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71450B -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 Google Patents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71450B
CN102571450B CN201210035164.9A CN201210035164A CN102571450B CN 102571450 B CN102571450 B CN 102571450B CN 201210035164 A CN201210035164 A CN 201210035164A CN 102571450 B CN102571450 B CN 1025714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network interface
protocol type
interface module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351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71450A (zh
Inventor
李宇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Fusion Digital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351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71450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71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4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2/079180 priority patent/WO201312034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714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714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配置网络接口模块时,需手工操作,不仅容易出错且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功能融合型的网络接口模块,其上的端口能支持至少两种协议类型,且当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物理连接的、交换模块上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通过设置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使其与相连的交换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实现了网络接口模块功能的自动配置,从而降低了更换不同功能的网络接口模块时的维护成本和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框式通信设备(例如交换机、路由器、刀片服务器、网关等)中具有至少一个业务插槽及至少一个交换插槽。业务插槽中设置有业务板,用于根据框式通信设备的类型来执行特定业务的处理。例如:路由器和交换机的业务板,有的是处理路由协议运算,有的是做协议转换、封装/解封装,有的做流量控制等;网关的业务板,有的是做信令处理,有的做语音分析等。交换插槽中设置有交换板,用于将业务板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集中式转发和交换。
业务板与交换板之间的信息交互,是通过业务板上的网络接口模块与交换板上的交换模块进行信息交互来完成的。网络接口模块和交换模块分别是业务板和交换板上的功能实体。其中,网络接口模块可以是一个芯片、芯片的物理端口,或者是一个子卡;交换模块可以是一个芯片、多个芯片组成的阵列,或者是一个子卡。
图1a为业务板上网络接口模块与交换板上交换模块连接的示意图。图1a中,交换板11上的交换模块111通过两条链路分别连接业务板13和业务板14上的网络接口模块(131及141);交换板12上的交换模块121通过两条链路分别连接业务板13和业务板14上的网络接口模块(131及141)。链路两端的模块的功能类型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功能类型指所传送数据的协议类型,例如Ethemet(以太网)、FC(Fiber Channel,光纤通道)、PCIE(PCI-Express,总线接口)、SAS(Serial Attached SCSI,串行连接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等。如果交换模块为以太网交换机,则与其连接的可以为以太网卡,以保证链路两端的协议是相同的。
出于冗余备份或者业务流量负荷分担作用考虑,框式通信设备中相同功能的交换模块通常配置有两个,如图1a所示,交换模块111与交换模块121中任意一个作为主用模块,而另一个则为该主用模块的冗余模块或备用模块。这两个交换模块都支持第一功能,与它们连接的网络接口模块131及网络接口模块141也必须为支持第一功能的网络接口模块。
如果由于设备功能的需要,要将交换板11与交换板12分别更换为支持第二功能的交换板15与交换板16,如图1b所示,则根据上面描述的链路两端的模块的功能类型必须是一一对应的,与两个交换模块(151及161)连接的网络接口模块必须更换为支持第二功能的网络接口模块(171及181)。
如果网络接口模块以固定连接的方式设置在业务板上时,更换网络接口模块的功能也就是更换业务板(如图1b中,将业务板13及业务板14分别更换为业务板17及业务板18),当连接被更换的交换模块的业务板个数较多时,手工更换不仅容易出错,还增加了框式通信设备的成本。当业务板上同时设置有多个功能不同的网络接口模块,以分别连接设备中多种功能的交换模块时,定制该业务板的成本较高,更换业务板会导致框式通信设备的成本增加得更多。
如果网络接口模块以可拔插的扣板(或子卡)的方式设置在业务板上时,虽然不需要更换业务板,但更换网络接口模块时一样需要手工操作,也存在上述容易出错及成本高的问题,而且扣板或子卡的连接方式使链路经过了较多的连接器,引入了很多干扰和噪声,对设备的稳定性和高速信号的信号完整性造成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着的更换不同功能的网络接口模块时维护成本以及设备成本高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包括:接收配置指示,以指示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第二端口位于交换模块上,且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如果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
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置指示,以指示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第二端口位于交换模块上,且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
