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40649A - 一种基于绿容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绿容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40649A
CN102640649A CN2012101348639A CN201210134863A CN102640649A CN 102640649 A CN102640649 A CN 102640649A CN 2012101348639 A CN2012101348639 A CN 2012101348639A CN 201210134863 A CN201210134863 A CN 201210134863A CN 102640649 A CN102640649 A CN 102640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
capacity rate
target area
plant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3486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40649B (zh
Inventor
饶戎
董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singhu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singhu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Tsinghu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13486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406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40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6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406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4064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目标区域内,对多个植被群落的构成、配置比例和面积进行调查、勘测;步骤S200,利用指数绿量方法确定各种植物绿量;步骤S300,建立目标区域外的反应绿地生态效益的绿量率模型及目标区域内反映绿地生态效益的绿容率模型;步骤S400,计算目标区域的绿化建设指数;和S500,与城市规划的专业技术体系对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将绿容率定量化,可以科学、合理地对目标区域进行植物配置。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绿容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用绿地率、绿化覆盖率来控制城市建设。这从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绿地的比例,然而却忽略了草坪、灌木和乔木等不同绿地具有不同大小的生态效益,不能一概而论。为了提高绿地生态功能,约束绿地内涵,我们提出适用于城乡生态规划的绿容率指标体系,来引导城市生态规划重视绿地生态效益,合理配置乔灌草群落。
绿容率控制技术是通过城市建设用地生物量的控制达到城市规划方法的优化。由系列的技术共同构成,包括绿量率模型、绿容率模型、绿化建设指数模型和指数绿量模型。
绿容率规划模型是对建设用地内,以叶面积指数反映绿地生态效益作为控制绿地指标的一种空间规划方法。它通过绿量算法模型来计算目标区域现状的总绿量,结合城市规划的开发建设强度和规划选择的植物群落种类和绿化覆盖率等特性,计算规划绿量率,从而来控制城市生态规划的绿地群落设计。绿容率与绿量率单位一样,均指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但其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内涵已经完全不同,绿容率与规划建设的容积率发生了关联,它不是衡量绿地本身的绿量大小,而是将地块上的总绿量摊在某规划建设用地上。它是联系绿量、绿量率与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桥梁,更突出了绿色植物、绿量在生态建设中的作用。
绿容率(Gv):建设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内植物1/2的总叶面积。单株植物的绿容率计算公式:
GV=4*Ga/(πCD)
注:Ga---规划建设总绿量
CD---冠径
地块的绿容率计算公式:
Gr=Ga/S
注:Ga---规划建设总绿量
S---地块面积
目前关于绿量率/绿容率规划研究代表性就是新加坡王文礼将建筑容积率和叶面积指数结合提出绿色容积率。是指以对目标地块提出LAI(叶面积指数)值构想,通过技术手段和设计方法达到目标的LAI值,从而做到节约能源、保护自然景观和设计智能建筑的作用。此方法更多地探讨如何通过设计达到较高的绿色容积率,低碳环保,让人们享受绿色景观。至于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如何结合现状绿量,尽量科学地规划地块的绿容率,建立绿容率指标体系,来指导城市绿地空间设计尚未提及。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体系中绿地系统规划应用的指标,即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在控制绿地建设中无法反应绿地生态效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科学、合理地对目标区域进行植物配置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该方法将绿容率作为绿地系统规划的控制指标来指导绿地生态规划的建设并能反应环境中绿色面积能发生实际效应的生物量、生态效率以及生态功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0,在目标区域内,对多个植被群落的构成、配置比例和面积进行调查、勘测,以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功能区,所述多个功能区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对应的绿化覆盖率;步骤S200,利用指数绿量方法确定各种植物绿量;步骤S300,建立目标区域外的反应绿地生态效益的绿量率模型及目标区域内反映绿地生态效益的绿容率模型;步骤S400,计算目标区域的绿化建设指数;和步骤S500,与城市规划的专业技术体系对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将绿容率定量化,克服了克服城乡生态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现有指标无法反映绿地生态效应的缺陷。