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7664A -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37664A
CN102637664A CN 201210105872 CN201210105872A CN102637664A CN 102637664 A CN102637664 A CN 102637664A CN 201210105872 CN201210105872 CN 201210105872 CN 201210105872 A CN201210105872 A CN 201210105872A CN 102637664 A CN102637664 A CN 102637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n
area
chip region
lead wire
novel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10587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1010587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37664A/zh
Publication of CN102637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37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Landscapes

  • Lead Frames For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引线框架,由多个水平并排设置若干个框架单元组成,框架单元包括散热区、芯片区和引脚区,芯片区上方连接带散热通孔的散热区,芯片区下方连接引脚区,所述芯片区与散热区间设有通孔。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着性强,产品质量好,安全性能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元件,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背景技术
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的芯片载体,是一种借助于键合金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引出端与外引线的电气连接,形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它起到了和外部导线连接的桥梁作用,绝大部分的半导体集成块中都需要使用引线框架,引线框架是电子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引线框架需要在其芯片区表面安装芯片,再利用树脂塑封芯片固定成一整体的半导元件。传统芯片部为平面结构,采用条状电镀方式,容易留下不平整凸出的小焊点,当引线框架叠放在一起时之间会产生摩擦,导致芯片部电镀区域产生划伤,影响产品品质;引线框架芯片区承载和连接芯片,芯片通常是粘合至芯片区的,芯片区表面光滑,在粘合银浆滴在芯片区上时,芯片区和芯片间易残留空气,树脂封装引线框架后,产品工作发热使树脂、空气热膨胀,由于两者热膨胀系数不同,从而损坏产品,且树脂封装表面光滑的引线框架密着性不强,易产生剥离脱落现象,影响正常、安全使用;在单个框架单元切分时,整体结构的连接板切除操作困难、费时费力,同时易导致引线框架损伤和变形,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密着性强,产品质量好,安全性能高的芯片区域带凹槽的引线框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由多个水平并排设置若干个框架单元组成,框架单元包括散热区、芯片区和引脚区,芯片区上方连接带散热通孔的散热区,芯片区下方连接引脚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区与散热区间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引脚区包括左侧引脚、中间引脚和右侧引脚,所述的左侧引脚和右侧引脚相互对称通过中筋相连位于中间引脚的两侧,所述的左侧引脚和右侧引脚的上方伸出中筋且其末端连接焊接区,左侧引脚和右侧引脚的下方连接于下筋上,所述的中间引脚向上延伸连接所述的芯片区。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区上设有一圈以上与所载芯片轮廓相同的第一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区两侧边均设有一层以上的阶梯边。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区和散热区之间设有一道以上平行芯片区或平行散热区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通孔重叠或不重叠或部分重叠。
进一步地,所述芯片区平面低于引脚区平面1-1.5mm。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框架单元各自的散热区经一根以上的上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呈腰形或矩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框架单元的引脚区经一实心的连接板和一设有通孔的连接板间隔连接,连接板分别连接相临两框架单元引脚区的中、下筋。
进一步地,所述下筋上设有与连接板或与相临两框架单元间中心位置对应的豁口。
采用以上技术特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          芯片区低于引脚区,能够保证叠放引线框架时,减少层与层之间摩擦,芯片区不会产生划伤,进以步提高产品品质;
2、          芯片区的第一凹槽,能增强芯片与芯片区的密着性,提高使用性能;
3、          芯片区与散热区之间的第二凹槽以及芯片区两侧边的阶梯边,在封装引线框架时,能增强封装材料与引线框架间的密着性,防止封装脱落,确保结构稳定,产品质量好;
4、          散热区上设有的散热通孔,以及芯片区和散热区间的通孔增大树脂封装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效率,进一步延长使用寿命;
5、          连接引线框架的下连接板上开设通孔以及下筋的豁口,在分割框架单元时,便于操作,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同时确保安装质量。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左视图。
附图中:散热区1,散热通孔11,芯片区2,第一凹槽21,阶梯边22,腰孔23。第二凹槽24,引脚区3,中间引脚31,左侧引脚32,右侧引脚33,焊接区34,上筋4,中筋5,下筋6,下连接板7,豁口8,通孔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以下详细描述:
图1、2所示,一种新型引线框架由多个水平并排设置若干个框架单元组成,每个框架单元包括散热区1、芯片区2和引脚区3,芯片区2上方连接带散热通孔11的散热区1,芯片区2下方连接引脚区3。若干个框架单元各自的散热区1经一根以上的上筋4连接,芯片区2与散热区1间设有腰孔23和第二凹槽24,第二凹槽24平行芯片区2或平行散热区1,第二凹槽与腰孔23重叠或不重叠或部分重叠,芯片区2上设有一圈以上与所载芯片轮廓相同的第一凹槽21,芯片区2两侧边均设有一层以上的阶梯边22,芯片区2平面低于引脚区3平面1-1.5mm;引脚区3包括左侧引脚32、中间引脚31和右侧引脚33,左侧引脚和右侧引脚相互对称通过中筋5相连位于中间引脚的两侧,左侧引脚和右侧引脚的上方伸出中筋且其末端连接焊接区34,左侧引脚和右侧引脚的下方连接于下筋6上,中间引脚31向上延伸连接所述的芯片区2;干个框架单元的引脚区3经一实心的连接板和一设有通孔9的连接板7间隔连接,连接板分别连接相临两框架单元引脚区的中、下筋5、6,下筋6上设有与连接板7或与相临两框架单元间中心位置对应的豁口8。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引线框架,由多个水平并排设置若干个框架单元组成,框架单元包括散热区、芯片区和引脚区,芯片区上方连接带散热通孔的散热区,芯片区下方连接引脚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区与散热区间设有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引线框架,其特征是:所述引脚区包括左侧引脚、中间引脚和右侧引脚,所述的左侧引脚和右侧引脚相互对称通过中筋相连位于中间引脚的两侧,所述的左侧引脚和右侧引脚的上方伸出中筋且其末端连接焊接区,左侧引脚和右侧引脚的下方连接于下筋上,所述的中间引脚向上延伸连接所述的芯片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引线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芯片区上设有一圈以上与所载芯片轮廓相同的第一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引线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芯片区两侧边均设有一层以上的阶梯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引线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芯片区和散热区之间设有一道以上平行芯片区或平行散热区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通孔重叠或不重叠或部分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高连接性引线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芯片区平面低于引脚区平面1-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引线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框架单元各自的散热区经一根以上的上筋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引线框架,其特征是:所述通孔呈腰形或矩形或圆形或椭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引线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框架单元的引脚区经一实心的连接板和一设有通孔的连接板间隔连接,连接板分别连接相临两框架单元引脚区的中、下筋。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9所述的一种新型引线框架,其特征是:所述下筋上设有与连接板或与相临两框架单元间中心位置对应的豁口。
CN 201210105872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Pending CN1026376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05872 CN102637664A (zh)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105872 CN102637664A (zh)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37664A true CN102637664A (zh) 2012-08-15