一种框式通信设备,包括:管理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及交换模块;所述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交换模块的第二端口物理连接,以实现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与所述交换模块间的信息交互;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配置指示,以指示需要进行配置的所述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交换模块上,且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如果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中,由于采用了功能融合型的网络接口模块,其上的端口能支持至少两种协议类型,且当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物理连接的、交换模块上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通过设置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使其与相连的交换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实现了网络接口模块功能的自动配置,从而降低了更换不同功能的网络接口模块时的维护成本和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b为现有技术中,业务板上网络接口模块与交换板上交换模块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又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再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装置的方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一种框式通信设备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该方法的执行主体为管理模块,用于对框式通信设备的整个系统做设备管理,包括配置、软件加载、日志管理、环境监控等,其物理实体可以是一块独立的单板,也可以是拼合在别的单板(业务板或交换板)上的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如芯片、芯片组或芯片内的部分电路),如图2所示,该配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接收配置指示,以指示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
具体地,配置指示用于触发管理模块对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操作,配置指示可以是框式通信设备中的硬件(交换板或业务板)复位后产生的电信号,例如:交换插槽上更换或添加具有新功能的交换板时,交换板插入交换插槽就会复位,从而产生配置指示。
配置指示还可以是业务板复位时产生的配置指示,该复位包括业务板上电时的复位,或者故障时由管理模块控制的被动复位,上述交换板的复位也包括上电复位及被动复位;配置指示还可以是所述业务板及所述交换板所属的框式通信设备上电时复位产生的配置指示,或是其它触发网络接口模块配置操作的指示,如用户通过软件接口向管理模块发起的配置指示。
管理模块接收到该配置指示后,能确定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此处的“第一”并不是对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位置和数量的限制,而是为了在名称上与下述的交换模块上的端口相区别。例如,当接收到交换板复位产生的配置指示后,管理模块能根据交换板及业务板之间的端口的固有连接关系,确定与该交换板上交换模块的各端口连接的各网络接口模块上的端口,从而将这些网络接口模块上的端口确定为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当收到业务板复位时产生的配置指示后,能确定该业务板上的网络接口模块的所有端口为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当收到框式通信设备上电时复位产生的配置指示后,能确定设备上所有业务板上的网络接口模块的所有端口为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
202、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第二端口位于交换模块上,且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
具体地,本实施例采用了与现有技术不同的网络接口模块,该网络接口模块是一种功能融合型的模块,它的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例如Ethemet、FC、PCIE、SAS等。本步骤中,管理模块会获取网络接口模块上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位于交换模块上的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
203、如果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
具体地,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与交换模块的第二端口物理连接,从而在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间形成链路,该链路两端的端口进行通信时,必须具有相互匹配的端口参数,其中包括具有相同的协议类型以及与该协议类型相关的其它参数,因此,当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即第一端口支持第二端口上已配置好的协议类型时,管理模块将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使得链路两端的端口能正常通信。
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功能融合型的网络接口模块,其上的端口能支持至少两种协议类型,且当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物理连接的、交换模块上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的协议类型时,管理模块通过设置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使其与相连的交换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实现了网络接口模块功能的自动配置,从而降低更换不同功能的网络接口模块时的维护成本和设备成本。
上述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中还可包括如下步骤。
204、如果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不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则生成错误信息,以通知用户无法对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进行配置。
具体地,错误信息可通过可视的方式通知用户无法对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进行配置,例如,使报警灯闪烁或将错误信息显示在与框式通信设备连接的显示器上,或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其它方式通知用户无法对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进行配置。
上述的端口参数可包括端口模式及链路参数,其中端口模式就是端口的协议类型,链路参数可包括与该协议类型相关的物理端口的驱动能力、预加重、均衡等,链路参数具体包含的内容会根据端口的物理连接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网络接口模块所属的业务板在框式通信设备中的物理位置(插槽的位置)不同,因此,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与交换模块上端口间的链路长度也不同,使得不同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的链路参数值也不同。
因此,所述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这个步骤可具体包括:使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模式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模式相同;根据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链路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端口配置相应的链路参数。
通过上述步骤能使端口参数配置更合理,更能满足网络接口模块的实际需求。
上述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中,管理模块获取网络接口模块上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网络接口模块主动向管理模块上报其所支持的协议类型,例如在其所属的业务板复位完成时主动向管理模块上报其所支持的协议类型,第二种是管理模块发命令,指示网络接口模块上报其所支持的协议类型。