绿容率控制技术一系列模型和方法控制了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和生态服务功能。为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体系提供了一种约束绿化内涵和提高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规划建设标准依据。可以科学、合理地对目标区域进行植物配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植物群落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乔木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Ga乔木=LA=ea1*eb1*DHB-1*eMSE1/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灌木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Ga灌木=LA=aH-b。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草本植物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Ga草本=LAI*S,其中LAI=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植物群落的平均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LAI群落1=LAI植物1*P植物1+…+LAI植物n*P植物n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每个功能区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LAI地块1=LAI群落1*LF地块1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面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目标区域内,对多个植被群落的构成、配置比例和面积进行调查、勘测以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功能区,所述多个功能区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对应的绿化覆盖率。
也就是说,可以根据城乡生态规划中的植被群落规划图,对目标区域的各类植被群落的构成、配置比例和面积进行调查、勘测,以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功能区,每一个功能区均具有对应的绿化覆盖率。
步骤S200,利用指数绿量方法确定各种植物绿量。
换言之,步骤S200采用一种快速将确定各种植物绿量的归一的指数绿量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A.可以参考《中国植被》中按照植物生活型(常绿/落叶、针叶/阔叶、速生/中生/慢生、中大乔木/小乔木/中大灌木/小灌木/草本等)植物类群分类方法,对常见的植物归纳,划分类型。每类植物生活型选取一两种代表树种测量绿量公式中的参数。
B.根据配置信息,在各类植物固碳量绿量的表中找到相应的植物绿量计算公式,结合植物的树龄、胸径、数量来测定计算绿地中单株每种植物的绿量。
C.根据植被特性,按照修正系数和矫正系数对绿量进行调整。
D.计算整个地块的绿量。
步骤S300,建立目标区域外的反应绿地生态效益的绿量率模型及目标区域内反映绿地生态效益的绿容率模型。例如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A.参考绿量计算模型计算各群落配置的平均绿量率和平均绿容率。找到植物对应的群落,根据配置信息和代表树种,在各类植物固碳量绿量的表中找到相应的植物绿量计算公式,结合植物的树龄、胸径、数量来测定计算群落中单株植物绿量。
下面举例说明。
乔木以胸径为参数的绿量计算模型:
Ga乔木=LA=ea1*eb1*DHB-1*eMSE1/2
若已知树龄,则以树龄为参数计算胸径的公式:
DBH = e MSE 2 2 + a 2 + b 2 * log log ( t + 1 ) - 8
若已知冠径,以胸径为参数计算冠径的公式:
CD = e MSE 3 2 + a 3 + b 3 * log log ( DHB + 1 )
灌木绿量
Ga灌木=LA=aH-b
注:a1、a2、a3、b1、b2、b3、MSE1、MSE2、MSE3为相关系数
DHB---植物胸径
t---树龄
CD---冠径
H---植株高度
a1、a2、a3、b1、b2、b3、MSE1、MSE2、MSE3为相关系数McPherson及苏雪痕等相关学者对代表树种的相关参数进行过测量,具体参数见表2、表3。
表1乔木代表植物参数表
  代表植物名称   胸径   树龄   系数a   系数b   系数MSE   相关系数R
  雪松   4.849   0.022   0.23969   0.87
  罗汉松   2.763   0.06   0.26557   0.68
  榕树   2.481   0.047   0.2877   0.68
  广玉兰   3.337   0.045   0.29087
  香樟   3.482   0.046   0.21453   0.87
  白蜡树、悬铃木   5.198   0.021   0.23508   0.74
  栾树、枫香   0.34   2.559   0.05686   0.94
  银杏、黄连木   3.41   0.053   0.37021   0.87
  紫薇   2.634   0.073   0.55388   0.64
表2灌木代表植物参数表
  代表植物名称  株高H   冠径   参数a   参数b   相关系数R
  丰花月季   2.63   0.38   0.7937
  锦带花   7.31   3.25   0.9524
  太平花   2.03   0.75   0.7857
草本植物及草坪的计算模型:
Ga草本=LAI*S,其中LAI=1.6。
注:S---绿地面积。
B.在计算单株绿量的基础上,参考群落配置比例计算某一群落的规划绿量率值或现实绿量率值或平均绿容率。
LAI群落1=LAI植物1*P植物1+…+LAI植物n*P植物n
注:LAI群落1---群落绿容率
LAI植物1---群落中第一种植物绿容率
