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2768B -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2768B
CN102572768B CN201210055094.3A CN201210055094A CN102572768B CN 102572768 B CN102572768 B CN 102572768B CN 201210055094 A CN201210055094 A CN 201210055094A CN 102572768 B CN102572768 B CN 1025727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folio
point
tariff switch
time point
access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509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2768A (zh
Inventor
张亚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5509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2768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2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2768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85307 priority patent/WO2013131382A1/zh
Priority to EP12870777.5A priority patent/EP2790427B1/en
Priority to ES12870777.5T priority patent/ES2578063T3/es
Priority to US14/330,711 priority patent/US9357082B2/en
Priority to US15/143,256 priority patent/US9521266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2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2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43Billing software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03Architecture for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32Metric aspects
    • H04L12/1435Metric aspects volume-ba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53Methods or systems for payment or settlement of the charg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volving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the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 H04L12/1467Methods or systems for payment or settlement of the charges for data transmission involving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ith the data transmission network involving prepay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85Tariff-related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62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based on trigger spec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3Notification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3Notification aspects
    • H04M15/85Notification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dition triggering a notif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3Notification aspects
    • H04M15/85Notification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dition triggering a notification
    • H04M15/851Determined tari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3Notification aspects
    • H04M15/85Notification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dition triggering a notification
    • H04M15/853Calculate maximum communication time or volu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3Notification aspects
    • H04M15/85Notification asp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dition triggering a notification
    • H04M15/854Available cred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5/00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time-control or time indication ; Metering, charg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voice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g. VoIP
    • H04M15/88Provision for limiting connection, or expenditure
    • H04M15/887Provision for limiting connection, or expenditure limit per user or user related numb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4Charging, metering or billing arrangements for data wireline 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H04L12/1485Tariff-related aspects
    • H04L12/1496Tariff-related aspects involving discou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eter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计费方法包括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有效降低用户账户透支的发生概率,因而降低用户账户出现透支给运营商带来的损失。

Description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时计费技术,尤其涉及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背景技术
实时计费技术的发展为运营商进一步细分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借助实时计费技术,运营商可制定对应不同时长的多种包月套餐,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要。又例如,运营商可根据网络使用状况将每天划分为多个不同的时段,并为不同时段设置不同的计费费率。例如,在网络繁忙的时段(如每日20点至23点之间)设置较高的费率;在网络空闲的时段(如每日6点至8点之间)设置较低的费率,甚至免费。
然而,现有实时计费技术的计费消息上报机制尚不够完善,因此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导致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例如,在面对运营商日渐复杂的计费策略时,现有实时计费技术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用户账户透支,因此有可能给运营商带来损失。下面就结合图1对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说明。
图1是现有实时计费方法100的信令图。在图1所示的场景中,18点为费率切换点,即在18点时将发生费率切换,其中,切换前的费率为0元/M,即切换前免费;切换后的费率为1元/M。在17点51分,用户向接入设备发出登录请求,此时用户的账户余额为10元。
步骤102,接入设备响应用户的登录请求,向认证设备发出接入请求(AccessRequest),以便为用户请求授权业务量。
