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8347B - 热交换器组件及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热交换器组件及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98347B
CN102498347B CN201080041130.XA CN201080041130A CN102498347B CN 102498347 B CN102498347 B CN 102498347B CN 201080041130 A CN201080041130 A CN 201080041130A CN 102498347 B CN102498347 B CN 102498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sewage
heat
conduct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411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98347A (zh
Inventor
托马斯·乌里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lrich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hrig Kanaltechnik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hrig Kanaltechnik GmbH filed Critical Uhrig Kanaltechnik GmbH
Publication of CN102498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8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98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834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7/00Other installations or implements for operating sewer systems, e.g.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stoppage; Emptying cesspoo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0/00District heating systems
    • F24D10/003Domestic delivery stations having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19/00Details
    • F24D19/1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D19/100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 F24D19/100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water heating systems for central he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15/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with the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in closed tubes passing into or through the conduit walls ; Heat-exchange apparatus employing intermediate heat-transfer medium or bod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D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ANOTHER SUBCLASS, IN WHICH THE HEAT-EXCHANGE MEDIA DO NOT COME INTO DIRECT CONTACT
    • F28D21/00Heat-exchange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F28D1/00 - F28D20/00
    • F28D21/0001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 F28D21/0012Recuperative heat exchangers the heat being recuperated from waste water or from condensat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27/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 F28F27/0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exchange or heat-transfer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exchange media between different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16Waste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D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DOMESTIC HOT-WATER SUPPLY SYSTEMS; ELEMENTS OR COMPONENTS THEREFOR
    • F24D2200/00Heat sources or energy sources
    • F24D2200/16Waste heat
    • F24D2200/20Sewage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30Relating to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e.g. used for coo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17District he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56Heat recovery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 Sewag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被插入污水管道(5)的热交换器组件(1),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11),适用于与带有污水(3)的热源(13)热接触;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21),适用于与带有散热器(23)的所述污水(3)热接触;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21)沿所述污水流动的方向F即下游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5)中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11)间隔,本发明还涉及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

