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84856A - 在多载波系统中的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在多载波系统中的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84856A
CN102484856A CN2010800371764A CN201080037176A CN102484856A CN 102484856 A CN102484856 A CN 102484856A CN 2010800371764 A CN2010800371764 A CN 2010800371764A CN 201080037176 A CN201080037176 A CN 201080037176A CN 102484856 A CN102484856 A CN 1024848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park mode
main carrier
subcarrier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717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基源
陆昤洙
金龙浩
柳麒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848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848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此的公开涉及在多载波系统中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在使用多载波发送和接收数据的通信系统中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其中该多载波包括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的主载波以及使用不同于主载波的射频(RF)的副载波,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主载波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休眠模式参数;进入具有休眠周期的多载波休眠模式,该休眠周期被配置有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和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如果在多载波休眠窗口中生成将被发送至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主载波将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改变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以终止主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进入监听窗口;将副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改变为与主载波的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相同;以及通过主载波和副载波,在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的监听窗口期间将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发送至基站。

Description

在多载波系统中的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并且更特别地,涉及在多载波系统中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像语音通信服务一样,移动通信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正逐渐发展为分组数据发送和/或接收服务、多媒体广播服务等。
在诸如当前服务的WCDMA的第三代服务中,可以以高传输速率发送和接收高容量数据以及语音,而且考虑未来的数据业务的快速增长,积极地执行标准化工作,诸如,长期演进网络(LTE)、IEEE.802.16m等,以使演进网络具有更宽的带宽。
特别地,为其执行标准化工作的IEEE 802.16m已经设立了开发标准规范的目标,该标准规范满足IMT-高级系统的要求并且同时保持与现有的基于802.16的终端和基站设备的兼容性。在IMT-高级系统中,首先,要求多于40MHz的宽带通信服务支持,并且在IEEE 802.16m中,宽带通信支持也是必要的以满足IMT-高级系统的要求。然而,事实上很难限定用于所有带宽的标准,并且因此,使用多载波方法(使用多个载波来支持宽带)的通信系统正在讨论中。在多载波系统中,在IEEE802.16m下论述,可以通过同时经由至少两个或更多个频率分配(frequency assignment)(FA)相互访问,来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或接收数据,从而与现有的单载波方法相比,其具有的优点是高容量、高速数据发送和接收成为可能。而且,其具有的特征是:根据情况从移动站(MS)的观点看可以使用更宽的带宽进行通信,并且从基站(BS)的观点看可以容纳更多的用户。
另一方面,由于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考虑终端的移动性,所以与其他系统相比,终端中的功率消耗的问题可能是非常重要的要素。终端和基站之间的休眠模式操作被提出作为用于最小化终端中的功率消耗的这种方法之一。
在单载波系统中的休眠模式操作中,如果在活动(active)模式中与基站执行通信的同时不存在将向基站发送和/或从基站接收的更多业务,则终端请求进入休眠模式,并且从基站接收对该请求的响应以将其状态改变为休眠模式。
已经进入休眠状态的终端在休眠监听窗口(sleep listeningwindow)期间接收指示是否存在从基站传送的业务的消息,并且确定不存在被发送至下行链路的数据业务,并且如果接收到指示不存在业务的否定指示,则增加当前休眠周期。
而且,如果在监听窗口期间从基站接收到肯定指示,则终端确定存在被传送至下行链路的数据业务,并且初始化当前休眠周期。
然而,由于在多载波系统中使用多个载波,所以现有的单载波系统休眠模式操作不能被原样应用,从而存在这样的需要:提供用于在多载波环境中支持更有效的休眠模式操作的休眠模式参数,以及在多载波系统中使用其的详细休眠模式操作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在多载波系统中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另外,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其中,如果在多载波的休眠窗口中生成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则终端通过主载波向基站请求带宽,并且然后从基站接收用于数据上载的副载波信息,从而终止相关副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发送数据业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在使用多载波的通信系统中执行(或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该多载波包括主载波和副载波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其中,副载波使用不同于主载波的射频(RF)。