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21172B - 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21172B
CN102521172B CN201110373970.2A CN201110373970A CN102521172B CN 102521172 B CN102521172 B CN 102521172B CN 201110373970 A CN201110373970 A CN 201110373970A CN 102521172 B CN102521172 B CN 1025211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hardware
address
hardware interface
back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37397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21172A (zh
Inventor
孟元东
李习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Digital Power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37397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5211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2521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11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211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211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可以灵活地配置硬件地址,并且可分配的硬件地址数量很多。本发明的方法包括: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在接收到地址获取指示后,从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存储模块与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将获取到的硬件地址发送给可插拔模块。本发明实施例主要用于给可插拔模块分配硬件地址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多模块系统中,背板通过硬件接口连接有许多可插拔模块,例如现场可更换单元(Field Replaceable Unit,FRU)等。为各个接入硬件接口的可插拔模块分配唯一的硬件地址,以便在对具体的可插拔模块通信或监控时,通过各个可插拔模块专属的硬件地址查找目标可插拔模块。
传统的硬件地址分配有两种方法,分别采用数字形式和模拟形式。具体的,数字形式的硬件地址分配方法为:在背板的硬件接口上设置多个用于分配硬件地址的引脚,各引脚的信号输出可以为1或0。通过各引脚的数字信号1或0的组合,实现硬件地址的多样化。例如,在每个硬件接口上均设置7个引脚,则可以为27即128个可插拔模块分配专属的硬件地址。模拟形式的硬件地址分配方法为:预先设定电压值与硬件地址的对应关系,然后在每个硬件接口上呈现不同的电压值。可拔插模块检测与之相连的硬件接口上的电压值,通过可插拔模块内部的A/D检测通道确定所检测到的电压值对应的硬件地址,从而由硬件接口对应的电压值识别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在实现上述硬件地址分配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引脚和电阻分压网络都是通过固件实现,在背板上集成之后不允许再次修改,导致不能灵活配置硬件地址的问题;由于引脚成本较高,数量有限,可组合的硬件地址数量较少,而电阻分压网络为了保障准确的识别,对电压的划分精度不能太高,可提供的电压阶级较少,因此可分配的硬件地址很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可以灵活地配置硬件地址,并且可分配的硬件地址数量很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包括:
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
在接收到所述地址获取指示后,从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将获取到的所述硬件地址发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
一种背板,所述背板包含至少一个硬件接口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所述硬件接口与所述存储模块一一对应,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与其对应的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所述背板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地址获取是指后,从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硬件地址发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
一种硬件地址分配系统,包括:可插拔模块和背板;
所述可插拔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相连的硬件接口向所述背板发送地址获取指示,并接收所述背板发送的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所述背板,用于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在接收到所述地址获取指示后,从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将获取到的所述硬件地址发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将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与该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以便可插拔模块从该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将针脚设置为1或0的数字组合,或配置电阻分压网络实现硬件地址分配的技术相比,不用通过固化的器件标示硬件地址,而是将硬件地址写入可擦写的存储模块中,能够灵活的配置和更改硬件地址;并且在很小的存储空间中能够存储冗长地址信息,硬件地址可选择的形式多样,可供分配的硬件地址数量非常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硬件地址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2为一种可插拔模块与硬件接口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一种背板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另一种背板组成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一种硬件地址分配系统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的另一种硬件地址分配系统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101、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
其中,可插拔模块与硬件接口相连,为了便于系统查找到可插拔模块,或与可插拔模块进行通信,需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分配专属的硬件地址。可插拔模块本身具有主动获取硬件地址的功能,可以在接入硬件接口时通过硬件接口项背板发送地址获取指示,以使得背板将对应的硬件地址发送给可插拔模块。