步骤104,认证设备向计费设备发出初始信用控制请求(CreditControlRequest{Initial},CCR{Init}),其中,该初始信用控制请求中携带请求的业务量(RequestedServiceUnit,RSU)100M。
随后,计费设备根据用户的当前账户余额和当前费率确定当前可用业务量。由于用户的当前账户余额为10元,根据当前费率0元/M,确定当前可用业务量为无穷大,即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直到免费时段结束。
步骤106,计费设备向认证设备发出初始信用控制应答(CreditControlAnswer{Initial},CCA{Init})。由于确定的当前可用业务量为无穷大,大于请求的业务量100M,因此按照现有实时计费技术规范,CCA{Init}中携带的授权业务量(GrantedServiceUnit,GSU)即为该请求的业务量100M。
步骤108,认证设备判定CCA{Init}中携带的授权业务量100M即为请求的业务量100M,因此将这100M业务量全部授权给用户。具体来说,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发出接入应答(AccessResponse),其中携带参数VT=90M,VQ=100M,VT为业务量阈值(VolumeThreshold),VQ为业务量配额(VolumeQuota)。VQ=100M表明授权业务量为100M,VT=90M表明接入设备需要在监测到用户的业务使用量到达90M时重新为用户请求授权业务量。
此外,接入应答中还包含费率切换间隔(TarrifSwitchInterval,TSI),用于指示当前时刻距离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提示接入设备将费率切换点前后的业务使用量分开上报。TSI=540s表示当前时刻距离费率切换点540秒。
步骤110,当用户的业务使用量到达90M时,接入设备向认证设备发出在线接入请求(OnlineAccessRequest),其中携带的业务使用量为90M(该业务使用量同样通过VQ这一参数携带),并指示在这90M的业务使用量中,在费率切换点18点之后发生的业务使用量为40M,即VUATS(费率切换后发生的业务量,VolumeUsedAfterTariffSwitch)为40M。
步骤112,认证设备通过更新信用控制请求CCR{Update}将上述业务使用量通知计费设备,其中,上述业务使用量通过USU(业务使用量,UsedServiceUnit)来携带。由于发生费率切换,因此依照现有实时计费相关技术规范,将同时上报两个USU,其中USU(TCU=2)表示上一计费周期总共发生的业务使用量,即90M;USU(TCU=1)表示上一计费周期中费率切换后的业务使用量,即40M,其中TCU为费率切换使用量标示(TariffChangeUsage)。
随后,计费设备根据上述业务使用量进行扣费,其中18点之前发生的业务使用量为50M(90M-40M),依据18点之前的费率0元/M,产生的费用为0元;18点之后发生的业务量为40M,依据18点之后的费率1元/M,产生的费用为40元,因此共扣费40元。由于此前用户的账户余额为10元,因此扣费后用户的账户余额为-30元,用户账户出现透支。因此,用户可用业务量为零。
步骤114,计费设备根据扣费后的用户账户余额计算授权业务量。由于用户账户出现透支,因此算得的授权业务量为0。计费设备向认证设备返回更新信用控制应答CCA{Update},其中携带的GSU为0M,即授权业务量为0。
步骤116,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在线接入应答(OnlineAccessResponse),通知接入设备授权业务量为零。
当在步骤110中接入设备上报业务使用量90M时,此前计费设备为用户授权的业务量100M还剩余10M(100M-90M)的授权业务量。在现有的一些实时计费技术方案中,尽管用户账户已经出现透支,用户可用业务量为零,但接入设备还是会允许用户继续用完剩余的10M授权业务量,并在该剩余业务量用完后,通知计费设备对该剩余的授权业务量计费。因此,在步骤118,接入设备向认证设备上报终止在线接入请求(OnlineAccessRequest(stop)),上报业务使用量10M,该业务使用量通过VQ参数来携带。
步骤120,认证设备根据来自接入设备的终止在线接入请求,向计费设备上报终止信用控制请求(CCR{Term}),通过业务使用量USU这一参数来携带业务使用量10M。
步骤122,计费设备根据认证设备发送的终止信用控制请求中携带的业务使用量对用户账户进行扣费,然后向认证设备返回终止信用控制应答(CCA{Term)。由于此前用户账户已经出现透支,因此本次扣费之后,用户账户的透支额会进一步增多。
步骤124,认证设备根据来自计费设备的终止信用控制应答,向接入设备返回终止在线接入应答(OnlineAccessResponse(stop))。
由上述过程不难发现,在到达费率切换点(18点)时,用户使用50M业务量,根据18点之前的费率为0元/M,用户的业务使用费为0元,因此18点时用户账户内余额仍为10元。按照18点之后的费率(1元/M),在18点之后,用户账户余额可供用户使用的业务量仅为10M。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18点至18点零3分的短短3分钟内,用户使用了40M业务量,远远超过了用户账户余额可供用户使用的业务量10M,用户账户因此产生30元的透支。而此后接入设备允许用户继续用完剩余的授权业务量的做法,会使得透支进一步增多,因此很可能给运营商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计费方法,降低用户账户透支的发生概率。
同时,提供一种认证方法,降低用户账户透支的发生概率。
同时,提供一种计费方法,降低用户账户透支的发生概率。
同时,提供一种计费设备,降低用户账户透支的发生概率。
同时,提供一种认证设备,降低用户账户透支的发生概率。
同时,提供一种计费设备,降低用户账户透支的发生概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费方法,包括:
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计费方法,包括:
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通过认证设备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认证方法,包括:
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接入请求,向计费设备发出业务量请求;
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携带有授权业务量的业务量应答,在该业务量应答中携带有透支监控指示时,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有所述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接入应答;
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将该业务使用量上报至所述计费设备;
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强制下线指示,通知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计费设备,包括:
透支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强制下线指示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费设备,包括:
透支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强制下线指示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通过认证设备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认证设备,包括:
请求转发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接入请求,向计费设备发出业务量请求;
判断处理模块,用于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携带有授权业务量的业务量应答,在该业务量应答中携带有透支监控指示时,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有所述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接入应答;
业务使用量转发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将该业务使用量上报至所述计费设备;
强制下线指示模块,用于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强制下线指示,通知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计费设备在判定用户账户在费率切换点之后有可能出现透支时,通知接入设备在费率切换点之后及时上报业务使用量,并在判定用户尚未消费的剩余业务量会导致用户账户出现透支时,通知接入设备强制用户下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有效降低用户账户透支的发生概率,因而降低用户账户出现透支给运营商带来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实时计费方法的信令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方法的示范性信令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认证方法的示范性流程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方法的示范性信令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认证设备的逻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2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方法200的示范性流程图。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计费方法200可由例如但不限于计费设备来执行。该计费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预付费服务器(Pre-PaidServer,PPS)。更进一步的说,该预付费服务器可具体为例如但不限于在线计费系统(OnlineChargingSystem,OCS)。