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主载波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休眠模式参数;进入多载波休眠模式,该多载波休眠模式配置有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和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如果在多载波休眠窗口中生成将被发送至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主载波将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改变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以终止主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进入监听窗口;将副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改变为与主载波的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相同;以及通过主载波和副载波,在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的监听窗口期间将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发送至基站。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使用多载波的通信系统中执行(或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该多载波包括主载波和副载波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其中,副载波使用不同于主载波的射频(RF),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主载波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休眠模式参数;允许多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进入多载波休眠模式,该多载波休眠模式配置有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和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如果在多载波休眠窗口中生成将被发送至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主载波将用于发送所生成数据业务的宽带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中断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进入监听窗口;在主载波和副载波的监听窗口期间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业务;以及终止主载波和副载波的监听窗口,并且在完成发送上行数据业务之后(随后)返回(恢复)到先前的休眠模式周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在使用多载波的通信系统中执行(或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该多载波包括主载波和副载波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其中,副载波使用不同于主载波的射频(RF),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主载波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休眠模式参数;允许多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进入多载波休眠模式,该多载波休眠模式配置有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和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通过主载波从基站接收用于终止在多载波的监听窗口中在副载波上的数据发送的指令;终止主载波和副载波的监听窗口,并且进入休眠窗口;如果在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休眠窗口中生成将被发送至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主载波将用于向基站发送所生成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以及终止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对于主载波和副载波使用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参数改变休眠模式周期。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在使用多载波的通信系统中执行(或建立)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该多载波包括主载波和副载波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其中,副载波使用不同于主载波的射频(RF),该方法可以包括:通过主载波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休眠模式参数;允许多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进入多载波休眠模式,该多载波休眠模式配置有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和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通过主载波从基站接收用于终止在多载波的监听窗口中在副载波上的数据发送的指令;终止副载波的监听窗口并且进入休眠窗口;如果生成将被发送至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主载波将用于向基站发送所生成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从基站接收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业务的副载波信息;终止副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将副载波的休眠窗口改变为与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相同;以及通过主载波和副载波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业务。
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结合进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在附图中: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休眠模式操作的视图;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波系统的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多载波系统中控制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的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多载波系统中控制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的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在多载波系统中控制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在多载波系统中控制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且不管附图中的数字如何,相同或类似元件都用相同的数字参考指定,并且它们的冗余描述将被省略。而且,在描述本发明时,当本发明所属的公知技术的特定说明被认为会模糊本发明的要点时,将省略详细说明。而且,应该注意,附图仅被示出以容易地解释本发明的精神,因此它们不应该被解释为通过附图来限制本发明的精神。
此后,使用术语“终端”,但是终端还可以被称为订户站(SS)、用户设备(UE)、移动设备(ME)、以及移动站(MS)。而且,终端可以是具有通信功能的便携式设备,诸如,手机、PDA、智能电话、笔记本电脑等,或者是非便携式设备,诸如,PC、车载设备等。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单载波系统中的休眠模式操作的视图。
