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91188B -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91188B
CN102591188B CN 201210066773 CN201210066773A CN102591188B CN 102591188 B CN102591188 B CN 102591188B CN 201210066773 CN201210066773 CN 201210066773 CN 201210066773 A CN201210066773 A CN 201210066773A CN 102591188 B CN102591188 B CN 1025911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ement
great wheel
power
mechanical watch
clockwork sp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1006677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91188A (zh
Inventor
唐西平
王守华
杜恒彦
姜巧林
张淑芬
潘立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POLARIS STATE-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POLARIS STATE-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POLARIS STATE-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POLARIS STATE-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21006677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91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91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1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91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911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Unknown Time Interv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涉及计时仪器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的设计方法,它包括以发条原动力作为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是以卷式发条作为原动力,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在卷式发条旋紧时储存能量;当卷式发条两端松开释放能量时,其两端相向运动并各自输出动力,使单个卷式发条成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构思新颖、结构明晰简单,使单个卷式发条成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为增加美感和动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Description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时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发条作为原动力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机械时钟产品中,最常见的是按照《机械摆钟》国家标准GB/T 22772-2008进行生产加工的机械座钟、机械挂钟、机械落地钟;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机械时钟的核心是机械时钟机芯,而机芯的内在结构包括发条原动力的动力传动机构,走时传动机构,报时控制机构,构成机械时钟的核心技术。机芯安装在鈡壳内,钟盘设置在机芯前夹板的中心处,有分针和时针,钟摆是擒纵调速机构的一个部分,通过调整其往复摆动的频率控制时钟的走时精度,走时驱动和报时驱动的动力驱动机构各自相互独立,它们是以发条式机械能作为原动力的机械动力机构的。作为机械时钟这一产品,它在满足社会需求和为人们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做出了应有贡献的同时,也凝结着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断地研究改进的过程。为了使机械时钟这一传统产品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一直在研究改进机械时钟机芯的结构,其中包括在钟摆、钟盘及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方面的研究和改进,都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案。特别是伴随着陀飞轮机构在机械时钟机芯上的应用,给机械时钟机芯的结构带来了较大的变化,陀飞轮机构替代原有的擒纵机构,使机械时钟的走时控制更加可靠,提高了走时精度;并且为扩大机械时钟机芯的使用范围,为进一步提高机械时钟的品位、档次,提高其附加值和企业经济效益创造了许多的前提条件。尽管如此,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驱动和报时驱动的动力驱动机构依旧各自独立设置,如何以改进现有发条式机械动力机构为突破口,简化现有机械时钟机芯的内在结构、使现有单发条单动力改进成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为机械时钟机芯的运行提供更加合理的机械动力支撑,同时辅以陀飞轮机构的使用,提高机械时钟的内在结构特点,给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和艺术的享受,这也是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认真研究和亟待解决的新的技术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构思新颖、突破现有发条动力的设计理念,具有设计结构简单、合理可靠,能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简单,单个卷式发条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能增加美感和动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机械时钟机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它包括以发条式原动力作为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以前、后夹板作为机芯的安装载体,对机芯的动力传动系统、走时系统、报时系统的机构进行总体设计和各零部件的具体设计,其特殊之处是所述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是以卷式发条作为原动力,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在卷式发条旋紧时储存能量;当卷式发条两端松开释放能量时,其两端相向运动并各自输出动力,使单个卷式发条成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是