步骤202,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应用于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网络中时,上述接入设备可以是部属在WiMAX网络中的接入业务网络-网关(ASN-GW,AccessServiceNetwork-Gateway)/归属代理(HA,HomeAgent);当应用于CDMA(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网络中时,上述接入设备可以是部署在CDMA网络中的PDSN(分组数据业务节点,PacketDataServingNode)/HA(归属代理,HomeAgent)。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透支监控条件可以为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当前账户余额。
作为可选的,上述透支监控条件还可以为:
(授权业务量-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费率切换点之后的费率+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当前费率>当前账户余额。
其中,上述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可根据通信网络可提供的最高速率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或套餐所允许的最高速率进行设置。
此外,作为可选的,上述透支监控条件还可以为费率切换点前的费率低于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
应注意,上述条件仅用于举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其他条件。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上报时间点用于指示接入设备在该上报时间点上报业务使用量。上报时间点可以为费率切换点。因此所述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具体包括,将所述费率切换点设置为所述上报时间点。
作为可选的,所述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具体包括:
计算延迟时长;
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上报时间点:
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
如果将上述预设延迟时长设置为一个固定值,会导致在到达费率切换点之后同一时刻上报大量业务使用量,给相关设备例如计费设备带来严重负担。为解决这一问题,可采用例如但不限于随机算法来计算一随机的延迟时长,从而可以将业务使用量分散在费率切换点之后的不同时刻上报,有效降低上报大量业务使用量给处理设备造成的冲击。应注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上述预设延迟时长越小,发生透支的可能性越低。如此一来,上述计算延迟时长具体包括基于预设随机算法计算一随机数,以作为所述延迟时长。
应注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当前费率即为费率切换点前的费率。
实际上,执行步骤202的目的在于,提前判断用户账户在费率切换点之后出现透支的可能性。在判定用户账户在费率切换点之后有可能透支时,通知接入设备在费率切换点之后的上报时间点及时上报业务使用量。
步骤204,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收到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时,计费设备会首先根据业务使用量对用户账户进行扣费。此后,如果所述费率切换点之后的费率与剩余业务量的乘积超过扣费后的用户账户余额,则说明在该剩余业务量被用户消费完毕后,用户账户将发生透支。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204,计费设备会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以此来防止用户账户出现透支。
实际上,执行步骤204的目的在于,在判定用户尚未消费的剩余业务量会导致用户账户出现透支时,通知接入设备强制用户下线,以此来防止用户账户出现透支。
由方法200可知,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计费设备在判定用户账户在费率切换点之后有可能出现透支时,通知接入设备在费率切换点之后及时上报业务使用量,并在判定用户尚未消费的剩余业务量会导致用户账户出现透支时,通知接入设备强制用户下线。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有效降低用户账户透支的发生概率,因而降低用户账户出现透支给运营商带来的损失。此外,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仅需改造计费设备而无需对接入设备进行升级,因此实现成本低。
图3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方法300的示范性信令图。在本实施例中,接入设备与计费设备之间根据直径(Diameter)协议进行通信。此外,在本实施例中,18点为费率切换点,即在18点时将发生费率切换,其中,切换前的费率为0元/M,即切换前免费,切换后的费率为1元/M。在本实施例中,透支监控条件为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当前账户余额。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上报时间点采用计算延迟时长并根据公式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的方案来计算。
在17点51分0秒即17:51:00,用户向接入设备发出登录请求,此时用户的账户余额为10元。
步骤302,接入设备向计费设备发出初始信用控制请求(CreditControlRequest{Initial},CCR{Init}),其中,该初始信用控制请求中携带请求的业务量(RequestedServiceUnit,RSU)100M。该初始信用控制请求即为图2中步骤202中的业务量请求。
步骤304,计费设备根据用户的当前账户余额和当前费率确定授权业务量。由于用户的当前账户余额为10元,当前费率为0元/M,因此当前可用业务量为无穷大,即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直到免费时段结束。如上文所述,在这种情况下,授权业务量将为接入设备请求的业务量,即携带在初始信用控制请求中的请求的业务量RSU,100M。
在确定授权业务量后,在步骤304中,计费设备将继续判断是否满足透支监控条件。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透支监控条件为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当前账户余额。由于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为1元/M,授权业务量为100M,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100元,远大于当前账户余额10元,因此计费设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
由于满足透支监控条件,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计费设备需要向接入设备返回一上报时间点。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上报时间点采用计算延迟时长并根据公式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的方案来计算。此时,假设通过随机算法算得的延迟时长为1秒,因此计费设备确定的上报时间点为18:00:01。
步骤306,计费设备向接入设备发出初始信用控制应答(CreditControlAnswer{Initial},CCA{Init}),以便接入设备授权用户使用业务并监测用户的业务使用量。如图3所示,该初始信用控制应答中携带授权业务量(GrantedServiceUnit,GSU)100M和流量门限(VolumeQuotaThreshold,VQT)10M,其中,VQT用于指示接入设备在授权业务量剩余10M(即用户的业务使用量到达90M)时重新向计费设备请求为用户下发授权业务量。
此外,初始信用控制应答中还携带TTC参数,该TTC参数为费率切换时间(TariffTimeChange),用于指示当前时刻距离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提示接入设备将费率切换点前后的业务使用量分开上报。TSI=540s表示当前时刻距离费率切换点540秒(消息传递及处理过程中的时间损耗忽略不计)。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CCA{Init}中携带VAT参数来向接入设备指示上报时间点。VAT为Validity-Time,即有效时间。依照现有实时计费相关技术规范,如果分配的授权业务量没有在该VAT指示的有效时间内用完,接入设备必须重新为用户向计费设备请求授权业务量,在这种情况下,接入设备在重新为用户请求授权业务量的同时,会向计费设备上报业务使用量。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确定的上报时间点为18:00:01,而当前时刻距离费率切换点18点的时间间隔为540秒,因此该VAT参数被设置为541(540+1)秒。
该初始信用控制应答即为图2中步骤202中的业务量请求。
