的天线配置产生,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500a,500b)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590)以无线方式通信,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由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所执行的下列步骤:
- 确立(310)产生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的所述天线配置的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以及所述天线配置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述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产生的极化与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正交,
- 将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320)为垂直而将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
- 确定(330)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极化,
- 基于所述所确定极化来协调(340)所述所定义极化与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协调(340)所述所定义极化的步骤包括:
- 将所述所确定极化转发(341)给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控制装置或者转发(341)给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以及
- 在从所述控制装置或者从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接收到进行互换的指令时,互换(342)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和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协调(340)所述所定义极化的步骤包括:
- 从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检索(343)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以及
- 当所述所检索极化与所述所确定极化不同时,确立(344)极化失配。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协调(340)的步骤还包括:将与所述极化失配有关的信息转发(345)给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控制装置或者转发(345)给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以及在从所述控制装置或者从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接收到进行互换的指令时,互换(342)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和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协调(340)的步骤还包括:在确立极化失配时,互换(346)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以及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
6.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协调(340)的步骤还包括:在确立极化失配时,指示(347)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进行互换。
7.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330)的步骤包括:在应用接收天线配置的所述所确立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时测量(331)从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以及基于所述所测量功率来确定(332)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所述极化。
8.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330)的步骤包括:在应用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所确立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时测量(333)到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传输的质量指标,以及基于所述所测量质量指标来确定(334)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所述极化。
9.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立(310)的步骤包括:评估(311)接收天线配置的多个候选的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以及基于所述评估在所述多个候选的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之中选择(312)所述接收天线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
10. 如以上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确立(310)的步骤包括:调整(313)发射天线配置的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直至得到与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通信的预定质量指标,以及基于所述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来计算(314)所述发射天线配置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
11. 如权利要求9和10所述的方法,其中,定义(320)的步骤包括:
- 将所述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定义(321)为垂直而将所述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定义(321)为水平,以及
- 协调(322)所述接收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所定义极化与所述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所定义极化。
12. 如权利要求1-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是无线电基站中的无线电链或者用户设备中的无线电链,并且其中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是无线电基站或用户设备。
13. 如权利要求1-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无线电装置是无线电基站或用户设备。
14. 一种用于控制装置的协调第一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与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的方法,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极化由包括至少两个正交极化天线的天线配置来产生,以及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以无线方式通信,所述方法的特征在于下列步骤:
- 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检索(410)与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的极化有关的信息,
- 当所述所检索信息指示极化失配时,指示(420)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进行互换。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检索(410)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检索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的所述极化,以及在所述所检索极化不同时确立所述极化失配。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检索(410)的步骤包括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检索与所述极化失配有关的信息。
17. 一种包括具有至少两个正交极化天线的天线配置(501a,502a)的第一无线电装置(500a),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500a)的特征在于它配置成协调所述天线配置(501a,502a)所产生的极化与附加无线电装置(500b)的天线配置(501b,502b)所产生的极化,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500a,500b)配置成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590)以无线方式通信,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包括:
- 确立单元(504a),设置成确立产生垂直极化或水平极化的所述天线配置(501a,502a)的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以及所述天线配置(501a,502a)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述天线配置(501a,502a)的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产生的极化与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正交,
- 定义单元(505a),设置成将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垂直而将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极化定义为水平,
- 确定单元(506a),设置成确定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590)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以及
- 协调单元(507a),设置成基于所述所确定极化来协调所述所定义极化与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协调单元(507a)还设置成将所述所确定极化转发给连接到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控制装置或者转发给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以及在从所述控制装置或者从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接收到进行互换的指令时,互换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和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
19.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协调单元(507a)还设置成从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检索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以及在所述所检索极化与所述所确定极化不同时,确立极化失配。