如果在正常状态下不存在将被发送或接收的更多业务,则终端将用于请求切换至休眠模式的SLP-REQ消息发送至基站(S101),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诸如休眠周期、监听窗口等休眠模式参数的SLP-RSP消息(S103),以将状态切换至休眠模式。
休眠模式可以包括不能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SW)和能够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LW)。
当将状态改变为最初休眠模式时,终端通过应用仅包括休眠窗口(SW1)的休眠周期(SC1)来操作休眠模式。从终止第一休眠周期(SC1)之后的第二休眠周期开始,终端通过应用包括监听窗口(LW2)和休眠窗口(SW2)的休眠周期(SC2)来操作休眠模式。
在第二休眠周期(SC2)中,如果在监听窗口(LW2)期间从基站接收到包括否定指示的TRF-IND消息(S105),则终端确定不存在被发送至下行链路的数据业务,从而使当前休眠周期增加两倍。
在终止增加两倍的休眠周期(SC2)之后,如果在随后休眠周期(SC3)的监听窗口(LW3)期间接收到包括肯定指示的TRF-IND消息(S107),则终端扩展监听窗口(ELW3)以接收所生成的数据业务,并且然后从基站接收数据业务(S109),并且再次进入休眠窗口(SW3)以执行休眠模式操作。此时,如图中所示,休眠周期(SC3)包括监听窗口(LW3)、扩展监听窗口(ELW3)、以及休眠窗口(SW3),并且然后休眠周期(SC3)被重置为最初休眠周期(SC1)。
图2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多载波系统的视图。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的多载波模式下,由基站201分配给终端203、205的、用于数据发送和/或接收等的载波的数量可以是至少两个或更多个。根据一个实施例,为了便于解释,以下将描述使用四个载波RF1、RF2、RF3和RF4的情况。基站201可以为将在多载波模式下使用的终端203分配多个载波RF1、RF2、和RF3,并且还可以从基站201将载波RF4分配给另一个终端205。在这种情况下,终端203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载波在多模式下操作,并且终端205通过仅使用一个载波在单模式下操作。
在基站201中,多载波类型可以被划分为两组,全配置载波(fullyconfigured carrier)(以下称为“FCC”)和部分配置载波(partiallyconfigured carrier)(以下称为“PCC”)。全配置载波被限定为能够发送和/或接收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和PHY/MAC控制信息的载波,并且部分配置载波被限定为能够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和最少控制信息到终端的载波。
参考图2,在分配给终端203的载波中,RF1和RF2对应于能够发送和/或接收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和终端的PHY/MAC控制信息的全配置载波。分配给终端203的RF3对应于能够发送下行链路数据和与从基站到终端的数据传输有关的一些控制信息的部分配置载波。分配给终端205的载波RF4对应于能够发送和/接收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和终端控制信息的全配置载波,并且在诸如终端205的单模式类型的情况下,由于仅分配一个载波RF4,优选地以全配置载波类型来分配载波RF4。
从终端203、205的观点看,从基站分配的载波的类型可以被划分为两组,主载波和副载波。优选地,可以将一个主载波和多个副载波从基站分配给终端。根据本发明,主载波可以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和/或接收数据业务和PHY/MAC控制信息,并且用作为主要用于控制功能(诸如终端的网络进入)的载波。而且,可以基于终端的请求或基站的资源分配命令将副载波另外地分配给终端,并且将副载波用作为主要发送和/或接收数据业务的载波。
在分配给第一终端203的载波中,RF1或RF2可以变为主载波,并且RF3变为副载波。类似地,分配给第二终端205的RF4用作为主载波。如图2中所示,在多载波系统中,可以同时支持支持多载波方法的终端203和仅支持单载波方法的终端205,并且基于数据业务支持多载波方法的终端203还可以被用作为使用单载波方法的单模式。然而,即使其被用作为多模式或单模式,都应该分配至少一个载波。在此,当仅分配一个载波时,相关载波用作为主载波。
终端的主载波是由基站限定的全配置载波,并且已经执行初始网络进入过程的载波将被确定为主载波。副载波可以被设置为全配置载波或部分配置载波,并且其可以基于终端或基站的请求或指令而被另外地分配。优选地,终端可以通过主载波发送和/或接收所有控制信息和副载波信息,并且通过副载波主要地接收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和接收相关的信息。
此后,将参考相关附图详细地描述如图2中所示的在多载波系统中控制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在多载波系统中控制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的视图。
在该实施例中,终端接收从基站分配的多个载波以在多模式下操作,并且终端可以通过主载波发送和接收多种控制信息和数据,并且通过副载波发送和接收数据。
如果副载波是“全配置载波”,则终端可以通过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发送和接收数据,但是如果副载波是“部分配置载波”,则终端可以用于通过下行链路接收数据。
另外,终端与基站执行协商,以通过主载波执行休眠模式操作和对基站的休眠模式切换请求。
如果在正常状态下不存在将被发送或接收的更多业务,则终端通过主载波将用于请求切换至休眠模式的SLP-REQ消息发送至基站,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诸如休眠周期、监听窗口等多载波休眠模式参数的SLP-RSP消息(S301)。
终端参考接收到的SLP-RSP的休眠模式参数,并且将状态切换至休眠模式(S303)。
根据情况,基站可以发送主动提供的(unsolicited)SLP-RSP消息,以指示终端切换至休眠模式。
休眠模式可以包括不能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SW)和能够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LW),并且包括有主载波和副载波的多载波的休眠周期可以包括监听窗口(LW)和休眠窗口(SW),以构成如图中所示的休眠模式周期(SC1)。
然后,如果在主载波的休眠窗口(SW)中生成将被发送至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主载波将用于向基站发送所生成的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
终端向基站请求带宽,并且终止主载波的休眠窗口(SW),以将状态切换至监听窗口(LW),并且因此还将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从SC1改变为SC2(S307)。
而且,为了上行链路数据发送,将副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SC1)改变为与主载波的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SC2)相同(S309)。
当最初进入休眠模式时,可以通过参考从基站发送和接收的SLP-REQ/SLP-RSP的休眠模式参数,来将副载波的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SC1)改变为最初分配的休眠模式周期。换句话说,如果做出带宽请求,则分配给终端的所有激活的(activated)载波可以改变休眠模式周期,以与最初进入休眠模式时所分配的休眠模式周期进行操作。
在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SC2)的监听窗口(LW)期间,终端通过主载波和副载波将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发送至基站(S311)。
在本实施例中,改变激活的副载波,使得从带宽请求的定时(timing)开始,休眠模式周期被改变和应用,以与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相同。