步骤308,在接入设备授权用户使用业务并监测到到达费率切换点18点之后的1秒即到达18:00:01时,接入设备通过更新信用控制请求CCR{Update}将业务使用量通知计费设备,其中,上述业务使用量通过业务使用量(UsedServiceUnit,USU)字段来携带。由于发生费率切换,因此依照现有实时计费相关技术规范,接入设备将同时上报两个USU,其中USU(TCU=2)表示上一计费周期总共发生的业务使用量,即10M;USU(TCU=1)表示上一计费周期中费率切换后发生的业务使用量,即1k。此外,该更新信用控制请求中仍然携带请求的业务量RSU,100M。
步骤310,在收到来自接入设备的更新信用控制请求之后,计费设备根据此前的授权业务量100M和该更新信用控制请求中携带的业务使用量10M算得剩余业务量90M(100M-10M)。
此外,计费设备根据CCR{Update}中携带的业务使用量进行计费。具体来说,18点之前发生的业务使用量为10M-1k,依据18点之前的费率0元/M,产生的费用为0元;18点之后发生的业务量为1k,依据18点之后的费率1元/M,产生的费用为1/1024元,因此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为10-1/1024元,约为10元。
此后,计费设备根据剩余业务量、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及当前费率判断剩余业务量是否会导致透支。由于剩余业务量为90M,当前费率为1元/M,因此用户消费所有剩余业务量共需支付90元(90M×1元/M),远超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约10元),因此计费设备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
步骤312,计费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更新信用控制应答(CreditControlAnswer{Update},CCA{Update}),其中携带的授权业务量GSU为0M。
步骤314,为防止接入设备允许用户继续使用剩余业务量90M,计费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强制下线请求,以此来指示接入设备强制用户下线,即执行强制下线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该强制下线请求具体为放弃会话请求(AbortSessionRequest,ASR)。
步骤316,接入设备根据来自计费设备的强制下线请求,强制用户下线,然后向计费设备返回强制下线应答,通知计费设备已经强制用户下线。在本实施例中,该强制下线应答具体为放弃会话应答(AbortSessionAnswer,ASA)。
从接入设备在步骤308中上报业务使用量,到接入设备在步骤316中强制用户下线,这一过程中用户依然在使用业务,所以必然产生一定的业务使用量。尽管这一部分业务使用量很少,但仍有必要对这一部分业务使用量进行计费。因此,在步骤318,接入设备向计费设备上报终止信用控制请求(CCR{Term}),通过业务使用量USU这一参数来携带业务使用量。
步骤320,计费设备根据接入设备发送的终止信用控制请求中携带的业务使用量对用户账户进行扣费,然后向接入设备返回终止信用控制应答(CCA{Term})。
图4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方法400的示范性流程图。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计费方法400可由例如但不限于计费设备来执行。该计费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预付费服务器(Pre-PaidServer,PPS)。更进一步的说,该预付费服务器可具体为例如但不限于在线计费系统(OnlineChargingSystem,OCS)。
步骤402,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当应用于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WorldwideInteroperabilityforMicrowaveAccess)网络中时,上述接入设备可以是部属在WiMAX网络中的接入业务网络-网关(ASN-GW,AccessServiceNetwork-Gateway)/归属代理(HA,HomeAgent);当应用于CDMA(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网络中时,上述接入设备可以是部署在CDMA网络中的PDSN(分组数据业务节点,PacketDataServingNode)/HA(归属代理,HomeAgent)。上述认证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认证、授权和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ndAccounting,AAA)服务器。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具体包括,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在这种情况下,将由计费设备确定上报时间点。
作为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具体包括,指示认证设备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指示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在这种情况下,将由认证设备确定上报时间点。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透支监控条件可以为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当前账户余额。
作为可选的,上述透支监控条件还可以为:
(授权业务量-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费率切换点之后的费率+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当前费率>当前账户余额。
其中,上述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可根据通信网络可提供的最高速率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用户选择的服务或套餐所允许的最高速率进行设置。
此外,作为可选的,上述透支监控条件还可以为费率切换点前的费率低于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
应注意,上述条件仅用于举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需要设置其他条件。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上报时间点可以为费率切换点。因此计费设备或者认证设备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可将所述费率切换点设置为所述上报时间点。
作为可选的,计费设备或者认证设备还可采用下列方法确定上报时间点:
计算延迟时长;
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上报时间点:
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
步骤404,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通过认证设备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收到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上报的业务使用量时,计费设备会首先根据业务使用量对用户账户进行扣费。此后,如果所述费率切换点之后的费率与剩余业务量的乘积超过扣费后的用户账户余额,则说明在该剩余业务量被用户消费完毕后,用户账户将发生透支。在这种情况下,在步骤404,计费设备会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通过认证设备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以此来防止用户账户出现透支。
图5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认证方法500的示范性流程图。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认证方法500可由例如但不限于认证设备来执行。上述认证设备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认证、授权和计费(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ndAccounting,AAA)服务器。
步骤502,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接入请求,向计费设备发出业务量请求;
步骤504,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携带有授权业务量的业务量应答,在该业务量应答中携带有透支监控指示时,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有所述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接入应答;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透支监控指示为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如此一来,该上报时间点便由计费设备确定。
