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608818A -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608818A
CN102608818A CN2012100996441A CN201210099644A CN102608818A CN 102608818 A CN102608818 A CN 102608818A CN 2012100996441 A CN2012100996441 A CN 2012100996441A CN 201210099644 A CN201210099644 A CN 201210099644A CN 102608818 A CN102608818 A CN 1026088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on electrode
input end
pixel cell
coupled
pix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996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608818B (zh
Inventor
王孝林
张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Suzhou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996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608818B/zh
Priority to TW101117417A priority patent/TWI45936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6088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8818A/zh
Priority to US13/781,884 priority patent/US904783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6088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6088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G09G3/3655Details of drivers for counter electrodes, e.g. common electrodes for pixel capacitors or supplementary storage capaci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06Circuit arrangements or driving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single liquid crystal cel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14Control of polarity reversal in gener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多列数据线、多行扫描线、多个共通电极线、多个像素单元、多个电压缓冲电路以及多个共通电极控制单元。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及对应的行扫描线,各像素单元分别包含一储存电容,其中同一行的像素单元耦接至同一共通电极线。共通电极控制单元驱动共通电极线以透过储存电容对各像素单元进行再次充电。电压缓冲电路耦接于共通电极控制单元与共通电极线之间,当各行像素单元在数据写入期间之外时,电压缓冲电路用以维持各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采用本发明,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共通电极控制单元以减少数据电压所需的变化幅度,减少能耗。

Description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为目前最常见的数字显示设备,请参阅图1,其绘示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100中每一个像素单元120包含驱动开关122、储存电容CST以及像素电容CLC,驱动开关122由扫描线G控制,当扫描线G使能(enable)驱动开关122时,将数据线D上提供数据电压VDATA传送至储存电容CST以及像素电容CLC进行储存。如图2所示,像素电容CLC所储存的像素电压VPIXEL来自数据线D所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
传统的驱动方式中,各储存电容CST大多耦接至相同的共通电极COM,且共通电极COM提供固定的直流电压,称为直流共通电压驱动。在共通电压为直流固定不变(如固定为0伏特)的情况下,为了实现像素的极性反转驱动(点反转、行反转驱动、列反转或帧反转等),数据线D上提供数据电压VDATA需在正负电压电位间(如+5伏特至-5伏特)大幅度改变,较为耗电且充电转换速度较慢。
另一种习知驱动方式提供交流电讯号至共通电极COM,随时间切换共通电压的正负极性(如+5伏特与0伏特),藉此,数据线D上的数据电压VDATA仅须在如0伏特至+5伏特电平间变化,便可达到类似效果。
藉此,可减少数据线D上的数据电压VDATA所需的变化范围。共通电压采用交流驱动时的数据讯号VDATA的电压变化范围已经缩小为直流驱动下的一半,但应用在一些便携式产品上,受限便携式产品的电池续航能力限制,功耗依然显得偏大。因此,希望能设计出像素电压VPIXEL不需完全依赖数据讯号VDATA而改变的驱动方式,以降低液晶显示面板100的整体功耗。
在各像素单元对应的数据线D与共通电极COM亦存在寄生电容Ci,当其中一行像素单元在非数据写入期间仍可能受到其他各行像素单元的讯号干扰。如第二行的数据讯号透过寄生电容Ci影响第一行的共通电极COM。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于本发明中,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共通电极控制单元,于其中一行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由相对应的数据线提供的数据电压用以对该行上的像素单元完成初次充电,随后,于相邻的另一行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共通电极控制单元控制前述其中一行像素单元上的储存电容对其进行充电极性相同的再次充电。如此一来,便可减少数据电压所需的变化幅度,减少能耗。
此外,为了避免其中一行像素单元在非数据写入期间受到其他各行像素单元的讯号干扰,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可进一步包含电压缓冲电路,电压缓冲电路用以指定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避免其中一行像素单元之共通电极线在浮动(floating)电位下受到其他各行像素单元的讯号干扰。
本发明之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多列数据线、多行扫描线、多条共通电极线、多个像素单元、多个电压缓冲电路以及多个共通电极控制单元。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及对应的行扫描线,各像素单元分别包含一储存电容,其中耦接至同一行扫描线的像素单元耦接至同一对应的共通电极线,并且耦接至同一行扫描线的像素单元定义为同一行的像素。每一电压缓冲电路包含输出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输入端,每一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其中一条共通电极线,每一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耦接一第一共通电压源,每一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耦接一第二共通电压源。每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包含输出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及第三输入端,每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其中一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入端,每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两相邻的扫描线,每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耦接一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
