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61114A - 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61114A
CN102561114A CN2010105969437A CN201010596943A CN102561114A CN 102561114 A CN102561114 A CN 102561114A CN 2010105969437 A CN2010105969437 A CN 2010105969437A CN 201010596943 A CN201010596943 A CN 201010596943A CN 102561114 A CN102561114 A CN 102561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lway
molded polyurethane
polyurethane
polyalcohol
ball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969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61114B (zh
Inventor
张晨曦
孙刚
沈怡
赵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MaterialScienc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MaterialScienc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yer MaterialScienc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969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61114B/zh
Priority to EP11794788.7A priority patent/EP2651998B1/en
Priority to BR112013014934A priority patent/BR112013014934A2/pt
Priority to PCT/EP2011/072930 priority patent/WO2012080406A1/en
Publication of CN102561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1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61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6111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0Prepolymer processes involving reac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in a first reac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009Two or more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single group of groups C08G18/42 - C08G18/64
    • C08G18/4072Mixtures of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63 with other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5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with 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66Compounds of groups C08G18/42,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66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 C08G18/667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 C08G18/6674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48 or C08G18/52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 or polyamines of C08G18/38 with compounds of group C08G18/320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66Use of inorganic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0085Use of fibrou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1/00Ballastway; Other means for supporting the sleepers or the track; Drainage of the ballastway
    • E01B1/001Track with ballas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41Foam properties having specified density
    • C08G2110/0058≥50 and <150kg/m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41Foam properties having specified density
    • C08G2110/0066≥ 150kg/m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83Foam properties prepared using water as the sole blowing ag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350/00Acoustic or vibration damping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5/04Polyuretha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聚氨酯铁路道床的铁路设施。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铁路道床包括一个铁路路基和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述模塑聚氨酯层设置于铁路路基上。在铁路路基上铺设这种模塑聚氨酯层,可以免去现场浇注聚氨酯方法对现场浇注环境的严格要求,可以根据不同铁路道床的实际需要制备不同密度和/或硬度的模塑聚氨酯层铺设在铁路路基上。

Description

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包括该聚氨酯铁路道床的铁路设施。
背景技术
铁路道床常指轨枕下方、路基上方铺设的道碴层,它是轨道框架的基础,主要作用是支承轨枕,把钢轨和轨枕传来的巨大铁路车辆荷载,均匀地分布到路基基床面上,减少路基变形,保证行车安全。另外,道碴还有缓冲减震等作用。有碴铁路道床通用性特别好,建设成本非常低,因此使用范围非常广。
有碴铁路道床的维修成本很高,除定期养护外,还必须定期利用停运天窗或中断铁路运输利用大型养护机械进行道床维修。这是因为在使用过程中,轨枕传递来的振动造成道碴颗粒在道床结构中的位置发生变化,并且道碴的尖锐边缘被逐渐磨平由锐变钝,并产生粉化,另外道碴的颗粒结构无法避免外部煤炭、尘土、流沙、垃圾等杂物进入道床,使道床发生板结,更严重的是道床发生沉降、翻浆冒泥或导致枕木或铁轨断裂等严重影响安全的问题。
目前已经有多种用聚合物材料对道碴道床进行加固的方法。例如,US2007172590A披露了一种制备道碴道床的方法,该道碴道床以道碴石料和聚氨酯泡沫组成,聚氨酯泡沫由异氰酸酯及能与异氰酸酯发生反应的化合物的反应制得。DE 2305536A披露了一种通过将聚氨酯发泡原料浇注到轨道枕木的孔隙中,发泡,固化,以加固道碴道床的方法。
然而,采用上述方法现场浇注聚氨酯道床对浇注现场的环境要求严格,当铺设铁路路基的施工现场环境潮湿时,必须使用干燥设备预先干燥铁路道床。此外,方法所选用的多元醇材料大多限于聚醚多元醇,因为基于聚酯多元醇的聚氨酯泡沫易水解,其水解后的物理机械性能将大幅降低,从而大大缩短道碴道床的维护周期,否则将给铁路运输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模塑聚氨酯道床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一个步骤:将一个模塑聚氨酯层设置于铁路路基上,所述模塑聚氨酯层包括道碴和模塑聚氨酯泡沫,所述道碴分布在所述模塑聚氨酯泡沫中,所述模塑聚氨酯泡沫为包括下列组分的第一反应体系的反应产物:
(1a)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或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或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1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100-10000,官能度为1-5;
(1c)一种或多种扩链剂;和
(1d)0.3-15wt.%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以1b和1c的重量按100wt.%计;
