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31432A - 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31432A
CN102531432A CN2012100118413A CN201210011841A CN102531432A CN 102531432 A CN102531432 A CN 102531432A CN 2012100118413 A CN2012100118413 A CN 2012100118413A CN 201210011841 A CN201210011841 A CN 201210011841A CN 102531432 A CN102531432 A CN 1025314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terium liquid
magnesite
sand
mixing solutions
microb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1001184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钱春香
荣辉
李龙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21001184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31432A/zh
Publication of CN1025314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314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所述的微生物胶凝材料由嗜碱微生物菌液和混合溶液组成,其中嗜碱微生物菌液和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嗜碱微生物菌液为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pasteurii菌液,所述混合溶液为尿素和MgCl2·6H2O的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组成的混合溶液。按富勒最紧密堆积方法配制两级配为0.15mm以下和0.15~0.30mm的砂70~90g,然后放入试模中;将微生物胶凝材料中的嗜碱微生物菌液通过蠕动泵由下往上分别交替注入试模中,连续注入10~15天,试模中的砂粒胶结形成菱镁矿。其抗压强度高达4.0MPa。

Description

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胶凝材料,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形成的菱镁矿进行胶结砂颗粒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胶结松散颗粒的材料是硅酸盐水泥、石灰、石膏、水玻璃以及环氧树脂等人造化学材料。这些材料除环氧树脂外,其余材料都存在着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影响。其中,硅酸盐水泥是最常用的胶结材料,2010年我国水泥产量达到18.68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一半以上。水泥生产过程的高能耗、高污染以及石灰石资源的限制已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急需寻找可部分代替传统水泥的新型胶结材料,缓解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压力,开拓新的应用领域。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利用微生物诱导生成具有胶结特性的菱镁矿,在菱镁矿作用下,可以将松散砂颗粒胶结成为一个整体。
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胶凝材料,所述的微生物胶凝材料由嗜碱微生物菌液和混合溶液组成,其中嗜碱微生物菌液和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嗜碱微生物菌液为巴氏芽孢杆菌 Sporosarcina pasteurii菌液,所述混合溶液为尿素和MgCl2·6H2O的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尿素溶液浓度为1~3 mol·L-1, MgCl2·6H2O溶液浓度为1~3 mol·L-1
所述的嗜碱微生物菌液为将菌株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每升培养基含有蛋白胨4~6g、牛肉膏2~4g,并控制pH为6~8,于30~37℃下培养16~24h得到含有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的菌液。
一种利用所述的微生物胶凝材料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按富勒最紧密堆积方法配制两级配为0.15mm以下和0.15~0.30mm的砂70~90g,然后放入试模中;将微生物胶凝材料中的嗜碱微生物菌液以流速为4~6ml/min,混合溶液流速为10~20ml/min的速度,通过蠕动泵由下往上分别交替注入试模中,连续注入10~15天,试模中的砂粒胶结形成菱镁矿。
富勒级配公式P=(d/D)n中的n值取为1/2,P为小于粒径d的百分数,d为筛孔尺寸,D为颗粒最大粒径。
嗜碱菌液是由下往上注入试模,注满后在20~30℃下静置1~3h,待嗜碱菌液完全渗出后,再将混合溶液由下往上注入试模中,,注满后在20~30℃下静置1~3h,待混合溶液完全渗出后,再重新注入嗜碱菌液,循环交替,直至24h后无渗出。
