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12659A - 融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 - Google Patents

融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12659A
CN102612659A CN2011800045312A CN201180004531A CN102612659A CN 102612659 A CN102612659 A CN 102612659A CN 2011800045312 A CN2011800045312 A CN 2011800045312A CN 201180004531 A CN201180004531 A CN 201180004531A CN 102612659 A CN102612659 A CN 1026126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llection
geophysical data
parameter
index
geophys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453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12659B (zh
Inventor
G·埃内方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vron USA Inc
Original Assignee
Chevron US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vron USA Inc filed Critical Chevron USA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6126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26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126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1265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2Transforming one recording into another or one representation into anoth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00Seismology; Seismic or acous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 G01V1/28Processing seismic data, e.g. for interpretation or for event detection
    • G01V1/36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on records, e.g. correcting spread; Correlating seismic signals; Eliminating effects of unwanted energy
    • G01V1/362Effecting static or dynamic corrections; St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11/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methods combining techniqu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1V1/00 - G01V9/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30Noise handling
    • G01V2210/32Noise reduction
    • G01V2210/322Trace stac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2210/00Details of seismic processing or analysis
    • G01V2210/40Transforming data repres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Circuits Of Receivers In General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表示至少第一和第二重叠的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可被聚合。可获得表示第一地球物理空间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表示第二地球物理空间的第二地球物理数据。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可与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分离和离散。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可从第一参数域变换到第三参数域,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可从第二参数域变换到第三参数域。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与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在第三参数域中融合以产生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可从第三参数域变换到第四参数域。

Description

融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
背景技术
按惯例,为提高信噪比将如地球物理数据集之类的数据集组合,从而强化(accentuate)其中的显著(即突出或明显)特征。通常情况下,数据集堆叠(stacking)被实现用于这样的组合。堆叠包括将数据集相加在一起。然而,在堆叠后的数据集中,相对于包含在所有数据集中的显著特征,包含在其中仅一些数据集中的显著特征强化程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方面涉及一种聚合表示至少第一和第二重叠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实现,计算机处理器与用该处理器可执行的指令编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操作地连接。该方法可包括从与计算机处理器通信的数据存储系统获取表示第一地球物理空间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含有第一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第一参数域描述第一地球物理空间的特性。可由遍历第一参数域大小的第一索引来对第一参数域附以索引。该方法还可包括从存储系统获取表示第二地球物理空间的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含有第二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可由遍历第二参数域的大小的第二索引来对第二参数域附以索引。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可与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分离和离散。该方法还可包括通过可执行指令将来自第一参数域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变换到第三参数域。可由遍历第三参数域的大小的第三索引来对第三参数域附以索引。第三参数域的第三索引可与第一参数域的第一索引和第二参数域的第二索引不同。该方法可包括通过可执行指令将来自第二参数域的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变换到第三参数域。此外,该方法可包括通过可执行指令将第三参数域中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以产生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该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关于第三参数域的第三索引指定适于第三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对于包含于第三参数的第三索引中的给定索引值,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融合的实现包括:(a)从(i)和(ii)中选择其一,(i)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三参数域中的第一参数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ii)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的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以及(b)将所选择的数据值作为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的数据值包含于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中。该方法另外可包括通过可执行指令将来自第三参数域的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变换到第四参数域。用位置对第四参数域附以索引。
