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4487B -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4487B
CN102594487B CN201110006752.5A CN201110006752A CN102594487B CN 102594487 B CN102594487 B CN 102594487B CN 201110006752 A CN201110006752 A CN 201110006752A CN 102594487 B CN102594487 B CN 102594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node
node
data
decoding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67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4487A (zh
Inventor
李睿
许进
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1100067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448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1/076726 priority patent/WO201209488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4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4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4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4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6Distributed coding, e.g. network coding, involving channel coding
    • H04L1/0077Cooperative co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在包括多个源节点及一个目标节点的无线网络中,某一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和其他源节点发送该源节点的数据;目标节点对所接收的全部所述多个源节点的数据解码,若所有源节点的数据都成功解码,则目标节点通知各源节点发送新的数据;若其中部分源节点的数据解码不正确,则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反馈给全部或部分源节点;所述多个源节点中的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进一步用于对解码不正确的部分或全部源节点的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应用本发明可实现编码协作,适用于多种传输协作策略,发送内容灵活多样。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中,发射分集通常需要发射端具备多个天线,然而很多无线设备(尤其是无线终端)由于尺寸或者硬件复杂度等限制,只能配备单天线。若在多个用户的环境下,用户终端之间可以共享天线并作编码协作,形成一个虚拟的多天线发射端,那么就可以实现发射分集,从而有效地对抗信道衰落。
早期的编码协作方案仅涉及两个用户和一个接收基站,其基本思想是两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都尝试发送另一方的递增冗余,当接收解码不正确或信道状况差时,用户可以选择不参与协作;该机制是通过码的设计自动执行,不需要用户之间发送反馈信息。
假设每个用户需要向基站发送K比特的信息,该信息包含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比特。每组信息由速率为R的误差纠正码进行编码得到长度为N=K/R的编码码字,所述误差纠正码可以是卷积码、Turbo码、或LDPC(Low-density Parity Check,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等。在第一个时隙,每个用户发送各自的数据N1=K/R1,其中码率R1>R,该高码率R1可以通过对原码字做删余得到。每个用户接收并解码另一个用户的码率为R1的码字,根据CRC校验判断解码的正确性,具体如下:
如果两个用户都成功解码,则在第二个时隙,每一用户计算并传输额外的N2比特的码字(N=N1+N2),其中N2比特的码字可以是第一个时隙中被删余掉的码字;
如果两个用户都不能成功解码对方的信息,则两个用户都进入不合作状态,在第二个时隙仅将自己的N2比特的码字发送;
如果两个用户中只有一个用户(如:用户1)可正确解码,那么在第二个时隙两个用户发送的都是用户2的N2比特的码字。
对于上述几种情况,作为接收端的基站都需要知道第二个时隙接收到的码字是哪个用户的信息。
在编码协作中,每个用户总是发送总长度为N的码字,为了避免干扰,发送数据都在正交信道下进行;另外,两个用户都是以半双工的方式工作。图1展示了两个用户(用户1和用户2)参与协作的基本框图,图1中,在第二个时隙中,用户1发送用户2的N2比特的码字,用户2发送用户1的N2比特的码字。
传统的协作模型只涉及了两个用户,没有扩展到多个用户协作的情况。在基站要求重传、部分解码不正确的情况下,传统的协作方式由于固定了数据帧的长度,传输了很多重复或不必要的信息,浪费了通信资源。另外,传统的协作模型只应用有限的传输方案,比如放大转发AF(Amplify-and-Forward),解码发送DF(Decode-and-Forward),没有涉及到其它的传输策略,如协作编码通信CC(Coded Cooperation),多点协作CoMP(Coordinated Multi-Point)。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用于实现多用户编码协作,解决现有协作方式存在的固定数据帧的长度导致浪费通信资源以及适用传输类型较少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编码协作的方法,应用在包括多个源节点及一个目标节点的无线网络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每一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和其他源节点发送该源节点的数据;
步骤2,所述目标节点对所接收的全部所述多个源节点的数据解码,若所有源节点的数据都成功解码,则目标节点通知各源节点发送新的数据;若其中部分源节点的数据解码不正确,则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反馈给全部或部分源节点;
