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24924A - 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24924A
CN102624924A CN2012101055591A CN201210105559A CN102624924A CN 102624924 A CN102624924 A CN 102624924A CN 2012101055591 A CN2012101055591 A CN 2012101055591A CN 201210105559 A CN201210105559 A CN 201210105559A CN 102624924 A CN102624924 A CN 1026249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er
user
data
request
data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10555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24924B (zh
Inventor
李振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KUNLU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KUNLU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KUNLU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KUNLU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10555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249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24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4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249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2492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第一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判断用户请求是否为用户登录请求;在用户请求不为用户登录请求的情况下,第一服务器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第三服务器;第三服务器将用户请求发送至对应的第四服务器。第四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请求,将处理结果经由所述第三服务器和第一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因此,在用户请求对应不同第四服务器时,多个第四服务器可以并行处理用户请求,加快数据处理速度,同时提高服务器构架稳定性,避免在用户请求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服务器构架出现崩溃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服务器架构可以包括:移动终端、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其中,第二服务器内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保存有与用户请求相对应的各种数据。
上述服务器构架处理用户请求的过程包括:所述第一服务器首先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其次从所述第二服务器中匹配与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数据,获取处理结果;最后将处理结果发送至移动终端,同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第二服务器中。
虽然上述服务器构架可以对用户请求进行处理,但是所述服务器构架中服务器对用户请求的处理方式为单线程处理方式,即服务器每次处理一个用户请求,因此,服务器接收到大量用户请求时,需要轮流处理用户请求,数据处理速度降低,同时服务器构架的稳定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整个服务器构架崩溃。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服务器架构轮流处理用户请求,从而无法及时处理大量用户请求,降低数据处理速度和服务器构架稳定性,严重时导致整个服务器构架崩溃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服务器架构包括移动终端、服务器集群和数据服务器,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内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保存有与用户请求相对应的各种数据,所述服务器集群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第三服务器和多个第四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相连,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第三服务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数据服务器,且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第三服务器相互连接,所述多个第四服务器全部连接所述第三服务器,所述第三服务器和所述第四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格式遵循Lua脚本语言标准,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格式遵循C++语言标准;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判断所述用户请求是否为用户登录请求;
在所述用户请求为用户登录请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第二服务器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匹配的数据,获取处理结果;
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三服务器,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在所述用户请求不为用户登录请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服务器;
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数据,分析所述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
所述第三服务器将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并将分析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所述第四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请求,将处理结果经由所述第三服务器和第一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优选地,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数据,分析所述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区域标识,确定每个所述区域标识对应的第四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数据,分析所述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获取所述用户请求中携带的位置数据,并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区域数据,确定包括所述位置数据的区域数据以确定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
优选地,对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同一个用户的用户请求,在确定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三服务器判断上一次确定的第四服务器和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是否为同一所述第四服务器,如果不是,所述第三服务器将保存的用户数据发送至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以及数据服务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中,第三服务器将用户请求发送至对应的第四服务器。第四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请求,将处理结果经由所述第三服务器和第一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因此,在多个用户请求对应不同第四服务器时,多个第四服务器可以并行处理用户请求,加快数据处理速度,同时提高服务器构架稳定性,避免在用户请求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服务器构架出现崩溃现象。
