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9333A - 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以及使用该树脂板制得的下部电极板和触摸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以及使用该树脂板制得的下部电极板和触摸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9333A
CN102649333A CN2012100428208A CN201210042820A CN102649333A CN 102649333 A CN102649333 A CN 102649333A CN 2012100428208 A CN2012100428208 A CN 2012100428208A CN 201210042820 A CN201210042820 A CN 201210042820A CN 102649333 A CN102649333 A CN 1026493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ower electrode
resin plate
plate
chill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428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恒川和启
前川智博
赤田胜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orp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6493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93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03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extruded material at extrusion
    • B29C48/07Flat, e.g.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08L69/005Polyester-carbon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8/00Extrusion moulding, i.e. expressing the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die or nozzle which imparts the desired form;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8/25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8/88Thermal treatment of the stream of extruded material, e.g. cooling
    • B29C48/911Cooling
    • B29C48/9135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 B29C48/914Cooling of flat articles, e.g. using specially adapted supporting means cooling dru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以及使用该树脂板制得的下部电极板和触摸面板。该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轻质、不易破碎并且能够抑制从斜向观看触摸面板的画面时显示图像的着色的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其特征在于,用于触摸面板的下部电极基板,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层叠聚碳酸酯系树脂层而得。优选采用共挤出将前述丙烯酸系树脂层与层叠于其两面的前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层叠一体化。

Description

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以及使用该树脂板制得的下部电极板和触摸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以及使用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制得的下部电极板和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电阻膜方式触摸面板是在基板的一面形成有透明电极膜的下部电极板与上部电极板以各自的透明电极膜相对的方式介由间隔件对置配置于两电极间而构成的,例如设置于液晶显示器,作为液晶显示器的信息输入装置使用。 
将触摸面板设置于液晶显示器时,通常首先在液晶面板上载置触摸面板,进一步在该触摸面板上依次载置1/4波长板、偏振片、显示器保护板。 
专利文献1记载了在构成电阻膜方式触摸面板的2片电极板中,与液晶面板接触的一侧的电极板即下部电极板的基板(即下部电极基板)为玻璃板、上部电极板的基板(即上部电极基板)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板的触摸面板。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触摸面板存在玻璃板重以及容易破碎的问题。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77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破碎并且光学特性(例如抑制向设置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着色)良好的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以下的发明。 
