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8563B -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8563B
CN102628563B CN201110354406.6A CN201110354406A CN102628563B CN 102628563 B CN102628563 B CN 102628563B CN 201110354406 A CN201110354406 A CN 201110354406A CN 102628563 B CN102628563 B CN 1026285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lane
light beam
parallax
dip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544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8563A (zh
Inventor
黄乙白
许精益
丁志宏
杨哲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retron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6285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85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85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856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发光单元以及控光元件。发光单元用于提供一对视差光束,其中发光单元具有出光面。控光元件包括多个控光单元。各控光单元具有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以及第一平面。第一倾斜面相对于出光面倾斜。第二倾斜面相对于出光面倾斜,其中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以及第一平面用于将这对视差光束分开成多对子视差光束。一种显示装置亦被提出。

Description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且特别涉及一种用以显示立体影像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进步,画质佳、色彩丰富、效果好的显示器不断地推陈出新。近年来,立体显示技术有从电影院推广至家用显示器的趋势。由于立体显示技术的关键在于让左眼与右眼分别看到视角不同的左眼画面与右眼画面,因此现有技术的立体显示技术多半是采用让使用者配戴特制的眼镜,以筛选左眼画面与右眼画面。
然而,让使用者配戴特制眼镜通常会造成许多的不便之处,尤其对于本身具有近视或远视而配戴校正视力的眼镜的使用者而言,额外再多配戴一副特制眼镜往往会产生不适与不便。因此,裸眼立体显示技术便成为研发重点之一。但时下的裸眼立体显示技术通常只能产生一个视区,而此视区通常位于显示器的正中央。当使用者离开此视区后,便无法观察到立体影像。如此一来,这样的立体显示技术便无法让多人同时观看。
美国专利第7503674号揭露了一种高亮度扩散板,此扩散板具有梯形棱镜。中国台湾专利第I330290号揭露了一种主导光元件,此主导光元件具有梯形棱镜。美国专利第7750982号揭露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此立体显示装置具有液晶面板、背光源、双边棱镜及菲涅耳透镜元件。美国专利公开第20050276071号与中国专利第100376924号揭露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此立体显示装置包括光源、导光板、棱镜片与透射型液晶面板。美国专利公开第20060209428号揭露了一种光学膜结构,此光学膜结构具有微透镜与棱镜。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626992号揭露了一种可产生立体影像的背光模块。日本专利公开第2001-66547号揭露了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此背光模块可产生多对子视差光束,且可同时形成多个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此显示装置可供多人同时在多个视域观看立体影像。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它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发光单元以及控光元件。发光单元用于提供一对视差光束,其中发光单元具有出光面。控光元件包括多个控光单元。各控光单元具有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以及第一平面。第一倾斜面相对于出光面倾斜。第二倾斜面相对于第一倾斜面,且相对于出光面倾斜,其中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平面连接第一倾斜面以及与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第二倾斜面以及第一平面用于将这对视差光束分开成多对子视差光束并提供给一显示面板,且控光元件位于发光单元与显示面板之间,其中第一平面在与控光单元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用以调整所述多对子视差光束的光强度差异。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上述背光模块以及显示面板。显示面板配置于子视差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控光元件位于发光单元与显示面板之间。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具有下列优点或功效的至少其一。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中,由于在控光元件中的各控光单元具有多个不同斜率的表面,因此各控光单元可使光束产生不同的折射角度,进而形成多个视域。如此一来,便可使较多的使用者在不同的视域中同时观看立体影像。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控光元件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
图4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出光角度与光强度的关系。
图5示出观看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位置与光强度的关系。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图8、图9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0、2000:显示装置
100:背光模块
110:发光单元
110a:发光单元的出光面
112:第一发光元件
113:驱动单元
114:第二发光元件
116:导光板
116a:第一表面
116b:第二表面
116c:第一入光面
116d:第二入光面
