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9355A - 液体喷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体喷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9355A
CN102649355A CN2012100462463A CN201210046246A CN102649355A CN 102649355 A CN102649355 A CN 102649355A CN 2012100462463 A CN2012100462463 A CN 2012100462463A CN 201210046246 A CN201210046246 A CN 201210046246A CN 102649355 A CN102649355 A CN 102649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liquid ejection
image portion
image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624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9355B (zh
Inventor
高桥隼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49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3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93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35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41J2/2107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ink properties
    • B41J2/2114Ejecting transparent or white coloured liquids, e.g. processing liqui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实现了印刷速度的提高,所述液体喷出装置具有:液体喷出部,其实施用于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动作;控制器,其通过使液体喷出部实施液体喷出动作,从而执行在介质上形成多个图像、并实施该图像的涂敷的图像形成涂敷处理,所述控制器将图像形成涂敷处理分为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来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为,通过实施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多个图像的每一个中共通的图像部位、即共通图像部的处理;所述第二处理为,通过实施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多个图像的每一个中不同的图像部位、即可变图像部,并实施共通图像部的涂敷的处理。

Description

液体喷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喷出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液体喷出装置,已知一种喷墨式的打印机,其将作为一种液体的油墨向介质(例如纸)喷出,从而在介质上印刷图像。作为这种打印机,还已知将图画、图形、记号(文字)、条形码等印刷在标签上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在这种打印机中,有时会对介质的同一印刷区域(页)反复实施印刷处理。例如,有时会在使用彩色油墨形成图像后,通过将无色透明的油墨(无色油墨)涂敷于该图像上,从而对图像表面进行涂敷。
然而,在前文所述的标签印刷等中,有时会将多个图像印刷在一个印刷面(页)上,并且有时会包括:在该多个图像中共通的部位(共通图像部)、和在多个图像中彼此不同的部位(可变图像部)。在印刷多页这种图像时,有可能存在如后文所述的印刷速度降低的情况。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5836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印刷速度的提高。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主要发明为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喷出部,其实施用于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动作;控制器,其通过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执行在介质上形成多个图像、并进行该图像的涂敷的图像形成涂敷处理,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图像形成涂敷处理分为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来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为,通过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多个所述图像的每一个中共通的图像部位、即共通图像部的处理;所述第二处理为,通过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多个所述图像的每一个中不同的图像部位、即可变图像部,并实施所述共通图像部的涂敷的处理。
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通过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而明确表示。
附图说明
图1为打印机1的概要剖视图。
图2为打印机1的框图。
图3为表示在通过四循环进行印刷的实例中,在各个循环中形成的光栅线的模式图。
图4为表示在通过二循环进行印刷的实例中,在各个循环中形成的光栅线的模式图。
图5为表示印刷在卷筒纸2上的图像的图。
图6为表示比较例1中的一帧的量的印刷数据的图。
图7为表示比较例1中的印刷的工序的模式图。
图8为表示通过比较例1的印刷处理而形成的印刷物的图。
图9为表示比较例2中的一帧量的印刷数据的图。
图10为表示比较例2中的印刷的工序的模式图。
图1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帧的量的印刷数据的图。
图1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的工序的模式图。
图13为表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而形成的印刷物的图。
图1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一帧的量的印刷数据的图。