本发明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系统,该系统被配置成聚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所述系统可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程序模块的处理器。计算机程序模块可包括数据模块、变换模块、和/或融合模块。数据模块可被配置成从电子存储器获取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集。地球物理数据集可相互离散并且提供地球物理空间的分离的表示。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含有相应初始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由遍历与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相应的参数域的大小的初始索引对该初始参数域附以索引。变换模块可被配置成将各个地球物理数据集从其初始参数域变换到变换参数域,从而在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变换之后,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含有由遍历变换参数域的变换索引附以索引的变换参数域的变换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融合模块可被配置成融合变换参数域中的地球物理数据集,以产生含有针对该索引的变换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的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响应于包括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模块可被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针对在变换参数域的索引中的给定索引值,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a)从(i)和(ii)中选择其一,(i)针对给定索引值的在第二参数域中的第一参数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ii)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的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以及(b)将所选择的数据值作为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的数据值包含于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变换模块可进一步被配置成将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从变换参数域变换到最终参数域,使得在被变换之后,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由遍历最终参数域的最终索引附以索引的变换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特性,以及操作方法和相关结构元件和零件组合的功能和制造的经济性,在参照附图考虑下面的说明和权利要求书的基础上将变得更清楚,所有附图构成了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零件。但是,应当明确理解的是,附图仅仅是为了图解和说明,并没有意图成为本发明界限的定义。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的“一”、“一个”、“该”包括复数指称,除非上下文意另有明确规定。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一个被配置成聚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的示例性系统。
图2示出了堆叠数据集和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融合数据集之间的概念比较。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聚合表示至少第一和第二重叠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的方法。
图4A和4B显示了堆叠的数据集和由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融合的数据集之间的示例性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被配置成聚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的示例性系统100。本发明的实施例允许将不同的数据集融合在一起形成单个融合数据集,从而含在不同数据集中的显著特征同时可见,同时保留各自的幅度(amplitude)。也就是说,融合数据集包含真振幅和存在于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数据集中、但不一定是每个数据集中的相干信息。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技术是在地球物理数据的上下文中进行描述,但其思想可应用于任何聚合数据的领域,诸如例如,医疗成像、遥感、和航空导航辅助。  如图1所示,系统100包括用户接口102、一个或多个信息资源104、电子存储器106和处理器108。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在描述本技术时不是必要的附加组件。
用户接口102被配置成提供系统100和用户之间的接口,通过该接口用户可以向系统100提供信息和从系统100接收信息。这使得数据、结果、和/或指令、和任何其它可传输项目(统称为“信息”)能够在用户和系统100之间传输。如这里使用的那样,术语“用户”可指单个人或一组相互合作的人。适于包含在用户接口102的接口设备的例子包括:键盘、按钮、开关、键盘、旋钮、手柄、显示屏、触摸屏、扬声器、麦克风、指示灯、声音警报器和打印机。在一实施例中,用户接口102实际上包括多个单独的接口。
应当明白的是,无论硬接线还是无线,其它通信技术也可被本发明考虑为用户接口102。例如,本发明设想,用户界面102可与电子存储器106提供的可移除存储器接口集成。在这个例子中,信息可从可移除存储器(例如:如智能卡、闪存驱动器、可移除磁盘等)装载进系统100,这使一个或多个用户能够定制系统100的实现。其它适于作为用户接口102与系统100一同使用的示例性输入装置和技术包括但不仅限于:RS-232端口、RF链路、IR链路、调制解调器(电话,线缆或其它)。简言之,任何用于与系统100传输信息的技术可被本发明考虑作为用户接口102。