116e:光学微结构
118:视差产生器
118a:棱镜柱
118b:棱镜柱的尖端
118c、118d:棱镜柱的斜面
120:控光元件
120a:控光元件的出光面
122:控光单元
122a:第一倾斜面
122b:第二倾斜面
122c:第一平面
122d:第二平面
124:连接部
200:显示面板
α、β、γ、δ、ψ2、ψ、X、O:角度
H:间距
D:宽度
L:视差光束
L’:子视差光束
L1:第一光束
L2:第二光束
L1-a、L1-b、L1-c、L2-a、L2-b、L2-c:光线
D1、D2、D3、x、y、z:方向
c:主使用者
a、b:使用者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附图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而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可包括背光模块100以及显示面板200。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包括发光单元110以及控光元件120。发光单元110用于提供一对视差光束L,其中发光单元110具有出光面110a。
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10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112、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114、导光板116以及视差产生器118。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16具有第一表面116a、第二表面116b、第一入光面116c以及第二入光面116d。第二表面116b相对于第一表面116a。第一入光面116c与第一表面116a以及第二表面116b连接。第二入光面116d与第一表面116a以及第二表面116b连接且相对于第一入光面116c。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16还可具多个光学微结构116e,这些光学微结构116e配置于导光板116的第二表面116b上。在本实施例中,光学微结构116e可以是V形凹槽或网点,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本实施例的第一发光元件112与第二发光元件114分别配置于第一入光面116c与第二入光面116d旁。第一发光元件112与第二发光元件114交替地朝向导光板116发出第一光束L1与第二光束L2,第一光束L1与第二光束L2分别经由第一入光面116c与第二入光面116d进入导光板116中,且经由第一表面116a从导光板116射向控光元件120。具体而言,第一光束L1与第二光束L2分别由第一入光面116c与第二入光面116d进入导光板116后会不断地在第一表面116a第二表面116b之间全反射。然而,第二表面116b上的光学微结构116e会破坏全反射,而使第一光束L1与第二光束L2经由第一表面116a离开导光板116而射向控光元件1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12与第二发光元件114例如为发光二极管发光条(LEDlightbar)。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发光元件112与第二发光元件114也可以是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cathodefluorescentlamp,CCFL)或其它适当的发光元件。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10还包括驱动单元113,电连接至第一发光元件112与第二发光元件114,以交替地驱使第一发光元件112与第二发光元件114发出第一光束L1与第二光束L2。
本实施例的视差产生器118配置于第一光束L1与第二光束L2的传递路径上,且位于导光板116与控光元件120之间,其中视差产生器118可调整第一光束L1与第二光束L2的传递方向,以形成视差光束L。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视差产生器118可为棱镜片,此棱镜片具有多个棱镜柱118a,其中棱镜柱118a的尖端118b朝向导光板116。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单元110的出光面110a即视差产生器118的背对导光板116的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出光面110a例如为平行于图1中的x-y平面,而棱镜片的棱镜柱118a沿着x方向延伸。本实施例的棱镜柱118a具有斜面118c与斜面118d,其中斜面118c与斜面118d相连接,且斜面118c的倾斜方向与斜面118d的倾斜方向相反。当第一光束L1由第一表面116a离开导光板116后可被斜面118c反射而传递至控光元件120。类似地,当第二光束L2由第一表面116a离开导光板116后可被斜面118d反射而传递至控光元件120。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斜面118c的倾斜方向与斜面118d的倾斜方向相反(斜率符号相反),第一光束L1与第二光束L2以不同且交错的方向被反射至控光元件120,以构成一对视差光束L。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视差产生器118也可为视差光栅(parallacticgrating),此视差光栅也有产生视差光束L的功能。
本实施例的控光元件120可包括多个控光单元122,各控光单元122具有第一倾斜面122a、第二倾斜面122b以及第一平面122c。第一倾斜面122a相对于发光单元110的出光面110a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意即相对于x-y平面倾斜。第二倾斜面122b相对于第一倾斜面122a,且第二倾斜面122b相对于发光单元110的出光面110a倾斜,其中第二倾斜面122b倾斜方向与第一倾斜面122a倾斜方向相反。第一平面122c连接第一倾斜面122a以及与第二倾斜面122b。本实施例的控光元件120还包括连接部124。连接部124相对于第一平面122c且连接各个控光单元12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24大致上平行于出光面110a,且连接部124面向显示面板20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任意两个控光单元122彼此相接。然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它实施例中,相邻的任意两个控光单元122之间也可存在间距H,如图2中所示。
举例而言,在本实例中,第一倾斜面122a的斜率例如为负值,而第二倾斜面122b的斜率例如为正值,其中第一倾斜面122a相对于第二倾斜面122b。第一平面122c大致上平行于出光面110a(例如平行于x-y平面),且连接第一倾斜面122a及第二倾斜面122b。此外,在本实例中,第一平面122c面向发光单元110。其中,本实施例的控光单元122可视为倒梯形柱,此倒梯形柱沿着棱镜柱118a的延伸方向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控光单元122(倒梯形柱)的延伸方向例如是x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平面122c大致上平行于出光面110a,各控光单元122的第一倾斜面122a与第一平面122c具有夹角γ,此夹角γ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75度。另外,本实施例的各控光单元122的第二倾斜面122b与第一平面122c夹有角度δ,此角度δ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75度。
