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3253A - 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73253A
CN102473253A CN2010800366446A CN201080036644A CN102473253A CN 102473253 A CN102473253 A CN 102473253A CN 2010800366446 A CN2010800366446 A CN 2010800366446A CN 201080036644 A CN201080036644 A CN 201080036644A CN 102473253 A CN102473253 A CN 102473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ector
mentioned
zone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8003664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薮勇辉
铃木俊博
冈岛一郎
永田智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TT Docomo Inc
Original Assignee
NTT Docom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T Docomo Inc filed Critical NTT Docomo Inc
Publication of CN102473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732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18Service support devices; Network management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6Network addressing or numbering for mobility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它们能够进行针对扇区单位中的用户的属性分布信息的统计处理。取得部(510)从多个移动机(100)分别取得所处扇区的扇区ID以及作为移动机的识别信息的用户识别符,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将这些取得的扇区ID与移动机对应起来存储。而且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根据存储于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12)的加入者信息和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的位置信息,对于扇区ID所表示的扇区单位累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移动机数量。由此,就能够通过扇区单位掌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统计信息。

Description

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收集移动机的位置信息的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收集位置信息的方法,规定为3GPP,例如当载波经营者的管理中心接收到来自外部服务器的各移动机的位置信息的收集请求时,按照该请求向交换机(例如MMS(Mobile Multimedia Switching System:移动多媒体交换系统)/xGSN(serving/gateway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Support Node:服务/网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支持节点))和RNC(RemoteNetwork Controller:远程网络控制器)输出收集各移动机的位置信息的指示,各节点、控制器执行用于位置信息收集的处理。该处理内容基于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被规定为MT-LR(Mobile Terminated-.Location Request:移动收信位置请求)方式,例如记载于非专利文献1(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S23.271)。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S23.271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仅停留在收集位置信息的水平。因而希望从各种角度对该位置信息进行统计处理,生成能分析的信息。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基于这些位置信息的统计处理的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具有:加入者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将表示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与表示该移动机的属性的属性信息对应起来的加入者信息;取得单元,其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所处的扇区的扇区ID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位置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将由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扇区ID与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位置信息管理表;以及累计单元,其根据存储于上述加入者信息存储单元的加入者信息,对于由存储于上述位置信息存储单元的扇区ID表示的扇区单位累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移动机数量。
另外,本发明的统计处理方法是管理服务器的统计处理方法,该管理服务器具有存储将表示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与表示该移动机的属性的属性信息对应起来的加入者信息的加入者信息存储单元,其中,该统计处理方法具有:取得步骤,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所处扇区的扇区ID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位置信息存储步骤,将位置信息管理表存储于位置信息存储单元,该位置信息管理表将通过上述取得步骤取得的扇区ID与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对应起来;以及累计步骤,根据存储于上述加入者信息存储单元的加入者信息,对由存储于上述位置信息存储单元的扇区ID表示的扇区单位累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移动机数量。
根据本发明,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所处的扇区的扇区ID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将这些取得的扇区ID与移动机对应起来存储。而且根据预先存储的加入者信息,对由扇区ID表示的扇区单位累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移动机数量。由此,就能够通过扇区单位掌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统计信息。
本发明的通信系统优选具有进行多个移动机的无线连接控制的多个RNC、管理该RNC的交换机、上述管理服务器,其中,上述RNC具有:RNC侧取得单元,其在与上述多个移动机中的一个移动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时,取得该一个移动机所处的扇区的扇区ID;以及RNC侧发送单元,其在与上述一个移动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时,将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上述一个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以及所处的扇区的扇区ID发送给上述交换机,上述交换机具有:接收单元,其接收上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扇区ID和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上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扇区ID和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以及交换机侧发送单元,其按照来自上述管理服务器的请求或者以预定周期将存储于上述存储单元的扇区ID发送给上述管理服务器,上述管理服务器的取得单元从上述交换机取得扇区ID和移动机的识别信息。
根据本发明,在与移动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时向交换机发送RNC取得的移动机所处的扇区的扇区ID,交换机能够按照来自管理服务器的请求或以预定周期向管理服务器输出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以及移动机所处的扇区ID。由此能够减轻网络负载,将各移动机的位置信息输出到管理服务器侧。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具有:扇区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表示按照每种频率形成的扇区的扇区识别符、表示在该扇区中使用的第1频率或第2频率中的某一个频率的频率信息以及表示该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人口信息存储单元,其将表示按照每种频率形成的扇区的扇区识别符与表示处于该扇区的人口的人口信息对应起来存储;沃罗诺伊区域生成单元,其根据存储于上述扇区信息存储单元的信息进行沃罗诺伊分割,分别生成每个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和每个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分割区域生成单元,其生成由上述沃罗诺伊区域生成单元生成的、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与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分割区域;以及人口信息计算单元,其根据上述分割区域生成单元所生成的新分割区域与上述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上述新分割区域与上述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利用存储于上述人口信息存储单元的人口信息计算出的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以及利用存储于上述人口信息存储单元的人口信息计算出的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计算上述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人口信息计算方法是管理服务器的人口信息计算方法,该管理服务器具有:扇区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表示按照每种频率形成的扇区的扇区识别符、表示在该扇区使用的第1频率或第2频率中的某一个频率的频率信息以及表示该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以及人口信息存储单元,其将表示按照每种频率形成的扇区的扇区识别符与表示处于该扇区的人口的人口信息对应起来存储,该人口信息计算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沃罗诺伊区域生成步骤,根据存储于上述扇区信息存储单元的信息进行沃罗诺伊分割,分别生成每个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和每个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分割区域生成步骤,生成由上述沃罗诺伊区域生成步骤生成的、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与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分割区域;以及人口信息计算步骤,其根据通过上述分割区域生成步骤生成的新分割区域与上述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上述新分割区域与上述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利用存储于上述人口信息存储单元的人口信息计算出的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以及利用存储于上述人口信息存储单元的人口信息计算出的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计算上述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
根据本发明,预先存储表示扇区的扇区识别符、表示在该扇区使用的第1频率或第2频率中的某一个频率的频率信息以及表示该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还将表示扇区的扇区识别符与表示处于该扇区的人口的人口信息对应起来预先存储好,在各频率根据预先存储的扇区的位置信息进行沃罗诺伊分割,分别生成每个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和每个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然后生成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与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新分割区域。根据所生成的新分割区域与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新分割区域与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以及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计算出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
由此就能够均匀且正确地计算出某区域的人口分布。即,当不区分所使用的各扇区的频带或叠加状态,而仅根据扇区的中心位置信息或基站的位置信息制作沃罗诺伊区域的情况下,会出现按照频率所覆盖的区域而重叠的范围,在计算人口分布时会出现不均,然而根据本发明,将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部分作为新分割区域,对每个该新分割区域计算人口信息,因而不易出现人口分布不均。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具有:分割单元,其按照预定的网格区域对包含上述分割区域生成单元所生成的新分割区域在内的预定区域进行分割;以及人口信息计算单元,其根据上述分割单元所分割的网格区域中包含的上述新分割区域的面积比计算该网格区域的人口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统计处理方法具有:取得步骤,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位置信息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基础表存储步骤,将把上述取得步骤取得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的取得时刻和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基础表存储于基础表存储单元;以及计算步骤,根据存储于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的基础表,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根据本发明,按照预定的网格区域分割包含所生成的新分割区域在内的预定区域,根据所分割的网格区域所包含的新分割区域的面积比计算出该网格区域的人口信息。由此就能够计算出每个网格区域的人口分布。
