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7493A -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7493A
CN102577493A CN2010800408951A CN201080040895A CN102577493A CN 102577493 A CN102577493 A CN 102577493A CN 2010800408951 A CN2010800408951 A CN 2010800408951A CN 201080040895 A CN201080040895 A CN 201080040895A CN 102577493 A CN102577493 A CN 1025774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t
wireless access
access technology
lead cod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089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7493B (zh
Inventor
H·桑帕斯
D·J·R·范尼
S·韦尔玛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riority to CN20151034597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049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74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4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74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74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8Access point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78Avoidance of errors by organising the transmitted data in a format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deal with errors, e.g. location
    • H04L1/0079Formats for control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涉及超高吞吐量(VHT)无线系统中用信号发送共同的用户参数的技术。公开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及相应的装置),其包括:生成前导码,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装置。

Description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
优先权要求
本专利申请要求享有于2009年9月15日提交的、名称为“Physical layersignaling of control parameters for VHT”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序号61/242,563的优先权,该申请已经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通过引用的方式明确地将其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具体而言,涉及超高吞吐量(VHT)无线系统中用信号发送控制参数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解决应对不断增加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带宽需求的问题,开发出了不同的方案以允许多个用户终端通过共享信道资源来与单个接入点进行通信,同时获得高的数据吞吐量。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代表了一种这样的方法,该技术最近成为下一代通信系统的最新技术。MIMO技术已被诸如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802.11标准之类的多个最新的无线通信标准所采纳。IEEE 802.11表示一组无线局域网(WLAN)空中接口标准,其由IEEE 802.11委员会针对短程通信(例如,几十米到几百米)而开发。
MIMO系统利用多个(NT)发射天线和多个(NR)接收天线来进行数据传输。NT个发射天线和NR个接收天线形成的MIMO信道可以分成NS个独立信道,其也称为空间信道,其中NS≤min{NT,NR}。NS个独立信道中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维。如果利用多个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创建的额外的维度,则MIMO系统可以提供改进的性能(例如,更高的吞吐量和/或更高的可靠性)。
在具有单个接入点(AP)和多个用户站(STA)的无线网络中,可以在多个信道上向不同的站进行包括上行链路方向和下行链路方向的并行传输。该系统中存在许多挑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一般地包括生成前导码,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装置。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一般地包括电路,其配置为生成前导码,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其它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发射机,其配置为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其它装置。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一般地包括用于生成前导码的模块,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其它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用于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其它装置的模块。
一些方面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生成前导码,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装置。
一些方面提供了接入点。所述接入点一般地包括至少一个天线,电路,其配置为生成前导码,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无线节点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发射机,其配置为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无线节点。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一般地包括在帧内接收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以及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一般地包括接收机,其配置为在帧内接收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检测器,其配置为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以及电路,其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
本公开的一些方面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所述装置一般地包括用于在帧内接收前导码的模块,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用于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的模块,以及用于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的模块。
一些方面提供了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在帧内接收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以及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
一些方面提供了接入终端。所述接入终端一般地包括至少一个天线,接收机,其配置为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在帧内接收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检测器,其配置为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以及电路,其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接入终端共同的控制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能够详细理解前面所述的本公开的特征,可以参照多个方面对前面给出的简要概括做出更为具体的说明,在附图中示出了一些这样的实施例。然而要注意的是,所附的附图仅仅说明了本公开的一些代表性方面,因此不应当被认为是要限制其范围,本说明还将容许其它等效的方面。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示例性接入点和用户终端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示例性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从接入点发送的前导码的示例性结构。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可以在接入点处执行的示例性操作。
图5A示出了能够执行图5中所示操作的示例性组件。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可以在用户站处执行的示例性操作。