信息资源104包括一个或多个与感兴趣的地质空间和/或产生感兴趣的地质空间的地球模型的过程有关的信息源。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信息资源104之一可包括在感兴趣的地质空间或其附近获得的地震数据、由此获得的信息、和/或与获得相关的信息。地震数据可包括地震数据的单个迹线、或在从源通过感兴趣的地质空间传播的地震能量的一个通道上记录的数据。从地震数据得到的信息可包括:例如,速度模型、与用来对地震能量经过感兴趣的地质空间的传播建模的波束有关的波束特性、与用来对地震能量经过感兴趣的地质空间的传播建模的波束有关的格林函数(Green′s function)、和/或其它信息。与地震数据的获得相关的信息可以包括:例如,与地震能量源的位置和/或取向、一个或多个地震能量探测器的位置和/或取向、源产生能量的时间和能量被引导进入感兴趣的地质空间的时间、和/或其它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存储器106包含电子地存储信息的电子存储介质。电子存储器106的电子存储介质可包括与系统100整体提供(即,实质上不可移除)的系统存储器、和/或通过如端口(例如,USB端口、火线端口等)或驱动器(例如,磁盘驱动器等)与系统100可移除地连接的可移动存储器。电子存储器1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光学可读存储介质(如光盘等)、磁可读存储介质(如磁带、磁性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等)、基于电荷的存储介质(如EEPROM、RAM等)、固态存储介质(如闪存驱动器等)、和/或其它电子可读存储介质。电子存储器106可存储软件算法、处理器108确定的信息、通过用户接口102接收的信息、从信息资源104接收的信息、和/或其它使100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信息。电子存储器106可以是系统100内的一个单独的组件,或者电子存储器106可与系统100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组件(如处理器108)整体提供。
处理器108可被配置成提供系统100的信息处理能力。如此,处理器1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数字处理器、模拟处理器、被设计用来处理信息的数字电路、被设计用来处理信息的模拟电路、状态机、和/或用于电子地处理信息的其它机制。虽然处理器108在图1中表示为单一实体,但这只是为了图解说明的目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处理器108可包括多个处理单元。这些处理单元可物理地设置在同一个设备或计算平台中,或处理器108可表示多个协同工作的设备的处理功能。
如图1所示,处理器108可被配置成执行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模块。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模块可包括数据模块110、注册模块112、变换模块114、融合模块116、和/或其它模块当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8可被配置成:通过软件,硬件,固件,软件、硬件和/或固件的某种组合,和/或用于在处理器108上配置处理功能的其它机制,执行模块110、112、114、和/或116。
应当意识到的是,虽然模块110、112、114和116在图1中表示成共同位于同一处理单元中,但在处理器108包括多个处理单元的实施方式中,模块110、112、114和/或11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远离其它模块设置。对下文所述的不同模块110、112、114、和/或116所提供的功能的描述是为了图解说明的目的,并不是意图进行限制,因为模块110、112、114、和/或116中的任何一个可提供比描述的更多或更少的功能。例如,模块110、112、114、和/或116中的一个或多个可省略,并且被省略模块的一些或所有功能可由模块110、112、114、和/或116中的其它模块提供。又例如,处理器108可被配置成执行可完成一些或所有归属于模块110、112、114、和/或116之一的一些或所有功能的一个或多个附加模块。
数据模块110可被配置成从电子存储器(如电子存储器106)或其它信息源(如信息资源104)获取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集。地球物理数据集相互离散并且提供地球物理空间的单独表示。例如,所获得的地球物理数据集可使用不同的获取技术获取,和/或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不同方面(如速度、反射率等)。所获得的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在不同时间获取。在被其它模块(如模块112、114、和/或116)处理之前,所获得的地球物理数据集可能已用不同的技术处理过。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地震数据集。地球物理数据集大小可相同或不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由遍历与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相应的参数域的大小的初始索引附以索引的相应初始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
作为非限制性的例子,由示例性实施方式获取或使用的数据集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使用相同和/或不同处理流程处理的过去的和/或最近的数据集;来自一个或多个方位角的波场和/或反射率;从使用不同处理流程的相同输入数据集(如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成像算法的迁移数据集、来自第三方的最终产品等)得到的产物(例如、反射率、波场、速度模型、属性等);先于预测衰减的波场(如由SRME、时移和/或其它方法预测的多波(multiple),由建模和/或干涉方法预测的地滚波(groundroll)等);和由此获得的波场、属性和/或性质;从地震、边缘和/或曲率数据集获得的反射率、属性和/或性质;电磁数据集;重力数据集和/或其它地球物理信息。
注册模块112可被配置成对准数据模块110响应未对准的地球物理数据集获得的地球物理数据集。当地球物理数据集的相应角落不包含相应的数据时,当地球物理数据集具有不同尺寸或标度时,和/或当地球物理数据集由于其它原因未对准时,地球物理数据集之间的未对准可出现。因此,使用移位、倾斜、缩放、旋转、坐标拉伸(rubber-sheeting)、和/或其它处理技术其中之一或多个,对准地球物理数据。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对准可基于包含在地球物理数据集中的数据的幅度和/或相位。例如,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对准可包括将由数据模块110获得的多个地球物理数据集之间的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显著特征进行关联,其中,相应的显著特征是基于包含于在这些显著特征处的地球物理数据集中的数据的幅度确定的。
变换模块114可被配置成变换由数据模块110获得的各个地球物理数据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将各个地球物理数据集从各个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初始参数域变换到变换参数域。这样的变换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拉冬变换(Radon transform)、小波变换(wavelettransform)、曲波变换(curvelet transform)、波原子变换(wave atomtransform)、条带波变换(bandelet transform)、小波束变换(beamlettransform)、轮廓变换(contourlet transform)、方向波变换(directionlet transform)、小边特征变换(edgelet transform)、地震波变换(seislet transform)、剪切波变换(shearlet transform)、或者表面波变换(surfacelet transform)和/或其它的变换。在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变换之后,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含有由遍历变换参数域的变换索引附以索引的变换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