102、在接收到所述地址获取指示后,从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其中,在背板上,每个硬件接口对应设有一个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可以为EEPROM,该存储模块可以集成在背板上,该存储模块的电源可以由对应的可插拔模块提供。例如,如图2所示,该硬件接口为背板上众多硬件接口中的一个,在背板上连接有与该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该存储模块中存储有该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为了实现存储模块与可插拔模块之间的通信,从硬件接口上引出4个用于信号传输的针脚。这4个针脚所传输的信号分别为:VCC(电源正)、GND(电源地)、SDA(数据线)、SCL(时钟线)。通过以上四个针脚可以实现存储模块的供电和数据传输。
103、将获取到的所述硬件地址发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
其中,存储模块中存储有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将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硬件地址信息发送给可插拔模块,以使得可插拔模块将接收到的背板发送的硬件地址作为自身的硬件地址,从而通过该硬件地址与系统通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地址分配方法,将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与该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以便可插拔模块从该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将针脚设置为1或0的数字组合,或配置电阻分压网络实现硬件地址分配的技术相比,不用通过固化的器件标示硬件地址,而是将硬件地址写入可擦写的存储模块中,能够灵活的配置和更改硬件地址;并且在很小的存储空间中能够存储冗长地址信息,硬件地址可选择的形式多样,可供分配的硬件地址数量非常多。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201、预先设定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其中,每个硬件接口对应设有一个硬件地址,可插拔模块可以在任何时候更换,但是当可插拔模块接入到硬件接口上时,需要对可插拔模块分配一个特定的硬件地址,以便通过硬件地址查找对应的可插拔模块,或与可插拔模块通信。最直接的方法为将硬件接口的硬件地址设定为与之相连的可插拔模块的硬件地址。另外,也可以在可插拔模块接入到硬件接口上时,根据可插拔模块携带的信息计算硬件地址,还可以通过人工将硬件地址分配给所述可插拔模块。
另外,每个背板在出厂或预设置时都已经配置好各个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而当多个背板并联构成一个整体的系统时,会产生硬件地址冲突。通过本发明提供的硬件地址分配方法,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硬件地址信息是可以反复擦写的,因此通过重新配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硬件地址便可避免硬件地址冲突的问题。
具体的,多个系统并联时硬件地址的分配方法可以为:将系统1与系统2共同连接到同一个监控模块上。监控模块向系统1和系统2上的每一个硬件接口均广播地址查询消息,并接收各个硬件接口所连接的可插拔模块反馈回来的硬件地址消息,根据接收到的硬件地址消息判断系统1与系统2中是否存在硬件地址冲突,哪些模块之间存在硬件地址冲突。然后,根据人工设定或根据可插拔模块的软件信息重新设定硬件地址重复的可插拔模块对应的存储模块中的存储信息。将该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硬件地址替换成重新设定的硬件地址,避免硬件地址冲突,实现系统1与系统2的并联。
202、将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
其中,通过步骤201已经计算或设定了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为了便于可插拔模块获取该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预先将已设定的硬件地址存储在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因为背板上存储模块的使用者是可拔插模块,所以该存储模块可以被认为是可拔插模块内部电路的外延。通过这种将硬件地址的使用者和硬件地址的存储模块相分离的方案,使得背板上的存储模块中存储的信息不会因为更换可拔插模块而改变,从而非常合适用来存储硬件地址。
可以理解的是,该存储模块可以为各种形式的具备存储功能的装置,该存储模块的容量大小也不受限定,很小的存储空间便可存储一个很大规模的硬件地址,因此存储模块对于硬件地址的存储是绰绰有余的。存储模块中还可以存储其他的信息,若对存储模块有其他特殊要求,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存储模块的类型和容量大小。因此,不仅可以实现灵活的硬件地址需求,还可以存储其它重要的产品信息。
203、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
204、在接收到所述地址获取指示后,从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205、将获取到的所述硬件地址发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由于可插拔模块自身携带的软件信息一般具有随机性,在同一个系统中不容易有重复,为了提高给每个可插拔模块分配的硬件地址的随机性,避免硬件地址冲突,步骤201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提供的步骤206和207组成的方法。具体的,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206、获取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携带的软件信息,并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计算所述可插拔模块对应的软件地址。
其中,可插拔模块携带的软件信息可以为可插拔模块的产品号、序列号等等,也可以为可插拔模块对应的其他信息。通过可插拔模块携带的软件信息计算该可插拔模块的软件地址,可以在背板上通过具体的计算设备自动完成,也可以通过人工计算完成。
207、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软件地址设定为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其中,由于软件地址可以因产品型号等诸多因素而变化,将可插拔模块的软件地址作为硬件地址,可以提高硬件地址的随机性,避免同一个系统中的硬件地址冲突。