上述所述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设计是在前、后夹板之间的发条轴上设一联接装置,且固装一头轮组件;所述头轮组件中的头轮片与所啮合的动力传动系统的机构相连接。
上述所述的头轮组件的设计为由一个与发条轴上设置的联接装置相匹配的管状体作为中间体,其上过盈套装有一压簧片、一头轮片和一棘轮,与棘轮相接的头轮片上安装有一棘爪和复位棘爪的棘爪簧。
上述所述的前、后夹板为支撑夹板,其夹板上设置有可透视机芯运动状态的窗口,二者之间还设有中间夹板。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包括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所设计的机芯,它包括以发条作为原动力的机械动力机构,以前、后夹板作为时钟机芯的安装载体,安装有动力传动机构、走时机构和报时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为发条原动力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所述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是在夹板之间的发条轴上设一联接装置,且固装一头轮组件;所述头轮组件中的头轮片与所啮合的动力传动机构相啮合连接。
上述所述的头轮组件是由一个与发条轴上设置的联接装置相匹配的管状体作为中间体,其上过盈套装有一压簧片、一头轮片和一棘轮,与棘轮相接的头轮片上安装有一棘爪和复位棘爪的棘爪簧。
上述所述的前、后夹板为支撑夹板,其夹板上设置有可透视机芯运动状态的窗口,二者之间还设有中间夹板。
上述所述走时系统的走时控制组件为陀飞轮机构。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其一是本发明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采取将单个卷式发条设计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使现有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系统和报时系统共用一个发条式机械动力,而且也为发条式机械能的储存与释放、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靠的技术方案、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改进了现有机械时钟机芯的结构设计,直接突破了现有机械时钟传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模式,使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构设计具有构思新颖、结构紧凑简单、合理可靠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
其二是本发明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通过采取将单个卷式发条设计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现有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系统驱动和报时系统驱动共用一个发条式机械动力,省去一个现有的发条式机械动力机构,降低了材料的消耗、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三是本发明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通过采取将单个卷式发条设计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再加上前、后夹板为支撑夹板,其夹板上设置有可透视机芯运动状态的窗口,二者之间还设有中间夹板的技术方案,可以把机械时钟机芯的动感、美感通过透视的方式展示出来,为机械时钟的高品位、高档次、高附加值和企业的高经济效益提供有利的技术支持,使本发明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进步;
其四是本发明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由于其走时系统驱动和报时系统驱动共用一个发条式机械动力,因而其使用范围大大的得以提升,再加上陀飞轮机构在其走时控制机构的使用,使机械时钟的花色品种、走时精度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使现有机械时钟向高档机械台钟、高档机械透视钟领域发展并形成系列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其被并入到本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机械时钟机芯的平面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走时系统动力传动结构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头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的具体结构细节和安装使用过程,不得理解为任何意义上的对本发明权利要求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它包括以满足普通消费者使用的普通二针式机械时钟为设计对象,采取以达到《机械摆钟》国家标准GB/T 22772-2008的技术指标为前提条件,以发条原动力作为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源的机械动力机构,上条周期为15天的B1型机械摆钟为设计指标、以时、分针同轴心结构的两针式机械时钟机芯为整体的设计:包括有:以发条作为原动力的机械动力机构,以前、后夹板作为时钟机芯的安装载体,对机芯的动力传动系统、走时系统、报时系统所进行的机芯总体设计。