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在多载波系统中控制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的视图。
如参考图3所示,终端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多载波休眠模式参数(S301),以将状态切换至休眠模式(S403)。
多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SC1)可以包括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LW)和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SW)。
如果在多载波休眠窗口中生成将被发送至基站的数据业务,则终端通过主载波将用于发送所生成的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S405)。
而且,主载波的休眠窗口被中断,以进入监听窗口(S407),并且类似地,副载波的休眠窗口也被中断,以进入监听窗口(S409)。
在用于发送数据业务的预定时间窗口期间执行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中断以及到监听窗口的状态改变。
然后,终端在主载波和副载波的监听窗口期间,通过主载波和副载波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发送至基站(S407)。
如果上行链路数据业务的发送完成,则主载波的监听窗口被终止并且返回(恢复)到先前的休眠模式周期(SC1)。此时,如果当数据发送完成时先前的休眠模式周期是休眠窗口(SW),则终端进入休眠窗口。
而且,副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被改变为与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SC1)相同。
根据本实施例,终端在BW-REQ的定时处中断休眠窗口(SW)(S405)很短时间,以作为监听窗口(LW)而操作,直到完成上行链路数据发送。
结果,基站认识到,如果终端做出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带宽请求,则终端的休眠窗口已经被中断很短时间,并且如果在上行链路数据发送之后休眠窗口仍然保持在原始休眠窗口中,则返回(恢复)到原始休眠窗口(SW)。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在多载波系统中控制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的视图。
如以上参考图3所述,终端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多载波休眠模式参数(S301),以将状态切换至休眠模式。
多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SC1)可以包括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LW)和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SW)。
如果在多载波休眠模式中不存在在监听窗口中生成的更多数据业务或者从基站接收的分组是最后一个分组,则基站可以将用于早终止多载波监听窗口的指令消息发送至终端。
终端通过主载波从基站接收监听窗口早终止指令消息(S501),并且可以通过休眠控制扩展头部(SCEH)接收监听窗口早终止指令消息。
在表1中示出SCEH的实施例。
[表1]
Figure BDA0000137151580000121
Figure BDA0000137151580000131
Figure BDA0000137151580000132
Figure BDA0000137151580000141
表1中的“监听窗口结束或继续”字段是指示载波的监听窗口(LW)的终止或重新开始的值,并且“目标载波索引”字段对应于指示载波索引的比特值,该载波索引经历了载波的监听窗口(LW)的终止或重新开始。
表1具有包括监听窗口激活(LW继续)以及监听窗口终止(LW结束)的SCEH的形式,并且因此,监听窗口重激活以及监听窗口终止指令也是可能的。
在以下表2中示出SCEH的另一形式,并且可以仅存在通过包括目标载波索引而终止监听窗口(LW)的功能。
[表2]
Figure BDA0000137151580000142
Figure BDA0000137151580000151
以下表3中示出SCEH的又一形式,并且其具有的特征是其中不包括用于指定载波的监听窗口终止对象的载波索引信息。
接收如以下表3中所示的SCEH的终端可以终止包括主载波和副载波的所有激活的载波的监听窗口(LW),并且根据情况,可以终止除了主载波之外的所有激活的副载波的监听窗口(LW)。
[表3]
Figure BDA0000137151580000171
通过表1、2和3中的任一种形式的SCEH从基站接收多载波的监听窗口早终止指令的终端终止通过载波索引信息所指定的载波的监听窗口(LW),或者终止所有载波的监听窗口(LW),以将状态切换至休眠窗口。
如果接收到与表3中所示的用于终止所有激活载波的监听窗口的指令相对应的SCEH,则终端终止主载波的监听窗口,并且进入休眠窗口(SW)(S503)。
类似地,早终止副载波的监听窗口(LW),并且将状态改变为休眠窗口(SW)(S504)。
另一方面,如果生成将在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休眠窗口中被发送至基站的数据业务,则终端将用于通过主载波向基站发送所生成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S505)。
另外,从发送带宽请求消息的定时开始,终端终止主载波的休眠窗口以进入监听窗口(S507),从而将主载波休眠周期改变为P-SC2(S507)。
主载波的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P-SC2)被改变,以使得从进入监听窗口的起始帧开始从基站先前接收的休眠模式周期被应用于其。
此时,副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被改变为与主载波的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P-SC2)相同(S509)。
然后,终端在主载波和副载波的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P-SC2)的监听窗口期间,将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发送至基站(S509)。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在多载波系统中控制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的视图。
如以上参考图3所示,终端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多载波休眠模式参数(S301),以将状态切换至休眠模式。
多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SC1)可以包括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LW)和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SW)。
如果在多载波休眠模式中不存在在监听窗口中生成的更多数据业务,或者从基站接收的分组是最后一个分组,如图5中所示,则基站可以将用于早终止多载波监听窗口的指令消息发送至终端。
此时,与图5相反,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不指令所有载波的监听窗口终止,而是可以指令特定副载波的监听窗口早终止。
终端通过主载波从基站接收特定副载波的监听窗口早终止指令消息(S601),并且可以通过表1或2的形式的休眠控制扩展头部(SCEH)来接收监听窗口早终止指令消息。
如果在主载波的监听窗口中从基站接收到用于终止副载波的监听窗口的指令,则终端保持主载波的监听窗口,并且终止副载波的监听窗口,并且进入休眠窗口(S603)。
然后,如果生成将被发送至基站的数据业务,则终端将用于通过主载波向基站发送所生成的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基站(S605)。