需要说明的是,可插拔模块的硬件地址的设定,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上方法,还可以选择其他的编号、日期、流水线号等等信息进行硬件地址的计算,本发明对硬件地址的长度、形式和计算依据均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为了提高存储模块的利用效率,可以在每个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存储其他的可用信息,以便背板或其他设备从各个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可用信息,既能丰富存储模块的功能,又可以有助于背板上其他信息的记录和存储。具体的,可以在将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之后,或在其他适宜的时刻将相关信息写入到存储模块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208、将现场可更换单元FRU信息、背板信息和/或硬件接口信息写入所述存储模块中。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每个硬件接口设置的存储模块,除了用于存储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信息之外,还可以用于其它信息的储存。例如:可拔插模块的FRU信息、背板的相关信息、背板可支持的可拔插模块信息等等。例如,在服务器电源领域,每个模块都需要一个FRU信息储存载体,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便可以作为这样一个信息存储载体,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轻松达到目的。存储模块中可存储的信息类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上种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内容,具体信息内容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209、接受所述可插拔模块和监控模块对所述现场可更换单元FRU信息、背板信息和/或硬件接口信息的查询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部分步骤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实施例1中对应内容,本发明实施例这里将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地址分配方法,将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与该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以便可插拔模块从该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将针脚设置为1或0的数字组合,或配置电阻分压网络实现硬件地址分配的技术相比,不用通过固化的器件标示硬件地址,而是将硬件地址写入可擦写的存储模块中,能够灵活的配置和更改硬件地址;并且在很小的存储空间中能够存储冗长地址信息,硬件地址可选择的形式多样,可供分配的硬件地址数量非常多。
并且,可存储模块除了可以用于存储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之外,还可以用于存储其他相关信息,以便可插拔模块、背板或监控模块的查询,为背板提供了更加便捷和丰富的存储功能。
实施例3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板,所述背板包含至少一个硬件接口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所述硬件接口与所述存储模块一一对应,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与其对应的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如图6所示,所述背板包括:接收模块31、获取模块32、发送模块33。
接收模块31,用于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
获取模块32,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31接收到所述地址获取是指后,从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发送模块33,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32获取到的所述硬件地址发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
进一步的,如图7所示,该背板还可以包括:设定模块34、第一写入模块35。
设定模块34,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31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之前,预先设定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第一写入模块35,用于将所述设定模块34设定的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
进一步的,所述设定模块34可以包括:计算子模块341、设定子模块342。
计算子模块341,用于获取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携带的软件信息,并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计算所述可插拔模块对应的软件地址。
设定子模块342,用于将所述计算子模块341计算得到的所述软件地址设定为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进一步的,该背板还可以包括:第二写入模块36、查询模块37。
第二写入模块36,用于在所述第一写入模块35将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之后,或在其他恰当的时间,将现场可更换单元FRU信息、背板信息和/或硬件接口信息写入所述存储模块中。
查询模块37,用于接受所述可插拔模块和监控模块对所述现场可更换单元FRU信息、背板信息和/或硬件接口信息的查询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模块的成本较低,且可靠性高,背板连接的可拔插模块数量可以不断增大。而现有技术中的硬件地址分配方案,在背板扩展到较大规模的时候,为了提供更多的针脚以便实现1或0的组合,背板的硬件接口都需要变大,这会增加背板和可插拔模块的成本。相对于背板和可插拔模块因为接口变大而增加的成本而言,一个低端的存储器件的成本要低的多。而且,由于背板和可插拔模块之间采用通信的方式来获取储存器件的地址,本身的可靠性可以做的很高,可以通过复杂的滤波算法来加强通信的可靠性。而现有的I/O检测、模拟电压值检测等方案都容易受到干扰,尤其是模拟电压值的检测,在干扰下可能错误地识别硬件接口的硬件地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背板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系统部分的对应内容,本发明实施例这里将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硬件地址分配系统,包括:可插拔模块41和背板42。如图8所示,背板42上的m个硬件接口对应有m个存储模块,m个可插拔模块41对应地连接在m个硬件接口上,其中m大于或等于1,存储模块、硬件接口与可插拔模块是一一对应的。
所述可插拔模块41,用于通过与所述可插拔模块41相连的硬件接口向所述背板42发送地址获取指示,并接收所述背板42发送的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所述背板42,用于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41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在接收到所述地址获取指示后,从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将获取到的所述硬件地址发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41。
其中,背板42上可以有至少一个硬件接口,每个硬件接口对应有一个存储模块,将预先设定的该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该存储模块中。每一个硬件接口上都有一个对应的存储模块,每个存储模块都存储着对应硬件接口的硬件地址信息,且存储模块中存储的信息是可配置的,可以根据背板和系统的组成情况灵活改变,实现为每个硬件接口都分配一个不重复的硬件地址。因为理论上存储模块只需要很小的存储空间,就可以不限制硬件地址的大小和形式,硬件地址的扩展就没有瓶颈了,系统中可插拔模块的数量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增加。
