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6241B - 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6241B
CN106296241B CN201510263914.1A CN201510263914A CN106296241B CN 106296241 B CN106296241 B CN 106296241B CN 201510263914 A CN201510263914 A CN 201510263914A CN 106296241 B CN106296241 B CN 106296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base
flock together
same feather
feather flock
talk tim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39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6241A (zh
Inventor
刘静沙
罗云彬
史辉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639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62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6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6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6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6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可以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话单采集接口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并将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本发明适用于将所有的用户划分至对应的网格,以使得管理员能够根据不同的网格,制定不同的策略。

Description

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网格营销作为新出现的一种营销思想被广泛应用,网格营销需要将营销区域按照特定的标准,划分为多个网格单元,以使得企业可以按照网格的不同进行不同的营销工作。
目前,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电信企业通过用户的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为标准,将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网格,以使得按照不同的网格对用户进行营销工作。
然而,当按照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作为标准,划分网格时,由于用户的登记地址与用户的常停留地址存在很大的偏差,因此电信企业按照用户的登记地址划分营销网格,将导致划分网格的准确度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可以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包括:
话单采集接口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并将所述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所述话单数据包括: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通话起始时间及服务基站号;
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话单数据,确定所述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划分网格的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位于话单采集接口中,用于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
存储单元,位于所述话单采集接口,用于将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所述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所述话单数据包括: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通话起始时间及服务基站号;
确定单元,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单元存储的所述话单数据,确定所述所有用户设备划分至不同的网格。
本发明提供的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首先话单采集接口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并将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与目前按照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作为标准,划分网格相比,本发明通过采集所有用户的话单数据,能够根据用户的话单数据中服务基站的地址,能够确定每个用户所处的地址,从而可以确定每个用户的常停留地址,并根据每个用户的常停留地址,确定每个用户分别对应的网格,进而可以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划分网格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划分网格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又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划分网格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划分网格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网格划分系统,如图1所示,网格划分系统包括:网络内所有的用户设备、话单采集接口、数据库、终端接口、管理员终端及被营销用户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能够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201、话单采集接口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并将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
其中,话单数据包括: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通话起始时间及服务基站号。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话起始时间用于表征用户设备每次开始进行通话的时间点、服务基站号用于表征每个用户设备进行通话时所使用的基站的标识号。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话单采集接口每个预置时间采集网内所有用户设备对应的话单数据,然后将所有用户设备对应的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预置时间可以为一天、一个月及一年,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202、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可以根据话单数据中的服务基站号以及该服务基站的位置坐标,确定该用户设备的地址,并根据所使用的服务基站的次数,确定该用户的常停留地址,从而可以根据用户的常停留地址,确定该用户对应的营销网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划分网格的方法,首先话单采集接口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并将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与目前按照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作为标准,划分网格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所有用户的话单数据,能够根据用户的话单数据中服务基站的地址,能够确定每个用户所处的地址,从而可以确定每个用户的常停留地址,并根据每个用户的常停留地址,确定每个用户分别对应的网格,进而可以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如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步骤202、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可以具体实现为如图3所示的步骤301-302。
301、数据库根据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常停留区域。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根据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能够知道经常使用的服务基站,从而可以根据基站的地理位置坐标,确定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进而可以根据常停留区域,确定用户的营销网格。
302、数据库根据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常停留区域,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根据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能够确定用户的对应的营销网格,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划分营销网格的准确度。
例如,用户设备1的常停留区域为北京海淀区、则可以将用户设备1划分至北京海淀区的营销网格内;用户设备2的常停留区域为保定,则可以将用户设备2划分至河北省的营销网格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如图3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步骤302、数据库根据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常停留区域,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对每个用户设备可以具体实现为如图4所示的步骤401-410。
401、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计算单个用户设备在每个服务基站分别对应的通话次数。