图1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的工序的模式图。
图16为表示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而形成的印刷物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说明书和附图的记载,至少明确了以下内容。
本发明明确了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喷出部,其实施用于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动作;控制器,其通过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执行在介质上形成多个图像、并进行该图像的涂敷的图像形成涂敷处理,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图像形成涂敷处理分为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来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为,通过进行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所述多个图像的每一个中共通的图像部位、即共通图像部的处理;所述第二处理为,通过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所述多个图像的每一个中不同的图像部位、即可变图像部,并实施所述共通图像部的涂敷的处理。
根据这样的液体喷出装置,能够实现印刷速度的提高。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优选为,所述控制器实施在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在移动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的循环,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处理中,以预定次数的循环而形成所述共通图像部,并在所述第二处理中,以次数少于所述预定次数的循环而形成所述可变图像部,并实施所述共通图像部的涂敷。
根据这种液体喷出装置,能够使印刷速度进一步提高。
此外,本发明还明确了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液体喷出部,其实施用于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动作;控制器,其通过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执行在介质上形成多个图像、并进行该图像的涂敷的图像形成涂敷处理,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图像形成涂敷处理分为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来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为,通过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所述多个图像的每一个中不同的图像部位、即可变图像部的处理;所述第二处理为,通过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所述多个图像的每一个中共通的图像部位、即共通图像部,并进行所述可变图像部的涂敷的处理。
根据这种液体喷出装置,能够实现印刷速度的提高。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体喷出装置优选为,所述控制器实施在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在移动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使所述液体喷出部进行所述液体喷出动作的循环,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处理中,以预定次数的循环而形成所述可变图像部,并在所述第二处理中,以次数少于所述预定次数的循环而形成所述共通图像部,并实施所述可变图像部的涂敷。
根据这种液体喷出装置,能够使印刷速度进一步提高。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出装置而列举了串行式的喷墨式打印机(以下,也称为“打印机1”)为例来进行说明。
关于打印机1的结构例
利用图1和图2,对打印机1的结构例进行说明。图1为打印机1的概要剖视图。图2为打印机1的框图。
而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当提到“上下方向”、“左右方向”时,是指以图1中箭头标记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而表示的方向。此外,当提到“前后方向”时,表示的是图1中与纸面正交的方向。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打印机1记录图像的介质,使用卷筒纸2(连续纸)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具有输送单元20,所述打印机1沿着该输送单元20输送卷筒纸2的输送路径而具有:馈送单元10、压印板29、收卷单元90,而且,还具有:头单元30、滑架单元40、清洗单元、冲洗单元35、加热器单元70、送风单元80、对这些单元等进行控制并对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管理的控制器60、检测器组50。
馈送单元10为,将卷筒纸2向输送单元20进行馈送的单元。该馈送单元10具有:卷轴18,卷筒纸2被卷绕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在卷轴18上;中继辊19,其用于对从卷轴18放卷出的卷筒纸2进行卷绕并向输送单元20进行引导。
输送单元20为,沿着预先设定的输送路径,对由馈送单元10馈送的卷筒纸2进行输送的单元。如图1所示,该输送单元20具有:中继辊21,其相对于中继辊19而位于水平右方;中继辊22,当从中继辊21观察时,该中继辊22位于右斜下方;第一输送辊23,当从中继辊22观察时,其位于右斜上方(在卷筒纸2被输送的方向上,从压印板29观察时位于上游侧);第二输送辊24,当从第一输送辊23观察时,该第二输送辊24位于右方(在卷筒纸2被输送的方向上,从压印板29观察时位于下游侧);反转辊25,当从第二输送辊24观察时,该反转辊25位于垂直下方;中继辊26,当从反转辊25观察时,该中继辊26位于右方;送出辊27,当从中继辊26观察时,该送出辊27位于上方。
中继辊21为,从左方卷绕由中继辊19输送的卷筒纸2并将其朝向下方松弛的辊。
中继辊22为,从左方卷绕由中继辊21输送的卷筒纸2并将其朝向右斜上方输送的辊。