20.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协调单元(507a)还设置成将与所述极化失配有关的信息转发给控制装置或者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以及在从所述控制装置或者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接收到进行互换的指令时,互换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和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
21.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协调单元(507a)还设置成在确立极化失配时,互换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以及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
22. 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协调单元(507a)还设置成在确立极化失配时指示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进行互换。
23. 如权利要求17-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506a)还设置成在应用接收天线配置的所述所确立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时,测量从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接收的信号的功率,以及基于所述所测量功率来确定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所述极化。
24. 如权利要求17-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确定单元(506a)还设置成在应用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所确立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时,测量到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传输的质量指标,以及基于所述所测量质量指标来确定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所述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所述极化。
25. 如权利要求17-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确立单元(504a)还设置成评估接收天线配置的多个候选的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以及基于所述评估在所述多个候选的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之中选择所述接收天线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
26. 如权利要求17-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确立单元(504a)还设置成调整发射天线配置的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直至得到与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线电装置的通信的预定质量指标,以及基于所述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来计算所述发射天线配置的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
27. 如权利要求25和26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定义单元(505a)还设置成将所述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一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定义为垂直而将所述接收天线配置和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定义为水平,以及协调所述接收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与所述发射天线配置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幅度和/或相位偏移所产生的所述极化的定义。
28. 如权利要求17-2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是无线电基站中的无线电链或者用户设备中的无线电链,并且其中所述另外的无线电装置是无线电基站或用户设备。
29. 如权利要求17-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第一无线电装置,其中,所述无线电装置是无线电基站或用户设备。
30. 一种可连接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附加无线电装置(500a,500b)的控制装置(580),其特征在于,它配置成协调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的极化与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的极化,其中,所述极化由包括至少两个正交极化的天线的天线配置来产生,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500a,500b)与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590)以无线方式通信,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 检索单元(581),设置成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检索与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的极化有关的信息,以及
- 指示单元(582),设置成在所述所检索信息指示极化失配时,指示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进行互换。
31.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检索单元(581)还设置成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来检索所述至少一个另外的无线电装置的所述极化,以及在所述所检索极化不同时确立所述极化失配。
32. 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检索单元(581)还设置成从所述第一无线电装置和所述附加无线电装置至少之一检索与所述极化失配有关的信息。
CN2009801629713A 2009-12-16 2009-12-16 用于协调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极化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26524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09/009021 WO2011072702A1 (en) 2009-12-16 2009-12-16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ordinating polarizat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52400A true CN102652400A (zh) 2012-08-29

Family

ID=42697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629713A Pending CN102652400A (zh) 2009-12-16 2009-12-16 用于协调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极化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929953B2 (zh)
EP (1) EP2514111B1 (zh)
JP (1) JP5537670B2 (zh)
CN (1) CN102652400A (zh)
PL (1) PL2514111T3 (zh)
WO (1) WO201107270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8925A (zh) * 2017-05-05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天线极化方向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11727568A (zh) * 2018-01-16 2020-09-29 索尼公司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进行操作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0359B2 (en) * 2010-10-05 2016-02-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polarization contro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306479B1 (en) * 2012-07-06 2012-11-06 Metropcs Wireless, Inc. Polarization control for cell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118582A1 (ja) * 2014-02-05 2015-08-13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基地局、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
CN105144604A (zh) * 2014-02-24 2015-12-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160233944A1 (en) * 2015-02-09 2016-08-11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Rule Based Switchable Polarization
US9531556B2 (en) * 2015-03-25 2016-12-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upporting low latency applications at the edge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15176386A (zh) 2020-02-20 2022-10-11 艾锐势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任意可选择极化的通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19007A (ja) * 1992-02-04 1993-08-27 Nec Eng Ltd 交差偏波干渉除去装置
IL112233A (en) * 1995-01-03 1998-02-22 State Rafaelel Ministry Of Def Adaptive polarization diversity system
ATE195040T1 (de) * 1996-09-20 2000-08-15 Siemens Ag Polarisationsdiversity-system für mobilkommunikation mit adaptiver gestaltung der abstrahlungscharakteristik
JP2001513969A (ja) * 1997-03-03 2001-09-04 セレトラ・リミテッド セルラー通信システム
US6181920B1 (en) * 1997-10-20 2001-01-30 Ericsson Inc. Transmitter that selectively polarizes a radio wave
