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7360A - 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和立体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和立体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7360A
CN102547360A CN2011104469255A CN201110446925A CN102547360A CN 102547360 A CN102547360 A CN 102547360A CN 2011104469255 A CN2011104469255 A CN 2011104469255A CN 201110446925 A CN201110446925 A CN 201110446925A CN 102547360 A CN102547360 A CN 102547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fence
display
imag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469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藤能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2547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73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 G02B30/2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 G02B30/22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 G02B3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three-dimensional [3D] effects, e.g. stereoscopic images by providing first and second parallax images to an observer's left and right eyes of the stereoscopic type using polaris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 G09G3/3611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 G09G3/3648Control of matrices with row and column drivers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98Synchronisation thereof; Control thereof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3Display panel composed of stacked pan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esting, Inspecting, Measuring Of Stereoscopic Televisions And Television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和立体显示装置。该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包括:在栅栏组之间的不同定时处,打开或关闭被分成多个栅栏组的光栅栏;基于多视点图像,与所述栅栏组的每一者中的光栅栏的开/关操作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其中在该多个栅栏组中的光栅栏依次打开并关闭的循环周期内,基于被分成多个互不相同的组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

Description

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和立体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及其立体显示装置,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能够基于视差栅栏进行立体的显示。
背景技术
近来,能够进行立体显示的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在立体显示过程中,显示了其间存在视差(其视点不同)的左眼用视频图像和右眼用视频图像,并且分别利用其左右眼看到左右视频图像的观察者能够将上述图像视作具有深度感的立体图像。还研发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其间存在视差的一个或多个视频图像被显示为向观察者提供更自然的立体视频图像。
上述立体显示装置大致可以分成需要专用眼镜的立体显示装置和不需要专用眼镜的立体显示装置(裸眼立体显示装置)。专用眼镜对于观察者来说比较笨重,所以期望不需要专用眼镜的立体显示装置。不需要专用眼镜的显示装置的示例采用了双凸透镜或视差栅栏。在上述这两种类型的显示装置中,其间存在视差的多个视频图像(视点视频图像)被同时显示,并且依据显示装置与观察者视点之间的相对位置(角度)关系来不同地识别这多个视频图像。
当这样的显示装置显示多个视点视频图像时,实际的图像分辨率低于该显示设备如液晶显示装置自身的分辨率,即,实际分辨率是被视点的数目所分割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从而导致了图像质量的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已经进行了各种研究。例如,JP-A-2009-104105提出了基于视差栅栏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在光透过状态(打开状态)与光遮挡状态(关闭状态)之间切换被配置为横跨显示屏的各个液晶栅栏的状态。在该显示装置中,该液晶栅栏被分成两个栅栏组,并且单个帧中的两个栅栏组的每一者的状态可交替地切换,使得通过该切换操作,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同步地显示左右(LR)视频图像和右左(RL)视频图像,从而提高分辨率。
发明内容
但是在基于视差栅栏的上述显示装置中,通常很难提高分辨率。具体而言,例如,当该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装置时,如上所述,用户可能会感觉到被显示的图像闪烁不定,因此降低了图像质量。
在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分子随被施加到其上的电压旋转,从而调制被显示图像的亮度。由于液晶分子的旋转通常很慢,所以存在例如从实际施加视频图像信号之时到该液晶显示装置显示图像之时大约3[msec]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该响应时间限制了该液晶显示装置重写被显示视频图像的周期,或者难以缩短重写周期。
为了增加基于视差栅栏的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可以提供分别由液晶栅栏形成的大量栅栏组,并且切换各个栅栏组的状态。在此情况下,与液晶栅栏的开/关操作同步且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所显示的视频图像的数目也会增加。如上所述,由于很难缩短重写被显示视频图像的周期,所以当被显示视频图像的数目(换言之,栅栏组的数目)增加时,也会延长与单个帧相对应的周期。当单帧周期大于例如16.6[msec](=1/60[Hz])或20[msec](=1/50[Hz])时,观察者可能会感觉到被显示的视频图像闪烁不定,而这是一种公知的现象。在此情况下,观察者感觉到图像质量似乎降低。
鉴于上述问题,不仅期望提供一种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其中该立体显示装置能够在提高其分辨率的同时避免观察者感觉到被显示的图像闪烁不定,而且期望提供一种立体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针对一种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栅栏组之间的不同定时处,打开或关闭被分成多个栅栏组的多个光栅栏;以及基于多视点图像,与各个栅栏组中的光栅栏的开/关操作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在多个栅栏组中的光栅栏依次打开并关闭的循环周期内,基于被分成多个彼此不同的组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针对一种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栅栏组之间的不同定时处打开或关闭被分成多个栅栏组的多个光栅栏;并且基于多视点图像,与各个栅栏组中的光栅栏的开/关操作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在多个栅栏组中的光栅栏依次打开并关闭的循环周期内,基于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其中该多视点图像被构造为使得与属于至少一个栅栏组的光栅栏相对应的部分中的显示不同于与属于其它栅栏组的光栅栏相对应的部分中的显示。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针对一种立体显示装置,该立体显示装置包括光栅栏单元、栅栏驱动器和显示单元。该光栅栏包括被分成多个栅栏组的多个光栅栏。该栅栏驱动器在栅栏组之间的不同定时处打开或关闭该多个栅栏组。该显示单元在该多个栅栏组中的光栅栏依次打开并关闭的循环周期内,基于互不相同的多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及该立体显示装置中,基于多视点图像与各个栅栏组中的光栅栏的开/关操作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在该处理中,在该循环周期内,基于被分成多个彼此不同的组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中,例如,多个栅栏组可以由四个栅栏组形成。在此情况下,例如优选地,在循环周期内基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此外,例如,多个栅栏组可以由三个栅栏组形成。在此情况下,优选地,在第一循环周期内,例如基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并且在随后的第二循环周期内,例如基于第二组和第三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此外,例如,多个栅栏组可以两个栅栏组形成。在此情况下,优选地,基于第一组和第二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
此外,例如,多个光栅栏可以被排列为使得多个栅栏组在预定的方向上循环出现,并且可以基于各组多视点图像,与彼此不邻接的光栅栏所属的栅栏组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此外,例如,多个光栅栏可以被排列为使得多个栅栏组在预定的方向上循环出现,并且可以基于各组多视点图像,与彼此邻接的光栅栏所属的栅栏组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
此外,例如,在显示操作中,可以在循环周期内基于多组多视点图像生成并显示与栅栏组相对应的多组组合图像。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中,该显示单元可以是液晶显示单元,并且该立体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背光源。在此情况下,例如,该液晶显示单元可以配置在该背光源与该光栅栏单元之间,或者该光栅栏单元可以配置在该背光源与该液晶显示单元之间。
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和该立体显示装置中,由于在循环周期内基于互不相同的多组视点图像执行了显示操作,所以在增加分辨率的同时,观察者将不可能感觉到闪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构造示例的方框图;
图2A与图2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构造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示驱动器和显示单元的构造示例的方框图;
图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的构造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像素的构造示例的电路图;
图6A与图6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栅栏单元的构造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7是用以描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开/关单元的分组的说明性视图;
图8A至图8D示例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和液晶栅栏单元如何操作的示例;
图9A至图9G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如何操作的示例的定时图表;
图10示例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和液晶栅栏单元如何立体地显示视频图像的示例;