融合模块116可被配置成融合在变换参数域中的地球物理数据集以产生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该融合地球物理数据含有针对索引的变换参数域参数的数据值。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响应包括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模块116可被配置成针对变换参数域的索引的特定索引值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采用的方式是在(i)和(ii)中选择其一:(i)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二参数域中的第一参数由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ii)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由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融合模块116可被配置成使用选择规则完成这样的选择。选择规则可导致量值最大的值、值最大的值、或基于其它度量的值的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接口102接收用户选择和/或选择规则的规范。选择规则的应用可响应这样选择和/或规范的接收。融合模块116可被配置成通过将所选择的数据值作为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的数据值包含于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中,在变换参数域中关于索引的给定索引值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在融合(或融合过程中涉及)三个或三个以上数据集的实施方式中,选择规则可以协作。例如,当一定比率的其它数据集在第一数据集系数的指定容限内时选择第一数据集的系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户可通过用户接口102构造一个或多个新选择规则。这样的新选择规则可基于构建块(building block)、指令、和/或其它因素。
图2示出了面板202中的堆叠数据集和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面板204中的融合数据集之间的概念比较。面板202和204开始于数据集206、数据集208和数据集210。举例而言,数据集206、208和210中的数据可假定为零,除非另有说明。数据集206包含两个显著特征,即,值为-1(负一)的特征212和值为1(正一)的特征214。数据集208包含作为显著特征的、与数据集206一样的特征214和值为1(正一)的特征216。数据集210含有与数据集206一样的显著特征(即特征212和214)。这样,特征212包含在其中两个数据集中,特征214包含在所有三个数据集中,特征216仅包含在其中一个数据集中。
如面板202所示,通过堆叠数据集206、208和210能够获得堆叠数据集218。堆叠数据集218中的特征220是特征212的堆叠表示,堆叠数据集218中的特征222是特征214的堆叠表示,堆叠数据集218中的特征224是特征216的堆叠表示。当数据集206、208和210的所有显著特征在堆叠数据集218中可见时,没有包含在每个和每一个数据集206、208和210的显著特征的幅度减少。更具体地说,由于特征212仅包含在其中两个数据集中,堆叠数据集218中的相应特征220的幅度是-2/3(负三分之二),并且由于特征216仅包含在其中一个数据集中,堆叠数据集218中的相应特征224的幅度是1/3(正三分之一)。只有堆叠数据集218中的特征222保持了相应特征214的幅度,因为特征214包含在所有三个数据集206、208和210中。
与面板202相比,面板204表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通过将数据集206、208和210融合获得的融合数据集226。融合数据集226中的特征228是特征212的融合表示,融合数据集226中的特征230是特征214的融合表示,而融合数据集226中的特征232是特征216的融合表示。尽管事实上,不是所有特征212、214和216分别包含在每个数据集206、208和210中,但特征212、214和216各自的幅度都在融合数据集226中保持。也就是说,融合数据集226中的特征228与特征212的幅度相同,融合数据集226中的特征230与特征214的幅度相同,融合数据集226中的特征232与特征216的幅度相同。
再参照图1,变换模块114还可被配置成将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从变换参数域变换到最终参数域。根据示例性实施例,变换模块114可变换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从而在被变换之后,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由遍历最终参数域的最终索引附以索引的变换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最终索引可以是地球物理空间内的位置。
图3示出了针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聚合表示至少第一和第二重叠的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的方法300。下面介绍方法300的操作,目的是为了说明。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300可在具有未描述的一个或多个附加操作的情况下,和/或没有其中一个或多个所讨论的操作的情况下完成。此外,图3中表示的和下文描述的方法300操作的顺序不是限制性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300可用一个或多个处理设备(例如,数字处理器、模拟处理器、被设计用来处理信息的数字电路、被设计用来处理信息的模拟电路、状态机、和/或用于电子地处理信息的其它机制)实现。一个或多个处理设备可包括响应电子地存储在电子存储介质上的指令,执行方法300的操作中的一些或全部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一个或多个处理设备可包括通过硬件、固件、和/或软件配置成专门被设计执行方法300的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设备。
在操作302,获得表示第一地球物理空间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可从数据存储系统(如电子存储器106)或者其它信息源(如信息资源104)获得。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含有描述第一地球物理空间的特性的第一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可由遍历第一参数域的大小的第一索引来为第一参数域附以索引。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索引可以对应于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通过数据模块110的执行来实现操作302。
在操作304,获得表示第二地球物理空间的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第二球物理数据集可从数据存储系统(如电子存储器106)或者其它信息源(如信息资源104)获得。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含有第二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可由遍历第二参数域的大小的第二索引来为第二参数域附以索引。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索引可以对应于位置。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可与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分离和离散。根据一些实施例,可以执行数据模块110以完成操作304。
应当注意的是,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包括各种数据。例如,与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相比,第一地球物理数据数据集可使用不同的获取技术获取。又如,与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相比,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可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不同特征。地球物理空间的特征可包括但不限于:速度、反射率、和/或地球物理空间的其它特征。再如,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在时间上远离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获取时间的时间被获取。此外,在进行任何变换之前,可与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处理相比对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进行不同的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或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包括地震数据集。
