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3369B - 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3369B
CN102593369B CN201210062226.5A CN201210062226A CN102593369B CN 102593369 B CN102593369 B CN 102593369B CN 201210062226 A CN201210062226 A CN 201210062226A CN 102593369 B CN102593369 B CN 1025933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conductive substrate
index
refractive inde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622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3369A (zh
Inventor
路林
曹建伟
刘卫东
辛晓光
马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622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33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33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33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33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33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应用于光电子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包括透明导电基板和封装后盖,封装后盖通过封装胶与透明导电基板连接,透明导电基板与封装后盖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透明导电电极、有机材料功能层和金属电极层;通过接通透明导电电极和金属电极层对有机材料层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光线依次透过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和出光侧实现发光照明;高折射率匹配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设置高折射率匹配层显著提高了光输出效率,增加了OLED照明装置的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LightEmittingDevice,OLED)由于具有超轻薄、高亮度、响应快、低功耗、效率高及制作简单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背光模组以及照明等领域,其发光原理为在两个电极之间沉积非常薄的有机材料,对该有机发光材料通以直流电使其发光。
OLED照明装置的实用特点一是亮度较高,一般为100~500cd/m2之间,最高亮度可达2,000~3,000cd/m2;二是长时间照明,照明稳定性,照明色坐标偏移小,寿命长。OLED照明装置一般包括白色发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和透明导电基板。
在产品应用中,首先需要提高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通常采用具有宽光谱范围的单一发光材料或同时具有红绿蓝发色基团的有机材料,或同时,采用蓝黄光或者红绿蓝混合的单或多发光层、蓝色结合材料间产生的激基复合物/缔合物发光、蓝光下转换、微腔和叠层等结构,以提高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但在OLED照明装置中,其透明导电基板也对其发光效率有显著影响。目前,主要采用ITO透明导电基板,透明导电基板折射率为1.5,部分限制了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光输出。
为了提高OLED照明装置的光输出效率,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以下方案:
现有技术的方案一、通过透明导电基板上制作光放大器结构,即从其窄端到其宽端递增的锥形管状反射器,光发射器可以由不同OLED的同心环组成,提高光输出效率。另外一种方案是:在面板表面上加工出微细的凹凸、或者微细的透镜、或者粘贴光学薄膜提高光输出效率。Forrest研究组采用grid网格配合微镜阵列提高光输出效率。
上述方案明显改善了OLED照明装置的亮度,但其制程工艺太过复杂,产品过程中难以保证良率,使得该技术成本居高不下。
现有技术的方案二、公开了一种OLED照明装置结构,公开了在透明导电基板和透明电极之间具有高折射率层,并包含了光再利用层图案。其中,光再利用层图案又包含了散射层、吸收再发射层、低折射率层以及反射层等等。在该申请文件中对OLED照明装置包含了光再利用层的高折射率层做了具体限定。应用该高折射率层能够提高OLED照明装置的亮度。
本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时,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因为上述方案中提供的高折射率层的位置介于透明导电基板和透明电极之间。所述导致该方案中的高折射率层制作难度大,并且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和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高OLED照明装置亮度制作工艺复杂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OLED照明装置,该OLED照明装置包括透明导电基板和封装后盖,其中,封装后盖通过封装胶连接在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透明导电基板与封装后盖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透明导电电极、有机材料功能层和金属电极层;通过接通透明导电电极和金属电极层对有机材料层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光线依次透过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和出光侧实现发光照明;该OLED照明装置还包括高折射率匹配层:
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
所述折射率匹配层包括两层折射率薄膜,沿着光线的传输方向两层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递增。
所述折射率薄膜为利用有机材料与折射率大于等于1.5的无机材料混合形成的旋涂材料通过旋涂方式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表面形成的折射率大于1.5的薄膜。