作为可选的,所述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有所述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接入应答具体包括,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有所述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接入应答。如此一来,该上报时间点便由认证设备来确定。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上报时间点可以为费率切换点。因此计费设备或者认证设备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可将所述费率切换点设置为所述上报时间点。
作为可选的,计费设备或者认证设备还可采用下列方法确定上报时间点:
计算延迟时长;
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上报时间点:
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
步骤506,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将该业务使用量上报至所述计费设备。
步骤508,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强制下线指示,通知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图6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方法600的示范性信令图。在本实施例中,接入设备与认证设备之间根据远端鉴权拨入用户服务(RemoteAuthenticationDialinUserService,Radius)协议进行通信,认证设备与计费设备之间根据直径(Diameter)协议进行通信。此外,在本实施例中,18点为费率切换点,即在18点时将发生费率切换,其中,切换前的费率为0元/M,即切换前免费,切换后的费率为1元/M。在本实施例中,透支监控条件为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当前账户余额。同时,在本实施例中,上报时间点采用计算延迟时长并根据公式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的方案来计算。
在17点51分0秒即17:51:00,用户向接入设备发出登录请求,此时用户的账户余额为10元。
步骤602,接入设备根据用户的登录请求,向认证设备发出接入请求(AccessRequest)。该接入请求即为图5中步骤502中所述的接入请求。
步骤604,认证设备根据收到的接入请求,向计费设备发出初始信用控制请求(CreditControlRequest{Initial},CCR{Init}),其中,该初始信用控制请求中携带请求的业务量(RequestedServiceUnit,RSU)100M。该初始信用控制请求即为图5中步骤502中的业务量请求。
步骤606,计费设备根据用户的当前账户余额和当前费率确定授权业务量。由于用户的当前账户余额为10元,当前费率为0元/M,因此当前可用业务量为无穷大,即用户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直到免费时段结束。如上文所述,在这种情况下,授权业务量将为接入设备请求的业务量,即携带在初始信用控制请求中的请求的业务量RSU,100M。
在确定授权业务量后,在步骤606中,计费设备将继续判断是否满足透支监控条件。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透支监控条件为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当前账户余额。由于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为1元/M,授权业务量为100M,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100元,远大于当前账户余额10元,因此计费设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
步骤608,计费设备向认证设备发出初始信用控制应答(CreditControlAnswer{Initial},CCA{Init})。该初始信用控制应答中携带授权业务量(GrantedServiceUnit,GSU)100M。此外,该初始信用控制应答中还携带一标签(Tag),该标签用作透支监控指示。该初始信用控制应答即为图5中步骤504中的业务量请求。
步骤610,认证设备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初始信用控制应答,在判定其中携带有用作透支监控指示的标签时,确定上报时间点。如上文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上报时间点采用计算延迟时长并根据公式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的方案来计算。此时,假设通过随机算法算得的延迟时长为1秒,因此计费设备确定的上报时间点为18:00:01。
步骤612,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接入应答(AccessResponse),以便接入设备授权用户使用业务并监测用户的业务使用量。该接入应答中携带有参数VT=90M,VQ=100M,其中VQ=100M表明授权业务量为100M,VT=90M表明接入设备需要在监测到用户的业务使用量到达90M时重新为用户请求授权业务量。此外,该接入应答中还包含费率切换间隔(TariffSwitchInterval,TSI),用于指示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以提示接入设备将费率切换点前后的业务使用量分开上报。TSI=540s表示当前时刻距离费率切换点540秒(消息传递及处理过程中的时间损耗忽略不计)。
此外,上述接入应答中还携带一个重要的参数,即相对于TSI的下一个费率切换点(TimeIntervalAfterTariffSwitchUpdate,TITSU)。依照现有实施计费相关技术规范,接入设备在到达该TITSU指示的时刻时必须上报业务使用量以及为用户申请授权业务量。认证设备通过TSI和TITSU这两个参数来向接入设备指示上报时间点。在本实施例中,TITSU被设置为1秒,即认证设备算得的延迟时长。认证设备通过将参数TITSU设置为1秒来指示接入设备在到达费率切换点(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由TSI参数来指示)之后的1秒(TITSU=1)时上报业务使用量。
该接入应答即为图5中步骤504中的接入应答。
步骤614,在接入设备授权用户使用业务并监测到到达费率切换点18点之后的1秒即到达18:00:01时,接入设备上报在线接入请求(OnlineAccessRequest),其中携带业务使用量10M(该业务使用量同样通过VQ(业务量配额,VolumeQuota)来携带),并指示在这10M的业务使用量中,在费率切换点18点之后发生的业务使用量为1k,即费率切换后发生的业务量(VolumeUsedAfterTariffSwitch,VUATS)为1k。
步骤616,在收到来自接入设备的在线接入请求之后,认证设备通过更新信用控制请求CCR{Update}将上述业务使用量通知计费设备,其中,上述业务使用量通过业务使用量(UsedServiceUnit,USU)字段来携带。由于发生费率切换,因此依照现有实时计费相关技术规范,认证设备将同时上报两个USU,其中USU(TCU=2)表示上一计费周期总共发生的业务使用量,即10M;USU(TCU=1)表示上一计费周期中费率切换后发生的业务使用量,即1k。此外,该更新信用控制请求中仍然携带请求的业务量RSU,100M。
步骤618,在收到来自认证设备的更新信用控制请求之后,计费设备根据此前的授权业务量100M和接入设备上报的业务使用量10M计算剩余业务量90M(100M-10M)。
此外,计费设备根据CCR{Update}中携带的业务使用量进行计费。具体来说,18点之前发生的业务使用量为10M-1k,依据18点之前的费率0元/M,产生的费用为0元;18点之后发生的业务量为1k,依据18点之后的费率1元/M,产生的费用为1/1024元,因此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为10-1/1024元,约为10元。
此后,计费设备根据剩余业务量、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及当前费率判断剩余业务量是否会导致透支。由于剩余业务量为90M,当前费率为1元/M,因此用户消费所有剩余业务量共需支付90元(90M×1元/M),远超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约10元),因此计费设备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
步骤620,计费设备向认证设备返回更新信用控制应答(CreditControlAnswer{Update},CCA{Update}),其中携带的授权业务量GSU为0M。计费设备通过将授权业务量GSU设置为0,来通知认证设备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即GSU=0用作强制下线指示。
步骤622,认证设备根据计费设备发送的更新信用控制应答,向接入设备返回在线接入应答,在该在线接入应答中指示接入设备授权业务量为零。
步骤624,为防止接入设备允许用户继续使用剩余业务量90M,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发送强制下线请求,以此来指示接入设备强制用户下线。在本实施例中,该强制下线请求具体为断开消息请求(DisconnectMessagesRequest,DM-REQ)。
步骤626,接入设备根据来自认证设备的强制下线请求,强制用户下线,然后向认证设备返回强制下线应答,通知认证设备已经强制用户下线。在本实施例中,该强制下线应答具体为断开消息应答(DisconnectMessagesAcknowledge,DM-ACK)。
从接入设备在步骤614中上报业务使用量,到接入设备在步骤626中强制用户下线,这一过程中用户依然在使用业务,所以必然产生一定的业务使用量。尽管这一部分业务使用量很少,但仍有必要对这一部分业务使用量进行计费。因此,在步骤628,接入设备向认证设备上报终止在线接入请求(OnlineAccessRequest(stop)),上报业务使用量,该业务使用量通过VQ参数来携带。
步骤630,认证设备根据来自接入设备的终止在线接入请求,向计费设备上报终止信用控制请求(CCR{Term}),通过业务使用量USU这一参数来携带业务使用量。