图11A至图11C示例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
图1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帧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13A与图13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帧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其它帧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15A与图15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其它组合帧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17A至图17G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比较示例的立体显示装置如何操作的示例的定时图表;
图18A至图18G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如何操作的示例的定时图表;
图19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体的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20A至图20C示例地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体的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
图21是用以描述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开/关单元的分组的说明性视图;
图22A至图22C示例地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显示单元和液晶栅栏单元如何操作的示例;
图23A至图23F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如何操作的示例的定时图表;
图24A与图24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帧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25A与图25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组合帧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26A与图26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其它组合帧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27A与图27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变体的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的说明性视图;
图28A至图28E是示出根据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如何操作的示例的定时图表;
图29A与图29B是示出根据其它变体的液晶栅栏单元的构造示例的平面视图;
图30A与图30B是示出根据另一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构造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1示例地示出了根据该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如何操作的示例;
图32A至图32H是示出根据另一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如何操作的示例的定时图表;
图33A与图33B是示出根据另一变体的背光源的构造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4是用以描述根据本变体的显示单元中的区域的说明性视图;
图35A至图35H是示出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如何操作的示例的定时图表;
图36是示出根据本变体的液晶栅栏单元的构造示例的说明性视图;
图37是用以描述根据本变体的开/关单元的分组的说明性视图;以及
图38A至图38H是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操作所基于的定时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将按照下面的次序进行描述。
1.第一实施例
2.第二实施例
<1.第一实施例>
[构造示例]
(整体构造示例)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构造示例。立体显示装置1是基于视差栅栏的显示装置,其中该视差栅栏被分成四个栅栏组。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第一和第二方法,这是因为这些方法包含在实施例中。
立体显示装置1包括组合图像生成器45、控制器40、显示驱动器50、显示单元20、背光驱动器42、背光源30、栅栏驱动器41和液晶栅栏单元10。
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外部所供应的视频图像信号Sdisp执行组合处理,以产生视频图像信号Sdisp2。具体而言,当立体显示装置1立体地显示视频图像时,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基于包含在视频图像信号Sdisp中的多个(本示例中为八个)视点视频图像中的、两组彼此不同的帧图像P1至P8和Q1至Q8执行组合处理(后述),生成组合帧图像FA至FD,并且生成由包含组合帧图像FA至FD的视频图像信号SA至SD形成的视频图像信号Sdisp2。
控制器40是基于视频图像信号Vdisp2来控制显示驱动器50、背光驱动器42和栅栏驱动器41以彼此同步地操作驱动器的电路。具体而言,当立体显示装置1立体地显示视频图像时,控制器40基于视频图像信号Vdisp2向显示驱动器50供应视频图像信号SA至SD,向背光驱动器42供应背光控制信号CBL,并且向栅栏驱动器41供应栅栏控制信号CBR,以控制这些驱动器,如下所述。
显示驱动器50基于从控制器40供应的视频图像信号S驱动显示单元20。显示单元20执行直线依次扫描以显示图像。在本示例中,通过驱动液晶显示装置以调制从背光源30射出的光来显示图像。
背光驱动器42基于从控制器40供应的背光控制信号CBL驱动背光源30。背光源30以面发光的形式向显示单元20射出光。其中从发光二极管(LED)或冷阴极荧光灯(CCFL)射出的光通过扩散板或任何其他合适的光学单元扩散的背光源30以面发光的形式依次均匀地发出光。
栅栏驱动器41基于从控制器40供应的栅栏控制信号CBR驱动液晶栅栏单元10。液晶栅栏单元10包括多个由液晶材料形成的开/关单元11和12(后述),并且具有透过或遮挡已经从背光源30射出并经过显示单元20的光。
图2A及图2B示出了立体显示装置1的关键部分的构造示例。图2A是示出立体显示装置1的构造的立体分解图,并且图2B是立体显示装置1的侧视图。如图2A及图2B所示,立体显示装置1的构件按照以下次序配置:背光源30、显示单元20和液晶栅栏单元10。也就是说,从背光源30发出的光经过显示单元20和液晶栅栏单元10,到达观察者。
(显示驱动器50和显示单元20)
图3是显示驱动器50和显示单元20的示例性方框图。图4示出了显示单元20的构造示例。
如图3所示,显示驱动器50包括定时驱动器51、栅极驱动器52和数据驱动器53。定时驱动器51控制驱动栅极驱动器52和数据驱动器53的定时,并且基于从控制器40供应的视频图像信号S向数据驱动器53供应视频图像信号S1。栅极驱动器52根据由定时驱动器51执行的定时控制,以行为基础,依次选择显示单元20中的像素Pix,用以直线依次扫描。数据驱动器53基于视频图像信号S1向显示单元20中的像素Pix供应像素信号。具体而言,数据驱动器53基于视频图像信号S1执行D/A(数字/模拟)转换,以产生像素信号即模拟信号,并且向像素Pix供应该像素信号。
显示单元20通过在由例如玻璃制成的两片透明衬底之间封装液晶材料而形成。在两片透明衬底的一者上面向液晶材料的区域中形成了由例如ITO(氧化铟锡)制成的透明电极。透明电极和液晶材料形成了像素Pix。如图4所示,像素Pix以矩阵的方式排列在显示单元20中。
图5是各个像素Pix的示例性电路图。各个像素Pix包括TFT(薄膜晶体管)设备Tr、液晶设备LC和保持电容设备Cap。TFT设备Tr例如是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并且具有被连接到栅极线GCL的栅极、被连接到数据线SGL的源以及被连接到液晶设备LC末端和保持电容设备Cap末端的漏极。液晶设备LC具有被连接到TFT设备Tr的漏极的一端和接地的另一端。保持电容设备Cap具有被连接到TFT设备Tr的漏极的一端和被连接到保持电容线Cs的另一端。栅极线GCL被连接到栅极驱动器52,并且数据线SGL被连接到数据驱动器53。
在上述构造中,从背光源30发出的光经过配置在显示单元20的入射光侧上的偏振器(未示出),在由该偏振器所确定的方向上转换成直线偏振光,并且入射在各个液晶设备LC上。在液晶设备LC上,液晶分子的方向根据通过数据线SGL供应的像素信号在一定响应周期之后发生变化。当光入射在液晶设备LC上时,光的偏振方向会发生改变。经过液晶设备LC的光接着入射在被配置在显示单元20的出射光侧上的偏振器(未示出),并且该偏振器只透过具有特定偏振方向的光。因此液晶设备LC对入射光的密度进行了调制。
(液晶栅栏10)
图6A及图6B示出了液晶栅栏单元10的构造示例。图6A是液晶栅栏单元10的平面图,并且图6B是液晶栅栏单元10的侧视图。在本示例中,液晶栅栏单元10在通常的黑色布景下操作。也就是说,当液晶栅栏单元10不被驱动时,它便遮挡光。
如图6A所示,液晶栅栏单元10包括透过或遮挡光的多个开/关单元11和12。开/关单元11和12沿y轴方向(依次扫描方向)延伸,并且沿x轴方向交替排列。开/关单元11和12依据立体显示装置1的显示模式、通常模式(二维显示模式)和立体显示模式而不同地操作。具体而言,当立体显示装置1在正常显示模式下操作时,开/关单元11打开(透过光),而当立体显示装置1在立体显示模式下操作时,开/关单元11关闭(遮挡光),如下所述。当立体显示装置1在正常显示模式下操作时,开/关单元12打开(透过光),而当立体显示装置1在立体显示模式下操作时,开/关单元12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打开或关闭,如下所述。
如图6B所示,液晶栅栏单元10包括透明衬底13、面向该透明衬底13的透明衬底16以及被插在透明衬底13与透明衬底16之间的液晶层19。透明衬底13和16由例如玻璃制成。由例如ITO制成的多个透明电极15和17分别形成在面向液晶层19的透明衬底13和面向液晶层19的透明衬底16上。形成在透明衬底13上的透明电极15和形成在透明衬底16上的透明电极17被配置为使得两者彼此相对应,并且与液晶层19一起形成开/关单元11和12。偏振器14形成在透明衬底13与液晶层19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并且偏振器18形成在透明衬底16与液晶层19相对的一侧的表面上。尽管图6B未示出,但是显示单元20和背光源30以图2B所示的次序被配置到液晶栅栏单元10的右侧(偏振器18的右侧)。
当显示单元20显示视频图像时,液晶栅栏单元10中的开/关单元11和12以相同的方式打开或关闭。也就是说,已经从背光源30射出且经过显示单元20的光成了具有由偏振器18确定的偏振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并且进入液晶层19。在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方向根据透明电极15与17之间所产生的电位差,在一定响应周期之后发生改变。当光入射在液晶层19上时,该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经过液晶层19的光入射在只透过具有特定偏振方向的光的偏振器14上。因此液晶层19对入射光的密度进行了调制。
在上述构造中,当被施加在透明电极15与17之间的电位差增加时,液晶层19的光透过性增大,并且开/关单元11和12因此透过光。另一方面,当透明电极15与17之间的电位差减小时,液晶层19的光透过性降低,开/关单元11和12因此遮挡光。
在本示例中,液晶栅栏单元10在通常的黑色布景,但不是必须在通常的黑色布景下操作。相反,液晶栅栏单元10可以例如在通常的白色布景下操作。在此情况下,当透明电极15与17之间的电位差增加时,开/关单元11和12遮挡光,而当透明电极15与17之间的电位差减小时,开/关单元11和12透过光。例如可以通过改变偏振器的设置和液晶分子的取向来选择通常的黑色布景和通常的白色布景。
对多个开/关单元12进行分组,并且在立体显示模式下的同一定时处打开或关闭属于同一组的多个开/关单元12。下面将描述开/关单元12的分组。
图7示出了开/关单元12的分组示例。在本示例中,开/关单元12被分成沿x轴方向循环出现的四组A至D。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属于组A的开/关单元12适当地统称为开/关单元12A。将属于组B的开/关单元12适当地统称为开/关单元12B。将属于组C的开/关单元12适当地统称为开/关单元12C。将属于组D的开/关单元12适当地统称为开/关单元12D。
栅栏驱动器41以在立体显示模式下的同一定时处打开或关闭属于同一组的多个开/关单元12的方式来驱动它们。具体而言,栅栏驱动器41以时间分割的方式依次打开且关闭属于组A的多个开/关单元12A、属于组B的多个开/关单元12B、属于组C的多个开/关单元12C和属于组D的多个开/关单元12D的方式来驱动它们,如下所述。如上所述,为了在同一定时处操作属于同一组的多个开/关单元12,栅栏驱动器41可以例如同时将驱动信号施加到与属于同一组的多个开/关单元12相关联的透明电极15和17。可替换地,与属于同一组的多个开/关单元12相关联的透明电极15和17彼此连接,并且驱动信号可以同时被施加到其上。
