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35917A -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635917A CN102635917A CN2012101523892A CN201210152389A CN102635917A CN 102635917 A CN102635917 A CN 102635917A CN 2012101523892 A CN2012101523892 A CN 2012101523892A CN 201210152389 A CN201210152389 A CN 201210152389A CN 102635917 A CN102635917 A CN 1026359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valve
- end air
- far
- air 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专用于均匀排风管路各个吸入风口,为保障排风管路上各个风口吸入风量的均匀性提供了有效的调节手段,使均匀排风管路得以有效地延伸。它包括沿排风管道(40)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壳形阀体(10),壳形阀体(10)底部具有与排风管道外部空间相通的进风口(11),所述壳形阀体(10)在沿排风管道延伸方向的两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近端风口(12)、远端风口(13),近端风口(12)、远端风口(13)上分别设置有近端风阀(21)、远端风阀(22),近端风阀(21)、远端风阀(22)具有独立的开度调节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阀排风均流装置,专用于均匀排风管路各个吸入风口,为保障排风管路上各个风口吸入风量的均匀性,提供了有效的调节手段,使均匀排风管路得以有效地延伸。
背景技术
在一支排风管路上均匀地安装多个吸入风口并保持各个风口吸入相等的风量,是通风工程中常见的应用技术。实现这种效果的技术原理是,各个风口对应于排风管路始端吸入点保持相同的阻力。而实际上,由于始端吸入点的负压随管路延伸而衰减,且管路自身存在沿程摩擦阻力损失,均匀排风的有效长度是客观受限的。
为在排风管路上实现各个风口吸入等量风量,传统作法只有改变风口面积的唯一手段,即:通过尽量减小高负压端风口的面积,为远端风口吸入风量留下必要的负压。
本申请人在授权公告号CN100582594C、专利号ZL201020178180.X的发明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通风均流器,该通风均流器包括若干个安装在通风管道上的风口,通风管道为排风管道,按照起始端依次排列的风口的迎风截面在排风管理截面上的投影面积依次减少,风口的迎风截面背风管道的起始端。已经完成的产品实验表明,该通风均流器在管路均匀送风的调节中对均匀送风管路进行了有效地改善,发挥了优于传统技术的理想效用,并且在均匀送风管路的应用中发挥了有效的辅助作用,使实现均匀送风技术途径不再唯一。但是,产品实验结果同时表明,该通风均流器并不能独立完成均匀排风管路的调节作用,以至在排风管路的均流调节中,依然欠缺一种性能优于传统技术的独立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阀排风均流装置,专用于均匀排风管路各个吸入风口,为保障排风管路上各个风口吸入风量的均匀性提供了有效的调节手段,使均匀排风管路得以有效地延伸。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双阀排风均流装置,包括沿排风管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壳形阀体,壳形阀体底部具有与排风管道外部空间相通的进风口,其特征是:所述壳形阀体在沿排风管道延伸方向的两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近端风口、远端风口,近端风口、远端风口上分别设置有近端风阀、远端风阀,近端风阀、远端风阀具有独立的开度调节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近端风阀、远端风阀采用包括若干可旋转的叶片的百叶风阀;所述开度调节机构包括联动拉杆、连杆和安装于丝杆上的螺母,联动拉杆与各叶片铰接,连杆纵向两端分别与联动拉杆、螺母铰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均匀排风管路气流运动客观存在的动压,抵消吸入点近端风口的吸入高负压,使之成为均流排风有效的辅助调节手段,同时有助于消除近端风口吸入气流啸叫产生的噪声;对于风口流入均匀排风管路的气流,由于均匀排风管路的高负压端(初始段)与低负压端(远离主管吸入点接近末端)的吸入风口方向不同,其气流自身方向性的改变,其各风口局部阻力客观上也随之变化,同样也为各个风口等量吸入发挥了有价值的调节作用;近端风阀、远端风阀分别在调节过程中独立发挥作用,使调节进程逐步延伸,有助于始端与末端风口的阻力平衡一致。开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可方便地实现精细调节和自锁。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六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双阀排风均流装置的布设方式示意图。
图2上是本发明双阀排风均流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沿图1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采用现有单阀调节装置的排风管道的风口风速分布图;