所述折射率大于等于1.5的无机材料为玻璃粉、一氧化硅、氟化钍、三氧化二铝、氧化镁、三氧化二钇、氧化锌、二氧化铪、二氧化镐、二氧化铈、氧化钛、硫化锌和锗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所述折射率匹配层还包括保护膜,该保护膜设置于所述两层折射率薄膜的外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制作OLED照明装置的方法,清洗透明导电基板,并在透明导电基板的一侧沉积有机功能层,在整个透明导电基板上蒸镀金属电极,通过封装胶将封装后盖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基板沉积有机功能层的一侧;通过接通透明导电电极和金属电极层对有机材料层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光线依次透过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和出光侧实现发光照明;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出光侧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
最优化的方式:在所述出光侧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包括:
清洗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
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旋涂第一旋涂材料,并进行固化形成第一层折射率薄膜,其中,所述第一旋涂材料为第一折射率的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混合液,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等于1.5;
在所述第一层折射率薄膜上旋涂第二旋涂材料后,喷涂一层第二折射率的无机材料,进行固化形成第二层折射率薄膜,其中,所述第二旋涂材料为第二折射率的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混合液,所述第二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率;
在所述第二层折射率薄膜上贴附保护膜。
第一折射率为1.5~2.0之间的任一数值,所述第二折射率大于等于2.0。
所述旋涂材料中还包括无机或有机荧光色转化材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或两个,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OLED照明装置和方法是在现有OLED照明装置的导电基板出光侧设置高折射率匹配层,即通过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的外侧旋涂高折射率材料形成高折射率匹配层。因为本分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折射率匹配层设置在OLED照明装置的最外层,所以该高折射率匹配层的工艺简单,并且明显避免了高折射率层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对OLED器件的负面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OLED照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折射率匹配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制作OLED照明装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具体工艺参数后,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照明装置,该OLED照明装置包括透明导电基板和封装后盖,其中,封装后盖通过封装胶连接在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透明导电基板与封装后盖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规则化图案的透明导电电极,在该透明导电电极之上设置有一有机材料功能层,该有机材料功能层上还蒸镀有一金属电极层;通过接通透明导电电极和金属电极层对有机材料层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光线依次透过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和出光侧实现发光照明;该OLED照明装置还包括高折射率匹配层: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
本发明所提供的OLED照明装置可以是在现有OLED照明装置的出光侧旋涂高折射率的旋涂材料然后形成高折射率匹配层,即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整体成型之后再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因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折射率匹配层只是设置在OLED照明装置的最外层,所以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可以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成型之后再制作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所以能够避免高折射率层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对OLED器件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OLED照明装置包括至少一个OLED照明器件和在透明导电基板出光一侧的高折射率匹配层。该高折射率匹配层包括折射率递增的两层薄膜,通过喷涂方式实现的更高折射率材料层,以及保护膜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装置和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OLED照明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该OLED照明装置包括透明导电基板101和封装后盖102,其中,封装后盖102通过封装胶103连接在透明导电基板101的背光侧,因为照明装置的光线是透过透明导电基板101实现发光照明的,所以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一侧与实现发光的元器件连接,另外一侧出光。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与发光元器件连接的一侧为背光侧,出光的一侧定义为出光侧。
透明导电基板101与封装后盖102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规则化图案的透明导电电极104;