例如,用户设备1在基站1上通话次数为3、基站2上的通话次数为6、基站3上的通话次数为8及基站4上的通话次数为10。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计算单个用户设备在每个基站上分别对应的通话次数,能够确定该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服务基站,从而可以估算该用户设备的大概的停留区域。
402、数据库从所有服务基站中祛除通话次数小于第一预置通话次数的服务基站,得到单个用户设备服务基站的集合。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预置值可以由数据库设置,也可以由人工设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一预置值可以为2、4或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通过祛除通话次数较小的基站,能够祛除可能由于其他物理因素用户设备连错基站或者用户设备极少使用的基站,即该用户极少停留在该基站所在的范围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
403、数据库确定在单个用户设备服务基站的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作为第一目标服务基站。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可以将祛除干扰基站后的所有基站作为一个集合,确定该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并可以将该集合中通话次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04、数据库将第一目标服务基站周围预置范围内的服务基站进行类聚,得到第一类聚集合。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首先确定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然后将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的位置坐标为基准点,横纵轴预置范围内的基站作为一个类聚集合。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预置范围可以为500米、1000米及1500米。
例如,基站4为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基站4周围500米范围内包括基站1、基站2及基站3,则数据库将基站1、基站2、基站3及基站4作为一个类聚集合。
405、数据库确定在第一类聚集合之外的服务基站中,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作为第二目标服务基站。
406、数据库将第二目标服务基站的所述预置范围内,以及第一类聚集合外的服务基站进行类聚,得到第二类聚集合,直至单个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的集合中的所有服务基站均在类聚集合内。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服务基站之间的地理位置相距很近,然而营销网格对于地域的划分不需要太小,因此,数据库可以将多个基站进行类聚,并获取该类聚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作为该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
407、数据库确定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的总通话次数,作为第一通话次数。
例如,第一类聚集合中存在基站1、基站2、基站3及基站4,其中,基站1的通话次数为3、基站2的通话次数为6、基站3的通话次数为8、基站4的通话次数为10,则第一类聚集合内的总通话次数为3+6+8+10=27。
408、数据库祛除第一通话次数小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若一个类聚集合中所有基站的通话次数小于第二预置值,则表征该类聚集合为干扰类聚集合,并将该类聚集合祛除。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第二预置值可以由数据库设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预置值可以为3、4或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做限定。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通过祛除所有类聚集合中的通话次数较小的类聚集合,能够使得剩余的类聚集合的总通话次数较多,从而可以该用户在剩余的类聚集合对应的区域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
409、数据库将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为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
其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为每个类聚集合内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祛除干扰类聚集合后,确定其他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的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并将该基站的位置坐标作为该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
例如,第一类聚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为基站4,第一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为该基站4的位置坐标。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通过将每个类聚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作为该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能够确定该用户常停留位置,从而可以确定该用户对应的网格。
410、数据库根据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确定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用户设备1的类聚集合为集合1、集合2及集合3,均位于北京海淀区内,则数据库确定该用户设备1的常停留区域为北京海淀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如图4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步骤409、数据库将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为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之前还可以实现为如图5所示的步骤501-502,步骤410、数据库根据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确定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之后还可以实现为如图5所示的步骤503。
501、数据库确定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的第三目标服务基站。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首先确定每个类聚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例如,第一类聚集合中基站1的通话次数为3、基站2的通话次数为6、基站3的通话次数为8,基站4的通话次数为10,则第一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基站为基站4。
502、数据库获取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可以从基站的基本表中获取该第三目标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
503、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将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中的通话起始时间,能够确定用户设备进行通话时的时间,从而可以根据用户设备进行通话时间,将用户设备对应的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
其中,数据库可以将用户设备进行通话的时间划分为工作时间或者非工作时间。
其中,工作时间可以为周一至周五的8:00-18:00,非工作时间为其它时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如图5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步骤503、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将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可以具体实现为如图6所示的步骤601-603。
601、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确定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的分别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
例如,用户设备1利用类聚集合1内的服务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为9次,在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为18次。
602、数据库确定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分别占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
例如,用户设备1利用类聚集合1内的服务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为9次,在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为18次,则用户设备1在利用类聚集合1内的服务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占总通话次数的比值为0.33,用户设备2利用类聚集合1内的服务基站在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占总通话次数的比值为0.67。