本发明之另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包含多列数据线、第一行扫描线、第一共通电极线、第一行像素、第二行扫描线、第二共通电极线、第二行像素以及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第一行像素包含多个像素,该第一行像素的每一像素包含一储存电容,每一像素的储存电容耦接该第一共通电极线,每一像素耦接该第一行扫描线并且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第二行像素与该第一行像素相邻设置,包含多个像素,该第二行像素的每一像素包含一储存电容,每一像素的储存电容耦接该第二共通电极线,每一像素耦接该第二行扫描线并且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共通电极控制单元包含第一开关以及第二开关。第一开关具有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一输出端以及一第一控制端,该第一控制端耦接至该第一行扫描线,该第一输入端耦接至一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该第一输出端耦接至该第一共通电极线。第二开关具有一第二输入端、一第二输出端以及一第二控制端,该第二控制端耦接至该第二行扫描线,该第二输入端耦接至该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该第二输出端耦接至该第一共通电极线。
本发明之另一态样是在提供一种显示驱动方法,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多列数据线、多行扫描线、多条共通电极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这些像素单元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及对应的行扫描线,其中耦接至同一行扫描线的像素单元耦接至同一对应的共通电极线,并且耦接至同一行扫描线的像素单元定义为同一行的像素。
该显示驱动方法包含: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开始时,使能第k行扫描线,由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之数据线分别提供一数据电压至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之中,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切换至一重置电位;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结束时,关闭第k行扫描线;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开始时,使能第(k+1)行扫描线,由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之数据线分别提供一数据电压至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之中,将第(k+1)条共通电极线切换至一重置电位;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由该重置电位切换至一调整电位;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之后,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维持于该调整电位;以及,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结束时,关闭第(k+1)行扫描线。
附图说明
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
图1绘示习知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绘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3A绘示图2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
图3B绘示图2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
图4绘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A绘示图4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
图5B绘示图4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
图6绘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7A绘示图6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
图7B绘示图6之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以及
图8绘示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显示驱动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300、301、302:液晶显示面板
120:像素单元
122:驱动开关
320a、320b、320c:行像素
322a、324a、326a、322b、324b、326b:像素单元
323:驱动开关
340:共通电极控制单元
341: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
342: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
343: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入端
344: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360:电压缓冲电路
361: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入端
362: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二输入端
363: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入端
364: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
365: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
366:电容组件
S100~S114: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露特别以下述例子加以描述,在通篇说明书之任何地方之例子,包含在此所讨论之任何用词之例子的使用,仅系用以举例说明,当然不限制本揭露或任何例示用词之范围与意义,因为对于熟习此技艺者而言,在不脱离本揭示内容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示内容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权利要求书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优点或特点。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之范围。熟习此技艺者实施申请专利之发明时应当知道申请专利之发明及/或各组件除特别叙述之全部目的、优点或特点,还包含了其他虽未明示但是申请专利之发明本质上即具有之功能、优点或特点。因此熟习此技艺者根据本说明书之敎示,可以不限制于因为通篇说明书中对于申请专利之发明特别叙述之目的、优点或特点而实施申请专利之发明及/或各组件。
在通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中,除非内容清楚指定,否则“一”以及“该”的意义包含这一类叙述包括“一或至少一”该组件或成分。亦即,除非从特定上下文明显可见将复数排除在外,否则单数冠词亦包括复数个组件或成分的叙述。而且,应用在此描述中与下述之全部权利要求时,除非内容清楚指定,否则“在其中”的意思可包含“在其中”与“在其上”。在通篇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之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之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从业人员(practitioner)在有关本揭露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此外,可了解如在此所使用的用词“包含(comprising)”、“包含(including)”、“具有(having)”、“含有(containing)”、“包含(involving)”等等,为开放性的(open-ended),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在此所使用的用词“实质上(substantially)”、“大约(around)”、“约(about)”或“近乎(approximately)”应大体上意味在给定值或范围的20%以内,较佳系在10%以内。在此所提供之数量可为近似的,因此意味着若无特别陈述,可以用词“大约”、“约”或“近乎”加以表示。当一数量、浓度或其他数值或参数有指定的范围、较佳范围或表列出上下理想值之时,应视为特别揭露由任何上下限之数对或理想值所构成的所有范围,不论该等范围是否分别揭露。举例而言,如揭露某原件之长度H为X公分到Y公分之范围,应视为揭露该组件的长度为H公分且H可选择为X到Y之间之任意实数。
