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3187B - 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 - Google Patents

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3187B
CN102523187B CN201110431033.8A CN201110431033A CN102523187B CN 102523187 B CN102523187 B CN 102523187B CN 201110431033 A CN201110431033 A CN 201110431033A CN 102523187 B CN102523187 B CN 1025231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modulating
buffer area
demodulation
spatial cach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3103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3187A (zh
Inventor
董宇
梁景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310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31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3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1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31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31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其中所述解码方法包括: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对所述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其中,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不同CW的缓存区,每个对应于指定CW的缓存区分别存储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包括:分别从所述对应于CW的缓存区读取足以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本技术方案节省了用户设备中基带芯片内的缓存空间。

Description

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演进,它改进并增强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00Mbit/s和上行150Mbit/s的峰值速率,同时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与3G相比,LTE具有通信速率高、频谱利用率高、无线网络时延低、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的优势。然而LTE的实现对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提高终端内基带芯片处理下行信道中业务数据的解调能力以及对解调数据的解码能力,同时又要尽可能节省基带芯片内的存储空间。
参考图1所示的现有TD-LTE系统中PDSCH信道的处理流程的示意框图。如图1所示,首先,用户设备对接收到的每个OFDM符号经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处理器11后形成FFT变换数据,并将FFT变换数据存储于FFT缓存区12;然后,经过RE数据解复接器13进行解复接,即从FFT变换数据中提取承载于该用户设备的PDSCH信道的资源粒子(RE,Resource Element)数据,同时通过信道估计(CHE,Channel Estimation)模块14从接收信号中提取信道参数,为每个OFDM符号输出匹配的信道估计结果存至CHE缓存区15;接着,通过MIMO解调器16对RE数据进行解调得到解调数据(通常为软比特数据)后存至PDSCH缓存空间17,待PDSCH缓存空间17中累积的软比特数据达到一个子帧后,启动前向纠错(FEC,Forward ErrorCorrection)解码器18进行解码,整个解码过程包括解扰181、解速率匹配18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183(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信道解码184、校验码解码185等过程。
也就是说,PDSCH信道的FEC解码是以子帧为单元处理的,在实际应用中,MIMO解调器16与之后的前向纠错解码器18之间形成以子帧为单位的流水线(PipeLine)关系,即当前子帧的MIMO解调与上一子帧的前向纠错解码并行处理,所以在PDSCH缓存空间17中需要缓存两个子帧的软比特数据,从而占用非常大的基带芯片上内存。
更多关于PDSCH信道的解调与解码的技术方案可以参考公开号为US2011085458A1的发明名称为“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EfficientDecoding”(下行链路控制信息的高效解码)的美国专利申请文件,仍旧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节省了用户设备中基带芯片内的缓存空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用于对下行信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解调,包括: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并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直至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暂停解调RE数据;当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恢复解调RE数据,并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其中,所述RE数据包含调制在多个码字CW上的信息,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CW的缓存区,所述解调数据包括多个分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所述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包括:将所述多个分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分别存至对应于CW的缓存区。
可选地,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暂停解调RE数据是指:所述缓存空间中只要有一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暂停解调RE数据。
可选地,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恢复解调RE数据是指: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每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都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恢复解调RE数据。
可选地,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
