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72921B - 液晶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72921B CN102472921B CN201080036938.9A CN201080036938A CN102472921B CN 102472921 B CN102472921 B CN 102472921B CN 201080036938 A CN201080036938 A CN 201080036938A CN 102472921 B CN102472921 B CN 1024729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laroid
- liquid crystal
- potential difference
- difference plate
- phase potenti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 G02F1/139—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 G02F1/139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optical or magneto-optical effect, e.g. field-induced phase transition, orientation effect, guest-host interaction or dynamic scattering based on orientation effects in which the liquid crystal remains transparent the birefringence of the liquid crystal being electrically controlled, e.g. ECB-, DAP-, HAN-, PI-LC cell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203/00—Function characteristic
- G02F2203/30—Gray scale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02—Number of plates being 2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03—Number of plates being 3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05—Single plate on one side of the LC cell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06—Two plates on one side of the LC cell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07—All plates on one side of the LC cell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24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 G02F2413/10—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with refractive index ellipsoid inclined, or tilted, relative to the LC-layer surface O plate
- G02F2413/105—Indexing scheme related to G02F1/13363, i.e. to 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number, position, orientation or value of the compensation plates with refractive index ellipsoid inclined, or tilted, relative to the LC-layer surface O plate with varying inclination in thickness direction, e.g. hybrid oriented discotic L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的第二偏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的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20nm以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装置。更加详细而言,涉及适用于ECB(Electrically Controlled Birefringence:电控双折射)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包括:一对偏振片;被夹持在两偏振片之间的液晶显示面板(液晶单元);和一块或多块相位差板,该一块或多块相位差板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与一对偏振片中的至少一个偏振片之间。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两基板间的液晶层。
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方式,能够列举出TN(Twisted Nematic:扭转向列)方式、STN(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转向列)方式、ECB方式、IPS(In-Plane Switching:面内开关)方式、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方式、OCB(Optically Compensated Birefringence:光学补偿双折射)方式、HAN(Hybrid Aligned Nematic:混合取向向列)方式、ASM(Axially Symmetric Aligned Microcell:轴对称排列微胞)方式、半色调灰度等级方式、畴分割方式、利用了强介电性液晶或反强介电性液晶的显示方式等。
关于ECB方式,公开了利用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得到的液晶膜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4)。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7-31621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8-1291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30995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2009-426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4记载的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存在在显示黑附近时,在宽的视角范围内,灰度等级发生反转的情况。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现状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发明人,对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了各种研究后发现,通过采用:除液晶层和包含液晶膜的相位差板(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一对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为130nm以上的形态;和/或液晶显示面板的相位差为210~310nm,液晶膜中含有的向列型液晶的平均倾斜角为34~40°,第二相位差板的面内的相位差为130~150nm,第二相位差板的Nz系数为1.35~1.75的形态,能够缩窄在显示黑附近时产生灰度等级反转的视野角区域,想到了能够巧妙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案,实现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以下,也称为“本发明的第一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上述第二偏振片与上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上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之间,上述第一相位差板和上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上述第一偏振片或上述第二偏振片与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上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上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上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上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作为除上述液晶层和上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上述第一偏振片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20nm以上。
当特定相位差不足120nm时,在显示黑附近时,不能充分地抑制灰度等级反转。
作为本发明的第一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只要将上述结构要素作为必须要素而形成即可,并不是由其他的结构要素特别限定的结构。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第一液晶显示装置的优选方式。
上述特定相位差的上限虽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优选为330nm。通常,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在该数值前迎来峰值。
也可以为: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第二相位差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20nm以上300nm以下。由此,能够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为25nm以上35nm以下的透明保护层,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透明保护层、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第二相位差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50nm以上330nm以下。由此,能够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第二相位差板、上述第三相位差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50nm以下。由此,能够不使等对比度(iso-contrast)特性恶化地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二相位差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30nm以上290nm以下。由此,能够不使等对比度特性恶化地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第三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第二相位差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30nm以上290nm以下。由此,能够不使等对比度特性恶化地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第二相位差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50nm以下。由此,能够不使等对比度特性恶化地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像这样,在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第二相位差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的形态(下面,称为“第一形态”)下,优选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50nm以上250nm以下。由此,在第一形态,能够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更加可靠地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二相位差板、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20nm以上260nm以下。