(1)一种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其特征在于,用于触摸面板的下部电极基板,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 
(2)根据前述(1)所述的树脂板,其中,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为Re(0)、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为Re(50)时,Re(0)与Re(50)满足式:|Re(0)-Re(50)|/50≤1.6。 
(3)根据前述(1)或(2)所述的树脂板,其中,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Re(0)为90nm以下。 
(4)根据前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板,其中,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为0.1mm以下。 
(5))根据前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板,是如下得到的,将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膜状物从模具中熔融挤出,使其夹入在第1冷却辊与第2冷却辊之间,卷绕于前述第2冷却辊,然后卷绕于第3冷却辊。 
(6)根据前述(5)所述的树脂板,其中,第1冷却辊为在外周部具备金属制薄膜的金属弹性辊,第2冷却辊为金属辊。 
(7)一种下部电极板,其特征在于,在前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板的一面设有透明电极膜。 
(8)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是将下部电极板和上部电极板以透明电极膜彼此相对的方式对置配置、并且在前述下部电极板和前述上部电极板之间插入有间隔件而构成的,所述下部电极板为上述(7)所述的下部电极板。 
(9)一种显示构件用树脂板,其特征在于,是在丙烯酸系树脂层 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树脂板,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为Re(0)、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为Re(50)时,Re(0)与Re(50)满足式:|Re(0)-Re(50)|/50≤1.6。 
本发明的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不易破碎,并且能够抑制从斜向观看设置有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时液晶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的着色,光学特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的制造方法的简要说明图。 
符号说明 
1、2:挤出机 
3:送料块 
4:模具 
5:第1冷却辊 
6、第2冷却辊 
7、第3冷却辊 
8、树脂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以下有时称为“树脂板”)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 
所述丙烯酸系树脂层含有丙烯酸树脂。作为构成前述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丙烯酸树脂,优选为透明性优异、刚性也高的甲基丙烯酸树脂。前述甲基丙烯酸树脂为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为主成分的树脂,具体而言,为以全部单体为基准,通常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50重量%以 上、优选70重量%以上、更优选90重量%以上的树脂;可以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元100重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也可以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与可与该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其他的单体的共聚物。 
作为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前述其他的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等的甲基丙烯酸甲酯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类,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乙酯等的丙烯酸酯类等。另外,作为苯乙烯、取代苯乙烯类,例如还可举出氯苯乙烯、溴苯乙烯等的卤代苯乙烯类,乙烯基甲苯、α-甲基苯乙烯等的烷基苯乙烯类等。进而,还可举出甲基丙烯酸、丙烯酸等的不饱和酸类,丙烯腈、甲基丙烯腈、马来酸酐、苯基马来酰亚胺、环己基马来酰亚胺等。这些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其他的单体可以各自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使用。 