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密度为200-1200kg/m3,硬度为5Asker C-80Shore D,拉伸强度为0.3-60MPa。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优选地,所述模塑聚氨酯层还包括一个增强材料。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一个步骤:将包括下列反应成分的第二反应体系浇注或喷涂到所述设置于铁路路基上的模塑聚氨酯层的表面,以形成一个聚氨酯泡沫层,
(2a)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或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或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2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10000,官能度为2-6;
(2c)一种或多种扩链剂;和
(2d)0-15wt.%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以2b和2c的重量按100wt.%计。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优选地,所述方法包括一个步骤:将一个道碴垫层和/或一个排水层设置于所述铁路路基和所述模塑聚氨酯层之间。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包括一个铁路路基和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述模塑聚氨酯层设置于铁路路基上,所述模塑聚氨酯层包括道碴和模塑聚氨酯泡沫,所述道碴分布在所述模塑聚氨酯泡沫中,所述模塑聚氨酯泡沫为包括下列组分的第一反应体系的反应产物:
(1a)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或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或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1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100-10000,官能度为1-5;
(1c)一种或多种扩链剂;和
(1d)0.3-15wt.%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以1b和1c的重量按100wt.%计;
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密度为200-1200kg/m3,硬度为5Asker C-80Shore D,拉伸强度为0.3-60MPa。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优选地,所述模塑聚氨酯层包括一个增强材料。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铁路道床还包括一个聚氨酯泡沫层,所述聚氨酯泡沫层为包括下列反应成分的第二反应体系的反应产物:
(2a)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或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或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2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10000,官能度为2-6;
(2c)一种或多种扩链剂;和
(2d)0-15wt.%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以2b和2c的重量按100wt.%计。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铁路道床还包括一个道碴垫层和/或排水层,所述道碴垫层和/或排水层设置于所述铁路路基和所述模塑聚氨酯层之间。
优选地,所述排水层可以是一个排水垫,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横向或纵向的排水槽和/或排水沟。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铁路道床在铁路设施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设施,所述铁路设施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铁路道床,一段钢轨,多个轨枕,所述轨枕铺设在所述聚氨酯铁路道床上,所述钢轨铺设在所述轨枕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一个预制的模塑聚氨酯层铺在铁路路基上,可以免去现场浇注聚氨酯方法对现场浇注环境的严格要求;其次,可以根据不同铁路道床的实际需要,制备不同密度和/或硬度的模塑聚氨酯层铺设在铁路路基上,从而实现某段铁路道床密度和/或硬度的精确递增或递减;进一步地,在将本发明提供的模塑聚氨酯层铺设在铁路路基上后,可以再于模塑聚氨酯层上浇注一个聚氨酯泡沫层,以便根据实际需要精确设置道床的高度和/或倾斜度。此外,还可以在铺设模塑聚氨酯层前,在铁路道床上预铺一个道碴垫层和/或排水层,进一步提高铁路道床的使用寿命和减振降噪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
图1为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聚氨酯铁路道床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将一个预制的模塑聚氨酯层铺在铁路路基上以得到一个模塑聚氨酯层道床,可以免去现场浇注聚氨酯方法对现场浇注环境的严格要求,即便铺设铁路路基的施工现场环境潮湿,也不必使用干燥设备预先干燥铁路道床。
图1是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个实施例的聚氨酯铁路道床的横截面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根据不同铁路道床的实际需要,可以将不同密度和/或硬度的模塑聚氨酯层20铺设在铁路路基10上。例如,由于高速铁路的无碴轨道刚性较高,当无碴轨道途经跨度较大的桥梁时,若列车通过的速度过快,可能会使桥梁因承受冲击力过大而造成损伤,因此,必须降低列车速度或在桥梁上铺设有碴道床,以减轻列车通过对桥梁产生的冲击力。当高速铁路经过桥梁之前,可以在铁路路基10上铺设本发明提供的模塑聚氨酯层20,该模塑聚氨酯层20的密度和/或硬度从无碴道床的高密度和/或高硬度向有碴道床的低密度和/或低硬度递减;当高速铁路经过桥梁之后,可以在铁路路基10上铺设本发明提供的模塑聚氨酯层20,该模塑聚氨酯层20的密度和/或硬度从有碴道床的低密度和/或低硬度向无碴道床的高密度和/或高硬度递增。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精确地设置某段铁路道床的密度和/或硬度,减少铁路道床密度和/或硬度的突变,从而大大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在将本发明提供的模塑聚氨酯层20铺设在铁路路基10上后,可以再于模塑聚氨酯层20上浇注一个聚氨酯泡沫层30,以便根据实际需要精确设置铁路道床的高度和/或倾斜度。
还可以在所述铁路路基10和所述模塑聚氨酯层20之间设置一个道碴垫层60和/或一个排水层70,进一步减小聚酯类聚氨酯在潮湿环境中的水解几率,提高铁路道床的使用寿命。根据实际需要,所述排水层70可以是一个排水垫,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横向或纵向的排水槽和/或排水沟。所述排水层70可用以进一步提高所述铁路道床的排水性能,减小聚酯类聚氨酯在潮湿环境中的水解几率,提高铁路道床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设施,所述铁路设施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聚氨酯铁路道床,一段钢轨(及扣件)50,多个轨枕40,所述轨枕40铺设在所述聚氨酯铁路道床上,所述钢轨(及扣件)50铺设在所述轨枕40上。
制备模塑聚氨酯层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聚氨酯铁路道床的方法,将适量道碴置入模具,用振动器或压机将道碴压紧,至达到铁路有砟轨道相关要求后,将第一反应体系浇注到模具中,反应、发泡、固化成型,以得到一个模塑聚氨酯层。
所述模具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已有的用于制备模塑聚氨酯的模具,所述模具的材料,优选但不限于金属、环氧树脂。
所述第一反应体系,详见第一反应体系
在将第一反应体系浇注到模具中之前,还可以在模具底部铺设一个厚度为2-30mm的排水垫和/或道碴垫。
所述排水垫和/或道碴垫,优选但不限于基于橡胶的粒状压粘材料、基于橡胶的条状压粘材料、塑料。排水垫和道碴垫可以由相同材料构成,也可以由不同材料构成,例如,道碴垫由橡胶垫构成,排水垫由塑料构成。
根据实际需要,所述模塑聚氨酯层还包括一个增强材料。所述增强材料,优选但不限于加强纤维布、加强纤维丝、加强纤维毡、金属管、金属架、纤维增强塑料、聚合物和/或纤维复合材料;所述金属管,优选但不限于铁管、钢管;所述金属架,优选但不限于铁架、钢架、不锈钢架;所述纤维增强塑料(FRP),优选但不限于纤维增强塑料(FRP);所述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优选但不限于聚氨酯/纤维复合材料、环氧树脂/纤维复合材料、不饱和树脂/纤维复合材料、乙烯树脂/纤维复合材料。
所述增强材料可以设置于所述模塑聚氨酯层外侧(其非限定性的例子为,将加强纤维布包裹于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外侧),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内部(其非限定性的例子为,将加强纤维丝设置于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内部)。