步骤632,计费设备根据认证设备发送的终止信用控制请求中携带的业务使用量对用户账户进行扣费,然后向认证设备返回终止信用控制应答(CCA{Term})。
步骤634,认证设备根据来自计费设备的终止信用控制应答,向接入设备返回终止在线接入应答(OnlineAccessResponse(stop))。
图7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设备700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计费设备700连接至接入设备,如图7所示,计费设备700包括透支监控模块702和强制下线指示模块704。
透支监控模块702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透支监控条件为下列条件之中的至少一种:
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当前账户余额;
(授权业务量-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费率切换点之后的费率+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当前费率>当前账户余额。
作为可选的,所述透支监控条件为费率切换点前的费率低于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702具体用于,将所述费率切换点设置为所述上报时间点。
作为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702具体用于:
计算延迟时长;
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上报时间点:
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
强制下线指示模块704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收到接入设备上报的业务使用量时,强制下线指示模块704会首先根据业务使用量对用户账户进行扣费。此后,如果所述费率切换点之后的费率与剩余业务量的乘积超过扣费后的用户账户余额,则说明在该剩余业务量被用户消费完毕后,用户账户将发生透支。在这种情况下,强制下线指示模块704会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以此来防止用户账户出现透支。
应注意,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计费设备700还包括必要的处理器和收发器等硬件模块。上述各模块的操作应理解为各模块通过向处理器和/或收发器下发对应的指令来通过处理器和/或收发器所实现的操作。如此一来,透支监控模块702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通过处理器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通过收发器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强制下线指示模块704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通过处理器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通过处理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通过收发器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图8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计费设备800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计费设备800连接至认证设备,如图8所示,计费设备800包括透支监控模块802和强制下线指示模块804。
透支监控模块802用于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在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802具体用于,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802具体用于,将所述费率切换点设置为所述上报时间点。作为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802具体用于:
计算延迟时长;
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上报时间点:
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
作为可选的,在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802具体用于,指示认证设备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指示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不难理解,在这种情况下,上报时间点是由认证设备确定的。
强制下线指示模块804用于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通过认证设备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应注意,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计费设备800还包括必要的处理器和收发器等硬件模块。上述各模块的操作应理解为各模块通过向处理器和/或收发器下发对应的指令来通过处理器和/或收发器所实现的操作。如此一来,透支监控模块802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通过处理器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通过处理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通过收发器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强制下线指示模块804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通过处理器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并在通过处理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通过收发器通过认证设备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图9是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认证设备900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认证设备900分别连接至接入设备和计费设备,如图9所示,认证设备900包括请求转发模块902、判断处理模块904、业务使用量转发模块906和和强制下线指示模块908。
请求转发模块902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接入请求,向计费设备发出业务量请求;
判断处理模块904用于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携带有授权业务量的业务量应答,在该业务量应答中携带有透支监控指示时,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有所述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接入应答;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所述透支监控指示即为计费设备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在这种情况下,上报时间点是由计费设备确定的。
作为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有所述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接入应答时,所述判断处理模块904具体用于,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有所述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接入应答。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所述判断处理模块904具体用于,将所述费率切换点设置为所述上报时间点。
作为可选的,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所述判断处理模块904具体用于:
计算延迟时长;
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上报时间点:
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
业务使用量转发模块906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将该业务使用量上报至所述计费设备;