第一输送辊23具有:第一驱动辊23a,其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第一从动辊23b,其被配置为,隔着卷筒纸2而与该第一驱动辊23a对置。该第一输送辊23为,将朝向下方松弛的卷筒纸12向上方提起,并将其向与压印板29对置的印刷区域R输送的辊。在对卷筒纸2中的印刷区域R上的部位实施图像记录的期间内,第一输送辊23暂时停止输送(即,如后文所述,头31通过在向左右方向及前后方向移动的同时,向停止了的卷筒纸2的该部位喷出油墨,从而在该部位形成一页的量的图像记录)。而且,通过控制器60的驱动控制以使第一从动辊23b随着第一驱动辊23a的旋转驱动而进行旋转,从而对位于压印板29上的卷筒纸2的输送量(卷筒纸的部位的长度)进行调节。
如上所述,输送单元20具有使卷筒纸2中被卷绕在中继辊21、22与第一输送辊23之间的部位向下方松弛,并对其进行输送的机构。该卷筒纸2的松弛通过控制器60根据来自未图示的松弛检测用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而进行监视。具体而言,由于当松弛检测用传感器检测出在中继辊21、22与第一输送辊23之间松弛的卷筒纸2的部位时,在该部位上被施加有适当大小的张力,因此输送单元20能够在使卷筒纸2松弛的状态下对卷筒纸2进行输送。另一方面,由于在松弛检测用传感器未检测出松动的卷筒纸2的部位时,该部位上被施加有过大的张力,因此输送单元20对卷筒纸2的输送被暂时停止,并且使张力被调节为适当的大小。
第二输送辊24具有:第二驱动辊24a,其通过未图示的电机而被驱动;第二从动辊24b,其被配置为,隔着卷筒纸2而与该第二驱动辊24a对置。该第二输送辊24为,将卷筒纸2中通过头单元30而被记录了图像后的部位,沿着压印板29的支承面向水平右方进行输送之后,再向垂直下方进行输送的辊。由此,转变了卷筒纸2的输送方向。而且,由于通过控制器60的驱动控制以使第二从动辊24b随着第二驱动辊24a的旋转驱动而进行旋转,从而对被施加在位于压印板29上的卷筒纸2的部位上的预定的张力进行了调节。
反转辊25为,从左侧上方卷绕由第二输送辊24输送的卷筒纸2并将其朝向右斜上方输送的辊。
中继辊26为,从左侧下方卷绕由反转辊25输送的卷筒纸2并将其朝向上方输送的辊。
送出辊27从左侧下方卷绕由中继辊26输送的卷筒纸2并将其送出至收卷单元90。
以此种方式,通过卷筒纸2依次经由各个辊而进行移动,从而形成了用于输送卷筒纸2的输送路径。另外,卷筒纸2通过输送单元20,从而以与印刷区域R对应的区域为单位而沿着该输送路径被间歇性地输送。(即,每当在卷筒纸2中的印刷区域R上的部位上完成一页的量的图像记录时,则进行该间歇性的输送)。
头单元30为,用于向卷筒纸2中通过输送单元20而被送入输送路径上的印刷区域R上(压印板29上)的部位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个示例的油墨的单元。该头单元30具有头31(相当于液体喷出部)和阀单元34。
头31在其下表面上,具有在列方向上排列有喷嘴的喷嘴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应于黄色(Y)、品红色(M)、蓝绿色(C)、黑色(K)等颜色中的每一种颜色,分别具有由多个喷嘴#1至#N构成的喷嘴列。各喷嘴列的各喷嘴#1至#N在与卷筒纸2的输送方向交叉的交叉方向(即,该交叉方向为前文所述的列方向)上排列成直线状。各喷嘴列沿着该输送方向,以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被平行地配置。
而且,本实施方式的头31还具有喷出无色透明的透明油墨(CL)的喷嘴列。本实施方式中的无色油墨被利用于,通过对图像的表面进行涂敷,从而提高印刷物的光泽和抗老化性。另外,喷出无色油墨的喷嘴列也采用与CMYK的各喷嘴列同样的结构。
在各个喷嘴#1至#N上,设置有压电元件(未图示)以作为用于喷出油墨滴的驱动元件。当在设置于压电元件的两端的电极之间施加有预定时长的电压时,压电元件将根据电压的施加时间而拉伸,从而使油墨的流道的侧壁发生变形。由此,油墨的流道的体积根据压电元件的拉伸而收缩,从而相当于该收缩量的油墨成为油墨滴而从各个颜色的各喷嘴#1至#N喷出。
此外,如后文所述,头31能够在所述输送方向(即,所述左右方向)和所述列方向(即,所述前后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
阀单元34为,用于临时存积油墨的单元,其经由未图示的油墨供给软管而与头31相连接。因此,头31能够通过将由阀单元34供给的油墨从喷嘴向被输送至压印板29上并处于停止的状态下的卷筒纸2的部位喷出,从而实施图像记录。
滑架单元40为,用于使头31移动的单元。该滑架单元40具有:滑架导轨41(在图1中由双点划线表示),其在输送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滑架42,其以能够沿着滑架导轨41而在输送方向(左右方向)上进行往复移动的方式被支承;未图示的电机。
滑架42被构成为,通过未图示的电机的驱动,从而与头31一体地向输送方向(左右方向)进行移动。此外,滑架42上设置有,在列方向(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未图示的头导轨,头31被构成为,通过所述电机的驱动,从而沿着该头导轨而向列方向(前后方向)进行移动。
清洗单元(未图示)为,用于清洗头31的单元。该清洗单元被设置在初始位置(以下,称为“HP”。参照图1)上,并具有盖和抽吸泵等。当头31(滑架42)在输送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动从而位于HP时,未图示的盖将紧贴在头31的下表面(喷嘴面)上。当抽吸泵在盖以此种方式而贴紧的状态下进行工作时,头31内的油墨与增粘了的油墨和纸粉一起被抽吸。以此种方式,通过使堵塞的喷嘴从不喷出状态恢复,从而完成对头的清洗。
此外,在输送方向(左右方向)上的HP和压印板29之间设置有冲洗单元35,当头31(滑架42)在输送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动并位于与冲洗单元35对置的位置时,头31执行从属于所述喷嘴列的各喷嘴喷出油墨以实施冲洗的冲洗动作。
压印板29为,对卷筒纸2中位于输送路径上的印刷区域R上的部位进行支承,并对该部位进行加热的部件。如图1所示,该压印板29以与输送路径上的印刷区域R对应的方式而设置,并且被配置在,沿着第一输送辊23和第二输送辊24之间的输送路径的区域上。而且,压印板29通过受到加热器单元70所产生的热量的供给,从而能够对卷筒纸2的该部位进行加热。
加热器单元70为,用于对卷筒纸2进行加热的单元,并具有未图示的加热器。该加热器具有镍铬耐热合金线,并被构成为,使该镍铬耐热合金线以与压印板29的支承面之间形成固定距离的方式被配置在压印板29内部。因此,加热器能够通过被通电而使镍铬耐热合金线自身发热,并使热量传导至卷筒纸2中位于压印板29的支承面上的部位。由于该加热器被构成为,使镍铬耐热合金线内置于压印板29的整个区域内,因此能够将热量均匀地传导至卷筒纸2中的压印板29上的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卷筒纸2在压印板上的部位均匀地加热,以使该卷筒纸2的该部位的温度达到45℃。由此,能够使被喷落在该卷筒纸2的该部位上的油墨干燥。
送风单元80为,用于向压印板29上的卷筒纸2送风的单元。该送风单元80具备风扇81和使风扇81旋转的电机(未图示)。风扇81为,用于通过旋转而向压印板29上的卷筒纸2送风,从而使被喷落在卷筒纸2上的油墨干燥的部件。如图1所示,在被设置于主体部上的可开闭的盖(未图示)上,设置有多个该风扇81。而且,该各个风扇81在盖关闭时,位于压印板29的上方,并与该压印板29的支承面(该压印板29上的卷筒纸2)对置。
收卷单元90为,用于对通过输送单元20而被送出的卷筒纸2(完成图像记录的卷筒纸)进行收卷的单元。该收卷单元90具有:中继辊91,其用于从左侧上方卷绕由送出辊27送出的卷筒纸2并向右斜下方进行输送;收卷驱动轴92,其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承,并对由中继辊91输送的卷筒纸2进行收卷。