步骤3,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对解码不正确的部分或全部源节点的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所述目标节点在步骤2中,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通知给当前的所述多个源节点,或者广播给网络内的所有源节点。所述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源节点的ID信息。
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时,是直接发送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给目标节点;或者,是对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重新编码后发送递增冗余数据给目标节点;或者,是发送相同的冗余版本RV的信息或不同冗余版本RV的信息给目标节点。
所述步骤3进一步还包括: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源节点即将发送的数据组成情况。
所述步骤3中,如果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没有正确解码目标节点所需要的信息,采取放大转发的方式发送目标节点需要的信息。
所述步骤3中,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根据自身状况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协作;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协作反馈的源节点数据时,选择源节点进行接收或者选择性地接收源节点的信息,通过源节点间的信道状况、源节点间的距离、源节点的电池电量,源节点的空闲/繁忙状态因素确定。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或者源节点之间,或者目标节点之间的传输方案包括放大转发AF,或解码转发DF,或编码协作通信CC,或多点协作CoMP方式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是终端、基站、中继站或者中继单元。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是单天线或者多天线的终端、基站、中继站或者中继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无线网络,包括多个源节点及一个目标节点,在该无线网络中:
所述多个源节点中的每一源节点,用于向目标节点和其他源节点发送该源节点的数据;
所述目标节点,用于对所接收的全部所述多个源节点的数据解码,若所有源节点的数据都成功解码,则目标节点通知各源节点发送新的数据;若其中部分源节点的数据解码不正确,则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反馈给全部或部分源节点;
所述多个源节点中的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进一步用于对解码不正确的部分或全部源节点的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所述目标节点是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通知给当前的所述多个源节点,或者广播给网络内的所有源节点,其中,所述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源节点的ID信息。
所述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时,是直接发送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给目标节点;
或者,是对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重新编码后发送递增冗余数据给目标节点;
或者,是发送相同的冗余版本RV的信息或不同冗余版本RV的信息给目标节点。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或者源节点之间,或者目标节点之间的传输方案包括放大转发AF,或解码转发DF,或编码协作通信CC,或多点协作CoMP方式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是单天线或者多天线的终端、基站、中继站或者中继单元。
本发明的编码协作技术方案,可适用于放大转发AF,或解码转发DF,或编码协作通信CC,或多点协作CoMP方式的传输和协作策略,并且可同时采用其中的一个的或者多个方案;进一步地,本发明在发送的内容上也可以通过选择发送全部或者部分信息,信息的冗余版本RV(Redundancy Version)等使接收端联合解码达到最优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两个用户参与编码协作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具体实施方式的编码协作的流程图;
图3是5个用户和1个基站参与协作的上行通信模型的示意图;
图4是用户自身所拥有的正确信息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5是用户参与协作向基站发送数据的示意图;
图6是3个基站和1个用户协作的下行通信系统模型的示意图;
图7是3个基站向同一个用户发送不同的数据的示意图;
图8是基站拥有的正确信息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9是基站参与协作向用户发送数据的示意图;
图10是5个用户所发送的数据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11是5个用户所发送的数据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12是5个用户所发送的数据的帧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编码协作的方式,基本思路是通过对M个源节点和1个目标节点的协作,提高发射分集的效果。通过编码协作可以减少发送时隙,充分利用信号资源并获得发射分集的增益。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编码协作的方法,应用在包括多个(M个)源节点及一个目标节点的无线网络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每一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和其他源节点发送该源节点的数据;
其中,各源节点发送的数据可以包含CRC校验信息,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校验;
其中,各源节点发送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卷积码,Turbo码或LDPC码等线性分组码的编码方式;
