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8608A -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8608A
CN102648608A CN2010800529138A CN201080052913A CN102648608A CN 102648608 A CN102648608 A CN 102648608A CN 2010800529138 A CN2010800529138 A CN 2010800529138A CN 201080052913 A CN201080052913 A CN 201080052913A CN 102648608 A CN102648608 A CN 102648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communication
modul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device
radiolink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529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8608B (zh
Inventor
生田耕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48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8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860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8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allowing a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to use more than one type of mod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3Adaptive formatting arrangements particular to signalling, e.g. variable amount of b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在经由无线传播路径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第1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接收部,其经由无线传播路径接收无线信号;断开检测部,其检测与第2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的断开;调制方式控制部,其在检测出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选择与此前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和发送部,其向第2无线通信装置通知由调制方式控制部选择出的调制方式,第2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接收部,其从第1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所选择出的调制方式;和发送部,其基于由接收部接收到的所选择出的调制方式,向第1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发送。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无线通信中的调制方式的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与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变化对应的技术,提出了自适应调制方式。在自适应调制方式中判别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在状态恶化的情况下以调制多值数调制多值数(multi-value modulation number)小的调制方式进行通信,在状态良好的情况下以调制多值数调制多值数大的调制方式进行通信。具体而言,接收机根据接收信号估计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以决定调制方式,将所决定的调制方式反馈至发送机。发送机应用从接收机反馈的调制方式来进行发送处理。这种自适应调制方式被固定微波无线传送装置及移动体通信的无线基站装置等广泛采用。
另外,关于自适应调制方式中的调制方式的判定方法,如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技术那样,以往提出了针对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变化而言高精度且追踪性良好的技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2473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9460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以往关于无线线路断开了的情况下的调制方式控制而言未充分研究过。因此,例如会产生以下这种问题。
若在以调制多值数调制多值数大的调制方式进行无线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急剧的无线传播路径的劣化,则在通过自适应调制方式将其切换成调制多值数调制多值数更小的调制方式之前无线线路会被切断。一般而言,由于越是高多值的调制方式则无线线路的连接越需要高的接收电平,所以在如上述那样线路被切断的情况下,无线线路的恢复需要高的接收电平,存在无线线路的恢复需要时间这样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基于自适应调制方式的无线通信中无线线路被断开的情况下,能以更短的时间恢复无线线路的技术。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经由无线传播路径进行无线通信的第1无线通信装置及第2无线通信装置,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接收部,其从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经由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接收无线信号;断开检测部,其检测与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的断开;调制方式控制部,其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选择与此前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和发送部,其向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通知由所述调制方式控制部选择出的调制方式,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接收部,其从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表示所选择出的所述调制方式的通知;和发送部,其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所选择出的所述调制方式,向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发送。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装置,具备:接收部,其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经由无线传播路径接收无线信号;断开检测部,其检测与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的断开;调制方式控制部,其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选择与此前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和发送部,其为了在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向自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生成时应用由所述调制方式控制部选择出的调制方式,而将其通知给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无线通信方法,是包括经由无线传播路径进行无线通信的第1无线通信装置及第2无线通信装置在内的无线通信系统所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从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经由所述无线传播路径接收无线信号;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检测与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的断开;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选择与此前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向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通知所选择出的所述调制方式;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从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所选择出的所述调制方式;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基于接收到的所选择出的所述调制方式,向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发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基于自适应调制方式的无线通信中,在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也能以更短的时间恢复无线线路。