在操作306,响应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之间的未对准,完成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之间的对准。与注册模块112相关论述一样,当第一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相应角落不包含相应数据时,当第一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具有不同尺寸或等级时,和/或当第一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由于其它原因未对准时,可出现未对准。操作306可包括,例如,应用到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或第二物理数据集的移位、倾斜、缩放、旋转、坐标拉伸、和/或其它处理技术。操作306中进行的对准可基于包含在地球物理数据集中的数据的幅度和/或相位。例如,对准可包括将第一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之间相应的一个或多个显著特征进行关联。这样的相应的显著特征可基于在这些显著特征处的包含在第一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中的数据的幅度来确定。根据一些实施例,操作306可通过注册模块112的执行而进行。
在操作308,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从第一参数域变换到第三参数域。该第三参数域可由遍历第三参数域的大小的第三索引被附以索引。第三参数域的第三索引可与第一参数域的第一索引和/或第二参数域的第二索引不同。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变换模块114可被执行为进行操作308。
在操作310,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从第二参数域变换到第三参数域。应当注意的是,依据不同的实施例,在操作308和/或操作310中进行的变换可包括傅立叶变换、拉冬变换、小波变换、曲波变换、波原子变换、条带波变换、小波束变换、轮廓变换、方向波变换、小边特征变换、地震波变换、剪切波变换、表面波变换和/或任何其它的变换。操作31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变换模块114的执行来进行。
在操作312,在第三参数域中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以产生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可针对第三参数域的第三索引指定第三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根据示例性实施例,融合模块116可被执行以进行操作312。
对于包括在第三参数的第三索引中的给定索引值,操作312的进行可包括:从(i)和(ii)中选择其一:(i)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三参数域中的第一参数由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ii)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由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数据值。这样的选择可包括使用选择规则。选择规则可导致量值最大的值的选择、值最大的值的选择、或基于另一度量的值的选择。通过如用户接口102的方式接收用户选择和/或预定选择规则的规范。预定选择规则的应用可响应于这样的选择和/或规范的接收而进行。对于第三参数的第三索引中包括的给定索引值,操作312的进行还可包含将选择数据值作为在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的数据值包括在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中。
在操作314,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从第三参数域变换到第四参数域。按位置为第四参数域附以索引。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操作314可通过变换模块114的执行来进行。
虽然没有在图3中描述,依据一些实施例,方法300还可包括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处理。例如,可通过如数据模块110的执行获得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该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可至少部分表示第三地球物理空间。该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可含有在一个或多个相应初始参数域中的参数的数据值,由遍历初始参数域的初始索引为初始参数域附以索引。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可与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分离和离散。第三地球物理空间至少可包括第二地球物理空间与第一物理空间的重叠部分的一部分。响应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中的任何一个与第一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之间的未对准,可以执行注册模块112以使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中各个数据集与第一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对准。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可被变换到第三参数域,如通过变换模块114的执行。这样,在第三参数域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见操作312)可包含将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与第一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从而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针对第三参数域的第三索引的第三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
图4A和4B显示了堆叠的数据集和由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融合的数据集之间的示例性比较。图4A示出了在TX域中的各数据集,TX域中垂直轴代表时间,横轴表示空间位置。面板402显示了对于给定地质区域的经缩放的速度数据,而面板404显示了相同地质区域的反射率数据。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面板402的经缩放的速度数据与面板406的反射率数据融合以产生融合数据集,融合数据集显示在面板406中。用于产生面板406的融合数据集的特定变换是曲波变换。面板408显示了通过将面板402的经缩放的速度数据与面板406的反射率数据相加而产生的堆叠数据集。请注意,面板402和面板404中所见的重要特征的幅度保留在面板406的融合数据集中。与此相反,相对于面板406的融合数据集,在面板408的堆叠数据集中,面板402和面板404中所见的许多重要特征看上去被洗脱了或者加重程度较低。
现在参见图4B,图4A中相同的数据集被图解表示在FX域,FX域中纵轴代表频率,横轴代表的空间位置。面板410显示了对于给定地质区域的经缩放的速度数据,而面板412显示了相同地质区域的反射率数据。利用本发明的实施例,面板410的经缩放的速度数据与面板412的反射率数据融合以产生融合数据集,该融合数据集显示在面板414中。用于产生面板414的融合数据集的特定变换是曲波变换。面板416显示了通过将面板410的经缩放的速度数据与面板412的反射率数据相加而产生的堆叠数据集。请注意,面板410和面板412中所见的重要特征的幅度保留在面板414的融合数据集中。与此相反,相对于面板414的融合数据集,在面板416的堆叠数据集中,面板410和面板412中所见的许多重要特征显得生动程度较低或者加重程度较低。