可选地,所述缓存区的个数为2个或者4个。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定量大于或等于1。
可选地,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
可选地,在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的资源粒子RE数据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OFDM符号中与所述下行信道对应的RE数据以及与所述OFDM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数据。
可选地,所述通信系统为TD-LTE系统、所述下行信道为下行共享物理信道PDSCH。
根据上述解调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用于对下行信道的业务数据进行解调,包括:解调单元,用于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解调单元得到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控制所述解调单元暂停解调RE数据;当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控制所述解调单元恢复解调RE数据,并控制所述存储单元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其中,所述RE数据包含调制在多个码字CW上的信息,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CW的缓存区,所述解调数据包括多个分别属于多个CW的解调数据,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分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分别存至对应于CW的缓存区。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用于对下行信道中的解调数据进行解码,包括: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对所述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其中,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不同CW的缓存区,每个对应于指定CW的缓存区分别存储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包括:分别从所述对应于CW的缓存区读取足以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
可选地,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
可选地,所述缓存区的个数为2个或者4个。
可选地,所述第二预定量为1-3个。
可选地,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
根据上述解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用于对下行信道的解调数据进行解码,包括:读取单元,用于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其中,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不同CW的缓存区,每个对应于指定CW的缓存区分别存储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所述读取单元用于分别从所述对应于CW的缓存区读取足以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属于该CW解调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上述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以及上述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技术方案提供了通信系统中的解调方法,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并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直至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暂停解调RE数据;当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恢复解调RE数据,并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由于所述RE数据包含调制于多个码字CW上的信息,相应地,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码字CW的缓存区。所述解调数据根据所属的CW存入相应的缓存区中。
基于上述的解调方法,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通信系统中的解码方法,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对所述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由于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CW的缓存区,各个缓存区分别存储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相应地,分别从所述缓存区读取足以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CW解调数据。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缓存区都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这样当缓存区中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时,就可以按照先存先取的顺序逐个读取CB数据中的所有解码数据,并启动解码流程对CB数据进行解码。
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在用户设备的基带芯片中,解调流程不断将RE数据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存入缓存空间中,而解码流程待缓存空间中缓存至少一个CB数据时就开始解码;当缓存空间中已存满解调数据时,解调流程暂停并等待解码流程读取解调数据,而当缓存空间中不满至少一个CB数据时则暂停解码等待解调流程将解调数据存入缓存空间中。
这样在缓存空间中不需要缓存一个子帧的解调数据后才开始解码,只要缓存至少一个CB数据时即可启动解码流程,使得对同一个子帧的解调和解码并行处理,节省了基带芯片中的内存空间。进一步地,由于累积满至少一个CB数据即可开始解码也使得解码时延有所减少,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实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TD-LTE系统中PDSCH信道的处理流程的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TD-LTE帧结构的示意图;