另外,在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扇区信息存储单元还存储表示第3频率的频率信息和表示该第3频率信息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该管理服务器还具有存储表示第2频率与第3频率的叠加关系的对应关系的叠加信息存储单元,上述沃罗诺伊区域生成单元根据存储于上述叠加信息存储单元的对应关系,在不生成基于第3频率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的沃罗诺伊区域的情况下,根据与该第3频率对应的第2频率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生成沃罗诺伊区域,上述人口信息计算单元对上述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使用处于上述第1频率的扇区的人口信息,对上述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使用处于上述第2频率的扇区的人口信息和处于上述第3频率的扇区的人口信息,以作为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和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
根据本发明,根据第2频率与第3频率的叠加关系,在不生成与第3频率的扇区对应的沃罗诺伊区域的情况下,生成与第2频率的扇区对应的沃罗诺伊区域,计算出人口信息,从而能消除叠加关系导致的人口分布不均。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具有:取得单元,其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位置信息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基础表存储单元,其存储将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的取得时刻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基础表;以及计算单元,其根据存储于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的基础表,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根据本发明,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位置信息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根据所取得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的取得时刻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能够计算出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由此能取得更为详细的人口分布信息,通过提供这种详细的人口分布信息,就能提供各种服务。
另外,在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还对应地存储移动机的用户属性信息,上述计算单元按照每种上述属性信息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根据本发明,能够按照每种属性信息计算出预定时间单位的人口分布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优选还具有定义并存储多个由预定区域构成的累计区域的累计区域存储单元,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预先存储按照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所定义的每个累计区域划分的基础表,上述计算单元按照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每个累计区域,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根据本发明,能够按照预先确定的每个累计区域,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将通过无线基站定义的扇区区域定义为累计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将具有预先确定的大小的矩形区域定义为累计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将由都道府县单位或市镇村单位确定的区域定义为累计区域。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计算单元计算出预定期间内同一取得时刻的多个人口分布信息的平均值,计算该平均值作为人口分布信息。
根据本发明,计算预定期间内同一取得时刻的多个人口分布信息的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人口分布信息计算出来,从而能计算出更为正确的人口分布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计算单元计算人口作为人口分布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计算单元计算相对于全体的任意属性的人口比例,作为人口分布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取得单元取得作为坐标信息的详细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取得单元取得包含确定扇区的扇区信息以及该扇区内的位置信息在内的大体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中,优选上述取得单元以预先确定的周期取得包含作为坐标信息的详细位置信息、确定扇区的扇区信息以及该扇区内的位置信息在内的大体位置信息,在该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小于上述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的情况下,选择上述详细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在该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大于上述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的情况下,选择在临近用作位置信息的定时的时刻取得的信息选择作为位置信息。
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取得大体位置信息和详细位置信息这两者的情况下,选择适当的位置信息。在此,根据取得周期优先选择详细位置信息,从而就能取得更为正确的位置信息。
另外,本发明的管理服务器优选具有:位置信息存储单元,其将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位置信息、用户的属性信息、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类别对应起来存储;扩大系数计算单元,其根据存储于上述位置信息存储单元的信息累计每种属性信息的移动机数量,按照每种属性信息计算出该累计的移动机数量与预先调查得到的统计信息的每种属性信息的人口的比率即扩大系数;扩大系数存储单元,其将扩大系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扩大系数与存储于上述位置信息存储单元的位置信息、属性信息、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类别对应起来存储;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其定义累计区域;面积比计算单元,其按照通过扇区确定的扇区区域与通过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定义的累计区域的每个重叠部分即每个重叠区域,计算该扇区区域与上述重叠区域的面积比;以及基础表生成单元,其对于存储于上述扩大系数存储单元的按照位置信息类别记述为大体位置信息的信息,按照每种累计区域对应地附加由上述面积比计算单元计算出的面积比,生成大体位置信息用数据,对于存储于上述扩大系数存储单元的按照位置信息类别记述为详细位置信息的信息附加将面积设为1的信息,生成详细位置信息用数据,生成将人口贡献率与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属性信息和累计区域对应起来的基础表,上述人口贡献率是将上述扩大系数和面积比相乘而得到的,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存储上述基础表生成单元生成的基础表,上述计算单元根据基础表存储单元存储的人口贡献率,计算人口分布信息。
根据本发明,能取得使用了移动机的统计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系统结构图。
图2是示出RNC300和交换机4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通信系统10的移动机100、RNC300、交换机400和管理中心500的处理的序列图。
图4是示出BTS200与扇区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在交换机400中管理的加入者信息的管理表的例子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管理服务器503a的功能的框图。
图7是示出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的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记述了用户的属性信息的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9是示出将位置信息与加入者信息结合起来的带属性结合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10是示出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导出的属性分布的输出例的说明图。
图11是示出对每个扇区进行统计处理的管理服务器503a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12是第2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系统结构图。
图13是示出配置于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的管理服务器503b和可视化解决单元504的管理服务器504b的功能的框图。
图14是示出管理服务器503b或管理服务器504b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5是示出叠加管理信息表的说明图。
图16是示出扇区信息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17是示出中间表的说明图。
图18是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19是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20是示出新分割区域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21是示出每种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说明图。
图22是示出根据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和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制作的新分割区域的说明图。
图23是示出管理服务器503b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人口信息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25是示出区域内人口信息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26示出使用预定的网格区域分割某个新分割区域时的示意图。
图27是示出网格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28是示出人口分布网格管理表的说明图。
图29是示出管理服务器504b的工作的流程图。
图30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管理服务器503c的功能的框图。
图31是示出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取得的信息的说明图。
图32是示出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2取得的信息的说明图。
图33是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53的信息的说明图。
图34是示出加入者属性信息结合部557生成的分布信息的说明图。
图35是示出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制作的管理信息的说明图。
图36是示出将扩大系数计算部559计算出的扩大系数分配给每个用户的管理表的图。
图37是示出由基础表制作部565使用大体位置信息制作的中间表的说明图。
图38是示出由基础表制作部565使用详细位置信息制作的中间表的说明图。
图39是示出由基础表制作部565制作的基础表的说明图。
图40是示出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的累计区域管理数据的制作处理的流程图。
图41是示出管理服务器503c的基础表的制作处理和使用了制作出的基础表的检索处理/统计处理的处理的流程图。
图42是示出在作为累计区域的网格区域分割扇区的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相同部分标注相同符号,省略重叠的说明。
【第1实施方式】
在该第1实施方式中,解决如下问题。即,在现有技术中,管理由经纬度坐标构成的位置信息,因此不适于管理在扇区单位的用户属性分布信息。
于是,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进行针对在扇区单位等预定范围的用户属性分布信息的统计处理的通信系统和统计处理方法。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构成为具有移动机100、BTS(基站)200、RNC(无线控制装置)300、交换机400和管理中心500。另外,该管理中心500由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拍字节挖掘单元502、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和可视化解决单元504构成。
交换机400经由BTS200、RNC300收集作为移动机100的扇区的扇区ID的SAI(Subscriber Area ID:用户区域ID)。RNC300在移动机100处于某扇区时,能够掌握并取得该扇区的SAI。交换机400能够在移动机100执行通信连接时接收如上取得的移动机100的SAI。交换机400存储接收到的SAI,按照预定的定时或来自管理中心500的请求,将所收集的SAI输出给管理中心500。在这里,RNC300通常由大约1000个构成,配置于日本全境。而交换机400在日本境内配置有300个左右。
如上所述,管理中心500构成为具有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拍字节挖掘单元502、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和可视化解决单元504,在各单元进行用于移动机100的位置信息的统计处理。
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是从各交换机400收集包含移动机100的SAI等在内的数据的服务器装置。该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构成为:接收从交换机400定期输出的数据,或者按照在社会传感器单元501预先确定的定时从交换机400取得数据。
拍字节挖掘单元502是将从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预定的数据形式的服务器装置。例如,拍字节挖掘单元502以用户ID为基准进行排序处理,或者对每个区域进行排序处理。
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是进行针对在拍字节挖掘单元502处理后的数据的累计处理、即各项目的计数处理的服务器装置。例如,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能够对处于某区域的用户数量进行计数,并累计所属分布。
可视化解决单元504是将在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进行了累计处理的数据处理为可视的服务器装置。例如,可视化解决单元504能够在地图上对所累计的数据进行映像处理。并且,这种经过统计处理的信息当然会被加工为无法确定个人等,以不会侵害个人隐私。