在该透明导电电极104之上设置有一有机材料功能层105,该有机材料功能层105上还蒸镀有一金属电极层106;
该OLED照明装置实现发光时,通过接通透明导电电极104和金属电极层106对有机材料层105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光线依次透过透明导电基板101的背光侧和出光侧实现发光照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基板101和封装后盖102形成一个封闭结构,其中,透明导电电极104、有机材料层105和金属电极层106设置于封闭结构内。通过接通透明导电电极104和金属电极层106对有机材料层105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因为透明导电基板101利用透光材料制作而成所以有机材料层105发出的光,透过透明导电基板101发出实现照明。
该OLED照明装置还包括高折射率匹配层107,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107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基板101的出光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因为只是在透明导电基板101侧会透光,所以将高折射率匹配层107设置于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若,该装置为整体透光原件,则可将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107设置于整个封闭结构的外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107,包括依次制作折射率递增的两层薄膜,喷涂更高折射率材料层,以及保护膜层。所述依次制作折射率递增的两层薄膜,所用材料包括一旋涂材料和一无机材料。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匹配层107可以是多层结构,具体实现时包括:
两层折射率薄膜(第一层折射率薄膜201和第二层折射率薄膜202),沿着光线的传输方向两层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递增。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中第一层折射率薄膜201的折射率小于第二层折射率薄膜202的折射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总体需要达到的目标是第一层折射率薄膜201和第二层折射率薄膜202结合后形成一个折射率大于1.5的高折射率匹配层107。
因为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透明基板一般选用玻璃实现,玻璃的折射率为1.5。所以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透光率,所以在透明基板的外侧设置一层折射率大于玻璃的折射率匹配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匹配层的折射率根据旋涂材料和结构的不同会有不同。
其中,所述折射率薄膜为利用有机材料与折射率大于等于1.5的无机材料混合形成的旋涂材料通过旋涂方式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101的出光侧表面形成的折射率大于1.5的薄膜。
在具体实现时,所述第一层折射率薄膜201通过在透明导电基板101的出光侧旋涂已混合折射率在1.5到2.0之间的无机材料为一定比例的旋涂材料,然后进行固化形成。
第二层折射率薄膜202则是在所述第一层折射率薄膜201旋涂已混合折射率大于2.0的无机材料为一定比例的旋涂材料后,喷涂一层折射率大于2.0的无机材料,进行固化后形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选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酰亚胺(PI)作为形成旋涂材料的有机材料。
对于折射率大于等于1.5的无机材料则可以选择以下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包括折射率在1.5到2.0之间的无机材料包括:玻璃粉(n=1.5)、一氧化硅(SIO,n=1.55)、氟化钍(ThF4,n=1.52)、三氧化二铝(AL2O3,n=1.63)、氧化镁(MgO,n=1.70)、三氧化二钇(Y2O3,n=1.8)等;
折射率大于2.0的无机材料(氧化锌(ZnO,n=2.0)、二氧化铪(HfO2,n=2.0)、二氧化镐(ZrO2,n=2.05)、二氧化铈(CeO2,n=2.2)、氧化钛(TiO2,n=2.35)、硫化锌(ZnS,n=2.35)、锗化锌(ZnGe,n=2.6)。
以上只是列举了一部分折射率大于等于1.5的材料,但是并不限定本发明可选的折射率大于1.5的材料只能是上述材料。
另外,为了防止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101上的第一层折射率薄膜201和第二层折射率薄膜202划伤,该装置的折射率匹配层107还包括保护膜203,该保护膜203设置于所述两层折射率薄膜的外侧。即保护膜203与透明导电基板101之间设置第一层折射率薄膜201和第二层折射率薄膜202。
本发明实施例所中所选用的保护膜203选择具有易贴附、透明度高等特征的贴膜。
本发明所提供的OLED照明装置可以是在现有OLED照明装置的出光侧旋涂高折射率的旋涂材料然后形成高折射率匹配层,即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整体成型之后再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因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折射率匹配层只是设置在OLED照明装置的最外层,所以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可以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成型之后再制作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所以能够避免高折射率层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对OLED器件的负面影响。
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OLED照明装置的出光侧旋涂高折射率的旋涂材料然后形成高折射率匹配层,即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整体成型之后再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所以实现工艺简单可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大面积制作,解决了现有基本处理技术带来的如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制作OLED照明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301,清洗透明导电基板,并在透明导电基板的一侧沉积有机功能层;