Description

热交换器组件及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热交换器组件和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
从现有技术已经可以得知,通过安装在污水管道中的热交换器组件能从污水中回收能量,但是可以被回收的热能量依赖于污水的温度,而污水的温度是不稳定的。例如家用污水的温度高于雨水,因此当下雨时,由于小部分家用污水通常混合入大量的雨水,所以污水管道中的污水温度会降低。由于污水温度变低,在热能提取点处对污水中能量回收的效率降低了。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组件,所述热交换器组件易于生产并在热能提取点处具有改进的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该方法易于执行并增加了热能提取点处能够从污水中回收的热能量。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实现。优选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热交换器组件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插入污水管道中的热交换器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适用于使热源与污水热接触,
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适用于使所述污水与散热器热接触,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沿所述污水流动的方向F(即下游)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中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间隔。
有利地,热源热连接至散热器。也就是说,热源中的热能通过污水管道中污水的流动传递至散热器。污水具体包括雨水、脏水以及混合水。污水管道被理解为所有容纳污水的容器,特别地包括污水管道本身,也包括与之液压连接的污水技术处理设备,例如堰式构件、节流器、收集罐、过滤设备、升降系统和辅助管道等。
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热能从热源传递至存在于污水管道中的污水。换言之,在适当的使用过程中,位于污水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与热源热接触以加热污水管道中的污水。在适当的使用过程中,通过位于污水管道中的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从污水中至少部分地提取热能以将热能传递至散热器。有利地,热源和散热器位于污水管道之外。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与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间隔地布置在污水管道中。污水沿污水流动方向F从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流至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其中,污水流动方向F通常遵循污水管道的斜度。换言之,相对于海平面来说,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深于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或第二热交换器位于第一热交换器的下游。在特殊情况下,污水通过抽水系统或至少一个克服重力和污水管道斜度的堰式构件进行传输,因此污水流向F和“下游”方向由抽水系统中的传输方向决定。
有利地,通过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组件,热能可从热源简单且经济地传递至散热器。更有利地,当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距离或者说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远时,由于第一热交换器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间距通过已存在的污水管道,所以本发明热交换器组件易于生产。因此,有利地,组装工作只在热源区域安装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以及在散热器区域安装第二热交换器时有必要,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污水管道不受影响。由于污水管道的使用,可省略用于在热源与散热器之间传输热交换器介质的单独的供给线路或运输线路。同时,热源与散热器之间的最大距离仅仅依赖于已存在的污水管道的长度和发生在污水管道中的热损失。因此,通过本发明的热交换器组件可以在数米、或约100米至几千米的距离下执行热能传递。
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和/或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适用于与污水管道中的污水接触即至少热接触。热接触指的是热能从第一热交换器或第二热交换器中传递至污水,反之亦然。除了热接触之外,接触可特别地包括通过污水直接润湿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优选地,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与污水相接触的区域或部分由导热的、刚性材料形成,特别地由耐腐蚀不锈钢形成。可以理解,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的外部形状或形式被设计成适合于相关污水管道的相应截面。优选地,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被形成为使热交换器能够通过管内口被插入污水管道并被放置在角落位置。换言之,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器构件,所述热交换器构件具有很小的纵向延伸,其具体约小于100厘米或65厘米,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由热交换器构件组成。有利地,在这种情况下,无需通过基坑暴露污水管道来在污水管道中安装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
可替换地,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可形成在污水管道段的壁中。例如,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可以嵌入污水管道壁内,从而使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与污水管道中污水的接触面形成为污水管道内壁的一部分。此外,例如,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可嵌入污水管道的壁内,从而使污水与第一热交换器和/或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热交换可通过污水管道的材料直接进行。这些设有嵌入其中的热交换器的污水管道部段可优选地被工业制造,其中,这些部段用于污水管道的构造,或已存在的污水管道部段由设有热交换器的上述段替代。
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包括热水进给管道和冷水回行管道,其中,由所述加热源加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能通过所述热水进给管道被供给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冷却的所述第一热交换介质能通过所述冷水回行管道被供给至所述热源。