此外,若使用“电(性)耦接”或“电(性)连接”一词,在通篇说明书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电气连接手段。举例而言,若文中描述一第一装置电性耦接于一第二装置,则代表该第一装置可直接连接于该第二装置,或透过其他装置或连接手段间接地连接至该第二装置。另外,若描述关于电(磁)讯号之传输、提供,熟习此技艺者应该可以了解电讯号之传递过程中可能伴随衰减或其他非理想性之变化,但电讯号传输或提供之来源端与接收端若无特别叙明,实质上应视为同一讯号。举例而言,若由电子电路之端点A传输(或提供)电讯号S给电子电路之端点B,其中可能经过晶体管开关之源漏极两端及/或可能之杂散阻抗而产生电压降,但若杂散阻抗与晶体管开关所造成的电讯号变化并非用以造成特定技术效果而只是非理想性之变化,这些非理想性的变化并不影响实质上之电子电路之运作,电讯号S在电子电路之端点A与端点B应可视为同一讯号。通篇说明书中若出现以功能界定的组件,仅是说明该组件可执行之功能及/或默认之功能,并非限定该组件必须持续作动以执行该组件可执行之功能及/或默认之功能。
由下文特举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2,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300包含多列数据线(D1,D2,D3)、多行扫描线(G1,G2,G3,G4)、多个共通电极线(COM1,COM2,COM3)、多个像素单元(322a,324a,326a,322b,324b,326b)以及多个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为说明上之方便,图2所绘之实施例中绘示了3*3个像素单元为举例说明,但本揭示文件并不以此为限。
实际应用中,液晶显示面板300可包含各组不同行数/列数的像素单元,并具有相对应数目的数据线、扫描线与共通电极线,为习知技艺之人可由此实施例类推得知,在此不另赘述。
如图2所示,每一像素单元各自包含一驱动开关、储存电容以及像素电容,例如,像素单元322a中的驱动开关323、储存电容CST以及像素电容CCL
像素单元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及对应的行扫描线。位于液晶显示面板300之第一行的行像素320a,如图2中的像素单元322a,324a,326a其驱动开关之控制端皆耦接至行扫描线G1,并且耦接至同一对应的共通电极线COM1,上述像素单元322a,324a,326a定义为同一行的像素。
像素单元322a,324a,326a的驱动开关之输入端各自耦接至相对应的列数据线,如像素单元322a耦接至列数据线D1,像素单元324a耦接至列数据线D2,像素单元326a耦接至列数据线D3。
另一方面,位于液晶显示面板300之第二行的行像素320b,如图2中的像素单元322b,324b,326b,行像素320b与行像素320a相邻设置。每一像素单元322b,324b,326b亦包含驱动开关、储存电容以及像素电容,第二行的行像素320b耦接至行扫描线G2,并且耦接至同一对应的共通电极线COM2,行像素320b(像素单元322b,324b,326b)其内部架构与行像素320a具有相对应关系,在此不另赘述。
于此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300包含多个共通电极控制单元分别对应每一行的行像素,如图2中的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对应行像素320a。
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包含输出端344、第一输入端341、第二输入端342及第三输入端343,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输出端344分别耦接于共通电极线COM1,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一输入端341及第二输入端342分别耦接相邻的行扫描线G1与行扫描线G2,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三输入端343耦接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
于此实施例中,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包含第一开关S1以及第二开关S2。第一开关S1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一输入端341以及行扫描线G1。第一开关S1的输入端耦接至第三输入端343以及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第一开关S1的输出端耦接至共通电极线COM1。第二开关S2的控制端耦接至第二输入端342以及行扫描线G2。第二开关S2的输入端耦接至第三输入端343以及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第二开关S2的输出端耦接至共通电极线COM1。
请一并参阅图3A,其绘示图2之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如图2与图3A所示,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三输入端343耦接至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于图3A的实施例中,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的控制讯号为随时间交替变换的交流讯号。
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用以控制第一行的行像素320a其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于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中,第一开关S1与第二开关S2选择性的开启,将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的控制讯号导通至第一行的行像素320a的共通电极线COM1。其中,第一开关S1根据对应第一行的行像素320a之行扫描线G1作动,第二开关S2则根据相邻的另一行扫描线G2作动。
如图3A所示,自时间点T0,于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开始,行扫描线G1使能(enable),各像素单元中的驱动开关导通,由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的数据线(如图2中的D1~D3)分别提供数据电压Data至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如图2中的322a,324a,326a),并形成像素电压VPIXEL1储存于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之像素电容CLC
如图3A所示,由时间点T0至时间点T2,也就是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P1,各自对应之数据线提供的数据电压Data用以对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完成初次充电ch1。
在数据写入期间P1之中,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一开关S1导通,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的控制讯号导通至第一行的行像素320a的共通电极线COM1。于时间点T1时,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随着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的控制讯号而被切换至重置电位。
时间点T2后,数据写入期间P1结束,第一行上各像素单元中的驱动开关与第一开关S1关闭。
随后,自时间点T3,于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开始,行扫描线G2使能(enable),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如图2中的322b,324b,326b)中的驱动开关导通,由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之数据线分别提供数据电压Data至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并形成像素电压VPIXEL2储存于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
由时间点T3至时间点T5,也就是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P2,各自对应之数据线提供的数据电压Data用以对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完成初次充电,须注意的是,于此实施例中,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之初次充电的充电极性为由高电位至低电位。
须特别说明的是,在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P2之中,于此实施例为时间点T4时,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二开关S2导通,且此时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的控制讯号变化(低电位至高电位),将共通电极线COM1由重置电位(低电位)切换至调整电位(高电位)。