图6A示出了能够执行图6中所示操作的示例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然而,该公开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应当被解释为限于本公开中给出的特定结构或功能。事实上,提供的这些方面是为了公开的彻底和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地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基于本申请中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公开的范围是要涵盖与本公开的任何其它方面相独立的或者相结合的所公开的任何方面。例如,可以使用本申请给出的任意数量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实施方法。另外,本公开的范围是要涵盖使用附加于本公开给出的各个方面或者不同于本公开给出的各个方面的其它结构、功能或者结构及功能而实施的装置或方法。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任何方面可以采用权利要求中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来实施。
本申请中使用的“示例性”一词意味着“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方面更优选或更具优势。
虽然本申请描述了特定的方面,但是这些方面的许多变型和置换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虽然提到了优选方面的一些益处和优点,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特定的益处、使用或目标。事实上,本发明的方面是要广泛地适用于不同的无线技术、系统配置、网络和传输协议,其中的一些通过图中的和下面对优选方面的描述中的例子而进行了说明。详细说明和附图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举例说明,而不是对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定义的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
示例性无线通信系统
本申请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基于正交复用方案的通信系统。这种通信系统的实例包括空分多址(SDMA)、时分多址(TDMA)、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等等。SDMA系统可以利用完全不同的方向来同时发送属于多个用户终端的数据。TDMA系统可以通过将传输信号划分到不同的时隙来允许多个用户终端共享相同的频率信道,其中每个时隙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终端。TDMA系统可以实现GSM或者本领域中熟知的一些其它标准。OFDMA系统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这是一种将整个系统带宽划分成多个正交子载波的调制技术。这些子载波还可以称为音调、频段等等。采用OFDM,每个子载波可以独立地采用数据进行调制。OFDM系统可以实现IEEE802.11或者本领域中熟知的一些其它标准。SC-FDMA系统可以利用交织FDMA(IFDMA)来在分布于系统带宽的子载波上进行发送、利用局部FDMA(LFDMA)来在相邻子载波的块上进行发送或者利用增强的FDMA(EFDMA)来在相邻子载波的多个块上进行发送。一般地,采用OFDM在频域中发送调制符号,采用SC-FDMA在时域中发送调制符号。SC-FDMA系统可以实现3GPP-LTE(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或者本领域中熟知的一些其它标准。
本申请的教导可结合到(例如,在其中实现或由其执行)各种有线或无线装置(例如,节点)中。在一些方面,根据本申请教导实现的无线节点可包括接入点或接入终端。
接入点(“AP”)可包括、实现成或称为节点B、无线网络控制器(“RNC”)、演进节点B、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器(“BTS”)、基站(“BS”)、收发机功能(“TF”)、无线路由器、无线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无线基站(“RBS”)或一些其它术语。
接入终端(“AT”)可包括、实现成或称为接入终端、用户站、用户单元、移动站、远程站、远程终端、用户终端、用户代理、用户装置、用户设备、用户站或一些其它术语。在一些实现中,接入终端可包括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DA”)、具有无线连接能力的手持设备、站(“STA”)或一些其它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适当的处理设备。因此,本申请教导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可结合到电话(例如,蜂窝电话或智能电话)、计算机(例如,膝上型电脑)、便携式通信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例如,个人数字助理)、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或卫星无线电)、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被配置为通过无线或有线介质通信的任何其它适当的设备中。在一些方面,所述节点是无线节点。举例来说,该无线节点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为网络(例如,诸如因特网或蜂窝网络的广域网)或向网络提供连接。
图1示出了具有接入点和用户终端的多址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100。为简单起见,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接入点110。接入点通常是与用户终端通信的固定站,并且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或者一些其它术语。用户终端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并且也可以被称为移动站、无线设备或者一些其它术语。接入点110可以在任何给定时刻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与一个或多个用户终端120通信。下行链路(即,前向链路)是从接入点到用户终端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即,反向链路)是从用户终端到接入点的通信链路。用户终端也可以与其它用户终端进行对等通信。系统控制器130耦合到接入点,并且为接入点提供协调和控制。
虽然以下公开内容的一些部分将描述能够通过空分多址(SDMA)进行通信的用户终端120,但是对于一些方面而言,用户终端120也可以包括一些不支持SDMA的用户终端。因此,对于这些方面,AP110可以配置为与SDMA和非SDMA用户终端两者进行通信。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地允许较旧版本的用户终端(“传统”站)继续部署在企业中、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同时允许根据适当情况引入较新的SDMA用户终端。
系统100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以进行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上的数据传输。接入点110配备有Nap个天线,并且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的多输入(MI)和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多输出(MO)。一组K个选择的用户终端120共同地表示针对下行链路传输的多输出和针对上行链路传输的多输入。对于纯SDMA,如果没有通过一些方式在代码、频率或者时间上对K个用户终端的数据符号流进行多路复用,则希望满足Nap≥K≥1。如果可以使用TDMA技术、CDMA的不同代码信道、OFDM的不相交的子带集等来对数据符号流进行多路复用,则K可以大于Nap。每个选择的用户终端向接入点发送用户特定的数据和/或从接入点接收用户特定的数据。通常,每个选择的用户终端可以配备有一个或多个天线(即,Nut≥1)。K个选择的用户终端可以具有相同或不同数量的天线。
SDMA系统100可以是时分双工(TDD)系统或者频分双工(FDD)系统。对于TDD系统,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共享相同的频带。对于FDD系统,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使用不同的频带。MIMO系统100也可以利用单载波或多载波以进行传输。每个用户终端可以配备有单个天线(例如,为了降低成本)或者多个天线(例如,可以支持额外成本的情况)。如果用户终端120可以通过将发送/接收划分到不同的时隙来共享相同的频率信道,其中每个时隙被分配给不同的用户终端120,则系统100还可以是TDMA系统。
图2示出了MIMO系统100中的接入点110和两个用户终端120m和120x的框图。接入点110配备有Nt个天线224a~224t。用户终端120m配备有Nut.m个天线252ma~252mu,用户终端120x配备有Nut.x个天线252xa~252xu。接入点110是下行链路的发送实体和上行链路的接收实体。每个用户终端120是上行链路的发送实体和下行链路的接收实体。如本申请所使用的,“发送实体”是能够通过无线信道发送数据的独立操作的装置或设备,“接收实体”是能够通过无线信道接收数据的独立操作的装置或设备。在以下描述中,下标“dn”表示下行链路,下标“up”表示上行链路,选择Nup个用户终端在上行链路上同时进行传输,选择Ndn个用户终端在下行链路上同时进行传输,Nup可以等于或不等于Ndn,并且,Nup和Ndn可以是静态值或者可以针对每个调度间隔而变化。可以在接入点和用户终端处使用波束控制或者一些其它空间处理技术。
在上行链路上,在每个被选择进行上行链路传输的用户终端120处,TX数据处理器288从数据源286接收业务数据并且从控制器280接收控制数据。TX数据处理器288基于与针对用户终端而选择的速率相关联的编码和调制方案来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和调制)用户终端的业务数据,并且提供数据符号流。TX空间处理器290对数据符号流执行空间处理,并且提供用于Nut,m个天线的Nut,m个发送符号流。每个发射机单元(TMTR)254接收各自的发送符号流并且对其处理(例如,转换到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以生成上行链路信号。Nut,m个发射机单元254提供Nut,m个上行链路信号以进行从Nut,m个天线252到接入点的传输。
可以调度Nup个用户终端以在上行链路上同时进行传输。这些用户终端中的每一个对其数据符号流执行空间处理,并且在上行链路上向接入点发送它的一组发送符号流。