强制下线指示模块908用于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强制下线指示,通知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应注意,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认证设备900还包括必要的处理器和收发器等硬件模块。上述各模块的操作应理解为各模块通过向处理器和/或收发器下发对应的指令来通过处理器和/或收发器所实现的操作。如此一来,请求转发模块902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接入请求,向计费设备发出业务量请求;判断处理模块904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携带有授权业务量的业务量应答,通过处理器判定在该业务量应答中携带有透支监控指示时,通过收发器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有所述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接入应答;业务使用量转发模块906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将该业务使用量上报至所述计费设备;强制下线指示模块908用于通过收发器接收计费设备返回的强制下线指示,通知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ROM、RAM和光盘等。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计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根据所述业务使用量进行扣费,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根据所述剩余业务量、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及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断剩余业务量是否会导致透支,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支监控条件为下列条件之中的至少一种:
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当前账户余额;
(授权业务量-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费率切换点之后的费率+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当前费率>当前账户余额。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具体包括,将所述费率切换点设置为所述上报时间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具体包括:
计算延迟时长;
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上报时间点:
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延迟时长具体包括,基于预设随机算法计算一随机数,以作为所述延迟时长。
6.一种计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根据所述业务使用量进行扣费,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根据所述剩余业务量、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及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断剩余业务量是否会导致透支,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通过认证设备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具体包括:
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
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具体包括:
指示认证设备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
指示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9.一种计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支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强制下线指示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根据所述业务使用量进行扣费,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根据所述剩余业务量、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及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断剩余业务量是否会导致透支,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支监控条件为下列条件之中的至少一种:
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授权业务量>当前账户余额;
(授权业务量-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费率切换点之后的费率+预设额定接入速率×当前时刻与费率切换点之间的时间间隔×当前费率>当前账户余额。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费率切换点设置为所述上报时间点。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具体用于:
计算延迟时长;
依照如下公式计算所述上报时间点:
上报时间点=费率切换点+延迟时长。
13.一种计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透支监控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发出的业务量请求,根据当前费率计算授权业务量,在根据该授权业务量和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定满足透支监控条件时,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强制下线指示模块,用于接收接入设备通过认证设备在所述上报时间点上报的业务使用量,根据所述业务使用量进行扣费,基于所述授权业务量和该业务使用量计算剩余业务量,根据所述剩余业务量、扣费后用户账户余额及费率切换点后的费率判断剩余业务量是否会导致透支,并在判定剩余业务量将导致透支时,通过认证设备指示接入设备执行强制下线操作。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
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通过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的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时,所述透支监控模块具体用于:
指示认证设备根据费率切换点确定上报时间点;
指示认证设备向接入设备返回携带授权业务量和上报时间点的业务量应答。
CN201210055094.3A 2012-03-05 2012-03-05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Active CN1025727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5094.3A CN102572768B (zh) 2012-03-05 2012-03-05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PCT/CN2012/085307 WO2013131382A1 (zh) 2012-03-05 2012-11-27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EP12870777.5A EP2790427B1 (en) 2012-03-05 2012-11-27 Charging methods, authentication method, charging devices and authentication device
ES12870777.5T ES2578063T3 (es) 2012-03-05 2012-11-27 Métodos de facturación, método de autenticación, dispositivos de facturación y dispositivo de autenticación
US14/330,711 US9357082B2 (en) 2012-03-05 2014-07-14 Charging method, authentication method, charging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device
US15/143,256 US9521266B2 (en) 2012-03-05 2016-04-29 Charging method, authentication method, charging device, and authentication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5094.3A CN102572768B (zh) 2012-03-05 2012-03-05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2768A CN102572768A (zh) 2012-07-11
CN102572768B true CN102572768B (zh) 2016-06-08

Family

ID=46416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5094.3A Active CN102572768B (zh) 2012-03-05 2012-03-05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9357082B2 (zh)
EP (1) EP2790427B1 (zh)
CN (1) CN102572768B (zh)
ES (1) ES2578063T3 (zh)