参考其剖视结构,图8A至图8D示例地示出了液晶栅栏单元10和显示单元20如何操作的示例。图8A至图8D示出了液晶栅栏单元10和显示单元20在立体显示模式下的四种状态。在本示例中,开/关单元12A被设置在其与显示单元20中的像素Pix之比为1至8。类似地,开/关单元12B、12C和12D被设置在其与显示单元20中的像素Pix之比为1至8。在下面的描述中,各像素Pix由三个子像素(RGB)形成,但是不仅由三个子像素形成。可替换地,各像素Pix可以例如是子像素。应注意,在图8A至图8D中,遮挡光的开/关单元用阴影表示。
当立体显示装置1在立体显示模式下操作时,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将视频信号SA至SD供应到显示驱动器50,并且显示单元20基于该视频信号SA至SD显示视频图像。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开/关单元12(开/关单元12A至12D)以时间分割的方式与液晶栅栏单元10的显示操作同步地打开或关闭,而开/关单元11和12保持关闭(遮挡光)。具体而言,当施加视频图像信号SA(组合帧图像FA)时,开/关单元12A打开,而其它开/关单元12关闭,如图8A所示。在显示单元20中,被配置为在与各个开/关单元12A相对应的位置处彼此邻接的八个像素Pix显示包含在视频图像信号SA中的八个视点视频图像(像素信息d1至d8),如下所述。类似地,当施加视频图像信号SB(组合帧图像FB)时,开/关单元12B打开,而其它开/关单元12关闭,如图8B所示。在显示单元20中,被配置为在与各个开/关单元12B相对应的位置处彼此邻接的八个像素Pix显示包含在视频图像信号SB中的八个视点视频图像(像素信息d1至d8)。当施加视频图像信号SC(组合帧图像FC)时,开/关单元12C打开,而其它开/关单元12关闭,如图8C所示。在显示单元20中,被配置为在与各个开/关单元12C相对应的位置处彼此邻接的八个像素Pix显示包含在视频图像信号SC中的八个视点视频图像(像素信息d1至d8)。当施加视频图像信号SD(组合帧图像FD)时,开/关单元12D打开,而其它开/关单元12关闭,如图8D所示。在显示单元20中,被配置为在与各个开/关单元12D相对应的位置处彼此邻接的八个像素Pix显示包含在视频图像信号SD中的八个视点视频图像(像素信息d1至d8)。以此方式,例如,观察者利用其右眼看到的视点视频图像与利用其左眼看到的视点视频图像不同,使得观察者能够立体地识别被显示的视频图像,如下所述。在立体显示装置1中,通过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将各个开/关单元开/关单元12A至12D的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来显示视频图像,可以增加显示装置的分辨率,如下所述。
在正常显示模式(二维显示模式)下,液晶栅栏单元10中的开/关单元11和开/关单元12(开/关单元12A至12D)均保持打开(透过光)状态。以此方式,由于它们基于视频图像信号S,所以观察者可以观察到显示单元20中所显示的正常二维视频图像。
开/关单元12与根据本发明的“光栅栏”的具体示例相对应。组A至D与根据本发明的“栅栏组”的具体示例相对应。帧图像P1至P8和Q1至Q8与根据本发明的“多视点图像”的具体示例相对应。栅栏开/关循环周期T1与根据本发明的“单个循环周期”的具体示例相对应。组合帧图像FA至FD与根据本发明的“组合图像”的具体示例相对应。液晶栅栏单元10与根据本发明的“光栅栏单元”的具体示例相对应。
[操作及效果]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立体显示装置1的操作和效果。
(整体操作概述)
首先将参考图1来描述当立体显示装置1立体地显示视频图像时的整体操作。组合图像生成器45对包含在外部所供应视频图像信号Sdisp中的视点图像(帧图像P1至P8和Q1至Q8)进行组合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A至FD,并且生成由包含组合帧图像FA至FD的视频图像信号SA至SD形成的视频图像信号Sdisp2。控制器40基于视频图像信号Sdisp2向显示驱动器50供应视频图像信号SA至SD,并且向背光驱动器42和栅栏驱动器41供应控制信号以控制驱动器彼此同步地操作。背光驱动器42驱动背光源30。背光源30以面发光的形式向显示单元20发出光。显示驱动器50基于从控制器40供应的视频图像信号SA至SD驱动显示单元20。显示单元20通过调制从背光源30射出的光而显示视频图像。栅栏驱动器41驱动液晶栅栏单元10。液晶栅栏单元10中的开/关单元11和12(12A至12D)透过或者遮挡已经从背光源30射出且经过显示单元20的光。
(立体显示的具体操作)
接着,将参考几个附图来描述立体显示的具体操作。
图9A至图9G是立体显示装置1显示视频图像所基于的定时图表。图9A示出了视频图像信号Sdisp。图9B示出了视频图像信号SA至SD。图9C示出了显示单元20的操作。图9D至图9G分别示出了液晶栅栏单元10中的开/关单元12A至12D。
图9C的纵轴表示沿显示单元20中的直线依次扫描方向(y轴方向)的位置。也就是说,图9C示出了显示单元20在一定时间处,在沿y轴方向的一定位置处的操作。在图9C中,“FA”表示显示单元20正在基于视频图像信号SA显示组合帧图像FA。“FB”表示显示单元20正在基于视频图像信号SB显示组合帧图像FB。“FC”表示显示单元20正在基于视频图像信号SC显示组合帧图像FC。“FD”表示显示单元20正在基于视频图像信号SD显示组合帧图像FD。此外,在图9D至图9G中,“开”表示相对应的开/关单元12(12A至12D的任一者)是打开的(透过光),且“关”表示相对应的开/关单元12(12A至12D的任一者)是关闭的(遮挡光)。
在各个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内,以视频图像信号Sdisp的形式向立体显示装置1供应与八个视点相对应的视点视频图像(帧图像P1至P8和Q1至Q8)。在立体显示装置1中,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两组彼此不同的帧图像P1至P8和Q1至Q8生成组合视频图像FA至FD,并且显示单元20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显示组合视频图像FA至FD。在栅栏开/关周期T1内,开/关单元12A至12D与显示操作同步地打开或关闭。也就是说,与两个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相对应的周期相当于与一个栅栏开/关周期T1相对应的周期。立体显示装置1在各个操作周期T内重复上述操作。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例如约为16.7[msec](=1/60[Hz])。在此情况下,栅栏开/关周期T1和操作周期T的每一者例如约为33.3[msec](=1/30[Hz])。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和栅栏开/关周期T1并不限于上述数值。例如,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可以是20[msec](=1/50[Hz]),且栅栏开/关周期T1和操作周期T的每一者例如约为40[msec](=1/25[Hz])。下面将具体描述上述操作。
立体显示装置1在从定时t1到t3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A。
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基于帧图像P1至P8来执行组合操作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A(视频图像信号SA)(图9B)。
在从定时t1到t2的周期内,显示单元20基于从显示驱动器50供应的驱动信号,从显示单元20的最上部朝向最下部执行直线依次扫描,以显示组合帧图像FA(图9C)。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开/关单元12A至12D在从定时t1到t2的周期内保持关闭(图9D至图9G)。观察者因此将不会观察到被显示在显示单元20上的图像的任何瞬时变化,从而可以减小图像质量的降低。
在从定时t2到t3的周期内,显示单元20基于从显示驱动器50供应的驱动信号,从显示单元20的最上部朝向最下部执行直线依次扫描,以再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A(图9C)。也就是说,在本示例中,在从定时t1到t3的周期内,组合帧图像FA被重复显示两次。当显示第二图像时,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已经做出响应,并且观察者能够观察到稳定的视频图像。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在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2到t3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A基于来自栅栏驱动器41的驱动信号而打开(图9D)。观察者因此能够在打开周期内观察到显示在显示单元20上的组合帧图像FA。
图10示出了当显示组合帧图像FA时,显示单元20和液晶栅栏单元10如何操作的示例。如参考图8A所述,当显示组合帧图像FA(视频图像信号SA)时,显示单元20使用了被配置在各个开/关单元12A附近的像素Pix,以显示与包含在组合帧图像FA中的八个视点视频图像相对应的像素信息d1至d8。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开/关单元12A打开(透过光),而开/关单元12B至12D关闭。经过显示单元20中的各个像素Pix的光通过相对应的开/关单元12A输出,从而限定了光的角度。观察者例如利用其左眼看到像素信息d4,并且利用其右眼看到像素信息d5,用以对视频图像进行立体识别。
立体显示装置1接着在从定时t3到t5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B。
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帧图像P1至P8来执行组合操作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B(视频图像信号SB)(图9B)。
在从定时t3到t4的周期内,显示单元20基于从显示驱动器50供应的驱动信号显示组合帧图像FB(图9C)。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开/关单元12A至12D在从定时t3到t4的周期内保持关闭(图9D至图9G)。观察者因此将不会观察到显示单元20上组合帧图像FA到组合帧图像FB的任何瞬时变化,从而可以减小图像质量的降低。
在从定时t4到t5的周期内,显示单元20基于从显示驱动器50供应的驱动信号再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B(图9C)。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在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4到t5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B基于来自栅栏驱动器41的驱动信号而打开(图9E)。观察者因此能够在打开周期内观察到显示在显示单元20上的组合帧图像FB,这如同组合帧图像FA的情况(图10)。
立体显示装置1接着在从定时t5到t7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C。
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帧图像Q1至Q8来执行组合操作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C(视频图像信号SC)(图9B)。
在从定时t5到t6的周期内,显示单元20基于从显示驱动器50供应的驱动信号显示组合帧图像FC(图9C)。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开/关单元12A至12D在从定时t5到t6的周期内保持关闭(图9D至图9G)。观察者因此将不会观察到显示单元20上组合帧图像FB到组合帧图像FC的任何瞬时变化,从而可以减小图像质量的降低。
在从定时t6到t7的周期内,显示单元20基于从显示驱动器50供应的驱动信号再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C(图9C)。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在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6到t7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C基于来自栅栏驱动器41的驱动信号而打开(图9F)。观察者因此能够在打开周期内观察到显示在显示单元20上的组合帧图像FC,这如同组合帧图像FA的情况(图10)。
立体显示装置1接着在从定时t7到t9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D。
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帧图像Q1至Q8来执行组合操作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D(视频图像信号SD)(图9B)。
在从定时t7到t8的周期内,显示单元20基于从显示驱动器50供应的驱动信号显示组合帧图像FD(图9C)。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开/关单元12A至12D在从定时t7到t8的周期内保持关闭(图9D至图9G)。观察者因此将不会观察到显示单元20上组合帧图像FC到组合帧图像FD的任何瞬时变化,从而可以减小图像质量的降低。
在从定时t8到t9的周期内,显示单元20基于从显示驱动器50供应的驱动信号再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D(图9C)。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中,在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8到t9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D基于来自栅栏驱动器41的驱动信号而打开(图9G)。观察者因此能够在打开周期内观察到显示在显示单元20上的组合帧图像FD,这如同组合帧图像FA的情况(图10)。