进一步的,如图9所示,该硬件地址分配系统包含一个监控模块43和N个背板42,所述监控模块43通过同一根通信总线与每个背板42相连,该硬件地址分配系统还包括:
监控模块43,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向所述背板42发送监控信号,并根据所述背板42反馈的状态信息确定各背板42的硬件工作状态和执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背板42还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43发送的监控信号,并通过该所述通信总线将与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和/或所述可插拔模块41的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监控模块43。
所述可插拔模块41还用于,将所述可插拔模块41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背板42。
其中,图9是N个系统相并联构成一个总系统的示意图。例如,在出厂后,或在各个系统相互独立的时候,系统1和系统2的硬件地址配置完全相同。为了能够实现系统1与系统2的并联,必须保证并联系统上的硬件地址不冲突。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硬件地址分配技术,可灵活配置各个硬件接口的硬件地址,从而可以通过重新配置硬件地址实现系统1和系统2的并联。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硬件地址分配系统中部分功能模块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实施例1、实施例2以及实施例3背板部分的对应内容,本发明实施例这里将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板及硬件地址分配系统,将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与该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以便可插拔模块从该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将针脚设置为1或0的数字组合,或配置电阻分压网络实现硬件地址分配的技术相比,不用通过固化的器件标示硬件地址,而是将硬件地址写入可擦写的存储模块中,能够灵活的配置和更改硬件地址;并且在很小的存储空间中能够存储冗长地址信息,硬件地址可选择的形式多样,可供分配的硬件地址数量非常多。
并且,系统的硬件地址可灵活配置,可以把多个子系统的通信总线直接连接到同一个监控模块(Monitor)。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增加监控节点的方式,为每个子系统都配置一个监控模块,规避子系统之间的硬件地址冲突的技术相比,能够节省至少一个监控模块,降低系统成本。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硬盘或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硬件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与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携带的软件信息,并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计算所述可插拔模块对应的软件地址;
将计算得到的所述软件地址设定为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将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一一对应;
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
在接收到所述地址获取指示后,从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将获取到的所述硬件地址发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
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现场可更换单元FRU信息、背板信息和/或硬件接口信息写入所述存储模块中;
接受所述可插拔模块和监控模块对所述现场可更换单元FRU信息、背板信息和/或硬件接口信息的查询操作。
2.一种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含至少一个硬件接口和至少一个存储模块,所述硬件接口与所述存储模块一一对应,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与其对应的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所述背板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
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地址获取指示后,从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获取硬件地址,其中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所在的背板相连,并存储有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所述存储模块与所述硬件接口一一对应;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硬件地址发送给所述可插拔模块;
设定模块,用于在所述接收模块通过硬件接口接收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发送的地址获取指示之前,预先设定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第一写入模块,用于将所述设定模块设定的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
所述设定模块包括:
计算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硬件接口相连的可插拔模块携带的软件信息,并根据所述软件信息计算所述可插拔模块对应的软件地址;
设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计算子模块计算得到的所述软件地址设定为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所述背板还包括:
第二写入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写入模块将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存储在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存储模块中之后,将现场可更换单元FRU信息、背板信息和/或硬件接口信息写入所述存储模块中;
查询模块,用于接受所述可插拔模块和监控模块对所述现场可更换单元FRU信息、背板信息和/或硬件接口信息的查询操作。
3.一种硬件地址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插拔模块;以及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板;
所述可插拔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可插拔模块相连的硬件接口向所述背板发送地址获取指示,并接收所述背板发送的所述硬件接口对应的硬件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件地址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地址分配系统包含一个监控模块和多个背板,所述监控模块通过同一根通信总线与每个背板相连,该硬件地址分配系统还包括:
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向所述背板发送监控信号,并根据所述背板反馈的状态信息确定各背板的硬件工作状态和执行相应的操作;