更进一步地,第一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各种用户请求,即对移动终端显示一个端口,从而提高服务器构架的安全性。同时本申请还可以依据用户请求数量,更改第四服务器数量,提高构架扩展性能。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的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种服务器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基于的服务器构架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2,其中,服务器构架包括移动终端、服务器集群和数据服务器,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内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保存有与用户请求相对应的各种数据,所述服务器集群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第三服务器和多个第四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相连,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第三服务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数据服务器,且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第三服务器相互连接,所述多个第四服务器全部连接所述第三服务器。第三服务器和第四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格式遵循Lua脚本语言标准,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格式遵循C++语言标准。
图1所示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
步骤102:第一服务器判断所述用户请求是否为用户登录请求,如果是,执行步骤103,如果否,执行步骤106。
其中,用户在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用户登陆请求时,会点击移动终端的显示界面中的“登陆”按钮,因此,用户登陆请求中携带有用户登陆标识。第一服务器判断用户请求是否为用户登录请求可以通过判断用户请求中是否携带有用户登陆标识,在用户请求中携带有用户登陆标识时,第一服务器判断用户请求为用户登陆请求;在用户请求中未携带用户登陆标识时,第一服务器判断用户请求不为用户登陆请求。
步骤103: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其中,第二服务器只用于处理用户登录请求。第二服务器处理用户登录请求之后,移动终端发送的所有其他用户请求,由第一服务器转发至第三服务器处理。
步骤104:第二服务器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匹配的数据,获取处理结果。
具体地,用户登陆请求中携带有用户名,第二服务器从数据库中选取与该用户名对应的密码,判断选取的密码与用户登陆请求中携带的密码是否一致,如果是,则生成验证通过的处理结果,否则,生成验证失败的处理结果。
步骤105:第二服务器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三服务器,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在本实施例,移动终端接收到验证通过的处理结果后,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显示相应的浏览界面;在接收到验证失败的处理结果后,继续发送用户登陆请求直至验证通过。
第三服务器在接收到处理结果后,可以依据处理结果携带的用户名,搜索之前该用户名对应的用户请求,预先从数据库中获取用户请求匹配的数据。在第三服务器当前接收到与之前的用户请求相一致的用户请求后,可以直接反馈数据,加快数据处理速度,及时性提高。
而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数据服务器中,是为了及时更新数据库中该用户名对应的数据,保证数据一致性。
步骤106: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发送至第三服务器中的用户请求为除用户登录请求之外的其他用户请求。
步骤107:第三服务器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数据,分析所述数据,确定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不同第四服务器可以对应不同的区域标识,第三服务器接收到的用户请求中携带有用户所处区域的区域标识,进而本步骤107的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包括第三服务器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区域标识,确定区域标识对应的第四服务器。
此外,本步骤107确定用户请求对应的第四服务器还可以通过对用户位置的判断来确定,具体可以包括第三服务器获取所述用户请求中携带的位置数据,并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区域数据,确定包括所述位置数据的区域数据以确定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其中,选取与用户请求匹配的区域数据可以为用户请求携带用户所处区域标识,依据区域标识搜索数据库中该区域标识的区域数据。
步骤108:第三服务器将用户请求发送至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并将分析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其中,分析结果中的数据包括第三服务器所确定的第四服务器的相关数据,例如第四服务器的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地址,以保证数据服务器可以及时获知第四服务器中数据是否更新,保证与第四服务器中的数据同步。
步骤109:第四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请求,将处理结果经由所述第三服务器和第一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服务器构架,第三服务器和第四服务器承载逻辑功能,且逻辑功能由Lua脚本语言实现,即第三服务器和第四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格式遵循Lua脚本语言标准。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承载框架功能,且框架功能由C++语言实现,即第一服务器和第二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格式遵循C++语言标准。
其中,Lua脚本语言是一个简洁、轻量、可扩展的脚本语言。Lua脚本语言的官方版本只包括一个精简的核心和最基本的库,这使得Lua脚本语言体积小、启动速度快。它用标准C语言编写并以源代码形式开放,编译后仅仅一百余K,可以很方便的嵌入其他程序中,使得开发过程简单快速。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服务器将用户请求发送至对应的第四服务器。第四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请求,将处理结果经由所述第三服务器和第一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因此,在多个用户请求对应不同第四服务器时,多个第四服务器可以并行处理用户请求,加快数据处理速度,同时提高服务器构架稳定性,避免在用户请求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服务器构架出现崩溃现象。
更进一步地,第一服务器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各种用户请求,即对移动终端显示一个端口,从而提高服务器构架的安全性。同时本申请还可以依据用户请求数量,更改第四服务器数量,提高构架扩展性能。
请参阅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另一种流程图,本流程图适用于第三服务器第i次接收到用户请求,其中i大于1,其以图1为基础,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
步骤302:第一服务器判断所述用户请求是否为用户登录请求,如果是,执行步骤303,如果否,执行步骤306。
步骤303: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步骤304:第二服务器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匹配的数据,获取处理结果。
步骤305:第二服务器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三服务器,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结束当前处理流程。
步骤306: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1至步骤306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分别步骤101至步骤106的具体实施过程相同,对此不再加以阐述。