在接入点110处,Nap个天线224a~224ap从在上行链路上进行发送的所有Nup个用户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信号。每个天线224将接收信号提供给各自的接收机单元(RCVR)222。每个接收机单元222执行与发射机单元254所执行的处理互补的处理,并且提供接收符号流。RX空间处理器240对来自Nap个接收机单元222的Nap个接收符号流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并且提供Nup个恢复的上行链路数据符号流。根据信道相关矩阵求逆(CCMI)、最小均方误差(MMSE)、软干扰抵消(SIC)或者一些其它技术来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每个恢复的上行链路数据符号流是各自的用户终端发送的数据符号流的估计。RX数据处理器242根据用于每个恢复的上行链路数据符号流的速率来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该数据符号流,从而获得解码数据。可以将每个用户终端的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宿244以进行存储和/或提供给控制器230以进行进一步处理。
在下行链路上,在接入点110处,TX数据处理器210从数据源208接收用于被调度进行下行链路传输的Ndn个用户终端的业务数据,从控制器230接收控制数据,并且从调度器234接收可能的其它数据。可以在不同的传输信道上发送不同类型的数据。TX数据处理器210基于为每个用户终端选择的速率来处理(例如,编码、交织和调制)该用户终端的业务数据。TX数据处理器210为Ndn个用户终端提供Ndn个下行链路数据符号流。TX空间处理器220对Ndn个下行链路数据符号流执行空间处理(如本公开内容中所描述的,诸如预编码或者波束成形),并且为Nap个天线提供Nap个发送符号流。每个发射机单元222接收并且处理各自的发送符号流,以生成下行链路信号。Nap个发射机单元222提供Nap个下行链路信号以进行从Nap个天线224到用户终端的传输。
在每个用户终端120处,Nut.m个天线252从接入点110接收Nap个下行链路信号。每个接收机单元254对从相关联的天线252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并且提供接收符号流。RX空间处理器260对从Nut,m个接收机单元254接收到的Nut,m个符号流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并且为该用户终端提供恢复的下行链路数据符号流。根据CCMI、MMSE或者一些其它技术来执行接收机空间处理。RX数据处理器270对恢复的下行链路数据符号流进行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从而获得该用户终端的解码数据。
在每个用户终端120处,信道估计器278估计下行链路信道响应,并且提供下行链路信道估计,下行链路信道估计可以包括信道增益估计、SNR估计、噪声方差等。类似地,信道估计器228估计上行链路信道响应并且提供上行链路信道估计。每个用户终端的控制器280通常基于该用户终端的下行链路信道响应矩阵Hdn,m来得到该用户终端的空间滤波器矩阵。控制器230基于有效的上行链路信道响应矩阵Hup,eff来得到该接入点的空间滤波器矩阵。每个用户终端的控制器280可以向接入点发送反馈信息(例如,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的特征向量、特征值、SNR估计等)。控制器230和280还分别控制接入点110和用户终端120处的各个处理单元的操作。
图3示出了可在无线设备302中使用的各种组件,该无线设备302可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使用。无线设备302是可用于实现本申请所描述的各种方法的设备的实例。无线设备302可以是基站104或用户终端106。
无线设备302可以包括处理器304,其控制无线设备302的操作。处理器304还可以称作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306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者,其向处理器304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306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处理器304通常基于存储在存储器306中的程序指令来执行逻辑和算术操作。可以执行存储器306中的指令来实现本申请所描述的方法。
无线设备302还可以包括壳体308,其可以包括发射机310和接收机312,以允许在无线设备302和远程位置之间进行数据发送和接收。发射机310和接收机312可以组合成为收发机314。单个或多个发射天线316可以附接到壳体308并且电耦合到收发机314。无线设备302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多个发射机、多个接收机和多个收发机。
无线设备302还可以包括信号检测器318,其可用来检测和量化收发机314接收到的信号的电平。信号检测器318可检测该信号的总能量、每子载波每符号的能量、功率谱密度以及其它信号。无线设备302还可以包括用于处理信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320。
无线设备302的各种组件可以通过总线系统322耦合在一起,除了数据总线以外,总线系统322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前导码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前导码400的示例性结构。前导码400可以例如在图1所示的无线网络100中从接入点110发送给用户站120。例如,可以根据基于IEEE 802.11n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接入技术,或者可替换地根据基于IEEE 802.11ac无线通信标准的无线接入技术,在无线网络100中执行前导码400的传输。
前导码400可以包括全向的传统部分402(即,根据IEEE 802.11n无线通信标准构建的非波束成形部分)和预编码部分404。传统部分402可以包括:传统短训练字段(L-STF)406、传统长训练字段408、传统信号(L-SIG)字段410以及用于高吞吐量信号字段的两个OFDM符号412-414(即,HT-SIG1字段412和HT-SIG2字段414)。可以全向发送HT-SIG字段412-414,并且HT-SIG字段412-414可以指示向例如图1的用户站120的子集分配的空间流的数目。
预编码部分404可以包括:超高吞吐量短训练字段(VHT-STF)416、超高吞吐量长训练字段(VHT-LTF)418、超高吞吐量信号(VHT-SIG)字段420和数据部分422。VHT-SIG字段可以包括一个OFDM符号,并可以在进行预编码/波束成形后发送。鲁棒的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接收可能要求接入点将所有VHT-LTF 418发送给所有支持的用户。VHT-LTF 418可以允许每个用户来估计从接入点的所有天线到用户的天线的MIMO信道。
在IEEE 802.11n中,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可以使用HT-SIG字段412-414来完成。HT-SIG1字段412可以包括例如以下的参数:长度(即,帧长度的指示)、调制编码方案(MCS)(即,接入点处所应用的MCS的指示)和带宽(BW)(例如,所利用的带宽是20MHz或是40MHz宽的指示)。HT-SIG2字段414总共的八个比特可以包括其它参数,例如:信道平滑指示(1比特)、未使用探测的指示(1比特)、聚集(1比特)、编码(1比特)、短保护间隔(1比特)、空时分组编码(STBC)(1或2比特,可以有三个有效的STBC选项)以及空间流(SS)(2比特)。另外,HT-SIG2字段414可以包括8比特的CRC(循环冗余校验)校验和、6个尾比特和1个保留比特。可以使用例如旋转的BPSK信令来发送HT-SIG1和HT-SIG2比特。
在IEEE 802.11ac(即,超高吞吐量(VHT)无线通信标准)中,物理层信令可以类似地通过使用传输前导码的VHT-SIG字段来完成。由于可能要求IEEE 802.11ac来支持MU-MIMO,VHT-SIG字段通常可以分成两段:VHT-SIG1和VHT-SIG2。VHT-SIG1段的目的可以是实现早期的802.11ac分组/模式检测以及以全向的方式向所有下行链路(DL)MU-MIMO客户端发送共同信息。可以发送VHT-SIG1段,而不是发送HT-SIG1和HT-SIG2字段412-414。VHT-SIG2段的目的可以是向每个DL MU-MIMO客户端发送每个客户端的信息(例如,MCS)。应当注意,可以针对每个客户端对VHT-SIG2进行预编码,因此VHT-SIG2信息对于不同的客户端可能是不同的。
VHT系统中共同的控制参数的信令
前面描述的IEEE 802.11ac系统中的VHT-SIG1信令的主要问题在于接收机可能无法区分发送了VHT-SIG1还是HT-SIG1/HT-SIG2字段。另外,VHT-SIG1字段可能缺少足够数量的比特来用信号发送所有共同的用户信息而不产生额外的开销。应当注意,在IEEE 802.11ac中有针对多个用户共同的显著数量的参数,例如:多信道参数、带宽参数、信道训练参数、编码参数等等。
可以通过利用(例如,叠加或使用)图4的前导码400的HT-SIG1字段412或HT-SIG2字段414的I-分量(component)上的未旋转的BPSK码来实现802.11ac分组/模式检测。这可以确定802.11ac分组存在于HT-SIG2字段414的末尾,如图4中所示。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当未旋转的BPSK码叠加在HT-SIG2字段414上时,可以利用长度和MCS比特的未使用的组合来用信号发送共同的用户信息的五个其它比特。本公开还解决了如何在IEEE 802.11ac系统中用信号发送另外的共同用户信息的问题。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当未旋转的BPSK码叠加在HT-SIG2字段414上时,前面所述的HT-SIG2字段414内的八个参数比特可以用于将另外的共同的控制信息用信号发送给多个用户。取决于发送了传统分组(例如,802.11n分组或802.11a分组)还是发送了802.11ac分组(帧),可以对相同的八个参数比特进行不同地解释。
用户站处的802.11ac调制解调器能够使用由HT-SIG1字段412或HT-SIG2字段414的I-分量实现的802.11ac分组/模式检测来首先检测是否存在802.11ac分组。如果检测到802.11ac分组,则802.11ac调制解调器可以在假定802.11ac分组传输的情况下来解释HT-SIG1和HT-SIG2字段内的参数比特。换言之,HT-SIG1和HT-SIG2字段可以解释为VHT-SIG1字段。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当未旋转的BPSK码叠加在HT-SIG2字段414上时,802.11ac调制解调器还可以利用长度和MCS比特(总共5个比特)的未使用的组合来作为802.11ac分组的控制信息。因此,总共13比特可以用于用信号发送802.11ac共同的用户信息。