接着说明RNC300和交换机400的结构。图2是示出RNC300和交换机40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RNC300构成为具有通信控制部302。另外,交换机400构成为具有通信控制部401、转换部402和存储部403。
首先说明RNC300。通信控制部302是经由BTS200与移动机100进行通信连接的部分,例如是进行基于来自移动机100的呼叫处理或来电处理的通信连接处理和基于位置登记请求的通信连接处理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通信控制部302还能对用于通信连接处理的Initial UE Message(初始UE信息)附加移动机100的SAI,发送给交换机400。并且,该Initial UE Message包括表示呼叫或位置登记请求的指示信息、唯一地确定移动机100的TMSI(Temporary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临时移动用户识别号)和SAI。并且TMSI是当移动机100与网络连接时由交换机400给出的ID信息。
该通信控制部302能够从BTS200接收到移动机100所处的扇区的SAI。图4是示出BTS200与扇区的关系的说明图。BTS200处于圆形所示的区域的中心,以其为中心等分为多部分的就是扇区。例如在图4中,BTS200的通信区域最多由6个扇区构成,RNC300能够经由BTS200掌握移动机100处于哪个扇区中。例如,RNC300能够掌握表示扇区ID的SAI,能够将该SAI通知给交换机400。
接着,说明交换机400。通信控制部401是接收从RNC300发送的Initial UEMessage,使用该Initial UE Message进行通信连接处理的部分。另外,该通信控制部401定期或按照来自管理中心500的请求,向管理中心500发送用户识别符、SAI和SAI取得时刻。
转换部402是将通过通信控制部401接收的Initial UE Message中包含的TMSI转换为用户识别符的部分。转换部402在转换处理时从存储加入者资料信息的加入者资料信息存储部600中提取出与TMSI对应起来的用户识别符,对该提取出的用户识别符进行转换。并且,该加入者资料信息存储部600例如设置于HLR(Home LocationRegister:本地位置寄存器),在这里,将TMSI与用户识别符对应起来进行管理/存储。
存储部403是将用户识别符、Initial UE Message中包含的移动机100的SAI、取得该SAI的时刻对应起来存储的部分。存储于该存储部403的SAI是按照通信控制部401的通信处理,根据预定的定时或来自管理中心500的请求收集得到的。该存储部403例如是以图5所示的形式进行存储的。图5是示出在交换机400中管理的加入者信息的管理表的例子的说明图。如图5所示,将用户识别符、HLR编号、SAI和服务类别(能提供给移动机的通信服务等)对应起来存储。
接着,说明如上构成的通信系统10的处理。图3是示出通信系统10的移动机100、RNC300、交换机400和管理中心500的处理的序列图。
当从移动机100输出了呼叫请求或位置登记请求时,在RNC200中,从基站200取得表示移动机100的所处位置的SAI(扇区ID)(S101)。然后在RNC300中,通过通信控制部302提取出移动机100所处的扇区的扇区ID即SAI以及表示该移动机100的TMSI(S103)。由通信控制部302取得的SAI和TMSI被附加给Initial UEMessage,发送给交换机400(S104)。
在交换机400中,通过通信控制部401接收Initial UE Message,而且该Initial UEMessage中所包含的TMSI被转换部402转换为移动机100的用户识别符(S105)。然后将所转换的用户识别符、SAI取得时刻和SAI对应起来存储于存储部403(S106)。此后,当在S101发出了呼叫请求的情况下,进行针对该发送目的地的连接处理(S107)。
存储于存储部403的用户识别符、SAI取得时刻和SAI被定期发送给管理中心500,或者按照来自管理中心500的请求被获取(S108)。
如上,可以使用Initial UE Message将移动机的SAI通知给交换机400和管理中心500侧,然而并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通信控制部302可以在切换时使用Location Report(当前位置报告)信号代替Initial UE Message来通知移动机100的TMSI和SAI。该Location Report信号是规定为3GPP的TS25.413的信号。这种情况下,交换机400当然构成为能够接收该Location Report信号。
接着说明如上构成的通信系统10的作用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RNC300中,通信控制部302在与多个移动机100中的1个移动机100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时,取得该1个移动机100所处的扇区的SAI。然后通信控制部302在与1个移动机100进行通信连接时将1个移动机100的SAI发送给交换机400。
另一方面,在交换机400中,通信控制部401接收从RNC300发送的SAI,存储部403存储所接收的SAI。然后按照来自管理中心500的请求,或者以预定周期发送存储于存储部403的SAI和识别移动机100的用户识别符。由此,就能够在RNC300与交换机400进行通信连接时发送1个移动机100的SAI,能够在不对网络通信量施加负担的情况下将SAI集中于交换机400。交换机400通常数量少于RNC300,在收集SAI时仅访问交换机400即可,因此在进行各移动机的SAI的收集时能够减轻网络的负载。
这里,在RNC300中,通信控制部302将1个移动机100的SAI纳入到与交换机400的通信连接处理中发送的Initial UE Message,从而能够进一步在不对网络施加负担的情况下,将移动机100的SAI集中于交换机400。
接着说明如上取得SAI、移动机的用户识别符、SAI的取得时刻的管理中心500的统计处理方法。
图6是示出作为管理中心500之一的在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设置的管理服务器503a的功能的框图。该管理服务器503a构成为具有取得部510、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12、加入者属性结合部513、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16、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和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存储部518。另外,取得部510还可以设置于社会传感器单元501。并且,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12、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16和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存储部518的各存储部还可以构成为设置于拍字节挖掘单元502。下面说明各结构。
取得部510是取得从交换机400定期输出的各移动机100的SAI、用户识别符和SAI取得时刻的部分。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设置于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然而不限于这种情况,还可以构成为设置于社会传感器单元501,将取得的信息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
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是存储在取得部510取得的各移动机100的SAI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确定扇区的SAI与用于识别移动机100的用户识别符和SAI取得时刻对应起来存储的部分。使用图7说明其具体例子。图7是示出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的管理表的说明图。如图7所示,在该管理表中以对应起来的方式存储有用户识别符、表示SAI的取得时刻的时间标记和SAI。
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12是存储管理表的部分,该管理表记述了作为加入者的移动机100的用户的属性信息。例如图8所示,对应地存储有用户识别符、性别、年龄、住址、签约的费用套餐等加入者信息。此外,只要是表示用户属性的信息即可,不限于图8所示的信息。
加入者属性结合部513是以用户识别符为基准将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的管理表与存储于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12的管理表结合起来,生成带属性结合管理表的部分。使用图9说明该带属性结合管理表的具体例子。如图9所示,在该带属性结合管理表对应地存储有用户识别符、时间标记、SAI、性别、年龄...(属性信息)等信息。
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16是存储从加入者属性结合部513输出的带属性结合管理表的部分。
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是以预定周期对每个扇区导出属性分布的部分,是根据SAI和属性信息累计各扇区的每种属性的移动机数量的部分。更具体而言,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从带属性结合管理表中提取出从上次进行累计处理的时刻起到现在为止存储的数据、即从上次进行累计处理的时刻起取得的数据,然后根据用户识别符对提取出的数据进行单元化,从而在带属性结合管理表中存在重叠的用户识别符的情况下,进行将该用户识别符整理为1个的处理。然后对于进行了单元化处理的带属性结合管理表的各项目累计其用户识别符数量(即移动机数量)。
图10示出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导出的属性分布的输出例。如图10所示,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分别对应地生成SAI、估计人口、估计女性数量、估计男性数量、20~29岁男性数量、20~29岁女性数量等人口信息。
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存储部518是存储由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生成且输出的人口信息的部分。
对如上构成的管理服务器503a的处理进行说明。图11是示出对每个扇区进行统计处理的管理服务器503a的处理的流程图。
当经过了预先确定的时间时(S201),由加入者属性结合部513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提取出加入者的位置信息,从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12提取出加入者的属性信息,以用户识别符为基准进行结合处理,生成带属性结合管理表,存储于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16(S202)。
然后由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根据用户识别符对该带属性结合管理表进行单元化(S203)。
然后由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对属性信息的每个项目进行累计处理(S204),根据累计处理结果生成人口信息管理表(S205)。所生成的人口信息管理表被存储于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存储部518(S206)。在这里,所存储的人口信息管理表中存储的人口信息可用作各种统计信息。
接着,说明如上构成的管理服务器503a和通信系统10的作用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管理服务器503a中,取得部510从多个移动机100分别取得所处的扇区的SAI和作为移动机的识别信息的用户识别符,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将这些取得的SAI与移动机对应起来存储。然后,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7根据存储于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12的加入者信息和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1的位置信息,对SAI所示的扇区单位累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移动机数量。由此就能够以扇区单位掌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统计信息。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在与移动机100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时,例如使用Initial UE Message向交换机400发送在RNC300取得的移动机100所处的扇区的SAI,交换机400能够按照来自管理服务器503a的请求或以预定周期向管理服务器503a输出移动机100的用户识别符和移动机100所处的SAI。由此能够减轻网络的负担,将各移动机100的位置信息输出给管理服务器503a侧。因此,作为系统整体,既能减轻网络的负担,又能掌握各移动机100所处的扇区,计算出在该扇区单位的统计信息。
【第2实施方式】
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解决如下所说明的问题。以往希望根据以扇区单位求出的人口估计值制作出人口分布网格地图。为了制作该人口分布网格地图,就需要正确掌握各扇区的覆盖范围(覆盖区域),而由于扇区是通过指向性天线确定的区域,因而难以正确区分区域。于是,例如可以考虑通过沃罗诺伊分割掌握覆盖范围。例如在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252548号公报)中记载着使用基站位置进行沃罗诺伊分割,以分割区域的情况。
如专利文献2所述,在根据基站进行沃罗诺伊分割,从而掌握区域的情况下,掌握基于该基站而分割的每个区域的人口分布。然而在基站,并非在所有方向形成该区域,有时也会仅在一个方向配置指向性天线,仅在该方向形成区域。
即使使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基站进行沃罗诺伊分割,欲形成沃罗诺伊区域,也无法进行正确的区域形成。于是,可以考虑根据表示基站的连接区域的扇区的中心位置进行沃罗诺伊分割,然而此时依然会产生如下问题。
即,当前的移动电话彼此所使用的频率不同,例如使用800MHz频带、1.7GHz频带或2GHz频带的频率。基站按照这些频率分别形成扇区,然而即使进行基于对每个频率形成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的沃罗诺伊分割,使用通过该沃罗诺伊分割所取得的沃罗诺伊区域来掌握人口分布,也会存在产生人口分布不均的问题。这是因为根据频率不同而能够收容的人数也不同所致,例如2GHz频带的扇区相比800MHz频带的扇区能收容好几倍的用户。另外,即便是不同频率也会产生其扇区重叠的所谓叠加关系,因此优选进行考虑到这种因素的沃罗诺伊分割。
例如在移动电话所使用的频率中,存在有800MHz频带、1.7GHz频带和2GHz频带的各频率。在1.7GHz频带和2GHz频带之中,所运用的扇区彼此覆盖相同的放射角度、相同的区域,而在800MHz频带中,有时会设置为与1.7GHz频带和2GHz频带的扇区不同的放射角,而由于频率特性上的覆盖范围较大,因而有时也会与1.7GHz频带和2GHz频带的扇区的覆盖范围重叠。因而若根据各频带的扇区的中心位置进行沃罗诺伊分割,制作沃罗诺伊图,则在人口分布上会产生不均。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正确覆盖通过沃罗诺伊分割等取得的区域,又能计算出没有人口分布不均的人口信息的管理服务器和人口信息计算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概要如下所述。即,在管理服务器503a中,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在各频率根据预先存储的扇区的位置信息进行沃罗诺伊分割,生成各频率的区域。然后,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生成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与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新分割区域。根据新分割区域与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新分割区域与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和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计算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下面进行详细说明。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10的系统结构图。如图12所示,该通信系统10构成为具有移动机100、BTS(基站)200、RNC(无线控制装置)300、交换机400和管理中心500。另外,该管理中心500由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拍字节挖掘单元502、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和可视化解决单元504构成。
