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93585A -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93585A
CN102493585A CN2011104557557A CN201110455755A CN102493585A CN 102493585 A CN102493585 A CN 102493585A CN 2011104557557 A CN2011104557557 A CN 2011104557557A CN 201110455755 A CN201110455755 A CN 201110455755A CN 102493585 A CN102493585 A CN 1024935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ss
square tube
recessed
layer
angle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4557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传明
王文耀
叶飞
刘月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4557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93585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935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935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它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竖直桁架、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下端之间的拱形板、将每两个相邻桁架和两者之间的拱形板包容的覆盖层。所述覆盖层为水泥砂浆层。所述覆盖层为上下两层结构,其中:下层为泡沫混凝土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层,上层为混凝土层。采用以上的结构后,因每个拱形板呈独立的一块整板且其通过担接结构进行固定,故使得本屋面不易漏水,因覆盖层将每两个相邻桁架和两者之间的拱形板包容,故使得本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较佳。

Description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背景技术
目前,建筑屋面的结构形式有两种: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和钢结构屋面。
现场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屋面的施工方法为:以混凝土浇筑好的梁柱为框架,用木质撑杆或钢管临时支撑模板,再捆扎钢筋置于框架和模板之间,然后在框架和模板之间浇筑混凝土,经过养护周期后,撤去撑杆、拆除模板,形成屋面。该施工方法的缺陷是:施工时间较长,易延误施工工期,撑杆和模板周转使用若干次后易损坏,浪费材料。该屋面的缺陷是:有明显的梁柱结构,影响美观,不适用于大跨度建筑。
钢结构屋面的施工方法为:采用各种型钢(如:工字钢或薄壁型轻钢)为柱、主梁、次梁,通过主梁、次梁形成网状结构,在网状结构上依次铺设钢瓦等并用锚钉固定,以形成屋面。该屋面的缺陷是:易漏水,保温隔热效果较差,另,屋面的下侧也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本屋面不易漏水、保温隔热效果较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它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竖直桁架、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下端之间的拱形板、将每两个相邻桁架和两者之间的拱形板包容的覆盖层。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均简称为本屋面。
采用以上的结构后,因每个拱形板呈独立的一块整板且其通过担接结构进行固定,故使得本屋面不易漏水,因覆盖层将每两个相邻桁架和两者之间的拱形板包容,故使得本屋面的保温隔热效果较佳。
所述每个桁架包括水平上方管、若干竖直V形连接件、对称处于上方管下方且与上方管相平行的两个水平L形下角钢;
两个下角钢的两个竖直翼板平行间隔,两个下角钢的两个水平翼板向外延伸且对称布置,每个下角钢的水平翼板和竖直翼板之间有一夹角为90度且敞口朝上的凹进,以致每个桁架下端有内外布置的两个凹进,且对于每两个相邻桁架而言,设定一桁架下端的两个凹进靠近另一桁架的一侧为内,设定一桁架下端的两个凹进远离另一桁架的一侧为外;
每个V形连接件的上开口端与上方管连接,每个V形连接件的下封闭端插入两个下角钢的两个竖直翼板之间且三者相连接;
每一拱形板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下端的两个内侧的凹进之间;
覆盖层的上侧超过每个桁架的水平上方管。
这样,使得本屋面的结构简单合理。
所述每个桁架包括水平上方管、若干竖直V形连接件、处于上方管下方且与上方管相平行的一个下伸水平剑形角钢;
剑形角钢的两个倾斜翼板向外延伸且对称布置,剑形角钢的两个倾斜翼板和竖直翼板之间有一夹角为锐角且敞口朝上的凹进,以致每个桁架下端有内外布置的两个凹进,且对于每两个相邻桁架而言,设定一桁架下端的两个凹进靠近另一桁架的一侧为内,设定一桁架下端的两个凹进远离另一桁架的一侧为外;
每个V形连接件的上开口端与上方管连接,每个V形连接件的下封闭端与剑形角钢的竖直翼板连接;
每一拱形板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下端的两个内侧的凹进之间;
覆盖层的上侧超过每个桁架的水平上方管。
这样,使得本屋面的结构简单合理。
所述覆盖层为水泥砂浆层。这样,在保温隔热效果得到保证的前提条件下,使得本屋面的制造成本较低。
所述覆盖层为上下两层结构,其中:下层为泡沫混凝土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层,上层为混凝土层。这样,在保温隔热效果得到保证的前提条件下,使得本屋面的自重较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屋面实施例一自上而下看的一立体图(未示出覆盖层);
图2 是本屋面实施例一的主视图(示出覆盖层);
图3是本屋面实施例一自上而下看的另一立体图;
图4是图2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屋面实施例二自上而下看的一立体图(未示出覆盖层);
图6是本屋面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7是本屋面实施例二自上而下看的另一立体图;
图8是图6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4:
本屋面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竖直桁架A、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A下端之间的拱形板B、将每两个相邻桁架A和两者之间的拱形板B包容的覆盖层C。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图1、图2、图3中仅示出了两个竖直桁架A、一个拱形板B。两个桁架A可根据设计要求取相应的长度,然后,搭接在房屋两侧的墙体或结构梁上(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墙体或结构梁)。
