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46669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46669A
CN102546669A CN2012100508857A CN201210050885A CN102546669A CN 102546669 A CN102546669 A CN 102546669A CN 2012100508857 A CN2012100508857 A CN 2012100508857A CN 201210050885 A CN201210050885 A CN 201210050885A CN 102546669 A CN102546669 A CN 102546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ddress
ddn
ptn
associ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508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46669B (zh
Inventor
雷丽琴
颜永明
唐大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elecom Corp Ltd Shanghai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elecom Corp Ltd Shanghai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China Telecom Corp Ltd Shanghai Branch filed Critical Raiseco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2100508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46669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46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6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46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46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更加便捷地实现DDN与PTN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节约成本。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协转设备接收来自数字数据网DDN的数据帧或来自分组传送网PTN的数据帧;协转设备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其中,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包括协转设备接收到的来自DDN的数据帧的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标识ID。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数字数据网(Digital Data Network,DDN)数据专线因传输质量好、网络延时小、全透明传输、面向连接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金融、证券、保险、政府、铁路、民航、电力等行业,但随着IP业务的快速增长,用户对于高带宽的需求不断提升,现有DDN网络因其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TDM)的技术本质,速率难以进一步提升,扩容能力有限,且从各大运营商光进铜退和全IP化业务的发展趋势来看,DDN网络在技术上已显落后,设备厂商逐步停止对网络设备的技术支撑和维保服务,DDN最终将在一定时间内实现退网,而其承载的基础数据专线急需迁移至新一代数据网络,以满足运营商保存量、促增量的专线业务发展要求。
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是一种基于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Transport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T-MPLS)/传送多协议标签交换(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Transport Profile,MPLS-TP)的技术,采用光纤接入,拥有高带宽、面向连接、层次化服务质量(Hierarchical QoS,H-QoS)、时间/时钟同步等优点,可满足数据专线用户对于灵活带宽、顺序数据包、低延迟、低抖动、冗余性的需求。PTN网络使用性价比高的以太接口和统计复用技术,大大降低设备成本,节省了运营商的投资,它具有更低的总体使用成本(TCO),秉承了光传输的传统优势,包括高可用性和可靠性、高效的带宽管理机制和流量工程、便捷的操作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Maintenance,OAM)和网管、可扩展、较高的安全性等,PTN已成为DDN专线迁移的主要方向之一。
但是,由于DDN用户应用场景多样,DDN网络和PTN网络的实现存在一定差异,DDN网络主要为用户提供V.35/E1接口,PTN则为用户提供以太光接口接入,迁移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在DDN专线向PTN网络的迁移过程中,迁移一般从承载网开始,原DDN专线用户大部分不愿意看到用户端路由设备及配置因承载网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希望能在不更换设备和修改配置的前提下实现到PTN网络的迁移。而运营商也不能强行要求用户端路由器全部、一次性地进行大规模更换,PTN网络的引入不应强制用户完全抛弃原有DDN用户端路由器,而应尊重用户意愿充分保护其已有设备投资,然而现有技术实现DDN与PTN数据传输的方式,较为复杂,需要的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更加便捷地实现DDN与PTN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节约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协转设备接收来自数字数据网DDN的数据帧或来自分组传送网PTN的数据帧;
协转设备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包括协转设备接收到的来自DDN的数据帧的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标识I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数据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数字数据网DDN的数据帧或来自分组传送网PTN的数据帧;