利用微生物诱导形成的菱镁矿进行胶结砂颗粒的机理是:嗜碱性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脲酶,不断分解混合溶液中的尿素形成CO3 2-,并释放到微生物细胞表面,同时混合溶液中存在的Mg2+,吸附到带有负电荷的微生物细胞表面,以微生物细胞表面作为成核位点,从而形成具有胶结性质的菱镁矿。由微生物诱导形成的菱镁矿在松散颗粒之间充当桥梁作用,从而把松散颗粒胶结成为整体。整个反应如式(1)~式(3)所示。
(NH2)2CO+2H2O=CO3 2-+2NH4                      (1)
Mg2++Cell=Cell-Mg2+                            (2)
Cell-Mg2++ CO3 2-= Cell-MgCO3                       (3)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充分利用自然界微生物资源,利用生物矿化作用形成的具有胶结性质的菱镁矿将松散砂颗粒胶结成为具有优良力学性能的整体。该方法使用的胶凝材料,环境清洁,成本低廉,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环境友好型胶凝材料。同时,由于所得菱镁矿是在微生物有机质调控下生成,比一般化学法制得的菱镁矿具有更优良性能,从而可获得优良性能的微生物基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微生物诱导形成的菱镁矿胶结而成的砂柱荷载与位移关系。
图2为利用微生物诱导形成的菱镁矿胶结而成的砂柱扫描电镜图像。
图3为利用微生物诱导形成的菱镁矿胶结而成的砂柱能谱分析图。
图4为利用微生物诱导形成的菱镁矿胶结而成的砂柱X射线衍射分析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用的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来源于German Coll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and Cell Cultures(DSMZ),代码为33。      试模可以采用30ml、50ml、60ml、100ml注射器的一种,或者是φ150×150mm的塑料试模均可。
一种利用微生物诱导形成的菱镁矿进行胶结砂颗粒的方法,按照如下方法制备:
(1)制备微生物菌液:将菌种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每升培养基含有蛋白胨4~6g、牛肉膏2~4g,并控制pH为6~8,于30~37℃下培养16~24h,取出即可得菌液;
(2)配制混合溶液:将浓度为1~3 mol·L-1的尿素溶液和浓度为1~3mol·L-1的MgCl2·6H2O等体积混合后,得混合溶液;    
(3)称取砂:按富勒最紧密堆积方法配制两级配为0.15mm以下和0.15~0.30mm的砂70~90g,然后装入特定试模中;
(4)将第一步制备的菌液和第二步配制的混合溶液按体积比为1:1的比例通过蠕动泵分别注入第三步配制好的砂中,控制菌液流速为4~6ml/min,混合溶液流速为10~20ml/min,连续注入10~25天,即可成功胶结砂颗粒。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富勒级配公式中的n值取为1/2。
上述步骤(3)中所述的特定试模是指30ml、50ml、60ml、100ml注射器的一种,或者是φ150×150mm的塑料试模。
上述步骤(4)中所述菌液和混合溶液分别注入砂粒的方法是:首先用蠕动泵连接装有砂颗粒的试模底部,然后以4~6ml/min的速率从下往上注入菌液,注满后在20~30℃下静置1~3h,待菌液完全渗出后,再以10~20ml/min的速率由下往上注入混合溶液,注满后在相同温度下静置1~3h,待混合溶液完全渗出后,再按上述注入菌液的方式注入菌液,交替循环,直至所注入溶液在24h后无渗出,即成功胶结砂颗粒。
实施例1
(1)称取5g蛋白胨、3g牛肉浸膏和1000ml蒸馏水配制培养基,调节pH为7.0,灭菌烘干后,将巴氏芽孢杆菌接种至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在30℃下进行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170r/min,培养24h;
(2)配置尿素溶液浓度为2 mol·L-1, MgCl2·6H2O溶液浓度为2mol·L-1的混合溶液;
(3)分别称取粒径为0.15mm以下的砂56.56g和0.15~0.3mm的砂23.44g,分3次装入60ml的一次性注射器中,在每次装入过程中敲打注射器外部,以使装入的砂紧密堆积,紧密空隙率为43.1%;
(4)用蠕动泵连接注射器底部,以5ml/min的速率注入菌液,注满后静置2h,待菌液完全渗出后,再以15ml/min的速率注入混合溶液,注满后静置2h,待混合溶液完全渗出后,再按上述注入菌液的方式注入菌液,交替循环,15天后成功胶结砂。
图1显示的是砂柱荷载与位移的关系。
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利用微生物胶结形成的砂柱表面形貌及能谱分析,结果(见图2和3)说明砂柱中除了已知存在的Si、O、Mg、Cl元素外,还新出现了C元素。
对利用微生物胶结而成的砂柱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见图4)说明所得胶结物质为菱镁矿。
实施例2
(1)称取4g蛋白胨、4g牛肉浸膏和1000ml蒸馏水配制培养基,调节pH为6.0,灭菌烘干后,将巴氏芽孢杆菌接种至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在30℃下进行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170r/min,培养16h;
(2)配置尿素溶液浓度为3 mol·L-1, MgCl2·6H2O溶液浓度为1mol·L-1的混合溶液;
(3)分别称取粒径为0.15mm以下的砂63.63g和0.15~0.3mm的砂26.37g,分3次装入60ml的一次性注射器中,在每次装入过程中敲打注射器外部,以使装入的砂紧密堆积,紧密空隙率为42.8%;