交换机400经由BTS200、RNC300收集移动机100的位置信息。RNC300在与移动机100之间进行特定的通信时,能够测定移动机100的位置。交换机400能够在移动机100执行通信连接时接收如上测定的移动机100的位置信息。交换机400存储所接收的位置信息,在预定定时或按照来自管理中心500的请求,将所收集的位置信息输出给管理中心500。
管理中心500如上所述构成为包括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拍字节挖掘单元502、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和可视化解决单元504,在各单元进行用于移动机100的位置信息的统计处理。
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是从各交换机400收集包含移动机100的位置信息等的数据的服务器装置。该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构成为:接收从交换机400定期输出的数据,或者按照在社会传感器单元501预先确定的定时从交换机400取得数据。
拍字节挖掘单元502是将从社会传感器单元501接收到的数据转换为预定的数据形式的服务器装置。例如,拍字节挖掘单元502以用户ID为基准进行排序处理,或者对每个区域进行排序处理。
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是进行针对在拍字节挖掘单元502处理后的数据的累计处理、即各项目的计数处理的服务器装置。例如,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能够对处于某区域的用户数量进行计数,并累计所属分布。
可视化解决单元504是将在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进行了累计处理的数据处理为可视的服务器装置。例如,可视化解决单元504能够在地图上对所累计的数据进行映像处理。并且,这种经过统计处理的信息当然会被加工为无法确定个人等,以不会侵害个人隐私。
图13是示出配置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系统的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的管理服务器503b和配置于可视化解决单元504的管理服务器504b的功能的框图。该管理服务器503b构成为包括叠加信息蓄积部531(叠加信息存储单元)、叠加信息提取部532、扇区信息蓄积部533(扇区信息存储单元)、扇区信息提取部534、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沃罗诺伊区域生成单元、分割区域生成单元)和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36。另外,管理服务器504b构成为包括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人口分布计算部542、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43、网格区域人口计算部545和人口分布网格保存部546。各管理服务器503b和504b都是由图14所示的硬件构成的。
图14是管理服务器503b的硬件结构图。图13所示的管理服务器503b的物理结构如图14所示,构成为一种计算机系统,其具有CPU597、作为主存储装置的RAM592和ROM593、作为输入设备的键盘和鼠标等输入装置594、显示器等输出装置595、网卡等作为数据收发设备的通信模块596、硬盘等辅助存储装置597等。图13中说明的各功能的实现方式在于,将预定的计算机软件读入图14所示的CPU591、RAM592等硬件上,从而在CPU591的控制之下使输入装置594、输出装置595、通信模块596进行工作,并且进行RAM592和辅助存储装置597中的数据的读取和写入。管理服务器504b也采取同样的结构。以下根据图13所示的功能块来说明各功能块。
叠加信息蓄积部531是存储表示扇区间的叠加关系的叠加管理信息表的部分。该叠加管理信息表用于存储被赋予给在各扇区使用的每个频带的扇区识别符。在图15中,对应地存储着2GHz频带扇区识别符和1.7GHz频带扇区识别符。即图15的叠加管理信息表示出了能够在相同的覆盖范围使用应用了2GHz频带的频率的终端和应用了1.7GHz频带的终端的情况。并且该叠加管理信息表是预先由载波经营者等确定并规定的。
叠加信息提取部532是提取叠加信息的部分。当由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的操作者发出了人口分布的生成指示时,叠加信息提取部532进行提取处理。
扇区信息蓄积部533是存储扇区信息管理表的部分,该扇区信息管理表记述与根据基站来规定的各扇区相关的信息。如图16所示,该扇区信息管理表对应地记述了表示扇区的扇区识别符、扇区频率种类、扇区中心纬度、扇区中心经度、基站名、基站纬度和基站经度。扇区频率种类表示出在该扇区使用的频带类别是第1频带(800MHz频带)还是第2频带(1.7GHz频带和2GHz频带)。图16示出使用了2GHz频带的频率的情况。另外,扇区中心纬度和扇区中心经度是表示该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信息。进而,扇区信息管理表对应地记述了基站名、作为基站的位置信息的基站纬度、基站经度。
扇区信息提取部534是从存储于扇区信息蓄积部533的扇区信息管理表中提取出扇区信息的部分。
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是根据扇区信息管理表的信息和叠加管理信息表的信息生成人口分布区域管理表的部分。即,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生成人口分布区域管理表,该人口分布区域管理表将作为第1频带扇区与第2频带扇区所重叠的区域的新分割区域和第1频带的扇区与第2频带的扇区的面积比分别对应起来。以下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使扇区信息提取部534从扇区信息蓄积部533提取出扇区信息的扇区频率种类为1.7/2GHz频带的扇区信息。然后使叠加信息提取部532从叠加信息蓄积部531提取出叠加信息管理表,取得所提取出的叠加信息管理表。然后,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按照叠加信息管理表制作中间处理表。
例如,扇区信息提取部534从扇区信息蓄积部533的扇区信息管理表中提取出1.7GHz或2GHz频带的扇区频率种类的扇区信息,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使用叠加信息提取部532从叠加信息蓄积部531取得叠加管理信息,制作中间处理表。即,生成用于可进行基于使用2GHz频带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的处理的信息。
图17示出中间表的具体例。如图17所示,该中间表根据叠加信息而对应地记述有2GHz频带的扇区识别符、1.7GHz频带的扇区识别符和2GHz频带的扇区中心纬度和2GHz频带的扇区中心经度。
而且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使用2GHz频带的扇区的中心位置进行沃罗诺伊分割,生成沃罗诺伊图(分割为沃罗诺伊区域的图)。然后生成将所生成的沃罗诺伊区域和该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2GHz频带和1.7GHz频带各自的扇区识别符对应起来的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
图18是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的说明图。如图18所示,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对应地存储了2GHz频带扇区识别符、1.7GHz频带扇区识别符、该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和沃罗诺伊区域的多边形数据(是表示沃罗诺伊区域的形状的二进制数据,被赋予了位置信息)。
同样地,提取出扇区频率种类为800MHz频带的扇区信息(扇区中心纬度、扇区中心经度),使用它们进行沃罗诺伊分割,生成沃罗诺伊区域。然后计算出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等,生成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
图19是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的说明图。如图19所示,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对应地存储了800MHz频带的扇区识别符、该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以及沃罗诺伊区域的多边形数据(是二进制数据,被赋予了位置信息)。
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使用所生成的1.7GHz频带/2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和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将各1.7GHz频带/2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与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按照彼此的位置信息重合起来。通过进行重合而提取出1.7GHz频带/2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与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区域,将其作为新分割区域。对该新分割区域赋予分割区域识别符,并且计算出其与1.7GHz频带/2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和与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将这些信息生成为新分割区域管理表。
图20是示出新分割区域管理表的具体例的说明图。如图20所示,新分割区域管理表对应地存储了新分割区域的识别符、2GHz频带扇区识别符、1.7GHz频带扇区识别符、2GHz频带/1.7GHz频带的沃罗诺伊区域与新分割区域的面积比(=新分割区域/沃罗诺伊区域)、800MHz频带扇区识别符、800MHz频带的沃罗诺伊区域与新分割区域的面积比(=新分割区域/沃罗诺伊区域)、新分割区域的面积以及多边形数据(是二进制数据,包括表示该新分割区域的形状的图像数据和用于与沃罗诺伊区域等重合的位置信息)。
使用示意图说明上述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的处理概念。图21(a)示出存储于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中的多边形数据的具体例。另外,图21(b)示出存储于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中的多边形数据的具体例。
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是由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根据2GHz频带用扇区的扇区中心位置X进行沃罗诺伊分割制作出的。另外,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是由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根据800MHz频带用扇区的扇区中心位置Y进行沃罗诺伊分割制作出的。
然后,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根据各自的位置信息,对制作好的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和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进行重合处理。图22是示出对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和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进行重合处理而制作出的新分割区域的说明图。
如图22所示,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和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所重叠的部分就是表示新分割区域的部分,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分别制作出新分割区域A~F。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根据制作出的新分割区域A~F,生成新分割区域管理表。具体而言,对各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部分分配新分割区域的识别符,使其变成唯一的,并且求出新分割区域的面积,然后求出分别与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和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各个面积的面积比。将这些求出的面积比、各扇区识别符和多边形数据与新分割区域的识别符对应起来,由此,就能生成新分割区域管理表。
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36是存储如上由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制作的新分割区域管理表的部分。
如上说明的在管理服务器503b制作的新分割区域管理表用于制作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因而不会产生所使用的频率导致的人口分布不均。
接着,说明使用如上所述制作的新分割区域管理表来计算人口信息的管理服务器504b。管理服务器504b如上所述构成为具有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人口信息存储单元)、人口分布计算部542(人口信息计算单元)、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43(分割单元)、网格区域人口计算部545和人口分布网格保存部546。
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是存储表示各扇区的人口的人口信息的部分,在此所存储的人口信息是所估计的估计人口信息。该估计人口信息是累计从控制移动机100的RNC200定期输出的位置信息或各种信号数(位置登记信号数等)得到的,例如当处于RNC200管理之下的各移动机100跨扇区移动而进行位置登记处理时,RNC200是通过将各移动机100所处的扇区的扇区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503b而取得的数值。例如,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存储图24所示的人口信息管理表。在图24所示的扇区人口信息管理表中对应地存储了扇区识别符和估计人口,对应地存储了在扇区识别符所示的扇区被指定的频率的人口。在图24中,示出了对应地存储了扇区识别符“31405272”、估计人口614人这样的信息。
人口分布计算部542是计算新分割区域的人口分布的部分,具体地,是根据存储于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36的新分割区域管理表和存储于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的人口信息管理表,计算各区域内的人口分布,制作出记述了该计算出的人口分布的区域内人口信息管理表的部分。
即,人口分布计算部542从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提取出人口信息管理表,还从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36提取出新分割区域管理表,以各管理表的扇区识别符为基准进行结合处理。然后人口分布计算部542按照基于结合处理而对应起来的扇区识别符所示的扇区中的估计人口以及新分割区域和与该扇区识别符对应起来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计算出新分割区域的人口,制作出区域内人口信息管理表。并且,扇区区域与沃罗诺伊区域的范围虽然不同,然而为了简便地计算出人口统计信息,将与扇区识别符对应的沃罗诺伊区域作为扇区区域进行处理。
下面说明该区域内人口信息管理表的具体例。图25是示出区域内人口信息管理表的具体例的说明图。如图25所示,区域内人口信息管理表对应地存储了新分割区域的识别符、估计人口、新分割区域的面积和多边形数据。并且按照其面积比存储了新分割区域的属性分布。