藉由上述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变化(由低电位至高电位),透过各像素单元322a,324a,326a中的储存电容CST的电容耦合效应,可使储存于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上的像素电压VPIXEL1相对应提高。也就是说,共通电极线COM1经由像素单元上之储存电容CST对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322a,324a,326a进行再次充电ch2,须注意的是,对各像素单元而言,初次充电ch1与再次充电ch2之充电极性(由低至高)相同。
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由低至高的充电极性。如图3A之实施例中,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322b,324b,326b其充电极性(包含初次充电与再次充电)为由高至低。
须补充说明的是,于时间点T4,除了将第一行的共通电极线COM1由重置电位(低电位)切换至调整电位(高电位),更同时将下一行(第二行)之共通电极线COM2切换至对应共通电极线COM2之重置电位(高电位)。也就是说,对共通电极线COM1而言,重置电位为低电位且调整电位为高电位;另一方面,对共通电极线COM2而言,重置电位为高电位且调整电位为低电位。
随后,在于第三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P3,第二条共通电极线由重置电位(高电位)切换至调整电位(低电位),完成对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322b,324b,326b的再次充电。
于图3A所绘之实施例的时序波形图在实际应用中可为第N个图框(frame)的时序图,N为任意正整数,于实际应用中,特定的驱动方式下(如框反转驱动),在不同的图框之间,驱动电路的充电极性将互换反转,使液晶粒子保持较佳的特性。请一并参阅图3B,其绘示于液晶显示面板300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于此例中,图3B所绘之波形为第N+1个图框(frame)的时序图,图3B与图3A不同之处在于,图3B绘示图框反转后的充电极性,其大致作动与图3A具有对应关系,在此不另赘述。
透过上述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于其中一行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由相对应之数据线提供的数据电压用以对该行上的像素单元完成初次充电,随后,于相邻之另一行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共通电极控制单元控制前述其中一行像素单元上之储存电容对其进行充电极性相同的再次充电。如此一来,便可减少数据电压所需的变化幅度,减少能耗。
于上述图2、图3A与图3B之实施例中,第一开关S1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S2的输入端两者皆耦接至第三输入端343与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4、图5A以及图5B,图4绘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1的示意图,图5A绘示图4之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301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图5B绘示图4之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301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
图4中的液晶显示面板301与先前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300不同之处仅在于,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三输入端343所耦接的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分为两个部份。如图4所示,于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中,第一开关S 1的输入端经过第三输入端343耦接至交流式的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ac,第二开关S2的输入端经过第三输入端343耦接至直流式的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dc
如图5A以及图5B所示,交流式的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ac所提供的电压大致与先前实施例图3A与图3B中的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相同,而直流式的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dc大致提供一个中间电位。
图5A以及图5B之实施例与图3A与图3B不同之处在于,于时间点T0时,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随着第一开关S1的开启而被切换至重置电位,此时的重置电位为直流式的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dc提供的中间电位。
须特别说明的是,在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P2之中,于此实施例为时间点T4时,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二开关S2导通,且此时交流式的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ac的控制讯号变化(低电位至高电位),将共通电极线COM1由重置电位(中间电位)切换至调整电位(高电位)。
藉由上述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变化(由中间电位至高电位),透过各像素单元322a,324a,326a中的储存电容CST的电容耦合效应,对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322a,324a,326a进行再次充电ch2。
此外,于图4、图5A以及图5B之实施例中的其他细部的作动方式大致上与图2、图3A与图3B之实施例相似,可参考先前实施例中的详细说明。
然而上述实施例中各共通电极在线存在浮动电位问题,以图3A为例,对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322a,324a,326a而言,在数据写入期间P 1与数据写入期间P2之外(如时间点T2至T3、以及时间点T5以后),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一开关S1与第二开关S2皆不导通,使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处于浮动(floating)电位,如图3A中所标示的浮动区间f1,此时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容易受到其他各行像素单元的讯号干扰。同理,如图3A所示,共通电极线COM2的电压电位于数据写入期间P2与P3外亦处于浮动区间fl。实际上,在图3A、图3B、图5A与图5B中,每一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存在浮动电位问题。
以图2与图3A之实施例来说,实际情况下,在各像素单元之对应之数据线D1,D2,D3与共通电极线COM1,COM2,COM3间存在非理想的寄生电容,当第一行的像素单元在数据写入期间P1与数据写入期间P2之外,仍可能受到其他各行像素单元的数据讯号干扰。如时间点T6时传送第三行的数据讯号仍可能透过寄生电容影响第一行的共通电极线COM1。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揭露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6,其绘示根据本发明之另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面板302的示意图。于此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302与先前实施例之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液晶显示面板302的每一行像素(320a,320b,320c)中进一步包含电压缓冲电路360耦接在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与每一共通电极线COM1,COM2,COM3之间。
图6中为方便说明,主要以第一行像素320a之共通电极线COM1与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之间的电压缓冲电路360作举例说明,但各行像素上皆可设置电压缓冲电路。
如图6所示,电压缓冲电路360耦接至共通电极线COM1与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之间。电压缓冲电路360的输出端耦接至共通电极线COM1。电压缓冲电路360的第一输入端361耦接第一共通电压源(于此例中为高电位的共通电压源VcomH),电压缓冲电路360的第二输入端362耦接第二共通电压源(于此例中为低电位的共通电压源VcomL)。电压缓冲电路360的第三输入端363耦接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输出端344。