(4)用蠕动泵连接注射器底部,以4ml/min的速率注入菌液,注满后静置1h,待菌液完全渗出后,再以10ml/min的速率注入混合溶液,注满后静置1h,待混合溶液完全渗出后,再按上述注入菌液的方式注入菌液,交替循环,15天后成功胶结砂。
实施例3
(1)称取6g蛋白胨、4g牛肉浸膏和1000ml蒸馏水配制培养基,调节pH为8.0,灭菌烘干后,将巴氏芽孢杆菌接种至配制好的培养基中,在30℃下进行振荡培养,振荡频率为170r/min,培养24h;
(2)配置尿素溶液浓度为1 mol·L-1, MgCl2·6H2O溶液浓度为3mol·L-1的混合溶液;
(3)分别称取粒径为0.15mm以下的砂49.49g和0.15~0.3mm的砂20.51g,分3次装入60ml的一次性注射器中,在每次装入过程中敲打注射器外部,以使装入的砂紧密堆积,紧密空隙率为42.6%;
(4)用蠕动泵连接注射器底部,以6ml/min的速率注入菌液,注满后静置3h,待菌液完全渗出后,再以20ml/min的速率注入混合溶液,注满后静置3h,待混合溶液完全渗出后,再按上述注入菌液的方式注入菌液,交替循环,15天后成功胶结砂。

Claims (5)

1.一种微生物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生物胶凝材料由嗜碱微生物菌液和混合溶液组成,其中嗜碱微生物菌液和混合溶液的体积比为1:1,所述的嗜碱微生物菌液为巴氏芽孢杆菌 Sporosarcina pasteurii菌液,所述混合溶液为尿素和MgCl2·6H2O的水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组成的混合溶液,其中尿素溶液浓度为1~3 mol·L-1, MgCl2·6H2O溶液浓度为1~3 mol·L-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胶凝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嗜碱微生物菌液为将菌株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接种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中,每升培养基含有蛋白胨4~6g、牛肉膏2~4g,并控制pH为6~8,于30~37℃下培养16~24h得到含有巴氏芽孢杆菌Sporosarcina pasteurii的菌液。
3.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微生物胶凝材料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富勒最紧密堆积方法配制两级配为0.15mm以下和0.15~0.30mm的砂70~90g,然后放入试模中;将微生物胶凝材料中的嗜碱微生物菌液以流速为4~6ml/min,混合溶液流速为10~20ml/min的速度,通过蠕动泵由下往上分别交替注入试模中,连续注入10~15天,试模中的砂粒胶结形成菱镁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胶凝材料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富勒级配公式P=(d/D)n中的n值取为1/2,P为小于粒径d的百分数,d为筛孔尺寸,D为颗粒最大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微生物胶凝材料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嗜碱菌液是由下往上注入试模,注满后在20~30℃下静置1~3h,待嗜碱菌液完全渗出后,再将混合溶液由下往上注入试模中,,注满后在20~30℃下静置1~3h,待混合溶液完全渗出后,再重新注入嗜碱菌液,循环交替,直至24h后无渗出。
CN2012100118413A 2012-01-16 2012-01-16 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 Pending CN1025314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18413A CN102531432A (zh) 2012-01-16 2012-01-16 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100118413A CN102531432A (zh) 2012-01-16 2012-01-16 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31432A true CN102531432A (zh) 2012-07-04

Family

ID=46339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0118413A Pending CN102531432A (zh) 2012-01-16 2012-01-16 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3143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6592A (zh) * 2013-05-27 2013-08-28 东南大学 一种利用磷酸盐矿化菌固结松散砂颗粒的方法
CN104446324A (zh) * 2014-11-04 2015-03-25 东南大学 生物磷酸盐和碳酸盐复合胶凝材料固结松散砂颗粒的方法
CN106145732A (zh) * 2016-06-28 2016-11-23 东南大学 使用弱酸加速微生物矿化碱性废弃物制备建材制品的方法
CN114751685A (zh) * 2022-05-11 2022-07-1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micp原理的生态固炭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8934A (zh) * 2005-10-10 2006-05-31 东南大学 利用微生物沉积制备碳酸钙的方法