US6411824B1 (en) * 1998-06-24 2002-06-25 Conexant Systems, Inc. Polarization-adaptive antenna transmit diversity system
KR20010112361A (ko) * 2000-01-21 2001-12-20 비센트 비.인그라시아, 알크 엠 아헨 편파 다이버시티를 이용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및 방법
US6889061B2 (en) * 2000-01-27 2005-05-03 Celletra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larization matching on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forward link
ATE303677T1 (de) * 2000-05-05 2005-09-15 Celletra Ltd System und verfahren zur polarisationsanpassung einer vorwärtsverbindung bei zellularer kommunikation
JP3678119B2 (ja) * 2000-06-01 2005-08-0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Ofdm用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通信システムに用いられる基地局並びに端末
US7493143B2 (en) * 2001-05-07 2009-02-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tilizing polarization re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I20012474A0 (fi) * 2001-12-14 2001-12-14 Nokia Corp Lähetysvastaanottomenetelmä radiojärjestelmässä ja radiojärjestelmä
FI20021000A0 (fi) * 2002-05-28 2002-05-28 Nokia Corp Pilotti radiojärjestelmässä
EP1527529B1 (en) * 2002-08-05 2007-10-10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ssion diversity with two cross-polarised antennas arrays
JP2004080353A (ja) * 2002-08-16 2004-03-11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適応アレーアンテナを用いた通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US20040203538A1 (en) * 2002-08-21 2004-10-14 Leppanen Kari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polarization selection for a cellular base station
FR2844119B1 (fr) * 2002-08-27 2005-02-18 Nortel Networks Ltd Procede d'emission de signaux radio en diversite de polarisation, station et terminal de radiocommunication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u procede
US7933343B2 (en) * 2002-12-30 2011-04-26 Motorola Mobility, Inc. Enhanced OFDM by use of alternating polarization states
JP4342263B2 (ja) * 2003-10-03 2009-10-1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端末
US7720441B2 (en) * 2005-09-27 2010-05-18 Samsung Elector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inimizing inter-signal interferen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07037732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larization correction in user equipment
EP1989792B1 (en) * 2006-02-10 2010-09-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with improved antenna adaptivity
EP2031768A1 (en) * 2007-08-28 2009-03-0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IMO system based on cross polarization
JP2009159453A (ja) * 2007-12-27 2009-07-16 Panasonic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偏波面調整方法、基地局、及びセンサ局
US8331946B2 (en) * 2008-03-06 2012-12-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multiple users in a system with multiple polarized antennas
US8594733B2 (en) * 2008-03-08 2013-1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polarized antennas in wireless networks including single sector base stations
JP5184945B2 (ja) * 2008-04-07 2013-04-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局、無線通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7957425B2 (en) * 2009-07-07 2011-06-07 Nigel Iain Stuart Macrae Communicating distinct data using polarized data signals
US8649747B1 (en) * 2009-08-11 2014-02-11 Netgear, Inc. Dynamically adjusting antenna polariz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8925A (zh) * 2017-05-05 2018-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天线极化方向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8988925B (zh) * 2017-05-05 2021-09-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中天线极化方向的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11727568A (zh) * 2018-01-16 2020-09-29 索尼公司 对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进行操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514111B1 (en) 2014-06-04
US20120252369A1 (en) 2012-10-04
WO2011072702A1 (en) 2011-06-23
EP2514111A1 (en) 2012-10-24
PL2514111T3 (pl) 2014-11-28
US8929953B2 (en) 2015-01-06
JP2013514685A (ja) 2013-04-25
JP5537670B2 (ja) 2014-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52400A (zh) 用于协调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极化的方法和装置
US1133722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ceive beam management at terminal
US10499390B2 (en) Base station, user equipment,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for base sta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US9584207B2 (en) Methods for adaptive multi-antenna selection
KR102140298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정보 송신 방법 및 장치
US879288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cell for executing comp in multi-cell environment
TW201937957A (zh) 預設上行鏈路波束確定方法及使用者設備
US201802278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searching and manage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116264B (zh) 传输速率测量的方法与装置
US10681674B2 (en) Beam training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JP6538181B2 (ja) 放射ビームパターンの決定
US20170311180A1 (en) Cell shap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EP3531577B1 (en) Beam matc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3945409A (zh) 一种无线链路质量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210368456A1 (en) Transmission of synchronization signals
US20220116098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rsrp measurements for a wireless device with variable output power per antenna arrangement
CN115462005A (zh) 信道测量和干扰测量的获取和报告
US20200366359A1 (en) Beamformed reception of downlink reference signals
US20230155661A1 (en) Beam management for a radio transceiver device
CN115462004A (zh) 在终端设备处参考信号的极化接收
JP7353377B2 (ja) ビーム相反性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関連の無線装置、及び関連の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US20210211936A1 (en) Terminal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method
CN112236954B (zh) 用于高效链路重配置的客户端设备、网络接入节点和方法
JPWO2019244316A1 (ja)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