热能从热源向污水的传递优选地通过第一热交换介质进行,所述第一热交换介质以加热状态通过热水进给管道从热源传递至热交换器。为了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使将第一热交换介质中的热能传递至与第一热交换器热接触的污水,在第一热交换器和污水之间需要有热梯度。换言之,两者之间不是热平衡的,而是污水的温度低于热交换介质的温度。经过热交换器组件的适当操作,由热源加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通过热水进给管道不断地供给至第一热交换器。在第一热交换器中,根据与第一热交换器接触的污水的温度,第一热交换介质被降温,从而通过冷水回行管道返回至热源。因此,热能从热源传递至污水。优选地,第一热交换介质从热源至第一热交换器的循环可通过泵实现。此外,优选地,热交换介质大部分由水构成。另外,油或具有足够大热容的不同流体也可被用作第一热交换介质。
优选地,热交换组件包括冷水进给管道和热水回行管道,其中,由所述散热器冷却的第二热交换介质能通过所述冷水进给管道被供给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加热的所述第二热交换介质能通过所述热水回行管道被供给至所述散热器。
为将热能从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传递至散热器,第二热交换介质在第二热交换器中被加热并通过热水回行管道供给至散热器。为了利用污水中包含的热能,污水和第二热交换介质之间需要有热梯度。也就是说,污水的温度要高于第二热交换介质。为此,经过热交换器组件的适当操作,第二热交换介质被散热器冷却至低于污水温度的温度。经冷却的第二热交换介质通过冷水进给管道不断供给至第二热交换器,其中第二热交换介质在第二热交换器中被加热并通过热水回行管道返回至散热器。优选地,第二热交换介质从散热器至第二热交换器的持续循环可通过泵实现。第二热交换介质大部分由水或水溶液构成。此外,也可使用油或具有足够大热容的不同流体。
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包括控制部件,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连接至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下游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上游,和/或所述控制部件连接至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下游。
有利地,通过控制部件污水管道中污水的温度可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因此,有利地可阻止过冷或过热的污水从第二热交换器下游开始在污水管道中传递。更有利地,通过与第一热交换器连接的控制部件可通过第一热交换器阻止污水超过预定的污水温度。
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包括第二污水管道,其液压地连接至所述污水管道;至少一个第三热交换器,适用于使所述污水与第二散热器接触,其中,通过所述污水管道和所述第二污水管道的相应污水流量是能控制的。
可以理解,热交换组件还可包括带有第四热交换器的第三污水管道、带有第五热交换器的第四污水管道等,其中第三污水管道和第四污水管道均可连接至污水管道。因此,有利地,适合于与至少一个相关的散热器热接触的多个热交换器可装载有污水,污水可通过热源通过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来加热并通过污水管道供给。
液压地连接至污水管道的第二污水管道意味着液压连接可至少偶尔被中断,但在必要时建立。特别地,污水管道与第二污水管道之间的液压连接可依赖于污水管道中相应的污水量。
优选地,热交换组件包括至少一个阻挡装置,所述阻挡装置能够使来自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方向的污水以预定的比例流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所述第三热交换器。换言之,至少一个阻挡装置可以控制污水管道和第二污水管道间的液压连接。在本文中,至少一个阻挡装置可以形成在污水管道中或污水管道上,或形成在第二污水管道中或第二污水管道上。特别地,至少一个阻挡装置可以包括堰式构件或滑块,或滑门或闸阀,其适用于控制从污水管道流至第二换热器的污水量。污水管道与第二污水管道之间的液压连接可以布置在至少一个阻挡装置的上游,从而在污水管道中的至少一个阻挡装置关闭时,污水从污水管道流至第二污水管道。特别地,关闭污水管道中至少一个阻挡装置可导致污水从污水管道中沿与第二污水管道中斜度相反的方向朝向第三热交换器流动。优选地,第一热交换器布置的高度高于第二污水管道中的第三热交换器,从而从第一热交换器中流出的污水沿污水流向F通过污水管道直至至少一个阻挡装置,然后与第二污水管道中斜度相反地流动至第三热交换器,从而将热能从第一热交换器传递至第二热交换器。
更优选地,至少一个阻挡装置可以布置在第二污水管道中,从而在至少一个阻挡装置被关闭或部分关闭时,将来自第一热交换器方向的全部污水量保持在污水管道中。
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包括具有第一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流控制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下游。优选地,第一流控制装置可以是堰式构件、淘阀或风门。第一流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流向下游的污水量。特别地,第一流控制装置用于阻挡位于其上游的积累在污水管道中的污水。为此,第一流控制装置可相对于污水管道的流截面的改变相应的流截面,优选地在大约0%至约100%的范围内。特别地,第一流控制装置中相应流截面可至少在某些部分被无限调整。
优选地,第一流控制装置可直接布置在污水管道中第一热交换器的下游。优选地,第一流控制装置布置在与第一热交换器间隔小于100米的地方,更优选地小于50米,特别地小于10米。
有利地,积累的污水可通过第一流控制装置被阻挡在污水管道中的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由于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从热源传递至污水的热能的量依赖于污水与第一热交换器的接触时间,并主要依赖于污水量,因此通过将污水阻挡在污水管道中的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传递至污水的热能可有利地增加。特别地,通过第一流控制装置,足够多的污水量可以被存储在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从而提供了污水的预定储热能力,以将在热源处积累的热能通过第一热交换器消散至污水。特别地,能阻止有时当热源停止运行时,低温污水未被加热而流经第一热传递器。通过第一流控制装置阻挡污水,冷却的污水可以被存储,从而在随后经过第一热传递器通过热源加热。优选地,当阻挡的污水到达预定量或积累的污水通过第一热交换器被加热到预定温度时,第一流控制装置打开污水管道的至少部分流量截面。因此,可以有利地确保通过污水管道的排放以及通过污水能够传递最大的热能量。
更优选地,热传递器装置包括具有第二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控制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下游。第二流控制装置的操作原理与第一流控制装置的操作原理类似。然而,通过第二热交换器,第二流控制装置能够改进包含在污水中热能的利用。通过第二流控制装置阻挡污水管道中第二热交换器下游的污水,大量污水能够供给至第二热交换器以获取长的接触时间。在这种方式下,包含在污水中的热能可从污水中被提取直至污水到达或下降到预定的温度。优选地,当上游被阻挡的污水到达预定量或预定温度时,第二流控制装置打开污水管道的至少部分流量截面。更优选地,第二流控制装置直接布置在污水管道中第二交换器的下游。更优选地,第二流控制装置可以布置在与第二热交换器间隔小于100米之处,更优选地小于50米,特别地小于10米。