丙烯酸树脂可以含有橡胶粒子。由此,能够提高树脂板的耐冲击性。作为该橡胶粒子,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系多层结构聚合物、使橡胶状聚合物5~80重量份与丙烯酸系不饱和单体等烯性不饱和单体20~95重量份接枝聚合而制得的接枝共聚物等。 
前述丙烯酸系多层结构聚合物可以为含有20~60重量%左右的弹性体层的聚合物,可以为具有硬质层作为最外层的聚合物,进一步可以为具有硬质层作为最内层的聚合物。 
前述弹性体层优选为玻璃化温度(Tg)不足25℃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层,具体而言,可以为用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多官能单体使从丙烯酸低级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低级烷基酯、丙烯酸低级烷氧基烷基酯、丙烯酸氰基乙酯、丙烯酰胺、丙烯酸羟基低级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低级烷基酯、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单官能单体交联而得的聚合物的层。 
作为前述丙烯酸低级烷基酯等中的低级烷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戊基、己基等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者支链的烷基,作为前述丙烯酸低级烷氧基烷基酯中的低级烷氧 基,例如可举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异丙氧基、丁氧基、叔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等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者支链的烷氧基。另外,在以前述单官能单体为主成分形成共聚物时,作为共聚成分,例如可使苯乙烯、取代苯乙烯等的其他的单官能单体共聚。 
前述硬质层优选为Tg为25℃以上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层,具体而言,可以为使具有碳原子述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独进行聚合或者使其作为主成分进行聚合而得的层。作为前述碳原子数1~4的烷基,例如可举出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叔丁基等直链或者支链烷基。 
在以具有碳原子数1~4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成分形成共聚物时,作为共聚成分,可以使用其他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酸烷基酯、苯乙烯、取代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的单官能单体,进而可以加入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多官能单体作为交联聚合物。作为前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中的烷基,例如可举出与在前述的低级烷基中所例示的基团相同的碳原子数1~6的直链或支链烷基等。 
上述丙烯酸系多层结构聚合物例如已在日本特公招55-2757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6-80739号公报、日本特开昭49-23292号公报等中记载。 
在使橡胶状聚合物5~80重量份与烯性不饱和单体20~95重量份接枝共聚而得的前述接枝共聚物中,作为橡胶状聚合物,例如可举出聚丁二烯橡胶、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橡胶、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橡胶等的二烯系橡胶,聚丙烯酸丁酯、聚丙烯酸丙酯、聚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的丙烯酸系橡胶,乙烯/丙烯/非共轭二烯系橡胶等。另外,作为在使该橡胶状聚合物接枝共聚中使用的烯性单体,例如可举出苯乙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这些接枝共聚物例如已在日本特开昭55-147514号公报、日本特公昭47-9740号公报等中记载。 
橡胶粒子的使用量相对于丙烯酸树脂100重量份通常为3~150重量份、优选为4~50重量份、更优选为5~30重量份。橡胶粒子的使用量越多,则存在提高树脂板的耐冲击性,即使挤压也不易破碎的趋势,但是若橡胶粒子的使用量过多,则存在树脂板的表面硬度下降的情况。 
另一方面,前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含有聚碳酸酯树脂。作为构成前述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聚碳酸酯树脂,例如可举出通过用界面缩聚法、熔融酯交换法等使二元酚与羰化剂反应而制得的树脂,除此以外,还可举出通过用固相酯交换法等使碳酸酯预聚物聚合而得树脂、通过用开环聚合法使环状碳酸酯化合物聚合而得的树脂等。 
