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9163B - 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Google Patents
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519163B CN102519163B CN201110447502.5A CN201110447502A CN102519163B CN 102519163 B CN102519163 B CN 102519163B CN 201110447502 A CN201110447502 A CN 201110447502A CN 102519163 B CN102519163 B CN 1025191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wly
- increased
- generator
- communicated
- solu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7—Relating to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technolog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62—Absorption based systems
Landscapes
- Sorption 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属热泵技术领域。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发生器和冷凝器完成溶液的高温驱动发生过程,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和第二吸收器完成溶液的余热双效驱动发生器过程,第一吸收器和冷凝器对外供热,蒸发器提取余热,第二吸收器向冷却介质放热,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低温余热利用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当余热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具有较大的温差时,应对溶液的余热驱动发生过程采用双效流程,以提高余热资源的利用率。当余热驱动发生流程是以发生器和吸收器组合为完成部件——余热加热溶液释放冷剂蒸汽向对应的吸收器提供以完成余热温度的降低——时,余热驱动的不同具体双效流程与其它流程之间应该有合理的对接,以得到合理的系列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具体发明内容分项阐述如下:
1.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三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之后与第三发生器经第三溶液泵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和蒸发器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和蒸发器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3.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三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第一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和蒸发器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4.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3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第一溶液泵增设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之后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后新增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5.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后新增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6.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2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后新增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7.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3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后新增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8.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节流阀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和第三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后新增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9.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2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节流阀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后新增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0.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3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节流阀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后新增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1.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3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蒸发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将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2.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3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蒸发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将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3.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3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有浓溶液管路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将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4.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3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有浓溶液管路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将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连通,将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调整为蒸发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新增吸收-蒸发器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5.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2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冷凝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连通,新增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和新增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6.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3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冷凝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连通,新增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和新增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7.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5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将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将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调整为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8.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6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将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将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调整为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9.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2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0.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3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连通,新增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1.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9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将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将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调整为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2.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20项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将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将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发生器连通调整为新增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3.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9—22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第一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连通,新增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新增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4.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9—22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第一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连通,新增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将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调整为冷凝器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与新增冷凝器连通,新增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5.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9-22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节流阀,冷凝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6.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9-22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冷剂液泵,蒸发器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与第一吸收器连通后第一吸收器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7.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3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和新增第二节流阀,第一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连通,新增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与冷凝器或蒸发器连通,新增冷凝器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8.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3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新增第二节流阀、新增第二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泵,新增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泵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第二发生器连通,新增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新增吸收器连通,新增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连通,新增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或蒸发器连通,新增第二发生器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和新增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9.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28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新增第二发生器与外部连通的驱动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第三节流阀,第一发生器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第二发生器连通后新增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三节流阀与新增冷凝器连通——第一发生器向新增第二发生器提供冷剂蒸汽作驱动热介质,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30.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29项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二节流阀,增加冷剂液泵,将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第二吸收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与蒸发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1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2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3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4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5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6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7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8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8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9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9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0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10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1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11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2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12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3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13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4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14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5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15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6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16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17是依据本发明所提供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第17种结构和流程示意图。