步骤2,所述目标节点对所接收的全部所述多个源节点的数据解码,若所有源节点的数据都成功解码,则目标节点通知各源节点发送新的数据;若其中部分(例如Q个)源节点的数据解码不正确,则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反馈给全部或部分源节点;
其中,目标节点可以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通知给当前的所述多个源节点,也可以广播给网络内的所有源节点;
其中,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源节点的ID信息;
步骤3,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对解码不正确的部分或全部源节点的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例如P个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其中,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可直接发送解码成功的P个节点的数据;或者,可以对解码成功的P个节点的数据重新编码,发送递增冗余数据,也可以发送其他形式的数据;或者,可以发送相同的冗余版本RV的信息,也可以发送不同冗余版本RV的信息;
其中,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可以是网络内的任意源节点,也可以是由目标节点指定的源节点;
其中,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可以向目标节点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该源节点即将发送的数据组成情况;
进一步地,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的数据帧长度可以固定或者不固定;
如果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没有正确解码目标节点所需要的信息,可以采取放大转发的方法,发送目标节点需要的信息;
进一步地,如果目标节点接收到对于相同源节点的几种不同形式的信息,可以采用联合解码的方法;
进一步地,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可以根据自身状况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协作,或者基站也可以选择源节点,或者基站可以选择性地接收源节点的信息,通过源节点间的信道状况、源节点间的距离、源节点的电池电量,源节点的空闲/繁忙状态等因素确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网络包括多个源节点及一个目标节点,在该无线网络中:
所述多个源节点中的每一源节点,用于向目标节点和其他源节点发送该源节点的数据;
所述目标节点,用于对所接收的全部所述多个源节点的数据解码,若所有源节点的数据都成功解码,则目标节点通知各源节点发送新的数据;若其中部分(例如Q个)源节点的数据解码不正确,则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反馈给全部或部分源节点;
所述多个源节点中的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进一步用于对解码不正确的部分或全部源节点的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例如P个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其中,各源节点发送的数据可以包含CRC校验信息,也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校验;各源节点发送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卷积码,Turbo码或LDPC码等线性分组码的编码方式。
其中,目标节点可以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通知给当前的所述多个源节点,也可以广播给网络内的所有源节点;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源节点的ID信息;
在上述编码协作方法及无线网络中,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可以分别是终端、基站或者中继等任意无线网络单元;进一步地,所述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可以但不限于是通信协议中的eNodeB(Evovled Node Base station,演进基站)/BS(Base Station,基站),RS(Relay Station,中继站)/RN(Relay Node中继节点),MS(Mobile Station,移动台)/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等。所述的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可以是单天线,或者多天线的节点设备;进一步地,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或者源节点之间,或者目标节点之间的传输方案可以是放大转发AF,解码转发DF,编码协作通信CC,CoMP等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或者源节点之间,或者目标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
如图2所示,以源节点为用户终端,目标节点为基站为例,说明实现编码协作的具体流程。
首先,作为源节点的用户终端1向基站及其他用户终端发送数据;
基站对接收的所有源节点的数据进行解码,若全部解码成功,则广播通知源节点继续发送新数据;若解码不成功,则基站以广播或通知的方式告知源节点其未解码成功的源节点(即用户终端)的信息;
所述其他用户终端作为其它源节点,也对所接收到的其它源节点的数据进行解码,在获知基站反馈的未解码成功的源节点信息后,对照基站未正确解码的源节点信息以及自身解码成功的源节点信息,若成功解码了基站所需的源节点数据,则向基站发送该成功解码的数据,否则,可选择不参与协作。
实施例一:
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个区域内,包括1个基站和5个用户终端,由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数据,由此构成了一个上行通信模型。
步骤101:在第一个时隙,每个用户终端向基站和其它的4个用户终端发送数据;这样,在每个用户终端处,可接收到其它4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码字,而基站则可接收到5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码字。