步骤302,在整个透明导电基板上蒸镀金属电极,通过封装胶将封装后盖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基板沉积有机功能层的一侧;
通过接通透明导电电极和金属电极层对有机材料层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光线依次透过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和出光侧实现发光照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基板和封装后盖形成一个封闭结构,其中,实现发光的原件:透明导电电极、有机材料层和金属电极层设置于封闭结构内。通过接通透明导电电极和金属电极层对有机材料层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光线透过透明导电基板发出。因为金属电极层不透光,所以整个OLED照明装置发光时,透明导电基板与发光原件接触的一侧不能透光。所以透明导电基板与发光原件接触的一侧为背光侧,另外一透射出光线的一侧为出光侧。
步骤303,在所述出光侧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的折射率大于等于1.5。
因为在具体的应用环境中透明基板一般选用玻璃实现,玻璃的折射率为1.5。所以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透光率,所以在透明基板的外侧设置一层折射率大于玻璃的折射率匹配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折射率匹配层的折射率根据旋涂材料和结构的不同会有不同。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包括:
步骤401,清洗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
步骤402,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旋涂第一旋涂材料,并进行固化形成第一层折射率薄膜,其中,所述第一旋涂材料为第一折射率的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混合液,所述第一折射率大于等于1.5;
所述有机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酰亚胺(PI)。
步骤403,在所述第一层折射率薄膜上旋涂第二旋涂材料后,喷涂一层第二折射率的无机材料,进行固化形成第二层折射率薄膜,其中,所述第二旋涂材料为第二折射率的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混合液,所述第二折射率大于第一折射率;
第一折射率为1.5~2.0之间的任一数值,所述第二折射率大于等于2.0。
步骤404,在所述第二层折射率薄膜上贴附保护膜。
另外,此高折射率匹配层也可以在其中旋涂无机或有机荧光色转化材料,或者直接在所述旋涂材料中还包括无机或有机荧光色转化材料。并且在搭配蓝色OLED器件或紫外OLED器件或白色OLED器件之后,形成色饱和度高、无色坐标漂移的白光发射,实现长寿命、稳定性好的OLED照明装置。
如图5所示,在实际的应用中,制作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可以通过以下的具体方式实现:
步骤501,ITO玻璃基板背面,进行清洗,
步骤502,旋涂已混合第一折射率的无机材料(如玻璃粉比例为25%)的第一旋涂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进行固化生成第一层高折射率层薄膜。该步骤中第一折射率为1.5~2.0之间的任一值。实现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制备PMMA溶液:取25gPMMA,将其溶入100ml丙酮中,并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MMA溶液,并不局限于只能为上述浓度,在具体时候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选用不同浓度的PMMA溶液。
取6.25g的玻璃粉,混合于PMMA溶液,用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
在该实施方式中,除了可以是玻璃粉末还可选用折射率在1.5到2.0之间的无机材料包括:玻璃粉(n=1.5)、一氧化硅(SIO,n=1.55)、氟化钍(ThF4,n=1.52)、三氧化二铝(AL2O3,n=1.63)、氧化镁(MgO,n=1.70)、三氧化二钇(Y2O3,n=1.8)等;
采用旋涂法制备PMMA薄膜,转速为200rpm左右,旋涂时间为60秒,得到的薄膜厚度为300nm左右。
在200~300℃的条件下烘烤10min形成第一层高折射率层薄膜。
步骤503,旋涂已混合第二折射率无机材料(如硫化锌,无机材料所占的比例为20%)的第二旋涂材料(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在旋涂完成之后还需要喷涂一层无机材料(如硫化锌)后,进行固化。制作第二层高折射率层薄膜。实现该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
制备PMMA溶液:称取25gPMMA,将其溶入100ml丙酮中,并搅拌均匀形成混合溶液。本发明实施例中的PMMA溶液,并不局限于只能为上述浓度,在具体时候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要选用不同浓度的PMMA溶液。
称取5g的硫化锌粉末,混合于PMMA溶液,用转子搅拌均匀。
在该实施方式中,除了可以是硫化锌粉末还可选用折射率大于2.0的其他无机材料,包括:氧化锌(ZnO,n=2.0)、二氧化铪(HfO2,n=2.0)、二氧化镐(ZrO2,n=2.05)、二氧化铈(CeO2,n=2.2)、氧化钛(TiO2,n=2.35)、硫化锌(ZnS,n=2.35)、锗化锌(ZnGe,n=2.6)。
采用旋涂法制备PMMA薄膜,转速为200rpm左右,旋涂时间为60秒,得到的薄膜厚度为300nm左右。
采用干法喷涂设备喷涂一层硫化锌材料,控制其喷涂密度使其均匀分布在PMMA薄膜上。
在200~300℃的条件下烘烤10min形成第二层高折射率层薄膜。
步骤504,在所述第二层高折射率层薄膜的外侧粘贴保护膜。该保护膜选择具有易贴附、透明度高等特征的贴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OLED照明装置可以是在现有OLED照明装置的出光侧旋涂高折射率的旋涂材料然后形成高折射率匹配层,即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整体成型之后再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因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折射率匹配层只是设置在OLED照明装置的最外层,所以制作工艺简单,而且可以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成型之后再制作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所以能够避免高折射率层的制作流程和工艺对OLED器件的负面影响。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高折射率匹配层由多层薄膜形成,其中包括折射率薄膜和保护膜。所述折射率薄膜是通过在OLED照明装置的外侧旋涂高折射率材料,然后通过固化工艺形成的薄膜,因为所述折射率薄膜光透过率高、粘附性好和折射率高等特点,所以设置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能提高OLED照明装置的光输出效率,并增加了OLED照明装置的亮度。