通过重复上述操作,立体显示装置1基于以视频图像信号Sdisp的形式供应的两组不同的帧图像P1至P8和Q1至Q8,生成了组合帧图像FA至FD,并且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在组合帧图像FA(通过开/关单元12A)、组合帧图像FB(通过开/关单元12B)、组合帧图像FC(通过开/关单元12C)和组合帧图像FD(通过开/关单元12D)之间切换所显示的图像。
立体显示装置1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在彼此(开/关单元12A至12D)偏移的位置处依次显示基于帧图像P1至P8生成的组合帧图像FA和FB以及基于帧图像Q1至Q8生成的组合帧图像FC和FD。观察者将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所显示的图像可见地视为一体的图像。因此,将描述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
图11A至图11C示出了立体显示装置1如何显示视频图像的示例。图11A示出了在基于帧图像P1至P8的显示周期内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图11B示出了在基于帧图像Q1至Q8的显示周期内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图11C示出了在单个操作循环周期内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基于帧图像P1至P8的显示周期与图9A至图9G中从定时t1到t5的周期相对应。基于帧图像Q1至Q8的显示周期与图9A至图9G中从定时t5到t9的周期相对应。单个操作循环周期与图9A至图9G中从定时t1到t9的周期相对应。在图11A至图11C中,为了简化解释,忽略了开/关单元11。
如图11A所示,当供应帧图像P1至P8时,立体显示装置1在与开/关单元12A和12B相对应的部分中显示组合帧图像FA和FB。如图11B所示,当供应帧图像Q1至Q8时,立体显示装置1在与开/关单元12C和12D相对应的部分中显示组合帧图像FC和FD。以此方式,在单个操作循环周期内,在与帧图像P1至P8相关联的显示周期内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图11A)和在与帧图像Q1至Q8相关联的显示周期内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图11B)彼此重叠,从而可见地识别图11C中所示的图像。
如上所述,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在彼此(开/关单元12A至12D)偏移的位置处依次显示基于不同帧图像生成的组合帧图像FA和FB以及组合帧图像FC和FD,提供了交错显示的效果。具体而言,当显示动图像时,可以在减少闪烁程度的情况下显示平滑的视频图像。
(组合图像生成器45的操作)
接着,将描述由组合图像生成器45执行的组合操作。
在立体显示装置1中,组合图像生成器45对帧图像P1至P8进行组合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A和FB,并且对不同于帧图像P1至P8的帧图像Q1至Q8进行组合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C和FD。
首先将描述组合帧图像FA和FB的生成。
图12示出了各个帧图像P1至P8中的像素信息布局。图13A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A中的像素信息布局。图13B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B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组合图像生成器45对帧图像P1至P8(其为包含在所输入的视频图像信号Sdisp中的八个视点视频图像)进行组合(图12)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A和FB(图13A及图13B)。
帧图像P1至P8的每一者由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像素信息片形成,如图12所示。具体而言,例如,帧图像P1由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像素信息片P1(0,0)、...,P1(m,n)、...(m,n:整数)形成,且帧图像P2由多个像素信息P2片(0,0)、...、P2(m,n)、...形成。
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P1至P8的每隔四列中的像素信息,并且基于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生成组合帧图像FA及FB。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A,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选择各个帧图像P1至P8的第0列中的像素信息(P1(0,n)、P2(0,n)、...、P8(0,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A中,如图13A所示。组合图像生成器45接着选择各个帧图像P1至P8的第4列中的像素信息(P1(4,n)、P2(4,n)、...、P8(4,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A。组合帧图像FA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8A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A中的像素信息片P1(0,n)、P1(4,n)、...与图8A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A中的像素信息片P2(0,n)、P2(4,n)、...与图8A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B,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配置虚拟的像素信息P7(-3,n)和P8(-3,n),接着选择各个帧图像P1至P8的第1列中的像素信息(P1(1,n)、P2(1,n)、...、P8(1,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B中,如图13B所示。组合图像生成器45接着选择各个帧图像P1至P8的第5列中的像素信息(P1(5,n)、P2(5,n)、...、P8(5,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B。组合帧图像FB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8B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B中的像素信息片P1(1,n)、P1(5,n)、...与图8B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B中的像素信息片P2(1,n)、P2(5,n)、...与图8B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虚拟的像素信息例如可以是表示黑色的信息。可替换地,例如,可以基于配置在感兴趣像素附近的像素上的像素信息通过插补来生成虚拟的像素信息。
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执行与生成上述组合帧图像FA和FB相同的组合操作生成组合帧图像FC和FD。下面将描述如何生成组合帧图像FC和FD。
图14示出了各个帧图像Q1至Q8中的像素信息布局。图15A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C中的像素信息布局,而图15B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D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组合图像生成器45对帧图像Q1至Q8(其为包含在所输入的视频图像信号Sdisp中的八个视点视频图像)进行组合(图14)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C和FC(图15A及图15B)。
帧图像Q1至Q8的每一者由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像素信息片形成,如图14所示。具体而言,例如,帧图像Q1由以矩阵形式排列的多个像素信息片Q1(0,0)、...,Q1(m,n)、...(m,n:整数)形成,且帧图像Q2由多个像素信息片Q2(0,0)、...、Q2(m,n)、...形成。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C,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配置虚拟的像素信息Q5(-2,n)、Q6(-2,n)、Q7(-2,n)和Q8(-2,n),接着选择各个帧图像Q1至Q8的第2列中的像素信息(Q1(2,n)、Q2(2,n)、...、Q8(2,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C中,如图15A所示。组合图像生成器45接着选择各个帧图像Q1至Q8的第6列中的像素信息(Q1(6,n)、Q2(6,n)、...、Q8(6,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C。组合帧图像FC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8C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C中的像素信息片Q1(2,n)、Q1(6,n)、...与图8C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C中的像素信息片Q2(2,n)、Q2(6,n)、...与图8C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D,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配置虚拟的像素信息Q3(-1,n)、Q4(-1,n)、Q5(-1,n)、Q6(-1,n)和Q7(-1,n),接着选择各个帧图像Q1至Q8的第3列中的像素信息(Q1(3,n)、Q2(3,n)、...、Q8(3,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D中,如图15B所示。组合图像生成器45接着选择各个帧图像Q1至Q8的第7列中的像素信息(Q1(7,n)、Q2(7,n)、...、Q8(7,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D。组合帧图像FD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8D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D中的像素信息片Q1(3,n)、Q1(7,n)、...与图8D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D中的像素信息片Q2(3,n)、Q2(7,n)、...与图8D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立体显示装置1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在彼此(开/关单元12A至12D)偏移的位置处依次显示由组合图像生成器45生成的组合帧图像FA至FD。观察者将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所显示的图像可见地视为一体图像。下面将描述上述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
图16示出了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在本示例中,假设观察者利用一只眼睛看到了八个视点图像(在本示例中,帧图像P1、Q1)的一者。
立体显示装置1以观察者可见地识别由从左向右横跨显示屏排列的像素信息P1(0,n)、P1(1,n)、P1(2,n)、P1(3,n)、P1(4,n)、P1(5,n)、Q1(6,n)、...形成的图像的方式执行显示操作,如图16所示。当开/关单元12A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A来显示像素信息片P1(0,n)、P1(4,n)、...(图13A),且当开/关单元12B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B来显示像素信息片P1(1,n)、P1(5,n)、...(图13B)。类似地,当开/关单元12C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C来显示像素信息片Q1(2,n)、Q1(6,n)、...(图15A),且当开/关单元12D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D来显示像素信息片Q1(3,n)...(图15B)。在图16中,沿左右方向比例邻接的像素信息片之间的空间与相应的开/关单元11的面积相对应。
如上所述,通过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将四组开/关单元12A至12D的每一组的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来显示视频图像,使得立体显示装置1能够实现比只设置开/关单元12A时所实现的分辨率高四倍的分辨率。换言之,立体显示装置1的分辨率只降低到二维显示模式下所实现的分辨率的一半(=1/8×4)。