所述背板还用于,接收所述监控模块发送的监控信号,并通过该所述通信总线将与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信息和/或所述可插拔模块的状态信息反馈给所述监控模块;
所述可插拔模块还用于,将所述可插拔模块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所述背板。
CN201110373970.2A 2011-11-22 2011-11-22 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 Active CN1025211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3970.2A CN102521172B (zh) 2011-11-22 2011-11-22 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373970.2A CN102521172B (zh) 2011-11-22 2011-11-22 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1172A CN102521172A (zh) 2012-06-27
CN102521172B true CN102521172B (zh) 2015-07-08

Family

ID=46292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373970.2A Active CN102521172B (zh) 2011-11-22 2011-11-22 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211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8151B (zh) * 2019-09-23 2021-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及硬件地址配置方法
CN114443445B (zh) * 2021-12-31 2024-05-2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硬盘点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049070B (zh) * 2022-05-30 2023-11-1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模组识别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8022A (zh) * 2004-06-11 2005-12-14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分配通信端口地址的系统
CN1859251A (zh) * 2006-01-26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单元互连的方法
US7159061B2 (en) * 2003-12-23 2007-01-02 Agere Systems Inc. Link layer device with configurable address pin allocation
CN101499961A (zh) * 2008-01-28 2009-08-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服务器以及管理刀片地址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59061B2 (en) * 2003-12-23 2007-01-02 Agere Systems Inc. Link layer device with configurable address pin allocation
CN1708022A (zh) * 2004-06-11 2005-12-14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自动分配通信端口地址的系统
CN1859251A (zh) * 2006-01-26 2006-11-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通信单元互连的方法
CN101499961A (zh) * 2008-01-28 2009-08-0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刀片服务器以及管理刀片地址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21172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2655B (zh) 数据写入及读取方法
CN102129274B (zh) 服务器、服务器组件及控制风扇转速方法
CN106873725A (zh) 元件承载装置、转换板以及刷新快取存储器的方法
CN104915317A (zh) 用于识别存储器件的装置及用于识别预定从属组件的方法
CN108363581B (zh) 集成电路芯片的数据写入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2521172B (zh) 硬件地址分配方法、背板及系统
EP2688258B1 (en) Single board communication method, system and single board
CN103970578A (zh) 主从mcu升级方法
CN104407983A (zh) 一种用于电量模块的modbus地址重映射方法
CN103828332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控制器和机柜
KR20130142865A (ko) 능동 케이블 관리
CN107112043A (zh) 支持不同类型的存储器装置
CN104298583A (zh) 基于基板管理控制器的主板管理系统及方法
US739829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a shared bus for video communications
CN106775472A (zh) 一种控制器缓存方法、存储控制器及多控制器存储系统
CN103326887A (zh) 一种接口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505877A (zh) 一种电池管理单元的地址标定方法及装置
CN107067995A (zh) 一种灯板的管理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99177A (zh) 一种i2c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610643A (zh) 一种云计算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03840991A (zh) I2c总线架构及地址管理方法
CN105335679A (zh) 一种序列号的写入方法及装置
CN101425929B (zh) 一种板号表分配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1420307B (zh) 扩展微型电信计算架构的方法和系统
CN100485404C (zh) 试验装置及测试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1

Address after: 518043 No. 01, 39th floor, building a, antuoshan headquarters building, No. 33, antuoshan Sixth Road, Xiang'an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awei Digital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Bantian, Longgang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uawei Technology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