603、数据库根据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分别占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将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若用户设备在常停留区域内存在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占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大于用户设备在常停留区域内该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在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占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则确定该类聚集合对应的位置区域为工作地点区域,否则为非工作地点区域。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通过将用户的常停留地点划分为工作地点及非工作地点,能够使管理员按照工作时间及非工作时间为用户指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从而可以提高制定营销策略的准确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如图2所示的实现方式的基础上,步骤202、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之后还可以实现为如图7所示的步骤701-702。
701、管理员终端通过终端接口向数据库发送请求消息。
其中,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位置坐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数据库将位置坐标对应的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例如,管理员终端发送携带有位置坐标的请求消息,以使得该管理员终端获取该位置坐标内的用户。
702、数据库将位置坐标对应的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发送至管理员终端,以使得管理员终端网格内的用户设备进行营销。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管理员终端获取到该位置坐标内的用户,以使得该管理员对该位置坐标内的用户通过短信或者电话对该位置坐标内的用户进行营销。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管理员终端可以将该位置坐标内用户设备显示在地图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员终端通过将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显示在地图上,能够使管理员直观的看到用户设备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使管理员更加准确的对用户进行营销。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划分网格的方法,数据库计算单个用户设备在每个基站上分别对应的通话次数,能够确定该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服务基站,从而可以估算该用户设备的大概停留区域;数据库通过祛除通话次数较小的基站,能够祛除可能由于其他物理因素用户设备连错基站或者用户设备极少使用的基站,即该用户极少停留在该基站所在的范围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数据库通过祛除所有类聚集合中的通话次数较小的类聚集合,能够使得剩余的类聚集合的总通话次数较多,从而可以该用户在剩余的类聚集合对应的区域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通过将每个类聚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作为该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能够确定该用户常停留位置,从而可以确定该用户对应的网格;数据库通过将用户的常停留地点划分为工作地点及非工作地点,能够使管理员按照工作时间及非工作时间为用户指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从而可以提高制定营销策略的准确度;管理员终端的可以将该位置坐标内用户设备显示在地图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员终端通过将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显示在地图上,能够使管理员直观的看到用户设备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使管理员更加准确的对用户进行营销。
作为对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所示方法的实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划分网格装置,用于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如图8所示,所述装置包括:采集单元81、存储单元82、确定单元83。
采集单元81,位于话单采集接口中,用于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
存储单元82,位于话单采集接口,用于将采集单元81采集的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
其中,话单数据包括: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通话起始时间及服务基站号。
确定单元83,位于数据库中,用于根据存储单元82存储的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划分至不同的网格。
确定单元83,位于数据库中,具体根据存储单元82存储的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常停留区域。
确定单元83,位于数据库中,具体还用于根据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常停留区域,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确定单元83包括:计算模块831、祛除模块832、第一确定模块833、类聚模块834。
计算模块831,位于数据库中,用于根据话单数据,计算单个用户设备在每个服务基站分别对应的通话次数。
祛除模块832,用于数据库中,用于从所有服务基站中祛除通话次数小于第一预置通话次数的服务基站,得到单个用户设备服务基站的集合。
第一确定模块833,位于数据库中,用于确定在单个用户设备服务基站的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作为第一目标服务基站。
类聚模块834,位于数据库中,用于将第一目标服务基站周围预置范围内的服务基站进行类聚,得到第一类聚集合。
第一确定模块833,位于数据库中,还用于确定在第一类聚集合之外的服务基站中,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作为第二目标服务基站。
类聚模块834,位于数据库中,还用于将第二目标服务基站的预置范围内,以及第一类聚集合外的服务基站进行类聚,得到第二类聚集合,直至单个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的集合中的所有服务基站均在类聚集合内。
第一确定模块833,位于数据库中,还用于确定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的总通话次数,作为第一通话次数。
祛除模块832,位于数据库中,还用于祛除第一通话次数小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
第一确定模块833,位于数据库中,还用于将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为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
其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为每个类聚集合内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
第一确定模块833,位于数据库中,还用于根据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确定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
第一确定模块833,位于数据库中,还用于确定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的第三目标服务基站。
所述确定单元83还包括:获取模块835。
获取模块835,位于数据库中,用于获取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划分单元84。
划分单元84,位于数据库中,用于根据话单数据,将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
所述划分单元84包括:第二确定模块841、划分模块842。
第二确定模块841,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根据话单数据确定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的分别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
第二确定模块841,位于数据库中,还用于确定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分别占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
划分模块842,位于数据库中,用于根据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分别占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将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单元85、第二发送单元86。
第一发送单元85,位于管理员终端中,用于通过终端接口向数据库发送请求消息。
其中,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位置坐标,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数据库将位置坐标对应的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发送至管理员终端。