另一方面,如果未检测到802.11ac分组,则802.11ac调制解调器可以假定接收到的分组(帧)可能是传统分组(即,802.11n分组或802.11a分组),并且802.11ac调制解调器可以在例如假定802.11n分组传输的情况下来解释HT-SIG2字段内的八个参数比特。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当未旋转的BPSK码叠加在HT-SIG2字段414上时,所提出的用信号发送802.11ac共同的用户信息的方法的主要益处是不需要额外的开销(除HT-SIG以外)来用信号发送VHT-SIG1信息。为此,可以启用13比特的802.11n前导码(即,前导码的HT-SIG2段)来用于VHT-SIG1共同控制信令。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示例性操作500,其可以在接入点处执行以用于用信号发送共同的用户信息。在502,接入点可以生成前导码,该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该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SIG字段可以包括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用户)共同的控制信息的参数比特。在504,接入点可以在帧(分组)内向多个装置发送前导码。如前面所述,参数比特可以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长度和MCS比特的组合、信道平滑指示比特、探测指示比特、聚合比特、编码比特、短保护间隔比特、STBC比特或者SS比特。
可以根据第一或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来发送帧。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包括例如基于IEEE 802.11n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包括例如基于IEEE 802.11ac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示例性操作600,其可以在用户站处执行。在602,用户站可以在帧(分组)内接收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可以包括具有参数比特的至少一个信号字段。在604,用户站可以检测该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在606,用户站可以基于检测的结果,将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用户站共同的控制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用户站可以在另一帧内接收另一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该另一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可以包括另外的多个参数比特。用户站可以检测该另一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不相关,并可以根据该另一帧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的假定来解释另外的参数比特。
前述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相应功能的任何适合的模块来执行。该模块可包括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和/或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处理器。一般地,在图中示有操作时,这些操作可具有对应的采用相似编号的相应模块加功能组件。例如,图5和6中示出的操作500和600对应于图5A和6A中示出的组件500A和600A。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确定”包含广泛范围的动作。例如,“确定”可以包括运算、计算、处理、推导、调查、查找(例如在表、数据库或其它数据结构中进行查找)、探知等。另外,“确定”可以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访问(例如,访问存储器中的数据)等。另外,“确定”可以包括解决、挑选、选择、建立等。
如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提及项目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意组合,也包括单个元素。举例来说,“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意味着包含:a、b、c、a-b、a-c、b-c以及a-b-c。
前述方法的各种操作可由能够执行该操作的任何适合的模块来执行,比如各种硬件和/或软件组件、电路和/或模块。一般地,图中示出的任何操作可由对应的能够执行该操作的功能模块来执行。
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信号(FPGA)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者设计为来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上述各项的任意组合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商业领域可获得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者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能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与DSP内核的组合或者任何其它此种结构。
结合本公开而描述的方法或者算法的步骤可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的组合。软件模块可以位于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形式的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的一些实例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闪存、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等。软件模块可以包括单个指令或许多指令,并可以分布于多个不同的代码段、分布在不同程序之间,以及跨越多个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可以耦合到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并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或者,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
本申请所公开的方法包括用于完成所描述的方法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动作。方法步骤和/或动作可以相互交换,而不背离权利要求的范围。换言之,除非指定了步骤或动作的具体顺序,否则都可以改变具体步骤和/或动作的顺序和/或使用,而不背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所描述的功能可以以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以软件来实现,则功能可以作为一个或多个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示例性而非限制性地,这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它磁存储器件、或者任何其它可用来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携带或者存储想要的程序代码并可由计算机来存取的介质。本申请所使用的磁盘和光盘包括压缩光盘(CD)、激光盘、光盘、数字多功能盘(DVD)、软盘和蓝光
Figure BDA0000143337020000151
光盘,其中磁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光盘通常采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
因此,一些方面可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所给出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例如,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其上存储(和/或编码)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通过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该指令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操作。对于一些方面,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
软件或指令还可以通过传输介质进行传输。例如,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它远程源传输软件,那么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无线电和微波之类的无线技术都包括在传输介质的定义内。
更进一步,应当理解,用来执行本申请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模块和/或其它适当的模块可以由适当的用户终端和/或基站来下载和/或以其它方式获取。例如,这种设备可以耦合到服务器以便于对用于执行本申请所描述的方法的模块进行传送。或者,本申请描述的各种方法可以通过存储模块(例如,RAM、ROM、诸如压缩光盘(CD)或软盘之类的物理存储介质等)来提供,使得用户终端和/或基站在耦合到该设备或者向该设备提供存储模块时能够获得各种方法。另外,还可以利用任何其它用于向设备提供本申请描述的方法和技术的适当技术。
应当理解,权利要求并不是要限制到前面示出的精确结构和组件。可以对前面描述的方法和装置在安排、操作和细节上进行各种修改、改变和变化,而不背离权利要求的范围。
尽管前述是针对本公开的方面的,但是也可以发明本公开的其它的和进一步的方面而不背离本公开的基本范围,并且本公开的范围由随附的权利要求所确定。

Claims (34)

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生成前导码,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