作为前述二元酚,例如可举出对苯二酚、间苯二酚、4,4’-二羟基联苯、双(4-羟苯基)甲烷、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甲烷、1,1-双(4-羟苯基)乙烷、1,1-双(4-羟苯基)-1-苯乙烷、2,2-双(4-羟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5-二溴)苯基}丙烷、2,2-双{(3-异丙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苯基)苯基}丙烷、2,2-双(4-羟苯基)丁烷、2,2-双(4-羟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苯基)-3,3-二甲基丁烷、2,4-双(4-羟苯基)-2-甲基丁烷、2,2-双(4-羟苯基)戊烷、2,2-双(4-羟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苯基)环己烷、1,1-双(4-羟苯基)-4-异丙基环己烷、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9,9-双(4-羟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α,α’-双(4-羟苯基)-邻-二异丙基苯、α,α’-双(4-羟苯基)-间-二异丙基苯、α,α’-双(4-羟苯基)-对-二异丙基苯、1,3-双(4-羟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4,4’-二羟基二苯基砜、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4,4’-二羟基二苯基酮、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二苯基酯等,根据需要还可以使用它们中的2种以上。 
其中,优选单独使用或者使用2种以上从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苯基)丁烷、2,2-双(4-羟苯基)-3-甲基丁烷、2,2-双(4-羟苯基)-3,3-二甲基丁烷、2,2-双(4-羟苯基)-4-甲基戊烷、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和α,α’-双(4-羟苯基)-间-二异丙基苯中选择的二元酚,特别优选单独使用双酚A,或者并用1,1-双(4-羟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与从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和α,α’-双(4-羟苯基)-间-二异丙基苯中选择的1种以上的二元酚。 
作为前述羰化剂,例如可举出碳酰氯等酰卤、碳酸二苯酯等碳酸酯、二元酚的二卤代甲酸酯等卤代甲酸酯等,根据需要还可使用它们中的2种以上。 
为了提高与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密合性,可以使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含 有丙烯酸树脂。具体而言,优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由相对于聚碳酸酯树脂100重量份以0.01~1重量份的比例含有丙烯酸树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构成。作为前述丙烯酸树脂,可采用与在前述丙烯酸系树脂层中使用的树脂相同的丙烯酸树脂,优选使用低分子量的树脂。作为优选的分子量的范围,为1,000~100,000。若该分子量过低,则在挤出成型时丙烯酸树脂挥发,若过高,则有可能引起丙烯酸树脂与聚碳酸酯树脂的发生相分离,使光透射率降低。 
应予说明,层叠于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各自的组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向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和丙烯酸系树脂层中添加1种或者2种以上的例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阻燃剂、抗静电剂等添加剂。 
本发明的树脂板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因此,不易破碎,进而即使从斜向观看设置有下部电极基板使用该树脂板而得的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也不会观看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图像发生着色,光学特性良好。 
树脂板可通过利用共挤出成型使丙烯酸系树脂层与层叠在其两面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层叠一体化而很好地制造。该共挤出成型可以通过使用2台或者3台的单轴或者双轴挤出机,将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材料与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材料分别熔融混炼,然后通过送料块模具、多岐管模具(Multi-manifold Die)等进行层叠而进行。经层叠一体化的熔融树脂例如可以使用辊单元等进行冷却固化。采用共挤出成型所制造的树脂板与通过使用胶粘剂、粘接剂的贴合所制造的树脂板相比,在易于二次成型方面优选。 
以下,参考图1,对利用共挤出成型制造树脂板的实施方式详细进行说明。如该图所示,首先分别利用不同的挤出机1、2对丙烯酸系树脂层的材料与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材料进行加热、熔融混炼,将其分别供给至送料块3,使其熔融层叠一体化,然后从模具4中挤出。 
然后,将从模具4中挤出的片状或者膜状的熔融树脂夹入在近似水平方向上对置配置的第1冷却辊5与第2冷却辊6之间,利用第3冷却辊7缓慢地对其进行冷却,可以得到树脂板8。 
若对熔融树脂的厚度、第1、第2冷却辊5、6的间隔、圆周速度等进行调整,则可调整得到的树脂板8的厚度。 
第1、第2冷却辊5、6是以它们中的至少一方与发动机等的旋转驱动装置连接且两个辊按照规定的圆周速度进行旋转的方式构成的。在两个辊中,第2冷却辊6是卷绕在两个辊之间夹持之后的片状或者膜状的树脂板的卷绕辊。 
作为第1、第2冷却辊5、6,例如可举出具有刚性的金属辊、具有弹性的金属弹性辊等。作为前述金属辊,例如可举出钻孔辊、螺旋辊等。作为前述金属弹性辊,例如可举出具备轴辊和以覆盖该轴辊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且与熔融树脂接触的圆筒形的金属制薄膜、在该轴辊与金属制薄膜之间封入水、油等温度受控制的流体的辊,在橡胶辊的表面卷绕有金属带的辊等。 