制备聚氨酯泡沫层的方法
优选地,可以将第二反应体系浇注或喷涂在所述塑聚氨酯层的表面,以得到一个聚氨酯泡沫层。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需要,精确设置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高度和/或倾斜度,藉此精确设置铁路道床的高度和/或倾斜度。
所述第二反应体系,详见第二反应体系
所述第二反应体系现场浇注或喷涂到所述设置于铁路路基上的模塑聚氨酯层的表面以得到所述聚氨酯泡沫层。如图1中,将第二反应体系现场浇注或喷涂到所述设置于铁路路基10上的模塑聚氨酯层20的表面以得到所述聚氨酯泡沫层30。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高度,并根据实际设置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高度,以增加现场施工的灵活性。
第一反应体系
本发明所述的第一反应体系优选但不限于单组分、双组分或多组分的聚氨酯反应体系,特别优选双组分的聚氨酯反应体系。
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反应体系包括以异氰酸酯为主的A1组分和以多元醇为主的B1组分。
所述A1组分包括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所述多异氰酸酯优选但不限于,乙烯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1,4-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HDI)、十二烷基1,2-二异氰酸酯、环丁烷-1,3-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3-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1-异氰酸酯基-3,3,5-三甲基-5-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六氢甲苯-2,4-二异氰酸酯、六氢苯基-1,3-二异氰酸酯、六氢苯基-1,4-二异氰酸酯、全氢化-二苯甲烷2,4-二异氰酸酯、全氢化-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亚苯基1,3-二异氰酸酯、亚苯基1,4-二异氰酸酯、杜烯1,4-二异氰酸酯、均二苯乙烯均二苯乙烯1,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甲苯-2,6-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2,4’-二异氰酸酯(MDI)、二苯甲烷-2,2’-二异氰酸酯(MDI)、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亚萘基-1,5-二异氰酸酯(NDI)、它们的异构体、它们与它们的异构体之间的混合物。
所述多异氰酸酯,还包括用碳化二胺、脲基甲酸酯、或异氰酸酯改性所得的异氰酸酯,优选但不限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胺改性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它们的异构体、它们与它们的异构体之间的混合物。
所述多异氰酸酯,还可以选用异氰酸酯预聚物,所述的异氰酸酯预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所述预聚物的NCO含量,优选但不限于3-31wt.%,优选5-30wt.%,特别优选8-29wt.%
所述B1组分包括(1b)多元醇、(1c)扩链剂、(1d)发泡剂。
所述多元醇可以是一种多元醇或者多种多元醇的混合物。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优选但不限于100-10000,特别优选150-6000;官能度优选但不限于1-6,特别优选2-4。
所述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小分子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水、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聚醚多元醇可以通过已知的现有技术制备,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可以通过已知的工艺过程制备,例如,在催化剂存在下,由烯烃氧化物与起始剂反应制得。所述的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碱性氢氧化物、碱性醇盐、五氯化锑、氟化硼合乙醚、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烯烃氧化物,优选但不限于,四氢呋喃、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2,3-环氧丁烷、氧化苯乙烯、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起始剂,优选但不限于,多羟基化合物,例如:水、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它们的混合物。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8000,优选500-6000,平均官能度为2-6,优选2-4。所述聚醚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聚环氧丙烷多元醇、聚环氧乙烷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二元羧酸或二元羧酸酐与多元醇反应制得。所述的二元羧酸,优选但不限于,含2-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羧酸,例如:丁二酸、丙二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基羧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邻苯二甲酸、异酞酸、对苯二酸、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二元酸酐,优选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酐、四氯苯酐、马来酸酐、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乙二醇、二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1,3-甲基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10-癸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它们的混合物。所述聚酯多元醇,还包括由内酯制备的聚酯多元醇。所述由内酯制备的聚酯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ε-己内酯。
所述聚碳酸酯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聚碳酸酯二醇。所述的聚碳酸酯二醇,可以由二醇与二烃基或二芳基碳酸酯或光气反应制得。所述的二醇,优选但不限于,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二甘醇、三聚甲醛二醇、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二烃基或二芳基碳酸酯,优选但不限于,二苯基碳酸酯。
所述聚四氢呋喃多元醇,分子量优选但不限于,200-4000,特别优选500-3000;官能度优选但不限于2-6,特别优选2-3。
所述扩链剂,通常选用分子量小于800的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优选分子量为18-400的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优选但不限于,烷基二醇、二亚烃基二元醇、聚烷基多元醇、它们的混合物,例如: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聚亚氧烷基乙二醇、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也可以包括其它接枝或不饱和的烷基二醇、它们的混合物,例如: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丁烯-1,4-二醇、2-丁炔-1,4-二醇、链烷醇胺、N-烷基二链烷醇胺如乙醇胺、2-丙醇胺、3-氨基-2,2-二甲基丙醇、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还可以包括脂肪族胺、芳香族胺、它们的混合物,例如:1,2-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6-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1,4-环己二胺、N,N’-二乙基-苯基二胺、2,4-二氨基甲苯、2,6-二氨基甲苯、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扩链剂的用量为0-40wt.%,特别优选0-25wt.%,最优选0-20wt.%,以B1的重量按100wt.%计。
所述B1组分还可以包括发泡剂和催化剂。
所述发泡剂,通常选用水、卤代烃、烃类化合物、气体。所述卤代烃,优选但不限于,一氯二氟代甲烷、二氯一氟代甲烷、二氯氟代甲烷、三氯氟代甲烷、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烃类化合物,优选但不限于,丁烷、戊烷、环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气体,优选但不限于,空气,二氧化碳、氮气、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发泡剂的用量为0.3-15wt.%,以1b和1c的重量按100wt.%计。