图3b是TD-LTE帧中下行控制信道中一个时隙的无线资源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PDSCH信道的处理流程的示意框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PDSCH信道一个子帧解调方法的具体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PDSCH信道一个子帧解码方法的具体实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和解调装置、解码方法和解码装置以及基带芯片,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在用户设备的基带芯片中,解调流程不断将RE数据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存入缓存空间中,而解码流程待缓存空间中缓存至少一个CB数据时就开始解码;当缓存空间中已存满解调数据时,解调流程暂停并等待解码流程读取解调数据,而当缓存空间中至少不满一个CB数据时则暂停解码等待解调流程将解调数据存入缓存空间中。这样在缓存空间中不需要缓存一个子帧的解调数据后才开始解码,只要缓存至少一个CB数据时即可启动解码流程,使得对同一个子帧的解调和解码并行处理,节省了基带芯片中的内存空间。进一步地,由于累积满至少一个CB数据即可开始解码也使得解码时延有所减少,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实时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2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2,所述解调方法包括:
步骤S11: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并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直至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暂停解调RE数据;
步骤S12:当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恢复解调RE数据,并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系统为TD-LTE系统,所述下行信道为下行共享物理信道PDSCH。在下文的实施例中,以TD-LTE系统中PDSCH的解调方法为例进行描述,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此。
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首先针对TD-LTE帧结构进行描述。如图3a所示的是TD-LTE帧结构的示意图以及图3b所示的是下行控制信道中一个时隙的无线资源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地,如图3a所示,一个无线帧的帧长为Tf=307200Ts=10ms,包括10个子帧,每个子帧的帧长为30720Ts,每个子帧包括2个时隙,每个时隙Tslot=153600Ts。如图3b所示,一个时隙包括个OFDM符号,每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含有个子载波,以一个OFDM符号中的一个子载波为最小的无线资源单位,称为资源粒子RE数据。其中,以及的具体数目可以根据相关通信协议来设定。
下面结合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PDSCH信道的处理流程的示意框图来描述图3所示的解调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在TD-LTE系统中,从基站发送到用户设备的数据主要承载于PDSCH,每个子帧的PDSCH解调由本子帧的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携带的信息来控制。用户设备先解调解码当前子帧的PDCCH,根据PDCCH提供的PDSCH接收信息对PDSCH进行解调。其中对于所述PDCCH的解调解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在TD-LTE系统的PDSCH信道将传输块(TB,Transport block)数据以一个子帧为周期进行调度,每个TB根据通信协议3GPP TS 36.211 V8.7.0的规定分成若干个编码块(CB,Code Block)数据,基站根据每个TB数据传输的MIMO信道情况调度该TB数据的大小和信道编码调制策略。其中,所述MIMO信道情况是指TD-LTE系统的发送天线与接收天线的个数,例如2*2MIMO表示TD-LTE系统中基站(即发送端)包含2个天线,用于收发数据,用户设备(即接收端)包含2个天线,用于收发数据。在空口,最大码字(CW,Code Word)的个数根据发送端的天线数目和接收端的天线数目的最小值确定,对于2*2MIMO,CW的个数为2个,一个CW承载一个TB数据。
每个TB数据(或者说每个CB数据)承载于PDSCH上从基站发送到用户设备,而PDSCH承载于多个OFDM符号上,需要传输的TB数据(或者说CB数据)分配在OFDM符号中的多个资源粒子RE上进行传输,即形成了RE数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解调由PDSCH信道发送来的数据具体包括:
如步骤S11所述: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并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直至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暂停解调RE数据。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在本步骤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OFDM符号中与所述下行信道对应的RE数据以及与所述OFDM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行信道为PDSCH。参考图4,这里与现有技术相类似,所述MIMO解调器26获取所述RE数据与信道估计数据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MIMO解调器26将逐个解调OFDM符号中的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其中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需要说明的是,这里逐个解调的所有OFDM符号都是PDSCH所承载的OFDM符号,其中,PDSCH具体承载哪些OFDM符号则由相关的通信协议规定。
然后,将得到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27。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这里所述缓存空间27分成了多个缓存区,每个缓存区对应于一个CW,如图4中所示的CW缓存区1、CW缓存区2、...、以及CW缓存区n。根据前文所述,由于每个所述RE数据分别属于多个CW,那么这个RE数据经所述MIMO解调器26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同样分别属于多个CW。
因此,MIMO解调器26输出的解调数据将分别存至对应的缓存区。具体来说,属于CW-1的RE数据经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存入CW缓存区1、属于CW-2的RE数据经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存入CW缓存区2、以此类推,属于CW-n的RE数据经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存入CW缓存区n。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根据MIMO信道的情况,所述缓存区的个数为2个或者4个。即,在2*2MIMO情况下,发送端(基站端)有2个天线,接收端(用户设备)也有2个天线,最大CW的个数也有2个,此时所述缓存空间中的对应于CW的缓存区有2个。在4*4MIMO情况下,发送端(基站端)有4个天线,接收端(用户设备)有4个天线,最大CW的个数也有4个,此时所述缓存空间中的对应于CW的缓存区有4个。