第二发送单元86,位于数据库中,还用于将位置坐标对应的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发送至管理员终端,以使得管理员终端网格内的用户设备进行营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划分网格的装置,首先话单采集接口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并将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然后数据库根据话单数据,确定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与目前按照身份证上登记的地址作为标准,划分网格相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采集所有用户的话单数据,能够根据用户的话单数据中服务基站的地址,能够确定每个用户所处的地址,从而可以确定每个用户的常停留地址,并根据每个用户的常停留地址,确定每个用户分别对应的网格,进而可以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划分网格的装置,数据库计算单个用户设备在每个基站上分别对应的通话次数,能够确定该用户设备所使用的服务基站,从而可以估算该用户设备的大概停留区域;数据库通过祛除通话次数较小的基站,能够祛除可能由于其他物理因素用户设备连错基站或者用户设备极少使用的基站,即该用户极少停留在该基站所在的范围内,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数据库通过祛除所有类聚集合中的通话次数较小的类聚集合,能够使得剩余的类聚集合的总通话次数较多,从而可以该用户在剩余的类聚集合对应的区域内停留的时间较长,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划分网格的准确度;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数据库通过将每个类聚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基站作为该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能够确定该用户常停留位置,从而可以确定该用户对应的网格;数据库通过将用户的常停留地点划分为工作地点及非工作地点,能够使管理员按照工作时间及非工作时间为用户指定相应的营销策略,从而可以提高制定营销策略的准确度;管理员终端的可以将该位置坐标内用户设备显示在地图上。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管理员终端通过将网格内的用户设备显示在地图上,能够使管理员直观的看到用户设备的具体位置,从而可以使管理员更加准确的对用户进行营销。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划分网格的装置中各单元所对应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2、图3、图4、图5、图6及图7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划分网格的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具体功能实现请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可以适用于将所有的用户划分至对应的网格,以使得管理员能够根据不同的网格,制定不同的策略。但不仅限于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划分网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话单采集接口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并将所述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所述话单数据包括: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通话起始时间及服务基站号;
对每一个用户设备均分别执行以下步骤:
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话单数据,计算单个用户设备在每个服务基站分别对应的通话次数;
所述数据库从所有服务基站中去除所述通话次数小于第一预置通话次数的服务基站,得到所述单个用户设备服务基站的集合;
所述数据库确定在所述单个用户设备服务基站的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作为第一目标服务基站;
所述数据库将所述第一目标服务基站周围预置范围内的服务基站进行类聚,得到第一类聚集合;
所述数据库确定在所述第一类聚集合之外的服务基站中,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作为第二目标服务基站;
所述数据库将所述第二目标服务基站的所述预置范围内,以及所述第一类聚集合外的服务基站进行类聚,得到第二类聚集合,直至所述单个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的集合中的所有服务基站均在类聚集合内;
所述数据库确定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的总通话次数,作为第一通话次数;
所述数据库去除所述第一通话次数小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
所述数据库将所述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为所述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所述第三目标服务基站为所述每个类聚集合内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
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确定所述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
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常停留区域,确定所述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分网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将所述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为所述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所述数据库确定所述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的第三目标服务基站;
所述数据库获取所述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
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确定所述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话单数据,将所述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
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话单数据,将所述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的步骤,具体包括:
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话单数据确定所述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的分别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
所述数据库确定所述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分别占所述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
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分别占所述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将所述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划分网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库根据所述话单数据,确定所述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管理员终端通过终端接口向所述数据库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位置坐标,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数据库将所述位置坐标对应的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员终端;
所述数据库将所述位置坐标对应的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员终端,以使得所述管理员终端对所述网格内的用户设备进行营销。
4.一种划分网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位于话单采集接口中,用于采集所有用户设备的话单数据;
存储单元,位于所述话单采集接口,用于将所述采集单元采集的所述话单数据存储至数据库,所述话单数据包括: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通话起始时间及服务基站号;
确定单元,位于所述数据库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计算模块、去除模块、第一确定模块、类聚模块;
所述计算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根据所述话单数据,计算单个用户设备在每个服务基站分别对应的通话次数;
所述去除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从所有服务基站中去除所述通话次数小于第一预置通话次数的服务基站,得到所述单个用户设备服务基站的集合;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确定在所述单个用户设备服务基站的集合中,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作为第一目标服务基站;
所述类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将所述第一目标服务基站周围预置范围内的服务基站进行类聚,得到第一类聚集合;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还用于确定在所述第一类聚集合之外的服务基站中,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作为第二目标服务基站;
所述类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还用于将所述第二目标服务基站的所述预置范围内,以及所述第一类聚集合外的服务基站进行类聚,得到第二类聚集合,直至所述单个用户设备的服务基站的集合中的所有服务基站均在类聚集合内;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还用于确定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的总通话次数,作为第一通话次数;