(比较示例)
接着,将描述根据比较示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R。立体显示装置1R基于一组帧图像P1至P8生成了组合帧图像FA至FD。
图17A至图17G是立体显示装置1R显示视频图像所基于的定时图表。图17A示出了视频图像信号Sdisp。图17B示出了视频图像信号SA至SD。图17C示出了显示单元20的操作。图17D至图17G分别示出了液晶栅栏单元10中的开/关单元12A至12D。
如图17A及图17B所示,根据比较示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R与根据本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图9A至图9G)的不同之处在于组合帧图像FA至FD是基于一组帧图像P1至P8生成的。换言之,在立体显示装置1R中,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R相当于栅栏开/关周期T1,由此根据比较示例的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R是根据本实施例的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的两倍长。具体而言,当根据本实施例的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为16.7[msec](=1/60[Hz])时,根据比较示例的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R是33.3[msec](=1/30[Hz])。当在如此长的周期内供应视频图像时,观察者能够感觉到所显示的视频图像出现常见的闪烁。在此情况下,观察者会感觉到图像质量下降。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组合帧图像FA至FD基于两组帧图像P1至P8和Q1至Q8生成,所以可以缩短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如图9A至9G所示。观察者将不可能感觉到所显示的图像闪烁,由此能够减少图像质量的降低。
(有益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组合帧图像基于两组帧图像生成,所以在增加分辨率的同时,观察者将不可能具有闪烁的感觉,由此能够提高图像质量。
[变体1-1]
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关单元12A至12D以时间分割的方式被依次打开或关闭,但是开/关操作不必以此方式来执行。开/关单元12A至12D可以不同的次序被打开或关闭。下面将描述这样操作的示例。
图18A至图18G是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显示视频图像所基于的定时图表。图18A示出了视频图像信号Sdisp。图18B示出了视频图像信号SA至SD。图18C示出了显示单元20的操作。图18D至图18G分别示出了液晶栅栏单元10中的开/关单元12A至12D。开/关单元12A至12D以开/关单元12A、开/关单元12C、开/关单元12B和开/关单元12D的次序被打开或关闭(图18D至图18G)。根据上述开/关操作,根据本变体的组合图像生成器通过在下面定时处所供应的帧图像P1至P8生成了组合帧图像FA和FC,并且通过帧图像Q1至Q8生成了FB和FD(图18A及图18B)。显示单元20接着以时间分割的方式依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A、FC、FB和FD(图18C)。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中的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的像素信息布局。立体显示装置以观察者可见地识别由从左向右横跨显示屏排列的像素信息P1(0,n)、Q1(1,n)、P1(2,n)、Q1(3,n)、P1(4,n)、Q1(5,n)、P1(6,n)、...形成的图像的方式执行显示操作,如图19所示。当开/关单元12A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A来显示像素信息片P1(0,n)、P1(4,n)、...,且当开/关单元12B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B来显示像素信息片Q1(1,n)、Q1(5,n)、...。类似地,当开/关单元12C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C来显示像素信息片P1(2,n)、P1(6,n)、...,且当开/关单元12D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D来显示像素信息片Q1(3,n)...。
图20A至图20C示出了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如何显示视频图像的示例。图20A示出了在基于帧图像P1至P8的显示周期内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图20B示出了在基于帧图像Q1至Q8的显示周期内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图20C示出了在单个操作循环周期内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基于帧图像P1至P8的显示周期与图18A至图18G中从定时t1到t5的周期相对应。基于帧图像Q1至Q8的显示周期与图18A至图18G中从定时t5到t9的周期相对应。单个操作循环周期与图18A至图18G中从定时t1到t9的周期相对应。
在本变体中,当供应帧图像P1至P8时,立体显示装置通过开/关单元12A和12C显示组合帧图像FA和FC,如图20A所示。当在与供应帧图像P1至P8的定时不同的定时处供应帧图像Q1至Q8时,立体显示装置通过开/关单元12B和12D显示组合帧图像FB和FD,如图20B所示。也就是说,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通过彼此邻接的两个开/关单元12显示在同一定时处所供应的帧图像,如图11A及图11B所示,而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通过彼此分离的两个开/关单元12显示在同一定时处所供应的帧图像,如图20A及图20B所示。因此所构造的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相比,其提供了增强的交错显示效果,其中根据上述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在显示较快的运动图像方面具有优势,这是因为它能够在降低闪烁感的情况下显示光滑的视频图像。
[变体1-2]
在上述实施例中,液晶栅栏单元10由被分成四组的开/关单元12形成,但是液晶栅栏单元10并不限于此,相反,例如,液晶栅栏单元10可以由被分成六组的开/关单元12形成。在此情况下,在组合图像生成器45例如可以通过组合六组不同的帧图像来生成六个组合帧图像之后,显示单元20可以时间分割的方式依次显示这六个组合帧图像,并且被分组的开/关单元12可以时间分割的方式与显示操作同步打开或关闭。
<2.第二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2。本实施例提供了具有三个栅栏组并且基于六个视点视频图像执行立体显示的显示装置。也就是说,被分成四个栅栏组A至D的液晶栅栏单元10被用以构造第一实施例中的立体显示装置1,而被分成三个栅栏组A至C的液晶栅栏单元60被用以构造本实施例中的立体显示装置2。其它构件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构件相同(图1和其它附图)。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中的那些构件相同的构件大致具有相同的标号,并且适当地省略了这些构件的描述。
图21示出了液晶栅栏单元60中的开/关单元12的分组示例。在本示例中,开/关单元12被这样分组,使得三个组A至C沿x轴方向循环地出现。
图22A至图22C示出了立体显示装置2中的液晶栅栏单元60和显示单元20如何操作的示例。图22A至图22C示出了液晶栅栏单元60和显示单元20在立体显示模式下的三种状态。在本示例中,开/关单元12A被设置为使得其与显示单元20中的像素Pix之比为1至6。类似地,开/关单元12B和12C被设置在其与显示单元20中的像素Pix之比为1至6。
当供应视频图像信号SA(下述的组合帧图像FA1和FA2)时,开/关单元12A打开,而其它开/关单元12关闭,如图22A所示。在显示单元20中,被配置为在与各个开/关单元12A相对应的位置处彼此邻接的六个像素Pix显示包含在视频图像信号SA中的六个视点视频图像(像素信息d1至d6)。类似地,当供应视频图像信号SB(下述的组合帧图像FB1和FB2)时,开/关单元12B打开,而其它开/关单元12关闭,如图22B所示。在显示单元20中,被配置为在与各个开/关单元12B相对应的位置处彼此邻接的六个像素Pix显示包含在视频图像信号SB(中的六个视点视频图像像素信息d1至d6)。当供应视频图像信号SC(下述的组合帧图像FC1和FC2)时,开/关单元12C打开,而其它开/关单元12关闭,如图22C所示。在显示单元20中,被配置为在与各个开/关单元12C相对应的位置处彼此邻接的六个像素Pix显示包含在视频图像信号SC中的六个视点视频图像(像素信息d1至d6)。
图23A至图23F是立体显示装置2显示视频图像所基于的定时图表。图23A示出了视频图像信号Sdisp。图23B示出了视频图像信号SA至SC。图23C示出了显示单元20的操作。图23D至图23F分别示出了液晶栅栏单元60中的开/关单元12A至12C。
在各个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内,以视频图像信号Sdisp的形式向立体显示装置2供应与六个视点相对应的视点视频图像(帧图像P1至P6、Q1至Q6以及R1至R6)。在立体显示装置2中,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三组彼此不同的帧图像P1至P6、Q1至Q6以及R1至R6生成了组合视频图像FA1、FB1、FC1、FA2、FB2和FC2,并且显示单元20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显示这些组合视频图像。在栅栏开/关周期T1处,开/关单元12A至12C与显示操作同步地打开或关闭。也就是说,与三个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相对应的周期相当于与两个栅栏开/关周期T1相对应的周期。立体显示装置2在各个操作周期T内重复上述操作。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例如约为16.7[msec](=1/60[Hz])。在此情况下,栅栏开/关周期T1例如约为25[msec](=1/40[Hz]),并且操作周期T例如约为50[msec](=1/20[Hz])。下面将具体描述上述操作。
立体显示装置2在从定时t1到t3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A1。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基于帧图像P1至P6来生成组合帧图像FA1(视频图像信号SA)(图23B)。显示单元20连续两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A1(图23C)。在液晶栅栏单元60中,当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2到t3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A打开(图23D)。观察者因此能够观察到所显示的组合帧图像FA1。
立体显示装置2接着在从定时t3到t5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B1。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基于帧图像P1至P6来生成组合帧图像FB1(视频图像信号SB)(图23B)。接着,显示单元20连续两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B1(图23C)。在液晶栅栏单元60中,当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4到t5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B打开(图23E)。观察者因此能够观察到所显示的组合帧图像FB1。
立体显示装置2接着在从定时t5到t7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C1。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基于最近供应的帧图像Q1至Q6来生成组合帧图像FC1(视频图像信号SC)(图23B)。接着,显示单元20连续两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C1(图23C)。在液晶栅栏单元60中,当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6到t7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C打开(图23F)。观察者因此能够观察到所显示的组合帧图像FC1。
立体显示装置2接着在从定时t7到t9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A2。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基于帧图像Q1至Q6来生成组合帧图像FA2(视频图像信号SA)(图23B)。接着,显示单元20连续两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A2(图23C)。在液晶栅栏单元60中,当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8到t9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A打开(图23D)。观察者因此能够观察到所显示的组合帧图像FA2。