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n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ac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数比特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长度和调制编码方案(MCS)比特的组合、信道平滑指示比特、探测指示比特、聚合比特、编码比特、短保护间隔比特、空时分组编码(STBC)比特或者空间流(SS)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SIG字段中的一个SIG字段中的未旋转的BPSK码来指示与所述帧相关联的无线接入技术。
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电路,其配置为生成前导码,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其它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
发射机,其配置为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其它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n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ac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数比特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长度和调制编码方案(MCS)比特的组合、信道平滑指示比特、探测指示比特、聚合比特、编码比特、短保护间隔比特、空时分组编码(STBC)比特或者空间流(SS)比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另一电路,其配置为利用所述SIG字段中的一个SIG字段中的未旋转的BPSK码来指示与所述帧相关联的无线接入技术。
9.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生成前导码的模块,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其它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
用于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其它装置的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n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ac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数比特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长度和调制编码方案(MCS)比特的组合、信道平滑指示比特、探测指示比特、聚合比特、编码比特、短保护间隔比特、空时分组编码(STBC)比特或者空间流(SS)比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利用所述SIG字段中的一个SIG字段中的未旋转的BPSK码来指示与所述帧相关联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模块。
1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生成前导码,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
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装置。
14.一种接入点,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
电路,其配置为生成前导码,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中具有至少一个信号(SIG)字段,所述前导码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其中,所述SIG字段包括参数比特,所述参数比特指示对于根据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无线节点共同的控制信息;以及
发射机,其配置为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在帧内将所述前导码发送给所述多个无线节点。
15.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包括:
在帧内接收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
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n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ac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数比特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长度和调制编码方案(MCS)比特的组合、信道平滑指示比特、探测指示比特、聚合比特、编码比特、短保护间隔比特、空时分组编码(STBC)比特或者空间流(SS)比特。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所述帧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前导码的所述SIG字段中的一个SIG字段的I-分量上检测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前导码的所述SIG字段中的一个SIG字段的所述I-分量指示未旋转的BPSK码。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另一帧内接收另一前导码,其中,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另一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另外的多个参数比特;
检测所述另一帧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不相关;以及
根据所述另一帧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的假定来解释所述另外的多个参数比特。
21.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接收机,其配置为在帧内接收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
检测器,其配置为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以及
电路,其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n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ac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数比特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长度和调制编码方案(MCS)比特的组合、信道平滑指示比特、探测指示比特、聚合比特、编码比特、短保护间隔比特、空时分组编码(STBC)比特或者空间流(SS)比特。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器还配置为:
在所述前导码的所述SIG字段中的一个SIG字段的I-分量上检测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前导码的所述SIG字段中的一个SIG字段的所述I-分量指示未旋转的BPSK码。
26.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接收机还配置为在另一帧内接收另一前导码,其中,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另一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另外的多个参数比特;
所述检测器还配置为检测所述另一帧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不相关;以及
所述电路还配置为根据所述另一帧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的假定来解释所述另外的多个参数比特。
27.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装置,包括:
用于在帧内接收前导码的模块,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
用于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的模块;以及
用于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的模块。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n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以及
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包括基于IEEE 802.11ac无线通信标准的技术。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参数比特包括下述各项中的至少一项:长度和调制编码方案(MCS)比特的组合、信道平滑指示比特、探测指示比特、聚合比特、编码比特、短保护间隔比特、空时分组编码(STBC)比特或者空间流(SS)比特。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用于检测所述帧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的模块包括:
用于在所述前导码的所述SIG字段中的一个SIG字段的I-分量上检测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的传输的模块。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前导码的所述SIG字段中的一个SIG字段的所述I-分量指示未旋转的BPSK码。
32.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用于在另一帧内接收另一前导码的模块,其中,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另一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另外的多个参数比特;