所述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胺类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胺类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三乙基胺、三丁基胺、三亚乙基二胺、N-乙基吗啉、N,N,N’,N’-四甲基-乙二胺、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N,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有机金属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有机锡类化合物,例如:乙酸锡(II)、辛酸锡(II)、乙基己酸锡、月桂酸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二氯化锡、二丁基二乙酸锡、二丁基马来酸锡、二辛基二乙酸锡、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0.001-10wt.%,以1b和1c的重量按100wt.%计。
本发明所提供的模塑聚氨酯层是第一反应体系的反应产物,所述反应的NCO指数为70-130,所述NCO指数的含义为
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密度为200-1200kg/m3、拉伸强度为0.3-60MPa,断裂伸长率为5-750%。
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硬度由低到高涉及四个硬度单位(Asker C、Shore A、Shore B、Shore D),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硬度为5Asker C-80Shore D。
第二反应体系
本发明所述的第二反应体系优选但不限于,单组分、双组分或多组分的聚氨酯反应体系,特别优选双组分的聚氨酯反应体系。
所述的双组分聚氨酯反应体系包括以异氰酸酯为主的A2组分和以多元醇为主的B2组分。
所述A2组分包括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所述多异氰酸酯优选但不限于,乙烯基二异氰酸酯、四亚甲基1,4-二异氰酸酯、己二异氰酸酯(HDI)、十二烷基1,2-二异氰酸酯、环丁烷-1,3-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3-二异氰酸酯、环己烷-1,4-二异氰酸酯、1-异氰酸酯基-3,3,5-三甲基-5-异氰酸酯基甲基环己烷、六氢甲苯-2,4-二异氰酸酯、六氢苯基-1,3-二异氰酸酯、六氢苯基-1,4-二异氰酸酯、全氢化-二苯甲烷2,4-二异氰酸酯、全氢化-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亚苯基1,3-二异氰酸酯、亚苯基1,4-二异氰酸酯、杜烯1,4-二异氰酸酯、均二苯乙烯均二苯乙烯1,4-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二苯基二异氰酸酯、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甲苯-2,6-二异氰酸酯(TDI)、二苯甲烷-2,4’-二异氰酸酯(MDI)、二苯甲烷-2,2’-二异氰酸酯(MDI)、二苯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亚萘基-1,5-二异氰酸酯(NDI)、它们的异构体、它们与它们的异构体之间的混合物。
所述多异氰酸酯,还包括用碳化二胺、脲基甲酸酯、或异氰酸酯改性所得的异氰酸酯,优选但不限于,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碳化二胺改性的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它们的异构体、它们与它们的异构体之间的混合物。
所述多异氰酸酯,还可以选用异氰酸酯预聚物,所述的异氰酸酯预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所述预聚物的NCO含量,优选但不限于3-31wt.%,优选5-30wt.%,特别优选8-29wt.%
所述B2组分包括(2b)多元醇、(2c)扩链剂、(2d)发泡剂。
所述多元醇可以是一种多元醇或者多种多元醇的混合物。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优选但不限于100-10000,特别优选150-2000;官能度优选但不限于1-5,特别优选2-3。
所述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小分子多元醇、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小分子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水、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聚醚多元醇可以通过已知的现有技术制备,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可以通过已知的工艺过程制备,例如,在催化剂存在下,由烯烃氧化物与起始剂反应制得。所述的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碱性氢氧化物、碱性醇盐、五氯化锑、氟化硼合乙醚、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烯烃氧化物,优选但不限于,四氢呋喃、环氧乙烷、1,2-环氧丙烷、1,2-环氧丁烷、2,3-环氧丁烷、氧化苯乙烯、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起始剂,优选但不限于,多羟基化合物,例如:水、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它们的混合物。所述聚醚多元醇的分子量为200-8000,优选500-6000,平均官能度为2-6,优选2-4。所述聚醚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聚环氧丙烷多元醇、聚环氧乙烷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所述聚酯多元醇,由二元羧酸或二元羧酸酐与多元醇反应制得。所述的二元羧酸,优选但不限于,含2-12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羧酸,例如:丁二酸、丙二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基羧酸、顺丁烯二酸、反丁烯二酸、邻苯二甲酸、异酞酸、对苯二酸、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二元酸酐,优选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酐、四氯苯酐、马来酸酐、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乙二醇、二甘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二丙二醇、1,3-甲基丙二醇、1,4-丁二醇、1,5-戊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10-癸二醇、丙三醇、三羟甲基丙烷、它们的混合物。所述聚酯多元醇,还包括由内酯制备的聚酯多元醇。所述由内酯制备的聚酯多元醇,优选但不限于,ε-己内酯。
所述扩链剂,通常选用分子量小于800的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优选分子量为18-400的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优选但不限于,烷基二醇、二亚烃基二元醇、聚烷基多元醇、它们的混合物,例如: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7-庚二醇、1,8-辛二醇、1,9-壬二醇、1,10-癸二醇、二甘醇、二丙二醇、聚亚氧烷基乙二醇、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也可以包括其它接枝或不饱和的烷基二醇、它们的混合物,例如:1,2-丙二醇、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丁基-2-乙基-1,3-丙二醇、2-丁烯-1,4-二醇、2-丁炔-1,4-二醇、链烷醇胺、N-烷基二链烷醇胺如乙醇胺、2-丙醇胺、3-氨基-2,2-二甲基丙醇、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含活泼氢原子化合物,还可以包括脂肪族胺、芳香族胺、它们的混合物,例如:1,2-乙二胺、1,3-丙二胺、1,4-丁二胺、1,6-己二胺,异佛尔酮二胺、1,4-环己二胺、N,N’-二乙基-苯基二胺、2,4-二氨基甲苯、2,6-二氨基甲苯、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扩链剂的用量为0-40wt.%,特别优选0-25wt.%,最优选0-20wt.%,以B2的重量按100wt.%计。
所述B2组分还可以包括发泡剂和催化剂。
所述发泡剂,通常选用水、卤代烃、烃类化合物、气体。所述卤代烃,优选但不限于,一氯二氟代甲烷、二氯一氟代甲烷、二氯氟代甲烷、三氯氟代甲烷、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烃类化合物,优选但不限于,丁烷、戊烷、环戊烷、己烷、环己烷、庚烷、它们的混合物。所述气体,优选但不限于,空气,二氧化碳、氮气、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发泡剂的用量为0-15wt.%,以2b和2c的重量按100wt.%计。