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般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构成的构成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4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中使用的信号及无线帧格式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调制方式控制部决定调制方式时的处理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3所示的调制方式控制部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的功能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构成的系统构成图。无线通信系统具备多个无线通信装置1。在图1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通信装置1彼此基于自适应调制方式进行无线通信。此外,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只是一例,也可以是例如一个无线通信装置1利用便携电话机或无线LAN终端装置构成,另一个无线通信装置1利用便携电话基站或无线LAN基站构成。
图2是表示无线通信系统的功能构成的示意框图。该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无线通信装置1、和成为该无线通信装置1的通信对象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1。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前者的无线通信装置1称作“自装置1-1”,将成为自装置1-1的通信对象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1称作“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
无线通信装置1(自装置1-1及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具备发送模块10及接收模块20。发送模块10具备发送部11。接收模块20具备接收部21、断开检测部22、调制方式控制部23、及无线传播路径估计部24。自装置1-1的接收部21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经由无线传播路径接收无线信号。自装置1-1的断开检测部22检测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之间的无线线路的断开。自装置1-1的调制方式控制部23,在检测出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之间的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选择与此前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自装置1-1的无线传播路径估计部24基于由自装置1-1的接收部21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估计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自装置1-1的发送部11向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通知由调制方式控制部23选择出的调制方式。
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的接收部21从自装置1-1的发送部11接收调制方式的通知。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的发送部11基于由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的接收部21接收到的调制方式,向自装置1-1进行发送。以上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构成概略。以下,对无线通信装置1的构成,分为第1实施方式~第3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利用图3及图4,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自装置1-1)。图3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的功能构成的概略框图。图4是表示在无线通信装置1中使用的信号及无线帧格式的示意图。图4的详细内容在后面叙述。
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具备发送模块10及接收模块20。发送模块10具备TX基带处理部101及调制部102。接收模块20具备解调部201、帧同步部202、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及RX基带处理部204。TX基带处理部101及调制部102相当于发送部11。解调部201相当于接收部21及无线传播路径估计部24。帧同步部202相当于断开检测部22。调制方式控制部203相当于调制方式控制部23。以下,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进一步进行说明。
TX基带处理部101与以太网(注册商标)/PDH/SDH等的有线通信网连接,从有线通信网中的另一通信装置接收TX基带输入信号111。TX基带处理部101将接收到的TX基带输入信号111信号复用至无线帧格式中的有效负载部401。TX基带处理部101将发送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9信号复用至开销(overhead)部410的自方向调制方式信息部412,将对方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8信号复用至开销部410的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部413。
发送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9是表示由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的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判定出的调制方式的信号。
对方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8是表示由自装置1-1的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判定出的调制方式的信号,是表示应该由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的调制部102应用的调制方式的信号。对方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8被信号复用至TX基带输出信号112进行发送,从而通知给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对方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8由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的RX基带处理部204进行提取,作为发送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9向发送模块10送出,用于与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向自装置1-1的无线通信相应的调制处理。