第1、第2冷却辊5、6可以由从金属辊和金属弹性辊中选择的1种辊构成,优选组合金属辊与金属弹性辊而构成。 
通过使金属辊与金属弹性辊组合,能够得到延迟值降低的树脂板。即,若将熔融树脂夹持在金属辊与金属弹性辊之间,则金属弹性辊介由熔融树脂沿着金属辊的外周面弹性变形为凹状,金属弹性辊与金属辊介由熔融树脂以规定的接触长度相接触。 
由此,金属辊与金属弹性辊以面接触的方式与熔融树脂压合,在将夹持于这些辊之间的熔融树脂均匀加压成面状的同时,进行制膜。 
结果,可得到制膜时的变形减少且延迟值降低的树脂板。 
另外,在组合金属辊与金属弹性辊时,优选将金属弹性辊作为第1冷却辊5,将金属辊作为第2冷却辊6。由此,能够进一步降低得到的树脂板的波长590nm下的入射光的延迟值(例如Re(0)、Re(50))。 
使夹入在第1冷却辊5与第2冷却辊6之间的熔融树脂卷绕于第2冷却辊6,然后,利用牵拉辊进行牵拉、缠卷。此时,可以在第2冷却辊6之后设置第3冷却辊7。由此,可将熔融树脂缓慢地冷却,因此能够降低得到的树脂板的延迟值。作为第3冷却辊,没有特别的限定,可 以采用以往以来在挤出成型中使用的常规的金属辊。作为这种金属辊,作为具体例,可举出钻孔辊、螺旋辊等。第3冷却辊7的表面状态优选为镜面。 
在设置第3冷却辊7时,使卷绕于第2冷却辊6的熔融树脂通过第2冷却辊6与第3冷却辊7之间,卷绕于第3冷却辊7。可以在第2冷却辊6与第3冷却辊7之间设置规定的间隙而形成开放状态,也可以夹入两辊。应予说明,可以在第3冷却辊7以后设置第4冷却辊、第5冷却辊…第n冷却辊(n为自然数)的多根冷却辊,将卷绕于第3冷却辊7的膜顺次卷绕于接下来的冷却辊。 
树脂板通常为片状或者膜状,其厚度通常为0.1~3mm,优选为0.1~2mm,更优选为0.1~1.5mm,进一步优选为0.1~1mm。树脂板由丙烯酸系树脂层和聚碳酸酯系树脂层构成,由此可使其不易破碎,使厚度变小。在树脂板中,层叠于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各自的厚度优选为0.1mm以下,更优选为0.005~0.1mm,进一步优选为0.01~0.1mm,特别优选为0.05~0.1mm。若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过大,则在从斜向观看设置有在下部电极基板中使用树脂板而得的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时,有可能会观看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图像发生着色。另一方面,若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过小,则树脂板有可能变得易碎。 
应予说明,层叠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的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各自的厚度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丙烯酸系树脂层的厚度可以由树脂板整体的厚度和聚碳酸酯树脂层的厚度进行适当地调整,但是优选为树脂板整体的厚度的70%~99%。 
树脂板的Re(50)优选为90nm以下,更优选为8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nm以下。通过Re(50)为90nm以下,能够进一步抑制在从斜向观看设置有在下部电极基板中使用树脂板而得的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时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图像的着色。应予说明,Re(50)为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 
树脂板的Re(0)优选为50nm以下,更优选为47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5nm以下。若Re(0)过大,则在从正面方向观看设置有在 下部电极基板中使用树脂板而得的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时,有可能会观看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图像发生着色。 
通过Re(0)为50nm以下,能够抑制在从正面方向观看触摸面板时显示图像的着色。应予说明,Re(0)为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 
从抑制从斜向观看触摸面板的画面时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图像的着色的观点出发,树脂板的Re(0)与Re(50)优选满足式:|Re(0)-Re(50)|/50≤1.6。 
由该式规定的|Re(0)-Re(50)|/50的值更优选为1.4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以下,特别优选为1以下。通过Re(0)与Re(50)满足上式的关系,能够进一步抑制从斜向观看设置有在下部电极基板中使用树脂板而得的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时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图像的着色。|Re(0)-Re(50)|/50表示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与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的变化率,若变化率超过1.6,则从正面方向观看触摸面板时显示图像的着色与从斜向观看时显示图像的着色的颜色的差异变大,有可能视觉感受到显示图像的着色被进一步强调。 