立体显示装置2接着在从定时t9到t11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B2。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基于帧图像R1至R6来生成组合帧图像FB2(视频图像信号SB)(图23B)。接着,显示单元20连续两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B2(图23C)。在液晶栅栏单元60中,当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10到t11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B打开(图23E)。观察者因此能够观察到所显示的组合帧图像FB2。
立体显示装置2接着在从定时t11到t13的周期内显示组合帧图像FC2。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基于最近供应的帧图像R1至R6来生成组合帧图像FC2(视频图像信号SC)(图23B)。接着,显示单元20连续两次显示组合帧图像FC2(图23C)。在液晶栅栏单元60中,当显示单元20中的液晶分子在从定时t12到t13的周期内做出响应之后,开/关单元12C打开(图23F)。观察者因此能够观察到所显示的组合帧图像FC2。
通过重复上述操作,立体显示装置2基于以视频图像信号Sdisp的形式在彼此不同的定时处所供应的帧图像P1至P6、Q1至Q6以及R1至R6生成了组合帧图像FA至FC,并且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显示组合帧图像FA1和FA2(通过开/关单元12A)、组合帧图像FB1和FB2(通过开/关单元12B)以及组合帧图像FC1和FC2(通过开/关单元12C)。
接着,将描述由组合图像生成器45执行的组合操作。
在立体显示装置2中,组合图像生成器45对所供应的视点视频图像中的帧图像P1至P6进行组合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A1和FB1,对在下面定时处所供应的帧图像Q1至Q6进行组合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C1和FA2,并且对在下面定时处所供应的帧图像R1至R6进行组合以生成组合帧图像FB2和FC2。帧图像P1至P6、Q1至Q6以及R1至R6与图12及图14中所示的帧图像相同,因此下面不再对其进行具体的描述。
首先将描述组合帧图像FA1和FB1的生成。
图24A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A1中的像素信息布局,并且图24B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B1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P1至P6的每隔三列中的像素信息,并且基于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生成组合帧图像FA1和FB1。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A1,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P1至P6的第0列中的像素信息(P1(0,n)、P2(0,n)、...、P6(0,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A1中,如图24A所示。接着,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P1至P6的第3列中的像素信息(P1(3,n)、P2(3,n)、...、P6(3,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A1。组合帧图像FA1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22A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A1中的像素信息片P1(0,n)、P1(3,n)、...与图22A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A1中的像素信息片P2(0,n)、P2(3,n)、...与图22A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B1,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配置虚拟的像素信息P5(-2,n)和P6(-2,n),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P1至P6的第1列中的像素信息(P1(1,n)、P2(1,n)、...、P6(1,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B1中,如图24B所示。接着,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P1至P6的第4列中的像素信息(P1(4,n)、P2(4,n)、...、P6(4,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B1。组合帧图像FB1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22B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B1中的像素信息片P1(1,n)、P1(4,n)、...与图22B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B1中的像素信息片P2(1,n)、P2(4,n)、...与图22B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图25A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C1中的像素信息布局,并且图25B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A2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Q1至Q6的每隔三列中的像素信息,并且基于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生成组合帧图像FC1和FA2。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C1,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配置虚拟的像素信息Q3(-1,n)、Q4(-1,n)、Q5(-1,n)和Q6(-1,n),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Q1至Q6的第2列中的像素信息(Q1(2,n)、Q2(2,n)、...、Q6(2,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C1中,如图25A所示。接着,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Q1至Q6的第5列中的像素信息(Q1(5,n)、Q2(5,n)、...、Q6(5,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C1。组合帧图像FC1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22C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C1中的像素信息片Q1(2,n)、Q1(5,n)、...与图22C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C1中的像素信息片Q2(2,n)、Q2(5,n)、...与图22C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A2,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Q1至Q6的第0列中的像素信息(Q1(0,n)、Q2(0,n)、...、Q6(0,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A2中,如图25B所示。接着,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Q1至Q6的第3列中的像素信息(Q1(3,n)、Q2(3,n)、...、Q6(3,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A2。组合帧图像FA2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22A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A2中的像素信息片Q1(0,n)、Q1(3,n)、...与图22A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A2中的像素信息片Q2(0,n)、Q2(3,n)、...与图22A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图26A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B2中的像素信息布局,并且图26B示出了组合帧图像FC2中的像素信息布局。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R1至R6的每隔三列中的像素信息,并且基于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生成组合帧图像FB2和FC2。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B2,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配置虚拟的像素信息R5(-2,n)和R6(-2,n),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R1至R6的第1列中的像素信息(R1(1,n)、R2(1,n)、...、R6(1,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B2中,如图26A所示。接着,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R1至R6的第4列中的像素信息(R1(4,n)、R2(4,n)、...、R6(4,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B2。组合帧图像FB2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22B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B2中的像素信息片R1(1,n)、R1(4,n)、...与图22B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B2中的像素信息片R2(1,n)、R2(4,n)、...与图22B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为了生成组合帧图像FC2,组合图像生成器45首先配置虚拟的像素信息R3(-1,n)、R4(-1,n)、R5(-1,n)和R6(-1,n),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R1至R6的第2列中的像素信息(R1(2,n)、R2(2,n)、...、R6(2,n)),并且将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从左向右排列在组合帧图像FC2中,如图26B所示。接着,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选择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R1至R6的第5列中的像素信息(R1(5,n)、R2(5,n)、...、R6(5,n)),并且在像素信息被排列之后立即排列所选择的像素信息片。组合图像生成器45通过重复上述处理生成组合帧图像FC2。组合帧图像FC2中的像素信息片与图22C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相对应。具体而言,例如,组合帧图像FC2中的像素信息片R1(2,n)、R1(5,n)、...与图22C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1相对应,且组合帧图像FC2中的像素信息片R2(2,n)、R2(5,n)、...与图22C中所示的像素信息片d2相对应。
图27A及图27B示出了被可见地识别的图像中的像素信息布局。图27A示出了图23A至图23F所示的从定时t1到t7的周期内的像素信息布局,并且图27B示出了图23A至图23F所示的从定时t7到t13的周期内的像素信息布局。在本示例中,假设观察者通过一只眼睛看见了这六个视点图像(本示例中的帧图像P1、Q1和R1)的一者,如图16所示。
立体显示装置2以观察者可见地识别由从左向右横跨显示屏排列的像素信息P1(0,n)、P1(1,n)、Q1(2,n)、P1(3,n)、P1(4,n)、Q1(5,n)、...形成的图像的方式,在如图23A至23F所示的从定时t1到t7的周期内执行显示操作,如图27A所示。当开/关单元12A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A1(图24A)来显示像素信息片P1(0,n)、P1(3,n)、...。类似地,且当开/关单元12B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B1(图24B)来显示像素信息片P1(1,n)、P1(4,n)、...,并且当开/关单元12C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C1(图25A)来显示像素信息片Q1(2,n)、Q1(5,n)、...。