控制器60为,用于实施对打印机1的控制的控制单元。如图2所示,该控制器60具有接口部61、CPU62、存储器63和单元控制电路64。接口部61为,用于在作为外部装置的主机110与打印机1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的部件。CPU62为,用于对打印机1整体实施控制的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63为,用于确保对CPU62的程序进行存储的区域和作业区域等的部件。CPU62通过根据被存储在存储器63中的程序而进行工作的单元控制电路64,来对各个单元进行控制。
检测器组50为,对打印机1内的状况进行监视的部件,包括例如旋转式编码器、纸张检测传感器和线性编码器等,所述旋转式编码器被安装在输送辊上并用于对介质的输送等进行控制中;所述纸张检测传感器对有无被输送的介质进行检测;所述线性编码器用于对滑架42(或头31)在输送方向(左右方向)上的位置进行检测。
关于打印机1的动作例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1中设置有头31,该头31具有在列方向(前后方向)排列有喷嘴的喷嘴列。而且,控制器60通过在使该头31向输送方向(左右方向)移动的同时,使油墨从喷嘴喷出,以形成沿着输送方向(左右方向)的光栅线,从而在卷筒纸2中的印刷区域R上的部位上进行一页的量的图像记录。
此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控制器60实行多循环(两循环、四循环等)的印刷。即,为了提高在列方向上的图像的分辨率,在每个循环中略微改变头31在列方向上的位置而进行印刷。此外,作为图像形成方法,执行例如公知的隔行扫描(微编排)印刷。
对此,利用图3、图4进行更具体的说明。图3为,表示在以四循环来进行印刷的实例中在各循环中所形成的光栅线的模式图。图4为,表示在以两循环来进行印刷的实例中在各个循环中所形成的光栅线的模式图。
在图3和图4的左侧图示了头31的喷嘴列(喷嘴),通过在该头31(喷嘴列)于输送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从喷嘴喷出油墨,从而形成光栅线。
四循环的情况
图3所示的头31(喷嘴列)在列方向上的位置为第一循环时的位置,当在维持所述位置的状态下头31(喷嘴列)在输送方向上移动时,执行第一循环的印刷,从而形成图中所示的五条光栅线(在右端标记有循环1的光栅线L1)。
而且,接下来使头31(喷嘴列)在列方向上移动,当在维持移动后的位置的状态下使头31(喷嘴列)在输送方向上移动时,执行第二循环的印刷,从而形成图中所示的四条光栅线(在右端标记有循环2的光栅线L2)。另外,由于采用了隔行扫描(微编排)印刷,因此与所述光栅线L1邻接的光栅线L2,是通过从与喷出形成光栅线L1的油墨的喷嘴不同的喷嘴中所喷出的油墨而形成的。因此,头31(喷嘴列)向列方向的移动距离不为喷嘴间距离(例如,1/180英寸)的四分之一的量(1/180×1/4=1/720英寸),而是比喷嘴间距离大的距离。
以下,通过实施同样的动作,从而实施第三循环、第四循环的印刷,从而形成图中所示的其余的光栅线(在右端标记有循环3的光栅线L3和标记有循环4的光栅线L4)。以这种方式,通过以四循环来形成光栅线,从而能够使列方向上的图像的分辨率成为4倍(=720÷180)的分辨率。
两个循环的情况
图4中所示的头31(喷嘴列)在列方向上的位置,与四循环时(图3)相同,为第一循环时的位置,当在维持所述位置的状态下使头31(喷嘴列)在输送方向上移动时,执行第一循环的印刷,从而形成图中所示的五条光栅线(右端标记有循环1的光栅线L1)。
而且,接下来使头31(喷嘴列)在列方向上移动,并且当在维持移动后的位置的状态下使头31(喷嘴列)在输送方向上移动时,执行第二循环的印刷,从而形成图中所示的四条光栅线(右端标记有循环2的光栅线L2)。此处,也由于采用了隔行(微编排)印刷,因此与所述光栅线L1邻接的光栅线L2是通过从与喷出形成光栅线L1的油墨的喷嘴不同的喷嘴中所喷出的油墨而形成的。因此,头31(喷嘴列)向列方向的移动距离并不为喷嘴间距离(例如,1/180英寸)的二分之一的量(1/180×1/2=1/360英寸),而是比喷嘴间距离大的距离。
如此,能够以两循环来形成各个光栅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两循环的情况下列方向上的图像的分辨率为四循环的情况下的分辨率的二分之一。但是,在对相同印刷区域进行印刷的情况下,关于对该印刷区域进行印刷的印刷时间,两循环的情况下的印刷时间比四循环的情况下的印刷时间短。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实施所谓的双向印刷,所述双向印刷为,实施奇数循环的印刷时的头31(喷嘴列)的移动方向、和实施偶数循环的印刷时的头31(喷嘴列)的移动方向互为相反方向的印刷。另外,并不限定于此,还可以实施所谓的单向印刷,即,实施奇数循环的印刷时的头31(喷嘴列)的移动方向和实施偶数循环的印刷时的头31(喷嘴列)的移动方向相同。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多个印刷数据而对同一印刷面进行重叠印刷,从而实施形成由多个版构成的图像的版印刷。另外,版是指,为了制作印刷面的图而进行重叠印刷的情况下的一次印刷处理所对应的量的数据。此外,还将对版进行重叠而生成的一页的量的印刷面称为帧。
关于印刷图像
图5为,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印刷在卷筒纸2上的图像的一个示例的图。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多个图5所示的图像(标签)印刷在一帧内。在图5所示的图像中,记号“ABC”为,在一帧上所印刷的多个图像中共通的图像部位。以下,也将该图像部位称为共通图像部。此外,在图5所示的图像中,斜线部分为,例如条形码、编号等的、在被印刷于一帧内的多个图像中彼此不同的图像部位。以下,也将该图像部位称为可变图像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实施图像的涂敷,所述图像的涂敷通过在图像表面上涂布无色透明的透明油墨(以下,也称为无色油墨)而实施。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该涂敷称为OP(套印)。
第一实施方式
在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之前,先对比较例进行说明。
比较例1
图6为表示比较例1中的一帧的量的印刷数据的图。在该比较例1中,一帧图像由两版的数据构成。即,如图6所示,一帧的图像由第一版的印刷数据(印刷数据PD1)和第二版的印刷数据(印刷数据PD2)构成。如图所示,在一帧的量的印刷数据中,包括20个(纵4个×横5个)用于形成图5的图像的数据。换言之,通过进行一帧的印刷,从而形成了20个图5的图像。这一点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另外,在比较例1中,基于印刷数据PD1而进行的印刷处理和基于印刷数据PD2而进行的印刷处理分别以四循环来实施。
印刷数据PD1为,用于使用CMYK的油墨对彩色的图像进行印刷(以下也称彩色印刷)的数据。比较例1的印刷数据PD1中包括用于形成共通图像部(记号“ABC”)的数据、和用于形成可变图像部(图中斜线部分)的数据。