其中,为了减少干扰,所发送的数据可以在正交信道中传输,如图3所示;用户的信息长度为K,其中包含CRC校验比特(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校验方式),将要发送的数据经过删余Turbo码编码(也可以采用其他编码方式),编码后的码字长度为N1,被删余的码字长度为P。
步骤102:基站接收到5个用户终端的信息后开始尝试解码,处于监听模式的用户终端也对接收到的其他4个用户终端的信息尝试解码;基站和用户终端都通过信息位中加入的CRC校验比特来判断解码是否正确,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如果基站对每个用户终端发来的信息都解码成功,则以广播等形式发送反馈信息,指示5个用户终端可以发送新的数据;
如果基站对其中的Q(Q≥1)个用户解码不成功,则基站可以将Q个未成功解码的用户信息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给所有用户,或者发送给指定的用户。
其中,所述指定的用户,可以根据接收SNR大小,信道状况,或者用户终端与基站的相对位置等原则进行选择确定;
其中,基站也可以将Q个未成功解码的用户信息列成表格,将该表格广播给5个用户终端(即全部用户),或者通知其中的部分用户终端。
步骤103:用户接收并对照用户列表,可以自行判断是否参与协作;
如图4所示,假设基站没有成功解码第2个和第4个用户的信息;
用户1成功解码的用户为2,3和4;用户2成功解码的用户为3和5;用户3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用户4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用户5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2,3和4。
相应的,各个用户可采取如图5所示的方式,参与协作,其中:
用户1成功解码的用户为2,3和4,则用户1的用户终端接收到基站的指示后,将自身成功解码的用户2和用户4的信息,再重新编码发送给基站(也可以采用将解码正确的信息直接放大转发的方法,或者发送重新编码后删余部分);
用户2成功解码的用户为3和5,用户2中仅有自身的正确信息,则可以只发送用户2的信息;
用户3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则由于用户3没有成功解码用户2和4的信息,因此可选择不参与协作,为Idle状态;
用户4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用户4中仅有自身的正确信息,则可以只发送用户4的信息,为保持系统的一致性,编码和发送方式与用户1相同,发送数据的系统模型如图5所示。
用户5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2,3和4,则可将自身成功解码的用户2和用户4的信息发送给基站。
进一步地,如果基站接收到步骤103中各个用户协作发送的数据后解码成功,则通知用户可以发送新的数据;如果仍有数据未能正确解码,则基站再次通知用户处理数据后再重新发送。
实施例二:
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个区域内有1个用户终端和3个基站,如图6所示,用户终端处于3个基站所覆盖的范围的边缘,由基站向用户终端发送不同的数据,用户终端需要正确接收各个基站的数据,由此构成了一个下行通信模型。
步骤201:在第一个时隙,每个基站向该用户和其它的基站发送数据,如图7所示,则每个基站接收到其它2个基站发送的码字,用户将接收到3个基站发送的编码码字。
其中,为了减少干扰,数据可以在正交信道中传输。基站的信息长度为K,其中包含CRC校验比特,将要发送的数据经过删余LDPC码编码,编码后的码字长度为N1,被删余的码字长度为P。
步骤202:用户接收到3个基站的信息后,开始尝试LDPC解码,同时基站也对接收到的其它基站的信息尝试LDPC解码;基站和用户都通过信息位中加入的CRC校验比特判断解码是否正确,其中:
如果用户对每个基站发来的信息都解码成功,则向各个基站发送反馈信息,指示基站可以发送新的数据;
如果用户对Q(Q≥1)个基站信息解码不成功,则用户可以将该Q个没有成功解码的信息发送给所有基站,或者发送给指定的基站,其中指定基站可以根据接收SNR大小,信道状况,或者用户与基站的相对位置等原则进行选择确定;
步骤203:基站接收并对照用户解码失败列表,可以自行判断是否参与协作;
如图8所示,假设用户没有成功解码第2个基站的信息,基站1成功解码的基站为2和3,基站2没有成功解码其它基站的信息,基站3成功解码的基站为1。
如图9所示,基站1接收到用户的指示后,将自身成功解码的基站2的信息再重新编码,为节约资源且获得递增冗余的效果,只发送删余部分P;基站2也仅发送删余部分P;由于基站3没有成功解码基站2的信息,因此选择不参与协作。
如果用户接收到数据后解码成功,则通知基站可以发送新的数据;如果仍有数据未能正确解码,则用户通知基站对数据处理后重发。
实施例三
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个区域内有1个基站和5个用户,由用户向基站发送数据,由此构成了一个上行通信模型。
步骤301:在第一个时隙,每个用户终端向基站和其他4个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如图3所示,则每个用户接收到其它4个用户发送的码字,基站接收到5个用户发送的码字。
其中,为了减少干扰,数据可以在正交信道中传输,用户的信息长度为K,其中包含CRC校验比特(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校验方式),将要发送的数据经过删余LDPC码编码,编码后的码字长度为N1,被删余的码字长度为P。
步骤302:基站接收到5个用户终端的信息后开始尝试LDPC解码,处于监听模式的用户也对接收到的其他4个用户终端的信息尝试LDPC解码;基站和用户都通过信息位中加入的CRC校验比特判断解码是否正确,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如果基站对每个用户发来的信息都解码成功,则以广播等形式发送反馈信息,指示5个用户终端可以发送新的数据;
如果基站对Q(Q≥1)个用户解码不成功,则基站可以将Q个不成功解码的用户信息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给所有用户终端,或者发送给指定的用户终端;
其中,指定用户可以根据接收SNR大小,信道状况,或者用户与基站的相对位置等原则进行选择确定;
其中,基站也可以将Q个不成功解码的用户信息列成表格,将该表格广播给5个用户终端,或者通知其中的部分用户终端。
步骤303:用户接收并对照用户列表,可以自行判断是否参与协作;
如图4所示,假设基站没有成功解码第2个和第4个用户的信息,用户1成功解码的用户为2,3和4,用户2成功解码的用户为3和5,用户3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用户4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用户5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2,3和4。
接收基站可以固定每个用户发送统一的数据长度,比如均为5个递增冗余P的长度,P1,...,P5分别代表用户1到用户5的递增冗余。