用于检测所述另一帧与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不相关的模块;以及
用于根据所述另一帧与所述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的假定来解释所述另外的多个参数比特的模块。
33.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可执行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帧内接收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
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以及
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装置共同的控制信息。
34.一种接入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
接收机,其配置为通过所述至少一个天线在帧内接收前导码,其中,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相关联的所述前导码的一个部分包括多个参数比特;
检测器,其配置为检测所述帧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相关;以及
电路,其配置为基于所述检测的结果将所述参数比特解释为对于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接入技术操作的多个接入终端共同的控制信息。
CN201080040895.1A 2009-09-15 2010-09-15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 Active CN1025774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45978.6A CN105049393B (zh) 2009-09-15 2010-09-15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4256309P 2009-09-15 2009-09-15
US61/242,563 2009-09-15
US12/881,395 US8755363B2 (en) 2009-09-15 2010-09-14 Physical layer signaling of control parameters
US12/881,395 2010-09-14
PCT/US2010/048836 WO2011034865A1 (en) 2009-09-15 2010-09-15 Physical layer signaling of control parameters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5978.6A Division CN105049393B (zh) 2009-09-15 2010-09-15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7493A true CN102577493A (zh) 2012-07-11
CN102577493B CN102577493B (zh) 2015-07-08

Family

ID=4373046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0895.1A Active CN102577493B (zh) 2009-09-15 2010-09-15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
CN201510345978.6A Active CN105049393B (zh) 2009-09-15 2010-09-15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45978.6A Active CN105049393B (zh) 2009-09-15 2010-09-15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8755363B2 (zh)
EP (1) EP2478724A1 (zh)
JP (1) JP5596154B2 (zh)
KR (1) KR101331497B1 (zh)
CN (2) CN102577493B (zh)
BR (1) BR112012005661A2 (zh)
CA (1) CA2773892C (zh)
RU (1) RU2519056C2 (zh)
TW (1) TWI423604B (zh)
WO (1) WO2011034865A1 (zh)
ZA (1) ZA201202714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534A (zh) * 2012-06-29 2015-03-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urbo解码器节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05080A (zh) * 2013-11-19 2016-11-09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使用hew信号字段的传输信令结构进行hew通信的主站和方法
CN106605374A (zh) * 2014-10-07 2017-04-26 英特尔公司 高效信号字段的并行传输
CN106664166A (zh) * 2015-06-22 2017-05-10 索尼公司 信令方法和装置
CN107548538A (zh) * 2015-05-05 2018-01-05 英特尔Ip公司 具有有效循环冗余校验的高效无线前导码结构
CN108418896A (zh) * 2014-05-02 2018-08-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蓝牙设备集成到邻居感知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64442A (zh) * 2016-11-20 2019-07-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指示中导码的存在性
US10348469B2 (en) 2013-11-19 2019-07-09 Intel IP Corporation Hew 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ccordance with a scheduled OFDMA technique on secondary channels
US10348457B2 (en) 2014-07-15 2019-07-09 Intel IP Corporation High-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cknowledgements during schedule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
US10368368B2 (en) 2013-11-19 2019-07-30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ulti-user scheduling in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83926B1 (ko) 2009-10-23 2017-10-23 마벨 월드 트레이드 리미티드 Wlαn을 위한 스트림 개수 지시자
EP2497304B1 (en) 2009-11-03 2018-06-20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ower saving in a communication device
EP3633886A1 (en) * 2009-11-13 2020-04-0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Control signal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2598745A (zh) * 2009-11-13 2012-07-1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为无线局域网提供vht频率再用的方法和设备
US8675577B2 (en) * 2010-12-20 2014-03-18 Intel Corporation Signaling techniques for a multimedia-aware radio and network adaptation
US8989102B2 (en) 2011-04-26 2015-03-24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s for low power wireless networks
US8824371B2 (en) 2011-05-13 2014-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US8934413B2 (en) * 2011-05-13 2015-01-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US9154363B2 (en) 2011-05-13 2015-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US9385911B2 (en) * 2011-05-13 2016-07-05 Sameer Vermani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packets having a plurality of formats
US9100275B2 (en) 2011-09-06 2015-08-04 Sameer Vermani Signal unit including a field indicative of a zero-length payload
US9049155B2 (en) 2011-09-06 2015-06-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interpretation of a length field of a signal unit
WO2013069918A1 (ko) * 2011-11-11 2013-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Plcp 헤더 전송 모드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US9363707B2 (en) * 2011-12-29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decoding short control fra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9882614B2 (en) 2012-02-06 2018-01-30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Wireless signal transmitting method and wireless apparatus