步骤307:第三服务器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数据,分析所述数据,确定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1至步骤307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分别步骤101至步骤107的具体实施过程相同,对此不再加以阐述。
步骤308:第三服务器判断上一次确定的第四服务器和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是否为同一所述第四服务器,如果不是,执行步骤309,如果是,执行步骤312。
其中,第三服务器针对同一个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判断上一次确定的第四服务器和当前确定的第四服务器是否为同一第四服务器。具体可以为:第三服务器判断上一次确定的第四服务器和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是否为同一所述第四服务器可以通过判断同一个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两次用户请求对应的第四服务器的IP地址是否相同来确定,如果IP地址相同,第三服务器判断上一次确定的第四服务器和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为同一所述第四服务器;如果IP地址不相同,第三服务器判断上一次确定的第四服务器和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不为同一所述第四服务器。
步骤309:第三服务器将其保存的用户数据发送至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以及数据服务器中,以保证两个第四服务器以及第四服务器与数据服务器中数据同步。其中,当前确定的第四服务器是指第三服务器接收到用户请求后,所确定的与用户请求对应的第四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用户数据是指第四服务器在处理用户请求时得出的数据。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服务器保存第四服务器发送的用户数据是为了防止同一个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从一个第四服务器处理切换至另一个第四服务器处理时,用户请求切换后出现用户数据不同步现象,从而导致请求处理出错。
在第三服务器确定同一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两次用户请求对应不同的第四服务器时,第三服务器发送退出指令至上一次确定的第四服务器。第四服务器在接收到退出指令后,结束用户请求的处理。
步骤310:第三服务器将用户请求发送至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并将分析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步骤311:第四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请求,将处理结果经由所述第三服务器和第一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步骤310和步骤311的具体实施过程请分别参阅步骤108和步骤109,对此不再加以说明。
步骤312:第三服务器将用户请求发送至上一次确定的第四服务器,执行步骤311。
应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快数据处理速度,提高服务器构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可以保证不同第四服务器处理同一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时数据一致,从而避免请求处理出错。
对于前述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可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以上对本申请所提供的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服务器架构包括移动终端、服务器集群和数据服务器,其中,所述数据服务器内有数据库,所述数据库保存有与用户请求相对应的各种数据,所述服务器集群包括第一服务器、第二服务器、第三服务器和多个第四服务器,所述第一服务器与所述移动终端相连,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第三服务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数据服务器,且所述第二服务器和所述第三服务器相互连接,所述多个第四服务器全部连接所述第三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服务器和所述第四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格式遵循Lua脚本语言标准,所述第一服务器和所述第二服务器之间的信令交互格式遵循C++语言标准;
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器接收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用户请求,判断所述用户请求是否为用户登录请求;
在所述用户请求为用户登录请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二服务器;
所述第二服务器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登录请求匹配的数据,获取处理结果;
所述第二服务器将所述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第三服务器,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在所述用户请求不为用户登录请求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服务器将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所述第三服务器;
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数据,分析所述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
所述第三服务器将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发送至与其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并将分析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所述第四服务器处理所述用户请求,将处理结果经由所述第三服务器和第一服务器发送至所述移动终端,并将处理结果中的数据同步至所述数据服务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数据,分析所述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区域标识,确定每个所述区域标识对应的第四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数据,分析所述数据,确定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包括:所述第三服务器依次对每个所述用户请求,获取所述用户请求中携带的位置数据,并从所述数据库中选取与所述用户请求匹配的区域数据,确定包括所述位置数据的区域数据以确定每个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移动终端发送的同一个用户的用户请求,在确定所述用户请求对应的所述第四服务器之后还包括:所述第三服务器判断上一次确定的第四服务器和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是否为同一所述第四服务器,如果不是,所述第三服务器将保存的用户数据发送至当前确定的所述第四服务器以及数据服务器中。
CN201210105559.1A 2012-04-11 2012-04-11 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49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5559.1A CN102624924B (zh) 2012-04-11 2012-04-11 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105559.1A CN102624924B (zh) 2012-04-11 2012-04-11 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4924A true CN102624924A (zh) 2012-08-01
CN102624924B CN102624924B (zh) 2015-02-04

Family

ID=46564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10555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24924B (zh) 2012-04-11 2012-04-11 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62492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2084A (zh) * 2017-11-28 2018-03-30 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基于web服务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616762A (zh) * 2016-12-12 2018-10-02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服务器的共享方法及视联网服务器