转换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包括协转设备接收到的来自DDN的数据帧的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标识ID。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协转设备接收来自数字数据网DDN的数据帧或来自分组传送网PTN的数据帧;协转设备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其中,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包括协转设备接收到的来自DDN的数据帧的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标识ID,从而更加便捷地实现DDN与PTN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节约了大量成本,保证用户端路由器V.35接口或E1接口能与使用以太接口的PTN网络实现互通,确保运营商对线路实施的迁移对用户造成的影响最小,即对于运营商发起的网络迁移,用户无需更换原DDN接入侧的V.35接口或E1接口路由器,且无需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修改,以保护用户已有的设备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DN专线迁移到PTN网络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协转设备的数据帧处理方法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帧转换功能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链路层协议帧格式转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方向数据转换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方向数据转换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管理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以更加便捷地实现DDN与PTN之间的数据传输,并且节约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完成用户DDN线路到PTN网络的平滑迁移,保证用户端路由器V.35接口或E1接口能与使用以太接口的PTN网络实现互通,确保运营商对线路实施的迁移对用户造成的影响最小,即对于运营商发起的网络迁移,用户无需更换原DDN接入侧的V.35接口或E1接口路由器,且无需在路由器上进行配置修改,以保护用户已有的设备投资。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协转设备,即协议转换设备,上联以太光接口支持PTN运营管理维护(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OAM)特性,与PTN网内设备实现OAM兼容,以达到整体操作、管理和维护的目的。
为保证用户DDN路由器上原先配置的密码认证协议(PasswordAuthentication Protocol,PAP)、询问握手认证协议(Challenge HandshakeAuthentication Protocol,CHAP)协议密码的私密性,对运营商访问协转设备的权限和界面加以限制,运营商无权查看用户密码,且只有在用户授权的前提下才能在电信侧配置界面上实现PAP/CHAP密码的修改。
当用户对V.35接口或E1接口路由器实施升级或更换成以太电口路由器,彻底完成用户端的迁移改造后,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协议转换设备(简称协转设备)能够继续发挥作用,以保护运营商对协转设备的投资。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101、协转设备接收来自数字数据网DDN的数据帧或来自分组传送网PTN的数据帧;
S102、协转设备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包括协转设备接收到的来自DDN的数据帧的源IP地址、目的媒体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和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标识ID。
较佳地,当协转设备接收到来自DDN的数据帧时,所述协转设备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包括:
步骤一:协转设备提取DDN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和源IP地址;
步骤二: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步骤一中提取的源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源IP地址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否则,通过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请求获取目的MAC地址;
步骤三:协转设备利用步骤二中确定的目的MAC地址,以及源MAC地址、VLAN标签(VLAN TAG)和以太网类型,构造以太网帧头;
步骤四:协转设备利用所述步骤一中提取的数据和步骤三中构造的以太网帧头,生成PTN的数据帧,并发送该PTN的数据帧。
较佳地,所述源MAC地址,为协转设备CPU的MAC地址。
较佳地,所述VLAN TAG和以太网类型,分别采用预先设置的值。
较佳地,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还包括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该方法还包括:
当该时间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删除该表项。
较佳地,当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有步骤一中提取的源IP地址时,该方法还包括:
协转设备对包含步骤一中提取的源IP地址的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重新计时。
较佳地,当协转设备接收到来自PTN的数据帧时,所述协转设备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包括:
步骤一:协转设备提取PTN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和目的IP地址;
步骤二: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步骤一中提取的目的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目的IP地址对应的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ID,否则,丢弃该PTN的数据帧;
步骤三:协转设备将PTN的数据帧,转换成DDN的数据帧,并按照步骤二中获取的串口ID,发送转换得到的DDN的数据帧。
下面给出详细的解释说明。
参见图2,以最复杂的“总头-分支”结构组网的DDN用户迁移为例,总头用户已先行完成用户端路由器的以太化升级或更换。用户分支线路从DDN网络迁移到PTN网络时,用户侧的DDN接入路由器及其配置无需发生变化,只是在运营商网内将原有DDN网络承载改为PTN网络承载,由于用户端DDN路由器一般使用V.35或E1接口,本发明实施例将以这两种接口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要确保分支用户端路由器V.35/E1接口的业务能与使用以太光接口接入的PTN网络正常互通,中间必须有一个协转设备来完成。该协转设备应具有下联原DDN用户端路由器的E1或V.35接口,同时也必需具有上联PTN网络的FE/GE光接口,由此保证通过该协转设备原DDN用户端路由器和PTN设备从物理上能对接起来。由于DDN路由器E1/V.35接口上的数据基本采用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PPP)或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HDLC)协议进行封装,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帧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协转设备需要实现对DDN路由器的PPP/HDLC连接进行终结,同时还要实现PPP/HDLC帧到以太网帧之间的转换。图4所示的就是一种支持二层数据帧转换的协转设备对数据帧的转换功能。
如果要实现图4所示的协转设备功能,通常来说可以通过一个带V35/E1接口和以太网接口,且协转功能的路由转发设备即可完成,也就是常说的带时分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TDM)接口的路由器,但这种方法实现方式复杂,设备所带功能远多于迁移所需,成本较高,且与PTN网络的OAM机制不兼容,不适合在接入侧大规模部署以实现DDN专线到PTN网络的迁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则设计了一种协议转换设备以及直接在PPP/HDLC帧和以太网帧之间实现互相转换的方法,并针对PTN应用增强了相应功能。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协议转换功能的实现方法。
由于HDLC连接建立及帧的构建过程与PPP类似且更为简单,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以PPP协议为主,说明数据帧的处理过程。如图3所示,该方法是通过将原来由总头用户路由器与分支用户路由器接口间所做的PPP/HDLC连接建立过程下沉到协转设备上来完成的,当分支用户DDN路由器要与上游通信时,首先会发起PPP连接,协转设备收到PPP协议控制帧后,需要响应PPP协议帧并做相应的处理,由于PPP连接建立过程是标准规定好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不详细描述PPP建链的过程,只说明PPP协议的所有控制帧,例如链路控制帧、网络控制帧、以及验证协议等都在协转设备上终结,无需转发。
当PPP连接建立完成之后,就开始PPP数据的传输,此时协转设备接收到PPP帧后,进行PPP帧到以太网帧的转换处理。转换的实质是进行帧结构的转换,如图5所示,在PPP帧转换成以太网帧时,需剥离PPP外层封装,并构造一个完整的以太网帧头,即需再添加以太网帧的“目的MAC地址”、“源MAC地址”、“VLAN TAG”和“以太网类型”。
其中,“源MAC地址”自动填写成协转设备CPU的MAC地址;“VLANTAG”的填充,则根据在协转上的手工配置来获取,即是预先设置好的值;“以太网类型”则取手工进行配置的值,即也是预先设置好的值,例如,针对IPv4报文配置以太网类型为0x0800。
而“目的MAC地址”的填写处理比较复杂,因为,此“目的MAC地址”必须是协转设备与上游总头路由器互连接口的MAC地址,该MAC地址可能会因设备更换出现变化,而通过ARP的方式去获取,则会比手工配置MAC地址更为灵活,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采用ARP方式来获取目的MAC地址,而该ARP包的目的IP地址必须是上游总头路由器的IP地址,这样才能获取到正确的MAC地址,这里在协转设备上配置的目的IP地址可以通过借用上游总头路由器IP地址的方式来实现。根据上述处理步骤对IP包进行以太外层封装,即完成了HDLC/PPP帧到数据帧的转换。
并且,本发明实施例还需要设计一个数据流转发表,用于数据流的转发。在数据流的转发过程中,协转设备系统在上行方向(朝PTN网络方向)上,对应于数据流转发表记录的每一表项包括:IP地址(源IP地址)、串口ID、目的MAC地址和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
在上行转发时,协转设备系统内记录来自DDN网络的数据帧的IP地址(源IP地址)、串口ID和利用ARP获取的目的MAC地址,帧转换时则根据源IP或串口ID可查询到目的MAC地址。
下行转发(朝用户网络方向)时,根据以太网帧中的目的IP地址在该数据流转发表中查找到对应的串口ID进行转发。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源IP地址,指的是从协转设备接收到的PPP帧中提取到的源IP地址,也代表DDN路由器串口的IP地址。使用图6和图7所示的数据帧处理流程,即可实现DDN路由器与PTN路由器之间的通信。
具体的,参见图6,在上行方向,将来自DDN路由器的数据传输给PTN路由器的流程包括:
步骤S201:协转设备接收DDN的数据帧,即PPP数据帧,提取PPP数据帧中的数据和源IP地址;
步骤S202: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步骤S201中提取的源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源IP地址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并且,协转设备刷新数据流转发表,即对包含步骤S201中提取的源IP地址的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重新计时;否则,通过ARP请求获取目的MAC地址;
其中,通过ARP请求获取目的MAC地址包括:
发送目的IP地址为借用的IP地址的ARP请求给总头用户PTN路由器,收到其回复的ARP响应时,提取其中的MAC地址,将该MAC地址,以及该IP地址、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ID,添加到数据流转发表中的同一表项下。
其中,所述借用的IP地址,是指此IP地址不是运营商分配给协转设备的,而是分配给总头PTN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协转设备只是借用这个IP地址来构造ARP请求,获取总头PTN路由器接口的MAC地址作为目的MAC地址。DDN数据帧中的目的IP肯定不是PTN路由器接口的IP,所以需要在协转设备上配置一个IP地址,该IP地址借用的是PTN路由器接口的IP,需要获取的目的MAC是PTN路由器的MAC,因此通过借用的IP地址来获取该MAC地址。
步骤S203:协转设备利用步骤S202中确定的目的MAC地址,以及源MAC地址、VLAN TAG和以太网类型,构造以太网帧头;
步骤S204:协转设备利用所述步骤S201中提取的数据和步骤S203中构造的以太网帧头,生成PTN的数据帧,并发送该PTN的数据帧。
参见图7,在下行方向,将来自PTN路由器的数据传输给DDN路由器的流程包括:
步骤S301:协转设备接收PTN的数据帧,即以太网数据帧,提取以太网数据帧中的数据和目的IP地址;
步骤S302: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步骤S301中提取的目的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目的IP地址对应的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ID,否则,丢弃该PTN的数据帧;
步骤S303:协转设备将PTN的数据帧,转换成DDN的数据帧,并按照步骤S302中获取的串口ID,发送转换得到的DDN的数据帧。
另外,对于原DDN路由器上PPP配置的PAP或CHAP验证密码,本发明实施例从保护用户配置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协转设备上特别设计了一套系统,确保正常情况下只有用户才能看到、修改这些密码,运营商只有在获得用户授权通过“二次验证”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对密码的重置。
由于PPP协议的协商可以使用PAP或CHAP进行验证,从电信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维护界面的划分和用户PAP或CHAP密码的安全保密角度考虑,如图8所示,PAP或CHAP验证部分所涉及的配置应交由用户配置和管理。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运营商和用户设计了彼此独立的配置界面,即用户侧配置界面和运营商侧配置界面。用户通过WEB方式登录用户侧配置界面可对协转设备实现PPP协议及PAP/CHAP认证密码配置,此WEB配置界面需通过账号认证才能实现登录。而运营商通过运营商侧配置界面无权直接对PAP或CHAP密码进行配置。若用户希望运营商通过远程帮助其修改PAP/CHAP密码,需通过“二次验证”才能实施,即电信运营商如果需要对用户侧PAP或CHAP进行密码重置操作时,必须首先获得电信侧配置界面登录授权(此密钥由电信运营商维护人员掌握),远程登录(telnet)登录到电信侧配置界面后,再通过从用户处获取的用户侧授权(此密钥由用户维护人员掌握并可修改,并在需要时提供给电信运营商)登录到用户侧配置界面,对PAP/CHAP密码等参数进行重置操作。运营商配置界面的登陆帐号只有运营商可以修改,用户配置界面的登陆帐号只有用户可以修改。
为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系统能与PTN网络实现统一操作管理维护,需确保系统能与PTN OAM机制兼容,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特别对系统增加了PTN OAM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协转设备,上行接口为百兆(FE)或千兆(GE)光接口,用于与PTN网络互联,该接口具有和PTN网络互通的OAM协议功能,如:IEEE802.3ah,IEEE802.1ag,Y.1731等,以实现该协转设备与PTN网络的OAM兼容,当协转设备出现告警时,PTN局端设备可进行识别并做出相应动作,由此实现了一体式的PTN操作、管理、维护功能。
为确保用户端路由器完成以太电口升级或更换后,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系统仍能在PTN网络中发挥作用,在系统中特别增加了以太网光电转换功能,以保护运营商的投资。
本发明实施例设计的协转设备。用户侧另外设有一个FE电接口,在用户的DDN路由器最终升级或更换成以太网电接口路由器后,则可直接利用该下行FE电接口实现用户以太网电接口路由器接入,并通过该协转设备的上行以太光接口连接到PTN承载网络,上行以太光接口与下行FE电接口之间实现光电转换功能,此时的协转设备可充当光电转换器的角色,用户端路由器的升级和更换不会导致该协转设备的更换,保护了运营商对协转设备的投资。
参见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可以是上述协转设备,包括:
数据帧接收单元201,用于接收来自数字数据网DDN的数据帧或来自分组传送网PTN的数据帧;
转换传输单元202,用于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包括协转设备接收到的来自DDN的数据帧的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标识ID。
较佳地,当所述数据帧接收单元201接收到来自DDN的数据帧时,所述转换传输单元202具体包括:
第一单元11,用于协转设备提取DDN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和源IP地址;
第二单元12,用于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第一单元11中提取的源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源IP地址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否则,通过ARP请求获取目的MAC地址;
第三单元13,用于协转设备利用第二单元12中确定的目的MAC地址,以及源MAC地址、VLAN TAG和以太网类型,构造以太网帧头;
第四单元14,用于协转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单元11中提取的数据和第三单元13中构造的以太网帧头,生成PTN的数据帧,并发送该PTN的数据帧。
较佳地,所述源MAC地址,为协转设备CPU的MAC地址。
较佳地,所述VLAN TAG和以太网类型,分别采用预先设置的值。
较佳地,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还包括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所述转换传输单元202还包括:
数据流转发表维护单元15,用于当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删除该表项。
较佳地,当所述第二单元12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有第一单元11中提取的源IP地址时,所述第二单元12还用于:
对包含第一单元11中提取的源IP地址的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重新计时。
较佳地,当所述数据帧接收单元201接收到来自PTN的数据帧时,所述转换传输单元202,具体包括:
第五单元16,用于提取PTN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和目的IP地址;
第六单元17,用于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第五单元16中提取的目的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目的IP地址对应的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ID,否则,丢弃该PTN的数据帧;
第七单元18,用于将PTN的数据帧,转换成DDN的数据帧,并按照第六单元17中获取的串口ID,发送转换得到的DDN的数据帧。
较佳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下行FE电接口,用于与用户以太网电接口路由器相连接,从而实现将用户以太网电接口路由器连接到PTN。
上述转换传输单元202,可以同时包括第一单元11、第二单元12、第三单元13、第四单元14、数据流转发表维护单元15、第五单元16、第六单元17和第七单元18;也可以仅包括第一单元11、第二单元12、第三单元13和第四单元14,或者,仅包括第五单元16、第六单元17和第七单元18。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无需更换用户端路由器,无需修改用户端路由器配置,在接入侧部署本发明设计的协转设备系统,即可实现DDN线路到PTN网络的平滑迁移,保护了用户已有的设备投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协转设备系统与路由器相比实现方式简单,去除了路由器上的多余功能,增加了PTN的OAM协议功能,通过HDLC/PPP帧与以太网帧的直接转换降低了迁移的成本。并且,该协转设备兼容性和扩展性良好,因为E1接口和V.35接口基本可以涵盖大部分原DDN路由器的上行接口类型,可满足各类应用场景下DDN平滑迁移到PTN网络。在用户路由器实现了以太化升级或更换后,该协转设备可用作光电转换器,实现PTN光纤接入与用户路由器以太电口之间的光电转换功能,保护了运营商对协转设备的投资。并且,该协转设备上,运营商配置界面与用户配置界面相隔离,最大程度地保护了用户PAP/CHAP配置的私密性。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5)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协转设备接收来自数字数据网DDN的数据帧或来自分组传送网PTN的数据帧;
协转设备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包括协转设备接收到的来自DDN的数据帧的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标识I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协转设备接收到来自DDN的数据帧时,所述协转设备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到PTN的数据帧的转换,包括:
步骤一:协转设备提取DDN的数据帧中的数据、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
步骤二: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步骤一中提取的源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源IP地址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否则,通过ARP请求获取目的MAC地址,其中所述ARP请求的目的IP地址为总头PTN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所述获取目的MAC地址,为总头PTN路由器接口的MAC地址;
步骤三:协转设备利用步骤二中确定的目的MAC地址,以及源MAC地址、VLAN TAG和以太网类型,构造以太网帧头;
步骤四:协转设备利用所述步骤一中提取的数据和步骤三中构造的以太网帧头,生成PTN的数据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MAC地址,为协转设备CPU的MAC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VLAN TAG采用预先设置的值,所述以太网类型的值为0x080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还包括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该方法还包括:
当该时间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删除该表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有步骤一中提取的源IP地址时,该方法还包括:
协转设备对包含步骤一中提取的源IP地址的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重新计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协转设备接收到来自PTN的数据帧时,所述协转设备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PTN的数据帧到DDN的数据帧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包括:
步骤一:协转设备提取PTN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和目的IP地址;
步骤二: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步骤一中提取的目的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目的IP地址对应的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ID,否则,丢弃该PTN的数据帧;
步骤三:协转设备根据串口ID配置DDN的数据帧的帧头,将PTN的数据帧,转换成DDN的数据帧,并按照步骤二中获取的串口ID,发送转换得到的DDN的数据帧。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数据帧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数字数据网DDN的数据帧或来自分组传送网PTN的数据帧;