第二种方式具体的实现步骤可包括:向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下发第一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上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
另外,管理模块获取交换模块上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的方式类似的也有两种:第一种是交换模块主动向管理模块上报其协议类型,例如在其所属的交换板复位完成时主动向管理模块上报其协议类型,第二种是管理模块发命令,指示交换模块上报其协议类型。
第二种方式具体的实现步骤可包括:向所述交换模块下发第二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交换模块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交换模块上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
下面举例对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示例1
刀片服务器是一种框式通信设备,如图3所示,其中包括:服务器板31(业务板)及交换板32及管理模块33,管理模块33与服务器板31及交换板32连接。服务器板31上包括处理器311、基板管理控制器312(Baseboard ManagementController,简称为:BMC)及网卡控制器313,其中,网卡控制器313作为网络接口模块,交换板32上的交换平面321(芯片)作为交换模块,网卡控制器313的第一端口3131通过链路与交换芯片321的第二端口3211连接。本例中的网卡控制器支持Ethernet、FC、FCoE(Fibre Channel over Ethernet,以太网光纤通道)接口协议,交换芯片的协议类型为FC协议。当然,此处描述的网卡控制器支持的协议类型及交换芯片的协议类型并不是对网卡控制器及交换芯片功能的限制,网卡控制器、交换芯片还可以支持PCIE、SAS等协议类型。
在刀片服务器上电时复位产生配置指示,管理模块33收到该配置指示会读取交换板32上交换芯片321和服务器板31上网卡控制器313的信息,包括支持的功能和端口的协议类型或端口支持的协议类型等。服务器板自身复位,或者交换板自身复位,管理模块也会收到配置指示并重新获取它们的信息。
管理模块33获取到交换芯片321的第二端口3211的协议类型是FC协议,而且获取到网卡控制器313的第一端口3131支持Ethernet、FC、FCoE接口协议,由于第二端口3211的协议类型(FC协议)属于第一端口3131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因此网卡控制器313可以与交换芯片321建立FC连接。
管理模块33把网卡控制器313的端口模式(FC协议模式)和链路参数等参数,下发到网卡控制器313,如果与交换板连接的业务板有多个,管理模块33则把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模式(FC协议模式)和链路参数等参数分别下发到各个网络接口模块。由于各业务板在刀片服务器中的物理位置(插槽的位置)不一样,所以连接至交换芯片321的不同的业务板上的网络接口模块虽然端口模式都是FC协议模式,但相关的链路参数(例如SerDes的驱动能力、预加重、均衡等)会存在不同,管理模块33需要根据不同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下发不同的链路参数。
服务器板31的BMC312接收到管理模块33下发的端口模式和链路参数等参数后,转发给处理器311,处理器311通过软件接口对网卡控制器313执行端口配置操作,把端口模式(FC协议模式)和链路参数配置到指定的网卡控制器313上的第一端口3131那里。
网卡控制器313上第一端口3131的端口模式和链路参数配置完后,重新初始化,并与交换芯片321的第二端口3211建立连接,实现通信。
上述对网卡控制器313的端口模式和链路参数的配置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网卡控制器313的端口默认设置为一种协议模式,例如Ethernet。当管理模块33下发的端口参数需要将该端口修改为别的端口模式,例如FC,则处理器311对网卡控制器313执行端口参数的修改,从而实现端口自动配置。
网卡控制器313的端口不指定默认模式,每次进行端口配置时,处理器311都需要根据管理模块33下发的配置信息执行对网卡控制器的端口参数的修改。
示例2
以图4所示的刀片服务器为例,图中省略了业务板及交换板,仅示出了网络接口模块及交换模块,一个业务板可包含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模块,同样,一个交换板可包含至少一个交换模块。图4中,刀片服务器上设置有一个交换模块41,其支持FC和FCoE两种协议,交换模块41上的端口411为FC协议模式,端口412为FCoE协议模式。当然交换模块41的个数不限于图4所示的一个,可以为多个。刀片服务器上还设置有两个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都支持FC、FCoE等协议。当两个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与交换模块41之间建立图4所示的连接关系时,例如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所属的业务板插入与交换模块41上各端口对应连接的业务插槽。则两个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所属的业务板产生配置指示。当然交换模块41、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及管理模块44的个数不限于图4所示的个数,可以为更多。
管理模块44收到配置指示,能确定两个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上的端口需要进行配置。接下来,管理模块44会获取两个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上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该端口物理连接的、位于交换模块上端口的协议类型。
随后,根据交换模块41上各端口的协议类型,为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上相应的端口配置端口参数,使得交换模块41与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间链路两端的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即交换模块41与网络接口模块42间链路两端的端口连接使用FC协议,交换模块41与网络接口模块43间链路两端的端口连接使用FCoE协议。网络接口模块(42和43)的端口参数配置流程与示例1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3
以图5所示的刀片服务器为例,图中省略了业务板及交换板,仅示出了网络接口模块及交换模块,一个业务板可包含至少一个网络接口模块,同样,一个交换板可包含至少一个交换模块。图5中,刀片服务器上设置有四个交换模块(51~54),其中,交换模块52为交换模块51的冗余模块,功能与交换模块51相同使用FC协议;交换模块54为交换模块53的冗余模块,功能与交换模块53相同使用FCoE协议。刀片服务器上还设置有两个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都支持FC、FCoE等协议。当两个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与四个交换模块(51~54)之间建立图5所示的连接关系时,例如两个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所属的业务板插入与各交换模块(51~54)的端口对应连接的业务插槽。则两个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所属的业务板会产生配置指示。当然交换模块(51~54)、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及管理模块57的个数不限于图5所示的个数,可以为更多。
管理模块57收到配置指示,能确定两个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上的端口需要进行配置。接下来,管理模块57会获取两个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上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该些端口物理连接的、位于交换模块上端口的协议类型。