所述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胺类催化剂、有机金属催化剂、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胺类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三乙基胺、三丁基胺、三亚乙基二胺、N-乙基吗啉、N,N,N’,N’-四甲基-乙二胺、五甲基二亚乙基-三胺、N,N-甲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它们的混合物。所述的有机金属催化剂,优选但不限于有机锡类化合物,例如:乙酸锡(II)、辛酸锡(II)、乙基己酸锡、月桂酸锡、二丁基氧化锡、二丁基二氯化锡、二丁基二乙酸锡、二丁基马来酸锡、二辛基二乙酸锡、它们的混合物。所述催化剂的用量为0.001-10wt.%,以2b和2c的重量按100wt.%计。
本发明所提供的聚氨酯泡沫层是第二反应体系的反应产物,所述反应的NCO指数为70-130,所述NCO指数的含义为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151
所述聚氨酯泡沫层的密度为100-600kg/m3、硬度为10-80Shore A、产品拉伸强度为0.1-10MPa,断裂伸长率为30-750%,压缩强度(10%)为1.0-1000kPa。
实施例
本发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和方法,其描述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上下文中提及的原料说明如下
ARCOL 1362:聚醚型多元醇,羟值28,粘度120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ARCOL 3553:聚醚型多元醇,羟值35,粘度90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Bayflex CE 8070:扩链剂,羟值1610,粘度20mPa·s 20℃,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Bayflex 12BX012:聚醚多元醇体系,羟值102,粘度105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Baydur EF4006:聚醚多元醇体系,羟值300,粘度200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Baydur EF4002:聚醚多元醇体系,羟值271,粘度250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Baydur 69BD001:聚醚多元醇体系,羟值515,粘度145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Baydur 79BD002:聚醚多元醇体系,羟值420,粘度140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Baydur EF 0801:聚醚多元醇体系,羟值370,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Baydur 89BD001:聚醚多元醇体系,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dur PF:异氰酸酯预聚物,NCO含量23.0%,粘度60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dur 20IK10:异氰酸酯预聚物,NCO含量28.5%,粘度330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dur 18IF19:异氰酸酯预聚物,NCO含量25.0%,粘度70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dur 44P01:异氰酸酯预聚物,NCO含量29.0%,粘度14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dur 0926:聚醚多元醇体系,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dur 1506:异氰酸酯预聚物,NCO含量28.3%,粘度125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dur PU 1511L:多异氰酸酯,NCO含量31.5%,粘度120mPa·s 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dur 44V10:多异氰酸酯,NCO含量31.5%,粘度120mPa·s2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esmophen 2003E:聚酯型多元醇,羟值56,粘度560mPa·s 75℃,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Dabco 33LV:叔胺型催化剂,可由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购得。
DABCO DC193:表面活性剂,可由空气化工产品有限公司购得。
Hyperlite E-851:接枝型聚醚多元醇,羟值18.5,白色高粘度液体,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Terathane 2000:聚四氢呋喃(PTMEG),羟值56,粘度1200mPa·s 40,可由拜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购得。
HK 1250型常规高压浇注机:可由Hennecke公司购得。
H-XP3型常规高压喷涂机:可由GRACO公司购得。
PU20J-R/Y常规低压浇注发泡机:可由浙江温州飞龙公司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用HK 1250型常规高压浇注机,将第一反应体系的组分Desmodur18IF19和Bayflex 12BX012按表1-1所列用量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35-50℃)中,反应,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1-1。
表1-1
实施例1说明,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制得的模塑聚氨酯层的硬度和刚度都较高。泡沫密度超过400kg/m3的模塑聚氨酯道床,可被用作高刚度无碴道床和低刚度有碴道床之间的过渡段,或直接应用于有碴轨道聚氨酯模塑道床。
实施例2
用PU20J-R/Y常规低压机注射机将表2-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35-50℃)中,反应,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2-1。
表2-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182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191
实施例2说明,可以通过改变异氰酸酯组分的用量,改变模塑聚氨酯道床硬度和刚度,以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铁路道床的实际需要。
实施例3
将100重量份Desmophen 2003E(料温30-50℃)和15重量份BayflexCE 8070(料温30-50℃)混合均匀,得到一个混合物。
用PU20J-R/Y常规低压机注射机将100重量份上述混合物(料温30-50℃)和100重量份Desmodur 0926(料温30-50℃)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50-60℃)中,反应,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3-1。
表3-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192
实施例3说明,基于聚酯多元醇的模塑聚氨酯层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可用于制备不同密度和/或硬度的模塑聚氨酯道床,该模塑聚氨酯道床特别适用于沙漠区域的铁路或重载铁路。
实施例4
用HK 1250型常规高压浇注机将表4-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50-60℃)中,反应,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4-1。
表4-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01
实施例4说明,基于聚四氢呋喃多元醇的模塑聚氨酯层具有良好的低温特性,可用于制备不同密度和/或硬度的模塑聚氨酯道床,该模塑聚氨酯道床特别适用于高海拔、高寒地区的铁路。
实施例5
用HK 1250型常规高压浇注机将表5-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50-60℃)中,反应,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5-1。
表5-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11
实施例5说明,基于Baydur 89BD001的模塑聚氨酯层有较高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可用于制备高速铁路中的无碴轨道与桥梁或隧道中的有碴轨道之间的过渡段。
实施例6
