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采用TMCP生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用钢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属于采用TMCP工艺生产的可用于-60℃低温下的工程机械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高强度工程机械用钢主要用于制造工程机械结构件,受服役条件和焊接工艺的限制,这类用途的钢板不仅需要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塑性和焊接性能,而且还要求具备优良的低温冲击韧性,以适应极端恶劣环境下野外作业。高强度钢板的性能水平对于提高工程机械的能力和效率、延长使用寿命、减轻设备自重、降低能耗、提高整机的档次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工程机械行业尤为重要。随着工程机械向大型化和轻型化方向发展,对工程机械用钢板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市场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
传统高强度钢板主要采用调质工艺生产,以获得强韧性优良的马氏体回火组织,不足之处在于能源消耗大、制造成本高、生产周期长,且在淬火工程中易出现裂纹和表面缺陷,降低了成材率。近年来,各国相继开发出一系列不需要调质热处理的机械结构用高强钢,主控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或铁素体/贝氏体,但其存在的不足为:要么强度和韧性不能满足工程机械用钢需求,要么由于增加贵重合金导致生产成本高,要么工艺复杂、对设备要求高,不利于组织生产。对于屈服强度为550MPa级高强钢,国家标准GB/T 1591-2008提供了化学成分以及力学和工艺性能要求,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因为使用条件和应用领域的不同,难以满足用户需求,需要在国标基础上调整各元素的含量,有针对性提高特殊性能并控制成本,同时简化生产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
CN102162065提供了一种屈服强度550MPa低碳贝氏体工程机械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成分:C:0.05~0.10%,Si:0.20~0.50%,Mn:1.50~1.80%,P:≤0.018%,S:≤0.010%, Nb:≤0.10%,Mo:≤0.10%,Ti:0.010~0.040%,B:0.0010~0.0030%,Cr:0.20~0.50%,Al:0.015~0.050%,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TMCP工艺控制为:钢坯出炉温度控制在1180~1250℃,粗轧开轧温度:1100~1200℃,终轧温度:≥1020℃,粗轧后待温空冷,精轧开轧温度:880~980℃,中间坯厚度为成品厚度的3~4倍,精轧终轧温度:800~880℃,开冷温度控制在770~830℃,终冷温度为490~570℃,冷却速度为9~15℃/s。其不足之处在于:贵重合金添加量较多且范围控制严格,不利于生产操作;控轧工艺参数控制空泛,没有给出压下率等关键参数,未能达到TMCP工艺技术利用效果,导致综合性能不够理想,尤其是低温冲击韧性只能满足-20℃的要求。
CN102051522提供了贝氏体组织高强韧性结构钢Q550D(E)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化学成分为:C:0.05~0.15%,Si:0.10~0.40%,Mn:1.40~1.65%,P:≤0.010%,S:≤0.005%, (Nb+Ti+V+Mo+B):≤0.30%,Als:≤0.050%,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采用TMCP工艺加堆垛缓冷工艺生产。具体工艺为:轧制温度1020~1120℃,一阶段终轧温度在950~1000℃,二阶段开轧温度在880~920℃,二阶段采取下压下轧制,以确保原始板形,终轧温度800~860℃,返红温度560~600℃,冷却速度10~15℃/s,入缓冷坑温度≥300℃,堆冷时间≥24小时。其不足之处在于:合金元素添加种类较多;控轧工艺二阶段必须采用小压下量轧制以保证板形,不能充分发挥控制轧制技术提高性能的优势;为提高性能,采用了较大的冷却速度,易产生相变应力和热应力,必须采取缓冷措施,不利于组织生产;性能方面虽然提到可以达到-60℃水平,但是从实例可以看出,-40℃冲击功最低只有75J。
CN1786247提供了一种高强韧性贝氏体厚钢板及其生产方法,其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04~0.08%,Si:0.10~0.50%,Mn:1.40~1.85%,Nb:0.015~0.060%,Ti:0.005~0.030%,Ni:0.05~0.60%,Cu:0.10~0.60%,Al:0.015~0.050%,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采用TMCP+RPC工艺。不足之处在于,为了提高韧性大量添加了贵重合金Ni元素;TMCP+RPC工艺延长了生产周期,不利于组织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目前在-60℃低温下低温冲击韧性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720MPa,延伸率≥20%条件下,韧脆转折温度在-60℃以下,且-60℃冲击功≥200J,适用于在极端寒冷环境中工作,且生产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及其生产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措施:
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C:0.04~0.07%,Si:0.25~0.45%,Mn:1.60~1.90%,Als:0.015~0.050%,P:≤0.015%,S:≤0.008%, Nb+Ti:0.06~0.09%,Mo+Cr:0.20~0.40%,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