随后,根据各交换模块(51~54)上各端口的协议类型,为各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上相应的端口配置端口参数,使得各交换模块(51~54)与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间链路两端的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即交换模块(51及52)与网络接口模块55间链路两端的端口连接使用FC协议,交换模块(53及54)与网络接口模块56间链路两端的端口连接使用FCoE协议。网络接口模块(55及56)的端口参数配置流程与示例1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装置,即实施例1中所说的管理模块,其物理实体可以是一块独立的单板,也可以是拼合在别的单板(业务板或交换板)上的一个独立的功能模块(如芯片、芯片组或芯片内的部分电路)。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配置指示,以指示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获取单元62,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第二端口位于交换模块上,且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配置单元63,用于当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功能融合型的网络接口模块,其上的端口能支持至少两种协议类型,且当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物理连接的、交换模块上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配置单元63通过设置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使其与相连的交换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实现了网络接口模块功能的自动配置,从而降低了更换不同功能的网络接口模块时的维护成本和设备成本。
上述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装置还可包括:报错单元64,用于当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不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生成错误信息,以通知用户无法对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进行配置。
所述配置指示可以为:所述网络接口模块所属的业务板复位时产生的配置指示、所述交换模块所属的交换板复位时产生的配置指示、或所述业务板及所述交换板所属的框式通信设备上电时复位产生的配置指示。
所述端口参数可包括端口模式及链路参数;由此,所述配置单元可包括:模式配置子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模式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模式相同;参数配置子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链路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端口配置相应的链路参数。
另外,所述获取单元还可用于:向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下发第一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上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
或者,还可用于向所述交换模块下发第二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交换模块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交换模块上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
上述各单元所执行的方法已在实施例中做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框式通信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管理模块71、网络接口模块72及交换模块73;所述网络接口模块72的第一端口721与所述交换模块73的第二端口731物理连接,以实现所述网络接口模块72与所述交换模块73间的信息交互;所述管理模块71,用于接收配置指示,以指示需要进行配置的所述网络接口模块72的第一端口721;获取所述第一端口721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721物理连接的所述第二端口731的协议类型,所述第二端口731位于所述交换模块73上,且所述第一端口721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如果所述第二端口731的协议类型属于所述第一端口721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721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731的端口参数相匹配。
上述各模块所执行的方法已在实施例中做了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了功能融合型的网络接口模块,其上的端口能支持至少两种协议类型,且当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物理连接的、交换模块上的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管理模块通过设置该网络接口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使其与相连的交换模块上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实现了网络接口模块功能的自动配置,从而降低了更换不同功能的网络接口模块时的维护成本和设备成本。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刀片服务器的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交换机、路由器、网关等设备的FLASH(闪存)、NVRAM(非易失性随机访问存储器,Non-Volatile Random Access Memory)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通信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配置指示,以指示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
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第二端口位于交换模块上,且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
如果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
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向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下发第一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上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
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包括:向所述交换模块下发第二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交换模块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交换模块上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不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则生成错误信息,以通知用户无法对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进行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指示为:所述网络接口模块所属的业务板复位时产生的配置指示、所述交换模块所属的交换板复位时产生的配置指示、或所述业务板及所述交换板所属的框式通信设备上电时复位产生的配置指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参数包括端口模式及链路参数;所述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包括:
使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模式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模式相同;
根据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链路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端口配置相应的链路参数。
5.一种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配置指示,以指示需要进行配置的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第二端口位于交换模块上,且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下发第一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上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向所述交换模块下发第二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交换模块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交换模块上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
配置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报错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不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时,生成错误信息,以通知用户无法对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进行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指示为:所述网络接口模块所属的业务板复位时产生的配置指示、所述交换模块所属的交换板复位时产生的配置指示、或所述业务板及所述交换板所属的框式通信设备上电时复位产生的配置指示。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参数包括端口模式及链路参数;
所述配置单元包括:
模式配置子单元,用于使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模式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模式相同;
参数配置子单元,根据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之间链路的长度,为所述第一端口配置相应的链路参数。
9.一种框式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模块、网络接口模块及交换模块;
所述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与所述交换模块的第二端口物理连接,以实现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与所述交换模块间的信息交互;
所述管理模块,用于接收配置指示,以指示需要进行配置的所述网络接口模块的第一端口;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并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交换模块上,且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至少两种协议类型;如果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属于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则将所述第一端口的端口参数配置为与所述第二端口的端口参数相匹配;
所述获取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包括:向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下发第一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网络接口模块发送的第一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网络接口模块上所述第一端口所支持的协议类型;
所述获取与所述第一端口物理连接的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包括:向所述交换模块下发第二请求消息,然后接收所述交换模块发送的第二响应消息,其中包括所述交换模块上所述第二端口的协议类型。
CN201210035164.9A 2012-02-16 2012-02-16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Active CN1025714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5164.9A CN102571450B (zh) 2012-02-16 2012-02-16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PCT/CN2012/079180 WO2013120340A1 (zh) 2012-02-16 2012-07-26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35164.9A CN102571450B (zh) 2012-02-16 2012-02-16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71450A CN102571450A (zh) 2012-07-11
CN102571450B true CN102571450B (zh) 2014-11-19

Family

ID=464159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35164.9A Active CN102571450B (zh) 2012-02-16 2012-02-16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71450B (zh)
WO (1) WO20131203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1450B (zh) * 2012-02-16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CN102882774B (zh) * 2012-08-29 2015-05-20 瑞斯康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不同业务类型数据混合传输方法、设备及模块插槽
CN103905224B (zh) * 2012-12-26 2018-02-27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资源集中管理的方法与系统
CN105743686B (zh) * 2014-12-12 2019-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端口属性继承方法及装置
CN105141551B (zh) * 2015-06-11 2019-04-05 北京信而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换板和交换板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6789168B (zh) * 2016-11-28 2020-03-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中心服务器管理网络的部署方法及架顶式交换机