TX基带处理电路101还对有效负载部401实施扰频(scramble)处理及纠错编码处理,来生成TX基带输出信号112。接着,TX基带处理部101将所生成的TX基带输出信号112送出至调制部102。
调制部102对从TX基带处理部101接收到的TX基带输出信号112进行调制处理,来生成发送调制信号113。此时,调制部102从接收到的TX基带输出信号112的自方向调制方式信息部412中提取发送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9,并基于由提取出的发送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9所指定的调制方式来进行调制处理。具体而言,调制部102进行与所指定的调制方式对应的映射处理、波形整形、非线性失真修正、向中频的调制处理。接着,调制部102对所生成的发送调制信号113实施向高频带的频率变换、功率放大之后,从天线向无线传播路径输出。
调制方式的应用区间将无线帧400作为最小单位。因此,为了应用由从自方向调制方式信息部412提取出的发送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9所指定的调制方式,调制部102需要进行等待直到下一无线帧400。例如,在前一个无线帧400及当前的无线帧400中的调制方式分别表示QPSK和256QAM的情况下,调制部102在当前的无线帧400中通过QPSK进行调制处理,在下一无线帧400中通过256QAM进行调制处理。此外,调制方式的判定及成为应用区间的无线帧400的个数,根据无线通信装置1所使用的环境来适当设定。
解调部201在针对通过天线经由无线传播路径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接收到的接收调制信号210实施功率放大、向中频带的频率变换之后,进行向基带的解调处理。此时,解调部201进行与根据从帧同步部202接收到的解调处理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5所指定的调制方式相应的解调处理。具体而言,解调部201进行与上述的调制方式对应的波形整形、波形均衡、载波同步确立、逆映射处理。然后,解调部201将由解调处理生成的解调电路输出信号211送出至帧同步部202。
解调部201根据接收调制信号210判定接收品质,并生成接收品质判定值信号214。接收品质判定值信号214是表示解调部201基于载波噪声比(CNR:Carrier to Noise Ratio)、接收电平等估计出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的结果的信息。接着,解调部201将所生成的接收品质判定值信号214送出至调制方式控制部203。
帧同步部202对从解调部201接收到的解调电路输出信号211进行帧同步确立,来生成帧同步电路输出信号212。帧同步部202将所生成的帧同步电路输出信号212送出至RX基带处理部204。具体而言,帧同步部202从解调部201接收到的解调电路输出信号211的开销部410中的帧式样部411提取帧式样。帧同步部202进行已有的帧样式和提取出的帧样式之间的对照,在连续规定次数式样一致的情况下判定为帧同步确立。另一方面,在连续规定次数式样不一致的情况下,帧同步部202判定为帧不同步。在判定为帧不同步的情况下,帧同步部202对解调处理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5覆写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示出的调制方式信息。用于判定帧同步确立或者帧不同步的判定方法、帧式样的对照次数,根据使用无线通信装置1的环境来适当设定。
帧同步部202在进行了帧同步确立之后,将表示帧同步的判定结果的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16送出至调制方式控制部203。
另外,帧同步部202在进行了帧同步确立之后,以无线帧400的开头为基准,检测自方向调制方式信息部412的位置。接着,帧同步部202从检测出的自方向调制方式信息部412中提取调制方式信息,并作为解调处理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5送出至解调部201。
在接收模块20中,由帧同步部202首先检测无线帧400的位置。因此,解调部201无法获知无线帧400的开头位置,无法调整对从帧同步部202以解调处理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5通知的调制方式进行应用的定时。因此,帧同步部202在从下一无线帧400中减去帧同步部202的处理延迟之后的定时,将从自方向调制方式信息部412提取出的调制方式信息送出至解调部201。通过采用这样的处理,解调部201能够对各无线帧400以适当的调制方式实施解调处理。
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基于接收品质判定值信号214及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16,决定在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的调制部102中应该采用的调制方式。然后,调制方式控制部203生成表示决定结果的对方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8,并将其送出至TX基带处理电路101。
另外,调制方式控制部203从帧同步部202接收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16。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在判定为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之间的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将表示在无线线路断开时应该采用的调制方式的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送出至帧同步部202。
RX基带处理部204对从帧同步部202接收到的帧同步电路输出信号212中的有效负载部401实施纠错解码处理、逆扰频处理,来生成RX基带输出信号213。RX基带处理部204向自身连接的以太网(注册商标)/PDH/SDH等的有线通信网中的另一通信装置,发送所生成的RX基带输出信号213。
RX基带处理部204从帧同步部202接收到的帧同步电路输出信号212中的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部413中提取调制方式信息。然后,RX基带处理部204将提取出的调制方式信息作为发送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9送出至TX基带处理电路101。被送出的发送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9被用于从自装置1-1向对方站侧无线通信装置的无线通信中的调制处理、即由自装置1-1的调制部102进行的调制处理。
接着,利用图4,说明在无线通信装置1中使用的信号及无线帧格式的详细。在图4中,表示无线通信装置1所发送的信号的概略。如图示那样,无线通信装置1所发送的信号(A)连续地配置多个无线帧400。如由无线通信装置1发送的无线帧400的格式(B)所示那样,无线帧400具有有效负载部401及开销部410。开销部410配置在无线帧400的开头,具有帧同步确立及调制方式控制所需的信息。具体而言,开销部410具有帧式样部411、自方向调制方式信息部412、及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部413。
在帧式样部411中,复用了用于由帧同步部202确立帧同步的固定数据式样。在自方向调制方式信息部412中,复用了在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中判定的调制方式信息、即在与该无线帧400被传播的方向上的无线通信相应的调制处理中用到的调制方式信息。在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部413中,复用了在自装置1-1的调制方式控制部203中判定的调制方式信息。
无线通信装置1以双向通信的方式独立地实施调制方式的控制。因此,不仅是自方向调制方式信息部412,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部413也设置在无线帧400上。另外,开销部410的各式样、数据长度及复用的顺序,根据无线通信装置1所使用的环境来适当地设定。在有效负载部401中,主要复用所传播的信息。图4所示的无线帧400的格式是进行调制方式切换的最小单位。TX基带输出信号112、解调电路输出信号211、帧同步电路输出信号212基本上将图4的开销部410保持在各无线帧400的开头。
图5是表示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决定调制方式时的处理示意图。调制方式控制部203通过从规定范围之中选择调制多值数调制多值数来决定调制方式。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可选择的调制多值数调制多值数的值的范围,由自适应调制范围及断开时范围这2个范围构成。在图5的情况下,自适应调制范围是从调制多值数调制多值数M1到调制多值数M2之间的范围,断开时范围是从调制多值数M2到调制多值数M3之间的范围。此外,在图5中,虽然自适应调制范围中的最小的调制多值数和断开时范围中的最大的调制多值数都是相同的M2,但是并非需要为相同值,例如自适应调制范围和断开时范围也可分开设定。