每个桁架A包括水平上方管1、两个竖直V形连接件2、对称处于上方管1下方且与上方管1相平行的两个水平L形下角钢;
两个下角钢的两个竖直翼板31平行间隔,两个下角钢的两个水平翼板32向外延伸且对称布置,每个下角钢的水平翼板32和竖直翼板31之间有一夹角为90度且敞口朝上的凹进33,以致每个桁架A下端有内外布置的两个凹进33,且对于每两个相邻桁架A而言,设定一桁架A下端的两个凹进33靠近另一桁架A的一侧为内,设定一桁架A下端的两个凹进33远离另一桁架A的一侧为外;
每个V形连接件2的上开口端通过紧固螺钉与上方管1连接,每个V形连接件2的下封闭端插入两个下角钢的两个竖直翼板31之间,且每个V形连接件2的下封闭端通过紧固螺钉与两个下角钢的两个竖直翼板31相连接(附图中均未示出所述的紧固螺钉);
拱形板B担接在两个相邻桁架A下端的两个内侧的凹进33之间;
覆盖层C的上侧超过每个桁架A的水平上方管1。覆盖层C为水泥砂浆层。
上方管1可采用薄壁轻钢方管,拱形板B可采用抗压强度高且较薄的预制水泥板或钢板,覆盖层C通过浇注方式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屋面的施工方法简单,施工时无需使用模板,也无需使用撑杆。
V形连接件2为市售品。
实施例二
参见图5—图8:
本屋面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竖直桁架A、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A下端之间的拱形板B、将每两个相邻桁架A和两者之间的拱形板B包容的覆盖层C。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图5、图6、图7中仅示出了两个竖直桁架A、一个拱形板B。两个桁架A可根据设计要求取相应的长度,然后,搭接在房屋两侧的墙体或结构梁上(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的墙体或结构梁)。
每个桁架A包括水平上方管1、若干竖直V形连接件2、处于上方管1下方且与上方管1相平行的一个下伸水平剑形角钢;
剑形角钢的两个倾斜翼板32向外延伸且对称布置,剑形角钢的两个倾斜翼板32和竖直翼板31之间有一夹角为锐角且敞口朝上的凹进33,以致每个桁架A下端有内外布置的两个凹进33,且对于每两个相邻桁架A而言,设定一桁架A下端的两个凹进33靠近另一桁架A的一侧为内,设定一桁架A下端的两个凹进33远离另一桁架A的一侧为外;
每个V形连接件2的上开口端通过紧固螺钉与上方管1连接,每个V形连接件2的下封闭端通过紧固螺钉与剑形角钢的竖直翼板31连接(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的紧固螺钉);
每一拱形板B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A下端的两个内侧的凹进33之间;
覆盖层C的上侧超过每个桁架A的水平上方管1。覆盖层C为上下两层结构,其中:下层C1为泡沫混凝土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层,上层C2为强度较高的混凝土层。
上方管1可采用薄壁轻钢方管,拱形板B可采用抗压强度高且较薄的预制水泥板或钢板,覆盖层C通过浇注方式形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屋面的施工方法简单,施工时无需使用模板,也无需使用撑杆。
V形连接件2为市售品。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两个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如:桁架还可为两个以上;当桁架的间距较大时,还可在覆盖层中设置扎结好的钢筋,以提高本屋面的抗剪切性能;在使拱形板得到担接的前提条件下,桁架还可采用其它适用的结构形式;对于实施例一而言,还可在两个相邻桁架下端的两个内侧的凹进之间担放另一平板,以增加美观效果、加强下角钢的抗变形能力、提高本屋面的强度;对于实施例二而言,还可在拱形板的下侧使用涂料进行装饰,使拱形板的下侧形成波浪等画面,较为美观,还可起到降低回音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其特征是:它包括相互平行的若干竖直桁架、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下端之间的拱形板、将每两个相邻桁架和两者之间的拱形板包容的覆盖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其特征是:
每个桁架包括水平上方管、若干竖直V形连接件、对称处于上方管下方且与上方管相平行的两个水平L形下角钢;
两个下角钢的两个竖直翼板平行间隔,两个下角钢的两个水平翼板向外延伸且对称布置,每个下角钢的水平翼板和竖直翼板之间有一夹角为90度且敞口朝上的凹进,以致每个桁架下端有内外布置的两个凹进,且对于每两个相邻桁架而言,设定一桁架下端的两个凹进靠近另一桁架的一侧为内,设定一桁架下端的两个凹进远离另一桁架的一侧为外;
每个V形连接件的上开口端与上方管连接,每个V形连接件的下封闭端插入两个下角钢的两个竖直翼板之间且三者相连接;
每一拱形板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下端的两个内侧的凹进之间;
覆盖层的上侧超过每个桁架的水平上方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其特征是:
每个桁架包括水平上方管、若干竖直V形连接件、处于上方管下方且与上方管相平行的一个下伸水平剑形角钢;
剑形角钢的两个倾斜翼板向外延伸且对称布置,剑形角钢的两个倾斜翼板和竖直翼板之间有一夹角为锐角且敞口朝上的凹进,以致每个桁架下端有内外布置的两个凹进,且对于每两个相邻桁架而言,设定一桁架下端的两个凹进靠近另一桁架的一侧为内,设定一桁架下端的两个凹进远离另一桁架的一侧为外;
每个V形连接件的上开口端与上方管连接,每个V形连接件的下封闭端与剑形角钢的竖直翼板连接;
每一拱形板担接在每两个相邻桁架下端的两个内侧的凹进之间;
覆盖层的上侧超过每个桁架的水平上方管。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其特征是:所述覆盖层为水泥砂浆层。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其特征是:所述覆盖层为上下两层结构,其中:下层为泡沫混凝土或聚苯颗粒保温砂浆层,上层为混凝土层。
CN2011104557557A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Pending CN1024935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57557A CN102493585A (zh)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4557557A CN102493585A (zh)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93585A true CN102493585A (zh) 2012-06-13

Family