图6是采用本发明双阀排风均流装置的排风管道的全压分布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壳形阀体10、进风口11、近端风口12、远端风口13、近端风阀21、远端风阀22、叶片23、联动拉杆24、连杆25、螺母26、丝杆27、锥齿轮28、锥齿轮29、调节手柄30、排风管道4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本发明的双阀排风均流装置,包括沿排风管道40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壳形阀体10,壳形阀体10底部具有与排风管道外部空间相通的进风口11。所述壳形阀体10在沿排风管道延伸方向的两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近端风口12、远端风口13,近端风口12、远端风口13上分别设置有近端风阀21、远端风阀22,近端风阀21、远端风阀22具有独立的开度调节机构。
参照图1,每一个壳形阀体10上均开设有两个调节用风口,其中距离风机近的调节用风口称之为“近端风口12”,安装于其上的调节阀为“近端风阀21”,相对于“近端风口12”距离风机远的调节用风口则称之为远端风口(13),安装于其上的调节阀为“远端风阀22”。
本发明双阀排风均流装置安装于排风管道上实现均匀排风,其具体调节方式如下:
1、首先,排风管道上各个风口的双阀排风均流装置保持在同一初始状态,即近端风阀全闭且远端风阀全开。开启主管始端的排风机,为均匀排风管路提供足够的吸入负压。
2、优先调节距主管吸入点最近第一个风口的双阀排风均流装置。逐步关闭远端风阀,直至该风口流入主管(假设有n个风口)内的风量等于1/n,完成该风口调节。
3、对于近邻的第二个风口,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新的起点,其调节方式同上。
4、同样的,第三、第四......调节方式类同,直至第i个风口处,远端风阀已经完全开启。如果此时第i个风口吸入风量不足总风量的1/n,则逐步开启近端风阀,直到该风口流量等于总风量的1/n。
5、在第i+1个风口处,远端风阀已经完全开启,依然通过逐步开启近端风阀,直到该风口流量等于总风量的1/n。
6、从第i+1个风口起,直到排风管道末端最远的风口,其调节方式保持不变。
7、对于均匀排风管路末端的最后一个风口,其主管末端流量已应当等于总风量的1/n,也不再需要任何形式的调节(故也不再需要安装双阀排风均流装置),从而完成整个均匀排风管路的全部调节。
参照图3和图4,所述近端风阀21、远端风阀22通常采用包括若干可旋转的叶片23的百叶风阀。图中示出了一种结构最为简单而且动作可靠的开度调节机构,即开度调节机构包括联动拉杆24、连杆25和安装于丝杆27上的螺母26,联动拉杆24与各叶片23铰接,连杆25纵向两端分别与联动拉杆24、螺母26铰接,开度调节到位后,丝杆27、螺母26之间形成自锁。为方便调节操作,所述开度调节机构通常还包括安装在阀体10进风口11外的调节手柄30,调节手柄30与连杆25通过一对锥齿轮28、29传动连接。开度调节机构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可方便地实现精细调节和自锁。
本发明双阀排风均流装置依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利用排风管道内气流运动客观存在的动压,抵消吸入点近端风口的吸入高负压,使之成为均流排风有效的辅助调节手段,同时有助于消除近端风口吸入气流啸叫产生的噪声。对于风口流入排风管道的气流,由于排风管道的高负压端(初始段)与低负压端(远离主管吸入点接近末端)的吸入风口方向不同,其气流自身方向性的改变,其各风口局部阻力客观上也随之变化,同样也为各个风口等量吸入发挥了有价值的调节作用。近端风阀、远端风阀分别在调节过程中独立发挥作用,使调节进程逐步延伸,有助于始端与末端风口的阻力平衡一致。
现有单阀调节装置与本发明双阀排风均流装置对排风管均流效果对比实验如下:
实验条件,风机频率50HZ,风量22776m3/h,全压-255.5Pa。
图5是采用现有单阀调节装置的排风管道的风口风速分布图,前6个风口可基本均流,第7个风口开始,风速下降,尤其是最后的第12、13、14风口,风速迅速减少。这说明采用现有单阀调节装置,只能使排风管路中前6个风口均流,均匀排风的距离较短。
图6是采用本发明双阀排风均流装置的排风管路的全压分布图,调节均流后,与自然状态时相比,各风口的全压的均匀度明显提高,各个风口的全压大体分布在2-5Pa之间,波动幅度大大减小。
Claims (3)
1.双阀排风均流装置,包括沿排风管道(40)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壳形阀体(10),壳形阀体(10)底部具有与排风管道外部空间相通的进风口(11),其特征是:所述壳形阀体(10)在沿排风管道延伸方向的两侧壁上对应开设有近端风口(12)、远端风口(13),近端风口(12)、远端风口(13)上分别设置有近端风阀(21)、远端风阀(22),近端风阀(21)、远端风阀(22)具有独立的开度调节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排风均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近端风阀(21)、远端风阀(22)采用包括若干可旋转的叶片(23)的百叶风阀;所述开度调节机构包括联动拉杆(24)、连杆(25)和安装于丝杆(27)上的螺母(26),联动拉杆(24)与各叶片(23)铰接,连杆(25)纵向两端分别与联动拉杆(24)、螺母(26)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阀排风均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开度调节机构包括还包括安装在壳形阀体(10)进风口(11)外的调节手柄(30),调节手柄(30)与连杆(25)通过一对锥齿轮(28、29)传动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52389.2A CN102635917B (zh) | 2012-05-17 | 2012-05-17 |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10152389.2A CN102635917B (zh) | 2012-05-17 | 2012-05-17 |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35917A true CN102635917A (zh) | 2012-08-15 |
