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4091A - 轴传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轴传动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4091A
CN102594091A CN2011100011197A CN201110001119A CN102594091A CN 102594091 A CN102594091 A CN 102594091A CN 2011100011197 A CN2011100011197 A CN 2011100011197A CN 201110001119 A CN201110001119 A CN 201110001119A CN 102594091 A CN102594091 A CN 1025940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driving shaft
another
driven shaft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0011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昇军
梁献全
许寿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gfu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0011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4091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4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40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轴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及与主动轴连接的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包括与从动轴连接的连接端,所述从动轴包括与主动轴相连的枢接端,所述连接端形成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枢接端形成若干凸块,所述凸块之间形成间隔,所述卡块分别卡接于所述间隔内,所述凸块分别卡接于所述间隙内,从而通过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结构配合实现两者的连接,无需额外的联轴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不会增加轴传动机构整体的重量。

Description

轴传动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尤其涉及一种轴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电机与负载之间通常通过轴进行动力传输,当电机的转轴(即主动轴)与负载的转轴(即从动轴)要联接传达动力时,一般采用皮带轮或齿轮做联接,但若要求主动轴与从动轴在一直线上且要求等速转动时,往往是采用联轴器将主动轴与从动轴连接起来实现两者的等速传动。然而,联轴器作为额外的连接元件,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亦增加了传动机构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无需联轴器的轴传动机构。
一种轴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及与主动轴连接的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包括与从动轴连接的连接端,所述从动轴包括与主动轴相连的枢接端,所述连接端形成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枢接端形成若干凸块,所述凸块之间形成间隔,所述卡块分别卡接于所述间隔内,所述凸块分别卡接于所述间隙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轴传动机构通过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结构配合实现两者的连接,无需额外的联轴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不会增加轴传动机构整体的重量。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传动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轴传动机构的其中一轴传动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轴传动机构的另一轴传动器的组装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第一轴传动器  10
第一主动轴    12
第一连接端    120
第一输入端    122
第一卡块      124
第一间隙      126
第一卡槽      128
第一从动轴    14
第一枢接端    140
第一输出端    142
第一凸块      144
第一间隔      146
第一凹槽      148
第一扣环      16
第一主动件    20
第一从动件    30
第二轴传动器  40
第二主动轴    42
第二连接端    420
第二输入端    422
凸台          424
第二卡块      426
第二间隙      427
第二卡槽      428
第二从动轴    44
第二枢接端    440
第二输出端    442
凸缘          444
第二凸块      446
第二间隔      447
第二凹槽      448
第二扣环      46
第二主动件    50
第二从动件    60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例轴传动机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轴传动机构为双同轴心传动结构,包括第一轴传动器10与第二轴传动器40,所述第一轴传动器10插设于第二轴传动器40内。所述轴传动机构可应用于主动件与从动件之间的动力传输,如应用于生产线的悬吊式机械手臂的驱动。
所述第一轴传动器1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主动件20与第一从动件30,第二轴传动器40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主动件50与第二从动件60。其中第一主动件20、第二主动件50可以为任意具有动力输出的器件,如电机等,第一从动件30、第二从动件60可以为任意需要被驱动的器件,如机械手等。为简化图示,图示并未显示第一主动件20、第二主动件50、第一从动件30以及第二从动件60的具体结构,仅以方块图形示意元件。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所述第一轴传动器10包括第一主动轴12、与第一主动轴12相卡接的第一从动轴14以及第一扣环16。