其具体是: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是将发条的原动力作为时钟机芯的动力源,在现有单发条单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基础上设置成单发条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其设计方法是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在卷式发条旋紧时储存能量;当卷式发条两端松开释放能量时,其两端相向运动并各自输出动力,以使单个卷式发条成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所述的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的设计,是将现有的卷式发条的内端、外端分别与发条轴、条盒进行紧固连接,构成一个发条在旋紧时两端相对运动,发条释放时两端相向运动的整体结构;条盒的一端设有一走头轮片,所述走头轮片与走时(或报时、或装饰性摆动机构)动力传动系统的机构相啮合连接;位于条盒另一端中心处的发条轴上设一联接装置,且固装一头轮组件;所述头轮组件中的头轮片与报时动力传动系统的机构相啮合连接。所述的头轮组件的设计为由一个与发条轴上设置的联接装置相匹配的管状头轮套作为中间体,其上过盈套装有一压簧片、一头轮片和一棘轮,与棘轮相接的头轮片上通过铆钉安装有一棘爪和复位棘爪的棘爪簧。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支撑框架是以前夹板、后夹板及两夹板之间的夹板柱共同组成机械时钟机芯的支撑框架,是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动力传动系统、走时系统、报时系统全部进行连接并装配于一体的支撑体。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系统是将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中的走头轮片与走时系统中的二轮组件的二轮轴齿进行啮合连接并依此与三轮组件、四轮组件、五轮组件进行啮合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一套完整的走时动力传动轮系,并以此作为其走时动力传动系统;五轮组件上安装的五轮片为擒纵轮片,与其所对应啮合的擒纵叉、擒纵轴、引摆杆及钟摆共同组成的擒纵调速机构,构成所述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控制系统;走时动力传动系统与走时控制系统的组合而构成本实施例1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系统。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报时系统是将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中的头轮组件上的头轮片与报时系统中的打二轮组件的打二轮轴齿进行啮合连接并依此与打三轮组件、打四轮组件、打五轮组件进行啮合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一套完整的打时动力传动轮系,并以此作为其报时动力传动系统;报时动力传动系统与安装的由十二角凸轮、抬闸片、开关、打点凸轮、扇形齿、风轮、打锤、音簧等组件构成的报时控制系统共同构成本实施例1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报时系统。
以上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支撑框架、走时系统、报时系统的设计方法,共同构成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而设计的机械时钟机芯(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它是以满足普通消费者使用的普通二针式机械时钟为设计对象,采取以达到《机械摆钟》国家标准GB/T 22772-2008的技术指标为前提条件,以发条原动力作为动力源构成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以上条周期为15天的机械座钟、机械挂钟而提供改进设计的时、分二针同轴心结构的机械时钟机芯。本实施例1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见图3、图4、图5),它是以现有机械时钟机芯为现有技术(见图1、图2、),其示出的结构为: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是将发条的动力作为时钟机芯的动力源,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在卷式发条旋紧时储存能量;当卷式发条两端松开释放能量时,其两端相向运动并各自输出动力,以使单个卷式发条成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结构。所述的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的设计,是将现有的走头轮组件3的卷式发条3.4的内端、外端分别与发条轴3.2、条盒3.3进行紧固连接,构成一个发条在旋紧时两端相对运动,发条释放时两端相向运动的整体结构;条盒3.3的一端固装有一走头轮片3.1,所述走头轮片3.1与走时动力传动系统中的走二轮组件4的走二轮轴齿相啮合连接;位于条盒3.3另一端中心处的发条轴3.2上设一四方轴的联接装置,且固装一头轮组件3.5;所述头轮组件3.5中的头轮片3.5.3与报时动力传动系统中的打二轮组件11的打二轮轴齿进行相啮合连接。所述的头轮组件3.5(参见图4、图5)是由一个与发条轴3.2上设置的四方轴的联接装置相匹配的管状头轮套3.5.1作为中间体,其上过盈套装有一压簧片3.5.2、一头轮片3.5.3和一棘轮3.5.4,与棘轮3.5.4相接的头轮片3.5.3上通过铆钉3.5.7安装有一棘爪3.5.5和复位棘爪的棘爪簧3.5.6。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支撑框架是以前夹板1、后夹板2及两夹板之间的夹板柱共同组成机械时钟机芯的支撑框架,是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动力传动系统、走时系统、报时系统全部进行连接并装配于一体的支撑体。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系统是将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中的走头轮片与3.1与走时系统中的二轮组件4的二轮轴齿进行啮合连接并依此与三轮组件5(亦称中心轮组件)、四轮组件6、五轮组件7(亦称擒纵轮组件)进行啮合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一套完整的走时动力传动轮系,并以此作为其走时动力传动系统;五轮组件7上安装的擒纵轮片与其所对应啮合的擒纵叉组件8啮合连接、擒纵叉组件8上的引摆杆9及钟摆共同组成的擒纵调速机构,构成所述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控制系统;走时动力传动系统与走时控制系统的组合而构成本实施例1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系统。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报时系统是将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中的头轮组件3.5上的头轮片3.5.3与报时系统中的打二轮组件11的打二轮轴齿进行啮合连接并依此与打三轮组件12、打四轮组件13、打五轮组件14、风轮组件15进行啮合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一套完整的打时动力传动轮系,并以此作为其报时动力传动系统;报时动力传动系统与安装的由十二角凸轮、抬闸片、开关、打点凸轮、扇形齿轮、风轮、打锤、音簧等组件构成的报时控制系统,共同构成本实施例1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报时系统。