虽然为了说明,基于目前被认为是最实用和最优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描述以用于示例,但应当明白的是,如此详细说明仅是为了示例并且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公开的实施例,但与此相反,如此详细说明旨在涵盖在所有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修改和等同配置。例如,可以理解,本发明预期,在可能范围内,任何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能够与其它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相组合。

Claims (15)

1.一种聚合表示至少第一和第二重叠的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与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来编码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操作地连接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处理器实现,所述方法包括:
从与计算机处理器通信的数据存储系统获得表示第一地球物理空间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描述第一地球物理空间的特性的第一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由遍历第一参数域的大小的第一索引为第一参数域附以索引;
从存储系统获得表示第二地球物理空间的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第二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由遍历第二参数域的大小的第二索引为第二参数域附以索引,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与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分离和离散;
通过可执行指令,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从第一参数域变换到第三参数域,该第三参数域由遍历第三参数域的大小的第三索引被附以索引,第三参数域的第三索引与第一参数域的第一索引和第二参数域的第二索引不同;
通过可执行指令将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从第二参数域变换到第三参数域;
通过可执行指令将第三参数域中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以产生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该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针对第三参数域的第三索引指定第三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
其中针对包含于第三参数的第三索引中的给定索引值进行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融合包括:
(a)从(i)和(ii)中选择其一,(i)针对在给定索引值处的第三参数域中的第一参数由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ii)针对该给定索引值处的第一参数由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以及
(b)将所选择的数据值作为针对在给定索引值处的第一参数的数据值包含于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中;以及
通过可执行指令将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从第三参数域变换到第四参数域,按位置为第四参数域附以索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操作(a)包括使用选择规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接收对选择规则的用户选择,并且其中,在操作(a)应用选择规则是响应于接收到所述选择而进行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规则在操作(a)导致量值最大的值的选择。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选择规则在操作(a)导致数值最大的值的选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变换包括以下变换中的一个或多个:傅立叶变换、拉冬变换、小波变换、曲波变换、波原子变换、条带波变换、小波束变换、轮廓变换、方向波变换、小边特征变换、地震波变换、剪切波变换、或者表面波变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该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至少部分表示第三地球物理空间,该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在一个或多个相应初始参数域中的参数的数据值,该初始参数域由遍历该初始参数域的初始索引被附以索引,该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与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分离和离散,第三地球物理空间至少包括第二地球物理空间与第一物理空间的重叠部分的一部分;以及
将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变换到第三参数域,
其中,将第三参数域中的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包含:将一个或多个附加地球物理数据集与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使得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针对第三参数域的第三索引的第三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与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相比,第一地球物理数据数据集使用不同的获取技术而被获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变换进行之前对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进行了处理,该处理与在第二变换执行之前对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处理不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在时间上远离获取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时间的时间被获得。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是地震数据集。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索引和/或第二索引是位置。
13.一种被配置成聚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一个或者多个被配置成执行计算机程序模块的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模块包括:
数据模块,被配置成从电子存储器获得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集,地球物理数据集相互离散并且提供地球物理空间的分离的表示,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相应初始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该初始参数域由遍历与该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相应的参数域的大小的初始索引被附以索引;