自适应调制范围是由比断开时范围的最大的调制多值数还大的值的调制多值数而构成的范围,在无线线路正常连接的情况下表示在通常的自适应调制方式中所选择的调制多值数的范围。另一方面,断开时范围表示无线线路处于断开的情况下以及为断开后的恢复期间的情况下所选择的调制多值数的范围。此外,断开时范围包含的调制多值数也可以为一个。此时,断开时范围包含的调制多值数成为在无线通信装置1可选择的值之中最小的调制多值数。
例如,也可以作为断开时范围而设定QPSK、16QAM,作为自适应调制范围而设定32QAM、64QAM、128QAM、256QAM。此外,在断开时范围及自适应调制范围中设定的调制方式的调制多值数,根据无线通信装置1的用途及无线传播环境来适当地设定。
图6是表示调制方式控制部203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调制方式控制部203从帧同步部202接收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16(步骤S101)。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基于接收到的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16,判定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之间的无线线路是否断开(步骤S102)。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基于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16的值是否表示帧同步状态,来判定无线线路是否断开。在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16的值是表示帧同步状态的值(例如为“Low”)的情况下,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判定为无线线路未断开、即正常。另一方面,在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16的值是表示帧不同步状态的值(例如为“High”)的情况下,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判定为无线线路处于断开。
在无线线路处于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102:是),调制方式控制部203从断开时范围选择调制多值数(步骤S103)。此时,例如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在断开时范围之中选择最小的调制多值数(M3)。
另一方面,在无线线路未断开的情况下(步骤S102:否),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判定前次调制方式选择时所选择的调制多值数是否从自适应调制范围中选择的(步骤S104)。在前次调制方式选择时所选择的调制多值数是从自适应调制范围选择出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104:是),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基于从解调部201接收到的接收品质判定值信号214,从自适应调制范围选择调制多值数(步骤S105)。另一方面,在前次调制方式选择时所选择的调制多值数不是从自适应调制范围选择出的值的情况下(步骤S104:否)、即其调制多值数是从断开时范围选择出的值的情况下,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判断为是恢复期间,基于从解调部201接收到的接收品质判定值信号214,从断开时范围及自适应调制范围选择调制多值数(步骤S106)。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无线通信装置1基于帧不同步的有无,来判定自装置1-1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之间的无线线路的有无断开。并且,在由自装置1-1检测出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调制方式控制部203选择比正常时还小的调制多值数。因此,较之如现有的自适应调制方式那样无论无线线路是否正常都从一定范围中选择调制多值数的情况,即便通信传播路径的状态为较差的状态,也能以较低的通信速度开始通信,所以能够以更短的时间恢复无线线路。
另外,在无线线路正常的情况下,从自适应调制范围选择调制多值数。因此,既能抑制不必要地选择小的调制多值数,从而维持高的通信速度,又能如上述那样从无线线路断开尽快恢复。
<变形例>
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在上述的说明中通过选择调制多值数来决定调制方式,但是也可构成为不仅通过调制多值数的选择还通过其他值的选择来决定调制方式。例如,也可构成为通过从多个值中选择编码率的值来决定调制方式。此时,作为编码率的选择范围而设定断开时范围及自适应调制范围。无论哪种情况,作为自适应调制范围都设定传播速度高的范围,作为断开时范围都设定即便传播速度慢但耐性较强的范围。
另外,在判定为帧不同步的情况下,也可构成为:不仅仅是解调处理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5,帧同步部202还对开销部410中的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部413,覆写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所示的调制方式信息。此时,即便在自装置1-1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之间,双向的无线线路从属性(同时)断开的情况下,也可使自装置1-1的调制部102(即、进行从自装置1-1向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的发送的调制部102),更早地应用断开时范围的调制方式信息。
[第2实施方式]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的功能构成的框图。以下,关于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不同之处。
第2实施方式中的解调部201相当于接收部21、断开检测部22及无线传播路径估计部24。第2实施方式中的解调部201进行载波不同步的检测,生成表示检测结果的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例如在检测出载波不同步的情况下,解调部201对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设定“High”的值,在未检测出载波不同步的情况下(即、载波同步的情况下),对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设定“Low”的值。然后,解调部201将所生成的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送出至调制方式控制部203。
第2实施方式中的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基于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判定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之间的无线线路是否已断开。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在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表示载波不同步的情况下,判定为无线线路已断开。另一方面,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在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表示载波同步的情况下,判定为无线线路正常。
第2实施方式中的调制方式控制部203根据无线线路有无断开来选择调制多值数的处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如图6所示那样。此外,在第2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图6的步骤S101成为接收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的处理。
另外,第2实施方式中的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在接收到表示载波不同步的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的情况下,将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与在无线线路断开时所选择的调制多值数相应的调制方式信息)示出的调制方式信息作为对方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8来设定。进而,在这种情况下,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对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控制信号221设定表示无线线路已断开这样的值(例如“High”),并将其送出至帧同步部202。