为了满足上式,例如可以从模具中熔融挤出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膜状物,使其夹入第1冷却辊与第2冷却辊之间,卷绕于该第2冷却辊,制造该树脂板,从使|Re(0)-Re(50)|/50的值变小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使第1冷却辊为金属弹性辊,使第2冷却辊为金属辊。应予说明,可以在第2冷却辊之后设置第3冷却辊,进一步,可以在第3冷却辊后,设置第4冷却辊、第5冷却辊…第n冷却辊(n为自然数)的多根冷却辊。 
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且Re(0)与Re(50)满足式:|Re(0)-Re(50)|/50≤1.6的树脂板,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与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的变化率在规定的范围,因此,从正面方向观看树脂板时与从斜向观看树脂板时的着色的颜色差异小,能够用于各种显示构件用途,例如,可用作液晶显示器的表面保护板、触摸面板的表面保护板等。 
树脂板的至少一面可以为具有凹凸形状的粗糙面。在树脂板的一面为粗糙面时,粗糙面优选为液晶面板侧的面,即,优选为未形成有透明电极膜的面。 
这样得到的本发明的树脂板优选作为触摸面板的下部电极基板使用。 
在将树脂板作为触摸面板的下部电极基板使用时,首先将树脂板切割为需要的大小,然后,通过在该树脂板的一面设置透明电极膜而制作下部电极板。 
透明电极膜由金属氧化物构成。作为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举出ATO(锑·锡氧化物)、ITO(铟·锡氧化物)等,尤其是ITO的透明性优异,因而优选。透明电极膜的厚度优选为5~50μm。 
作为制作透明电极膜的方法,例如可举出真空蒸镀法、溅镀法、离子镀法或者CVD法等。 
从提高树脂板与透明电极膜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树脂板可以在形成有透明电极膜的面设置树脂层。作为构成树脂层的树脂,可以为透明性优异的树脂。树脂层的厚度优选为1nm~5μm。若不足1nm,则有可能无法得到足够的提高密合性的效果,若超过5μm,则在从斜向观看设置有在下部电极基板中使用该树脂板而得的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器时,有可能会观看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图像发生着色。 
电阻膜方式触摸面板是上部电极板与下部电极板介由间隔件以透明电极膜彼此相对的方式对置配置而构成的。 
在液晶显示器上设置触摸面板时,使下部电极板与液晶面板相接触地进行设置。 
通过在上部电极基板的一面设置透明电极膜而制作上部电极板。 
电阻膜方式触摸面板通过使被挤压的上部电极板与下部电极板接触而通电,检测出被挤压的位置,因此,上部电极基板优选具有挠性。从挠性的观点出发,上部电极基板的厚度优选为10~400μm。 
作为上部电极基板,使用透明性优异的树脂膜,通常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应予说明,本发明的树脂板可以在上部电极基板中使用,也可以使上部电极基板和下部电极基板两片基板为本发明的树脂板。此时,构成两片基板的树脂板的厚度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 
树脂板作为电阻膜方式触摸面板的下部电极基板的使用没有限制,还可以作为其他的检测方式的触摸面板的电极基板使用,例如作为电容方式触摸面板的电极基板使用。电容方式触摸面板是在电极板的透明电极膜上形成保护膜而构成的,所述电极板在电极基板的一面具备透明电极膜。将电容方式触摸面板设置于液晶显示器时,使电极基板面与液晶面板相接触地进行设置。 
作为该电极基板,通常使用的是玻璃板,但存在玻璃板重以及易于破碎这样的问题。通过更换玻璃板而使用本发明的树脂板,能够改善所述的问题。 
作为触摸面板的用途,可举出便携型游戏机的显示窗、便携型汽车导航系统和便携型信息终端的显示器、银行ATM的显示器、工业机械的操作面板等。将本发明的树脂板作为下部电极基板使用而得的触摸面板的下部电极基板为本发明的树脂板,因此,该触摸面板是轻质的,进而,由于不易破碎,所以能够实现基于使树脂板厚度变小的触摸面板的薄型化,尤其优选用作便携用途。 
实施例 
以下,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在以下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挤出装置的构成如下所述。 
·挤出机1:使用螺杆直径65mm、单轴、带通风孔的挤出机(东芝机械(株)制)。 
·挤出机2:使用螺杆直径45mm、单轴、带通风孔的挤出机(日立造船(株)制)。 
·送料块3:使用2种3层分配型的送料块(日立造船(株)制)。 
·模具4:使用裂缝宽1400mm、裂缝间隔1mm的T型模具(日立造船(株)制)。 
·第1、第2、第3冷却辊5、6、7:使用横型、面长1400mm、直径300mmΦ的冷却辊。 
若对第1、第2、第3冷却辊5、6、7进一步进行具体说明,则第1冷却辊5使用金属弹性辊。该金属弹性辊采用的是以覆盖轴辊的外周面的方式配置金属制薄膜且在轴辊与金属制薄膜之间封入流体的辊。 
轴辊、金属制薄膜和流体如下所示。 
轴辊:不锈钢制 
金属制薄膜:厚2mm的不锈钢制的镜面金属套 
流体:为油,通过对该油进行温度控制而能够对金属弹性辊进行温度控制。更具体而言,通过温度调节机的开关控制而能够将前述油加热、冷却,从而进行温度控制,使该油在轴辊与金属制薄膜之间循环。 
第2、第3冷却辊6、7使用的是高刚性的金属辊。该金属辊为表面状态为镜面的不锈钢制的螺旋辊。 
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树脂为以下2种。 
·树脂1:使用热变形温度(Th)140℃的住友陶氏(株)制的聚碳酸酯树脂“CALIBER301-10”。 
·树脂2:使用热变形温度(Th)100℃的住友化学(株)制的甲基丙烯酸树脂“SUMIPEX EX”。 
[实施例1~4和比较例1]
<树脂板的制作> 
首先,如图1所示配置挤出机1、2,送料块3,模具4,第1、第2、第3冷却辊5、6、7。然后,用挤出机1将作为树脂层A的表1所示的种类的树脂熔融混炼,用挤出机2将作为树脂层B的表1所示的种类的树脂 熔融混炼,分别将其供给至送料块,从模具4中挤出将从挤出机2供给至送料块的树脂层B层叠于从挤出机1供给至送料块的树脂层A的两面的膜状熔融树脂。 