在这里,详细说明该区域内人口信息管理表的估计人口的计算方法。在人口信息管理表中,例如将与新分割区域的识别符A对应的2GHz频带用扇区的人口估计值、该1.7GHz频带用扇区的人口估计值和该800MHz频带用扇区的人口估计值分别确定为X人、Y人、Z人,此时,识别符A所示的新分割区域的估计人口值可通过(X+Y)×面积比+z×面积比来求出。并且,该面积比可分别通过新分割区域/沃罗诺伊区域(与扇区识别符对应)求出来。
接着说明管理服务器504b的结构。人口分割网格制作部543是使用预先确定的矩形网格区域,对包含新分割区域在内的预定区域进行分割的部分。该人口分割网格制作部543计算出网格区域中包含的一部分新分割区域的面积或新分割区域与网格区域内的该一部分新分割区域的面积比。然后,人口分割网格制作部543能够根据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及其面积比计算出网格区域的人口信息。
并且,网格区域存储于网格区域人口计算部545,例如图27所示,存储将网格ID与多边形数据对应起来存储的网格管理表,从而规定网格区域。另外,多边形数据记述了二级制数据及其位置信息。下面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26示出使用预定的网格区域分割某个新分割区域时的示意图。图26中,网格区域M含有区域a到d。这些区域a到d分别是包含于新分割区域P到S的小区域。该人口分割网格制作部543按照分别保持有存储于网格管理表的多边形数据和区域内人口信息管理表的多边形数据的位置信息进行重合处理,从而如下面所述计算出区域a到d的面积,能将其保持为中间处理表。并且,该中间处理表除了存储新分割区域的识别符、估计人口、新分割区域的面积之外,还对应地存储着网格ID、网格区域内的新分割区域的面积及其多边形数据(二进制数据、位置信息等)。
此处具体进行说明。设区域a的面积为a1、区域b的面积为b1、区域c的面积为c1、区域d的面积为d1、新分割区域P的面积为P1、人口为p、新分割区域Q的面积为Q1、人口为q、新分割区域R的面积为R1、人口为r、新分割区域S的面积为S1、人口为s,则网格区域M的人口m可按照下式(1)表示。
网格区域M的人口m=p×(a1/P1)+q×(b1/Q1)+r×(c1/R1)+s×(d1/S1)...(1)
如上计算出的网格区域M的人口m被记述为人口分割网格管理表,存储于人口分布网格保存部546。使用图28说明人口分布网格管理表的具体例。如图28所示,人口分布网格管理表对应存储着网格ID、网格内估计人口和多边形数据(二进制数据和位置信息)。
接着说明如上构成的管理服务器203b的处理。图23是示出管理服务器503b的工作的流程图。首先,扇区信息提取部534从扇区信息蓄积部533的扇区信息管理表提取出800MHz频带扇区的记录信息(S301)。然后,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根据提取出的800MHz频带用扇区的中心坐标制作出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S302)。在该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中存储有800MHz频带扇区识别符、沃罗诺伊区域的多边形数据和面积。
另一方面,扇区信息提取部534从扇区信息蓄积部533的扇区信息管理表提取出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扇区的记录信息(S303)。然后由叠加信息提取部532按照所提取出的记录信息提取出叠加信息蓄积部531的叠加信息管理表(S304)。然后,由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制作出将2GHz频带扇区识别符、1.7GHz频带扇区识别符和2GHz频带扇区中心坐标对应起来的中间处理表(S305)。
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按照制作出的中间处理表的2GHz频带扇区的中心坐标,制作出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S306)。然后,由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按照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和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管理表对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和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进行重合处理,制作出用于新分割区域的新分割区域管理表(S307)。即,制作出新分割区域管理表,该新分割区域管理表包括新分割区域与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新分割区域与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等用于计算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的信息。制作出的新分割区域管理表被存储于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36(S308)。
下面说明使用通过该管理服务器503b生成的新分割区域管理表计算网格区域的人口的管理服务器504b的处理。图29是示出管理服务器504b的工作的流程图。人口分布计算部542从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36提取出新分割区域管理表(S401)。接着,由人口分布计算部542从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提取出人口信息管理表(S402)。
然后,由人口分布计算部542以分别记述于提取出的新分割区域管理表和人口信息管理表中的扇区的识别符为基准进行结合处理(S403)。人口分布计算部542按照通过结合处理得到的扇区识别符所示的扇区区域中的估计人口以及新分割区域与对应于该扇区识别符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计算出新分割区域的人口(S404)。
接着由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43根据网格区域对新分割区域进行分割(S405)。然后由网格区域人口计算部545求出网格区域所包含的新分割区域的面积(S406)。然后,根据该网格区域所包含的一部分新分割区域与整个新分割区域的面积比计算出网格区域的人口(S407)。计算出的人口信息存储于人口分布网格保存部546(S408)。
接着说明如上构成的管理服务器503b和管理服务器504b的作用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管理服务器503b中,扇区信息蓄积部533预先存储表示扇区的扇区识别符、表示在该扇区使用的第1频率(例如800MHz频带)或第2频率(例如2GHz频带或1.7GHz频带)的频率信息、表示该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扇区中心纬度和扇区中心经度)。另外,在管理服务器504b中,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对应地预先存储着表示扇区的扇区识别符和表示处于该扇区的人口的人口信息。而且,在管理服务器503b中,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在各频率根据预先存储的扇区的位置信息进行沃罗诺伊分割,分别生成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和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
而且,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生成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与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新分割区域。该区域保存于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36。而且人口分布计算部542根据所保存的新分割区域与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新分割区域与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存储于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的800MHz频带用扇区的人口信息即800M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将存储于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1的2GHz频带用扇区的人口信息与1.7GHz频带用扇区的人口信息相加得到的2GHz频带/1.7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计算出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
由此,就能够没有不均且正确地计算出某区域中的人口分布。即,虽然出现按照频率所覆盖的区域而重叠的范围,在计算人口分布时会出现不均,但根据本发明,将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部分作为新分割区域,按照每个该新分割区域计算人口信息,因此不易出现人口分布不均。
另外,在管理服务器503b中,叠加信息蓄积部531存储表示2GHz频带(相当于第2频率)与1.7GHz频带(相当于第3频率)的叠加关系的对应关系。
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根据存储于叠加信息蓄积部531的对应关系,在不生成基于1.7GHz频带频率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的沃罗诺伊区域的情况下,基于与该1.7GHz频带对应的2GHz频带频率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生成沃罗诺伊区域。生成的沃罗诺伊区域存储于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36。
而且,人口分布计算部542能够按照存储于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36的沃罗诺伊区域及其估计人口计算出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即,1.7GHz频带/2GHz频带用沃罗诺伊区域包含1.7GHz频带的扇区人口和2GHz频带的扇区人口,因而人口分布计算部542能够使用将这两方的频率的人口相加后的人口及其面积比对新分割区域计算人口信息。由此就能消除叠加关系导致的人口分布不均。
另外,根据管理服务器503b和管理服务器504b,按照预定的网格区域对包含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5生成的新分割区域在内的预定区域进行分割,根据所分割的网格区域M所包含的新分割区域的面积比计算出该网格区域的人口信息。例如在图26中,网格区域M包含区域a到d。各区域a到d是新分割区域P到S的一部分。因此,根据新分割区域P到S的人口信息和区域a到d对新分割区域P到S的面积比,计算出区域a到d各自的人口信息,将结果相加就能计算出网格区域M的人口信息。因而能对每个网格区域计算出人口分布。
【第3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用于生成能够处理所有统计信息的基础表的管理服务器。该管理服务器503c是用于执行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的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的一个功能的服务器。并且,本实施方式与第1实施方式的管理服务器和第2实施方式的管理服务器在根据移动机的大体位置或详细地点进行统计处理这方面具备相同技术特征。
图30是示出该管理服务器503c的功能的框图。如图30所示,管理服务器503c构成为具有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取得单元)、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2(取得单元)、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53、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56、加入者属性信息结合部557、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58(位置信息存储单元)、扩大系数计算部559(扩大系数计算单元、扩大系数存储单元)、扇区信息蓄积部560、扇区间叠加信息蓄积部561、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62、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面积比计算单元)、累计区域数据保存部564(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基础表制作部565(基础表生成单元)、基础表保存部566(基础表存储单元)、检索部567(计算单元)和检索结果保存部568。下面说明各结构。
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是取得移动机通过GPS等获取的坐标信息的部分。移动机通过GPS以预定周期取得坐标信息作为位置信息,并将该坐标信息发送给管理服务器503c,从而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能够取得各移动机的位置信息(坐标信息)。并且不限于以预定周期取得的情况,还可以构成为不定期地取得位置信息。
在图31中,说明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取得的信息。如图31所示,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从移动机取得用于识别移动机的用户的用户识别符、进行位置测位的时刻、位置数据种类和经纬度。这些取得的各种信息存储于设置在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的详细位置信息管理表中(参见图31)。
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2是取得表示移动机所处的扇区的SAI(或扇区识别符)、表示该扇区内的大体位置的大体位置信息的部分。通过移动机进行的位置登记处理等,能够在RNC300进行所谓的PRACHPD测位计算,以测定扇区内的位置。然后按照这种PRACHPD处理生成大体位置信息,从交换机400定期输出。例如通过图3所示的处理输出该大体位置信息。
在图32中说明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2取得的信息。如图32所示,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2从移动机取得用于识别移动机的用户的用户识别符、进行位置测位的时刻、位置数据种类、SAI(扇区识别符)和经纬度。另外,作为位置信息,有时并不取得经纬度信息,而是仅取得SAI。这些取得的各种信息存储于设置在大体位置取得部552的大体位置信息管理表中(参见图32)。
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53是存储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取得的坐标信息和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2取得的大体位置信息即加入者位置信息的部分。此处,至少对应地存储有坐标信息或扇区信息、确定移动机的识别信息、该测位时刻。
图33是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53的多种位置信息管理表的说明图。如图33所示,该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53存储了将图31和图32所示的管理表的各记录结合起来的管理表。
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是选择将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53的详细位置信息和大体位置信息中的哪一个存储为用于统计处理的基础表的部分。例如,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选择在作为基础表制作指示时的时刻t取得的大体位置信息或详细位置信息。并且当同一时刻取得大体位置信息和详细位置信息两者的情况下,选择被认为精度较好的详细位置信息。