US9019822B2 (en) 2012-02-29 2015-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block acknowledgment compression
US9781701B2 (en) 2012-04-02 2017-10-03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497797B2 (en) 2012-04-02 2016-11-15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9516698B2 (en) 2012-04-02 2016-12-06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operating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0034329B2 (en) 2012-04-02 2018-07-24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094999B2 (en) 2012-04-02 2015-07-28 Intel Deutschland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DE102013104564A1 (de) * 2012-05-03 2013-11-07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Drahtlos-Kommunikations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Steuern einer Drahtlos-Kommunikationseinrichtung
US9094835B2 (en) 2013-03-15 2015-07-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781627B2 (en) 2013-04-08 2017-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decoding short control fram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992621A1 (en) * 2013-05-03 2016-03-09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Beam change and smoothing recommendation in mixed mode wlan systems
US20150124750A1 (en) * 2013-11-07 2015-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ngle carrier modulation for uplink transmissions
US9544914B2 (en) 2013-11-19 2017-01-10 Intel IP Corporation 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HEW communication using a transmission signaling structure for a HEW signal field
WO2016024750A1 (ko) * 2014-08-12 2016-02-18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다중 사용자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0356807B2 (en) * 2014-08-22 2019-07-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hannel occupancy identifiers over an unlicens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20160105535A1 (en) * 2014-10-08 2016-04-14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gnal classification
US10135593B2 (en) * 2014-12-23 2018-11-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Allocation signa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16130970A1 (en) * 2015-02-12 2016-08-18 Huawa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detection of wlan packets using stf
US9948490B2 (en) * 2015-11-06 2018-04-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eamble for non-linearity estimation
CN109845354A (zh) * 2016-07-26 2019-06-04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通信方法
CN109565495B (zh) * 2016-09-09 2022-07-12 英特尔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的符号分块和保护间隔
US11272490B2 (en) * 2018-06-01 202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trol signaling in extreme high throughput environments
US11387937B2 (en) 2019-08-07 2022-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eamble with detectable WLAN version identification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930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the Multi-MCS-Multi-Receiver Aggregation'' scheme in IEEE 802.11n standard
CN101449481A (zh) * 2006-05-22 2009-06-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采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75012B2 (en) 2001-03-08 2004-01-06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reporting a measurement summary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0571254C (zh) * 2002-01-29 2009-12-1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移动客户装置连接到因特网的方法和系统
US8737189B2 (en) * 2005-02-16 2014-05-27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promise greenfield preambles for 802.11n
US20060133338A1 (en) * 2004-11-23 2006-06-22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cur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1718095A1 (en) 2005-04-26 2006-11-02 Alcatel A method for fast reselection of the appropriat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an access controller, a program module and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refor
US7756475B2 (en) 2005-06-03 2010-07-13 Broadcom Corporation WiFi interface to dialup modem
US7813374B2 (en) * 2005-06-29 2010-10-12 Broadcom Corporation Multiple protoco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aseband transceiver
US7711061B2 (en) * 2005-08-24 2010-05-04 Broadcom Corporation Preamble formats supporting high-throughput MIMO WLAN and auto-detection
US7907614B2 (en) * 2005-11-11 2011-03-15 Broadcom Corporation Fast block acknowledgment generation in a wireless environment
US7957474B2 (en) 2006-01-26 2011-06-0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obust detection of packet types
US8098745B2 (en) * 2006-03-27 2012-01-17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dom access structure for wireless networks
HUE044312T2 (hu) * 2006-10-03 2019-10-28 Qualcomm Inc Véletlen hozzáférés jelzés átvitel rendszer hozzáféréshez vezeték nélküli kommunikációban
US7869409B2 (en) * 2007-03-26 2011-01-11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multiple format wireless signal