立体显示装置2还以观察者可见地识别由从左向右横跨显示屏排列的像素信息Q1(0,n)、R1(1,n)、R1(2,n)、Q1(3,n)、R1(4,n)、R1(5,n)、...形成的图像的方式,在如图23A至23F所示的从定时t7到t13的周期内执行显示操作,如图27B所示。当开/关单元12A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A2(图25B)来显示像素信息片Q1(0,n)、Q1(3,n)、...。类似地,且当开/关单元12B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B2(图26A)来显示像素信息片R1(1,n)、R1(4,n)、...,并且当开/关单元12C打开时,基于组合帧图像FC2(图26B)来显示像素信息片R1(2,n)、R1(5,n)、...。
如上所述,通过以时间分割的方式将三组开/关单元12A至12C的每一组的状态切换到打开状态来显示视频图像,使得立体显示装置2能够实现比只设置开/关单元12A时所实现的分辨率高三倍的分辨率。换言之,立体显示装置2的分辨率降低到二维显示模式下所实现的分辨率的一半(=1/6×3)。
[有益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组合帧图像基于三组帧图像而生成,所以即使当只设置三个栅栏组时,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观察者也不可能具有闪烁感,从而可以提高其图像质量。
已经参考数几个实施例和变体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做出各种更改。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液晶栅栏单元10由被分成四组的开/关单元形成(12第一实施例)或者被分成三组的开/关单元12形成(第二实施例),但是液晶栅栏单元10并不限于以此方式构造。将对开/关单元12被分成两组的情况进行描述。
图28A至图28E是在液晶栅栏单元10由被分成两组的开/关单元12形成的情况下显示视频图像所基于的定时图表。在各个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内,以视频图像信号Sdisp的形式向立体显示装置供应与八个视点相对应的视点视频图像(帧图像P1至P8和Q1至Q8)。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帧图像P1至P8生成组合帧图像FA,并且基于不同于帧图像P1至P8的帧图像Q1至Q8生成组合帧图像FB,显示单元20以时间分割的方式显示组合帧图像。在栅栏开/关周期T1内,开/关单元12A和12B与显示操作同步地打开或关闭。也就是说,与两个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相对应的周期相当于与该栅栏开/关周期T1相对应的周期。
例如,当显示单元20由以较低的响应速度操作的液晶装置形成时,可以使用上述驱动方法。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液晶栅栏单元中开/关单元沿y轴方向延伸,但是开/关单元并不限于沿y轴方向延伸。例如,开/关单元可以如图29A所示的阶梯栅栏的形式或者以如图29B所示的倾斜栅栏的形式排列。JP-A-2004-264762描述了阶梯栅栏形式的示例,而且JP-A-2005-86506描述了倾斜栅栏形式的示例。对栅栏的变体的使用提高了横跨立体显示装置的显示屏的、沿x轴方向的分辨率与沿y轴方向的分辨率之间的平衡。并且减少了波纹数量。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背光源30、显示单元20和液晶栅栏单元10以这样的次序配置在立体显示装置中,但是配置次序并不限于此。相反,例如,它们可以下面的次序配置:如图30A及图30B所示的背光源30、液晶栅栏单元10和显示单元20。
图31示出了根据变体的显示单元20和液晶栅栏单元10如何操作以显示组合帧图像FA的示例。图31示出了将本变体施加到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的情况。在本变体中,从背光源30射出的光首先入射在液晶栅栏单元10上。接着,经过开/关单元12A至12D的任一者的一部分光被显示单元20调制,并作为8个视点视频图像输出。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背光源保持打开状态,但是并不限于以此方式操作。相反,例如,背光源可以固定的循环周期重复且交替地打开或关闭。本操作例如适用于其中液晶栅栏单元10中的开/关单元12(12A、12B)需要较长的周期做出响应的情况。将描述将本变体施加到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的情况。
图32A至图32H是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1D显示视频图像所基于的定时图表。在图32D至32G中,“开→关”表示开/关单元12(12A至12D)从打开状态变化到关闭状态的状态,并且“关→开”表示开/关单元12(12A至12D)从关闭状态变化到打开状态的状态。标签“开→关”和“关→开”与液晶栅栏单元10的开/关单元12中的液晶分子正在响应的周期相对应。背光源30在开/关单元12打开的周期内保持打开状态,而在其它周期内保持关闭状态。因此,观察者在开/关单元12的瞬时变化状态如“开→关”和“关→开”期间不会看见显示,由此能够减少图像质量的降低。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背光源30以面发光的方式向显示单元20的整个表面供应光,但是并不限于此。相反,例如,可以将背光源分割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独立地向显示单元20供应光。将对将背光源分割为两个区域的情况进行描述。
图33A及图33B示出了根据本变体的背光源30E的构造示例。图33A是背光源30E的平面图,并且图33B是背光源30E的关键部分的立体图。图34示出了显示单元20中的区域Z1和Z2。背光源30E具有沿如图33A所示的y轴方向(显示单元20中的直线依次扫描方向)排列的、并且能够彼此独立地发光的两个光发射器BL1和BL2。光发射器BL1和BL2的每一者包括光源31和导光板32,如图33B所示。在本示例中,各个光源31由LED形成。导光板32充当对从光源31射出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板,以面发光的形式大致匀化从光发射器BL1和BL2的每一者射出的光。光发射器BL1和BL2被配置在与显示单元20中的区域Z1和Z2相对应的位置中。在本示例中,各个光源31由LED形成,但是并不限于此。相反,各个光源31可以由例如CCFL形成。
为了使光发射器BL1和BL2彼此独立地发出光,背光源30E被构造为使得没有光从光发射器BL1和BL2之间泄漏。具体而言,从光源31射出的光只入射在与光源31相对应的导光板32上。入射在导光板32上的光全部从导光板32的侧表面被反射,从而没有光通过侧表面漏到邻接的导光板32。具体而言,通过调节各个光源31的位置或者通过在导光板32的每一侧面上形成反射光的反射层来实现全反射。
图35A至35H是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1E显示视频图像所基于的定时图表。图35A至图35H示出了将本变体施加到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的情况。在立体显示装置1E中,相对于显示单元20中的直线依次扫描方向来分割背光源30,并且被分割的背光源与扫描操作同步地、彼此独立地发出光。以此方式,由于说明显示单元20中的区域Z1和Z2的周期可以被设置为彼此独立,所以可以延长发光周期,由此能够增加所显示图像的亮度。
在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1E中,也可以沿直线依次扫描方向(y轴方向)分割液晶栅栏单元10中的开/关单元12,如图36及图37所示。在本示例中,液晶栅栏单元10中的开/关单元12被分割为使得被分割的开/关单元12和背光源30E(图33A)与显示单元20的区域Z1和Z2(图34)相对应,如图36所示。属于区域Z1的开/关单元12形成了组A1、B1、C1和D1,并且属于区域Z2的开/关单元12形成了组A2、B2、C2和D2,如图37所示。
图38A至38H是根据本变体的立体显示装置1F显示视频图像所基于的定时图表。在立体显示装置1F中,相对于显示单元20中的直线依次扫描方向,不仅分割了背光源30,而且还分割了开/关单元12,并且被分割的开/关单元12与扫描操作同步地、彼此独立地打开或关闭。以此方式,即使当开/关单元12以较低的响应速度打开或关闭时,也可以延长背光源发光的周期,由此能够增加所显示图像的亮度。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其中向立体显示装置供应包含多个视点视频图像(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示出了六个或八个)的视频图像信号Sdisp,但是立体显示装置并不以此方式来构造。例如,立体显示装置可以包括基于外部所供应的视频图像生成多个视点视频图像的多视点视频图像生成器。该多视点视频图像生成器例如可以基于外部所供应的左、右两个视点视频图像或者外部所供应的单个视点视频图像来生成多个视点视频图像。例如http://www.jvc-victor.co.jp/press/2010/3d- movie.html?rss=jvc-victor中描述了基于单个视频图像来生成多个视点视频图像的方法,并且具体描述了如何生成两个视点视频图像的示例。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多个帧图像生成了组合帧图像,但是并不限于此。相反,必要时,组合图像生成器45可以基于多个已经被薄型化的帧图像来生成组合帧图像。下面将参考根据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立体显示装置1来描述该方法。
在立体显示装置1中,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配置在各个帧图像P1至P8的第0列、第4列和其他列中的像素信息生成了组合帧图像FA,并且基于配置在各个帧图像P1至P8的第1列、第5列和其它列中的像素信息生成了组合帧图像FB。也就是说,将不使用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P1至P8的第2列、第3列、第6列、第7列或者其他列中的像素信息。鉴于此,可以输入除了那些不被使用的像素信息以外的像素信息,并且可以基于这样所形成的帧图像来生成组合帧图像FA和FB。类似地,组合图像生成器45基于配置各个帧图像Q1至Q8在第2列、第6列和其它列中的像素信息生成了组合帧图像FC,并且基于配置在各个帧图像Q1至Q8的第3列、第7列和其它列中的像素信息生成了组合帧图像FD。也就是说,将不使用被配置在各个帧图像Q1至Q8的第0列、第1列、第4列、第5列或者其他列中的像素信息。鉴于这样的事实,可以输入除了那些不被使用的像素信息以外的像素信息,并且可以基于这样所形成的帧图像来生成组合帧图像FC和FD。该方法减少了所加载在组合图像生成器45上的处理,并且使设置在组合图像生成器45中以存储帧图像的帧存储器的容量减半。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显示单元20由液晶材料形成,但是并不限于以此方式构造。相反,显示单元20可以由例如EL(电致发光)材料形成。当使用EL材料时,就不必使用背光源,这是因为EL材料形成了自发光设备。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液晶栅栏单元10由液晶材料形成,但是并不限于以此方式构造。可替换地,液晶栅栏单元10由任何其它合适材料所制成的栅栏形成。
此外,例如,在上述实施例和变体中,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被设定为约16.7[msec](=1/60[Hz]),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视频图像供应周期T0可以是上述的20[msec](=1/50[Hz])或者任何其它合适的数值。
本申请包含于2010年12月28日向日本特许厅递交的日本在先专利申请JP2010-293038涉及的主题,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包含在本说明书中。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及其等同范围的前提下,取决于设计要求及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改变、组合、子组合以及替换。

Claims (11)

1.一种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栅栏组之间的不同定时处,打开或关闭被分成多个栅栏组的光栅栏;以及
基于多视点图像,与所述栅栏组的每一者中的所述光栅栏的开/关操作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
其中在所述多个栅栏组中的所述光栅栏依次打开并关闭的循环周期内,基于被分成多个互不相同的组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所述显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
其中所述多个栅栏组由四个栅栏组形成,并且
在所述循环周期内基于第一组多视点图像和第二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所述显示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
其中所述多个栅栏组由三个栅栏组形成,并且