由此,能够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为25nm以上35nm以下的透明保护层,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透明保护层、上述第二相位差板、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50nm以上240nm以下。由此,能够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二相位差板、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上述第三相位差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50nm以下。由此,能够不使等对比度特性恶化地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二相位差板、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第三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10nm以下。由此,能够不使等对比度特性恶化地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二相位差板、上述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30nm以上210nm以下。由此,能够不使等对比度特性恶化地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也可以为:上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三相位差板、上述第二相位差板、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上述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70nm以下。由此,能够不使等对比度特性恶化地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像这样,在上述第一偏振片、上述第二相位差板、上述第一相位差板、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的形态(下面,称为“第二形态”)下,上述特定相位差优选为150nm以上210nm以下。由此,在第二形态,能够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更加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液晶显示装置,能够恰当地实现60%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以下,称为“本发明的第二液晶显示装置”),上述第二偏振片与上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上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上述第二偏振片之间,上述第一相位差板设置在上述第一偏振片和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上述第二相位差板设置在上述第二偏振片和上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上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上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上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上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相位差为210~310nm,上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上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上述向列型液晶的平均倾斜角为34~40°,上述第二相位差板的面内的相位差为130~150nm,上述第二相位差板的Nz系数为1.35~1.75。
作为本发明的第二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只要将上述结构要素作为必须要素而形成即可,并不是由其他的结构要素特别限定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适宜地实现60%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液晶显示装置和第二液晶显示装置,能够在显示黑附近的状态下显示出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用于说明倾斜角和扭转角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向列型液晶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平行液晶的取向方向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透明保护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1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2的截面示意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3的截面示意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4的截面示意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透明保护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1的截面示意图。
图1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2的截面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3的截面示意图。
图1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4的截面示意图。
图20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1涉及的光学部件的光轴的配置形态的概念图。
图2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26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54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82nm的情况。
图2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252nm的情况,(g)表示总Rth=294nm的情况。
图2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26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54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82nm的情况。
图2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252nm的情况,(g)表示总Rth=294nm的情况。
图2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的等对比度(iso-contrast)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26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54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82nm的情况。
图2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252nm的情况,(g)表示总Rth=294nm的情况。
图2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的等对比度特性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26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54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82nm的情况。
图2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252nm的情况,(g)表示总Rth=294nm的情况。
图2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和2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的图表。
图3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透明保护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10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56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84nm的情况,(d)表示总Rth=212nm的情况。
图3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透明保护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24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282nm的情况,(g)表示总Rth=324nm的情况。
图3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透明保护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10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56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84nm的情况,(d)表示总Rth=212nm的情况。
图3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透明保护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24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282nm的情况,(g)表示总Rth=324nm的情况。
图3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透明保护层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10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56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84nm的情况,(d)表示总Rth=212nm的情况。
图3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透明保护层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24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282nm的情况,(g)表示总Rth=324nm的情况。
图3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透明保护层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10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56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84nm的情况,(d)表示总Rth=212nm的情况。
图3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透明保护层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24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282nm的情况,(g)表示总Rth=324nm的情况。
图3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透明保护层与结构2+透明保护层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的图表。