更进一步地说,夹角γ以及夹角δ的值可视使用者距控光元件120的距离、使用者双眼间的距离以及使用者相对于控光元件120的方向来做适当的设计。请参照图3,举例而言,观看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图3中未示出)的主使用者c位于控光元件120的出光面120a的法线方向D3上且与出光面120a的距离为300mm。另一使用者b距离主使用者c右边300mm,且使用者b双眼间的距离为65mm。此时,由控光元件120入射至使用者b右眼的光线L1-b与法线方向D3的夹角称为ψ2,依照三角函数可推得夹角ψ2为47.94度。接着,根据司乃尔定律(Snell’slaw)可推导出夹角ψ2与夹角α、控光元件120的折射率n以及光线L1-b与出光面110a的法线方向D3的夹角ψ间的关系式,详细推导如下:
光线L1-b入射第二倾斜面122b的入射角为(α-ψ),出射第二倾斜面122b的折射角为X,根据司乃尔定律(Snell’slaw)可得关系式(1):
sin X = sin ( α - ψ ) n - - - ( 1 )
其中,α=180°-γ。光线L1-b入射第二平面122d的入射角为O,根据司乃尔定律(Snell’slaw)可得关系式(2):
n×sinO=sinψ2---(2)
又依照三角函数可得关系式(3):
O+X=α---(3)
将关系式(3)代入关系式(2)中可得关系式(4):
sinψ2=n×sin(α-X)=n×(sinαcosX-cosαsinX)---(4)
将关系式(1)代入关系式(4)中可得关系式(5):
sinψ 2 = n sin α [ 1 - ( sin ( α - ψ ) n ) 2 ] 1 / 2 - c o s α sin ( α - ψ ) - - - ( 5 )
其中,α=180°-γ。如此一来,当欲使进入使用者b右眼的光线L1-b与法线方向D3的夹角为ψ2=47.94°时,由关系式(5)即可知要如何设计夹角γ、控光元件120的折射率n以及光线L1-b与出光面110a的法线方向D3的夹角ψ。
下表列出当欲使夹角ψ2为47.94°时,夹角α=180°-γ与控光元件120的折射率n以及光线L1-b与出光面110a的法线方向D3的夹角ψ间的关系。举例来说,当欲使夹角ψ2为47.94°时,夹角α可为10°、控光元件120的折射率n可为1.3以及夹角ψ可为18.09°。夹角α、控光元件120的折射率n以及夹角ψ的其它数值也可从下表中得知。当然,也可利用类似的推导方式得知如何去设计夹角δ、控光元件120的折射率n以及光线L1-b与出光面110a的法线方向D3的夹角ψ。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倾斜面122a、第二倾斜面122b以及第一平面122c可将视差光束L分开成多对子视差光束L’,例如图1中所示。举例而言,视差光束L的第一光束L1可视为由三条光线L1-a、L1-b、L1-c所组成,而第二光束L2可视为由三条光线L2-a、L2-b、L2-c所组成。以第一光束L1为例,光线L1-a、L1-b、L1-c分别经由第一倾斜面122a、第二倾斜面122b以及第一平面122c入射至控光元件120中。由于第一倾斜面122a的斜率(负值)、第二倾斜面122b的斜率(正值)以及第一平面122c的斜率(零)互不相同,故光线L1-a、L1-b、L1-c会分别以三个不同的方向离开控光元件120。同理,光线L2-a、L2-b、L2-c也分别以三个不同的方向离开控光元件120。
值得一提的是,由同一面入射至控光单元122的光线会略微分开但大致上仍朝着同一方向前进。举例而言,皆经过第一倾斜面122a的光线L1-a、L2-a大致上会朝着同一方向D1前进,其中光线L1-a、L2-a略微分岔以构成一对子视差光束L’。类似地,皆经过第二倾斜面122b的光线L1-b、L2-b大致上会朝着同一方向D2前进,其中光线L1-b、L2-b略微分岔以构成一对子视差光束L’。同样地,皆经过第一平面122c的光线L1-c、L2-c大致上会朝着同一方向D3前进,其中光线L1-c、L2-c略微分岔以构成一对子视差光束L’。换言之,一对视差光束L(L1、L2)可透过斜率不同的第一倾斜面122a、第二倾斜面122b以及第一平面122c分开成三对子视差光束L’。
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200配置于子视差光束L’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控光元件120位于发光单元110与显示面板200之间。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发光元件112向导光板116发出第一光束L1时,显示面板200同时间会显示右眼影像。此时,组成第一光束L1的光线L1-a、L1-b、L1-c可通过控光元件120分别以三个不同的方向D1、D2、D3穿过显示面板200,而承载同一右眼影像的画面,其中光线L1-a、L1-b、L1-c所承载的右眼影像画面分别会传递至位于方向D1、D2、D3上的使用者a、b、c的右眼中。
同理,当第二发光元件114向导光板116发出第二光束L2时,显示面板200同时间会显示左眼影像,其中光线L2-a、L2-b、L2-c所承载的左眼影像画面分别会传递至位于方向D1、D2、D3上的使用者a、b、c的左眼中。如此一来,由L1-a及L2-a、L1-b及L2-b、L1-c及L2-c所构成的三对子视差光束L’便可分别在使用者a、b、c的大脑中形成立体影像的视觉效果。换言之,三个位于不同视域中的使用者a、b、c可同时地观赏同一立体影像。
图4示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的出光角度与光强度的关系。由图4可清楚地看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可在三个不同的出光角度(方向)上形成三个视域,其中在左右两侧所看到的立体影像光强度较中间所看到的低,也就是主使用者c可以看到的立体影像光强度比左右两侧的使用者b、a所看到的立体影像光强度来的高。此现象可通过调整第一平面122c在与控光单元122延伸方向(例如x方向)垂直的方向(例如y方向)的宽度D来使各方向的使用者所感受到的光强度差异减少。当第一平面122c的宽度D越大,表示通过第一平面122c的光线越多,主使用者c可看到的立体影像光强度就越高。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间距H平行于第一平面122c,间距H宽度越大,同样可增加入射至主使用者c的光线,所以主使用者c可看到的立体影像光强度也越高。此外,通过调整第一平面122c在与控光单元122延伸方向(例如x方向)垂直的方向(例如y方向)的宽度D也可减少串扰现象(cross-talk)。
图5示出在方向D1、D2、D3上的使用者a、b、c观看本实施例的背光模块100的位置与光强度的关系。由图5可清楚地看出,当使用者a、b、c的位移在某一距离d内时,使用者a、b、c所感受到的光强度仍有最大光强度的40%以上。
第二实施例