印刷数据PD2为,用于使用透明油墨在图像表面形成透明的涂敷层(OP)的数据。该比较例1中的印刷数据PD2成为,将无色油墨涂布(所谓的全印刷)于印刷面(印刷区域)的整体上的数据。
图7为,表示比较例1中的印刷的工序的模式图。首先,控制器60以四循环来实施第一版的印刷处理(S1),所述第一版的印刷处理为,根据图6所示的印刷数据PD1,使用CMYK系统油墨在卷筒纸2的印刷面上形成共通图像部(记号“ABC”)和可变图像部(斜线)的处理。接着,以四循环来实施第二版的印刷处理(S2),所述第二版的印刷处理为,根据印刷数据PD2而在进行了第一版印刷后的印刷面上整体涂布无色油墨的处理(S2)。通过该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印刷处理,从而完成一帧的量的印刷。当完成一帧的量的印刷时,控制器60将卷筒纸2输送至下一页的印刷位置为止(S3)。接下来,依次重复执行S1至S3。
图8为,表示通过比较例1的印刷处理而形成的印刷物(一帧的量)的图。图中,由浅灰色表示通过无色油墨而进行了涂敷(OP)的部分。如图所示,在一帧内印刷了20个形成共通图像部(记号“ABC”)和可变图像部(斜线部)的标签。此外,在比较例1中印刷面的整个面被无色油墨所涂敷。
在该比较例1的情况下,印刷数据PD1中包括用于形成可变图像部的数据。即,一帧中的印刷数据PD1在每个图像中各自不同。因此,尽管共通图像部在各个图像中都是共通的(相同的数据),也必须在每进行一帧的量的印刷时,从主机110获取(接收)下一帧的量的印刷数据PD1。因此,在共通印刷部的数据较大的情况下,主机110和打印机1之间的数据传送所花费的时间将增加(在传送时间段内被限速),从而有可能会造成印刷速度降低。
比较例2
图9为,表示比较例2中一帧量的印刷数据的图。在该比较例2中,一帧的图像由三版的数据构成。即,如图9所示,一帧的图像由第一版的印刷数据(印刷数据PD1′)、第二版的印刷数据(印刷数据PD1″)和第三版的印刷数据(印刷数据PD2)构成。另外,在比较例2中,基于印刷数据PD1′、印刷数据PD1″和印刷数据PD2的印刷处理分别以四循环来实施。
印刷数据PD1′为,用于使用CMYK的油墨来进行彩色印刷的数据。但是,比较例1的印刷数据PD1为,形成共通图像部(记号“ABC”)和可变图像部(斜线部分)的数据,相对于此,印刷数据PD1′为,仅形成共通图像部的数据。
印刷数据PD1″为,用于仅使用例如K油墨来印刷(以下,也称为黑白印刷)条形码等的可变图像部的数据。
印刷数据PD2为,用于使用无色油墨来形成OP的数据。由于这与比较例1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图10为,表示比较例2中的印刷的工序的模式图。首先,控制器60以四循环来执行第一版的印刷处理(S1),所述第一版的印刷处理为,根据图9所示的印刷数据PD1′,使用CMYK系统油墨在卷筒纸2的印刷面上形成图画和文字等(此处为记号“ABC”)的处理。接着,以四循环来执行第二版的印刷处理(S2),所述第二版的印刷处理为,根据印刷数据PD1″,使用K油墨在进行了第一版印刷后的印刷面上形成条形码等可变图像部(斜线部分)的处理。然后,以四循环来执行第三版的印刷处理(S3),所述第三版的印刷处理为,根据印刷数据PD2而在进行了第二版印刷后的印刷面上涂布无色油墨。通过该第一版至第三版的印刷处理,从而完成了一帧的量的印刷。当结束一帧的量的印刷时,控制器60将卷筒纸2输送至下一页的印刷位置为止(S4)。以下,依次重复执行S1至S4。另外,由于通过该比较例2形成的图像(印刷物)与比较例1(图8)相同,因此省略说明。
在该比较例2的情况下,第一版的印刷时所使用的印刷数据PD1′仅为共通图像部的数据。即,由于是与帧无关的相同的数据,因此当打印机1从主机110获取(接收)一次印刷数据PD1′时,通过将该数据存储于例如存储器63中,从而能够在下一页的印刷时也进行使用。因此,由于不必对每一帧均进行共通图像部的数据(印刷数据PD1′)的传送,因此与比较例1相比,能够降低对各个页进行印刷时的数据的传送量。但是,在比较例2中与比较例1相比多一版,从而将实施三版的量(共计12个循环)的印刷处理。因此,在比较例2中,也有可能出现印刷速度降低的情况。
如此,比较例1和比较例2中,虽然在一帧中形成多个图5所示的图像,并且执行实施了该图像的涂敷的处理(图像形成涂敷处理),然而在执行该处理时,有可能会出现印刷速度降低的状况。因此,在以下所示的本实施方式中实现了印刷速度的提高。
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数据
图11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一帧的量的印刷数据的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一帧的图像由两版的数据构成。即,如图11所示,由第一版的印刷数据(印刷数据PD11)和第二版的印刷数据(印刷数据PD12)构成一帧的量的图像(20个图像)。
印刷数据PD11为,用于利用CMYK的油墨而对共通图像部(此处为记号“ABC”)进行彩色印刷的数据。
印刷数据PD12中包括,用于利用K油墨而进行可变图像部的印刷(黑白印刷)的数据、和用于利用无色油墨而进行涂敷(OP)的数据。更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印刷数据PD12成为,在通过印刷数据PD11而形成共通图像部的区域(部位)上涂敷无色油墨,而在除此以外的区域(部位)形成可变图像部的数据。
另外,由于基于印刷数据PD12而实施的条形码的印刷(黑白印刷)和涂敷处理(无色印刷)分别为基于单色的油墨而实施的印刷,因此与印刷文字或图画的印刷数据PD1相比,也可以采用较低的分辨率。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第一版(共通图像部)的印刷通过高分辨率的印刷(例如四循环)来进行,而第二版(可变图像部及涂敷)的印刷通过与第一版相比低分辨率的印刷(例如两循环)来进行。通过采用上述方式,从而能够使印刷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
图12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印刷的工序的模式图。首先,控制器60以四循环来实施第一版的印刷处理(S11),所述第一版的印刷处理为,根据图11所示的印刷数据PD11,使用CMYK系统油墨在卷筒纸2的印刷面上形成记号“ABC”(共通图像部)的处理。接着,以两循环来实施第二版的印刷处理(S21),所述第二版的印刷处理为,根据印刷数据PD12,使用K油墨在进行了第一版印刷后的印刷面上形成可变图像部,并在共通图像的表面上涂布无色油墨的处理。通过该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印刷处理,从而完成了一帧的量的印刷。当结束一帧的量的印刷时,控制器60将卷筒纸2输送至下一页的印刷位置为止(S13)。以下,依次重复执行S11至S13。
图13为,表示通过第一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而形成的印刷物的图。如图所示,在一帧内形成有20个印刷了记号“ABC”所示的共通图像部、和斜线所示的可变图像部的标签。此外,共通图像部(记号“ABC”)和可变图像部(斜线部)中,仅共通图像部的表面通过透明油墨而被进行了涂敷(OP)。
如此,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制成了在共通图像部的表面上形成有OP而可变图像部的表面上未形成OP的印刷物。