第2实施方式中的帧同步部202,若接收到表示无线线路已断开这样的值被设定的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控制信号221,则对解调处理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5覆写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所示的调制方式信息,然后将其送出。此外,在帧同步部202中,作为用于应用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的定时信号,也可不使用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控制信号221,而直接使用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即、帧同步部202也可构成为:若接收到表示无线线路已断开这样的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则对解调处理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5覆写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所表示的调制方式信息,然后将其送出。
根据采用这种构成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基于载波不同步来检测无线线路的断开。因此,较之基于帧不同步来检测无线线路的断开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可以更早地检测无线线路的断开。因此,能够快速地进行根据无线线路的断开从断开时范围中选择调制多值数并向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通知的处理,能够尽快恢复无线线路。
[第3实施方式]
图8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的功能构成的概略框图。以下,关于第3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说明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不同之处。
第3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在接收模块20中还具备选择部205。在第3实施方式中,解调部201、帧同步部202及选择部205相当于断开检测部22。
第3实施方式中的解调部201进行载波不同步的检测,生成表示检测结果的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例如在检测出载波不同步的情况下,解调部201对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设定“High”的值,在未检测出载波不同步的情况下(即、载波同步的情况下),对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设定“Low”的值。然后,解调部201将所生成的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送出至选择部205。
第3实施方式中的帧同步部202进行帧不同步的检测,生成表示检测结果的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30。然后,帧同步部202将所生成的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30送出至选择部205。
选择部205按照预先设定的判定基准,根据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30及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来判定无线线路的断开。在选择部205中,预先设定的判定基准例如利用参数可编程地进行设定。更具体而言,例如设定成:选择重视判定快慢、重视判定精度高低、重视判定快慢及判定精度高低两者之中的任意一种情况。在被设定成重视判定快慢的情况下,选择部205与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30的值无关,基于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的值来判定无线线路有无断开。在被设定成重视判定精度高低的情况下,选择部205与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的值无关,基于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30的值来判定无线线路有无断开。在被设定成重视判定快慢及判定精度高低两者的情况下,选择部205在载波不同步启动信号220表示载波不同步、或者帧不同步启动信号230表示帧不同步时判定为无线电路已断开。然后,选择部205生成表示无线线路有无断开的不同步启动信号231,并将其送出至调制方式控制部203。
第3实施方式中的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基于不同步启动信号231,判定与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1-2之间的无线线路是否已断开。调制方式控制部203,若接收到表示无线线路已断开这样的不同步启动信号231,则将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与在无线线路断开时所选择的调制多值数相应的调制方式信息)表示的调制方式信息设定为对方传送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8。进而,此时调制方式控制部203对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控制信号221设定表示无线线路已断开这样的值(例如“High”),并将其送出至帧同步部202。
第3实施方式中的帧同步部202,若接收表示无线线路已断开这样的值被设定的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控制信号221,则对解调处理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5覆写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表示的调制方式信息。此外,作为用于由帧同步部202应用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的定时信号,也可不使用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控制信号221,而直接使用不同步启动信号231。即、帧同步部202也可构成为:若接收到表示无线线路已断开这样的不同步启动信号231,则对解调处理用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5覆写无线断开时调制方式信息信号217表示的调制方式信息。
根据采用这种构成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无线通信装置1,通过根据无线通信装置1所使用的环境来变更选择部205的设定,由此可以如重视无线线路断开的检测快慢及检测精度那样,变更判定基准。
以上,参照附图详细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具体构成并不限定于此实施方式,也包括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的设计等。
本申请基于2009年11月27日在日本提出的特愿2009-269961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用于采用自适应调制方式的固定微波无线传送装置、移动体通信的无线基站装置等,在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也能以更短的时间恢复无线线路。
符号说明
1无线通信装置
1-1自装置
1-2对方侧无线通信装置
10发送模块
101TX基带处理部
102调制部
20接收模块
201解调部
202帧同步部
203调制方式控制部
204RX基带处理部
205选择部

Claims (17)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接收部,其经由无线传播路径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无线信号;
断开检测部,其检测与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的断开;
调制方式控制部,其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选择与此前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和