然后,直至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暂停解调RE数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是指所述缓存空间中只要有一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时,就暂停解调RE数据。这是因为,通常在用户设备中,分属于各个CW的RE数据是同步并行解调的,而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将分别存至于各个CW对应的缓存区中,因此只要缓存空间中有一个缓存区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时,就需要暂停解调RE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预定量大于或等于1,在实际应用中,通常这个第一预定量的取值可以是一个较大的数值,这样可以减低MIMO解调器26和后接的前向纠错解码器28之间的耦合紧密程度,换句话说,就是当所述第一预定量的数值越大时,MIMO解调器26暂停解调RE数据的次数就越少,这样有利于加强解调和解码之间的连贯性。
接着,如步骤S12所述,当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恢复解调RE数据,并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
具体地,根据上述步骤S11,当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时,所述MIMO解码器26需要暂停解调RE数据,并等待前向纠错解码器28从所述缓存空间中读取解调数据,直到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恢复解调RE数据,并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
这里所述当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是指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每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都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其原因也是因为分属于各个CW的RE数据是同步并行解调的,而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将分别存至于各个CW对应的缓存区中,因此需要每个缓存区都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进一步地,所述MIMO解调器26恢复解调RE数据,并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S11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列举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上述解调方法,在本实例中,假设PDSCH承载的OFDM符号为13个,承载的第一个OFDM符号的序号Symbolfirst=1,最后一个OFDM符号的序号Symbollast=13,缓存空间中的对应于CW的缓存区有2个,所述第一预定量为X个,其中X>=1。结合参考图8所示的是本实例的解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1.1初始化OFDM符号的序号,从所述PDSCH承载的第一个OFDM符号开始,即SymbolNO=Symbolfirst=1。其中,SymbolNO表示承载PDSCH的OFDM符号序号;
步骤1.2根据PDSCH的RE映射依次读取序号为SymbolNO的OFDM符号中的一个RE数据,获取该OFDM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数据;
步骤1.3解调所读取的RE数据,这里所述RE数据包含调制于2个CW上的信息,解调该RE数据后得到的2个CW的解调数据(软比特解调数据),解调数据根据所属的CW分别存入对应的缓存区中,即属于第一个CW的解调数据存入对应第一个CW的缓存区、属于第二个CW的解调数据存入对应第二个CW的缓存区。(与图中不对应,)
步骤1.4.判断各个CW对应的缓存区中是否都还足以存储X个(X>=1)分属于各个CW的解调数据,若是则跳转到步骤1.6;若否,即只要有1个缓存区不足以存储X个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则跳转到步骤1.5;
步骤1.5.暂停解调RE数据,直到所有缓存区中都分别足以存储X个(X>=1)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时,则进入步骤1.6,否则重复执行步骤1.5;
步骤1.6.判断是否解调完序号为SymbolNO的OFDM符号中所有与PDSCH对应的RE数据,如果是则进入步骤1.7,否则回到步骤1.2继续依次执行;
步骤1.7.SymbolNO=SymbolNO+1,判断是否已解调完所有OFDM符号,即当前SymbolNO是否等于Symbollast+1,如果是则完成了该子帧PDSCH解调,否则回到步骤1.2。
基于上述解调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用于对下行信道的业务数据进行解调。如图5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系统为TD-LTE系统,所述下行信道为下行共享物理信道PDSCH。在下文的实施例中,以TD-LTE系统中PDSCH的解调方法为例进行描述,但在实际应用中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5,所述解调装置3包括:解调单元31、存储单元32以及控制单元33。其中,所述解调单元31用于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所述存储单元32用于将所述解调单元得到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所述控制单元33用于当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控制所述解调单元31暂停解调RE数据;当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控制所述解调单元31恢复解调RE数据,并控制所述存储单元32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
在具体实施例中,由于所述RE数据包含调制于多个码字CW上的信息,因此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CW的缓存区,所述解调数据包括多个分别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所述存储单元32用于将所述多个CW的解调数据分别存至对应的缓存区。进一步地,所述解调装置3还包括:读入单元34用于在所述解调单元31解调所述RE数据之前,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RE映射顺序读入所述OFDM符号中的一个RE数据及与所述下行信道对应的信道估计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是指所述缓存空间中只要有一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时,就暂停解调RE数据。所述当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是指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每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都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恢复解调RE数据。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所述缓存区的个数根据不同的MIMO的信道情况可以为2个或者4个。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