根据该第一实施方式,由于用于印刷共通图像部的印刷数据PD11与帧无关而相同,因此只要从主机110获取印刷数据PD11,即可通过将该数据存储于存储器63等中,从而反复进行使用。因此,可以无需在每一帧都传送印刷数据PD11。在比较例1中,由于需要在每一帧都传送印刷数据PD1,因此可能会由于该传送时间而导致印刷速度降低。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削减每一帧中的数据的传送量,因此在数据的传送时间段内不会再被限速,从而能够实现印刷速度的提高。此外,相对于在比较例2中进行了三版的量的印刷,在本实施方式中,只需进行两版的量的印刷即可。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比较例1和比较例2相比,能够实现印刷速度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两循环而进行了第二版(可变图像部及OP)的印刷,但是也可以通过与共通图像部的循环数相同的四循环来进行印刷。由于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削减共通图像部的数据的传送时间,因此与比较例1、比较例2相比,能够实现印刷速度的提高。但是,当如本实施方式这样,以少于共通图像部的循环数(四循环)的循环数(两循环)来形成可变图像部及OP时,能够实现印刷速度的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数据
在所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一帧中的共通图像部进行了涂敷(OP),而可变图像部未进行涂敷。但是,有时会希望对可变图像部进行涂敷(条形码等的可变图像部比共通图像部更为重要时等)。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定为,在共通图像部和可变图像部中对可变图像部进行涂敷。
图14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一帧的量的印刷数据的图。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一帧的图像由两版的数据构成。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14所示,由第一版的印刷数据(印刷数据PD21)和第二版的印刷数据(印刷数据PD22)构成一帧的量的图像。
印刷数据PD21为,用于利用K油墨而进行可变图像部的印刷(此处为黑白印刷)的数据。
印刷数据PD22包括,用于利用CMYK的油墨而进行共通图像部的彩色印刷的数据、和用于利用无色油墨而进行涂敷(OP)的数据。更具体而言,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数据PD22成为,在根据印刷数据PD21而形成可变图像部的区域(部位)上涂敷无色油墨,而在除此以外的区域(部位)上形成在各图像中共通的、记号“ABC”的共通图像部的数据。
另外,由于基于印刷数据PD21而实施的条形码的印刷(黑白印刷)为通过单色油墨而进行的印刷,因此与印刷文字或图画的印刷数据PD1相比,也可以采用较低的分辨率。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定为,第二版(共通图像部及涂敷)的印刷通过高分辨率的印刷(例如四循环)来进行,而第一版(可变图像部)的印刷通过与第二版相比低分辨率的印刷(例如两循环)来进行。由此,能够使印刷速度进一步提高。
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
图15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的工序的模式图。首先,控制器60以两循环来实施第一版的印刷处理(S21),所述第一版的印刷处理为,根据图14所示的印刷数据PD21,使用K油墨在卷筒纸2的印刷面上形成可变图像部的处理。接着,在进行了第一版的印刷后的印刷面上,以四循环来实施如下的第二版的印刷处理(S22),所述第二版的印刷处理为,根据印刷数据22而以CMYK系统油墨形成记号“ABC”(共通图像部),并将无色油墨涂敷于可变图像部的表面的处理。通过该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印刷处理,从而完成一帧的量的印刷。当结束一帧量的印刷时,控制器60将卷筒纸2输送至下一页的印刷位置为止(S23)。以下,依次重复执行S21至S23。
图16为,表示通过第二实施方式的印刷处理而形成的印刷物的图。如图所示,在一帧内形成有20个印刷了由记号“ABC”表示的共通图像部、和由条形码等斜线表示的可变图像部的标签。此外,可变图像部的表面通过无色油墨而被进行了涂敷(OP)(灰色的部分)。
如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制成了在可变图像部的表面上形成有OP而在共通图像部的表面上未形成OP的印刷物。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版的印刷数据PD22的数据在各帧中都是共通的。因此,通过预先将印刷数据PD22存储于例如存储器63中,从而能够反复使用该数据。因此,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也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实现印刷速度的提高。
其它实施方式
虽然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主要对液体喷出装置进行了记载,但也包括了对液体喷出方法等的公开。此外,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发明容易理解的实施方式,而并不是为了对本发明进行限定解释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条件下进行变更、改良,且其等价方案显然也包含在本发明中。特别是,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关于液体喷出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液体喷出装置的一个示例,对喷墨式打印机进行了说明。但是,液体喷出装置并不限定于喷墨式打印机,也可以具体化为喷出油墨以外的其他流体(液体、分散有功能材料的粒子的液状体、如凝胶这样的流状体)的液体喷出装置。例如,还可以将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技术适用于滤色器制造装置、染色装置、微加工装置、半导体制造装置、表面加工装置、三维造型机、气体气化装置、有机EL(电致发光)制造装置(尤其是高分子EL制造装置)、显示器制造装置、成膜装置、DNA芯片制造装置等的应用了喷墨技术的各种装置中。此外,这些方法和制造方法也属于应用范围的范畴内。
关于油墨
由于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为打印机的实施方式,因此是从喷嘴喷出油墨,而该油墨既可以是水性的,也可以是油性的。此外,从喷嘴喷出的液体并不限定于油墨。例如,还可以从喷嘴喷出包含金属材料、有机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磁性材料、导电性材料、布线材料、成膜材料、电子油墨、加工液、遗传因子溶液等的液体(也包括水)。
关于喷出方式