CN111338883A (zh) * 2018-12-18 2020-06-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架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86445A (zh) * 2020-01-15 2020-09-22 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u3d的网络攻防竞赛平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3829A (zh) * 2002-01-22 2005-08-10 雅虎公司 在非即时消息传送环境中提供即时消息传送功能
CN1972311A (zh) * 2006-12-08 2007-05-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集群均衡负载的流媒体服务器系统
CN101079925A (zh) * 2006-12-25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即时通信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16136A (zh) * 2008-06-26 2009-12-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方法及服务集成平台系统
CN101719097A (zh) * 2009-12-24 2010-06-02 深圳市金蝶移动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脚本的调试方法、系统和自动化应用服务器
CN101876978A (zh) * 2009-04-30 2010-11-03 刘长龙 一种网站导航系统及方法
CN101882260A (zh) * 2009-09-15 2010-11-10 童超 信访督办管理系统
CN102045270A (zh) * 2010-11-30 2011-05-04 北京迅捷英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聊天服务器系统、构建聊天服务器系统的方法以及聊天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3829A (zh) * 2002-01-22 2005-08-10 雅虎公司 在非即时消息传送环境中提供即时消息传送功能
CN1972311A (zh) * 2006-12-08 2007-05-3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集群均衡负载的流媒体服务器系统
CN101079925A (zh) * 2006-12-25 2007-11-2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分配即时通信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1616136A (zh) * 2008-06-26 2009-12-3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提供互联网服务的方法及服务集成平台系统
CN101876978A (zh) * 2009-04-30 2010-11-03 刘长龙 一种网站导航系统及方法
CN101882260A (zh) * 2009-09-15 2010-11-10 童超 信访督办管理系统
CN101719097A (zh) * 2009-12-24 2010-06-02 深圳市金蝶移动互联技术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脚本的调试方法、系统和自动化应用服务器
CN102045270A (zh) * 2010-11-30 2011-05-04 北京迅捷英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聊天服务器系统、构建聊天服务器系统的方法以及聊天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616762A (zh) * 2016-12-12 2018-10-02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服务器的共享方法及视联网服务器
CN108616762B (zh) * 2016-12-12 2019-11-19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服务器的共享方法及视联网服务器
CN107862084A (zh) * 2017-11-28 2018-03-30 湖北三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基于web服务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38883A (zh) * 2018-12-18 2020-06-26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器架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86445A (zh) * 2020-01-15 2020-09-22 博智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u3d的网络攻防竞赛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24924B (zh) 2015-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78342B (zh) 多账号验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94673A (zh) 基于用户授权信息的认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60724B (zh) 游戏角色的共享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262964A (zh) 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020529A (zh) 一种基于场景模型的软件漏洞分析方法
CN104391694B (zh) 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公共服务支撑平台系统
CN106528393A (zh) 一种WebService的Mock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71838A (zh) 一种第三方账号的登录控制方法及用户中心平台
US9823922B1 (en) Source code mapping through context specific key word indexes and fingerprinting
KR102080156B1 (ko) 자동 재충전 시스템, 방법 및 서버
CN110430187A (zh) 工控系统中的通信报文安全审计方法
CN109302394A (zh) 一种终端防模拟登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7517124A (zh) 基于tcp协议远程配置版本管理软件svn权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624924A (zh) 一种服务器架构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EP3129911A1 (en) User-specific application activation for remote sessions
CN111666546A (zh) 应用的登录方法和装置
CN107040518A (zh) 一种私有云服务器登录方法及系统
JP2021192214A (ja) 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動作状態を検証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haudhary et al. The Astounding Relationship: Middleware, Frameworks, and API
CN109660487B (zh) 基于h5网页的授权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4580210A (zh) 云平台环境下的防盗链方法、防盗链组件和云平台
CN112035282A (zh) 应用于云平台的api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8833371A (zh)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客户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12565225B (zh) 用于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30010B (zh) 提供服务器信息的查询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2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