Family

ID=466220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105872 Pending CN102637664A (zh) 2012-04-12 2012-04-12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37664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7972A (zh) * 2013-11-08 2014-03-05 张轩 一种大功率器件用的引线框架
CN103928423A (zh) * 2014-03-27 2014-07-16 张轩 一种带口型槽的引线框架
CN104051402A (zh) * 2014-05-23 2014-09-17 沈健 一种局部镀银的引线框架
CN104051403A (zh) * 2014-07-02 2014-09-17 沈健 一种局部镀银的引线框架
CN104882400A (zh) * 2014-02-27 2015-09-02 西安永电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
CN108807328A (zh) * 2018-05-02 2018-11-13 泰州友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塑封脱模的多载型220d8引线框架
CN108807329A (zh) * 2018-05-02 2018-11-13 泰州友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封装加工的多载型引线框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17972A (zh) * 2013-11-08 2014-03-05 张轩 一种大功率器件用的引线框架
CN104882400A (zh) * 2014-02-27 2015-09-02 西安永电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
CN104882400B (zh) * 2014-02-27 2018-01-12 西安永电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引线框架堆叠用支撑定位装置
CN103928423A (zh) * 2014-03-27 2014-07-16 张轩 一种带口型槽的引线框架
CN104051402A (zh) * 2014-05-23 2014-09-17 沈健 一种局部镀银的引线框架
CN104051403A (zh) * 2014-07-02 2014-09-17 沈健 一种局部镀银的引线框架
CN108807328A (zh) * 2018-05-02 2018-11-13 泰州友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塑封脱模的多载型220d8引线框架
CN108807329A (zh) * 2018-05-02 2018-11-13 泰州友润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封装加工的多载型引线框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37664A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102637665A (zh) 一种芯片区带凹槽的引线框架
CN102034782A (zh) 一种用于功率半导体器件的混合合金引线框架
CN102044517B (zh) 一种超大功率ic芯片封装件的生产方法
CN202633276U (zh) 一种芯片区带凹槽的引线框架
CN202633277U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102637668A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202633279U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202633274U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202633275U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102637669A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202633281U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102637671A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202633284U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202633282U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102637663A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102637673A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102637670A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202633283U (zh) 一种高连接性引线框架
CN102637666A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102637672A (zh) 一种高连接性引线框架
CN202633278U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202633280U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CN203260570U (zh) 一种基于框架腐蚀凸点的无载体式新型封装件
CN102637667A (zh) 一种新型引线框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