本实施例所述的解调装置3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考上述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上述通信系统中的解调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用于对下行信道中的解调数据进行解码。如图6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参考图6,所述解码方法包括:
步骤S21: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
步骤S22:对所述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
下面继续结合图4所示的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中PDSCH信道的处理流程的示意框图来描述图6所示的解码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步骤S21所述,当所述缓存空间27内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
具体地,与上述解调方法中的实施例相对应的,所述缓存空间27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CW的缓存区,如CW缓存区1、CW缓存区2、...、以及CW缓存区n。各个缓存区分别存储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其中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进一步地,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且根据不同的MIMO信道情况,所述缓存区的个数为2个或者4个。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所述前向纠错解码器28逐个判断各个缓存区中存储的解调数据是否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并且只要其中一个缓存区中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时,就可以分别从所述缓存区读取足以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分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其中,所述第二预定量为1-3个。下面以所述第二预定量为1个进行描述,即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1个CB数据,读取所述缓存空间中构成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
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在TD-LTE系统中,属于一个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将存储在一个CW对应的缓存区中,每个CB数据中包含的解调数据的数量是根据相关的通信协议以及不同的用户设备的相关调制参数预先设定的。所述前向纠错解码器28则根据上述预先设定,当缓存区(例如,CW缓存区1)中已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一个CB数据,则读取构成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
然后判断下一个CW对应的缓存区(例如,CW缓存区2)中已存储的解调数据是否足以构成一个CB数据。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述缓存空间中最后一个CW对应的缓存区(例如,CW缓存区n)的判断,再回到第一个CW对应的缓存区(例如,CW缓存区1)判断,以此类推,直到完成所述缓存空间中所有CW对应的缓存区(即CW缓存区1至CW缓存区n)的判断。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解码方法使得每个CW对应的缓存区已存储的解调数据均匀地被提取,而不会出现其中一个CW对应的缓存区中被连续提取解调数据进行解码,而另一个CW对应的缓存区却一直处于等待被提取解调数据的情况,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各个CW对应的缓存区中解调数据输入的连续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上述以所述第二预定量为1个的实施例,实现当所述第二预定量为2个或者3个时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缓存空间27存储的解调数据不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则所述前向纠错解码器28暂停解码,等待所述MIMO解调器26继续解调RE数据,并将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存入所述缓存空间27中,直到所述缓存空间27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再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
然后,如步骤S22所述,对所述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
具体地,继续参考图4,根据上述步骤S21读取的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所述前向纠错解码器28将分别对每个CB数据进行解码,具体解码过程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的描述,即包括解扰281、解速率匹配28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283、信道解码284、校验码解码285等过程。上述各个过程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在此不作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本技术方案以编码块CB数据为单位进行解码后,需要进行校验(例如采用循环冗余校验等),经校验正确后还需要将CB数据中的信息码拼接成传输块TB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一个TB数据的各个CB信息码缓存于同一个CW对应的缓存区中,因此,当从一个CW对应的缓存区中提取的CB数据(经校验后只需提取其中的信息码)足以构成一个TB数据时,即可按照一定顺序将这些CB信息码拼接成一个TB数据,其中每个TB数据中所包含的CB信息码的个数以及CB信息码拼接的顺序都是根据相关的通信协议来确定,在此不作赘述。
延续上述解调方法的具体实例来说明上述解码方法,同样地,本实例中PDSCH承载的OFDM符号为13个,缓存空间中的对应于CW的缓存区有2个,所述第一预定量为X个(X>=1)个。此外,在解码方法的实例中,所述第二预定量为1个。结合参考图9所示的是本实例的解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步骤2.1、初始化码字CW的序号,从所述缓存空间中的第一个CW对应的缓存区开始,即CWNO=0,其中CWNO表示CW的序号。另外,再初始化数组CBNO[]={0,0,L 0},其中CBNO[]表示存放每个CW中的各个CB数据的序号的数组,数组长度为CWnum,即CW的个数,本实例中CWnum为2,即初始化数组CBNO[]={0,0},其中,CBNO[CWNO]=0,即CBNO[0]=0,CBNO[1]=0。