例如用户1成功解码用户2,3和4,那么在相应用户的位置分别放入用户2,3和4的递增冗余信息P2,P3和P4,在不能正确解码的用户位置放入自己的冗余信息。
为了使基站获得接收信息的组成状况,可以在数据帧里面放入用户指示ID。每个用户发送数据的帧结构模型,如图10所示。
如果基站接收到数据后解码成功,则通知用户可以发送新的数据;如果仍有数据未能正确解码,则通知用户处理数据后再次发送。
实施例四:
在无线通信的一个区域内有1个基站和5个用户,由用户向基站发送数据,由此构成了一个上行通信模型。
步骤401:在第一个时隙,每个用户向基站和其他4个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如图3所示,则每个用户终端接收到其它4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码字,基站接收到5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码字。
其中,为了减少干扰,数据可以在正交信道中传输;用户的信息长度为K,其中包含CRC校验比特,将要发送的数据经过删余LDPC码编码,编码后的码字长度为N1,被删余的码字长度为P。
步骤402:基站接收到5个用户的信息后开始尝试LDPC解码,处于监听模式的用户也对接收到的其他4个用户的信息尝试LDPC解码;基站和用户都通过信息位中加入的CRC校验比特判断解码是否正确,具体判断处理如下:
如果基站对每个用户终端发来的信息都解码成功,则以广播等形式发送反馈信息,指示5个用户终端可以发送新的数据;
如果基站对Q(Q≥1)个用户解码不成功,则基站可以将Q个不成功解码的用户信息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给所有用户,或者发送给指定的用户;
其中,指定用户可以根据接收SNR大小,信道状况,或者用户与基站的相对位置等原则进行选择确定;
其中,基站也可以将Q个不成功解码的用户信息列成表格,将该表格广播给5个用户终端,或者通知其中的部分用户终端。
步骤403:用户接收并对照用户列表,可以自行判断是否参与协作;
如图4所示,假设基站没有成功解码第2个和第4个用户的信息;用户1成功解码的用户为2,3和4;用户2成功解码的用户为3和5;用户3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用户4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用户5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2,3和4。
接收基站可以固定每个用户发送统一的数据长度,比如均为重新编码后的用户信息的长度(或者用户递增冗余P的长度)。例如用户1成功解码用户为2,3和4,那么在相应用户的位置分别放入用户2和4的信息,在不能正确解码的用户位置放入该发射用户的新的信息,如位置1,3和5。为了使基站获得接收信息的组成状况,可以在数据帧里面放入用户指示ID。每个用户发送数据的帧结构模型如图11所示。
如果基站接收到数据后解码成功,则返回步骤401,通知用户可以发送新的数据;如果仍有数据未能正确解码,通知用户,仍然按照数据的放置规则发送新数据或基站需要的用户数据。
实施例五:
在无线通信的一个区域内有1个基站和5个用户终端,由用户终端向基站发送数据,由此构成了一个上行通信模型。
步骤501:在第一个时隙,每个用户向基站和其他4个用户终端发送数据,如图3所示,则每个用户接收到其它4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码字,基站接收到5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码字。
其中,为了减少干扰,数据可以在正交信道中传输;用户的信息长度为K,其中包含CRC校验比特,将要发送的数据经过删余LDPC码编码,编码后的码字长度为N1,被删余的码字长度为P。
步骤502:基站接收到5个用户终端的信息后开始尝试LDPC解码,处于监听模式的用户也对接收到的其他4个用户的信息尝试LDPC解码;基站和用户终端都通过信息位中加入的CRC校验比特判断解码是否正确,具体判断处理如下:
如果基站对每个用户终端发来的信息都解码成功,则以广播等形式发送反馈信息,指示5个用户终端可以发送新的数据;
如果基站对Q(Q≥1)个用户解码不成功,则基站可以将Q个不成功解码的用户信息以广播的形式发送给所有用户,或者发送给指定的用户;
其中,指定用户可以根据接收SNR大小,信道状况,或者用户与基站的相对位置等原则进行选择确定;
其中,基站也可以将Q个不成功解码的用户信息列成表格,将该表格广播给5个用户终端,或者通知其中的部分用户终端。
步骤503:用户接收并对照用户列表,可以自行判断参与协作时发送何种信息;
如图4所示,假设目标节点基站没有成功解码第2个和第4个用户的信息,用户1成功解码的用户为2,3和4,用户2成功解码的用户为3和5,用户3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用户4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和5,用户5成功解码的用户为1,2,3和4。
如图12所示,用户1可以采用协作方式发送用户2和4的新冗余版本RV;用户2发送自身新冗余版本,同时将接收到的用户4的信息放大转发;用户3将接收到的用户2和4的信息放大转发;用户4发送的是自身的新冗余版本和放大转发用户2的信息;用户5发送用户2和4的新冗余版本RV。
基站接收到数据后,可以将放大转发的信息和协作编码的信息采用联合解码的方式;如果解码成功,则返回步骤501,通知用户可以发送新的数据;如果仍有数据未能正确解码,通知用户,仍然按照数据的放置规则发送新数据或基站需要的用户数据。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编码协作的方法,应用在包括多个源节点及一个目标节点的无线网络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每一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和其他源节点发送该源节点的数据;
步骤2,所述目标节点对所接收的全部所述多个源节点的数据解码,若所有源节点的数据都成功解码,则目标节点通知各源节点发送新的数据;若其中部分源节点的数据解码不正确,则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反馈给全部或部分源节点;