WO (1) WO20131313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2768B (zh) 2012-03-05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CN103052121B (zh) * 2013-01-04 2016-08-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本地通信网络业务切换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219647B (zh) * 2014-05-23 2019-06-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信道控制方法、流量包交易、推荐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812148A (zh) * 2014-12-30 2016-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计费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024947A (zh) * 2015-07-28 2015-11-04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网络业务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42126B (zh) * 2015-08-10 2018-06-22 北京思特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非常态用户消息拦截方法及系统
WO2017054138A1 (zh) 2015-09-29 2017-04-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根据资费标准自动选网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CN107294735B (zh) * 2016-03-30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补单方法及在线计费系统
CN112738743A (zh) * 2019-10-28 2021-04-3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业务服务、实时计费方法、装置、边缘服务器及计费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662A (zh) * 2002-06-06 2003-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分组数据预付费特性的移动用户鉴权计费方法
CN101170621A (zh) * 2006-10-25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预付费费率切换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77938B1 (en) * 1997-02-27 2002-04-23 Real-Time Billing, Inc. Real time subscriber bill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20116338A1 (en) * 2001-02-22 2002-08-22 Jean-Charles Gonthier Prepaid access to internet protocol (IP) networks
US7899166B1 (en) * 2003-04-18 2011-03-01 Cisco Technology, Inc. Flexible billing support in a service selection gateway (SSG)
WO2006107248A2 (en) * 2005-04-08 2006-10-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and device for switching tariffs in a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100128667A1 (en) * 2006-07-14 2010-05-27 Levi Russell Method of operating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for providing access to a network
CN102340758B (zh) * 2011-09-26 2015-05-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方法、计费设备、计费系统和认证设备
CN102572768B (zh) 2012-03-05 2016-06-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64662A (zh) * 2002-06-06 2003-12-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支持分组数据预付费特性的移动用户鉴权计费方法
CN101170621A (zh) * 2006-10-25 2008-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预付费费率切换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31382A1 (zh) 2013-09-12
US20160248915A1 (en) 2016-08-25
US9357082B2 (en) 2016-05-31
EP2790427A1 (en) 2014-10-15
US9521266B2 (en) 2016-12-13
EP2790427B1 (en) 2016-03-30
CN102572768A (zh) 2012-07-11
EP2790427A4 (en) 2014-10-22
US20140335820A1 (en) 2014-11-13
ES2578063T3 (es)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2768B (zh) 计费方法、认证方法、计费设备和认证设备
US10972613B2 (en)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charging trigger apparatus, and online charging system
CN103974221B (zh) 分组域实时计费流量配额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2884757A (zh) 基于被请求的数据服务的服务数据流计费方法的选择
CN102144372A (zh) Ims网络中的联机计费关联
EP3282729B1 (en) Policy and charging execution function device and method, online charg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1754162B (zh) 一种欠费风险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381455B (zh) 流量监控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和系统
CN102340758B (zh) 计费方法、计费设备、计费系统和认证设备
CN104053186A (zh) 流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2802146B (zh) 一种计费方法和策略和计费执行功能设备
RU2668083C2 (ru) Способ начисления платы в режиме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шлюз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числения платы в режиме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CN103415006B (zh) 流量计费业务信用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3004068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quality of service of user equipment
WO202104566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 realtime sharing of credit units for online charging
CN107809551B (zh) 电信业务的处理负荷控制方法和相关装置和系统
CN105515795A (zh) 对离线计费用户进行业务能力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09547956A (zh) 一种多业务并发处理方法
CN103702307A (zh) 一种群组预付费业务信用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CN108900989A (zh) 计费方法、计费装置和计费系统
Sou et al. Reducing credit re-authorization cost in UMTS online charging system
CN104955014A (zh) 一种用于重置用户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7786315B (zh) 一种用量配额的授权方法及装置
WO202112602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ce charg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1328036A (zh) 一种流量数据业务在线计费动态授权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