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包括第三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三流控制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下游。第三流控制装置的作用、优选实施方式和优选布置与第二流控制装置相对应。
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包括第一测量装置,所述第一测量装置检测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上的水位H1和/或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的污水温度TW1。在本文中,特别地,检测水位H1可包括通过超声或水压力测试方式测量污水管道中的水位或污水水位。检测污水温度TW1特别地包括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污水温度。
更优选地,第一测量装置与第一流控制装置连接,从而可以在第一测量装置获取的数据的基础上控制第一流控制装置。
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包括第二测量装置,所述第二测量装置检测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之上的水位H2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范围内的污水温度TW2。更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包括第三测量装置,所述第三测量装置检测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之上的水位H3和/或所述第三热交换器范围内的污水温度TW3
检测水位H2和H3可特别地包括通过超声或水压力测试方式测量各个污水管道中的水位或污水水位。检测各个污水温度TW2和TW3特别地包括通过温度传感器测量污水温度。第二测量装置和第三测量装置可以分别与相应的第二流控制装置和第三流控制装置连接,从而可以在相关的测量装置分别获取的数据的基础上控制第二流控制装置和第三流控制装置。
方法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用于输送热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
将所述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供给至第一热交换器或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布置在具有沿方向F流动的污水的污水管道中并与所述污水热接触;
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加热所述污水;
通过所述污水的热能加热在第二热交换器中或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第二热交换介质,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沿所述污水流动方向F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间隔地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中,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与所述污水热接触;
将所述第二热交换介质供给至散热器;
通过所述散热器冷却所述第二热交换介质。
有利地,来自与散热器间隔的热源的热能可简单地传递至散热器。由此,有利地,能够利用来自热源的热能并将热能提供至现存的散热器(迄今为止还未被经济地充分利用)。例如,在工业设备例如定置机,诸如印刷机、机床、冷却设备、化学反应器等的冷却过程中出现的热能(至今还随着废气或污水一同排出至环境中)可被传递至散热器或耗热器,例如向住宅建筑提供热能的热泵。由于产生废热的工业设备和需要热能加热的住宅区连接至污水系统或污水管道,所以能够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简单且经济地通过污水管道中的污水将热能从热源传递至散热器。如上所述,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所必需的热交换器组件也可容易地生产。在本文中,已积累的污水有利地用作热能载体介质,特别地没有进一步由热源加热的污水被引入污水管道来将热源的热能传递至散热器。
提供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可包括通过热源加热第一热交换介质,其中加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至少部分地供给至第一热交换器。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测量污水温度T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下游;
当所测量的污水温度T1超过预定的最大值T1,max时,中断或减少加热的所述第一热交换介质至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供给。
有利地,第一热交换器下游的污水温度T1不超过预定的最大值T1,max,由此有利地阻止了由于过高的污水温度T1导致的污水的蒸发速率超过预定值。污水管道中承载的家用和工业污水通常具有在约8℃与约20℃之间的污水温度,其中,污水管道中入口点处的污水温度通常不超过35℃。通过控制第一热交换器下游的污水温度T1,有利地阻止了由于加热的污水导致的过强气味。此外,从热源消散至污水的热能可根据污水量来控制。由于第一热交换器至污水的热能消散,下游污水温度T1优选地在约8℃至约60℃之间。第一热交换器的下游的最大污水温度T1,max优选地在约20℃与约60℃之间,更优选地在约25℃与约40℃之间,特别地为30℃。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污水温度T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下游;
当所测量的污水温度T2超过预定的最大值T2,max时,中断或减少冷却的第一热交换介质至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供给。
这有利地阻止了第二热交换器下游并最终到达污水处理设备或生境的污水温度T2超过预定的最大值T2,max。由此,有利地阻止了作用在污水处理设备或生境上的污水过热,因此可对污水处理设备或生境的微生物群产生较小影响。第二热交换器下游的最大污水温度T2,max优选地小于35℃,更优选地小于25℃,特别地为约12℃。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测量所述污水温度T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下游;
当所测量的污水温度T2低于预定的最小值T2,min时,中断或减少冷却的第二热交换介质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的供给。