于此实施例中,电压缓冲电路360包含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364,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364的高压输入端耦接至电压缓冲电路360的第一输入端361以及高电位的共通电压源VcomH,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364的低压输入端耦接至电压缓冲电路360的第二输入端362以及低电位的共通电压源VcomL,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364的控制端耦接至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入端363以及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输出端344,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364的输出端耦接至电压缓冲电路360之输出端365以及共通电极线COM1。
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364各自包含一P型金氧半导体开关Tp以及一N型金氧半导体开关Tn,其中P型与N型金氧半导体开关Tp与Tn之栅极皆耦接至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入端363以及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输出端344。P型金氧半导体开关Tp之源极耦接至高电位的共通电压源VcomH。N型金氧半导体开关Tn之漏极耦接至低电位的共通电压源VcomL。P型金氧半导体开关Tp之漏极与N型金氧半导体开关Tn之源极皆耦接至电压缓冲电路360之输出端365以及共通电极线COM1。
于此实施例中,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用以控制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电压缓冲电路360则用以维持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避免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浮动。
此外,电压缓冲电路360更包含电容组件366,电容组件366与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364的控制端(即P型与N型金氧半导体开关Tp与Tn之栅极)耦接,电容组件366用以储存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364的控制端之输入讯号以保持电压缓冲电路360的操作状态,进而维持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
于此实施例中,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364的输出端与输入端为反向逻辑,故在使用上输入/输出端讯号正负逻辑可相对应修改,其为习知技艺之人所熟知。此外,上述各电压源或者控制讯号源虽未绘示,但技术人员应可知道,讯号或电压源(例如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可以使用例如电压产生器或电源产生器提供,或是连接到其他具有相应电压之端点。
请一并参阅图7A,其绘示图6之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302的内部讯号时序变化示意图。如图6与图7A所示,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三输入端343耦接至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于图7A的实施例中,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的控制讯号为随时间交替变换的交流讯号。
自时间点T0,于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开始,行扫描线G1使能(enable),各像素单元中的驱动开关导通,由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之数据线(如图6中的D1~D3)分别提供数据电压Data至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如图6中的322a,324a,326a),并形成像素电压VPIXEL1储存于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之像素电容CLC
如图7A所示,由时间点T0至时间点T2,也就是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P1,电压缓冲电路360之输出端产生的缓冲控制电压Vo为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Vcom的反向讯号。
如图7A所示,由时间点T0至时间点T2,也就是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P1,各自对应之数据线提供的数据电压Data用以对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完成初次充电ch1。
在数据写入期间P1之中,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一开关S1导通,缓冲控制电压Vo导通至第一行的行像素320a的共通电极线COM1。于时间点T1时,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随着缓冲控制电压Vo而被切换至重置电位。
时间点T2后,数据写入期间P1结束,第一行上各像素单元中的驱动开关与第一开关S1关闭。
随后,自时间点T3,于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开始,行扫描线G2使能(enable),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如图2中的322b,324b,326b)中的驱动开关导通,由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之数据线分别提供数据电压Data至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并形成像素电压VPIXEL2储存于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
由时间点T3至时间点T5,也就是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P2,各自对应之数据线提供的数据电压Data用以对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完成初次充电,须注意的是,于此实施例中,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之初次充电的充电极性为由高电位至低电位。
须特别说明的是,在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P2(时间点T3至时间点T5)之中,于此实施例为时间点T4时,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的第二开关S2导通,且此时缓冲控制电压Vo变化(低电位至高电位),将共通电极线COM1由重置电位(低电位)切换至调整电位(高电位)。
藉由上述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变化(由低电位至高电位),透过各像素单元322a,324a,326a中的储存电容CST的电容耦合效应,可使储存于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上的像素电压VPIXEL1相对应提高。也就是说,共通电极线COM1经由像素单元上之储存电容CST对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322a,324a,326a进行再次充电ch2,须注意的是,对各像素单元而言,初次充电ch1与再次充电ch2之充电极性(由低至高)相同。
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由低至高的充电极性。如图7A之实施例中,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322b,324b,326b其充电极性(包含初次充电与再次充电)为由高至低。
于时间点T4,除了将第一行的共通电极线COM1由重置电位(低电位)切换至调整电位(高电位),更同时将下一行(第二行)之共通电极线COM2切换至对应共通电极线COM2之重置电位(高电位)。
随后,在于第三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未绘示),第二条共通电极线由重置电位(高电位)切换至调整电位(低电位),完成对第二行上的像素单元322b,324b,326b的再次充电。
透过上述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于其中一行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由相对应之数据线提供的数据电压用以对该行上的像素单元完成初次充电,随后,于相邻之另一行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共通电极控制单元控制前述其中一行像素单元上之储存电容对其进行充电极性相同的再次充电。如此一来,便可减少数据电压所需的变化幅度,减少能耗。