步骤2.2、判断该CWNO对应的缓存区内存储的解调数据是否足以构成1个CB数据,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2.3,否则跳转至步骤2.5。
步骤2.3、从该CWNO对应的缓存区内读取一个当前CBNO[CWNO]数据的所有属于该CWNO的解调数据(软比特数据),并对解调数据完成解码(FEC解码)。
步骤2.4、CBNO[CWNO]=CBNO[CWNO]+1。
步骤2.5、CWNO=(CWNO+1)modCWnum
步骤2.6、判断是否已解码完成该CWNO对应的缓存区内存储的所有CB数据,即CBNO[CWNO]是否等于CBnum[CWNO],其中CBnum[]表示存放每个CW承载的CB个数的数组,长度为CWnum,本实施例CBnum[]={9,9},即CBnum[0]=9,CBnum[1]=9。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进入步骤2.7,否则返回到步骤2.2。
步骤2.7、判断是否已读取完所有的CW对应的缓存区内存储的所有CB数据,即所有CW的CBNO[CWNO]是否都等于CBnum[CWNO],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完成该子帧的解码;反之,则返回步骤2.5。
基于上述解码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用于对下行信道的解调数据进行解码。如图7所示的是本发明的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参考图7,所述解码装置4包括:读取单元41和解码单元42。其中,所述读取单元41用于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所述解码单元42用于对所述读取单元41读取的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其中,所述第二预定量为1-3个。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CW的缓存区,各个缓存区分别存储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所述读取单元41用于分别从所述缓存区读取足以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CW的解调数据。其中,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根据MIMO信道的情况,所述缓存区的个数为2个或者4个。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
本实施例所述的解码装置4的具体实施过程可以参考上述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带芯片,所述基带芯片安装于用户设备中,所述基带芯片中包括上述图5所示的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3以及上述图7所示的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4。在实际应用中,在所述解调装置3和所述解码装置4之间还包括缓存空间,所述缓存空间用户存储经所述解调装置3解调RE数据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同时供所述解码装置4从中读取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从而实现所述解调装置3与所述解码装置4之间的并行处理。
进一步地,基于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解调方法以及解码方法,所述解调装置3仍旧以子帧为单位对RE数据进行解调以得到解调数据,并将所述解调数据存入所述缓存空间中各个CW对应的缓存区中;但是,由于所述解码装置4只要在所述缓存空间中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即可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并分别对各个CB数据进行解码,这样可以减少所述缓存空间中存储的解调数据,节省了基带芯片中的缓存空间。
在实际应用中,以TD-LTE系统的Category3手机要求的最大CASE为例,带宽(BW,Bandwidth)=20MHz,资源块的数目(RB Number,Resource BlockNumber)=100,调制和编码方案指标(MCS Index,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 Index)=23,2×2MIMO,码字CW=2(QAM64调制,每个CW承载9个CB数据),一个解调数据(软比特数据)占一个Byte(共8bit)。
依照现有技术,使用以子帧为单位的解码方法需要的缓存空间的缓存空间:100×(3×10+10×12)×6×2×2=360kByte(PDSCH占用的OFDM符号的最大个数为13,其中3个OFDM符号带参考信号(RS,Reference signal),QAM64调制,2×2MIMO,缓存空间为乒乓缓存。
依照本技术方案的解码方法,对不同的解调和解码实现方法需要的缓存区的大小也不同,但至少需要缓存1个CB数据的解码所需最大的软比特数据(解码1个CB数据所需最大软比特数据个数为3×6176),以Category3手机实际实现的系统为例,在缓存空间中只需缓存2.5个CB数据解码所需最大的软比特数据,就可以实现MIMO解调器和FEC解码的并行处理,并满足解码时序要求,这样需要的缓存空间的大小为:2×3×6176×2.5=92.64kByte(2个CW对应的缓存区,2.5个CB数据解码所需的最大软比特数据的数量)。
比较现有技术和本技术方案,根据上述应用实例,缓存空间内存储的解调数据减少了267.36kByte,并且由于本技术方案不需要在缓存空间内缓存满一个子帧的解调数据就可启动解码,因此减少了解码的时延,提高了系统实时性性能。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提供了通信系统中的解调方法,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并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直至所述缓存空间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暂停解调RE数据;当所述缓存空间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解调数据,恢复解调RE数据,并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由于所述RE数据分属于多个码字CW,相应地,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码字CW的缓存区。所述解调数据根据来自不同CW的RE数据解调后存入相应的缓存区中。
基于上述的解调方法,本技术方案还提供了通信系统中的解码方法,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对所述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由于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CW的缓存区,各个缓存区分别存储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相应地,分别从所述缓存区读取足以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缓存区都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这样当缓存区中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时,就可以按照先存先取的顺序逐个读取CB数据中的所有解码数据,并启动解码流程对CB数据进行解码。