有利地,当污水温度T2低于预定的最小值T2,min时从污水至散热器的热能传递被中断或减少,由此阻止了作用在污水处理设备或生境上的污水过冷。由此,有利地阻止了污水处理设备或生境内的微生物的生物活性降低至低污水温度。优选地,最小污水温度T2,min高于8℃,特别为约25℃。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流控制装置节流或阻挡通过所述污水管道的所述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的污水流。有利地,通过该步骤,预定的冷污水量可被提供至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使得热源可通过第一热交换器向污水消散预定的最小热能量。由此,例如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消散可被确保,从而有利地保证在工业过程中不间断的性能。更有利地,污水可被阻挡在第一热交换器的范围内直至到达预定的污水温度,从而有利地增加了第二热交换器处进行的热交换的效率。特别地,没有必要通过第一流控制装置将污水流全部阻挡,但可足够将其减少至第一热交换范围内每个时间单位内预定的污水流量。更优选地,通过第一流控制装置对污水管道中的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的污水流的节流或阻挡可暂时地全部停止。特别地,阻挡在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的污水可通过突然打开流控制装置而沿污水流动方向F在污水管道中汹涌地流出,从而将沉积在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的颗粒沿污水流动方向F在污水管道中传递。有利地,可因此同时实现对污水管道的清洁。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当所述污水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上具有预定的水位H1时和/或当所述污水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的范围内具有预定的污水温度TW1时,打开所述第一流控制装置。由于污水管道的主要目的是对污水管道中的污水排放和阻挡,当污水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之上具有预定的水位H1时通过第一流控制装置停止该目的,从而有利地阻止了污水管道中污水被过度阻挡。这可有利地确保通过污水管道和第一流控制装置进行合适的排放。优选地,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的污水不应超过预定的污水温度TW1,因为那样一方面会降低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从热源消散至污水的热能效率,而另一方面会形成由于增加的污水温度导致的难闻气味。因此,当第一热交换器范围内的污水温度达到或超过预定的污水温度TW1时,第一流控制装置可允许污水管道中沿污水流动方向F排放污水。在本文中,根据第一热交换器处的热能交换效率、第一热交换器下游的第二热交换器处的热能交换效率、第一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的距离、第一与第二热交换器之间路径上污水的热损失以及当地官方需要来选择污水温度TW1。通过对污水温度TW1进行合适的选择,第一热交换器和第二热交换器可运行在给定条件下的最佳范围中,从而使可通过第一热交换器、污水、第二热交换器从热源传递至散热器的热能量最大化。
有利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由所述散热器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提取的热能E1
检测由所述第二散热器通过所述第三热交换器提取的热能E2
控制流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和流至所述第三热交换器的污水量,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向所述散热器提供预定的热能量W1,并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向所述第二散热器提供预定的热能量W2
有利地,提供至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的污水量可根据相关散热器处所需的热能进行控制。因此,当相关的散热器增加提取的热能量E1时可增加提供至第二热交换器的污水量。
特别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检测由热源通过第一热交换器消散的热能EA1。有利地,可提供的热能EA1可以是所需的热能E1+E2。如果可提供的热能EA1小于所需的热能E1+E2,则EA1可根据预定的比率分布至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从而所需热能的部分可被分别提供至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优选地,提供至两个散热器的热能相同。缺少的热能仍需要通过相应的散热器位置处的其它方式产生。可替换地,对流至第二热交换器和第三热交换器的污水量的控制可使通过第二热交换器所提取的热能E1足够用于散热器或通过第三热交换器所提取的热能E2足够用于第二散热器。因此,仅很小部分的热能或没有热能被提供至其余散热器。
因此,优选地,特定的热污水量可通过相关的流控制装置被阻挡在第二热交换器范围内或第三热交换器范围内,其中,包含在所阻挡的污水中的热能可足够提供至相关的散热器,所述方法优选地包括确定第二热交换器之上的污水中存在的热能EA2和/或确定第三热交换器之上的污水中存在的热能EA3。因此,有利地,可被提供至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热能可以改进的方式估计。
附图说明
将通过基于附图的如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附图示出:
图1为热交换器组件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热交换器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参考标记列表
1热交换器组件
3污水
5污水管道
11第一热交换器
13热源
15热水进给管道
17冷水回行管道
19第一热交换介质
21第二热交换器
23散热器
25冷水进给管道
27热水回行管道
29第二热交换介质
31控制部件
33第一温度传感器
35第二温度传感器
37第一流控制装置
39第二污水管道
41第三热交换器
43第二散热器
45冷水进给管道
47热水回行管道
49第三热交换介质
51第三流控制装置
37a第一水位测量装置
51a第三水位测量装置
53连接轴
55阻挡装置
F污水流动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热交换器组件1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热交换器组件1包括三个第一热交换器11,每个热交换器11具有热水进给管道15以及冷水回行管道17。可以理解,热交换器组件1也可具有一个、两个、四个、五个或更多第一热交换器11,其彼此相邻且彼此间隔。第一热交换器11、热水进给管道15以及冷水回行管道17由第一热交换介质19填充。第一热交换介质19与热源13非直接地或间接热接触。上述热源13可以是冷却的工业用装置,例如机床、印刷机、用于发电的机械等。此外,例如,热源还可包括化学反应器,例如用于冷却放热化学反应的装置。此外,热源还可以是热力循环或热交换器的一部分,例如冷却部件或空调系统的散热片。
由于热源13与第一热交换介质19热接触,热能从热源13传递至第一热交换介质19,即第一热交换介质19由热源13加热。第一热交换介质19例如通过循环泵(未示出)通过热水进给管道15被供给至第一热交换器11。第一热交换器11插入污水管道5,从而使得第一热交换器11与在污水管道5中流动的污水3热接触。例如,第一热交换器11可插入已有的污水管道5,从而使第一热交换器11仅抵靠在污水管道5的底部,或者,可替换地通过紧固地嵌入将第一热交换器11固定连接至污水管道5。可替换地,污水管道5可具有形成为热交换器的壁。由于第一热交换介质19与污水3通过第一热交换器11热接触,所以第一热交换介质19的热能部分传递至污水3,即污水3被位于第一热交换器11的范围内加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加热。同时,第一热交换介质19通过将热能耗散至污水3在第一热交换器11中被冷却。经冷却的热交换介质19通过冷水回行管道17返回至热源13。