此外,如图7A所示,对第一行上的像素单元322a,324a,326a而言,在时间点T2至T3之间,电压缓冲电路360用以将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维持于重置电位(低电位),在时间点T5以后,电压缓冲电路360用以将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维持于调整电位(高电位)。也就是说,在数据写入期间P1与数据写入期间P2之外,电压缓冲电路360可用来稳定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避免共通电极线COM1的电压电位受到其他各行像素单元的讯号干扰。
其中,图7A所绘示为第N个图框(frame)的时序图,N为任意正整数,于实际应用中,特定的驱动方式下(如框反转驱动),在不同的图框之间,驱动电路的充电极性将互换反转,使液晶粒子保持较佳的特性。另一方面,图7B所绘之波形为第N+1个图框(frame)的时序图,图7B与图7A不同之处在于,图7B绘示图框反转后的充电极性,其大致作动与图7A具有对应关系,在此不另赘述。
此外,图6中所绘示的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采用图2中实施例之架构,实际上,亦可替换采用图4中实施例所绘示共通电极控制单元340之架构,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请一并参阅图8,其绘示本发明之一实施例的显示驱动方法的方法流程图,于此实施例中的显示驱动方法可配合图6、图7A与图7B之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面板302使用,其详细作动内容与讯号波形可参考图6、图7A与图7B以及其实施例说明。
如图8所示,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开始时,显示驱动方法首先执行步骤S100,使能第k行扫描线,由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之数据线分别提供一数据电压至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其中k为一任意正整数,其中,1<k<液晶显示面板上的像素单元总行数。
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之中,执行步骤S102,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切换至一重置电位。
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结束时,执行步骤S104,关闭第k行扫描线。
其中,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步骤S100至步骤S104),各自对应之数据线提供的该数据电压用以对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完成一初次充电。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开始时,执行步骤S106,使能第(k+1)行扫描线,由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之数据线分别提供一数据电压至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之中,执行步骤S108,将第(k+1)条共通电极线切换至一重置电位。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之中,执行步骤S110,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由该重置电位切换至一调整电位,此时,第k条共通电极线经由各像素单元上之一储存电容对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进行再次充电。对每一行的像素单元而言,初次充电与再次充电之充电极性相同。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结束时,执行步骤S112,关闭第(k+1)行扫描线;以及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之后,执行步骤S114,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维持于该调整电位。
此外,须补充的在,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之后(即步骤S104之后),且在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之数据写入期间之前(执行步骤S106之前),显示驱动方法可进一步执行步骤S105,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维持于重置电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于本发明中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共通电极控制单元以减少数据电压所需的变化幅度,减少能耗。此外,为了避免其中一行像素单元在非数据写入期间受到其他各行像素单元的讯号干扰,本发明之液晶显示面板可进一步包含电压缓冲电路,电压缓冲电路用以指定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避免其中一行像素单元之共通电极线在浮动(floating)电位下受到其他各行像素单元的讯号干扰。
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含:
多列数据线;
多行扫描线;
多条共通电极线;
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及对应的行扫描线,各像素单元分别包含一储存电容,其中耦接至同一行扫描线的像素单元耦接至同一对应的共通电极线,并且耦接至同一行扫描线的像素单元定义为同一行的像素;
多个电压缓冲电路,每一电压缓冲电路包含输出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输入端,每一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其中一条共通电极线,每一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耦接一第一共通电压源,每一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耦接一第二共通电压源;以及
多个共通电极控制单元,每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包含输出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及第三输入端,每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耦接于其中一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入端,每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输入端分别耦接两相邻的扫描线,每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耦接一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包含:
一第一开关,该第一开关包含输入端、输出端以及控制端,该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该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入端,该第一开关的输入端耦接至该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该第一开关的输出端耦接至该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以及
一第二开关,该第二开关包含输入端、输出端以及控制端,该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该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入端,该第二开关的输入端耦接至该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第三输入端,该第二开关的输出端耦接至该共通电极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电压缓冲电路包含一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包含高压输入端、低压输入端、控制端以及输出端,其中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高压输入端耦接至该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低压输入端耦接至该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该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输出端耦接至该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一电压缓冲电路更包含一电容组件,该电容组件与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电容组件用以储存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控制端之输入讯号以保持该电压缓冲电路的操作状态,进而维持该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以及