还可以举出如下的其他选择方法。即,具体而言,在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t1小于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t2的情况下,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选择详细位置信息。而当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t1大于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t2的情况下,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选择在临近用作位置信息的定时的时刻取得的信息作为位置信息。即,以作为基础表制作时的时刻t为基准,选择某个最近取得的详细位置信息或大体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例如当“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时刻t3-时刻t”>“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时刻t4-时刻t”的情况下,选择大体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而当“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时刻t3-时刻t”≤“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时刻t4-时刻t”的情况下,选择详细位置信息作为与时刻t对应的位置信息。
另外,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还可以对用户大概曾在时刻t5出现的位置信息进行插值(插值处理)。使用在接近时刻t5的时刻取得的详细位置信息或大体位置信息中包含的经纬度信息,估计时刻t5时的用户位置。并且通过经纬度推测出用户位置。具体而言,可以举出这样的方法:在时刻t5-1取得的位置信息为(x=0、y=0)、在时刻t5+1取得的位置信息为(x=2、y=2)的情况下,以使得时刻t5的位置信息为(x=1、y=1)的方式进行线性插值。作为其他方法,还可以使用车载导航系统中使用的地图匹配法等。
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能够执行上述任意选择方法。并且,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还可以指定特定的日期、时间段,选择位置信息。
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56是将表示加入者信息的属性的加入者属性信息与作为加入者的用户的识别符对应起来存储的部分,作为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作为加入者的移动机用户的年龄(或所属年代)、性别、住址代码等。
加入者属性信息结合部557是将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选择的位置信息(详细位置信息或大体位置信息)与存储于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56的加入者属性信息结合起来,生成分布信息的部分。
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58是存储将加入者属性信息结合部557生成的属性信息结合起来的多种位置信息管理表的部分。图34是示出结合了该属性信息的多种位置信息管理表的具体例的图,是示出加入者的分布信息的图。如图34所示,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58按照每个用户识别符将属性信息(性别、年龄、住址代码)与加入者位置信息(时刻、位置数据类别、SAI(扇区识别符)、经纬度)对应起来存储。
扩大系数计算部559是根据存储于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58的分布信息和其他统计数据(例如国情调查的统计数据),计算每种属性的扩大系数的部分。更具体而言,扩大系数计算部559根据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58的分布信息计算每种属性的人口,还根据存储于未图示的储存部的其他统计数据导出全国每种属性的人口。然后用根据其他统计数据取得的全国人口除以根据分布信息计算出的人口,从而计算出扩大系数。例如从其他统计数据中导出20岁男性的人口A,根据分布信息计算出同样是20岁男性的人口B。然后计算人口A/人口B,从而能够求出扩大系数。本实施方式是按照每个年龄和性别计算扩大系数,然而不限于此,既可以计算出针对年代那样具备一定宽度的属性的扩大系数,也可以根据住址代码等地域计算扩大系数。
然后扩大系数计算部559生成将计算出的扩大系数与每个用户对应起来的数据。图36是示出将扩大系数计算部559计算出的扩大系数分配给每个用户的扩大系数管理表的图。如图36所示,扩大系数计算部559存储有将用户识别符、性别、年龄、住址代码、时刻、位置数据种类、SAI、经纬度和扩大系数对应起来的扩大系数管理表。
扇区信息蓄积部560是存储扇区信息管理表的部分,该扇区信息管理表记述与根据基站规定的各扇区关联的信息。该扇区信息管理表与第2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内容相同(参见图16),对应地记述了表示扇区的扇区识别符、扇区频率种类、扇区中心纬度、扇区中心经度、基站名、基站纬度和基站经度。扇区频率种类表示出在该扇区使用的频带类别是第1频带(800MHz频带)还是第2频带(1.7GHz频带和2GHz频带)。另外,扇区中心纬度和扇区中心经度是表示该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信息。进而,扇区信息管理表对应地记述了基站名、作为基站的位置信息的基站纬度、基站经度。
扇区间叠加信息蓄积部561是存储表示扇区间的叠加关系的叠加管理信息表的部分(参见图15)。该叠加管理信息表用于存储对各扇区中使用的每个频带赋予的扇区识别符,对应地存储了2GHz频带扇区识别符和1.7GHz频带扇区识别符。即,叠加管理信息表示出了能够在同一覆盖范围使用应用了2GHz频带的频率的终端和应用了1.7GHz频带的终端的情况。并且该叠加管理信息表是预先由载波经营者等确定并规定的。
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62提取出存储于扇区信息蓄积部560的800MHz频带扇区的记录信息,估计800MHz频带用扇区覆盖范围。该扇区覆盖范围是通过根据扇区中心位置分割为沃罗诺伊区域的方法或使用电波传播模式的方法估计出来的。另外,在这里,估计覆盖范围指的是使用多边形数据等定义覆盖范围。另外,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62提取出存储于扇区信息蓄积部560的2GHz频带扇区的记录信息,从扇区间叠加信息蓄积部561取得叠加管理信息表,估计2GHz频带/1.7GHz频带扇区的扇区覆盖范围。
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是如下所述的部分:按照存储于累计区域数据保存部564的累计区域数据,计算800MHz频带扇区的扇区覆盖范围(例如参见图19)与累计区域的面积比、2GHz频带/1.7GHz频带的扇区覆盖范围(例如参见图18)与累计区域的面积比,与每个累计区域对应地存储面积比。另外,在这里,以扇区覆盖范围与累计区域的重叠部分作为重叠区域,计算该重叠区域与扇区覆盖范围的面积比。
图35是示出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制作的管理信息即面积比管理表的说明图。如图35所示,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制作的面积比管理表将SAI(或扇区识别符)、累计区域的识别符、面积比(重叠区域的面积/扇区覆盖范围的面积)以及频带对应起来,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存储该面积比管理表。并且累计区域的识别符在频带为2GHz和800MHz的情况下是相同的,这是为了方便起见而使2GHz的扇区区域与800MHz的扇区区域变得相同的结果。当然这些识别符有时是不同的。另外,此处的面积比是以大致的数值表现的。
下面说明由SAI确定的扇区区域、累计区域及它们的面积比。图42是示出使用作为累计区域的网格区域分割扇区区域的示意图。如图42所示,作为网格区域的累计区域a~n是在累计区域数据保存部564中定义的,扇区区域A和C被该累计区域a~n所分割。扇区区域A所包含的累计区域是重叠区域a1、b1、c1、e1、f1、g1、j1、k1,扇区区域C所包含的累计区域是d1、g2、h1、i1、l1、m1、n1。在这里,例如重叠区域a1是累计区域a的一部分,是扇区区域A与累计区域a重叠的区域。这对于其他累计区域而言也是相同的。而且图35的各面积比是通过重叠区域/扇区区域计算出的,例如通过重叠区域a1/扇区区域A计算出来。
累计区域数据保存部564是存储定义累计区域的信息的部分,例如是存储定义都道府县的县区域数据、定义市镇村的市镇村区域数据、定义街道等的街道区域数据作为累计区域数据的部分。另外,作为表示预定大小的矩形区域的网格区域数据,还可以存储一边为80km的一维网格区域数据、一边为10km的二维网格区域数据、一边为1km的三维网格区域数据和一边为500m的1/2地域网格区域数据。
基础表制作部565以SAI(或扇区识别符)为基准将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存储的面积比管理表(图35)的记录与扩大系数计算部559存储的扩大系数管理表(图36)的大体位置的相关记录结合起来,制作大体位置信息部分的扩大系数管理表的中间表。图37是示出基础表制作部565对大体位置信息的扩大系数管理表进行转换的中间表的说明图。如图37所示,该中间表构成为将用户识别符、性别、年龄、住址代码、时刻、位置数据种类、SAI(或扇区识别符)、累计区域的识别符、面积比、扩大系数对应起来。而且在该中间表中,对于累计区域的识别符分别对应了相同参数加以记述,记述了用户识别符、性别、年龄、住址代码、时刻、位置数据种类、SAI(或扇区识别符)和扩大系数。并且在上述内容中是使用SAI制作中间表,然而不限于此,当与SAI对应起来记述了经纬度作为大体位置信息的情况下,还可以使用该经纬度判断包含于哪个累计区域中,制作出中间表。
另外,基础表制作部565通过将扩大系数管理表(图36)的位置信息(经纬度)与面积比管理表(图35)的累计区域关联起来,将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存储的面积比管理表(图35)的记录与扩大系数计算部559存储的扩大系数管理表(图36)的与详细位置有关的记录结合起来,制作出作为新管理信息的中间表。即,关于记述坐标信息(经纬度)作为扩大系数管理表的位置数据的记录,判断该坐标信息包含于哪个累计区域,制作出中间表。
图38是示出由基础表制作部565对详细位置信息部分的扩大系数管理表进行转换得到的中间表的说明图。如图38所示,该中间表构成为将用户识别符、性别、年龄、住址代码、时刻、位置数据种类、累计区域的识别符、面积比、扩大系数对应起来。并且在使用了详细位置信息的图38的信息中,未实际使用SAI(或扇区识别符),此处为空白,面积比记述为1。
而且基础表制作部565根据在图37和图38中分别示出的中间表制作基础表。图39是示出基础表制作部565制作的基础表的说明图。该基础表构成为按照每个累计区域的识别符将测位时刻、针对累计区域的人口贡献率、性别、年龄、住址代码、用户识别符和位置数据种类对应起来。人口贡献率是将面积比与扩大系数相乘得到的值,是表示在累计区域中贡献于多少人口的值。
基础表保存部566是存储基础表制作部565制作的基础表的部分。
检索部567是使用存储于基础表保存部566的基础表进行检索处理/累计处理的部分,是进行基于操作者输入的项目的检索处理/累计处理的部分。例如,在检索部567中,当希望计算某累计区域的人口时,提取出与每个累计区域对应的人口贡献率并相加,计算出累计区域整体的人口。进而对所有累计区域计算出该累计区域整体的人口并相加,从而能够计算出进一步归纳后的累计区域(例如日本全国或地方单位等)的人口。
检索结果保存部568是保存检索部567检索到的检索结果的部分。
下面说明检索部567进行的检索处理/累计处理的具体例。如上所述,检索部567能够按照基础表制作部565制作出的基础表进行如下的检索处理/累计处理。
·按时间统计的全国人口分布
检索部567能够在基础表中按照同一日期/时刻累计各累计区域的人口,计算出日本全国的人口。即,检索部567根据基础表中的日期/时刻,提取出预先指定的日期/时刻的累计区域和人口贡献率。然后,按照每个累计区域将提取出的人口贡献率相加,从而能计算出所指定的日期/时刻的各累计区域的人口。然后,通过进一步加入各累计区域的人口,就能计算出所有累计区域的人口。当累计区域被分配给日本全国各地的情况下,能够计算出每个日期/时刻的日本全国的人口。由此就能计算出考虑了由于出国旅游等前往国外的人的情况下实际处于日本的人口。
·按时间统计的全国属性人口分布
检索部567能够在基础表中按照同一日期/时刻以不同属性累计人口。即,检索部567根据基础表中的日期/时刻,提取出预先指定的日期/时刻的人口贡献率、属性信息(年龄和性别)。然后按照每种属性信息将提取出的人口贡献率相加,从而能够计算出所指定的日期/时刻时与全国的所指定的属性信息一致的人口。并且在基础表中记述了具体的年龄,而在进行此处的处理时,将年龄转换为年代,可以像20~29岁男性那样对属性附加宽度。例如在计算属性为20~29岁男性的人口的情况下,指定作为对象的日期/时刻,根据该日期/时刻提取出属性信息和人口贡献率,按照提取出的每种属性将人口贡献率相加并累计,就能够计算出某日期/时刻的具备该属性的人口。
·按时间统计的全国属性比例分布
检索部567在基础表中对于每个日期/时刻按照不同属性累计人口,能计算出该属性比例。即,检索部567根据基础表中的日期/时刻,提取出预先指定的日期/时刻的人口贡献率、属性信息(年龄和性别)。然后按照每种属性信息将提取出的人口贡献率相加,从而计算出所指定的日期/时刻时与全国的所指定的属性信息一致的人口。此外,通过加入人口贡献率,计算出同样指定的日期/时刻时全国的人口。然后通过用每种属性信息的人口除以全国人口,就能计算出属性比例。
·某累计区域的按时间统计的人口分布
检索部567在基础表中对于每个日期/时刻累计所指定的累计区域的人口,从而能计算出所指定的累计区域的人口。例如当操作者指定了表示累计区域a的累计区域的识别符时,检索部567加入与该累计区域a对应起来的人口贡献率,进行累计,就能计算出该累计区域a的人口。
·某累计区域的按时间统计的属性人口分布
检索部567对于每个日期/时间区分并累计由操作者指定了作为累计对象的属性和累计区域并按照每种属性处于各累计区域内的人口贡献率。然后按照每种属性区分并相加同一日期/时刻的各累计区域的人口贡献率,计算人口。例如希望计算属性为20~29岁的男性人口的情况下,提取出作为对象的累计区域a的20~29岁的男性的人口贡献率并相加,从而能计算出该累计区域a的所指定的属性的人口。
·某累计区域的按时间统计的属性比例
检索部567累计由操作者指定了属性和累计区域并按照每个日期/时刻进行区分的、对于该每个所指定的属性,累计所指定的累计区域的人口贡献率。然后将同一日期/时刻的同一属性的各累计区域的人口贡献率相加,计算出全国的每种属性的人口贡献率。然后计算出在同一日期/时刻时该属性的人口对于全国人口所占的比例。例如当操作者指定的属性为20~29岁男性的情况下,首先计算出每种属性的各累计区域的人口并将它们相加,从而计算出全国人口。接着计算出每种属性的全国人口,使用这些人口就能计算出相对于全国人口的属性比例。
·按时间统计的平均人口分布
检索部567计算出所指定的累计区域中每天的平均人口分布。即,检索部567累计由操作者指定的累计区域中所指定的时刻的人口贡献率。该进行累计的期间是由操作者指定的期间。然后,用在该期间累计的人口除以该期间,计算出每天的人口。由此就能计算出某个累计区域在某时刻的平均人口分布。
·按时间统计的平均属性人口分布
检索部567接受由操作者设为累计对象的累计区域、时刻、属性和累计期间。然后检索部567按照每种属性对累计期间的累计区域的人口贡献率进行累计并计算出人口。然后将该累计期间的每种属性的人口相加并除以该期间,从而能计算出每天的人口分布。
·按时间统计的平均属性比例
检索部567接受由操作者设为累计对象的累计区域、时刻、属性和累计期间。然后检索部567按照每种属性对累计期间内各累计区域的同一时刻的人口进行累计,用累计得到的人口除以累计时间,从而能对于每种属性计算出各累计区域在同一时刻的每天的人口(平均人口)。然后用计算出的每种属性的平均人口除以全国的平均人口,就能算出平均属性比例。在这里,是除以全国的平均人口,但也可以通过除以累计区域单位的人口,计算出累计区域单位的平均属性比例。
以上为统计处理的示例,可以进行各种统计处理/累计处理。另外,作为属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举出性别、年龄为例,但是也可以使用此外的信息。例如也可以是爱好、性格等信息。
接着说明如上构成的管理服务器503c的处理。首先说明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制作的累计区域管理数据的制作方法。图40是示出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的累计区域管理数据的制作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由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62从扇区信息蓄积部560提取出800MHz频带扇区的记录信息(S501),根据该记录信息估计出800MHz频带的扇区覆盖范围(S502)。
另外,由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62从扇区信息蓄积部560提取出2GHz频带扇区的记录信息(S503)。然后,由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62从扇区间叠加信息蓄积部561取得叠加信息管理表(S504),根据所取得的叠加信息管理表估计出2GHz频带/1.7GHz频带的扇区覆盖范围(S505)。