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在用户设备的基带芯片中,解调流程不断将RE数据解调后得到的解调数据存入缓存空间中,而解码流程待缓存空间中存满至少一个CB数据时就开始解码;当缓存空间中已存满解调数据时,解调流程暂停并等待解码流程读取解调数据,而当缓存空间中不满至少一个CB数据时则暂停解码等待解调流程将解调数据存入缓存空间中。
这样在缓存空间中不需要缓存一个子帧的解调数据后才开始解码,只要缓存满至少一个CB数据时即可启动解码流程,使得对同一个子帧的解调和解码并行处理,节省了基带芯片中的内存空间。进一步地,由于累积满至少一个CB数据即可开始解码也使得解码时延有所减少,提高了通信系统的实时性。
本发明虽然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25)

1.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用于对下行信道中的业务数据进行解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并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直至所述缓存空间中只要有一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时,暂停解调RE数据;
读取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所述解调数据,并对第二预定量的所述解调数据进行解码;
当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每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都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时,恢复解调RE数据,并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
其中,所述RE数据包含调制在多个码字CW上的信息,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CW的缓存区,所述解调数据包括多个分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包括:将所述多个分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分别存至对应于CW的缓存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区的个数为2个或者4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量大于或等于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的资源粒子RE数据之前还包括:获取所述OFDM符号中与所述下行信道对应的RE数据以及与所述OFDM符号对应的信道估计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为时分同步码分多址的长期演进TD-LTE系统、所述下行信道为下行共享物理信道PDSCH。
8.一种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用于对下行信道的业务数据进行解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解调单元,用于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解调单元得到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
控制单元,用于当所述缓存空间中只要有一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不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时,控制所述解调单元暂停解调RE数据;读取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所述解调数据,并对第二预定量的所述解调数据进行解码;当所述缓存空间中的每个对应于CW的缓存区都足以存储第一预定量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时,控制所述解调单元恢复解调RE数据,并控制所述存储单元将RE数据的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
其中,所述RE数据包含调制在多个码字CW上的信息,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CW的缓存区,所述解调数据包括多个分别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多个分属于不同CW的解调数据分别存至对应于CW的缓存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区的个数为2个或者4个。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定量大于或等于1。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读入单元,用于在所述解调单元解调所述RE数据之前,根据所述下行信道的RE映射顺序读入所述OFDM符号中的一个RE数据及与所述下行信道对应的信道估计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8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为TD-LTE系统、所述下行信道为下行共享物理信道PDSCH。
15.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用于对下行信道中的解调数据进行解码,其特征在于,包括:
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并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
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
对所述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不同CW的缓存区,每个对应于指定CW的缓存区存储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包括:分别从所述对应于CW的缓存区读取足以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区的个数为2个或者4个。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量为1-3个。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
20.一种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用于对下行信道的解调数据进行解码,其特征在于,包括:
读取单元,用于逐个解调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中属于下行信道的资源粒子RE数据以得到解调数据,并将所述解调数据存至缓存空间;当缓存空间存储的解调数据足以构成第二预定量的编码块CB数据,分别读取所述缓存空间内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所有解调数据;
解码单元,用于对所述读取单元读取的第二预定量的CB数据分别进行解码;
其中,所述缓存空间包括多个分别对应于不同CW的缓存区,每个对应于指定CW的缓存区存储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所述读取单元用于分别从所述对应于CW的缓存区读取足以构成各个所述CB数据的属于该CW的解调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区为先进先出FIFO缓存区。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区的个数为2个或者4个。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定量为1-3个。