基于污水管道5的斜度,加热的污水3沿污水流动方向F流过污水管道5。在污水行进过几百米至几千米的流动路径后,污水3到达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21。第二热交换器21插入污水管道5,从而使第二热交换器21与污水3热接触。在第二热交换器21中设有第二热交换介质29,第二热交换介质29被污水3加热。第二热交换器21通过热水回行管道27以及冷水进给管道25液压地连接至散热器23。第二热交换介质29由污水3加热,优选地通过循环泵(未示出)通过热水回行管道27将污水3供给至散热器23。散热器23与第二热交换介质29热接触,从而使存储在第二热交换介质29中的热能被散热器23部分提取。散热器23可以是用于加热公寓的热泵的一部分。基于热水回行管道27中的第二热交换介质29的温度,散热器23还可被形成为用于新鲜空气的散热器或地热系统。
由于热能从第二热交换介质29提取至散热器23中,所以第二热交换介质29被冷却。经冷却的第二热交换介质29通过冷水进给管道25返回至第二热交换器21,从而在第二热交换器21处被污水3再次加热。
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1包括布置在第一热交换器11下游的第一温度传感器33。第一温度传感器33检测已由第一热交换器11加热的污水3的温度T1。为了限制污水3的蒸发速率或减少难闻的气味,污水温度T1优选地不超过预定的最大值T1,max,T1,max优选地约为60℃,更优选地为50℃,特别优选地为40℃。为了将污水温度T1限制为预定的最大值T1,max,第一温度传感器33连接至控制部件31。如果所测量的污水温度T1超过预定的最大值T1,max,则控制部件31中断或减少被加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19向第一热交换器11的供给。
更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1包括布置在第二热交换器21下游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5。在通过第二热交换器21将热能从污水3提取之后,第二温度传感器35检测污水管道5中的污水3的温度T2。由于污水3通常通过污水处理设备(未示出)的污水管道5来供给,所以污水管道5中的污水3的污水温度T2优选地应在约8℃至约35℃的范围内,更优选地在约10℃至约30℃的范围内,特别优选地为25℃,以使得能够通过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微生物对污水3进行生物净化。过低的污水温度T2会导致微生物活性降低,而污水温度T2过高会导致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微生物死亡。
优选地,第二温度传感器35连接至控制部件31,当所测量的污水温度T2超过预定最大值T2,max时,控制部件31将加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19向第一热交换器11的供给中断或减少。因此,有利地阻止了被供给至下游污水处理设备的污水3过热。更优选地,当所测量的污水温度T2降至预定的最小值T2,min之下时,例如通过将加热的第二热交换介质29向第二热交换器21的供给中断或减少来中断或减少由第二热交换器21从污水3的热提取。中断或减少由第二热交换器21从污水3的热提取还可通过控制部件31来执行,例如通过控制阀。可替换地,还可设置控制部件(未示出),该控制部件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5连接并控制热提取的中断或减少。因此,有利地阻止了过冷的污水3作用在污水处理设备上。
可以理解,一个或多个第一热交换器11可彼此间隔地布置在污水管道5中,或者一个或多个第一热交换器11可彼此连接地布置在污水管道5中,其中,一些第一热交换器11的连接可优选地在单个热交换器的端部区域通过抗拉和耐压连接配置来建立。类似地,一个或多个第二热交换器21可以彼此间隔或彼此连接的方式布置在污水管道5中。
图2示出热交换器组件1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立体图。热交换器组件1包括两个第一热交换器11,每个第一热交换器11具有热水进给管道15以及冷水回行管道17。可以理解,热交换器组件1还可具有1个、3个、4个、5个或更多第一热交换器,其彼此相邻或彼此间隔。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对应,热的热交换介质19通过热水进给管道15被供给至第一热交换器11,其中第一热交换介质19通过热源13加热。第一热交换器11插入污水管道5,从而使第一热交换器11与在污水管道5中流动的污水3热接触。热交换器11可插入污水管道5(如图1所示)。污水3通过热交换器11加热,经冷却的热交换介质19通过冷水回行管道17返回热源13。
第一热交换器11的下游布置有第一流控制装置37,第一流控制装置37能够控制污水管道5中沿污水流动方向F流动的污水量。特别地,污水通过流控制装置37被阻挡在流控制装置37的上游,从而在第一热交换器11的范围内增加污水的体积。有利地,由此能够增加耗散于污水3的热能EA1的量。示出的热交换器组件1还包括第一测量装置37a,第一测量装置37a检测第一热交换器11之上的水位H1和/或第一热交换器11范围内的污水温度TW1。第一测量装置37a连接至第一流控制装置37,从而在污水3在第一热交换器11之上具有预定的水位H1时和/或污水3在第一热交换器11范围内具有预定的污水温度TW1时,第一流控制装置37可被打开。
基于污水管道5的斜度,加热的污水3沿污水流动方向F流过污水管道5。在第一热交换器11的下游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21。第二热交换器21插入污水管道5,从而使第二热交换器21与污水3热接触。冷的热交换介质29通过冷水进给管道25被供给至第二热交换器21。第二热交换介质29被污水3加热并通过热水回行管道27被供给至散热器23,散热器23至少部分地从第二热交换介质29提取其中所存储的热能。然后,经冷却的热交换介质29通过冷水进给管道25被供给至第二热交换器21。
图2示出的热交换器组件1还包括第二污水管道39,第二污水管道39液压地连接至污水管道5。污水管道5和第二污水管道39的液压连接通过连接轴53建立,连接轴53布置在污水管道5中的第一热交换器11与第二热交换器21之间。在第二污水管道39中布置有第三热交换器41,第三热交换器41与在第二污水管道39中流动的污水3热接触。与第二热交换器21相对应,冷的热交换介质49特别是冷水49通过冷水进给管道45被提供至第三热交换器41,其中,冷的热交换介质49通过第三热交换器41由污水3加热。加热的第三热交换介质49优选地通过循环泵(未示出)通过热水回行管道47被供给至第二散热器43。第二散热器43与第三热交换介质49热接触,使得由第二散热器43将存储在第三热交换介质49中的热能提取。因此冷却的第三热交换介质49通过冷水进给管道45返回第三热交换器41,从而在第三热交换器41中被污水3再次加热。
图2所示的第二污水管道39具有这样的斜度,在第二污水管道39中污水流动的方向从第三热交换器41指向污水管道5。为了将已由第一热交换器11加热的污水3供给至第三热交换器41,在污水管道5中轴53的下游布置阻挡装置55。通过至少部分地关闭阻挡装置55,来自第一热交换器11方向的污水3的预定部分可被阻挡,从而使污水通过轴53以与第二污水管道41的斜度相反的方向上升以流至第三热交换器41。优选地,第一热交换器11比第三热交换器41的海拔高度更高,从而使污水3仅由于重力从第一热交换器11流至第三热交换器41。可替换地,污水提升系统可连接至污水管道5,从而将污水提升至更高的高度,使得污水以与第二污水管道5的斜度相反的方向朝向第三热交换器41流动。
为了将已流至第三热交换器41的污水3保持在第三热交换器41的范围内,热交换器组件1可包括第三流控制装置51,第三流控制装置51将通过第二污水管道39的第三热交换器41范围内的污水流节流或阻挡。有利地,污水3与第三热交换器41的接触时间被延长了,从而有利地增加了可从污水3提取的热能的量。优选地,热交换器组件1包括第三测量装置51a,其检测第三热交换器41之上的水位H3和/或第三热交换器41范围内的污水温度TW3。更优选地,第三测量装置51a连接至第三流控制装置51,从而在污水3在第一热交换器11之上具有预定的水位H3时和/或污水3在第一热交换器11范围内达到预定的污水温度TW3时将第三流控制装置51至少部分打开。