P植物1---群落中第一种在群落构成中的比例
n---群落中植物种类
C.以此类推,计算植被群落规划图中所有植被群落的平均绿量率或现实绿量率,平均绿容率或现实绿容率。
D.按照城乡生态规划中城市规划区外,市域范围内对不同等级分区绿化覆盖率要求(见表3),将植被群落的平均绿量率与绿化覆盖率相乘,得到目标区域的绿量率。
表3绿量率等级覆盖率指标
  等级区名称   绿化覆盖率(%)
  生产区   100
  缓冲区   100
  保育区   100
  保护区   100
区域的绿量率的计算公式:
Gr地块1=LAF群落i*LF地块1#
注:Gr地块1---地块1绿量率LAI植物群落i---地块1上的i类群落绿量率LF地块1---地块1上的绿化覆盖率
按照城乡生态规划中城市规划区内,市域范围内对不同等级分区绿化覆盖率要求(见表4),将植被群落的平均绿容率与绿化覆盖率相乘,得到目标区域的绿容率。
表4绿容率等级覆盖率指标
  等级区名称   绿化覆盖率(%)
  建设一级   90
  建设二级   85
  建设三级   60
  建设四级   50
  建设五级   45
目标区域的的绿容率的计算公式:
LAI地块1=LAI群落i*LF地块1
注:LAI地块1---地块1绿容率
LAI植物群落i---地块1上的i类群落绿容率
LF地块1---地块1上的绿化覆盖率
具体而言,参考城乡生态规划中不同功能区绿化覆盖率要求(见表1),将植被群落的平均绿容率与绿化覆盖率相乘,得到目标区域的绿容率,以完成对目标区域的定量化生态分区。
步骤S400,计算目标区域的绿化建设指数。
换句话说:将城市中绿地建设和城市的建筑建设衔接:绿化建设指数模型:计算目标区域的绿化建设指数。计算方式使用前文提到的目标区域的绿量与总建筑面积的比值。
步骤S500,与城市规划的专业技术体系对接。
换言之,可以与城市规划的专业技术体系对接:将基于绿容率控制技术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指标中。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将绿容率定量化,克服了克服城乡生态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现有指标无法反映绿地生态效应的缺陷。绿容率控制技术一系列模型和方法控制了城市规划与建设中绿地系统的生态效应和生态服务功能。为城市规划专业技术体系提供了一种约束绿化内涵和提高绿地生态功能的重要规划建设标准依据。可以科学、合理地对目标区域进行植物配置。
通过应用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绿容率无法计算且主观性太强的缺陷,提出了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通过选取代表植物,将绿容率算法公式由局部的个别树种应用拓展到园林常见树种中,可以科学、合理地对目标区域的植物群落进行配置,从而实现对目标区域的定量化生态分区。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在目标区域内,对多个植被群落的构成、配置比例和面积进行调查、勘测,以将目标区域划分为多个功能区,所述多个功能区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对应的绿化覆盖率;
步骤S200,利用指数绿量方法确定各种植物绿量;
步骤S300,建立目标区域外的反应绿地生态效益的绿量率模型及目标区域内反映绿地生态效益的绿容率模型;
步骤S400,计算目标区域的绿化建设指数;和
步骤S500,与城市规划的专业技术体系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群落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乔木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Ga乔木=LA=ea1*eb1*DHB1*eMSE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Ga灌木=LA=aH-b。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本植物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Ga草本=LAI*S,其中LAI=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植物群落的平均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LAI群落1=LAI植物1*P植物1+…+LAI植物n*P植物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绿容率进行生态分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功能区的绿容率的计算模型为
LAI地块1=LAI群落1*LF地块1
CN201210134863.9A 2012-04-28 2012-04-28 一种基于绿容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06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4863.9A CN102640649B (zh) 2012-04-28 2012-04-28 一种基于绿容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34863.9A CN102640649B (zh) 2012-04-28 2012-04-28 一种基于绿容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0649A true CN102640649A (zh) 2012-08-22
CN102640649B CN102640649B (zh) 2014-07-16

Family

ID=4665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34863.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40649B (zh) 2012-04-28 2012-04-28 一种基于绿容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4064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437A (zh) * 2016-01-21 2016-05-25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基于绿容积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CN108257067A (zh) * 2018-02-01 2018-07-06 陈永生 一种基于人行道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4239A (zh) * 2009-12-24 2010-05-26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定量化生态分区方法