2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调数据为软比特数据。
25.一种基带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8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调装置以及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系统的解码装置。
CN201110431033.8A 2011-12-20 2011-12-20 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 Active CN1025231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1033.8A CN102523187B (zh) 2011-12-20 2011-12-20 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31033.8A CN102523187B (zh) 2011-12-20 2011-12-20 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3187A CN102523187A (zh) 2012-06-27
CN102523187B true CN102523187B (zh) 2014-07-09

Family

ID=46293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31033.8A Active CN102523187B (zh) 2011-12-20 2011-12-20 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31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14679B (zh) * 2013-08-16 2016-05-18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Lte系统中资源粒子的映射方法与装置
CN111010256B (zh) * 2019-11-28 2022-06-24 中电科思仪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lte-a pdsch信道的解调装置及方法
CN111683028B (zh) * 2020-06-08 2021-08-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数字等报幅cw信号解调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7122A (zh) * 2008-05-23 2008-10-15 清华大学 一种具有主动式缓存管理和复杂度控制功能的视频解码方法
CN101374340A (zh) * 2007-08-23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小区干扰协同的控制信道交织、解交织方法及其装置
CN102271402A (zh) * 2010-06-03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资源的映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67396B2 (en) * 2009-12-15 2013-06-18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ethod of signal to time-spectrum channel resource mapp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40A (zh) * 2007-08-23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小区干扰协同的控制信道交织、解交织方法及其装置
CN101287122A (zh) * 2008-05-23 2008-10-15 清华大学 一种具有主动式缓存管理和复杂度控制功能的视频解码方法
CN102271402A (zh) * 2010-06-03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道中的资源的映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3187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63192B (zh) 一种兼容多种帧格式的mimo通信系统的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3733711B (zh) 用于无线通信的控制信道
CN102025472B (zh) 基站及终端
KR101622955B1 (ko) 다중 입출력 시스템에서 제어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5359440A (zh) 在ue处关于pdsch的高级的干扰消除方法和系统
TR201907700T4 (tr) Programlama modunun gösterimi için kod noktaları kullanarak kontrol kanalı sinyalleşmesi.
CN104365049A (zh) 在无额外参考信号下的控制信道上的发送分集
CN106464442A (zh) 资源指示的处理方法、处理装置、接入点和站点
CN110391870B (zh) 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8123738A (zh) 一种用于动态调度的ue、基站中的方法和设备
US1044064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urbo decoder throttling
KR20160040558A (ko) 데이터를 통신하기 위한 사용자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JP5536187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設定可能なタイムラインを用いる制御情報の伝送
KR20160040557A (ko) 통신 시스템, 인프라 장비 및 방법
CN107659373A (zh) 一种无线通信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2055558A (zh) 传输块分段译码方法、装置和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接收机
CN102523187B (zh) 通信系统的解调方法及装置、解码方法及装置、基带芯片
CN109923812A (zh) 一种用户设备、基站中的用于动态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09155988A (zh) V2v通信方法、装置与终端
CN102571272A (zh) 通信系统中业务数据的接收方法及接收装置、基带芯片
CN106685577B (zh) 一种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及下行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
CN103248454B (zh) 通信系统中的解码方法及解码装置、通信终端
CN107204837A (zh) 一种基于蜂窝网的低延迟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KR20080111393A (ko) 패킷 기반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이의 수신 방법
CN103490870A (zh) 一种频段利用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