Claims (15)

1.插入污水管道(5)的热交换器组件(1),所述热交换器组件(1)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11),适用于使热源(13)与污水(3)热接触;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21),适用于使所述污水(3)与散热器(23)热接触;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21)沿所述污水流动的方向F,即向下游,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5)中并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11)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1),具有热水进给管道(15)和冷水回行管道(17),其中,由所述热源(13)加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19)能通过所述热水进给管道(15)被供给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11),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一热交换器(11)冷却的所述第一热交换介质(19)能通过所述冷水回行管道(17)被供给至所述热源(1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1),具有冷水进给管道(25)和热水回行管道(27),其中,由所述散热器(23)冷却的第二热交换介质(29)能通过所述冷水进给管道(25)被供给至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21),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热交换器(21)加热的所述第二热交换介质(29)能通过所述热水回行管道(27)被供给至所述散热器(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1),具有控制部件(31),其中,所述控制部件(31)连接至第一温度传感器(33)和/或连接至第二温度传感器(35),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3)布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的下游和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的上游,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5)布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的下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1),还包括:
第二污水管道(39),能够液压地连接至所述污水管道(5);以及
至少一个第三热交换器(41),适用于使所述污水(3)与第二散热器(43)接触;
其中,通过所述污水管道(5)和所述第二污水管道(39)的污水流量都是能控制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1),还包括:
至少一个阻挡装置(55),所述阻挡装置能够使来自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方向的污水以预定的比例流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和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1),具有
第一流控制装置(37),其中,所述第一流控制装置(37)布置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的下游;和/或
第二流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流控制装置布置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的下游;和/或
第三流控制装置(51),其中,所述第三流控制装置(51)布置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1)的下游。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交换器组件(1),具有
第一测量装置(37a),检测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之上的水位H1和/或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范围内的污水温度TW1;和/或
第二测量装置,检测所述第二热交换器(11)之上的水位H2和/或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范围内的污水温度TW2;和/或
第三测量装置(51a),检测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1)之上的水位H3和/或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1)范围内的污水温度TW3
9.一种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19);
将所述热的第一热交换介质(19)供给至第一热交换器(11)或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布置在具有污水流动方向F的污水管道(5)中并与污水(3)热接触;
通过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加热所述污水(3);
通过所述污水(3)的热能加热在第二热交换器(21)中或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的第二热交换介质(29),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沿所述污水流动方向F与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间隔地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5)中,其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与所述污水(3)热接触;
将所述第二热交换介质(29)供给至散热器(23);以及
通过所述散热器(23)冷却所述第二热交换介质(29)。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33)测量污水温度T1,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33)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5)中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的下游;以及
当所测量的污水温度T1超过预定的最大值T1,max时,中断或减少加热的所述第一热交换介质(19)至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的供给。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35)测量污水温度T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5)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5)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的下游;以及
当所测量的污水温度T2超过预定的最大值T2,max时,中断或减少加热的所述第一热交换介质(19)至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的供给。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35)测量污水温度T2,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5)布置在所述污水管道(5)中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的下游;以及
当所测量的污水温度T2低于预定的最小值T2,min时,中断或减少冷却的第二热交换介质(29)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的供给。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第一流控制装置(37)节流或阻挡通过所述污水管道(5)流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范围内的污水流;和/或
通过第二流控制装置节流或阻挡通过所述污水管道(5)流入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范围内的污水流;和/或
通过第三流控制装置(51)节流或阻挡通过第二污水管道(39)流入第三热交换器(41)范围内的污水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当所述污水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之上具有预定的水位H1时和/或当所述污水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11)的范围内具有预定的污水温度TW1时,打开所述第一流控制装置(37);和/或
当所述污水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之上具有预定的水位H2时和/或当所述污水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的范围内具有预定的污水温度TW2时,打开所述第二流控制装置;和/或
当所述污水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1)之上具有预定的水位H3时和/或当所述污水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1)的范围内具有预定的污水温度TW3时,打开所述第三流控制装置(51)。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由所述散热器(23)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提取的热能E1
检测由第二散热器(43)通过第三热交换器(41)提取的热能E2;以及
控制流至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和流至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1)的污水量,从而能够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21)向所述散热器(23)提供预定的热能量W1,并能够通过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1)向所述第二散热器(43)提供预定的热能量W2
CN201080041130.XA 2009-09-15 2010-09-02 热交换器组件及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983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09041595A DE102009041595A1 (de) 2009-09-15 2009-09-15 Wärmetauscher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 von Wärmeenergie
DE102009041595.5 2009-09-15
EP10003152.5 2010-03-24
EP10003152.5A EP2299186B1 (de) 2009-09-15 2010-03-24 Verfahren zum Transport von Wärmeenergie in einer Abwasserrohrleitung
PCT/EP2010/005393 WO2011032645A1 (de) 2009-09-15 2010-09-02 Wärmetauscheranordnung und verfahren zum transport von wärmeenergi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8347A CN102498347A (zh) 2012-06-13
CN102498347B true CN102498347B (zh) 2014-08-13

