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511149B - 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511149B
CN102511149B CN201180002444.3A CN201180002444A CN102511149B CN 102511149 B CN102511149 B CN 102511149B CN 201180002444 A CN201180002444 A CN 201180002444A CN 102511149 B CN102511149 B CN 1025111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accumulative total
node
time deviation
v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024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511149A (zh
Inventor
张挺
曹德众
周小利
唐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2511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1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511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511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7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functio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属于通信网络领域。该方法包括:在节点之间进行时间同步;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由处理器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确定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输出时间不可用;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该装置包括:时间同步模块、时间偏差获取模块、累计模块、发送模块、判断模块和确定模块。本发明可以反映该节点时间调整的趋势和幅度,在跟踪状态下评估节点的输出时间质量,监测节点的时间偏移,对增强地面承载网通过PTP传递精确时间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有积极的意义。

Description

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通信网络中,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对于整个通信网络时钟频率同步甚至时间同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IEEE1588V2协议就是一种频率时间同步协议,简称PTP(Precision Time Protocol,精密时间协议),该PTP是网络测量和控制系统的精密时间同步协议标准。采用PTP,在频率同步的情况下,时间精度可以达到微秒级。此标准能够精确地把分散、独立运行的时间同步起来。
在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后,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具有如下缺点:
现有的通信网络通过PTP传递时间时,输出时间精度易受网络拓扑或网络内部软硬件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目前的维护手段只能对单节点的状态进行监测,且节点监测只是基于PTP协商功能来判决本节点或者逻辑直连的上下节点的端口状态和跟踪状态,只能反映各节点的时间是否处于跟踪状态,而无法及时感知跟踪状态下节点和网络输出的时间误差大小。一旦某一节点或某几个节点输出的时间误差较大,就可能导致网络对外输出的时间不可用。另外,当跟踪状态正常时,即使使用仪表测量到网络对外输出的时间存在较大的误差,目前维护手段也无法指示当前跟踪路径上是哪些节点引入了异常。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节点之间进行时间同步;
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
由处理器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确定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输出时间不可用;
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一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时间同步模块,用于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时间同步;
时间偏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
累计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输出时间不可用;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一种时间同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监测服务器,第一节点跟踪第二节点的输出时间;
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都包括上述的监测装置;
所述监测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发送的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输出告警。
一种时间同步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监测服务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进行时间同步,且第一节点跟踪第二节点的输出时间;
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将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所述监测服务器;
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将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所述监测服务器;
所述监测服务器,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与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矢量差,判断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门限值,当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门限值时,输出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出现异常的告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节点获取每次时间同步中的时间偏差,并对该时间偏差进行长期累积监测,可以反映该节点时间调整的趋势和幅度,在跟踪状态下评估节点的输出时间质量,监测节点的时间偏移,对增强地面承载网通过PTP传递精确时间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有积极的意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该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时间同步系统中的第一节点,该时间同步系统中至少包括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且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在该时间同步系统中逻辑直连,参见图1,该实施例具体包括:
101、在节点之间进行时间同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通信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均为网元,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通过一条以上物理链路相连。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确定了传输的物理链路和时间组网配置时,启动PTP,该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根据配置情况自行进行端口协商,选取一条最优的物理链路作为跟踪路径完成时间同步。其中,时间同步是PTP中的已知过程,在此暂不赘述。
102、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
在进行时间同步时,第一节点为第二节点的从节点,该第一节点跟踪第二节点,第一节点调整本地时间与第二节点的时间进行同步,使得本地时间与第二节点的时间相同或相近。
103、由处理器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在本实施例中,每隔第一预设时长,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进行一次时间同步,每次时间同步过程记录时间偏差并对该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得到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监测服务器。每隔第二预设时长,将该时间点之前得到该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监测服务器,使得监测服务器根据预设时长内得到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监测节点的输出时间质量。这个发送的是该时间点之前的累计值,而不是一段时间内的累计值,监测服务器通过收到的每个时间段的累计值,可以看出该节点时间的偏移趋势。其中,第一预设时长是进行同步的间隔,第二预设时长是发送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间隔,该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二预设时长为技术人员在系统初始时进行设置。