以上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支撑框架、走时系统、报时系统共同构成了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它包括以满足普通消费者使用的普通三针座式无报时机构的机械航海透视钟为设计对象,采取以达到《机械摆钟》国家标准GB/T 22772-2008的技术指标为前提条件,以发条原动力作为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源的机械动力机构,上条周期为7天的机械透视座钟为设计指标、以时、分针同轴结构的两针式机械时钟机芯为整体的设计。包括有:以发条原动力作为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以前、后夹板作为时钟机芯的安装载体,对机芯的动力传动系统、非走时系统、走时系统所进行的机芯总体设计。其具体是: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是将发条的原动力作为时钟机芯的动力源,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在卷式发条旋紧时储存能量;当卷式发条两端松开释放能量时,其两端相向运动并各自输出动力,以使单个卷式发条成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所述的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的设计,是将现有的卷式发条的内端、外端分别与发条轴、条盒进行紧固连接,构成一个发条在旋紧时两端相对运动,发条释放时两端相向运动的整体结构;条盒的一端设有一走头轮片,所述走头轮片与非走时动力传动系统的机构相啮合连接;位于条盒另一端中心处的发条轴上设一联接装置,且固装一头轮组件;所述头轮组件中的头轮片与设置的走时动力传动系统的机构相啮合连接。所述的头轮组件的设计为由一个与发条轴上设置的联接装置相匹配的管状头轮套作为中间体,其上过盈套装有一压簧片、一头轮片和一棘轮,与棘轮相接的头轮片上通过铆钉安装有一棘爪和复位棘爪的棘爪簧。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支撑框架是以前夹板、后夹板及两夹板之间的夹板柱共同组成机械时钟机芯的支撑框架,是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动力传动系统、走时系统全部进行连接并装配于一体的支撑体。所述的前、后夹板为可支撑机芯于平面而立的支撑夹板,其夹板上设置有可透视机芯运动状态的窗口,二者之间还设有中间夹板。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非走时系统是将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中的走头轮片与非走时系统中的非走二轮组件的非走二轮轴齿进行啮合连接并依此与非走三轮组件、非走四轮组件、非走五轮组件进行啮合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一套完整的非走时动力传动轮系,并以此作为其非走时动力传动系统;非走五轮组件上安装有一蚱蜢式的擒纵机构,该擒纵机构是一种特殊的擒纵机构,该装置安装带有秒针的大擒纵轮并外露;在其左右两侧前、后夹板上分别装有摆轴,在前端安装带有哑铃状的平衡双摆。在前夹板和双摆之间安装有蚱蜢爪擒纵叉组件,在后夹板的摆轴后端装有连接两摆轴的双扇形齿组件,以此构成本实施例2的大的双摆动的擒纵机构作为本实施例2的非走时控制系统;非走时动力传动系统与非走时控制系统的组合而构成本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非走时系统。本非走时系统不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真正的走时系统,而是一非正式的走时系统,以此用于作为本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透视各零部件的运动状态和其设计采取夸张性的艺术展示,并不作为本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真正走时系统之用,因此在本实施例2中被称之为非走时系统,亦可称之为装饰摆系统。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系统是将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中的头轮组件上的头轮片与新设置的走时系统中的二轮组件的二轮轴齿进行啮合连接并依此与三轮组件、四轮组件、五轮组件、六轮组件进行啮合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一套完整的新设置的走时动力传动轮系,并以此作为其走时动力传动系统;四轮组件的四轮轴伸出前夹板处安装一过轮组件与安装在四轮轴(亦称分针轴)上的时针管构成时分转换装置,再加上安装在六轮组件轴端部的陀飞轮机构,共同构成本实施例2的走时控制机构;走时动力传动机构和走时控制机构的组合共同构成本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系统。