Family

ID=42162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41130.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98347B (zh) 2009-09-15 2010-09-02 热交换器组件及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68114A1 (zh)
EP (1) EP2299186B1 (zh)
JP (1) JP2013504741A (zh)
CN (1) CN102498347B (zh)
DE (1) DE102009041595A1 (zh)
WO (1) WO20110326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8328A1 (en) * 2011-04-27 2012-11-29 Hidden Fuels, Ll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thermal energy
JP2013242107A (ja) * 2012-05-22 2013-12-05 Sekisui Chem Co Ltd 下水熱等の採熱構造
JP6004764B2 (ja) * 2012-06-12 2016-10-1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熱源システムの熱源選択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熱源システム
JP5994130B2 (ja) * 2012-11-19 2016-09-21 公立大学法人大阪市立大学 熱エネルギー搬送システム、熱融通システム及び熱エネルギー搬送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19311C2 (de) * 1996-05-31 2001-06-28 Rabtherm Gmbh Wärmetauscher
CN1474125A (zh) * 2003-08-06 2004-02-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市污水冷热源的应用方法和装置
CN2714543Y (zh) * 2004-05-28 2005-08-03 大连理工大学 利用城市污水低位热能的除污取水装置
CN1687677A (zh) * 2005-04-26 2005-10-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市原生污水冷热源直流输送换热应用方法
DE102007042671A1 (de) * 2007-09-10 2009-03-12 Hans Huber Ag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Anordnung für einen Abwasserkanal sowie Verfahren zur Rückgewinnung von Wärmeenergie aus Abwasser
CN101529192A (zh) * 2006-10-28 2009-09-09 汉斯休伯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用于在容器内的废水和液体之间进行热量传递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40944A1 (de) * 1982-11-05 1984-05-10 Dallinga, Helmut, 4130 Moers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waermeversorgung von gebaeuden
JPS63294425A (ja) * 1987-05-26 1988-12-01 Ohbayashigumi Ltd 水再生利用システムの一部をエネルギ−バスとして使用するシステム
JPH0719912A (ja) * 1993-06-30 1995-01-20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下水道流量制御装置
JPH08136014A (ja) * 1994-11-11 1996-05-31 Shimizu Corp 多目的人工水路
JP2002235956A (ja) * 2001-02-09 2002-08-23 Kubota Corp 下水利用熱源設備
JP2002348942A (ja) * 2001-05-25 2002-12-04 Kubota Corp 下水用熱交換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H696251A5 (de) * 2002-11-15 2007-02-28 Adolf Flueeli Verfahren zur Wärmenutzung, Abwärmenutzung oder Wärmerückgewinnung aus Brauchwässern und Abwässern.
DE102005048689B3 (de) * 2005-10-11 2007-05-03 Uhrig Kanaltechnik Gmbh Wärmetauscher zur Abwasserwärmenutz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19311C2 (de) * 1996-05-31 2001-06-28 Rabtherm Gmbh Wärmetauscher
CN1474125A (zh) * 2003-08-06 2004-02-11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市污水冷热源的应用方法和装置
CN2714543Y (zh) * 2004-05-28 2005-08-03 大连理工大学 利用城市污水低位热能的除污取水装置
CN1687677A (zh) * 2005-04-26 2005-10-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城市原生污水冷热源直流输送换热应用方法
CN101529192A (zh) * 2006-10-28 2009-09-09 汉斯休伯机械制造股份公司 用于在容器内的废水和液体之间进行热量传递的方法及装置
DE102007042671A1 (de) * 2007-09-10 2009-03-12 Hans Huber Ag Maschinen- Und Anlagenbau Anordnung für einen Abwasserkanal sowie Verfahren zur Rückgewinnung von Wärmeenergie aus Abwass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299186B1 (de) 2018-04-25
US20120168114A1 (en) 2012-07-05
EP2299186A1 (de) 2011-03-23
CN102498347A (zh) 2012-06-13
JP2013504741A (ja) 2013-02-07
WO2011032645A1 (de) 2011-03-24
DE102009041595A1 (de) 2011-03-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26145B1 (en) District thermal energy distribution system
CN102460024B (zh) 区域能量共享系统
JP7221337B2 (ja) 地域熱エネルギー配給システムのための局所熱エネルギー消費器アセンブリおよび局所熱エネルギー発生器アセンブリ
US20130037236A1 (en) Geothermal facility with thermal recharging of the subsoil
CN102498347B (zh) 热交换器组件及用于传递热能的方法
KR102053573B1 (ko) 보조 열원 기반의 지열 냉난방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519340B1 (ko) 지중 열교환기를 포함하는 축열식 히트 펌프 시스템
JP7205945B2 (ja) 液体媒体から熱を回収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10079216A1 (en) Hermetic primary circuit for thermal solar system
CN206387180U (zh) 多温电热水器
CN110425903A (zh)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及其智能调温方法
US10920995B2 (en) Waste-liquid heat recovery
CN201850545U (zh) 利用压缩机排气加热不冻液作为热源的冷库地坪防冻系统
KR20090111782A (ko) 히트 파이프 형 지열 교환기
JP2010185650A (ja) 燃料電池排熱利用熱供給システム
JP2016070530A (ja) 環境に配慮した地下水熱利用システム
CN201621765U (zh) 太阳能与热泵结合使用装置
CN104197585A (zh) 利用电厂冷却系统换热的复合式热泵热源系统及方法
CN107666234A (zh) 一种适用于海上平台的柔性直流换流阀冷却系统
KR101897226B1 (ko) 온배수를 이용한 열 공급 시스템
KR101337353B1 (ko) 골프장 배수지의 관개용수를 이용한 히트펌프 시스템
CN100491850C (zh) 大规模提取次表层海水冷量的水下换热系统
RU140779U1 (ru) Система теплоснабжения
US20110315613A1 (en) Water conservation system
CN216308278U (zh) 一种热源塔热泵补水防冻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221

Address after: German Gai Xingen

Patentee after: Hellmuth ulich highway and civil engineer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Gai Xingen

Patentee before: Uhrig Kanaltechnik Gmbh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09

Address after: German Gai Xingen

Patentee after: Ulrich hot blast furnace produc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Gai Xingen

Patentee before: Hellmuth ulich highway and civil engineering Limited by Share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529

Address after: German Gai Xingen

Patentee after: Ulrich Ener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German Gai Xingen

Patentee before: Ulrich hot blast furnace productio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