各像素单元更包含一液晶电容,所述液晶电容皆电性连接至同一共通电位,各液晶电容与各储存电容用以储存各像素单元的一像素电位。
5.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含:
多列数据线;
一第一行扫描线;
一第一共通电极线;
一第一行像素,包含多个像素,该第一行像素的每一像素包含一储存电容,每一像素的储存电容耦接该第一共通电极线,每一像素耦接该第一行扫描线并且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
一第二行扫描线;
一第二共通电极线;
一第二行像素,与该第一行像素相邻设置,包含多个像素,该第二行像素的每一像素包含一储存电容,每一像素的储存电容耦接该第二共通电极线,每一像素耦接该第二行扫描线并且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以及
一共通电极控制单元,该共通电极控制单元包含:
一第一开关,具有一第一输入端、一第一输出端以及一第一控制端,该第一控制端耦接至该第一行扫描线,该第一输入端耦接至一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该第一输出端耦接至该第一共通电极线;以及
一第二开关,具有一第二输入端、一第二输出端以及一第二控制端,该第二控制端耦接至该第二行扫描线,该第二输入端耦接至该共通电极控制讯号源,该第二输出端耦接至该第一共通电极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含:
一电压缓冲电路,包含输出端、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与第三输入端,该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耦接于该第一共通电极线,该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耦接一第一共通电压源,该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耦接一第二共通电压源,该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耦接该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及该第二开关的第二输出端;
其中该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及该第二开关的第二输出端经由该电压缓冲电路电性耦接至该第一共通电极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电压缓冲电路包含一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包含高压输入端、低压输入端、控制端以及输出端,其中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高压输入端耦接至该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一输入端,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低压输入端耦接至该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二输入端,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至该电压缓冲电路的第三输入端,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输出端耦接至该电压缓冲电路的输出端;以及
该电压缓冲电路更包含一电容组件,该电容组件与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控制端耦接,该电容组件用以储存该互补式金氧半导体开关的控制端之输入讯号以保持该电压缓冲电路的操作状态,进而维持该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
8.一种显示驱动方法,用于一液晶显示面板,该液晶显示面板包含多列数据线、多行扫描线、多个共通电极线以及多个像素单元,多个像素单元分别耦接对应的列数据线及对应的行扫描线,其中耦接至同一行扫描线的像素单元耦接至同一对应的共通电极线,并且耦接至同一行扫描线的像素单元定义为同一行的像素,该显示驱动方法包含:
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开始时,使能第k行扫描线,由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的数据线分别提供一数据电压至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
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之中,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切换至一重置电位;
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结束时,关闭第k行扫描线;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开始时,使能第(k+1)行扫描线,由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各自对应的数据线分别提供一数据电压至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之中,将第(k+1)条共通电极线切换至一重置电位;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之中,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由该重置电位切换至一调整电位;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之后,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维持于该调整电位;以及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结束时,关闭第(k+1)行扫描线。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驱动方法更包含:
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各自对应的数据线提供的该数据电压用以对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完成一初次充电;以及
于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当第k条共通电极线由该重置电位切换至该调整电位时,第k条共通电极线经由各像素单元上的一储存电容对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进行一再次充电,该初次充电与该再次充电的充电极性相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驱动方法更包含:
于第k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之后,且在第(k+1)行上的像素单元的数据写入期间之前,将第k条共通电极线的电压电位维持于该重置电位。
CN201210099644.1A 2012-04-01 2012-04-01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Active CN1026088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9644.1A CN102608818B (zh) 2012-04-01 2012-04-01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TW101117417A TWI459366B (zh) 2012-04-01 2012-05-16 液晶顯示面板以及顯示驅動方法
US13/781,884 US9047831B2 (en) 2012-04-01 2013-03-01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99644.1A CN102608818B (zh) 2012-04-01 2012-04-01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608818A true CN102608818A (zh) 2012-07-25
CN102608818B CN102608818B (zh) 2014-07-30

Family

ID=46526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99644.1A Active CN102608818B (zh) 2012-04-01 2012-04-01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047831B2 (zh)
CN (1) CN102608818B (zh)