以上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支撑框架、非走时系统、走时系统的设计方法,共同构成了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而设计的机械时钟机芯(参见图4、图5、图6、图7),它是以满足高档消费者使用的高档三针式机械航海透视钟为设计对象,采取以达到其所要求的技术指标为前提条件,以发条原动力作为动力源构成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以上条周期为7天的机械座钟为设计指标、以时、分针同轴结构的两针式机械时钟机芯为整体。包括有:以发条原动力作为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以前、后夹板作为时钟机芯的安装载体和支撑座,以机芯的动力传动系统、非走时系统、走时系统所组成的机芯总体。其具体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它是以现有机械航海透视时钟机芯为现有技术,其结合附图所示出的结构为: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是将发条的原动力作为时钟机芯的动力源,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在卷式发条旋紧时储存能量;当卷式发条两端松开释放能量时,其两端相向运动并各自输出动力,以使单个卷式发条成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结构。所述的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是将现有的走头轮组件3中的卷式发条3.4的内端、外端分别与发条轴3.2、条盒3.3进行紧固连接,构成一个发条在旋紧时两端相对运动,发条释放时两端相向运动的整体结构;条盒3.3的一端设有一走头轮片3.1,所述走头轮片3.1与非走时动力传动系统的机构相啮合连接;位于条盒3.3另一端中心处的发条轴3.2上设一六方轴的联接装置,且固装一头轮组件3.5;所述头轮组件3.5中的头轮片3.5.3与设置的走时动力传动系统的机构相啮合连接。所述的头轮组件3.5(参见图4、图5)是由一个与发条轴3.2上设置的六方轴的联接装置相匹配的管状头轮套3.5.1作为中间体,其上过盈套装有一压簧片3.5.2、一头轮片3.5.3和一棘轮3.5.4,与棘轮3.5.4相接的头轮片3.5.3上通过铆钉3.5.7安装有一棘爪3.5.5和复位棘爪的棘爪簧3.5.6。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支撑框架是以前夹板1、后夹板2及两夹板之间的夹板柱共同组成机械时钟机芯的支撑框架,是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动力传动系统、非走时系统、走时系统全部进行连接并装配于一体的支撑体。所述的前夹板1、后夹板2为可支撑机芯于平面而立的支撑夹板,其前夹板1、后夹板2上各对称设置有8个可透视机芯运动状态的窗口20,二者之间还设有中间夹板17。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非走时系统是将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中的走头轮片3.1与非走时系统中的二轮组件4的二轮轴齿进行啮合连接并依此与三轮组件5、四轮组件6、五轮组件7进行啮合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一套完整的非走时动力传动轮系,并以此作为其非走时动力传动系统;五轮组件7上安装有一蚱蜢式的擒纵机构,该擒纵机构是一种特殊的擒纵机构,该装置安装带有秒针的大擒纵轮并外露;在其左右两侧夹板上分别装有摆轴,在前端安装带有哑铃状的平衡双摆9。在前夹板1和双摆9之间安装有蚱蜢爪擒纵叉组件8,在后夹板2的摆轴后端装有连接两摆轴的双扇形齿组件,以此构成本实施例2的大的双摆动的擒纵机构作为本实施例2的非走时控制系统;非走时动力传动系统与非走时控制系统的组合而构成本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非走时系统。本非走时系统不是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真正的走时系统,而是一非正式的走时系统,以此用于作为本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透视各零部件的运动状态和其设计采取夸张性的艺术展示,并不作为本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真正走时系统之用,因此在本实施例2中被称之为非走时系统,亦可称之为装饰摆动系统。
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系统是将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中的头轮组件3.5上的头轮片3.5.3与新设置的走时系统中的二轮组件4′的二轮轴齿啮合连接并依此与三轮组件5′、四轮组件6′、五轮组件7′、六轮组件16进行啮合连接,从而构成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一套完整的新设置的走时动力传动轮系,并以此作为其走时动力传动系统;四轮组件5′的四轮轴伸出前夹板1处安装一过轮组件10并与安装在四轮轴端部(亦称分针轴)上的时针管构成时分转换装置,再加上安装在六轮组件16的轴端部的陀飞轮机构18,共同构成本实施例2的走时控制机构;走时动力传动机构和走时控制机构的组合共同构成本实施例2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机构。
以上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支撑框架、非走时系统、走时系统共同构成了本发明实施例2的一种机械航海透视时钟机芯的静态结构。
当本发明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经过设计、加工和安装并投入使用时,只需将所述的机芯按照需要的型号规格进行安装,并用钥匙为发条上弦,启动机械时钟机芯的走时控制机构(擒纵机构进行复摆、陀飞轮机构自行启动)后,各系统的机构会按照固定的频率进行连接和有效的运转;同时卷式发条3.4的两端在旋紧时储存能量;当其两端发条轴3.2和条盒3.3在松开时,也不断地释放能量,为其两端相连接的机构输出动力。值此,本发明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不仅实现了单个卷式发条成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设计,而且协调同步的运行,既保持了计时的直观性、观赏性和精确的走时精度,同时又为现有机械时钟向高品位、高档次、高附加值和高经济效益迈进提供了一个新的、可靠的技术方案。

Claims (1)

1.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它包括以发条式原动力作为机芯的机械动力机构,以前、后夹板作为机芯的安装载体,对机芯的动力传动系统、走时系统、报时系统的机构进行总体设计和各零部件的具体设计,其特征是所述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是以卷式发条作为原动力,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所述的将单个卷式发条的两端分别设有各自输出动力的装置的设计,是将现有的卷式发条的内端、外端分别与发条轴、条盒进行紧固连接,构成一个发条在旋紧时两端相对运动,发条释放时两端相向运动的整体结构;条盒的一端设有一走头轮片,所述走头轮片与走时系统的动力传动机构相啮合连接;位于条盒另一端中心处的发条轴上设一联接装置,且固装一头轮组件;所述头轮组件中的头轮片与报时系统的动力传动机构相啮合连接;在卷式发条旋紧时储存能量;当卷式发条两端松开释放能量时,其两端相向运动并各自输出动力,使单个卷式发条成为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头轮组件的设计为由一个与发条轴上设置的联接装置相匹配的管状体作为