US8861549B2 (en) 2007-11-05 2014-10-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ltiple compatible OFDM systems with different bandwidths
US8155701B2 (en) * 2007-11-07 2012-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Uplink radio frames apportioned for plur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ies
EP2420023B1 (en) 2009-04-13 2014-08-27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Physical layer frame format for WLAN
US8526351B2 (en) * 2009-06-05 2013-09-03 Broadcom Corporation Channel characterization and training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599804B2 (en) * 2009-08-07 2013-12-03 Broadcom Corporation Distributed signal field for communications within multiple user, multiple access, and/or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930A1 (en) * 2005-10-27 2007-05-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the Multi-MCS-Multi-Receiver Aggregation'' scheme in IEEE 802.11n standard
CN101449481A (zh) * 2006-05-22 2009-06-0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采集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534A (zh) * 2012-06-29 2015-03-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urbo解码器节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4412534B (zh) * 2012-06-29 2020-01-2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turbo解码器节流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99385A (zh) * 2013-11-19 2017-06-27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hew通信的主站和方法
US10348469B2 (en) 2013-11-19 2019-07-09 Intel IP Corporation Hew master station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in accordance with a scheduled OFDMA technique on secondary channels
CN106899385B (zh) * 2013-11-19 2020-09-01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hew通信的主站和方法
CN106105080A (zh) * 2013-11-19 2016-11-09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使用hew信号字段的传输信令结构进行hew通信的主站和方法
CN106105080B (zh) * 2013-11-19 2019-08-06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使用hew信号字段的传输信令结构进行hew通信的主站和方法
US10368368B2 (en) 2013-11-19 2019-07-30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multi-user scheduling in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s
CN108418896A (zh) * 2014-05-02 2018-08-17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将蓝牙设备集成到邻居感知网络中的方法和装置
US10348457B2 (en) 2014-07-15 2019-07-09 Intel IP Corporation High-efficiency wireless local-area network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acknowledgements during scheduled 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
CN106605374A (zh) * 2014-10-07 2017-04-26 英特尔公司 高效信号字段的并行传输
CN107548538A (zh) * 2015-05-05 2018-01-05 英特尔Ip公司 具有有效循环冗余校验的高效无线前导码结构
CN107548538B (zh) * 2015-05-05 2021-04-23 英特尔Ip公司 具有有效循环冗余校验的高效无线前导码结构
CN106664166A (zh) * 2015-06-22 2017-05-10 索尼公司 信令方法和装置
CN106664166B (zh) * 2015-06-22 2020-12-22 索尼公司 信令方法和装置
US10887144B2 (en) 2015-06-22 2021-01-05 Saturn Licensing Llc Signaling methods and apparatus
CN109964442A (zh) * 2016-11-20 2019-07-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指示中导码的存在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049393B (zh) 2018-12-18
RU2012114859A (ru) 2013-11-20
TWI423604B (zh) 2014-01-11
US8755363B2 (en) 2014-06-17
CA2773892A1 (en) 2011-03-24
CN102577493B (zh) 2015-07-08
ZA201202714B (en) 2012-12-27
US20110063991A1 (en) 2011-03-17
RU2519056C2 (ru) 2014-06-10
KR20120089856A (ko) 2012-08-14
WO2011034865A1 (en) 2011-03-24
BR112012005661A2 (pt) 2016-08-02
EP2478724A1 (en) 2012-07-25
TW201119266A (en) 2011-06-01
CA2773892C (en) 2015-11-24
JP5596154B2 (ja) 2014-09-24
CN105049393A (zh) 2015-11-11
KR101331497B1 (ko) 2013-11-20
JP2013504980A (ja) 201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7493B (zh) 用于多个无线接入技术的控制参数的物理层信令
CN102948123B (zh) Ieee802.11ac中的vht-sig-b和服务字段的格式
US9268633B2 (en) Guard interval signaling for data symbol number determination
EP2664207B1 (en) Group id allocation for direct link service (dls)
CN103004122B (zh) 用于通过使用前导码的信号字段来节省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359597A (zh) 高效率wlan前置码结构
US20100284393A1 (en) Enhanced multichannel access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EP416095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upporting modulation-coding scheme set in very high throughput (vht) wireless systems
CN102461003A (zh) 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无线通信
CN103444117A (zh) 有效的多用户的多输入多输出(mu-mimo)
CN103329474A (zh) 用于对vht-sig-a和vht-sig-b字段的子字段进行排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2714643A (zh) 支持旧式设备的ieee802.11ac前置码
CN103039029A (zh) 用于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协议
CN102474492A (zh) 增强mu-mimo vht 前导码以实现传输模式检测
CN102124806A (zh) 用于sdma上行链路数据的帧交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2971998A (zh) 用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反馈协议
CN103891188B (zh) 用于无线设备中的帧的速率选择的方法和装置
CN102124662A (zh) 用于调度无线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59897A (zh) 针对多用户mimo 传输的高效的组定义和过载
CN103141151A (zh) 兼容传统型控制帧
CN104919743A (zh) 确收(ack)类型指示和推迟时间确定
CN105474690A (zh) 传送机会(txop)共享
CN103202073A (zh) 用于tv白空间设备的功率控制
WO202410945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73304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