步骤3,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对解码不正确的部分或全部源节点的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其中,所述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包括源节点的ID信息;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或者源节点之间,或者目标节点之间的传输方案包括多点协作CoMP。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节点在步骤2中,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通知给当前的所述多个源节点,或者广播给网络内的所有源节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时,是直接发送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给目标节点;或者,是对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重新编码后发送递增冗余数据给目标节点;或者,是发送相同的冗余版本RV的信息或不同冗余版本RV的信息给目标节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还包括: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向目标节点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该源节点即将发送的数据组成情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如果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没有正确解码目标节点所需要的信息,采取放大转发的方式发送目标节点需要的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该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根据自身状况自行决定是否参与协作;
所述目标节点接收协作反馈的源节点数据时,选择源节点进行接收或者选择性地接收源节点的信息,通过源节点间的信道状况、源节点间的距离、源节点的电池电量,源节点的空闲/繁忙状态因素确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或者源节点之间,或者目标节点之间的传输方案还包括放大转发AF,或解码转发DF,或编码协作通信CC方式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是终端、基站、中继站或者中继单元。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是单天线或者多天线的终端、基站、中继站或者中继单元。
10.一种无线网络,包括多个源节点及一个目标节点,在该无线网络中:
所述多个源节点中的每一源节点,用于向目标节点和其他源节点发送该源节点的数据;
所述目标节点,用于对所接收的全部所述多个源节点的数据解码,若所有源节点的数据都成功解码,则目标节点通知各源节点发送新的数据;若其中部分源节点的数据解码不正确,则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反馈给全部或部分源节点;
所述多个源节点中的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进一步用于对解码不正确的部分或全部源节点的数据进行解码,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或者源节点之间,或者目标节点之间的传输方案包括多点协作CoMP;
其中,所述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包括源节点的ID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网络,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节点是将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的信息通知给当前的所述多个源节点,或者广播给网络内的所有源节点。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网络,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解码不正确的源节点信息的源节点,将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发送给目标节点时,是直接发送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给目标节点;
或者,是对解码成功的源节点的数据重新编码后发送递增冗余数据给目标节点;
或者,是发送相同的冗余版本RV的信息或不同冗余版本RV的信息给目标节点。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网络,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或者源节点之间,或者目标节点之间的传输方案还包括放大转发AF,或解码转发DF,或编码协作通信CC方式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
14.如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网络,其特征在于,
所述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分别是单天线或者多天线的终端、基站、中继站或者中继单元。
CN201110006752.5A 2011-01-13 2011-01-13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Active CN102594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6752.5A CN102594487B (zh) 2011-01-13 2011-01-13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PCT/CN2011/076726 WO2012094881A1 (zh) 2011-01-13 2011-06-30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6752.5A CN102594487B (zh) 2011-01-13 2011-01-13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4487A CN102594487A (zh) 2012-07-18
CN102594487B true CN102594487B (zh) 2016-12-07

Family

ID=464827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6752.5A Active CN102594487B (zh) 2011-01-13 2011-01-13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4487B (zh)
WO (1) WO201209488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84509B (zh) * 2014-09-05 2017-09-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无线多播系统中的中继协作传输方法