其中,该时间偏差的绝对值为该次时间同步中第一节点时间调整的幅度,而该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为该第一节点在预设时长内时间调整的总幅度。
另外,根据时间偏差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方向用于指示第一节点进行时间调整的趋势是向前调整还是向后调整。
104、确定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输出时间不可用。
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104具体包括:判断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不可用,如果否,则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可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每次进行时间同步后,第一节点的时间与第二节点的时间应是相同或相近,但是如果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中有任一个的输出时间故障或频率差,则再进行一次时间同步时,还会出现时间偏差,因此当第一节点确定该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则说明该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的时间出现问题,该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不可用。其中,该第一门限值为时间同步系统中的预设值,由技术人员设置。
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一节点为时间同步系统中的末节点时,第一节点可以根据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监测该时间同步系统通过所述末节点对外输出的时间质量。
105、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向监测服务器告警该节点的输出时间不可用,将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使所监测的输出时间偏移具有实际参考意义,本发明可基于网络已经完成时间跟踪的条件下实施。
通过节点获取每次时间同步中的时间偏差,并对该时间偏差进行长期累积监测,可以反映该节点时间调整的趋势和幅度,在跟踪状态下评估节点的输出时间质量,监测节点的时间偏移对增强地面承载网通过PTP传递精确时间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有积极的意义。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点连接示意图。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NE1、NE2、NE3、NE4、NE5和NE6分别通过光纤1~5物理连接,BITS作为时间源输入,NE1~NE6启动PTP,则根据PTP,可以实现NE1、NE2、NE3、NE4、NE6和NE5的同步,NE6跟踪路径为:NE5-NE4-NE6。另外,该网络中各网元时间跟踪状态正常,NE6输出时间可用。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仅以图2所示的架构中的节点NE5和NE4为例进行说明,NE5和NE4在网络中逻辑直连,该实施例具体包括:
301、NE4和NE5确定物理链路后,进行端口协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NE4和NE5之间根据时间同步协议进行端口协商,其具体协商过程在PTP标准中有明确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302、当NE4为从端口,NE5为主端口时,NE4与NE5开始时间同步;
303、NE4根据时间同步过程中与NE5交互的协议信息获取时标;
其中,时标通过NE4和NE5之间进行同步时交互的协议信息获得;其具体过程说明如下:
(1)NE5在t1时刻发送Sync信息给NE4,NE5记录该时刻点时标T1,并将该时标T1通过Sync信息(或者Follow_up信息)传递到NE4;
(2)Sync信息到达NE4的时刻为t2,由NE4记录该时刻点的时标T2;
(3)NE4在时刻t3发送Delay_Req信息给NE5,由NE4记录该时刻点时标T3;
(4)Delay_Req信息到达NE5的时刻为t4,由NE5记录该时刻点的时标T4,并将该时标通过Delay_Resp信息传递到NE4。
304、NE4根据时标T1、T2、T3和T4计算时间偏差,并根据该时间偏差调整本地时间,以完成NE4对NE5的跟踪;
假设信息从NE5到NE4的时间延迟与信息从NE4到NE5e的时间延迟相等且都为Delay,另外,同一时刻在NE4上的时标相对于在NE5上的时标偏差(即NE4相对于NE5的时间偏差)为Offset,则在NE4根据记录的T2、T3和通过协议信息得到的T1、T4,如下一元一次方程式成立:
T2-T1=Delay+Offset
T4-T3=Delay-Offset
通过解上述方程,NE4就可以计算出NE5与NE4间路径上的延迟Delay,以及NE4相对于NE5的时间偏差Offset:
Delay=[(T2–T1)+(T4–T3)]/2
Offset=[(T2–T1)–(T4–T3)]/2
NE4根据计算得出的时间偏差Offset调整NE4本地精确时间,就可以消除相对于NE5的时间偏差,同步精确时间到与NE5一致。
305、NE4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执行步骤306和309;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记录的时间偏差为矢量,对该矢量进行累计,可以获知在一段时间内时间的调整幅度和调整趋势。当第N次进行时间同步后,NE4和NE5时间同步,如果第N+1次进行时间同步时,还存在时间偏差,通过累计可知该NE4和NE5之间的时间偏差方向,如果该矢量向同一方向不断增长,则说明NE4或NE5在第N次同步后,时间又出现偏移现象。
该步骤305中的累计过程可以由节点内部的处理器进行。
306、NE4判断该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07;
如果否,则确定该NE4的输出时间可用,结束。
当该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不论该矢量方向是否改变,都说明NE4或NE5的时间出现异常,该异常可能是由于(1)本地时钟有固定频偏或是(2)光纤收发链路不对称(即协议信息从主端口Master到从端口Slave的时间延迟与从Slave到Master的时间延迟相等)造成的。以SDH光承载网为例,Master和Slave间光纤收发链路不对称性变化1m,导致计算出的时间偏差Offset就增加约为5ns的误差,1us的误差只需要引入200m光纤不对称性为就可以了。同样的如果跟踪路径上某节点时钟存在固定频偏,则该节点计算出的时间偏差Offset就会不断向同一个方向偏移,最终对外输出的时间也会随之错误的偏移。另外,节点在处理协议信息的时标出现误差也会导致时间偏差Offset计算有误。
307、确定该NE4的输出时间不可用,将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获知,本实施例所述的监测服务器是指具有数据收集功能模块的服务器,这里所说监测服务器不一定是一个单独的服务器,也可以是其他服务器的一个功能模块。
308、监测服务器接收NE4发送的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输出NE4的输出时间出现异常的告警,结束。
监测服务器可以将该可用节点和不可用节点输出或提示给监测服务器用户,以使得用户能够根据输出或提示进行维护。
进一步地,该实施例还包括:
309、NE4每隔第二预设时长,将该发送时间点之前得到的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本实施例仅以图2所示的架构中的节点NE4和NE5为例进行说明,NE4和NE5在网络中逻辑直连,且NE4跟踪NE5的输出时间,NE4和NE5分别对自身的输出时间进行监测,并将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监测服务器,NE5为第二节点,NE5发送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为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NE4为第一节点,NE4发送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为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310、监测服务器接收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和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在实际中,监测服务器可以接收两个以上的节点发送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并根据该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对节点的输出时间质量进行监测。
311、监测服务器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与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矢量差,并判断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门限值,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312;
如果否,则确定NE4未出现异常,结束;
其中,该第二门限值为时间同步系统中的预设值,由技术人员设置。
312、确定NE4出现异常,输出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出现异常的告警。
由于NE5处于NE4的跟踪路径上,NE5为主端口,NE4为从端口,该NE4根据NE5的时间进行时间同步,在NE4异常的情况下,经过同步,NE4与NE5之间应该保持时间相近或同步,而由于NE4异常,其下一次同步需要调整的幅度可能会很大,出现很大的时间偏差,从而造成NE5和NE4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矢量差绝对值大于第二门限值。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对在同一跟踪路径上逻辑直连的节点间矢量差的绝对值的判断,可获知跟踪路径上所有异常节点,进一步地,监测服务器还可以根据同一跟踪路径上的节点按照从后向前的顺序进行两两判断,以便获知该跟踪路径上首个引入异常的节点,以图2所示的系统为例,对于NE6的跟踪路径NE5-NE4-NE6来说,如果监测服务器接收到的NE4和NE6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第二门限值,则可对NE4和NE5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差值的绝对值进行判断,当该绝对值大于第二门限值,则可获知该跟踪路径上首个引入异常的节点为NE4。