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从累计区域数据保存部564提取出累计区域数据(例如网格区域),计算分别估计出的800MHz频带的扇区覆盖范围和2GHz频带/1.7GHz频带的扇区覆盖范围与提取出的累计区域的重叠区域的面积比(S506)。然后,将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计算出的累计区域的每个重叠区域的面积比存储于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S507)。
接着,说明用于制作基础表的处理以及使用该基础表的检索处理/统计处理,其中,所述基础表用于进行管理服务器503c的检索处理/统计处理。图41是示出管理服务器503c的基础表的制作处理和使用了制作出的基础表的检索处理/统计处理的处理的流程图。
首先,由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和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2定期取得作为详细位置信息的坐标信息和作为大体位置信息的扇区信息,将它们存储于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53(S601)。由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按照预定条件选择详细位置信息和大体位置信息中的某一个,并提取出来(S602)。
然后,由加入者属性信息结合部557取得将存储于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56的加入者属性信息与由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4选择的加入者位置信息结合起来的分布信息(S603)。然后将该分布信息存储于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58(S604)。
接着,由扩大系数计算部559将存储于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58的分布信息与其他统计数据(国情调查等)组合起来,根据基于位置信息导出的移动机数量计算出用于转换为人口的扩大系数。该扩大系数被分配给每个用户识别符,对应地存储于扩大系数计算部559(S605)。
基础表制作部565将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制作的管理信息与包含由扩大系数计算部559存储的扩大系数在内的管理信息结合起来,根据所结合的管理信息的面积比和扩大系数计算出累计区域的人口贡献率,制作出包含该人口贡献率的基础表(S606)。基础表制作部565制作出的基础表存储于基础表保存部566(S607)。
然后,检索部567按照操作者的操作对基础表进行基于任意条件的信息提取、信息的转换处理(S608)。然后将这些处理后的结果存储于检索结果保存部568(S609)。
如上,能够制作出基础表,而且能够进行使用该基础表的检索处理/累计处理。在该基础表中对应地存储了各种项目,使得能够容易地进行每种属性的累计处理和每个累计区域的累计处理。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管理服务器503c的作用效果。在本实施方式的管理服务器503c中,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和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2从多个移动机100分别取得位置信息(详细位置信息或大体位置信息或这两者)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用户识别符)。然后检索部567根据取得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的测位时刻和移动机的识别信息,能计算出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由此,就能取得更为详细的人口分布信息,通过提供这种详细的人口分布信息,就能提供各种服务。
更详细而言,基础表制作部565根据所取得的位置信息生成用于累计处理/检索处理的基础表,由基础表保存部566存储基础表。而且,检索部567使用存储于基础表保存部566的基础表就能够进行各种累计处理。例如能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进而,基础表制作部565还可以制作使用了存储于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56中的加入者属性信息的基础表,由基础表保存部566存储该基础表。而且检索部567根据添加了加入者属性信息的基础表进行针对每种属性信息的累计处理,能计算出每种属性信息的人口分布信息。例如通过仅累计20~29岁男性的属性的位置信息,就能计算出20~29岁男性的人口分布信息。
另外,基础表制作部565根据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3制作的管理信息制作出按照每个累计区域区分的基础表,基础表保存部566存储好该基础表。而且检索部567通过按照每个累计区域累计该位置信息,就能计算出人口分布信息。
更详细而言,基础表制作部565在制作按照累计区域区分的基础表之前,由扩大系数计算部559计算出扩大系数,该扩大系数是扇区区域或累计区域的人口分布与通过国情调查等取得的相应的扇区区域或累计区域的人口分布之比。然后,扩大系数计算部559按照每个用户识别符将该扩大系数分配到加入者分布信息,基础表制作部565使用该信息来制作基础表。通过累计该扩大系数,就能计算出正确的人口分布信息。
另外,累计区域既可以是根据无线基站的覆盖范围定义的扇区区域,也可以是预先确定的矩形区域。还可以根据都道府县、市镇村等区域进行定义。
另外,检索部567还可以计算出预定时间内同一取得时刻的多个人口分布信息的平均值,计算出该平均值作为人口分布信息。由此能够计算出更正确的人口分布信息。即,检索部567累计一个月中同一时刻(例如下午1点)的位置信息。而且,通过计算每天的平均值,能计算平均后的人口分布信息,能计算更正确的人口分布信息。
并且检索部567既可以计算人口作为人口分布信息,也可以计算相对于整体而言的人口比例作为人口分布信息。
另外,既可以由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1和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2中的某一个取得详细位置信息或大体位置信息,也可以取得这两种信息。在取得两种信息的情况下,若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小于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则选择详细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若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大于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则选择在临近用作位置信息的定时的时刻取得的信息作为位置信息,从而能够取得适当的位置信息。即,控制为以取得周期为基准优先选择详细位置信息,并且当不符合取得周期的基准时,选择最近取得的位置信息,从而能得到更正确的位置信息。
符号说明
10通信系统;100移动机;200基站;302通信控制部;400交换机;401通信控制部;402转换部;403存储部;500管理中心;501社会传感器单元;502拍字节挖掘单元;503移动人口统计单元;503a管理服务器;504可视化解决单元;510取得部;511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12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13加入者属性结合部;516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17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导出部;518扇区级别属性分布存储部;600加入者资料信息存储部;503b管理服务器;504b管理服务器;531叠加信息蓄积部;532叠加信息提取部;533扇区信息蓄积部;534扇区信息提取部;535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36人口分布区域保存部;541扇区人口信息蓄积部;542人口分布计算部;543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45网格区域人口计算部;546人口分布网格保存部;551详细位置信息取得部;552大体位置信息取得部;553加入者位置信息存储部;554加入者位置信息选择部;556加入者属性信息存储部;557加入者属性信息结合部;558带属性加入者分布存储部;559扩大系数计算部;560扇区信息蓄积部;561扇区间叠加信息蓄积部;562人口分布区域制作部;563人口分布网格制作部;564累计区域数据保存部;565基础表制作部;566基础表保存部;567检索部;568检索结果保存部。

Claims (21)

1.一种管理服务器,该管理服务器具有:
加入者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将表示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与表示该移动机的属性的属性信息对应起来的加入者信息;
取得单元,其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所处扇区的扇区ID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
位置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将由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扇区ID与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位置信息管理表;以及
累计单元,其根据存储于上述加入者信息存储单元的加入者信息,对由存储于上述位置信息存储单元的扇区ID表示的扇区单位累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移动机数量。
2.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具有:进行多个移动机的无线连接控制的多个无线控制装置;管理该无线控制装置的交换机;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中,
上述无线控制装置具有:
无线控制装置侧取得单元,其在与上述多个移动机中的一个移动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时,取得该一个移动机所处的扇区的扇区ID;以及
无线控制装置侧发送单元,其在与上述一个移动机之间进行通信连接时,将由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上述一个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以及所处的扇区的扇区ID发送给上述交换机,
上述交换机具有:
接收单元,其接收上述发送单元所发送的扇区ID和移动机的识别信息;
存储单元,其存储上述接收单元所接收的扇区ID和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以及
交换机侧发送单元,其按照来自上述管理服务器的请求或者以预定周期将存储于上述存储单元的扇区ID发送给上述管理服务器,
上述管理服务器的取得单元从上述交换机取得扇区ID和移动机的识别信息。
3.一种管理服务器的统计处理方法,该管理服务器具有加入者信息存储单元,该加入者信息存储单元存储将表示移动机的识别信息与表示该移动机的属性的属性信息对应起来的加入者信息,其中,该统计处理方法具有:
取得步骤,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所处的扇区的扇区ID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
位置信息存储步骤,将位置信息管理表存储于位置信息存储单元,该位置信息管理表将通过上述取得步骤取得的扇区ID与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对应起来;以及
累计步骤,根据存储于上述加入者信息存储单元的加入者信息,对由存储于上述位置信息存储单元的扇区ID表示的扇区单位累计移动机的每种属性的移动机数量。
4.一种管理服务器,该管理服务器具有:
扇区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表示按照每种频率形成的扇区的扇区识别符、表示在该扇区中使用的第1频率或第2频率中的某一个频率的频率信息以及表示该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
人口信息存储单元,其将表示按照每种频率形成的扇区的扇区识别符与表示处于该扇区的人口的人口信息对应起来存储;
沃罗诺伊区域生成单元,其根据存储于上述扇区信息存储单元的信息进行沃罗诺伊分割,分别生成每个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和每个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
分割区域生成单元,其生成由上述沃罗诺伊区域生成单元生成的、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与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分割区域;以及
人口信息计算单元,其根据上述分割区域生成单元所生成的新分割区域与上述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上述新分割区域与上述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利用存储于上述人口信息存储单元的人口信息计算出的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以及利用存储于上述人口信息存储单元的人口信息计算出的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计算上述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中,该管理服务器具有:
分割单元,其按照预定的网格区域对包含上述分割区域生成单元生成的新分割区域在内的预定的区域进行分割;以及
人口信息计算单元,其根据上述分割单元所分割的网格区域中包含的上述新分割区域的面积比,计算该网格区域的人口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中,上述扇区信息存储单元还存储表示第3频率的频率信息和表示该第3频率信息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
该管理服务器还具有存储表示第2频率与第3频率的叠加关系的对应关系的叠加信息存储单元,
上述沃罗诺伊区域生成单元根据存储于上述叠加信息存储单元的对应关系,在不生成基于第3频率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的沃罗诺伊区域的情况下,根据与该第3频率对应的第2频率的扇区的中心位置,生成沃罗诺伊区域,
上述人口信息计算单元对上述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使用处于上述第1频率的扇区的人口信息,对上述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使用处于上述第2频率的扇区的人口信息和处于上述第3频率的扇区的人口信息,作为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和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
7.一种管理服务器的人口信息计算方法,该管理服务器具有:扇区信息存储单元,其存储表示按照每种频率形成的扇区的扇区识别符、表示在该扇区中使用的第1频率或第2频率中的某一个频率的频率信息以及表示该扇区的中心位置的位置信息;以及人口信息存储单元,其将表示按照每种频率形成的扇区的扇区识别符与表示处于该扇区的人口的人口信息对应起来存储,其中,该人口信息计算方法具有:
沃罗诺伊区域生成步骤,根据存储于上述扇区信息存储单元的信息进行沃罗诺伊分割,分别生成每个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和每个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
分割区域生成步骤,生成由上述沃罗诺伊区域生成步骤生成的、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与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重叠的分割区域;以及
人口信息计算步骤,根据通过上述分割区域生成步骤生成的新分割区域与上述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上述新分割区域与上述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面积比、利用存储于上述人口信息存储单元的人口信息计算出的第1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以及利用存储于上述人口信息存储单元的人口信息计算出的第2频率的沃罗诺伊区域的人口信息,计算上述新分割区域的人口信息。