图3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1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4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1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4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1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4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2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4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2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4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2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4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3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4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3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4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3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4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4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4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4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5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4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5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1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5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1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5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1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5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2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5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2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5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2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5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3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5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3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5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3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6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4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6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4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6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4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6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1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6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2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6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3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6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4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6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1~1-4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6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1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6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1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7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1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7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2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7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2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7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2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7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3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7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3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7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3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7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4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7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4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7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4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8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1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8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1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8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1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8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2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8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2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8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2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8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3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87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3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88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3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89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4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a)表示总Rth=70nm的情况,(b)表示总Rth=130nm的情况,(c)表示总Rth=140nm的情况,(d)表示总Rth=150nm的情况。
图90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4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e)表示总Rth=160nm的情况,(f)表示总Rth=170nm的情况,(g)表示总Rth=190nm的情况,(h)表示总Rth=210nm的情况。
图91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4的等对比度特性的图表,(i)表示总Rth=230nm的情况,(j)表示总Rth=250nm的情况,(k)表示总Rth=270nm的情况,(l)表示总Rth=290nm的情况。
图92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1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93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2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94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3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95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4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9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1~2-4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97是表示结构1、结构1+透明保护层与结构1-1~1-4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98是表示结构2、结构2+透明保护层与结构2-1~2-4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的图表。
图99是表示实施例1~3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00是表示实施例4~6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01是表示实施例1~6和比较例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的图表。
图102表示设置有广视角膜(Wide View film)的TN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对比度特性。
图103表示设置有广视角膜的TN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图104表示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对比度特性。