用HK 1250型常规高压浇注机将表6-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多元醇组分包括80重量份的Arcol 3553、6.5重量份的乙二醇、0.6重量份的33LV、0.50重量份的DABCO DC193、4-12重量份的Solkane 365mfc或R-141b;异氰酸酯组分包括Desmodur 18IF19)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50-60℃)中,反应,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6-1。
表6-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21
实施例6说明,本发明提供的模塑聚氨酯道床的密度、硬度和拉伸强度均可,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调节第一反应体系的成分和用量调节。该模塑聚氨酯道床可用于制备高速铁路中的无碴轨道与桥梁或隧道中的有碴轨道之间的过渡段。
实施例7
用HK 1250常规高压机注射机将表7-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注射(注射时间<4s)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原料温度:28-35℃,模具温度60-65℃)中,反应(反应的NCO指数为110),10分钟后脱模,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7-1。
表7-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31
实施例7说明,基于Baydur 79BD002的模塑聚氨酯层有较高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可用于制备高速铁路中的无碴轨道与桥梁或隧道中的有碴轨道之间的过渡段。此外,基于Baydur 79BD002的第一体系反应速度快,脱模时间短,可在较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所需的模塑聚氨酯道床。
实施例8
用HK1250常规高压机注射机将表8-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55-60℃)中,反应(反应的NCO指数为110),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体系注射时间<4s;注入密闭模具中,十分钟后可脱模。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8-1。
表8-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32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41
实施例8说明,基于Baydur 69BD001的模塑聚氨酯层有较高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可用于制备高速铁路中的无碴轨道与桥梁或隧道中的有碴轨道之间的过渡段。此外,基于Baydur 79BD001的第一体系反应速度快,脱模时间短,可在较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所需的模塑聚氨酯道床。
实施例9
用PU20J-R/Y常规低压机注射机将表9-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40-60℃)中,反应(反应的NCO指数为110),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9-1。
表9-1
实施例9说明,基于Baydur EF4002的模塑聚氨酯层有较高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挠曲强度,可用于制备高速铁路中的无碴轨道与桥梁或隧道中的有碴轨道之间的过渡段。
实施例10
用PU20J-R/Y常规低压机注射机将表10-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60℃)中,反应(反应的NCO指数为108),体系凝胶时间120秒,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10-1。
表10-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51
实施例10说明,基于Baydur EF4004的第一反应体系的反应时间较长(其-25℃时的凝胶时间约120秒),基于Baydur EF4004的模塑聚氨酯层有较高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可用于制备高速铁路中的无碴轨道与桥梁或隧道中的有碴轨道之间的过渡段
实施例11
用HK 1250型常规高压浇注机将表11-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40-60℃)中,反应(反应的NCO指数为110),发泡,固化,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11-1。
表11-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61
实施例11说明,基于Baydur EF4006的第一反应体系在较低模温下,仍可反应,基于Baydur EF4006的模塑聚氨酯层有较高的硬度和拉伸强度,可用于制备高速铁路中的无碴轨道与桥梁或隧道中的有碴轨道之间的过渡段。
实施例12
用PU20J-R/Y常规低压机注射机将表12-1所列成分和用量的第一反应体系注射入一个加有道碴、排水垫、结构增强材料的模具(模具温度60℃)中,反应(反应的NCO指数为110,10分钟可脱模),发泡,固化,以形成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得模塑聚氨酯层的物理机械性能列于表12-1。
表12-1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62
Figure BSA00000391868500271
实施例12说明,基于Baydur EF0801的模塑聚氨酯层有较高的硬度、拉伸强度和挠曲强度,可用于制备高速铁路中的无碴轨道与桥梁或隧道中的有碴轨道之间的过渡段。此外,基于Baydur EF0801的第一体系反应速度快,脱模时间短,可在较短时间内大批量生产所需的模塑聚氨酯道床。
虽然本发明已将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制备聚氨酯铁路道床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个步骤:将一个模塑聚氨酯层设置于铁路路基上,所述模塑聚氨酯层包括道碴和模塑聚氨酯泡沫,所述道碴分布在所述模塑聚氨酯泡沫中,所述模塑聚氨酯泡沫为包括下列组分的第一反应体系的反应产物:
(1a)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或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或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1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100-10000,官能度为1-5;
(1c)一种或多种扩链剂;和
(1d)0.3-15wt.%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以1b和1c的重量按100wt.%计;
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密度为200-1200kg/m3,硬度为5Asker C-80Shore D,拉伸强度为0.3-60M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聚氨酯层还包括一个增强材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一个步骤:将包括下列反应成分的第二反应体系浇注或喷涂到所述设置于铁路路基上的模塑聚氨酯层的表面,以形成一个聚氨酯泡沫层,
(2a)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或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或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2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10000,官能度为2-6;
(2c)一种或多种扩链剂;和
(2d)0-15wt.%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以2b和2c的重量按100wt.%计。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一个步骤:将一个道碴垫层和/或一个排水层设置于所述铁路路基和所述模塑聚氨酯层之间。
7.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包括一个铁路路基和一个模塑聚氨酯层,所述模塑聚氨酯层设置于铁路路基上,所述模塑聚氨酯层包括道碴和模塑聚氨酯泡沫,所述道碴分布在所述模塑聚氨酯泡沫中,所述模塑聚氨酯泡沫为包括下列组分的第一反应体系的反应产物:
(1a)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或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或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1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100-10000,官能度为1-5;
(1c)一种或多种扩链剂;和
(1d)0.3-15wt.%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以1b和1c的重量按100wt.%计;