然后,将从模具4中挤出的膜状熔融树脂夹入对置配置的第1冷却辊5与第2冷却辊6之间,然后卷绕于第3冷却辊7,进行成形、冷却,得到在树脂层A的两面层叠有树脂层B的具有表1所示的厚度的3层结构的树脂板。在得到的各树脂板中,树脂层(A)的两面的层叠的树脂层(B)的各自的组成和厚度是相同的。
应予说明,表1中挤出机1中的“厚度”表示树脂层A的厚度,挤出机2中的“厚度”表示树脂层B的各层的厚度,“总厚度”表示得到的树脂板的整体的厚度。 
<评价> 
对得到的各树脂板评价延迟值和从斜向观看时的着色。各评价方法如下所示,并且,其结果并示于表1。 
[延迟值(Re(0)、Re(50))] 
使用王子计测机器(株)制的自动双折射仪“KOBRA-WR”,测定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Re(0))和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Re(50))的值,进而由Re(0)和Re(50)的值求出(|Re(0)-Re(50)|/50)。 
[从斜向观看时的着色] 
假想将得到的树脂板用作触摸面板的下部电极基板、进而将该触摸面板设置在液晶显示器上的情形,进行以下的评价。 
首先,使上述得到的树脂板的一面与第1偏振片的一面重叠。然后,使第2偏振片以偏光轴与第1偏振片正交的方式与树脂板的另一面重合。第1、第2偏振片均使用住友化学(株)制的“SUMICARAN SG”。 
然后,在用三波长型荧光灯(三菱电机欧司朗(株)制的“RUPIKA S”)的光照射第2偏振片的面的同时,用目测观察在介由第2偏振片从该第2 偏振片的斜上方45度方向观看树脂板的另一面时是否会观看到该面发生着色。应予说明,判断标准如下所述。 
○:未观看到着色 
×:观看到着色 
[比较例2] 
用挤出机1将表1所示的种类的树脂熔融混炼,顺次供给至送料块3和模具4。然后,将从模具4中挤出的熔融树脂夹入对置配置的第1冷却辊5与第2冷却辊6之间,然后卷绕于第3冷却辊7,进行成型、冷却,得到具有表1所示的厚度的单层板。 
与实施例1相同地,对得到的单层板评价延迟值和从斜向观看时的着色。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0137488000000161

Claims (9)

1.一种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其特征在于,用于触摸面板的下部电极基板,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板,其中,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为Re(0)、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为Re(50)时,Re(0)与Re(50)满足式:|Re(0)-Re(50)|/50≤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板,其中,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Re(50)为90nm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板,其中,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厚度为0.1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树脂板,是如下得到的,将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膜状物从模具中熔融挤出,使其夹入第1冷却辊与第2冷却辊之间,卷绕于所述第2冷却辊,然后卷绕于第3冷却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树脂板,其中,第1冷却辊为在外周部具备金属制薄膜的金属弹性辊,第2冷却辊为金属辊。
7.一种下部电极板,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树脂板的一面设有透明电极膜。
8.一种触摸面板,其特征在于,是将下部电极板和上部电极板以透明电极膜彼此相对的方式对置配置、并且在所述下部电极板和所述上部电极板之间插入有间隔件而构成的,所述下部电极板为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部电极板。
9.一种显示构件用树脂板,其特征在于,是在丙烯酸系树脂层的两面具有聚碳酸酯系树脂层的树脂板,其中,波长590nm的单色光相对于树脂板面的法线以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为Re(0)、以50°的角度射入时的延迟值为Re(50)时,Re(0)与Re(50)满足式:|Re(0)-Re(50)|/50≤1.6。
CN2012100428208A 2011-02-25 2012-02-22 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以及使用该树脂板制得的下部电极板和触摸面板 Pending CN10264933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1039472A JP5621656B2 (ja) 2011-02-25 2011-02-25 下部電極基板用樹脂板、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てなる下部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1-039472 2011-02-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9333A true CN102649333A (zh) 2012-08-29

Family