8.一种管理服务器,该管理服务器具有:
取得单元,其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位置信息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
基础表存储单元,其存储将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的取得时刻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对应起来的基础表;以及
计算单元,其根据存储于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的基础表,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还对应地存储移动机的用户的属性信息,
上述计算单元按照每种上述属性信息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管理服务器还具有定义并存储多个由预定区域构成的累计区域的累计区域存储单元,
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预先存储按照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所定义的每个累计区域划分的基础表,
上述计算单元按照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所存储的每个累计区域,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将由无线基站定义的扇区区域定义为累计区域。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将具有预先确定的大小的矩形区域定义为累计区域。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将由都道府县单位或市镇村单位确定的区域定义为累计区域。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单元计算出预定期间内同一取得时刻的多个人口分布信息的平均值,计算出该平均值作为人口分布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单元计算人口作为人口分布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计算单元计算相对于全体的任意属性的人口比例,作为人口分布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8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得单元取得作为坐标信息的详细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8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得单元取得包含确定扇区的扇区信息以及该扇区内的位置信息在内的大体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8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取得单元以预先确定的周期取得包含作为坐标信息的详细位置信息、确定扇区的扇区信息以及该扇区内的位置信息在内的大体位置信息,
在该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小于上述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的情况下,选择上述详细位置信息作为位置信息,
在该详细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大于上述大体位置信息的取得周期的情况下,选择在临近用作位置信息的定时的时刻取得的信息作为位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8至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管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该管理服务器具有:
位置信息存储单元,其将上述取得单元取得的位置信息、用户的属性信息、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类别对应起来存储;
扩大系数计算单元,其根据存储于上述位置信息存储单元的信息累计每种属性信息的移动机数量,按照每种属性信息计算出扩大系数,该扩大系数是该累计的移动机数量与预先调查得到的统计信息的每种属性信息的人口的比率;
扩大系数存储单元,其将扩大系数计算单元计算出的扩大系数与存储于上述位置信息存储单元的位置信息、属性信息、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和位置信息类别对应起来存储;
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其定义累计区域;
面积比计算单元,其按照通过扇区确定的扇区区域与通过上述累计区域存储单元定义的累计区域的每个重复部分即每个重复区域,计算该扇区区域与上述重复区域的面积比;以及
基础表生成单元,其对于存储于上述扩大系数存储单元的按照位置信息类别记述为大体位置信息的信息,按照每个累计区域对应地附加由上述面积比计算单元计算出的面积比,生成大体位置信息用数据,并且,对于存储于上述扩大系数存储单元的按照位置信息类别记述为详细位置信息的信息附加将面积比设为1的信息,生成详细位置信息用数据,生成将人口贡献率与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属性信息和累计区域对应起来的基础表,该人口贡献率是将上述扩大系数和面积比相乘而得到的,
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存储上述基础表生成单元所生成的基础表,
上述计算单元根据基础表存储单元所存储的人口贡献率,计算人口分布信息。
21.一种统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统计处理方法具有:
取得步骤,从多个移动机分别取得位置信息以及移动机的识别信息;
基础表存储步骤,将基础表存储于基础表存储单元,该基础表将通过上述取得步骤取得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的取得时刻和移动机的识别信息对应起来;以及
计算步骤,根据存储于上述基础表存储单元的基础表,计算预定时刻的人口分布信息。
CN2010800366446A 2009-08-18 2010-08-16 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Pending CN10247325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189369 2009-08-18
JP2009-189369 2009-08-18
JP2009215874 2009-09-17
JP2009-215874 2009-09-17
PCT/JP2010/063833 WO2011021608A1 (ja) 2009-08-18 2010-08-16 管理サーバ、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統計処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73253A true CN102473253A (zh) 2012-05-23

Family

ID=43607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800366446A Pending CN102473253A (zh) 2009-08-18 2010-08-16 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120150490A1 (zh)
EP (1) EP2469464A1 (zh)
JP (1) JP5301669B2 (zh)
KR (1) KR101411451B1 (zh)
CN (1) CN102473253A (zh)
WO (1) WO2011021608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8304A (zh) * 2012-08-09 2015-04-01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测量某一地方的人口的拥挤度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28011A1 (ja) * 2011-03-22 2012-09-2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移動体管理システム、移動体管理サーバ、移動体管理方法および移動体管理プログラム
KR20130055681A (ko) * 2011-03-31 2013-05-2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엔.티.티.도코모 정보 처리 장치 및 단말기 수 추계 방법
JP5797120B2 (ja) * 2012-01-24 2015-10-21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情報分析装置および人口分布算出方法
US9949230B1 (en) 2016-12-07 2018-04-17 At&T Intectual Property I, L.P. Base station identification based location quality data determination
US10051594B1 (en) * 2017-08-14 2018-08-1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Signal power pattern-based location detection and cell placement
JP2019128611A (ja) * 2018-01-19 2019-08-01 ヤフー株式会社 生成装置、生成方法及び生成プログラム
JP7427851B2 (ja) 2019-12-24 2024-02-06 ワム・グランド・デザイン株式会社 コード処理装置、コード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14213A1 (en) * 2001-07-10 2003-01-16 Fujitsu Limite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computer product
JP2006085602A (ja) * 2004-09-17 2006-03-30 Gosei:Kk 交通解析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67553A (ja) 2001-08-27 2003-03-07 Victor Co Of Japan Ltd マーケティング情報取得システム
JP4107432B2 (ja) * 2004-03-03 2008-06-25 独立行政法人電子航法研究所 移動局及び移動局側通信制御方法及び基地局及び基地局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045506B2 (en) * 2007-04-18 2011-10-25 Trueposition, Inc. Sparsed U-TDOA wireless location networks
JP2009031461A (ja) 2007-07-26 2009-02-12 Toshiba Corp 災害時避難状況予測装置および災害時避難状況予測方法
US8219116B1 (en) * 2007-11-27 2012-07-10 Google Inc. Wireless base station location 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14213A1 (en) * 2001-07-10 2003-01-16 Fujitsu Limite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analyzing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and computer product
JP2006085602A (ja) * 2004-09-17 2006-03-30 Gosei:Kk 交通解析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8304A (zh) * 2012-08-09 2015-04-01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测量某一地方的人口的拥挤度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88304B (zh) * 2012-08-09 2018-07-06 塔塔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测量某一地方的人口的拥挤度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50490A1 (en) 2012-06-14
KR101411451B1 (ko) 2014-06-24
WO2011021608A1 (ja) 2011-02-24
KR20120052992A (ko) 2012-05-24
JP5301669B2 (ja) 2013-09-25
JPWO2011021608A1 (ja) 2013-01-24
EP2469464A1 (en)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73253A (zh) 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CN105282701B (zh) 一种用户识别卡分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205964B (zh) 移动地理定位
CN101035379B (zh) 用户面观测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
US8700631B2 (en) Tempo spatial data extraction from network connected devices
CN102577494B (zh) 支持通信网络中的社交网络分析的方法和装置
CN107580787B (zh) 由位置驱动的简档切换
CN107547633A (zh) 一种用户常驻点的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4717743B (zh) 基于信令分析的移动终端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07534884A (zh) 基于可用网络的质量在网络之间切换
CN101394645A (zh) 一种目标区域移动通信终端用户的流量统计方法及系统
CN101300884A (zh) 对移动订户的有效定位和追踪
CN105228179B (zh) 历史网络kpi数据集合生成、用户识别卡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13259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significant locations through data obtainable from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2959996A (zh) 终端数量估计装置及终端数量估计方法
CN109885636B (zh) 一种用户画像方法和服务器
CN102075850B (zh) 确定移动用户职业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5447044A (zh) 一种确定用户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EP2015101A2 (en) System and process for enabling location queries for locating a user of a mobile terminal for mobile networks which adds dimensions of time, are, probability and distance beween users
CN105722110A (zh) 覆盖距离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3945433A (zh) 一种网络弱覆盖区域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6296241B (zh) 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54825A (zh) 基于区块定位的附近地点查询服务处理方法
CN102388395A (zh) 通信系统、信息分析装置以及信息分析方法
KR20000050340A (ko) Cdma 무선망 성능분석 방법 및 그를 위한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