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0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6,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0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类似,其所能达成的功效也与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2000类似。然而,在本实施例中,控光元件120的摆放方式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以下仅就此部分做详细的说明,其相同之处不再重述。
在本实施例中,控光元件120的各控光单元122的第一平面122c背对发光单元110。如此一来,第一发光元件112所发出的光束L1在经过此控光元件120后会分开成往三个不同方向D1、D2、D3的三道的光线L1-a、L1-b、L1-c,光线L1-a、L1-b、L1-c经过显示面板200后会承载右眼画面,进而进入使用者a、b、c的右眼中,如图7中所示。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c需位于与使用者a、b相对的一侧来观看显示装置2000,如图8中所示。这样一来,使用者c的右眼才可观看到光线L1-c所承载的右眼画面,而不会让使用者c的左眼观看不相符合的右眼画面。
类似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发光元件114所发出的光束L2在经过控光元件120后会分开成往三个不同方向D1、D2、D3的三道的光线L2-a、L2-b、L2-c,光线L2-a、L2-b、L2-c经过显示面板200后会承载左眼画面,进而进入使用者a、b、c的左眼中,如图9中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c需位于与使用者a、b相对的一侧来观看显示装置2000,如图8中所示。这样一来,使用者c的左眼可观看到光线L2-c所承载的左眼画面,而不会让使用者c的右眼观看不相符合的左眼画面。如此一来,位于不同视域中的使用者a、b、c的左右眼便可正确地接收到对应的左右影像,进而在其大脑中形成立体影像的视觉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具有下列优点或功效的至少其一。在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中,由于在控光元件中的各控光单元具有多个不同斜率的表面,因此各控光单元可使光束产生不同的折射角度,进而形成多个视域。如此一来,便可使较多的使用者在不同的视域中同时观看立体影像。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所有依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发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仍属本发明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和发明名称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检索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用语仅用以命名组件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组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20)

1.一种背光模块,包括:
发光单元,用于提供一对视差光束,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具有出光面;以及
控光元件,包括多个控光单元,各所述控光单元具有:
第一倾斜面,相对于所述出光面倾斜;
第二倾斜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且相对于所述出光面倾斜,
其中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以及
第一平面,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以及所述第一平面用于将该对视差光束分开成多对子视差光束并提供给一显示面板,且所述控光元件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在与控光单元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用以调整所述多对子视差光束的光强度差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控光元件还包括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且连接这些控光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出光面,各所述控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具有夹角γ,所述夹角γ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75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各所述控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夹有角度δ,所述角度δ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7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控光单元彼此相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控光单元之间存在一间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平面面向所述发光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第一平面背对所述发光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
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
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入光面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入光面,其中所述第一入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入光面,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二入光面旁,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交替地朝向所述导光板发出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二光束用于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二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中,且用于经由所述第一表面从所述导光板射向所述控光元件;以及