通过节点获取每次时间同步中的时间偏差,并对该时间偏差进行长期累积监测,可以反映该节点时间调整的趋势和幅度,在跟踪状态下评估节点的输出时间质量,监测节点的时间偏移,对增强地面承载网通过PTP传递精确时间的可用性和可维护性有积极的意义。进一步地,基于PTP原理,只要网络输出节点跟踪路径上的某节点的时间偏差Offset出现偏移,则说明该网络输出节点的输出时间也会跟踪偏移,并且可据此判断该跟踪路径上首个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出现较大偏移的节点为可能引入偏移的节点。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参见图4,该监测装置包括:
时间同步模块401,用于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时间同步;
时间偏差获取模块402,用于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
累计模块403,用于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判断模块404,用于判断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
确定模块405,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输出时间不可用;
发送模块406,用于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所述发送模块406还用于将所述累计模块403得到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具体可以为节点上的功能模块,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该系统包括:
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节点A1、第二节点B1和监测服务器C1,第一节点A1跟踪第二节点B1的输出时间;
所述第一节点A1和第二节点B1都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监测装置;
所述监测服务器C1用于接收第一节点A1和第二节点B1发送的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输出告警。
其中,所述第一节点A1,还用于向所述监测服务器C1发送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所述第二节点B1,还用于向所述监测服务器发送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所述监测服务器C1包括:
接收单元C1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和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计算单元C12,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与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矢量差;
判断单元C13,用于判断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门限值,并当所述计算单元C12获取的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出现异常;
输出单元C14,用于输出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出现异常的告警。
本实施例提供的系统,与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间同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6,该系统包括:第一节点A2、第二节点B2和监测服务器C2,第一节点A2与第二节点B2之间进行时间同步,且第一节点A2跟踪第二节点B2的输出时间;
所述第一节点A2,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将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所述监测服务器;
所述第二节点B2,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将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所述监测服务器;
所述监测服务器C2,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与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矢量差,判断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门限值,当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门限值时,输出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出现异常的告警。
所述第一节点A2,还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当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不可用,并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所述监测服务器C2,还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输出告警。
所述第二节点B2,还判断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当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第二节点的输出时间不可用,并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所述监测服务器C2,还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输出告警。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节点之间进行时间同步;
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
由处理器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确定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输出时间不可用;
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得到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3.一种监测装置,用于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
时间同步模块,用于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时间同步;
时间偏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
累计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判断模块确定所述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输出时间不可用;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累计模块得到的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5.一种时间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监测服务器,第一节点跟踪第二节点的输出时间;
所述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都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监测装置;
所述监测服务器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发送的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并根据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输出告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还用于向所述监测服务器发送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所述第二节点,还用于向所述监测服务器发送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所述监测服务器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和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与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矢量差;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门限值,并当所述计算单元获取的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出现异常;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出现异常的告警。
7.一种时间同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和监测服务器,第一节点与第二节点之间进行时间同步,且第一节点跟踪第二节点的输出时间;
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将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所述监测服务器;
所述第二节点,获取所述时间同步过程中产生的时间偏差,将获取的时间偏差进行矢量累计得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将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发送给所述监测服务器;