CN105915314B (zh) * 2016-04-14 2019-01-1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以太网接口的协作通信编译码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0193B1 (en) * 2003-09-16 2008-05-27 Ofir Shalvi Jointly coded cooperative networking
KR20070004370A (ko) * 2005-07-04 2007-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을 위한 협동중계전송방법
CN101325540A (zh) * 2007-06-11 2008-1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基于随机网络编码的多播传输效率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103869A1 (en) * 2008-10-28 2010-04-29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ransferring data in a mobile telephony network
CN101399583B (zh) * 2008-11-07 2012-09-0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协作伙伴选择和预编码协作通信方法
US8098611B2 (en) * 2009-03-30 2012-01-17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Relay coded multi-user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s for uplink 4G wireless networks
CN101882979B (zh) * 2009-05-05 2014-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用户间协作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01039B (zh) * 2010-03-29 2012-07-04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多基站协作中减小时延的方法
CN101848060B (zh) * 2010-05-12 2012-11-2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自适应网络编码协作中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4487A (zh) 2012-07-18
WO2012094881A1 (zh) 2012-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722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E fountain relay based network
US1112176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user packets transmissions for relays
KR101769738B1 (ko) 셀 방식 통합된 d2d 통신을 위한 단말기-그룹 기반 harq를 위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573907B (zh) 中继辅助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送系统
US8462690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ynchronous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for data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relay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010147A1 (en)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relay station,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00084102A (ko) 데이터 패킷의 처리 및 전송 방법
KR20070114664A (ko) 중계방식을 사용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재전송 장치 및방법
CN101091333A (zh) 无线通讯装置、无线通讯方法和无线通讯系统
KR20100105436A (ko) 동기식 harq 방식에서의 다중안테나를 지원하는 재전송 수행 방법
US106304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coding for dual-hops channels
CN104113400B (zh) 双路径d2d系统中的混合自动重传方法和频率调度方法
US1067357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group transmissions
CN102740352B (zh) 基于中继选择的自适应协作方法及终端、基站和中继设备
US10804999B2 (en) Robust relay retransmissions with dual-coding
CN113260087A (zh) 设备到设备中继的处理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594487B (zh) 一种无线网络及无线通信中的编码协作方法
Zou et al. A fully distributed opportunistic network coding scheme for cellular relay networks
CN102420682B (zh) 中继链路下行反馈信息传输时序确定方法及装置
Alves et al. Performance of type-i and type-ii hybrid arq in decode and forward relaying
CN102263626B (zh) 一种无线中继网络中的数据重传方法和系统
JP5671311B2 (ja) 複素シンボルから成る少なくとも1つの信号を中継器によって転送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その中継器
CN104393965B (zh) 多用户无线网络中的用户协作传输方法
KR20130022796A (ko) Cross-Layer부호기법을 이용한 Hybrid-ARQ기반의 협력통신 방법
KR20110020717A (ko)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중계국의 기지국 시스템 정보 갱신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