在第一循环周期内基于第一组多视点图像和第二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所述显示操作,并且在随后的第二循环周期内基于所述第二组多视点图像和第三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所述显示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
其中所述多个栅栏组由两个栅栏组形成,并且
在所述循环周期内基于第一组多视点图像和第二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所述显示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
其中所述多个光栅栏被排列为使得所述多个栅栏组在预定的方向上循环出现,并且
基于各组多视点图像,与彼此不邻接的光栅栏所属的栅栏组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
其中所述多个光栅栏被排列为使得所述多个栅栏组在预定的方向上循环出现,并且
基于各组多视点图像,与彼此邻接的光栅栏所属的栅栏组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
其中在显示操作过程中,在所述循环周期内,基于所述多组多视点图像生成并显示与所述栅栏组相对应的多组组合图像。
8.一种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栅栏组之间的不同定时处,打开或关闭被分成多个栅栏组的光栅栏;以及
基于多视点图像,与所述栅栏组的每一者中的所述光栅栏的开/关操作同步地执行显示操作,
其中在所述多个栅栏组中的所述光栅栏依次打开并关闭的循环周期内,基于多视点图像执行所述显示操作,其中所述多视点图像被构造为使得与属于至少一个栅栏组的所述光栅栏相对应的部分中的显示不同于与属于其它栅栏组的所述光栅栏相对应的部分中的显示。
9.一种立体显示装置,所述立体显示装置包括:
光栅栏单元,所述光栅栏单元包括被分成多个栅栏组的多个光栅栏;
栅栏驱动器,所述栅栏驱动器在所述栅栏组之间的不同定时处打开或关闭所述多个光栅栏;以及
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在所述多个栅栏组中的所述光栅栏依次打开并关闭的循环周期内,基于多组互不相同的多视点图像来执行显示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是液晶显示单元,
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源,并且
所述液晶显示单元配置在所述背光源与所述光栅栏单元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体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显示单元是液晶显示单元,
所述立体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源,并且
所述光栅栏单元配置在所述背光源与所述液晶显示单元之间。
CN2011104469255A 2010-12-28 2011-12-21 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和立体显示装置 Pending CN1025473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93038A JP2012141400A (ja) 2010-12-28 2010-12-28 立体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
JP2010-293038 2010-12-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7360A true CN102547360A (zh) 2012-07-04

Family

ID=4509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469255A Pending CN102547360A (zh) 2010-12-28 2011-12-21 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和立体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62551A1 (zh)
EP (1) EP2472881A2 (zh)
JP (1) JP2012141400A (zh)
KR (1) KR20120075369A (zh)
CN (1) CN102547360A (zh)
TW (1) TW2012438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1443A (zh) * 2019-05-25 2019-09-10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1896B (zh) * 2013-01-25 2015-06-1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方法
KR20140134512A (ko) 2013-05-14 2014-11-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입체 영상 표시 방법
JP6411025B2 (ja) * 2013-12-27 2018-10-24 国立大学法人 筑波大学 時分割型パララックスバリア式裸眼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CN104851394B (zh) * 2015-06-10 2017-1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TWI630444B (zh) 2017-08-14 2018-07-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顯示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8095A (zh) * 2006-09-15 2009-08-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改善的分辨率的多视角自动立体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78342A (ja) * 1992-08-24 1994-03-18 Ricoh Co Ltd 立体表示装置
JP3268586B2 (ja) * 1993-09-24 2002-03-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立体映像の表示装置と撮影記録装置
JP3459721B2 (ja) * 1995-05-22 2003-10-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DE19827590C2 (de) * 1998-06-20 2001-05-03 Christoph Grosman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tostereoskopie
JP2001211465A (ja) * 1999-11-15 2001-08-03 Hit Design:Kk 3次元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3次元画像表示装置
JP4483181B2 (ja) 2003-03-04 2010-06-1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
GB2399653A (en) * 2003-03-21 2004-09-22 Sharp Kk Parallax barrier for multiple view display
JP4267364B2 (ja) * 2003-05-08 2009-05-27 日本Sgi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処理方法
JP4669251B2 (ja) * 2003-09-03 2011-04-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JP3955002B2 (ja) 2003-09-09 2007-08-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GB2418315A (en) * 2004-09-21 2006-03-22 Sharp Kk Multiple view display
JP4594326B2 (ja) * 2004-11-18 2010-12-08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三次元表示装置
AU2008282213A1 (en) * 2007-07-30 2009-02-05 Magnetic Media Holdings Inc. Multi-stereoscopic viewing apparatus
KR100908724B1 (ko) 2007-10-22 2009-07-2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배리어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영상 기기
US8331023B2 (en) * 2008-09-07 2012-12-11 Mediatek Inc. Adjustable parallax barrier 3D display
TWI392895B (zh) * 2008-10-09 2013-04-11 Au Optronics Corp 可切換式平面立體顯示器
JP2010283512A (ja) * 2009-06-03 2010-12-16 Sony Corp 画像データ出力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8605137B2 (en) * 2009-10-22 2013-12-10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grating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8095A (zh) * 2006-09-15 2009-08-2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改善的分辨率的多视角自动立体显示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1443A (zh) * 2019-05-25 2019-09-10 成都工业学院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CN110221443B (zh) * 2019-05-25 2024-02-23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基于渐变狭缝光栅的一维集成成像3d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2141400A (ja) 2012-07-26
KR20120075369A (ko) 2012-07-06
TW201243816A (en) 2012-11-01
US20120162551A1 (en) 2012-06-28
EP2472881A2 (en) 2012-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3298B (zh) 盒型视差栅栏和使用其的立体图像显示设备
CN101729917B (zh) 图像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1825773B (zh) 显示装置
CN202206503U (zh) 立体显示设备和显示驱动电路
CN100501500C (zh) 立体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2879912B (zh) 后置式裸眼立体显示器及显示方法
CN102547360A (zh) 用于驱动立体显示装置的方法和立体显示装置
JP2012234142A (ja) 表示装置
CN101866644A (zh) 显示控制器、显示装置和图像处理方法
CN101980544B (zh) 立体图像的显示方法及相关显示系统
JP2012103400A (ja)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装置の表示方法
CN102577405A (zh) 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CN102681244A (zh) 显示装置
CN104717475A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JP5617555B2 (ja) 立体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表示方法
CN102749763A (zh) 显示设备和屏障设备
JP2012242673A (ja) 表示装置、バリア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CN102455520A (zh) 立体显示装置和立体显示方法
JP2013126248A (ja) 3次元画像表示方法及びそれを遂行するための表示装置
US20110128287A1 (en) Method of displaying stereoscopic image and display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KR20130127764A (ko) 3차원 영상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3차원 영상 표시 장치
US20120299984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ing metho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