CN102044078A (zh) * 2010-12-17 2011-05-0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分类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14239A (zh) * 2009-12-24 2010-05-26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定量化生态分区方法
CN102044078A (zh) * 2010-12-17 2011-05-04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城市绿地分类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081231 饶戎 城市规划的生态规划技术和方法研究与实践 1-7 , *
余方庆: "浅谈城市生态绿地的系统规划", 《科技创新导报》, no. 26,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
赵惠恩等: "科学建立绿容率规划指标体系优化绿色建筑的生态功能标准", 《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31 March 2005 (2005-03-31) *
饶戎: "城市规划的生态规划技术和方法研究与实践",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31 December 2008 (2008-12-31) *
饶戎: "绿容率指标体系解读", 《中国建设报》, 27 August 2004 (2004-08-27)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94437A (zh) * 2016-01-21 2016-05-25 信阳农林学院 一种基于绿容积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CN108257067A (zh) * 2018-02-01 2018-07-06 陈永生 一种基于人行道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40649B (zh) 2014-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0582B (zh)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物联网智能灌溉施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916075B (zh) 开度转速双变量播种施肥机的排肥量误差补偿控制系统
CN102722635A (zh) 一种城乡生态规划的绿化建设指数模型方法
CN104424390A (zh) 灌溉面积监测方法及装置
Nilsson et al. Profitability of the production of energy grasses on marginal agricultural land in Sweden
Liu et al. Integrated modeling of conjunctive water use in a canal-well irrigation district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Zapata et al. Simulation of a collective solid-set sprinkler irrigation controller for optimum water productivity
CN112598277A (zh) 一种评估跨区域缩小冬小麦产量差与提高氮肥效率的方法
CN104091067B (zh) 一种基于临界氮浓度预测水稻植株各器官氮含量的方法
Reddy et al. Analysis of cotton water productivity in Fergana Valley of Central Asia
CN107808239A (zh) 一种光伏电站建设适宜性评价方法和系统
CN102880752B (zh) 一种区域作物耗水时空格局优化设计方法
CN102640644A (zh) 一种城乡生态规划的绿量率模型方法
CN102640649A (zh) 一种基于绿容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CN102682206A (zh) 一种城乡生态规划的绿容率算法模型方法
CN102682204A (zh) 一种城乡生态规划的指数绿量模型方法
Hermann et al. In The CLEW Model–Developing an integrated tool for modelling the interrelated effects of Climate, Land use, Energy, and Water (CLEW)
Guerrero et al. Economic evaluation of wind energy as an alternative to natural gas powered irrigation
CN116663796A (zh) 一种灌区雨洪调蓄方法及系统
Grant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systems-level cost optimization tool for solar-powered drip irrigation systems for smallholder farms
Chen et al. Agricultural drought monitoring, forecasting and loss assessment in China
CN113435667A (zh) 一种稻田灌排模式水资源利用综合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2708412A (zh) 一种城乡生态规划的生态类因子分析方法
CN105594437A (zh) 一种基于绿容积率控制技术的城市规划方法
Abtahi Isfa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UT): Towards a Green Campus Energy, Climat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at IU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