为了当终端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业务时允许终端通过副载波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基站可以指令当前处于休眠窗口(SW)状态的副载波的状态改变。
终端接收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用于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发送的副载波信息(S607)。
可以以包括特定载波索引的主动提供的SLP-RSP消息的形式来接收响应消息,或者可以通过如表1中所示的SCEH来接收响应消息。
接收消息的终端参考消息的特定载波索引来改变状态,从而终止相关副载波的休眠窗口(SW),并且进入监听窗口(LW)(S610)。
包括特定载波索引的主动提供的SLP-RSP消息可以如以下表4中所示。
[表4]
Figure BDA0000137151580000191
终端从基站接收如表4中所示的主动提供的SLP-RSP消息(S607),并且终止副载波的休眠窗口(SW),并将副载波的休眠周期改变为与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相同(S610)。
然后,通过主载波和副载波将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发送至基站(S611)。
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其结合来实现。例如,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例如,终端的内部存储器、闪存、硬盘等),并且可以通过软件程序内的代码或指令来实现,该软件程序可以由处理器(例如,终端内的微处理器)来执行。
虽然如上所述示意性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那些特定实施例,因此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在本发明中做出多种修改、改变和改进,并且其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在使用多载波的通信系统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所述多载波包括主载波和副载波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其中,所述副载波使用不同于所述主载波的射频(RF),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主载波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所述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休眠模式参数;
允许所述休眠模式周期进入多载波休眠模式,所述多载波休眠模式被配置有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以及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
如果在多载波休眠窗口中生成将被发送至所述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所述主载波将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生成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
改变所述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以终止所述主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进入监听窗口;
将所述副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改变为与所述主载波的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相同;以及
通过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在改变后的休眠模式周期的监听窗口期间,将上行链路数据业务发送至所述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副载波是能够通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全配置载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的步骤的特征在于,从在终止的休眠窗口之后最初进入的监听窗口的起始帧开始,应用从所述基站先前接收的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
4.一种在使用多载波的通信系统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所述多载波包括主载波和副载波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其中,所述副载波使用不同于所述主载波的射频(RF),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主载波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所述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休眠模式参数;
允许所述休眠模式周期进入多载波休眠模式,所述多载波休眠模式被配置有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以及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
如果在多载波休眠窗口中生成将被发送至所述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所述主载波将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生成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
中断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进入监听窗口;
在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的监听窗口期间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业务;以及
终止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的监听窗口,并且在完成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业务之后返回到先前的休眠模式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副载波是能够通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全配置载波。
6.一种在使用多载波的通信系统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所述多载波包括主载波和副载波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其中,所述副载波使用不同于所述主载波的射频(RF),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主载波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所述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休眠模式参数;
允许所述休眠模式周期进入多载波休眠模式,所述多载波休眠模式被配置有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以及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
通过所述主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用于终止在所述多载波的监听窗口中在所述副载波上的数据发送的指令;
终止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的监听窗口,并且进入休眠窗口;