ID=46185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4557557A Pending CN102493585A (zh) 2011-12-31 2011-12-31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9358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2824A (zh) * 2014-12-26 2015-05-27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cr10模块外部绑扎钢筋用钢筋支架
CN105735546A (zh) * 2016-02-03 2016-07-06 安徽晋马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以工业副产石膏为胶凝材料建造轻钢房屋屋面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41166A (en) * 1929-11-06 1931-01-15 John Owen Cavenagh Richardson An improve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floors of buildings
GB507394A (en) * 1938-09-21 1939-06-14 Albert Victor Staniforth Improved roof construction
US4432178A (en) * 1982-06-01 1984-02-21 Steel Research Incorporated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floor construction
US4549381A (en) * 1983-11-02 1985-10-29 Neal Holtz Composite joist system
CN202055383U (zh) * 2011-03-30 2011-11-30 北京宝丰兴隆钢结构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无比钢建筑楼面系统
CN202390982U (zh) * 2011-12-31 2012-08-22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41166A (en) * 1929-11-06 1931-01-15 John Owen Cavenagh Richardson An improve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floors of buildings
GB507394A (en) * 1938-09-21 1939-06-14 Albert Victor Staniforth Improved roof construction
US4432178A (en) * 1982-06-01 1984-02-21 Steel Research Incorporated Composite steel and concrete floor construction
US4549381A (en) * 1983-11-02 1985-10-29 Neal Holtz Composite joist system
CN202055383U (zh) * 2011-03-30 2011-11-30 北京宝丰兴隆钢结构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无比钢建筑楼面系统
CN202390982U (zh) * 2011-12-31 2012-08-22 安徽水利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峰等: "《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应用技术》", 1 January 2011, article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 pages: 8-9 *
朱莉宏: "《施工图识读与会审》", 1 September 2010, article "节能墙体构造", pages: 145-150 *
颜宏亮: "《建筑特种构造》", 1 November 2002, article "建筑工业化,轻钢结构建筑", pages: 82 - 128-129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2824A (zh) * 2014-12-26 2015-05-27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cr10模块外部绑扎钢筋用钢筋支架
CN105735546A (zh) * 2016-02-03 2016-07-06 安徽晋马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以工业副产石膏为胶凝材料建造轻钢房屋屋面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5565B (zh)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承重墙及建筑施工方法
JP5969141B2 (ja) 完全組立、全体打設複合型住宅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CN105484354A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02587693A (zh) 一种模块建筑二层别墅及其施工方法
CN103821276A (zh) 一种新型的装配式、模块化建筑系统
CN202787570U (zh) 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承重墙
CN110318490B (zh) 一种叠合板与次梁连接的施工方法及节点连接结构
CN102704585A (zh) 一种不燃型双夹层泡沫混凝土保温板构造
CN202125104U (zh) 现浇梁柱预制夹芯混凝土墙板住宅建筑体系
CN102661051A (zh) 一种密肋现浇混凝土楼板预制穿孔型填充模块施工方法
CN205024884U (zh) 一种钢筋焊接网架复合剪力墙
CN203808329U (zh) 钢筋桁架空心叠合楼板
CN104100032A (zh) 楼板结构
CN102493585A (zh)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CN107035027A (zh) 一种装配式钢混结构轻质复合外墙板
CN202390982U (zh) 一种轻钢结构建筑屋面
CN106638978B (zh) 装配式pc预制承重墙板结合轻型钢骨架的节点结构
CN116265671A (zh) 保温预制墙板及采用该保温预制墙板构建墙的施工方法
CN213062620U (zh) 一种预制泡沫混凝土填充双面叠合外围护墙及护墙组合
CN107514092A (zh) 一种轻钢骨架预制保温楼板及施工方法
RU2378461C1 (ru)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монолитного перекрытия и способ его возведения
CN104963442B (zh) 空心条板、使用空心条板的密肋楼板和施工模板体系
CN102561731A (zh) 一种模块建筑一层别墅及其施工方法
CN108978968A (zh) 装配叠合式预应力密肋楼盖复合板及其施工方法
CN203531200U (zh) 一种全预制空心楼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