变换模块,被配置成将各个地球物理数据集从其初始参数域变换到变换参数域,使得在所述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被变换之后,所述给定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变换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该变换参数域由遍历变换参数域的变换索引被附以索引;
融合模块,被配置成在变换参数域中融合各个地球物理数据集以产生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针对索引的变换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
其中,响应包括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的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模块被配置成通过以下操作,针对在变换参数域的索引中的给定索引值,将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和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融合:
(a)从(i)和(ii)中选择其一,(i)针对该给定索引值的在第二参数域中的第一参数由第一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ii)针对该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由第二地球物理数据集指定的数据值,以及
(b)将所选择的数据值作为针对给定索引值的第一参数的数据值包含于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以及
变换模块还被配置成将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从变换参数域变换到最终参数域,使得在被变换之后,融合地球物理数据集含有变换参数域的参数的数据值,该变换参数域由遍历最终参数域的最终索引附以索引。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中,融合模块被配置成使得操作(a)包括使用选择规则。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系统,还包括被配置成接收对选择规则的用户选择的用户接口,在操作(a),选择规则的应用是响应于接收到这样的选择而进行的。
CN201180004531.2A 2010-04-23 2011-03-25 融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26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766,355 US8279707B2 (en) 2010-04-23 2010-04-23 Fusing geophysical data representing a geophysical space
US12/766,355 2010-04-23
PCT/US2011/030041 WO2011133289A2 (en) 2010-04-23 2011-03-25 Fusing geophysical data representing a geophysical spa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2659A true CN102612659A (zh) 2012-07-25
CN102612659B CN102612659B (zh) 2015-05-13

Family

ID=44815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453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612659B (zh) 2010-04-23 2011-03-25 融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8279707B2 (zh)
EP (1) EP2561459B1 (zh)
CN (1) CN102612659B (zh)
AU (1) AU2011243176B2 (zh)
BR (1) BR112012009156A2 (zh)
CA (1) CA2797064C (zh)
EA (1) EA201291102A1 (zh)
WO (1) WO2011133289A2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7759A (zh) * 2014-11-05 2017-08-18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多维地球物理数据可视显示的系统和方法
CN110361792A (zh) * 2019-06-24 2019-10-22 山东大学 一种地球物理数据融合及成像方法、介质与设备
US11360225B1 (en) 2021-03-02 2022-06-14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arthquak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type geophysical data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253838A1 (en) * 2012-03-26 2013-09-26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4d seismic data
US20140269186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solating signal in seismic data
US20140278118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Chevron U.S.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ttenuating noise in seismic data
US10267940B2 (en) 2015-10-05 2019-04-23 Pgs Geophysical As Noise template adaptation
US11086038B2 (en) 2017-10-20 2021-08-10 Pgs Geophysical As Seismic noise attenuation using adaptive subtraction with improved noise estimation
US11112516B2 (en) * 2018-04-30 2021-09-07 Schlumberge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Data fusion technique to compute reservoir quality and completion quality by combining various log measurements
CN109991664A (zh) * 2019-04-12 2019-07-09 吉林大学 基于噪声建模分析的沙漠地震勘探随机噪声消减方法
CN110728224B (zh) * 2019-10-08 2022-03-1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深度Contourlet网络的遥感图像分类方法
CN116736374A (zh) * 2023-06-20 2023-09-12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多方位地震数据的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7272A (en) * 1991-08-19 1994-04-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Minefield reconnaissance and detector system
US5321613A (en) * 1992-11-12 1994-06-14 Coleman Research Corporation Data fusion workstation
US20020109622A1 (en) * 1999-12-22 2002-08-15 Hot/Shot Radar Inspections, Llc Radar cross-section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nalysis of insulative structures
US20060041795A1 (en) * 2004-08-20 2006-02-23 Gabelmann Jeffrey M Data-fusion receiver