其特征在于:Nb与Ti、Mo与Cr以任意比例添加。
采用TMCP生产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的方法,其步骤:
1)冶炼并连铸成坯,并控制A、B、C及D类夹杂物含量总重量百分比不超过1.5级,其余杂质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 O≤0.003%,N≤0.004%,H≤0.0002%;
2)对铸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80~1240℃;
3)进行分段轧制:控制第一段开轧温度在1050~1120℃,累计压下率不低于55%;控制第二段开轧温度在860~900℃,末三道累计压下率不低于35%,终轧温度在810~850℃;
4)进行层流冷却,终冷温度控制在480~540℃,冷却速度控制在5~12℃/秒;
5)自然冷却至室温,待用。
本发明中各元素、主要工艺的作用及机理:
C、Mn是最有效的固溶强化元素,随着钢中的C、Mn含量的增加,其成品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也相应增大,特别是屈服强度上升较为明显。钢中加入Mn能防止在热加工时因硫引起钢的脆化。碳低于0.04%钢的强度达不到目标要求;碳高于0.07%会明显降低焊接性能且大幅降低延伸率和冲击韧性;锰高于1.90%同样会明显降低焊接性能,且大幅降低延伸率和冲击韧性。因此C、Mn含量控制范围分别为:0.04%~0.07%、1.60%~1.90%。
钢中S、P是有害杂质元素,钢中P、S含量越低越好。当钢中S含量较多时,热轧时容易产生热脆等问题;而钢中P含量较多时,钢容易发生冷脆,此外,磷还容易发生偏析。
钢中Al的加入则会形成酸溶铝(Als)和酸不溶铝,而Als包括固溶铝和AlN,弥散的AlN粒子能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细化晶粒,因此ALs最低含量控制在0.015%。但对于铝镇静钢来说,随着Als的增加,钢的夹杂物数量增多,夹杂物尺寸也将变大,将导致钢板内部质量的下降,因此ALs最高含量控制在0.050%。
在钢中加入Nb,可以通过Nb(CN)未溶质点及应变诱导析出抑制高温变形过程的再结晶,扩大未再结晶区范围,以便TMCP工艺的施行,从而达到细化铁素体晶粒的目的;Ti的添加,可起到抑制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的长大作用,同时,微合金低温区析出物也能起到析出强化的作用。因此Nb、Ti的最低含量控制在0.06%。Nb、Ti含量过高可能会导致析出相过分长大,析出强化作用将减弱且冲击韧性会恶化,因此控制Nb、Ti的最高含量控制在0.09%。
Mo、Cr具有固溶强化作用,且不损害钢板冲击韧性,钢中Mo、Cr元素能显著推迟珠光体转变,而对贝氏体转变的影响却很小,同时强烈阻止多边形铁素体析出,保证了厚钢板在较宽冷速范围内获得均匀的贝氏体组织,因此Mo、Cr的最低含量控制在0.20%。Mo、 Cr大量固溶会导致冲击韧性下降,且Mo、Cr属于贵重合金,大量添加会导致资源浪费、生产成本增加,因此Mo、Cr最高含量控制在0.40%。
在金相组织上,采用低碳贝氏体为主控组织。通过控制TMCP工艺及其他有利于贝氏体组织形成的因素,达到铁素体/贝氏体组织细化及组织均匀目标。针对较厚钢板钢中加入Mo元素,显著推迟珠光体转变,而对贝氏体转变的影响却很小,同时强烈阻止多边形铁素体析出,保证了钢板在较宽冷速范围内获得均匀的贝氏体组织。通过TMCP工艺,充分细晶强化、析出强化作用,并获得均匀的贝氏体/铁素体组织,以达到力学性能要求,尤其提高低温冲击韧性。
之所以在冶炼工序控制钢坯内部A、B、C、D类夹杂物总量不超过1.5级,其中不允许出现A、B两类夹杂,气体含量严格控制,[O]≤0.003%、[N]≤0.004%、[H]≤0.0002%;中心偏析C类1.5级及以下,中心疏松0.5级及以下;在冶炼工艺中,喂入CaSi线使夹杂物钙化处理及采用心部质量控制的方法,以降低夹杂物对低温冲击韧性损害。
本发明从提高铸坯质量、合金元素对强韧性作用机理、TMCP工艺对强韧性提高机理、组织控制方面综合利用,达到强韧性要求,尤其提高了低温冲击韧性。
本发明与国内外同等强度级别钢种相比,在屈服强度≥550MPa,抗拉强度≥720MPa,延伸率≥20%条件下,具有更优良的低温冲击韧性,即韧脆转折温度低于-60℃且-60℃冲击功≥200J,其适用于制造在极端寒冷环境中工作的工程机械,并且由于不含Ni且Cr、Mo和其它微合金含量相对较低,成本大幅降低;采用TMCP工艺,不需要热处理、RPC、堆垛缓冷等其它复杂加工工艺,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发明钢的金相组织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予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C:0.04%,Si:0.31%,Mn:1.75%,Als:0.015%,P:0.0145%,S:0.008%,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Nb+Ti:0.06%,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Mo+Cr:0.40%,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
采用TMCP生产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步骤:
1)冶炼并连铸成坯,A、B、C及D类夹杂物含量总重量百分比在1.5级,其余杂质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 O:0.00286%,N:0.004%,H:0.00019%;
2)对铸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80~1190℃;
3)进行分段轧制:控制第一段开轧温度在1050~1055℃,累计压下率在70%;控制第二段开轧温度在860~865℃,末三道累计压下率在42%,终轧温度在810~815℃;
4)进行层流冷却,终冷温度控制在480~485℃,冷却速度控制在5℃/秒;