视差产生器,配置于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二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控光元件之间,其中所述视差产生器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二光束的传递方向,以形成所述视差光束。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背光模块,其中所述视差产生器为棱镜片,所述棱镜片具有多个棱镜柱,其中所述棱镜柱的尖端朝向所述导光板。
1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块,包括:
发光单元,用于提供一对视差光束,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具有出光面;以及
控光元件,包括多个控光单元,各所述控光单元具有:
第一倾斜面,相对于所述出光面倾斜;
第二倾斜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且相对于所述出光面倾斜,其中所述第二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一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反;以及
第一平面,连接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二倾斜面,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以及所述第一平面用于将该对视差光束分开成多对子视差光束,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在与控光单元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用以调整所述多对子视差光束的光强度差异;以及
显示面板,配置于所述多对子视差光束的传递路径上,其中所述控光元件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与所述显示面板之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控光元件还包括连接部,其中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平面,且连接这些控光单元。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平面平行于所述出光面,各所述控光单元的所述第一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具有夹角γ,所述夹角γ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75度。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各所述控光单元的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平面夹有角度δ,所述角度δ大于等于100度且小于等于175度。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控光单元彼此相接。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相邻的任意两个所述控光单元之间存在一间距。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平面面向所述发光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平面背对所述发光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发光单元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发光元件;
至少一个第二发光元件;
导光板,具有第一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入光面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入光面,其中所述第一入光面相对于所述第二入光面,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分别配置于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二入光面旁,且所述第一发光元件与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用于交替地朝向所述导光板发出第一光束与第二光束,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二光束用于分别经由所述第一入光面与所述第二入光面进入所述导光板中,且用于经由所述第一表面从所述导光板射向所述控光元件;以及
视差产生器,配置于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二光束的传递路径上,且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控光元件之间,其中所述视差产生器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光束与所述第二光束的传递方向,以形成所述视差光束。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视差产生器为棱镜片,所述棱镜片具有多个棱镜柱,其中所述棱镜柱的尖端朝向所述导光板。
CN201110354406.6A 2010-11-26 2011-11-10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856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41049A TWI412842B (zh) 2010-11-26 2010-11-26 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TW099141049 2010-11-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8563A CN102628563A (zh) 2012-08-08
CN102628563B true CN102628563B (zh) 2015-12-09

Family

ID=465868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54406.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8563B (zh) 2010-11-26 2011-11-10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8563B (zh)
TW (1) TWI4128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42694B1 (ko) * 2018-12-08 2024-03-04 레이아 인코포레이티드 지향성 광원 및 수평 확산체를 이용하는 정적 멀티뷰 디스플레이 및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6547A (ja) * 1999-08-31 2001-03-16 Toshiba Corp 立体表示装置