所述监测服务器,计算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与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矢量差,判断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二门限值,当所述矢量差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门限值时,输出所述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出现异常的告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节点,还判断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当所述第一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第一节点的输出时间不可用,并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所述监测服务器,还根据所述第一节点发送的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输出告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节点,还判断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门限值,当所述第二时间偏差累计矢量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门限值时,则确定第二节点的输出时间不可用,并将所述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发送给监测服务器;
所述监测服务器,还根据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输出时间不可用的信息输出告警。
CN201180002444.3A 2011-11-24 2011-11-24 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0251114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1/082834 WO2013075307A1 (zh) 2011-11-24 2011-11-24 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1149A CN102511149A (zh) 2012-06-20
CN102511149B true CN102511149B (zh) 2014-03-12

Family

ID=46222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02444.3A Active CN102511149B (zh) 2011-11-24 2011-11-24 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511149B (zh)
WO (1) WO20130753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027B (zh) * 2012-09-21 2016-03-23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时间偏移的同步状态监测方法
CN103905136A (zh) * 2012-12-26 2014-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78192B (zh) * 2013-08-15 2017-08-04 加微通信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差分异常探测和补偿方法、装置及高精度时钟恢复系统
CN103546273B (zh) * 2013-10-31 2017-01-1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ptp帧的频率同步装置及方法
CN104393974B (zh) * 2014-10-21 2018-04-06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跳变信息的自动保存方法和设备
CN112469072B (zh) * 2020-11-18 2022-05-03 重庆邮电大学 基于贝塞尔曲线更新的节点行为监测时长自适应调整方法
CN114629582A (zh) * 2020-12-10 2022-06-14 深圳绿米联创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本地时间自动校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291A (zh) * 2009-05-27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时间同步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195766A (zh) * 2010-03-01 2011-09-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和时钟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89854B2 (en) * 2006-09-22 2010-03-30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IEEE 1588 clock synchronization across a network element comprising first and second cooperating smart interface converters wrapping the network element
CN101175286A (zh) * 2006-10-30 2008-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Iub接口传输服务质量监测方法及无线网络控制器
CN101242317B (zh) * 2008-02-28 2011-08-17 江苏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时钟设备精度与稳定性监测方法
KR100994128B1 (ko) * 2008-09-23 2010-11-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고정밀 네트워크 동기를 위한 타임 스탬핑 방법 및 장치
JP5560706B2 (ja) * 2009-12-28 2014-07-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ノー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2291A (zh) * 2009-05-27 2010-12-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时间同步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195766A (zh) * 2010-03-01 2011-09-2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间同步的方法和时钟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511149A (zh) 2012-06-20
WO2013075307A1 (zh) 201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1149B (zh) 监测网络节点的输出时间方法、装置和系统
RU2638645C2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опорных синхросигналов, подвергнутых воздействию изменения в асимметрии задержки трассы распространения между узлами в сети связи
US88178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ime synchronization
US8995473B2 (en) Ring based precise time data network clock phase adjustments
US20160315756A1 (e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testing recovered clock quality
EP2802097B1 (en) Clock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2843205B (zh) 一种基于精确时间协议的时间同步收敛的方法和装置
US11444747B2 (en) Measure and improve clock synchronization using combination of transparent and boundary clocks
CN103166792B (zh) 线路非对称性补偿方法、设备及系统
JP5973672B2 (ja) パケット交換ネットワーク上での時刻及び周波数の配信のための保護スキームとして一方向シグナリングモードから双方向シグナリングモードへ切り替えるための方法
US9401856B2 (en) Latency monitoring function
US10355800B2 (en) Multi-path time synchronization
WO2012095043A2 (zh) 时间路径补偿方法和装置
WO2022127924A1 (zh) 选择时钟源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42953B (zh) 时间同步方法、网元及系统
CN103178919B (zh) 收敛主时钟源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JP2006087065A (ja) 同期伝送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02664697A (zh) 一种网络时钟同步系统及其方法
Zhang et al. Enable Precise Timing with Clock Ensemble in Packet Networks
Smith et al. ARTT: A scalable approach for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time in distributed systems
EP3080951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packet sele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