在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是使用压电元件(Piezo元件)来喷出油墨的。但是,喷出液体的方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采用通过热量而使喷嘴内产生气泡的方式等其他的方式。
关于涂敷
在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使用无色透明的无色油墨来进行了图像的涂敷,然而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还可以通过涂布半透明的颜色的油墨来实施涂敷。
关于图像
在前文所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共通图像部印刷了记号“ABC”。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印刷图画或图形等。另外,共通图像部的数据量越多,则基于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越显著。此外,虽然可变图像部被设为了条形码,然而并不限定于此,只要在每个图像中各自不同即可。例如还可以是编号。
符号说明
1打印机,
2卷筒纸,
10馈送单元,
18卷轴,
19中继辊,
20输送单元,
21中继辊,
22中继辊,
23第一输送辊,
23a第一驱动辊,
23b第一从动辊,
24第二输送辊,
24a第二驱动辊,
24b第二从动辊,
25反转辊,
26中继辊,
27送出辊,
29压印板,
30头单元,
31头,
34阀单元,
35中洗单元,
40滑架单元,
41滑架导轨,
42滑架,
50检测器组,
60控制器,
61接口部,
62CPU,
63存储器,
64单元控制电路,
70加热器单元,
80送风单元,
81风扇,
90收卷单元,
91中继辊,
92收卷驱动軸,
110主机。

Claims (4)

1.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液体喷出部,其实施用于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动作;
控制器,其通过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执行在介质上形成多个图像、并且进行该图像的涂敷的图像形成涂敷处理,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图像形成涂敷处理分为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来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为,通过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多个所述图像的每一个中共通的图像部位、即共通图像部的处理;所述第二处理为,通过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多个所述图像的每一个中不同的图像部位、即可变图像部,并实施所述共通图像部的涂敷的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实施在使所述液体喷出部于移动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的循环,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处理中,以预定次数的循环而形成所述共通图像部,并在所述第二处理中,以次数少于所述预定次数的循环而形成所述可变图像部,并实施所述共通图像部的涂敷。
3.一种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
液体喷出部,其实施用于喷出液体的液体喷出动作;
控制器,其通过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执行在介质上形成多个图像、并进行该图像的涂敷的图像形成涂敷处理,所述控制器将所述图像形成涂敷处理分为第一处理和第二处理来执行,所述第一处理为,通过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多个所述图像的每一个中不同的图像部位、即可变图像部的处理;所述第二处理为,通过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从而形成在多个所述图像的每一个中共通的图像部位、即共通图像部,并实施所述可变图像部的涂敷的处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喷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实施在使所述液体喷出部于移动方向上移动的同时、使所述液体喷出部实施所述液体喷出动作的循环,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第一处理中,以预定次数的循环而形成所述可变图像部,并在所述第二处理中,以次数少于所述预定次数的循环而形成所述共通图像部,并实施所述可变图像部的涂敷。
CN201210046246.3A 2011-02-24 2012-02-24 液体喷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93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8733A JP5838564B2 (ja) 2011-02-24 2011-02-24 液体吐出装置
JP2011-038733 2011-02-2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355A true CN102649355A (zh) 2012-08-29
CN102649355B CN102649355B (zh) 2015-01-07

Family

ID=4565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624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9355B (zh) 2011-02-24 2012-02-24 液体喷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672432B2 (zh)
EP (1) EP2492105B1 (zh)
JP (1) JP5838564B2 (zh)
CN (1) CN1026493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100A (zh) * 2019-05-31 2020-1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028900B2 (ja) * 2012-05-02 2016-11-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送風方法
JP6540338B2 (ja) * 2015-07-31 2019-07-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処理実行制御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1113A (ja) * 1993-09-30 1995-04-18 New Oji Paper Co Ltd プリンタ