转换传输单元,用于根据数据流转发表,进行DDN的数据帧与PTN的数据帧之间的转换,并将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帧进行传输;
其中,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包括协转设备接收到的来自DDN的数据帧的源IP地址、目的MAC地址,和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标识I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帧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DDN的数据帧时,所述转换传输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单元,用于协转设备提取DDN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和源IP地址;
第二单元,用于协转设备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第一单元中提取的源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源IP地址对应的目的MAC地址,否则,通过ARP请求获取目的MAC地址,其中所述ARP请求的目的IP地址为总头PTN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所述获取目的MAC地址,为总头PTN路由器接口的MAC地址;
第三单元,用于协转设备利用第二单元中确定的目的MAC地址,以及源MAC地址、VLAN TAG和以太网类型,构造以太网帧头;
第四单元,用于协转设备利用所述第一单元中提取的数据和第三单元中构造的以太网帧头,生成PTN的数据帧,并发送该PTN的数据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源MAC地址,为协转设备CPU的MAC地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VLAN TAG采用预先设置的值,所述以太网类型的值为0x0800。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流转发表中还包括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所述转换传输单元还包括:
数据流转发表维护单元,用于当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大于预设阈值时,删除该表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单元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有第一单元中提取的源IP地址时,所述第二单元还用于:
对包含第一单元中提取的源IP地址的表项存在的时间长度重新计时。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据帧接收单元接收到来自PTN的数据帧时,所述转换传输单元,具体包括:
第五单元,用于提取PTN的数据帧中的数据和目的IP地址;
第六单元,用于查找数据流转发表中是否有第五单元中提取的目的IP地址,如果有,则获取该目的IP地址对应的协转设备与用户端DDN路由器之间的串口ID,否则,丢弃该PTN的数据帧;
第七单元,用于根据串口ID配置DDN的数据帧的帧头,将PTN的数据帧,转换成DDN的数据帧,并按照第六单元中获取的串口ID,发送转换得到的DDN的数据帧。
15.根据权利要求8-14任一权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下行FE电接口,用于与用户以太网电接口路由器相连接,从而实现将用户以太网电接口路由器连接到PTN。
CN201210050885.7A 2012-02-29 2012-0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25466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0885.7A CN102546669B (zh) 2012-02-29 2012-0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50885.7A CN102546669B (zh) 2012-02-29 2012-0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6669A true CN102546669A (zh) 2012-07-04
CN102546669B CN102546669B (zh) 2015-06-03

Family

ID=46352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50885.7A Active CN102546669B (zh) 2012-02-29 2012-02-29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46669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635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光传送网设备的数据通信网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3810768A (zh) * 2012-11-08 2014-05-21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车辆状态信号的方法
CN104426858A (zh) * 2013-08-26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881147A (zh) * 2017-12-29 2018-11-2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0043201A1 (zh) * 2018-08-31 2020-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513300A (zh) * 2021-12-27 2022-05-17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认证方法、接入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9948A (zh) * 1998-03-20 1999-09-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不同类型的开放网络之间数据通信的协议转换系统