所述去除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还用于去除所述第一通话次数小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还用于将所述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确定为所述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所述第三目标服务基站为所述每个类聚集合内通话次数最多的服务基站;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还用于根据所述每个类聚集合的位置坐标,确定所述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常停留区域,确定所述所有用户设备分别对应的营销网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划分网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通话次数大于第二预置通话次数的类聚集合中每个类聚集合中的第三目标服务基站;
所述确定单元还包括:获取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获取所述每个类聚集合中第三目标服务基站对应的位置坐标;
所述装置还包括:划分单元;
所述划分单元,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根据所述话单数据,将所述单个用户设备的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
所述划分单元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划分模块;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根据所述话单数据确定所述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的分别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还用于确定所述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分别占所述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
所述划分模块,位于所述数据库中,用于根据所述常停留区域内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基站在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及非工作时间的通话次数分别占所述每个类聚集合中所有服务基站总通话次数的比值,将所述常停留区域划分为工作地点区域及非工作地点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划分网格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第二发送单元;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位于管理员终端中,用于通过终端接口向所述数据库发送请求消息,所述请求消息中携带有位置坐标,所述请求消息用于请求所述数据库将所述位置坐标对应的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员终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位于所述数据库中,还用于将所述位置坐标对应的网格内的用户设备的号码信息发送至所述管理员终端,以使得所述管理员终端对所述网格内的用户设备进行营销。
CN201510263914.1A 2015-05-21 2015-05-21 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2962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3914.1A CN106296241B (zh) 2015-05-21 2015-05-21 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3914.1A CN106296241B (zh) 2015-05-21 2015-05-21 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6241A CN106296241A (zh) 2017-01-04
CN106296241B true CN106296241B (zh) 2019-12-03

Family

ID=576324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3914.1A Active CN106296241B (zh) 2015-05-21 2015-05-21 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62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18919B (zh) * 2018-11-30 2021-08-17 浙江远望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网格化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方法
CN113207134B (zh) * 2021-04-19 2023-09-1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757737B (zh) * 2023-08-10 2023-12-19 山景智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地址信息的营销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180A (zh) * 2010-01-27 2010-09-0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话单确定移动终端活动范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81498A (zh) * 2011-07-28 2011-12-14 北京大学 手机通话数据中用户通勤od的挖掘方法
CN102802144A (zh) * 2012-06-29 2012-11-28 深圳市网信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话单数据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52803B2 (en) * 2009-10-20 2017-05-16 Trading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Virtualizing for user-defined algorithm electronic trading
US8533104B2 (en) * 2011-10-07 2013-09-10 Trading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Inc Multi-broker order routing based on net posi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7180A (zh) * 2010-01-27 2010-09-08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话单确定移动终端活动范围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281498A (zh) * 2011-07-28 2011-12-14 北京大学 手机通话数据中用户通勤od的挖掘方法
CN102802144A (zh) * 2012-06-29 2012-11-28 深圳市网信联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话单数据的分析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信用户行为特征分析;张文达;《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40115(第 01 期);第3、5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6241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6592B (zh) 一种用户终端位置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7846688B (zh) 一种基于多运营商的无线网络站址规划方法和装置
CN106296241B (zh) 划分网格的方法及装置
CN103841550A (zh) 一种识别一人多卡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11325561B (zh) 智能投诉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68195B (zh) 一种定位信息提取方法及服务平台
CN109672715A (zh) 用户常驻地判断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42896B (zh) 一种栅格价值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04349456B (zh) WiFi定位方法和WiFi定位平台
CN109548074A (zh) 基于mr的上行干扰源波形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6936887A (zh) 一种地理位置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5828393B (zh) 一种系统间邻区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5989280A (zh) 应用程序权限管理系统、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5447044A (zh) 一种确定用户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CN102473253A (zh) 管理服务器、通信系统以及统计处理方法
CN106255062A (zh) 一种室内定位系统位置指纹库的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6304135A (zh) 纠正基站地理位置坐标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36820A (zh) 一种用户终端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6937296A (zh) 一种部署蜂窝基站的方法及装置
CN104468962B (zh) 一种呼叫请求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710787B (zh) 网络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设备
CN108008973B (zh) 一种关联应用程序的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CN111428197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211321A (zh) 用于确定用户设备的位置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CN109391946A (zh) 一种基站簇规划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