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OLED照明装置的出光侧旋涂高折射率的旋涂材料然后形成高折射率匹配层,即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整体成型之后再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所以实现工艺简单可以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大面积制作,解决了现有基本处理技术带来的如制作工艺复杂、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在形成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时,还可以高折射率匹配层的旋涂材料中添加无机或有机荧光色转化材料,或者是在形成高折射率匹配层的过程中直接旋涂一层无机或有机荧光色转化材料,在添加荧光色转化材料的基础上搭配蓝色OLED器件、紫外OLED器件或白色OLED器件,有色OLED器件的荧光色转化材料的组合使得OLED照明装置的形成色饱和度高、无色坐标漂移的白光发射,能够实现长寿命、稳定性好的OLED照明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OLED照明装置的出光侧旋涂高折射率的旋涂材料然后形成高折射率匹配层,即在整个OLED照明装置整体成型之后再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设置高折射率匹配层后OLED照明装置的透光率提高,所以与普通的照明灯具,白炽灯、日光灯等相比,该OLED照明装置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的新型光源,能显著消减电力需求、节省电力开支,明显提高了亮度,节约电力。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得出其它的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发明的技术创新范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OLED照明装置,该OLED照明装置包括透明导电基板和封装后盖,其中,封装后盖通过封装胶连接在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透明导电基板与封装后盖的连接点之间设置有透明导电电极、有机材料功能层和金属电极层;通过接通透明导电电极和金属电极层对有机材料层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光线依次透过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和出光侧实现发光照明;其特征在于,该OLED照明装置还包括高折射率匹配层:
所述高折射率匹配层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所述折射率匹配层包括两层折射率薄膜,沿着光线的传输方向两层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递增;
其中,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表面形成第一层折射率薄膜,所述第一层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为1.5~2.0之间的任一数值,在所述第一层折射率薄膜表面上形成第二层折射率薄膜,所述第二层折射率薄膜的折射率大于等于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折射率薄膜为利用有机材料与折射率大于等于1.5的无机材料混合形成的旋涂材料通过旋涂方式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表面形成的折射率大于1.5的薄膜。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率大于等于1.5的无机材料为玻璃粉、一氧化硅、氟化钍、三氧化二铝、氧化镁、三氧化二钇、氧化锌、二氧化铪、二氧化镐、二氧化铈、氧化钛、硫化锌和锗化锌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率匹配层还包括保护膜,该保护膜设置于所述两层折射率薄膜的外侧。
5.一种制作OLED照明装置的方法,其步骤为:清洗透明导电基板,并在透明导电基板的一侧沉积有机功能层,在整个透明导电基板上蒸镀金属电极,通过封装胶将封装后盖设置于所述透明导电基板沉积有机功能层的一侧;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与所述封装后盖的连接点之间设置透明导电电极,通过接通所述透明导电电极和金属电极层对有机材料层通以直流电驱动发光,光线依次透过透明导电基板的背光侧和出光侧实现发光照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制作高折射率匹配层包括:
清洗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
在所述透明导电基板的出光侧旋涂第一旋涂材料,并进行固化形成第一层折射率薄膜,其中,所述第一旋涂材料为第一折射率的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混合液,所述第一折射率为1.5~2.0之间的任一数值;
在所述第一层折射率薄膜上旋涂第二旋涂材料后,喷涂一层第二折射率的无机材料,进行固化形成第二层折射率薄膜,其中,所述第二旋涂材料为第二折射率的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混合液,所述第二折射率大于等于2.0;
在所述第二层折射率薄膜上贴附保护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酰亚胺PI。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涂材料中还包括无机或有机荧光色转化材料。
CN201210062226.5A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 Active CN1025933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2226.5A CN102593369B (zh)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62226.5A CN102593369B (zh)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3369A CN102593369A (zh) 2012-07-18