中间体,其上过盈套装有一压簧片、一头轮片和一棘轮,与棘轮相接的头轮片上安装有一棘爪和复位棘爪的棘爪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夹板为支撑夹板,其夹板上设置有可透视机芯运动状态的窗口,二者之间还设有中间夹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设计的机芯,它包括以发条作为原动力的机械动力机构,以前、后夹板作为时钟机芯的安装载体,安装有动力传动系统的机构、走时系统的机构和报时系统的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机械动力机构为发条原动力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所述双动力输出的机械动力机构是在夹板之间的发条轴上设一联接装置,且固装一头轮组件;所述头轮组件中的头轮片与所啮合的动力传动机构相啮合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其特征是所述的头轮组件是由一个与发条轴上设置的联接装置相匹配的管状体作为中间体,其上过盈套装有一压簧片、一头轮片和一棘轮,与棘轮相接的头轮片上安装有一棘爪和复位棘爪的棘爪簧。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夹板为支撑夹板,其夹板上设置有可透视机芯运动状态的窗口,二者之间还设有中间夹板。
7.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机械时钟机芯,其特征是所述走时系统的走时控制组件为陀飞轮机构。
CN 201210066773 2012-03-15 2012-03-15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1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66773 CN102591188B (zh) 2012-03-15 2012-03-15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10066773 CN102591188B (zh) 2012-03-15 2012-03-15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1188A CN102591188A (zh) 2012-07-18
CN102591188B true CN102591188B (zh) 2013-08-14

Family

ID=46480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1006677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91188B (zh) 2012-03-15 2012-03-15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911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83536B (zh) * 2013-06-28 2016-03-02 烟台北极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机械扭摆透视年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655A (en) * 1900-04-04 1901-04-23 Joseph Thalhofer Watch-barrel.
US808176A (en) * 1903-01-21 1905-12-26 Gustave Thalhofer Watch-barrel.
CN101281386A (zh) * 2007-03-13 2008-10-08 宝玑表有限公司 包括动力储备指示器装置的计时器
CN201310438Y (zh) * 2008-12-09 2009-09-16 秦丰伟 对接发条驱动机构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655A (en) * 1900-04-04 1901-04-23 Joseph Thalhofer Watch-barrel.
US808176A (en) * 1903-01-21 1905-12-26 Gustave Thalhofer Watch-barrel.
CN101281386A (zh) * 2007-03-13 2008-10-08 宝玑表有限公司 包括动力储备指示器装置的计时器
CN201310438Y (zh) * 2008-12-09 2009-09-16 秦丰伟 对接发条驱动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91188A (zh) 2012-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12471B (zh) 一种机械手表的三轴陀飞轮机构
CN103713510A (zh) 一种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
CN102591188B (zh)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CN203054455U (zh)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发条动力机构
CN202583712U (zh) 一种透视落地钟
CN102354096B (zh)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DK1607807T3 (da) Ur med specielle æstetiske effekter
CN201489288U (zh)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
CN201698160U (zh) 女式圆形陀飞轮机械手表
CN202710932U (zh) 一种机械航海透视钟
CN202870462U (zh) 机械手表的环形时分显示机构
CN201364467Y (zh) 带有双擒纵机构的机械手表
CN108333906A (zh) 一种基于静态背景的动态视错觉钟表
CN205176485U (zh) 一种陀飞轮表的双秒轮结构
CN202267830U (zh) 一种机械时钟机芯
CN207937766U (zh) 一种基于静态背景的动态视错觉钟表
CN203444249U (zh) 机械手表的三轴陀飞轮机构
CN103383536B (zh) 一种机械扭摆透视年钟机芯的设计方法及其机芯
CN209198878U (zh) 微型机械的自动供能模块
CN101403889B (zh) 一种手表的直线往复运动机构
CN204270015U (zh) 演奏东方红乐曲的机械时钟机芯
CN201035335Y (zh) 一种世界区时钟表
CN201269973Y (zh) 一种手表跳时指示机构
CN202794857U (zh) 一种陀飞轮手表的双摆轮机构
CN201035332Y (zh) 可调陀飞轮机构手表机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