CN108199859A (zh) * 2016-12-08 2018-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四川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关系生成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586956B (zh) * 2018-11-16 2022-09-02 上海博达数据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可灵活配置端口的FCoE交换机及方法
CN110636015A (zh) * 2019-10-12 2019-12-31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系统及板卡配置方法
CN112511343B (zh) * 2020-11-17 2023-03-21 上海金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前传接口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468418A (zh) * 2020-11-23 2021-03-09 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 多级切片边缘交换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112543117A (zh) * 2020-11-25 2021-03-23 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口协议可选择的交换模块配置方法
CN114793211B (zh) * 2022-06-21 2022-11-01 新华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刀片服务的业务多链路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15086418B (zh) * 2022-07-22 2022-12-27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941465A (zh) * 2022-12-02 2023-04-07 京东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网卡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55396A (zh) * 2022-12-07 2023-04-11 篆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以太交换网络流量产生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1578A (zh) * 2005-06-08 2008-04-30 费希尔-罗斯蒙德系统公司 带自动总线检测的多协议现场设备接口
CN101483529A (zh) * 2009-02-13 2009-07-1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模块化交换机及其运行方法
CN101499910A (zh) * 2009-03-16 2009-08-05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模块化交换机及其通信方法
CN102035668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芯片管理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49275B1 (en) * 2005-02-02 2018-04-11 PE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Multi-protocol multi-client equipment server
CN102571450B (zh) * 2012-02-16 2014-1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1578A (zh) * 2005-06-08 2008-04-30 费希尔-罗斯蒙德系统公司 带自动总线检测的多协议现场设备接口
CN101483529A (zh) * 2009-02-13 2009-07-1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模块化交换机及其运行方法
CN101499910A (zh) * 2009-03-16 2009-08-05 福建星网锐捷网络有限公司 模块化交换机及其通信方法
CN102035668A (zh) * 2009-09-29 2011-04-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芯片管理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3120340A1 (zh) 2013-08-22
CN102571450A (zh) 2012-07-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71450B (zh) 网络接口模块的端口配置方法、装置及框式通信设备
US10713203B2 (en) Dynamic partition of PCIe disk arrays based on software configuration / policy distribution
CN104281511B (zh) 智能平台管理接口系统、基板管理控制器及实现方法
CN101160828A (zh) 基于智能平台管理接口的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1277214B (zh) 一种管理刀片式服务器的方法及系统
US8843689B2 (en) Concurrent repair of the PCIe switch units in a tightly-coupled, multi-switch, multi-adapter, multi-host distributed system
CN101170394B (zh) 一种实现板间互联的方法及装置
CN100375440C (zh) 网络连线的备援系统
CN104468181A (zh) 虚拟网络设备故障的检测和处理
CN105099789A (zh) 一种网元升级方法及设备
CN1753376A (zh) 双主控网络设备及其主备切换方法
US20050021654A1 (en) Simultaneous sharing of storage drives on blade center
EP3866393A1 (en) Data center traffic exchange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2862315B1 (en) Self-configuring transport network
CN105763488B (zh) 数据中心汇聚核心交换机及其背板
US8516102B2 (en) Computer managing method
CN113630265A (zh) 一种基于智能网卡的虚拟网络冗余备份方法及装置
CN104753707A (zh) 一种系统维护方法及网络交换设备
WO2016197694A1 (zh) 风扇的测试方法及装置
JP2016100843A (ja) 中継装置
US11275699B2 (en) Storag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witching working mode of storage system
CN104639358A (zh) 批量网络端口切换方法及切换系统
KR100848316B1 (ko) Atca 시스템에서 ipmi 메시지를 이용한 보드의상태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3742142B (zh) 存储系统管理sata硬盘的方法及存储系统
CN102571443A (zh) 一种异常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2

Address after: 450046 Floor 9, building 1, Zhengshang Boya Plaza, Longzihu wisdom Islan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per fu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dong, Shenzhen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