WO2000019665A1 (en) * 1998-10-01 2000-04-06 Cornice Communications, Inc. Network to network bandwidth on demand
CN1697418A (zh) * 2004-05-14 2005-11-16 迈普(四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帧中继与以太网互联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9948A (zh) * 1998-03-20 1999-09-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不同类型的开放网络之间数据通信的协议转换系统
WO2000019665A1 (en) * 1998-10-01 2000-04-06 Cornice Communications, Inc. Network to network bandwidth on demand
CN1697418A (zh) * 2004-05-14 2005-11-16 迈普(四川)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帧中继与以太网互联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5635A (zh) * 2012-08-13 2014-0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光传送网设备的数据通信网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3595635B (zh) * 2012-08-13 2017-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分组光传送网设备的数据通信网报文转发方法和装置
CN103810768A (zh) * 2012-11-08 2014-05-21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采集车辆状态信号的方法
CN104426858A (zh) * 2013-08-26 2015-03-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881147A (zh) * 2017-12-29 2018-11-23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881147B (zh) * 2017-12-29 2019-07-05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20043201A1 (zh) * 2018-08-31 2020-03-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1700148B2 (en) 2018-08-31 2023-07-11 Zte Corporation Packet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4513300A (zh) * 2021-12-27 2022-05-17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认证方法、接入设备及系统
CN114513300B (zh) * 2021-12-27 2023-09-29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鉴权认证方法、接入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46669B (zh) 2015-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46669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1217338B (zh) 一种检测消息的传送方法、网元设备
CN103430498B (zh) 一种网络虚拟化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设备和路由系统
EP2955874A2 (en) Link discovery method and device
CN101227376B (zh) 一种虚拟专用网多实例安全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CN102308523B (zh) 数据通信网络配置方法、网关网元及数据通信系统
CN104468219A (zh) 虚拟组网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和设备
CN101257420A (zh) 一种点对点协议接入方法、系统及接入节点设备
EP2525531B1 (en) Method and network access device for enabling data forwarding between different physical media
JP6825142B2 (ja) パケット転送
WO2020093994A1 (zh) 承载侧网络系统、移固共存融合系统及其部署方法
CN101984581A (zh) 一种数据通信网络的开通方法及系统
CN104734947A (zh) 一纤通式家庭网关
CN101459532A (zh) 一种多网口设备自动组网的方法及设备
CN104125656B (zh) 一种设备连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及连接系统
EP2445160B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negotiating type of service and aggreg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CN100589404C (zh) 一种业务调度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5009522B (zh) 一种部署增值业务的方法、网络设备及增值业务设备
CN101909043A (zh) 一种基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TWI254528B (en) Process for implementing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s ov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he electricity network
CN101515938A (zh) 通过传输网络传输ip报文的方法及装置
Cisco Configuring PPP and Multilink PPP
CN209823778U (zh) 一种IPv6网络传送系统
Cisco Configuring PPP and Multilink PPP
Cisco Configuring PPP and Multilink PPP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