CN101302484A (zh) * 2008-01-15 2008-11-12 东南大学 利用微生物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方法及培养液和修复营养液
CN101644047A (zh) * 2009-07-23 2010-02-10 东南大学 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胶结松散砂粒的方法
CN101759410A (zh) * 2010-01-14 2010-06-30 东南大学 一种微生物增强型水泥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78934A (zh) * 2005-10-10 2006-05-31 东南大学 利用微生物沉积制备碳酸钙的方法
CN101302484A (zh) * 2008-01-15 2008-11-12 东南大学 利用微生物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方法及培养液和修复营养液
CN101644047A (zh) * 2009-07-23 2010-02-10 东南大学 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胶结松散砂粒的方法
CN101759410A (zh) * 2010-01-14 2010-06-30 东南大学 一种微生物增强型水泥基材料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6592A (zh) * 2013-05-27 2013-08-28 东南大学 一种利用磷酸盐矿化菌固结松散砂颗粒的方法
CN103266592B (zh) * 2013-05-27 2015-08-19 东南大学 一种利用磷酸盐矿化菌固结松散砂颗粒的方法
CN104446324A (zh) * 2014-11-04 2015-03-25 东南大学 生物磷酸盐和碳酸盐复合胶凝材料固结松散砂颗粒的方法
WO2016070754A1 (zh) * 2014-11-04 2016-05-12 钱春香 生物磷酸盐和碳酸盐复合胶凝材料固结松散砂颗粒的方法
CN106145732A (zh) * 2016-06-28 2016-11-23 东南大学 使用弱酸加速微生物矿化碱性废弃物制备建材制品的方法
CN114751685A (zh) * 2022-05-11 2022-07-15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基于micp原理的生态固炭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718445A (zh) 一种尾砂生物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66592B (zh) 一种利用磷酸盐矿化菌固结松散砂颗粒的方法
CN105714765B (zh) 一种微生物低温注浆固土方法
CN101302484B (zh) 利用微生物修复水泥基材料裂缝方法及培养液和修复营养液
CN101644047A (zh) 利用微生物矿化作用胶结松散砂粒的方法
CN108761044B (zh) 一种负压环境下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固化砂土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07382119B (zh) 一种生物砂浆制备方法及其装置
CN105481469B (zh) 一种基于微生物矿化诱导技术制备固体废弃物建材制品的方法
CN109320192A (zh) 一种微生物改性充填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8531433B (zh) 一种固化土壤的芽孢杆菌菌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0596319C (zh) 一种利用碳酸盐矿化菌固化土壤的方法
CN106284280B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制备碳酸钙固化砂土的方法
CN102531432A (zh) 微生物胶凝材料及利用其胶结砂粒形成菱镁矿的方法
CN104446324B (zh) 生物磷酸盐和碳酸盐复合胶凝材料固结松散砂颗粒的方法
CN112322519B (zh) 一种用于生物矿化的微生物复合菌群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01265449A (zh) 一种藻类细胞快速高密度培养方法
CN111827258A (zh) 一种有机物联合植物脲酶加固土体的方法
CN110813979A (zh) 一种利用微生物技术实现氰化尾渣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CN114772968B (zh) 一种生物碳酸钙均匀强化再生骨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015824A (zh) 一种软黏土微生物固化剂、在软黏土固化中的应用及应用方法
CN103725288B (zh) 一种利用碳酸酐酶微生物固结土壤的试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1376900B (zh) 一种恒化高密度培养趋磁细菌高产磁小体的方法
CN103232966B (zh) 耐中高温产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原生质体融合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03194416A (zh) 一种浓香型白酒窖泥己酸菌增殖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88788A (zh) 一种促进地衣芽胞杆菌高产聚谷氨酸钠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