所述模塑聚氨酯层的密度为200-1200kg/m3,硬度为5Asker C-80Shore D,拉伸强度为0.3-60MPa。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铁路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铁路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塑聚氨酯层包括一个增强材料。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铁路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铁路道床还包括一个聚氨酯泡沫层,所述聚氨酯泡沫层为包括下列反应成分的第二反应体系的反应产物:
(2a)一种或多种多异氰酸酯,所述多异氰酸酯可用通式R(NCO)n表示,其中R表示含2-18个碳原子的脂肪族烃基、或含6-15个碳原子的芳烃基、或含8-15个碳原子芳脂族烃基,n=2-4;
(2b)一种或多种多元醇,所述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为200-10000,官能度为2-6;
(2c)一种或多种扩链剂;和
(2d)0-15wt.%的一种或多种发泡剂,以2b和2c的重量按100wt.%计。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铁路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元醇选自下列的一种或多种: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碳酸酯多元醇、聚己内酯多元醇、聚四氢呋喃多元醇。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氨酯铁路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铁路道床还包括一个道碴垫层和/或一个排水层,所述道碴垫层和/或排水层设置于所述铁路路基和所述模塑聚氨酯层之间。
13.如权利要求7-12所述的聚氨酯铁路道床在铁路设施中的应用。
14.一种铁路设施,所述铁路设施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7-12所述的聚氨酯铁路道床,一段钢轨,多个轨枕,所述轨枕铺设在所述聚氨酯铁路道床上,所述钢轨铺设在所述轨枕上。
CN201010596943.7A 2010-12-16 2010-12-16 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61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6943.7A CN102561114B (zh) 2010-12-16 2010-12-16 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EP11794788.7A EP2651998B1 (en) 2010-12-16 2011-12-15 A polyurethane railway track bed, a preparing method and the usage thereof
BR112013014934A BR112013014934A2 (pt) 2010-12-16 2011-12-15 um leito de via férrea de poliuretano, um método de preparação e o uso do mesmo
PCT/EP2011/072930 WO2012080406A1 (en) 2010-12-16 2011-12-15 A polyurethane railway track bed, a preparing method and the usage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96943.7A CN102561114B (zh) 2010-12-16 2010-12-16 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61114A true CN102561114A (zh) 2012-07-11
CN102561114B CN102561114B (zh) 2015-08-26

Family

ID=45346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6943.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561114B (zh) 2010-12-16 2010-12-16 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2651998B1 (zh)
CN (1) CN102561114B (zh)
BR (1) BR112013014934A2 (zh)
WO (1) WO2012080406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9367A (zh) * 2012-09-29 2014-04-09 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聚氨酯组合物以及聚氨酯道碴道床的维修方法
CN105348471A (zh) * 2015-11-17 2016-02-24 京嘉联创(北京)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减隔震弹性垫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07190583A (zh) * 2017-05-25 2017-09-2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聚氨酯固化道床及其制作方法
CN107217548A (zh) * 2017-05-25 2017-09-2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聚氨酯道床块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03428A (zh) * 2019-04-01 2019-07-12 成都瑞吉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固性交链式弹性体轨下垫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09267A1 (en) 2018-11-27 2020-06-04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Method for preparing track bed
WO2021082005A1 (zh) * 2019-11-01 2021-05-0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轨道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6653B (zh) * 2012-08-24 2014-04-02 奥斯汀新材料(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聚氨酯筛板的制备方法
EP2910585B1 (de) * 2014-02-21 2018-07-04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Schotterkörper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chotterkörpern
RU175920U1 (ru) * 2017-04-19 2017-12-22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Верхнее строение пути
CN115677960A (zh) * 2022-11-15 2023-02-03 北京高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用轨下弹性垫板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37450A1 (ru) * 1986-01-06 1987-09-15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добыче полезных ископаемых открытым способом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блочного основани дл рельсового пути
EP0590225A1 (fr) * 1992-09-30 1994-04-06 Edward Oledzki Voie ferrée à couches multiples hétérogènes en matériaux composites
PL177930B1 (pl) * 1994-11-30 2000-01-31 Hochtief Ag Hoch Tiefbauten Beztłuczniowy układ nawierzchniowy dla co najmniej jednego toru kolejowego
CN101565495A (zh) * 2008-04-23 2009-10-28 拜耳材料科技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48662A (zh) * 2009-12-30 2010-06-23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路基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05536A1 (de) 1973-02-05 1974-08-08 Sieke Helmut Verfahren zum heben von gleisen und von strassenbelagsstuecken, vorrichtung zum durchfuehren dieses verfahrens und gleisschwelle