所述第一主动轴12与第一从动轴14均为实心结构,其材料可以为钢、铜、铜合金等。所述第一主动轴12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连接端120以及第一输入端122,所述第一从动轴14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枢接端140与第一输出端142,所述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一枢接端140相卡接,所述第一输入端122与第一主动件20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端142则与第一从动件30连接,从而将第一主动件20的动力输出给第一从动件3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主动件20可以为步进马达,其包括定子铁芯,转子磁铁等元件,所述第一主动轴12的输入端结合于转子磁铁上,在定子铁芯与转子磁铁的磁场的作用下,所述第一主动轴12随转子磁铁同步相对于定子铁芯转动。所述第二主动件50可以与第一主动件20具有类似结构,亦可与第二轴传动器40通过同样的方式连接,以下不再赘述。
所述第一主动轴12的第一连接端120伸出于第一主动件20之外,第一连接端120沿轴向向外突出形成若干第一卡块124,所述第一卡块124沿第一主动轴1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相邻的第一卡块124之间形成第一间隙126,所述第一卡块124的外表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卡槽128,用于卡设第一扣环16。
第一从动轴14的第一枢接端140上沿轴向向外突出形成若干第一凸块144,所述第一凸块144之间形成第一间隔146,所述第一凸块144用于与第一主动轴12的第一间隙126相卡设,所述第一间隔146用于与第一主动轴12的第一卡块124相卡设。所述第一凸块144的外表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一凹槽148。
当所述第一主动轴12的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一从动轴14的枢接端相卡接时,所述第一凸块144分别收容于第一间隙126内,所述第一卡块124分别收容于第一间隔146内,从而避免第一主动轴12与第一从动轴14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凹槽148与第一主动轴12的第一卡槽128位于同一圆环上。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扣环16呈“C”形,卡接于所述第一凹槽148与第一卡槽128内,避免第一主动轴12与第一从动轴14沿轴向的相对移动。
为提升第一主动轴12与第一从动轴14的连接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卡块124的尺寸可以略大于所述第一间隔146的尺寸,所述第一凸块144的尺寸可以略大于所述第一间隙126的尺寸,从而第一主动轴12的第一连接端120与第一从动轴14的第一枢接端140相插设时,所述第一卡块124与所述第一间隔146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凸块144与所述第一间隙126形成过盈配合。
请同时参阅图4与图5,所述第二轴传动器40与第一轴传动器10的结构类似,包括第二主动轴42、与第二主动轴42相卡接的第二从动轴44以及第二扣环46。
所述第二主动轴42与第二从动轴44均为空心结构,其内径大致分别与第一主动轴12、第一从动轴14的外径相当。所述第二主动轴42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二连接端420以及第二输入端422,所述第二从动轴44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二枢接端440与第二输出端442,所述第二连接端420与第二枢接端440相卡接,所述第二输入端422与第二主动件50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端442与第二从动件60连接,从而将第二主动件50的动力输出给第二从动件60。
为增强第二主动轴42与第二从动轴44的结合强度,所述第二主动轴42的第二连接端420的外表面向外凸设形成环形凸台424,所述第二从动轴44的第二枢接端440相应地形成有凸缘444,所述凸台424与凸缘444的外径相当。其中所述第二主动轴42由所述凸台424沿其轴向向外突出形成若干第二卡块426,所述第二卡块426沿第二主动轴42的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相邻的第二卡块426之间形成第二间隙427,所述第二卡块426的外表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卡槽428,用于卡设第二扣环46。
所述第二从动轴44由所述凸缘444沿轴向向外突出形成若干第二凸块446,所述第二凸块446之间形成第二间隔447,所述第二凸块446用于与第二主动轴42的第二间隙427相卡设,所述第二间隔447用于与第二主动轴42的第二卡块426相卡设。所述第二凸块446的外表面上向内凹陷,形成第二凹槽448。
当所述第二主动轴42的第二连接端420与第二从动轴44的枢接端相卡接时,所述第二凸块446分别收容于第二间隙427内,所述第二卡块426分别收容于第二间隔447内,从而避免第二主动轴42与第二从动轴44之间的相对转动,所述第二凹槽448与第二主动轴42的第二卡槽428位于同一圆环上。所述第二扣环46呈“C”形,卡接于所述第二凹槽448与第二卡槽428内,避免第二主动轴42与第二从动轴44沿轴向的相对移动。类似于第一卡块124与第一凸块144,所述第二卡块426与所述第二间隔447可以形成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凸块446与所述第二间隙427可以形成过盈配合,从而提升第二主动轴42与第二从动轴44的连接的稳定性。
组装时,所述第一轴传动器10穿设于所述第二轴传动器40内,为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可以在第一轴传动器10与第二轴传动器40之间填充润滑油,同样亦可以在第一轴传动器10与相应的第一主动件20与第一从动件30,在第二轴传动器40与相应的第二主动件50及第二从动件60之间填充润滑油。所述第一、第二主动轴12、42分别驱动第一、第二从动轴14、44同步转动,进而驱动连接于第一、第二从动轴14、44上的第一、第二从动件30、60运动,实现第一、第二主动件20、50与第一、第二从动件30、60之间的动力传输。本实施例为双同轴心传动结构,同心设置两个传动器10、40,分别带动两个从动件30、60,可以理解地,在仅需驱动单个从动件时,可以仅仅设置一个传动器即可。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发明通过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的结构配合实现两者的连接,无需额外的联轴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而且不会增加整个机构的重量。