如果在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休眠窗口中生成将被发送至所述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所述主载波将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生成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以及
终止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对于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使用所述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参数改变休眠模式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休眠控制扩展头部接收用于终止所述多载波的监听窗口的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副载波是能够通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全配置载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改变主载波和副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的步骤的特征在于,从在终止的休眠窗口之后最初进入的监听窗口的起始帧开始,应用从所述基站先前接收的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
10.一种在使用多载波的通信系统中执行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所述多载波包括主载波和副载波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其中,所述副载波使用不同于所述主载波的射频(RF),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主载波向基站请求休眠模式切换,并且从所述基站接收包括休眠模式周期和监听窗口的休眠模式参数;
允许所述休眠模式周期进入多载波休眠模式,所述多载波休眠模式被配置有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监听窗口以及不能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休眠窗口;
通过所述主载波从所述基站接收用于终止在所述多载波的监听窗口中在所述副载波上的数据发送的指令;
终止所述副载波的监听窗口并且进入休眠窗口;
如果生成将被发送至所述基站的数据业务,则通过所述主载波将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所生成数据业务的带宽请求消息发送至所述基站;
从所述基站接收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业务的副载波信息;
终止所述副载波的休眠窗口,并且将所述副载波的休眠窗口改变为与所述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相同;以及
通过所述主载波和副载波发送所生成的上行链路数据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休眠控制扩展头部接收用于终止所述副载波的监听窗口的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包括副载波索引比特信息的主动提供的休眠响应消息、或休眠控制扩展头部,来接收从所述基站接收的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业务的副载波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副载波是能够通过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全配置载波。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主载波的休眠模式周期改变为在其中所述监听窗口从发送所述带宽请求消息的定时重新开始的休眠模式周期。
CN2010800371764A 2009-09-01 2010-09-01 在多载波系统中的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248485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3903109P 2009-09-01 2009-09-01
US23904709P 2009-09-01 2009-09-01
US61/239,031 2009-09-01
US61/239,047 2009-09-01
KR10-2009-0107196 2009-11-06
KR1020090107196A KR20110025015A (ko) 2009-09-01 2009-11-06 멀티 캐리어 시스템의 슬립모드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PCT/KR2010/005907 WO2011028012A2 (en) 2009-09-01 2010-09-01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leep mode operation in multi-carrier system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84856A true CN102484856A (zh) 2012-05-30

Family

ID=43932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71764A Pending CN102484856A (zh) 2009-09-01 2010-09-01 在多载波系统中的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10053658A1 (zh)
EP (1) EP2474188A4 (zh)
KR (1) KR20110025015A (zh)
CN (1) CN102484856A (zh)
WO (1) WO2011028012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3411B1 (ko) * 2009-08-21 2017-04-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멀티 캐리어 시스템의 슬립모드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37936B (zh) 2010-04-30 2015-01-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去激活状态载波的测量方法、装置
WO2012044227A1 (en) * 2010-10-01 2012-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providing aided signal synchronization and related network nodes and devices
CN103002515B (zh) * 2011-09-16 2017-11-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静默模式指示方法、静默模式下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3143051A1 (en) * 2012-03-26 2013-10-03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Secondary cell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in carrier aggregation scenarios
ES2741739T3 (es) 2014-01-31 2020-02-12 Nippon Steel Corp Unión soldada por puntos y método de soldadura por puntos