CN102635917B CN102635917B (zh) | 2015-03-04 |
Family
ID=46620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152389.2A Active CN102635917B (zh) | 2012-05-17 | 2012-05-17 |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63591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6768A (zh) * | 2020-03-11 | 2020-06-19 | 链风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风阀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15362A (en) * | 1986-12-01 | 1989-03-28 | Diesel Kiki Co., Ltd. | Diffuser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CN101818932A (zh) * | 2010-05-04 | 2010-09-01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均流通风装置 |
CN201696729U (zh) * | 2010-05-20 | 2011-01-05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调节风阀 |
CN202561954U (zh) * | 2012-05-17 | 2012-11-28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 |
-
2012
- 2012-05-17 CN CN201210152389.2A patent/CN1026359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815362A (en) * | 1986-12-01 | 1989-03-28 | Diesel Kiki Co., Ltd. | Diffuser unit fo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CN101818932A (zh) * | 2010-05-04 | 2010-09-01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均流通风装置 |
CN201696729U (zh) * | 2010-05-20 | 2011-01-05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调节风阀 |
CN202561954U (zh) * | 2012-05-17 | 2012-11-28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06768A (zh) * | 2020-03-11 | 2020-06-19 | 链风环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风阀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635917B (zh) | 2015-03-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83071U (zh) | 一种均流送风管道 | |
CN102486331B (zh) | 实验室分段控制变风量通风系统 | |
CN108679719A (zh) | 小温差送风的空调室内机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106556126B (zh) | 并联式风机动力型变风量末端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2229353U (zh) | 实验室分段控制变风量通风系统 | |
CN202561954U (zh) |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 | |
CN206522901U (zh) | 微正压除霾新风机与风口 | |
CN202442461U (zh) | 菱形可变叶片风量调节阀 | |
CN106679447A (zh) | 一种冷却塔的控制系统 | |
CN102635917B (zh) | 双阀排风均流装置 | |
CN203975950U (zh) | 一种空气斜槽多路输气控制装置 | |
CN105588302A (zh) | Cit无死区快速压力调节系统 | |
CN206217899U (zh) | 风向自动追踪和进风量自动控制装置 | |
CN203024323U (zh) | 新型通风均匀限流装置 | |
CN206139614U (zh) | 一种设有风量调节插板阀的通风柜 | |
CN204043150U (zh) | 工艺空调布风系统 | |
CN104165424A (zh) | 一种船用射流诱导送风冷却装置 | |
CN203795173U (zh) | 可调风管喷嘴吹风量的冷风机 | |
CN204058971U (zh) | 一种热风拉幅定型机 | |
CN208222671U (zh) | 超薄送舒适风空调室内机 | |
CN206281148U (zh) | 一种新型空气幕 | |
CN103982973A (zh) | 一种按风量分布的通风管道系统及设计方法 | |
CN205860342U (zh) | 干管设定静压通风系统 | |
CN204786747U (zh) | 一种循环风机组结构 | |
CN204569094U (zh) | 一种轿厢自然通风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