5)自然冷却至室温,待用。
实施例2
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C:0.048%,Si:0.25%,Mn:1.9%,Als:0.026%,P:0.014%,S:0.0075%,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Nb+Ti:0.075%,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Mo+Cr:0.20%,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
采用TMCP生产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步骤:
1)冶炼并连铸成坯,A、B、C及D类夹杂物含量总重量百分比在1.5级,其余杂质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O:0.0029%,N:0.0035%,H:0.0002%;
2)对铸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90~1200℃;
3)进行分段轧制:控制第一段开轧温度在1060~1075℃,累计压下率在65%;控制第二段开轧温度在880~885℃,末三道累计压下率在40%,终轧温度在820~825℃;
4)进行层流冷却,终冷温度控制在490~495℃,冷却速度控制在8℃/秒;
5)自然冷却至室温,待用。
实施例3
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C:0.052%,Si:0.37%,Mn:1.6%,Als:0.034%,P:0.0141%,S:0.007%,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Nb+Ti:0.082%,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Mo+Cr: 0.29%,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
采用TMCP生产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步骤:
1)冶炼并连铸成坯,A、B、C及D类夹杂物含量总重量百分比在1.5级,其余杂质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 O:0.0022%,N:0.0031%,H:0.000186%;
2)对铸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195~1205℃;
3)进行分段轧制:控制第一段开轧温度在1090~1100℃,累计压下率在61%;控制第二段开轧温度在890~895℃,末三道累计压下率在38%,终轧温度在830~835℃;
4)进行层流冷却,终冷温度控制在500~505℃,冷却速度控制在10℃/秒;
5)自然冷却至室温,待用。
实施例4
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C:0.061%,Si:0.45%,Mn:1.78%,Als:0.041%,P:0.0141%,S:0.0073%, 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Nb+Ti:0.09%,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Mo+Cr: 0.36%,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
采用TMCP生产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步骤:
1)冶炼并连铸成坯,A、B、C及D类夹杂物含量总重量百分比在1.0级,其余杂质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 O:0.00235%,N:0.0033%,H:0.00019%;
2)对铸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40~1250℃;
3)进行分段轧制:控制第一段开轧温度在1105~1115℃,累计压下率在60%;控制第二段开轧温度在895~900℃,末三道累计压下率在36%,终轧温度在840~845℃;
4)进行层流冷却,终冷温度控制在520~525℃,冷却速度控制在11℃/秒;
5)自然冷却至室温,待用。
实施例5
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组分及重量百分比含量:C:0.07%,Si:0.41%,Mn:1.85%,Als:0.05%,P:0.0132%,S:0.0071%,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Nb+Ti:0.079%,以任意比例的混合的Mo+Cr:0.4%,其余为Fe和微量杂质元素。
采用TMCP生产一种高韧性工程机械用钢,其步骤:
1)冶炼并连铸成坯,A、B、C及D类夹杂物含量总重量百分比在1.0级,其余杂质重量百分比含量控制在: O:0.00235%,N:0.0033%,H:0.00019%;
2)对铸坯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控制在1225~1235℃;
3)进行分段轧制:控制第一段开轧温度在1115~1120℃,累计压下率在59%;控制第二段开轧温度在875~880℃,末三道累计压下率在35%,终轧温度在845~850℃;
4)进行层流冷却,终冷温度控制在535~540℃,冷却速度控制在12℃/秒;
5)自然冷却至室温,待用。
表1为上述各实施例经试验后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列表。
表1各实施例经试验后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列表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60℃冲击功≥200J,最高达225J,其完全适用于制造在极端寒冷环境中工作的工程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