JP2005301345A (ja) * 2004-04-06 2005-10-27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レシート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プリンタドライバ、印刷装置、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posシステム
CN1890084A (zh) * 2003-12-19 2007-01-03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可变数据热转印标签、制造方法及其使用
CN101296296A (zh) * 2007-04-27 2008-10-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单元和方法
CN101329737A (zh) * 2007-06-18 2008-12-2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287098A (ja) * 2009-06-12 2010-12-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58366A (ja) 1988-08-24 1990-02-27 Hitachi Ltd 半導体記憶装置
JP3601287B2 (ja) * 1998-03-04 2004-12-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システム、プリンタ、印刷方法及び印刷データ生成装置
JP5129771B2 (ja) * 2009-03-19 2013-01-30 大日本スクリーン製造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方式の印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01113A (ja) * 1993-09-30 1995-04-18 New Oji Paper Co Ltd プリンタ
CN1890084A (zh) * 2003-12-19 2007-01-03 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可变数据热转印标签、制造方法及其使用
JP2005301345A (ja) * 2004-04-06 2005-10-27 Seiko Epson Corp 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レシート印刷データ生成方法、プログラム、プリンタドライバ、印刷装置、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posシステム
CN101296296A (zh) * 2007-04-27 2008-10-29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单元和方法
CN101329737A (zh) * 2007-06-18 2008-12-24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处理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JP2010287098A (ja) * 2009-06-12 2010-12-24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画像記録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100A (zh) * 2019-05-31 2020-12-0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218329A1 (en) 2012-08-30
US8672432B2 (en) 2014-03-18
JP2012171338A (ja) 2012-09-10
EP2492105B1 (en) 2014-11-19
JP5838564B2 (ja) 2016-01-06
CN102649355B (zh) 2015-01-07
EP2492105A1 (en) 2012-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85492B (zh) 印刷装置以及白色墨水循环方法
CN101985254B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CN102407662A (zh) 记录装置
JP5786456B2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CN103935124A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异物检测方法
US9073337B2 (e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circulating liquid
CN103826861A (zh) 液体喷出装置及液体移送方法
CN102649353B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2649355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1985255B (zh) 流体喷射装置和流体喷射方法
CN103847232A (zh) 用于形成测试图案的图像形成设备和方法
CN104044343B (zh) 用于将离型剂可定址地施加到连续进给介质上的装置以及方法
CN103660565A (zh) 液体喷出装置
CN103832093A (zh) 图像形成设备
CN102555451B (zh) 液体喷出装置以及液体喷出方法
JP201215304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020024B2 (ja) サーマルプリンタにおける印字システム
JP2010052142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方法
JP2019081306A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217777B2 (ja) 液体噴射装置、及び液体噴射方法
JP2012155170A (ja) 搬送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搬送方法
JP6953816B2 (ja) 液体を吐出する装置および液体吐出ヘッドの洗浄方法
EP2703165A2 (en) Liquid discharge apparatus
JP2012106458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吐出方法
JP2013226754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液体加熱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Termination date: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