KR102237511B1 (ko) * 2015-04-29 2021-04-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통신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63307B1 (en) * 1998-08-14 2002-10-0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in a mobile terminal with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KR100830164B1 (ko) * 2003-09-04 2008-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슬립 모드와 어웨이크 모드간 천이 방법
EP1810536B1 (en) * 2004-09-30 2015-05-06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of supporting operation of sleep mode in a wideband radio access system
KR101080970B1 (ko) * 2004-12-27 2011-11-0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 적용되는 디코드 정보 전송 방법
US7924756B2 (en) * 2006-09-25 2011-04-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leep-mode oper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52089B (zh) * 2006-10-27 2015-04-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据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KR100795564B1 (ko) * 2006-11-16 2008-01-2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수면 주기 관리 방법
KR100957400B1 (ko) * 2006-12-22 2010-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슬립 모드 동작 제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1237640B (zh) * 2007-01-30 2014-06-04 世意法(北京)半导体研发有限责任公司 在宽带无线接入通信系统中用于实时服务的睡眠模式控制
KR20080074696A (ko) * 2007-02-09 2008-08-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전력 소모방지 모드 제어 방법
US9204388B2 (en) * 2007-11-05 2015-12-01 Core Wireless Licensing S.A.R.L. Layer-1 signaling of traffic indication for power saving class of type I in WiMAX
US9237523B2 (en) * 2008-07-07 2016-01-12 Mediatek Inc. Method of establishing sleep mode operation for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s
US8737383B2 (en) * 2008-07-07 2014-05-27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enhanced persistent scheduling with efficient link adaptation capability
US8515481B2 (en) * 2008-09-05 2013-08-20 Mediatek Inc. Power management for multi-carrier transmission
US8547853B2 (en) * 2009-02-25 2013-10-01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Adaptive periodic power-save (PS) polling
KR101691827B1 (ko) * 2009-04-02 2017-01-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단말의 긴급 서비스 요청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1028012A3 (en) 2011-07-07
EP2474188A4 (en) 2016-03-23
EP2474188A2 (en) 2012-07-11
WO2011028012A2 (en) 2011-03-10
US20110053658A1 (en) 2011-03-03
KR20110025015A (ko) 201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398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leep mode operat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9736775B2 (en) Data reception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sav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ple carriers
TWI674811B (zh) 用於行動通訊系統之使用者裝置及基地台
CA2714421C (en) Dynamic adjustment of downlink/uplink allocation ratio in tdd wireless systems
CN102484856A (zh) 在多载波系统中的休眠模式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11083770A (zh) 一种终端的省电方法、省电装置、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0971349B (zh) 一种重复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20220030565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pdcch monitoring period
CN111343724A (zh) Bwp转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EP4371264A1 (en) Cg/sps in cross-division duplex
JP6341519B2 (ja) セカンダリセルを構成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ホスト
US20200305182A1 (en) Uplink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method, terminal and base station
EP3962148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1959211A (zh) 一种获得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384087A (zh) 无线通讯系统于队列功能中传呼接收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CN115150814A (zh) 频谱分配方法和设备
CN114448581A (zh) 副链路drx的调度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KR2005001760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페이징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7166177A1 (zh) 传输时间间隔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