图中,1-第一发生器,2-第二发生器,3-第三发生器,4-第一吸收器,5-第二吸收器,6-第一溶液泵,7-第二溶液泵,8-第三溶液泵,9-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1-冷凝器,12-蒸发器,13-第一节流阀,14-第二节流阀,15-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6-冷剂液泵;A-新增发生器,B-新增溶液热交换器,C-新增节流阀,D-新增溶液泵,E-新增吸收-蒸发器,F-新增冷剂液泵,G-新增吸收器,H-新增冷凝器,I-新增第二发生器,J-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K-新增第二溶液泵,L-新增第二节流阀,M-新增第三节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要说明的是,在结构和流程的表述上,非必要情况下不重复进行;对显而易见的流程不作表述。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
图1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它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三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之后与第三发生器3经第三溶液泵8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冷凝器11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蒸发器12连通,蒸发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和蒸发器12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和冷凝器11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第二吸收器4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二吸收器5、吸收来自第三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和冷剂液并放热于冷却介质,第二吸收器5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进入第一发生器1,驱动热介质流经第一发生器1、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11提供冷剂蒸汽,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分别进入第二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3,余热介质流经第二发生器2、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三发生器3提供冷剂蒸汽——第二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冷剂蒸汽流经第三发生器3、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二吸收器5提供冷剂蒸汽,流经第三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再经第二节流阀14节流进入第二吸收器5,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第一溶液泵7之后与第三发生器3经第三溶液泵8之后的浓溶液汇合、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一吸收器4,冷凝器11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11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13节流进入蒸发器12、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进入第一吸收器4的冷剂蒸汽被来自第二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3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2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它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冷凝器11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蒸发器12连通,蒸发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和蒸发器12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和冷凝器11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第二吸收器4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二吸收器5、吸收来自第三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和冷剂液并放热于冷却介质,第二吸收器5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进入第一发生器1,驱动热介质流经第一发生器1、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11提供冷剂蒸汽,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进入第二发生器2,余热介质流经第二发生器2、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三发生器3提供冷剂蒸汽——第二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进入第三发生器3,冷剂蒸汽流经第三发生器3、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二吸收器5提供冷剂蒸汽,流经第三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再经第二节流阀14节流进入第二吸收器5,第三发生器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一吸收器4、吸收来自蒸发器12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冷凝器11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11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13节流进入蒸发器12、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3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它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三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8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三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冷凝器11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蒸发器12连通,蒸发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和蒸发器12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和冷凝器11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第二吸收器4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进入第二吸收器5、吸收来自第三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和冷剂液并放热于冷却介质,第二吸收器5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进入第一发生器1,驱动热介质流经第一发生器1、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11提供冷剂蒸汽,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进入第三发生器3,第三发生器3的浓溶液经第三溶液泵8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进入第二发生器2,余热介质流经第二发生器2、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三发生器3提供冷剂蒸汽——第二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冷剂蒸汽流经第三发生器3、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第二吸收器5提供冷剂蒸汽,流经第三发生器3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再经第二节流阀14节流进入第二吸收器5,第二发生器2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一吸收器4、吸收来自蒸发器12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冷凝器11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冷凝器11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13节流进入蒸发器12、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4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1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第一溶液泵6增设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之后与第一发生器1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
②流程上,第二吸收器5的部分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6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新增发生器A,第一发生器1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冷剂蒸汽流经新增发生器A、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11提供冷剂蒸汽,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的浓溶液汇合,流经新增发生器A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再经新增节流阀C节流进入冷凝器11,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5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2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将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
②流程上,第二吸收器5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第一发生器1,第一发生器1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新增发生器A,冷剂蒸汽流经新增发生器A、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11提供冷剂蒸汽,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进入第二发生器2,流经新增发生器A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再经新增节流阀C节流进入冷凝器11,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6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节流阀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
②流程上,第二吸收器5的稀溶液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进入新增发生器A,第一发生器1产生的冷剂蒸汽提供给新增发生器A作驱动热介质,冷剂蒸汽流经新增发生器A、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11提供冷剂蒸汽,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第一发生器1,第一发生器1的浓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进入第三发生器3,流经新增发生器A的冷剂蒸汽放热成冷剂液、再经新增节流阀C节流进入冷凝器11,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7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2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蒸发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将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蒸发器1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F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
②流程上,第三发生器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7、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第一吸收器4、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E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一吸收器4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新增吸收-蒸发器E、吸收来自蒸发器12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E的冷剂液,新增吸收-蒸发器E的稀溶液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二吸收器5;蒸发器12的冷剂液分成两路——第一路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蒸发器E提供,第二路经新增冷剂液泵F加压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E、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8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2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将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冷凝器11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