可以理解地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与变形,而所有这些改变与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轴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轴及与主动轴连接的从动轴,所述主动轴包括与从动轴连接的连接端,所述从动轴包括与主动轴相连的枢接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形成有若干卡块,所述卡块之间形成间隙,所述枢接端形成若干凸块,所述凸块之间形成间隔,所述卡块分别卡接于所述间隔内,所述凸块分别卡接于所述间隙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与间隔为过盈配合,所述凸块与间隙为过盈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外表面上形成卡槽,所述凸块的外表面上形成凹槽,所述卡槽与凹槽位于同一圆环上,所述轴传动机构还包括卡设于所述凹槽与卡槽内的扣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凸台,所述卡块由凸台沿主动轴的轴向朝向从动轴延伸。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枢接端径向向外延伸形成凸缘,所述凸块由凸缘沿从动轴的轴向朝向主动轴延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均为空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与从动轴均为实心。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主动轴上的另一主动轴及套设于所述从动轴上的另一从动轴,所述另一主动轴与另一从动轴相卡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主动轴与所述另一从动轴相连的端部形成有卡块,所述另一主动轴的卡块之间形成间隙,所述另一从动轴与所述另一主动轴相连的端部形成凸块,所述另一从动轴的凸块之间形成间隔,所述另一主动轴的卡块分别卡接于所述另一从动轴间隔内,所述另一从动轴的凸块分别卡接于所述另一主动轴的间隙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轴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另一扣环,所述另一主动轴的卡块的外表面上形成卡槽,所述另一从动轴的凸块的外表面上形成凹槽,所述另一主动轴的卡槽与所述另一从动轴的凹槽位于同一圆环上,所述另一扣环卡设于所述另一从动轴的凹槽与另一主动轴的卡槽内。
CN2011100011197A 2011-01-05 2011-01-05 轴传动机构 Pending CN1025940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11197A CN102594091A (zh) 2011-01-05 2011-01-05 轴传动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0011197A CN102594091A (zh) 2011-01-05 2011-01-05 轴传动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4091A true CN102594091A (zh) 2012-07-18

Family

ID=4648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0011197A Pending CN102594091A (zh) 2011-01-05 2011-01-05 轴传动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40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96270A1 (fr) * 2019-05-21 2020-11-27 Decathlon Jeu d’au moins deux modules notamment pour la pratique d’un entraînement sportif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6415B1 (en) * 2001-03-14 2002-07-09 Qi Yu Symmetrical joint structure for physical matter connection
US20060065505A1 (en) * 2002-06-19 2006-03-30 Douglas James Morley H Connection device between members of a machine
EP1703156A1 (de) * 2005-03-19 2006-09-20 SMS Demag AG Kupplung aus zwei verstellbaren Steckteilen
CN101403418A (zh) * 2007-10-05 2009-04-08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转动轴接头
CN201345603Y (zh) * 2008-12-09 2009-11-11 张家港力勤机械有限公司 联轴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16415B1 (en) * 2001-03-14 2002-07-09 Qi Yu Symmetrical joint structure for physical matter connection
US20060065505A1 (en) * 2002-06-19 2006-03-30 Douglas James Morley H Connection device between members of a machine
EP1703156A1 (de) * 2005-03-19 2006-09-20 SMS Demag AG Kupplung aus zwei verstellbaren Steckteilen
CN101403418A (zh) * 2007-10-05 2009-04-08 恩普乐股份有限公司 转动轴接头
CN201345603Y (zh) * 2008-12-09 2009-11-11 张家港力勤机械有限公司 联轴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096270A1 (fr) * 2019-05-21 2020-11-27 Decathlon Jeu d’au moins deux modules notamment pour la pratique d’un entraînement sportif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4775B2 (en) Brush DC motor with reduction mechanism
US20140015362A1 (en) Sphere zone coupling of magnetic devices and multiple applications
EP1715298A3 (en) Absolute rotary encoder and micrometer
ATE525580T1 (de) Biegsame verbindung mit variabler steifheit
US11168521B2 (en) Harmonic gear drive
JP2012163186A (ja) 遊星歯車速度変換機
CN104953779A (zh) 磁性齿轮低速大转矩电机
TW201229398A (en) Actuating mechanism
CN102594091A (zh) 轴传动机构
CN207939391U (zh) 一种同轴摆线式永磁齿轮传动装置
CN206123649U (zh) 一种传动装置及机器人
RU2488682C1 (ru) Муфта гибкая
CN201947112U (zh) 一种双级行星减速电机
CN206522364U (zh) 一种反向联轴器
CN104495664A (zh) 齿轮组、收放绳机构及收放绳方法
CN106122377B (zh) 一种实现大转角高扭矩的单向旋转装置
CN205407446U (zh) 轴向组合式马达转子
CN208559491U (zh) 应用于重载移动机器人的驱动装置
US2012027275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circular motion
JP7174376B2 (ja) 磁気歯車機構
CN102747668B (zh) 一种可转换为圆振动或振荡或复合振动的压路机振动轮
CN102927210B (zh) 一种电梯曳引机
CN106838029B (zh) 反向联轴器
CN203809543U (zh) 一种超速电磁风扇离合器
CN105673799B (zh) 具有可配置动态涡轮机缓冲器的自动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