TW (1) TWI459366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6589B2 (en) 2012-07-05 2014-11-2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CN108877704A (zh) * 2017-05-10 2018-11-23 立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利用共电压调变的驱动方法
CN108922482A (zh) * 2018-06-26 2018-11-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0861406B2 (en) 2017-12-29 2020-12-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112599106A (zh) * 2020-12-31 2021-04-02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937418A (zh) * 2022-06-24 2022-08-23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具有生物辨识功能的像素电路
WO2022226816A1 (zh) * 2021-04-28 2022-11-0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数据线驱动单元、显示系统及灰度相关远端辅助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27828B (zh) * 2020-12-10 2023-07-11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3758A (ja) * 1999-07-26 2001-02-09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197121A (zh) * 2007-12-29 2008-06-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控制电路
US20110102405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66914B2 (ja) * 2002-09-25 2009-11-18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用駆動回路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US7110000B2 (en) * 2003-10-31 2006-09-19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nthesis of progressively-variant textures and application to arbitrary surfaces
US7652649B2 (en) * 2005-06-15 2010-01-26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CD device with improved optical performance
KR101351373B1 (ko) * 2006-12-07 2014-01-1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TWI385631B (zh) 2007-12-10 2013-02-11 Au Optronics Corp 液晶顯示器及其驅動控制電路
TWI407399B (zh) * 2009-06-18 2013-09-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3758A (ja) * 1999-07-26 2001-02-09 Nec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197121A (zh) * 2007-12-29 2008-06-1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控制电路
US20110102405A1 (en) * 2009-10-30 2011-05-05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6589B2 (en) 2012-07-05 2014-11-25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riving method
CN108877704A (zh) * 2017-05-10 2018-11-23 立景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以及利用共电压调变的驱动方法
US10861406B2 (en) 2017-12-29 2020-12-08 Au Optronics Corporation Display apparatus and driving method of display panel thereof
CN108922482A (zh) * 2018-06-26 2018-11-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2599106A (zh) * 2020-12-31 2021-04-02 绵阳惠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22226816A1 (zh) * 2021-04-28 2022-11-03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数据线驱动单元、显示系统及灰度相关远端辅助驱动方法
CN114937418A (zh) * 2022-06-24 2022-08-23 业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具有生物辨识功能的像素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459366B (zh) 2014-11-01
US20130257701A1 (en) 2013-10-03
TW201342348A (zh) 2013-10-16
CN102608818B (zh) 2014-07-30
US9047831B2 (en) 2015-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08818B (zh) 液晶显示面板以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05489180B (zh) Goa电路
CN101861617B (zh) 显示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0426063C (zh) 液晶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02087842B (zh) 液晶显示器
CN100470630C (zh) 可移动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01308271B (zh)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4810001B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电路及驱动方法
CN101320549B (zh) 液晶显示器面板的极性反转电源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2968969B (zh) 栅极驱动单元电路及其栅极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CN105632441A (zh) 栅极驱动电路
CN105374331A (zh) 栅极驱动电路和使用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器
CN101884062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01523474A (zh) 显示装置
JP2011085680A (ja) 液晶表示装置、走査線駆動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410958B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显示驱动方法
CN100561563C (zh) 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控制电路
CN102592552A (zh) 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5390086A (zh) 栅极驱动电路和使用栅极驱动电路的显示器
CN105448256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KR101182561B1 (ko)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 구동방법
CN106128377B (zh) 液晶显示面板及预充电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00444236C (zh) 液晶显示器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电路
CN106847215A (zh) 显示装置
CN105654919A (zh) 液晶显示电路及液晶显示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