CN1678943A (zh) * 2002-09-19 2005-10-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566729A (zh) * 2008-04-22 2009-10-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透镜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05519A (en) * 2003-08-30 2005-03-02 Sharp Kk A multiple-view directional display
GB0322682D0 (en) * 2003-09-27 2003-10-29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Backlight for 3D display device
TWI312883B (en) * 2005-01-24 2009-08-01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for 3d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3d images utilizing the same
WO2008045681A1 (en) * 2006-10-06 2008-04-1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Backlight modules for autostereoscopic 3d display devices and scanning backlights for lcd devices
US7750982B2 (en) * 2008-03-19 2010-07-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with fresnel lens element and double sided prism film adjacent a backlight having a light transmission surface with left and right eye light sources at opposing ends modulated at a rate of at least 90 hz
TWI381218B (zh) * 2008-08-08 2013-01-01 Ind Tech Res Inst 光學色彩分光系統以及所應用的顯示裝置
TWI378299B (en) * 2008-09-10 2012-12-01 Ind Tech Res Inst Light module with high collimation emitting property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6547A (ja) * 1999-08-31 2001-03-16 Toshiba Corp 立体表示装置
CN1678943A (zh) * 2002-09-19 2005-10-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1566729A (zh) * 2008-04-22 2009-10-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透镜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2094A (en) 2012-06-01
TWI412842B (zh) 2013-10-21
CN102628563A (zh) 2012-08-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05511B2 (en) Backlight module,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beam splitting film
CN112363268B (zh) 定向背光源
CN102346307B (zh) 立体显示器
US8514343B2 (en) Beam splitting film, backlight module, and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US9194997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2D and 3D image display system
CN100386663C (zh) 图像显示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US7821711B2 (en) 2D-3D image switching display system
US20070008456A1 (en) Illumination system and a display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20080212338A1 (en) Prism sheet, a back-light unit using said prism sheet, and a transmission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30336005A1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8228448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CN1678943A (zh) 显示装置和具有该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03562777A (zh) 自动立体显示设备
CN101666915B (zh) 一种自由立体显示装置
Sasagawa et al. P‐51: Dual Directional Backlight for Stereoscopic LCD
CN108139591A (zh) 三维显示面板、包括其的三维显示设备、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348534A1 (en) Auto stereoscopic three-dimensional panel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supporting improved fidelity display to multiple simultaneous viewers
CN203444166U (zh) 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CN102384402A (zh) 背光模块及具有所述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CN105892074A (zh) 裸眼立体显示设备
CN101576215A (zh) 用于3d显示的背光模组
US20120133647A1 (en)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CN102628563B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2162600B (zh) 背光模块与立体显示器
CN110045509A (zh) 一种多视点定向裸眼3d显示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1209

Termination date: 2019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