②流程上,第三发生器3的浓溶液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下新增吸收-蒸发器E、吸收来自蒸发器12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E的冷剂液,新增吸收-蒸发器E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第一吸收器4、吸收来自新增吸收-蒸发器E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第一吸收器4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进入第二吸收器5;冷凝器11的冷剂液分成两路——第一路经第一节流阀11节流进入蒸发器12、吸收余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蒸发器E提供,第二路经第二节流阀14节流后再流经新增吸收-蒸发器E、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第一吸收器4提供,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9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3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4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冷凝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后第一吸收器4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G和新增冷凝器H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新增吸收器G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新增发生器A,驱动热介质流经新增发生器A、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新增冷凝器H提供冷剂蒸汽,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新增吸收器G、吸收来自第一吸收器4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新增冷凝器H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新增冷凝器H的冷剂液经新增节流阀C节流后再流经第一吸收器4、吸热成冷剂蒸汽并向新增吸收器G提供,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10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9所示的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将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调整为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11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2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吸收器G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G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第一发生器1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新增吸收器G、被来自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吸收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新增吸收器G的稀溶液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新增发生器A,驱动热介质流经新增发生器A、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冷凝器11提供冷剂蒸汽,新增发生器A的浓溶液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进入新增吸收器G,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12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11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第一发生器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蒸发器12连通,将冷凝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蒸发器12连通调整为冷凝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发生器1产生的冷剂蒸汽分别向新增冷凝器H和新增吸收器G提供,冷凝器11的冷剂液经第一节流阀13节流进入新增冷凝器H,新增冷凝器H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新增冷凝器H的冷剂液经新增节流阀C节流进入蒸发器12,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13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11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4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冷剂液泵,蒸发器1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F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后第一吸收器4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H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14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5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和新增第二节流阀,第一发生器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L与冷凝器11连通,新增冷凝器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15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①结构上,在图5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新增第二节流阀、新增第二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泵,新增发生器A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吸收器G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泵K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J与新增第二发生器I连通,新增第二发生器I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J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第二发生器I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L与冷凝器11连通,新增第二发生器I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G和新增冷凝器H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
②流程上,新增发生器A产生的冷剂蒸汽分别向冷凝器11和新增吸收器G提供,新增吸收器G的稀溶液经新增第二溶液泵K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J进入新增第二发生器I,驱动热介质流经新增第二发生器I、加热进入其内的溶液释放并向新增冷凝器H提供冷剂蒸汽,新增第二发生器I的浓溶液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J进入新增吸收器G、吸收来自新增发生器A的冷剂蒸汽并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新增冷凝器H的冷剂蒸汽放热于被加热介质成冷剂液,新增冷凝器H的冷剂液经新增第二节流阀L进入冷凝器11,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16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15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新增第二发生器I与外部连通的驱动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第三节流阀,第一发生器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第二发生器I连通后新增第二发生器I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三节流阀M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第一发生器向新增第二发生器提供冷剂蒸汽作驱动热介质,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图17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这样实现的:
在图2所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二节流阀,增加冷剂液泵,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12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本发明技术可以实现的效果——本发明所提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具有如下的效果和优势:
(1)提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流程合理,能够提高对余热资源的利用率。
(2)提出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覆盖范围广,进一步丰富了吸收式热泵种类和流程,具有很好的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可更好地实现热泵供热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相互匹配。
(3)利用本发明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能够扩大吸收式热泵的温度工作区间,扩展和丰富了吸收式热泵的应用范围。
Claims (30)
1.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三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3)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之后与第三发生器(3)经第三溶液泵(8)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再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第三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冷凝器(11)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蒸发器(12)连通,蒸发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和蒸发器(12)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和冷凝器(11)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第三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冷凝器(11)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蒸发器(12)连通,蒸发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和蒸发器(12)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和冷凝器(11)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3.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主要由第一发生器、第二发生器、第三发生器、第一吸收器、第二吸收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三溶液泵、第一溶液热交换器、第二溶液热交换器、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冷凝器、蒸发器、第一节流阀和第二节流阀所组成;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第三发生器(3)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8)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7)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第二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第二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第三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第三发生器(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冷凝器(11)还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蒸发器(12)连通,蒸发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第一发生器(1)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发生器(2)和蒸发器(12)还分别有余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一吸收器(4)和冷凝器(11)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5)还有冷却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4.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第一溶液泵(6)增设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之后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的浓溶液管路汇合,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5.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将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3)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6.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将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一一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7.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节流阀,将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8.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节流阀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之后分别与第二发生器(2)和第三发生器(3)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9.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节流阀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2)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0.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节流阀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5)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泵(6)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发生器(1)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和第一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后新增发生器(A)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冷凝器(11)连通——第一发生器产生的冷剂蒸汽作为新增发生器的驱动热介质,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1.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蒸发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将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蒸发器(1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F)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2.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蒸发器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将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冷凝器(11)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3.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剂液泵、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将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蒸发器(1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F)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4.