发送部,为了在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向本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生成时应用由所述调制方式控制部选择出的调制方式,而将其通知给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还具备无线传播路径估计部,该无线传播路径估计部基于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来估计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
在未由所述断开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调制方式控制部基于所述无线传播路径估计部的估计结果适应性地选择调制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在未由所述断开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调制方式控制部基于所述无线传播路径估计部的估计结果从第一范围所包含的调制方式之中适应性地选择调制方式,在由所述断开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调制方式控制部从第二范围所包含的调制方式之中选择调制方式,该第二范围由与所述第一范围所包含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调制方式控制部从能选择的调制方式之中选择采用了最小调制多值数的调制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无线帧不是同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断开检测部判定为无线线路已断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在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载波不是同步状态的情况下,所述断开检测部判定为无线线路已断开。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所述断开检测部基于在由所述接收部接收到的无线信号中无线帧是否为同步状态、以及载波是否为同步状态,来检测无线线路的断开。
8.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具备:
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和
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其他接收部,其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表示所选择出的调制方式的通知;和
其他发送部,其基于由所述其他接收部接收到的所选择出的调制方式,向所述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发送。
10.一种无线通信方法,
经由无线传播路径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无线信号,
检测与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的断开,
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选择与此前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
为了在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向本装置发送的发送信号生成时应用所选择出的调制方式,而将其通知给所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基于所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来估计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
在未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的估计结果适应性地选择调制方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在未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无线传播路径的状态的估计结果从第一范围所包含的调制方式之中适应性地选择调制方式,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从第二范围所包含的调制方式之中选择调制方式,该第二范围由与所述第一范围所包含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从能选择的调制方式之中选择采用了最小调制多值数的调制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在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的无线帧不是同步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无线线路已断开。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中,
在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的载波不是同步状态的情况下,判定为所述无线线路已断开。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中,
基于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的无线帧是否为同步状态、以及接收到的所述无线信号的载波是否为同步状态,来检测所述无线线路的断开。
17.一种无线通信方法,是包括经由无线传播路径进行无线通信的第1无线通信装置及第2无线通信装置在内的无线通信系统所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
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经由所述无线传播路径从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无线信号,
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检测与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无线线路的断开,
在检测出所述无线线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选择与此前的无线通信中所使用的调制方式相比能够在较差的传播路径状态下通信的调制方式,
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向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通知所选择出的所述调制方式,
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从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表示所选择出的调制方式的通知;
所述第2无线通信装置基于接收到的所选择出的调制方式,向所述第1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发送。
CN201080052913.8A 2009-11-27 2010-11-25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86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269961 2009-11-27
JP2009269961 2009-11-27
PCT/JP2010/070996 WO2011065409A1 (ja) 2009-11-27 2010-11-25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8608A true CN102648608A (zh) 2012-08-22
CN102648608B CN102648608B (zh) 2016-08-24

Family

ID=44066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5291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8608B (zh) 2009-11-27 2010-11-25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43935B2 (zh)
EP (1) EP2506515A1 (zh)
JP (1) JP5423807B2 (zh)
CN (1) CN102648608B (zh)
WO (1) WO20110654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149B (zh) * 2011-12-07 2015-09-02 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视频系统中的双卡前端设备及控制方法、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97341A (zh) * 2004-05-14 2005-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833421A (zh) * 2003-08-07 2006-09-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有根据传输路径波动而适应性传输的多载波通信装置