CN102593369B true CN102593369B (zh) 2015-12-02

Family

ID=46481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62226.5A Active CN102593369B (zh) 2012-03-09 2012-03-09 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33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2214248A1 (de) * 2012-08-10 2014-02-13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Bauelement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auelementes
CN103700782B (zh) 2013-12-26 2015-12-09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6229B (zh) * 2016-02-16 2020-04-28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装置
KR102518130B1 (ko) * 2016-08-04 2023-04-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표시장치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720A (zh) * 2008-07-15 2010-01-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4568A (zh) * 2009-11-25 2011-05-25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2157704A (zh) * 2011-03-11 2011-08-17 上海大学 有机电致发光植物照明用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90533A (zh) * 2011-07-29 2011-12-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4541B2 (en) * 2006-10-05 2010-11-16 Global Oled Technology Llc OLED device having improved light outpu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30720A (zh) * 2008-07-15 2010-01-2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4568A (zh) * 2009-11-25 2011-05-25 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CN102157704A (zh) * 2011-03-11 2011-08-17 上海大学 有机电致发光植物照明用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90533A (zh) * 2011-07-29 2011-12-2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有机发光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及使用其的照明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3369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1790B (zh) A light-transmitting substrate,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 organic LED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1960919A (zh) 具有光散射层的隐藏的有机光电器件
CN103268736B (zh) 一种量子点led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2593369B (zh) 一种oled照明装置及制作方法
CN208013655U (zh) 双层结构的荧光色轮
CN104566232A (zh) 发光膜层结构、其制作方法及背光源
CN103107169A (zh) 发光二极管组件、照明装置及背光模块
CN102588816B (zh) 发光装置、混光装置及发光装置的制造方法
CN201561293U (zh) Led装饰照明发光结构
CN108962958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US9118034B2 (en) Metal oxide thin film substrate for OLED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201114861Y (zh) 一种可产生白光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CN104300067B (zh) 可挠式led封装
CN105742328A (zh) 一种显示基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CN107403876B (zh) 一种高外量子效率的底发光型oled器件
TW201306643A (zh) 交流驅動有機發光元件
CN105118849B (zh) 一种触控式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Li et al. Boosted ambient contrast ratio of light-emitting diode display devices with high light output using a laminated interlaced microgroove Janus structure
TWI594461B (zh) 螢光粉包覆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201213321Y (zh) 有机电致发光光源
CN209114767U (zh) 一种发光贴膜型的柔性发光建材
CN204927325U (zh) 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CN103208583A (zh) 一种暖白光led平面光源发光体及其制造方法
TW201322517A (zh) 發光元件
CN203192850U (zh) 一种led镜面光源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100 Zhuzhou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No. 151, No.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