CH595512A5 (en) * 1975-09-19 1978-02-15 Matico Sa Consolidation and vibration suppression of railway track upper layer
JP2006063150A (ja) * 2004-08-25 2006-03-09 Sekisui Chem Co Ltd ポリウレタン樹脂成形体、並びに、ポリウレタン樹脂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DE102006003033A1 (de) 2006-01-20 2007-08-02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Schotterkörper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von Schotterkörpern
US7896255B2 (en) * 2007-01-18 2011-03-01 Msb-Management Gmbh Partly foamed railroad track support arrangement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337450A1 (ru) * 1986-01-06 1987-09-15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 проектно-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по добыче полезных ископаемых открытым способом Способ изготовлени блочного основани дл рельсового пути
EP0590225A1 (fr) * 1992-09-30 1994-04-06 Edward Oledzki Voie ferrée à couches multiples hétérogènes en matériaux composites
PL177930B1 (pl) * 1994-11-30 2000-01-31 Hochtief Ag Hoch Tiefbauten Beztłuczniowy układ nawierzchniowy dla co najmniej jednego toru kolejowego
CN101565495A (zh) * 2008-04-23 2009-10-28 拜耳材料科技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1748662A (zh) * 2009-12-30 2010-06-23 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路基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施工工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09367A (zh) * 2012-09-29 2014-04-09 拜耳材料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聚氨酯组合物以及聚氨酯道碴道床的维修方法
CN103709367B (zh) * 2012-09-29 2018-09-04 科思创聚合物(中国)有限公司 聚氨酯组合物以及聚氨酯道碴道床的维修方法
CN105348471A (zh) * 2015-11-17 2016-02-24 京嘉联创(北京)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减隔震弹性垫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07190583A (zh) * 2017-05-25 2017-09-2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聚氨酯固化道床及其制作方法
CN107217548A (zh) * 2017-05-25 2017-09-29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聚氨酯道床块及其制备方法
WO2020109267A1 (en) 2018-11-27 2020-06-04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Method for preparing track bed
CN110003428A (zh) * 2019-04-01 2019-07-12 成都瑞吉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热固性交链式弹性体轨下垫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82005A1 (zh) * 2019-11-01 2021-05-06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轨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80406A1 (en) 2012-06-21
EP2651998B1 (en) 2015-01-21
BR112013014934A2 (pt) 2016-09-13
EP2651998A1 (en) 2013-10-23
CN102561114B (zh) 2015-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61114B (zh) 一种聚氨酯铁路道床、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251442B (zh) 一种聚氨酯道碴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RU2573676C2 (ru) Полиуретановый балластный слой,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такого слоя и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02191730B (zh) 聚氨酯弹性体道砟垫及其制备方法
RU2442800C2 (ru) Литые эластомеры, способ их получения и их применение
CN101370983B (zh) 道渣路基以及用于制备道渣路基的方法
ES2330464T3 (es) Articulos de material compuesto y procedimiento de produccion.
CN100523084C (zh) 一种聚氨酯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使用方法
CN103709367B (zh) 聚氨酯组合物以及聚氨酯道碴道床的维修方法
KR101275967B1 (ko) 레일 부설용 수지 성형체, 및 레일 부설용 수지 성형체의제조 방법
KR101424683B1 (ko) 합성수지 침목용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RU2662715C2 (ru) Способ улучшения прочности полиизоцианатных продуктов реакции полиприсоединения
US9562332B2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ballast bodies
US20110001255A1 (en) Vacuum Removal of Entrained Gasses In Extruded, Foamed Polyurethane
CN102950694A (zh) 聚氨酯发泡装置及其用途和使用方法
JPS58131201A (ja) 弾性マクラギ
Recker Cast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JPH09165899A (ja) 車輌用床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A107590C2 (uk) Поліуретановий баластний шар, спосіб його одержання і його застосуванн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01507 Shanghai Caojing Chemical Industry Zone of Shanghai Muhua Road No. 82

Patentee after: A polymer (China) cosmos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507 Shanghai Caojing Chemical Industry Zone of Shanghai Muhua Road No. 82

Patentee before: Bayer Material Science (China)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14

Address after: Leverkusen, Germany

Patentee after: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Address before: 201507 No. 82, Mu Hua Road, Shanghai chemical industry zone, Caojing,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A polymer (China) cosmos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826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