US20100212909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Anatoly Baumstein Method For Analyzing Multiple Geophysical Data Se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3875A (en) * 1990-11-15 1991-12-17 Amoco Corporation Method of enhancing geophysical data
US7477992B2 (en) * 2005-02-18 2009-01-13 Exxonmobil Upstream Research Company Method for combining seismic data sets
GB2459887B (en) * 2008-05-09 2012-04-25 Total Sa Combining seismic data sets with overlapping bandwidths
US8150794B2 (en) * 2008-06-24 2012-04-03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Data fusion framework for wide-area assessment of buried unexploded ordnance
DK2542920T3 (da) * 2010-03-01 2020-03-09 Bp Corp North America Inc Fremgangsmåde til lokal attribut sammenligning i seismisk behandl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7272A (en) * 1991-08-19 1994-04-26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nergy Minefield reconnaissance and detector system
US5321613A (en) * 1992-11-12 1994-06-14 Coleman Research Corporation Data fusion workstation
US20020109622A1 (en) * 1999-12-22 2002-08-15 Hot/Shot Radar Inspections, Llc Radar cross-section measurement system for analysis of insulative structures
US20060041795A1 (en) * 2004-08-20 2006-02-23 Gabelmann Jeffrey M Data-fusion receiver
US20100212909A1 (en) * 2009-02-20 2010-08-26 Anatoly Baumstein Method For Analyzing Multiple Geophysical Data Set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7759A (zh) * 2014-11-05 2017-08-18 国际壳牌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多维地球物理数据可视显示的系统和方法
CN110361792A (zh) * 2019-06-24 2019-10-22 山东大学 一种地球物理数据融合及成像方法、介质与设备
US11360225B1 (en) 2021-03-02 2022-06-14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Earthquake evaluation method based on multi-type geophysical dat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12659B (zh) 2015-05-13
CA2797064A1 (en) 2011-10-27
WO2011133289A3 (en) 2011-12-22
AU2011243176B2 (en) 2014-12-18
CA2797064C (en) 2017-04-18
EP2561459B1 (en) 2018-08-29
EP2561459A4 (en) 2017-11-08
EP2561459A2 (en) 2013-02-27
EA201291102A1 (ru) 2013-04-30
US20110261648A1 (en) 2011-10-27
WO2011133289A2 (en) 2011-10-27
AU2011243176A1 (en) 2012-04-19
BR112012009156A2 (pt) 2020-08-18
US8279707B2 (en) 2012-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12659A (zh) 融合表示地球物理空间的地球物理数据
Reuter et al. Quantum gravity and the functional renormalization group: the road towards asymptotic safety
Pothen Graph partitioning algorithms with applications to scientific computing
CN101253493B (zh) 在图形处理单元上训练卷积神经网络
US1011413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 geological model honoring horizons and faults
CN106557906A (zh) 一种基于三维建模的仓库管理方法和系统
Mylavarapu et al. Ranked-list visualization: A graphical perception study
CN109345615A (zh) 蒙皮数据生成方法以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87259A (zh) 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叠前数据去噪方法及系统
Klemm et al. Geometry of Killing spinors in neutral signature
Gao et al. Implementation of perfectly matched layers in an arbitrary geometrical boundary for elastic wave modelling
CN114611388A (zh) 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信道特征筛选方法
US20160034612A1 (en) Re-ordered Interpolation and Convolution for Faster Staggered-Grid Processing
CN101620504B (zh) 一种办公套件中矢量化轨迹识别的方法及装置
Li et al. Static geological modelling with knowledge driven methodology
CN102576088A (zh) 集群地震能波至以增强地下成像的系统和方法
CN107544552A (zh) 悬浮摇键操控装置和方法
Pérez-Ruiz et al. Simulation of an irregular free surface with a displacement finite-difference scheme
CN107808360A (zh) 一种端到端自动驾驶系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n et al. Low regularity ill-posedness for non-strictly hyperbolic systems in three dimensions
CN102236895A (zh) 用于计算结构的球形度的方法
Ma et al. A note on the equivalence of three major propagator algorithms for computational stability and efficiency
CN110321822A (zh) 基于最邻近检索的人脸对齐初始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4662447B (zh) 由亚最佳质量的地震图像来推测地层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297960A1 (en) Generating collaborative designs from multiple contributo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5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