ID=46691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428208A Pending CN102649333A (zh) 2011-02-25 2012-02-22 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以及使用该树脂板制得的下部电极板和触摸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621656B2 (zh)
KR (1) KR20120098447A (zh)
CN (1) CN102649333A (zh)
TW (1) TW20124740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5078A (zh) * 2014-09-18 2017-05-24 株式会社可乐丽 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及挤出树脂板
CN107390911A (zh) * 2016-05-06 2017-11-24 星电株式会社 塑料层叠结构和具有该塑料层叠结构的触摸感测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293054B2 (ja) * 2012-09-28 2018-03-14 株式会社クラレ 複層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01821A (ja) * 2006-05-10 2007-11-22 Fujifilm Corp 熱可塑性樹脂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223298A (ja) * 2008-02-19 2009-10-01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光拡散性積層樹脂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防眩フィルム、防眩性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5281423B2 (ja) * 2009-01-28 2013-09-0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導光板
JP5620644B2 (ja) * 2009-02-09 2014-11-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積層押出樹脂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用表面塗工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5078A (zh) * 2014-09-18 2017-05-24 株式会社可乐丽 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及挤出树脂板
CN106715078B (zh) * 2014-09-18 2019-01-04 株式会社可乐丽 挤出树脂板的制造方法及挤出树脂板
CN107390911A (zh) * 2016-05-06 2017-11-24 星电株式会社 塑料层叠结构和具有该塑料层叠结构的触摸感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77979A (ja) 2012-09-13
JP5621656B2 (ja) 2014-11-12
KR20120098447A (ko) 2012-09-05
TW201247405A (en) 201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39854B1 (ko) 투명 수지 적층판
TWI729089B (zh) 擠出樹脂板之製造方法及擠出樹脂板
JP5520778B2 (ja) 押出樹脂板の製造方法
JP5357462B2 (ja) 導光板
JP6926088B2 (ja) 押出樹脂板の製造方法及び押出樹脂板
CN107850698B (zh) 层叠片、液晶显示模块、背光单元及层叠片的制造方法
WO2018199213A1 (ja) 押出樹脂板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2649333A (zh) 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以及使用该树脂板制得的下部电极板和触摸面板
JP2013114427A (ja) 樹脂板、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2192704A (ja) 積層板
CN102649332A (zh) 下部电极基板用树脂板、下部电极板及触摸屏
KR102037532B1 (ko) 열가소성 수지 압출판
JP2013111834A (ja) 電極基板用樹脂板、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KR102241268B1 (ko) 적층판
JPWO2019124255A1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保護板の製造方法
JP7150016B2 (ja) 押出樹脂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板
JP2013111835A (ja) 樹脂板、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2178088A (ja) 下部電極基板用樹脂板、下部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2177980A (ja) 下部電極基板用樹脂板、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てなる下部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JP2012178090A (ja) 下部電極基板用樹脂板、下部電極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