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蒸发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有浓溶液管路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连通,将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调整为蒸发器(1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冷凝器(11)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新增吸收-蒸发器(E)连通后新增吸收-蒸发器(E)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5.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4)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冷凝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后第一吸收器(4)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G)和新增冷凝器(H)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6.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4)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冷凝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新增溶液泵和新增节流阀,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后第一吸收器(4)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G)和新增冷凝器(H)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7.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将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调整为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8.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6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将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调整为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19.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吸收器(G)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G)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0.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溶液泵,将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调整为第一发生器(1)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吸收器(G)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冷凝器(11)连通,新增发生器(A)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G)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1.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将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调整为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2.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20所述的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将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第一吸收器(4)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5)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将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溶液泵(D)和新增溶液热交换器(B)与新增发生器(A)连通调整为新增吸收器(G)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一溶液热交换器(10)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3.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9-22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第一发生器(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蒸发器(12)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4.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9—22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和新增节流阀,第一发生器(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蒸发器(12)连通,将冷凝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蒸发器(12)连通调整为冷凝器(11)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一节流阀(13)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5.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9-22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4)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节流阀,冷凝器(11)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C)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后第一吸收器(4)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H)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6.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9—22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一吸收器(4)与外部连通的被加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冷剂液泵,蒸发器(12)增设冷剂液管路经新增冷剂液泵(F)与第一吸收器(4)连通后第一吸收器(4)再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H)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7.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和新增第二节流阀,第一发生器(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节流阀(L)与冷凝器(11)或蒸发器(12)连通,新增冷凝器(L)还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8.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增加新增冷凝器、新增第二节流阀、新增第二发生器、新增吸收器、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新增第二溶液泵,新增发生器(A)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吸收器(G)还有稀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泵(K)和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J)与新增第二发生器(I)连通,新增第二发生器(I)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新增第二溶液热交换器(J)与新增吸收器(G)连通,新增第二发生器(I)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新增冷凝器(H)还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二节流阀(L)与冷凝器(11)或蒸发器(12)连通,新增第二发生器(I)还有驱动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新增吸收器(G)和新增冷凝器(H)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管路与外部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29.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28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新增第二发生器(I)与外部连通的驱动热介质管路,增加新增第三节流阀,第一发生器(1)增设冷剂蒸汽通道与新增第二发生器(I)连通后新增第二发生器(I)再有冷剂液管路经新增第三节流阀(M)与新增冷凝器(H)连通——第一发生器向新增第二发生器提供冷剂蒸汽作驱动热介质,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30.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29所述的任一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中,取消第二节流阀,增加冷剂液泵,将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4)与第二吸收器(5)连通调整为第二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3)连通后第三发生器(3)再有冷剂液管路经冷剂液泵(16)与蒸发器(12)连通,形成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447502.5A CN102519163B (zh) | 2011-10-28 | 2011-11-29 | 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358880.6 | 2011-10-28 | ||
CN201110358880 | 2011-10-28 | ||
CN201110447502.5A CN102519163B (zh) | 2011-10-28 | 2011-11-29 | 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19163A CN102519163A (zh) | 2012-06-27 |
CN102519163B true CN102519163B (zh) | 2014-03-12 |
Family
ID=46290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447502.5A Active CN102519163B (zh) | 2011-10-28 | 2011-11-29 | 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51916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075259A1 (zh) * | 2011-11-21 | 2013-05-30 | Li Huayu | 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48305A1 (de) * | 2000-04-17 | 2001-10-24 | Vaillant GmbH | Adsorptionswärmepumpe |
CN101033897A (zh) * | 2007-04-19 | 2007-09-12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中低温余热转化为蒸汽的系统及方法 |
CN101182961A (zh) * | 2007-07-24 | 2008-05-21 | 李华玉 | 异级复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CN101236032A (zh) * | 2008-02-28 | 2008-08-06 | 清华大学 | 一种热泵型换热机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NL8501039A (nl) * | 1985-04-09 | 1986-11-03 | Tno | Werkwijze voor het bedrijven van een absorptiewarmtepomp of koelinrichting, alsmede absorptiewarmtepomp of -koelinrichting. |
WO2003048659A1 (en) * | 2001-11-30 | 2003-06-12 | Cooling Technologies, Inc. | Absorption heat-transfer system |
-
2011
- 2011-11-29 CN CN201110447502.5A patent/CN10251916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148305A1 (de) * | 2000-04-17 | 2001-10-24 | Vaillant GmbH | Adsorptionswärmepumpe |
CN101033897A (zh) * | 2007-04-19 | 2007-09-12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中低温余热转化为蒸汽的系统及方法 |
CN101182961A (zh) * | 2007-07-24 | 2008-05-21 | 李华玉 | 异级复合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CN101236032A (zh) * | 2008-02-28 | 2008-08-06 | 清华大学 | 一种热泵型换热机组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JP昭61-280357A 1986.12.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519163A (zh) | 2012-06-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79611B (zh) | 多端供热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3574978A (zh) | 第四类热泵循环 | |
CN103542604A (zh) | 回热型第四类热泵循环 | |
CN102183103B (zh) | 第三类发生-吸收系统与回热式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331107B (zh) | 第三类吸收-发生系统与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425878B (zh) | 第三类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706026B (zh) | 双效回热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679612B (zh) | 分级冷凝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519163B (zh) | 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519166B (zh) | 分段吸收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538279B (zh) | 三发生-双吸收系统与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635971B (zh) | 双效回热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434996B (zh) | 分级发生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706027B (zh) | 双效回热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3148630B (zh) | 复合发生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635970B (zh) | 分级冷凝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410575B (zh) | 吸收式分级供热系统 | |
CN102538278B (zh) | 分级冷凝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3697615A (zh) | 多端供热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538276B (zh) | 回热式分段吸收第一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589186B (zh) | 分级冷凝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589187B (zh) | 分级冷凝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607209B (zh) | 带有余热双效驱动的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645051B (zh) | 双效回热吸收-发生系统与回热式第二类吸收式热泵 | |
CN102563953B (zh) | 三发生-三吸收系统与第三类吸收式热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