WO2007148784A1 (ja) * 2006-06-23 2007-12-27 Ne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変調方式切り替え方法
CN101461200A (zh) * 2006-05-26 2009-06-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6797B2 (ja) 1995-11-09 2003-11-17 株式会社東芝 ディジタル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符号化多値変調方式
JP2002290246A (ja) 2001-03-28 2002-10-04 Hitachi Kokusai Electric Inc 送受信機
US6549759B2 (en) * 2001-08-24 2003-04-15 Ensemble Communications, Inc. Asymmetric adaptive modul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502844A1 (en) 2002-11-01 2004-05-21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hannel quality predi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JP3796233B2 (ja) 2003-05-23 2006-07-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伝送速度変更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基地局装置
US7321614B2 (en) * 2003-08-08 2008-01-22 In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using symbol-modulated subcarriers
JP4216678B2 (ja) 2003-09-19 2009-01-28 株式会社日立国際電気 適応変調方法及び適応変調回路及びデジタル無線装置
US8077782B2 (en) * 2005-01-11 2011-12-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Adaptive modul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08151409A1 (en) * 2007-06-15 2008-12-18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link adaptation overhead reduction
JP5353050B2 (ja) 2008-05-01 2013-11-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ビードフィラー用ゴム組成物
JP4719247B2 (ja) * 2008-05-28 2011-07-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3421A (zh) * 2003-08-07 2006-09-13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具有根据传输路径波动而适应性传输的多载波通信装置
CN1697341A (zh) * 2004-05-14 2005-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高速专用物理控制信道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1461200A (zh) * 2006-05-26 2009-06-1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WO2007148784A1 (ja) * 2006-06-23 2007-12-27 Nec Corporation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その変調方式切り替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65409A1 (ja) 2011-06-03
JP5423807B2 (ja) 2014-02-19
US20120236918A1 (en) 2012-09-20
CN102648608B (zh) 2016-08-24
EP2506515A1 (en) 2012-10-03
US8743935B2 (en) 2014-06-03
JPWO2011065409A1 (ja) 2013-04-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1200B (zh) 无线电通信设备、无线电通信系统和无线电通信方法
EP1115234B1 (en) A mobile station with a selection between two equalisers
EP1213888B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219302B1 (en) Method for uplink transmission-power control,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40052228A1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frequency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of a transceiver to signals received by the transceiver
RU2007136114A (ru) Система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ретрансляции и способ ретрансляции
JP2002290246A (ja) 送受信機
KR20100097285A (ko)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채널 환경에 따라 통신 방식을 변경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US20030072253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demodulation method
US8958758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erforming automatic gain control and field length selection for a communication frame
EP2919553B1 (en) Distributed base station and signal return method and device thereof
US7529555B2 (en) Transmission rate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termina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US10568043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7418242B2 (en)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gain control method
CN102648608A (zh)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装置及无线通信方法
US9014234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JP2590441B2 (ja) 干渉波検出方法
JP408678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7211279A (zh) 发送方法、发送控制方法及通信装置
JP2011004335A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無線通信端末
KR100866759B1 (ko) Td-scdma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이에적용되는 장치
EP1133125A1 (en) Transmitting device and transmitting method
US20140227965A1 (en) Relay device
CN102916725A (zh) 突发脉冲的发送方法、终端及基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

Termination date: 201711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