图105表示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图106表示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对比度特性。
图107表示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图108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的等对比度特性。
图109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2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图110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的等对比度特性。
图111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1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图112表示ASV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对比度特性。
图113表示ASV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图114表示ECB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相位差的视野角依存性。
图115表示实施方式2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116是表示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残留相位差与施加电压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是不发生灰度等级反转的区域相对于全视野角区域的百分率。另外,通过在从0灰度等级(黑显示)到63灰度等级(白显示)的64灰度等级显示中,比较0灰度等级和7灰度等级之间的亮度比,来判定有无灰度等级反转。
另外,本说明书中,视野角占有率是对比度50∶1以上的区域相对于全视野角区域的百分率。
此外,全视野角区域表示全方位且极角为0~80°的区域。
本说明书中,液晶膜表示通过将低分子液晶、高分子液晶等液晶物质薄膜化而得到的膜。液晶膜自身有无液晶性并没有特别限定,但是通常液晶膜不显现液晶性。
另外,本说明书中,平均倾斜角表示液晶膜的厚度方向上的向列型液晶的指向矢与液晶膜平面所成的角度的平均值。平均倾斜角能够应用晶体旋转法(crystal rotation method)求得。
此外,本说明书中的用语和记号的定义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就如下所述。
(1)主折射率(nx、ny、nz)
“nx”是在光学各向异性层的面内,折射率为最大的方向(即,滞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y”是在该层的面内,与滞相轴正交的方向(即,进相轴方向)的折射率,“nz”是该层的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2)面内的相位差Re
当设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为d(nm)时,面内的相位差Re是通过(nx-ny)×d求得的相位差值。
(3)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
当设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厚度为d(nm)时,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是通过((nx+ny)/2-nz)×d求得的相位差值。
(4)Nz系数
Nz系数是由(nx-nz)/(nx-ny)定义的值。
(5)Re、Rth和Nz系数满足Rth=Re×(Nz系数-0.5)的关系。
另外,光学各向异性层的相位差值是使用大塚电子公司制的Rets-200PT-Rf测定的。
另外,光学各向异性层的Nz系数是使用大塚电子公司制的Rets-200PT-Rf测定的。另外,Nz系数是基于以下算出的:正面方向(画面的法线方向)的相位差值;来自以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滞相轴为旋转轴,从该法线方向旋转45°后的方向的相位差值;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折射率;和光学各向异性层的厚度。
另外,在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测定中,使用ELDIM公司制的EZcontrast。
此外,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折射率、相位差值和Nz系数,都是指25℃、波长550nm的单色光的值。
以下,参照附图,更加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仅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偏振片5;液晶显示面板(液晶单元)10;第二偏振片6;第一相位差板11和第二相位差板12;和设置在上述部件的后方的背光源。第一偏振片5、液晶显示面板10和第二偏振片6依次配置。第一相位差板11和第二相位差板12配置在第一偏振片5或第二偏振片6与液晶显示面板10之间。第一相位差板11和第二相位差板12可以配置在相同的偏振片侧,也可以配置在不同的偏振片侧。配置在相同的偏振片侧时,通常,第一相位差板11配置在比第二相位差板12靠近液晶显示面板10一侧的位置。另外,在第一相位差板11和液晶显示面板之间,通常不设置其他光学各向异性层。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根据需要,还包括第三相位差板。第三相位差板配置在第一偏振片5、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偏振片6、第一相位差板11和第二相位差板12中的相邻的两个部件间。
如图2所示,液晶显示面板10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透明基板1和2,在基板1和2之间夹持有液晶层3。
而且,特定相位差(以下,也称为“总Rth”)为120nm以上,该特定相位差为除液晶层3和第一相位差板11外的、位于第一偏振片5和第二偏振片6之间的部件(例如,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三相位差板等)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由此,能够在显示黑附近时显示出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总Rth的上限没有被特别限定,但是通常为330nm左右。通常,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在该数值前迎来峰值。
另外,根据实施方式1的液晶显示装置,优选能够实现60%以上(更加优选65%以上进一步优选70%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当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不足60%时,发现在显示黑附近时,灰度等级反转没有充分地得到抑制。
此外,各部件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与一般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设定。
液晶层3包含液晶组合物,该液晶组合物包括一般的各种低分子液晶、高分子液晶等,如图3所示,液晶层3含有在无电压施加时平行取向(homogeneous alignment:与取向膜平行地取向)的液晶分子4(以下,也称为“平行液晶(homogeneous liquid crystal)”)。液晶分子4是具有正介电常数各向异性的向列型液晶。液晶分子4的扭转角度为0°以上5°以下。施加电压时,如图4所示,液晶分子4向液晶层3的厚度方向倾斜。如后所述,第一偏振片5和第二偏振片6为正交尼科耳配置,液晶显示面板10显示常白模式。
液晶显示面板10的相位差(Δnd),优选为210~310nm,更加优选为240~280nm,特别为优选260nm。当Δnd超过310nm时,存在驱动电压上升或者灰度等级反转特性恶化的情况。当Δnd不足210nm时,存在亮度下降的情况。
液晶显示面板10的黑显示时的正面方向上的相位差(残留相位差)Re,优选为40~60nm,更加优选为45~55nm,特别优选为50nm。当残留相位差Re超过60nm时,存在视野角恶化的倾向。如图116所示,电压与残留相位差Re的关系不是线性关系,残留相位差Re越小,残留相位差Re的变化相对于电压的变化越小。因此,当使得残留相位差Re过小时,具体而言,当残留相位差Re不足40nm时,对低耗电化的恶劣影响变大。
液晶显示面板10的驱动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例举出无源矩阵方式、有源矩阵方式、等离子体寻址方式等。尤其适用使用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等主动元件的有源矩阵方式。
基板1和2,使液晶分子4向特定的方向取向。基板1和2自身可以具有使液晶材料取向的性质,但是,通常基板1和2上分别设置具有使液晶分子4取向的性质的取向部件(例如,取向膜等)。
在液晶层3侧的基板1和2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对液晶层3施加电压的电极。作为该电极材料,能例举出氧化铟锡(ITO)等的透明导电膜。使用设置有取向膜的透明基板的情况下,通常,电极设置于透明基板与取向膜之间。此外,在液晶层3一侧的基板1或2上,也可以设置有彩色滤光片。
第一偏振片5和第二偏振片6具有能够将自然光转变为直线偏振光的功能。作为第一偏振片5和第二偏振片6,能够适当地使用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通常的偏振片。一般的偏振片是通过碘或染料对作为基材的聚乙烯醇(PVA)膜进行染色,然后将其拉伸至4~6倍而形成的。第一偏振片5和第二偏振片6是所谓的O型偏振片。
虽然第一偏振片5和/或第二偏振片6也可以单独使用,但是从提高强度、耐湿性和耐热性的观点出发,优选如图5所示,在第一偏振片5和第二偏振片6的两面分别设置透明保护层7。作为透明保护层7,能够适当地使用用于一般的偏光板的透明保护层,通常使用三醋酸纤维素(TAC)膜。作为TAC膜,例如能够例举出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Konica Minolta Opto)公司制的液晶偏光板用TAC膜和富士胶片(Fuji film)公司制的富士TAC(FUJITAC)。
膜厚40μm的TAC膜的Rth通常是30nm左右。因此,作为透明保护层7,从利用一般的TAC膜的观点出发,优选透明保护层7的Rth为25~35nm,尤其优选为30nm。
另一方面,作为透明保护层7,也可以使用包含丙烯酸类高分子的Rth=0nm的保护膜。另外,作为设置于第一偏振片5和/或第二偏振片6的液晶显示面板10侧的透明保护层,也可以使用第一相位差板11、第二相位差板12或第三相位差板作为代用品。
透明保护层的Rth,在IPS方式下优选为零,但是在其他模式下,存在Rth较好。因此,透明保护层7的Rth也没有特别限定,只要在满足上述总Rth的范围的范围内,就能够适当地设定。
第二相位差板12用于正面方向的光学补偿。第二相位差板12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对视野角特性产生影响,通过对该相位差值加以调整,视野角特性也发生变化。作为第二相位差板12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例举聚碳酸酯、聚砜、醋酸纤维素、聚氯乙烯、聚烯烃等。第二相位差板12例如能够使用将包含上述材料的高分子膜(原卷膜),在纵(长度)方向或横(宽度)方向上单轴拉伸的方法、或在纵方向和横方向上双轴拉伸的方法来制作。另外,第二相位差板12也可以如日本特开2007-203556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07-90532号公报中记载的那样,通过将包含上述材料的高分子膜,向相对于纵或横方向倾斜的方向拉伸来制作。
第二相位差板12的Re,特别优选为140nm,但是由于产品的偏差,也可以为130~150nm(优选135~145nm)。另外,优选第二相位差板12的Re实质上满足(液晶显示面板10的残留相位差Re)=(第二相位差板12的Re)-(液晶膜的相位差Re,h)的关系。
Re=140nm的相位差板,在利用圆偏振光的VA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大量应用,也能够转用于本实施方式,所以对成本方面有利。另外,由于Re=140nm的相位差板与偏振片的层叠体,也能作为圆偏振光板发挥作用,所以能够对在面板内的电极处的反射被看到进行抑制。
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只要在考虑有无第三相位差板、透明保护层等的其他光学部件的基础上,按照满足上述总Rth的范围的方式进行设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只要按照Re和Rth满足所希望的范围的方式进行设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第三相位差板主要用于调整总Rth。第三相位差板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满足nx=ny>nz或nx≈ny>nz的关系。第三相位差板作为所谓的负C板(negative C-plate)发挥作用。作为第三相位差板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例举与上述第二相位差板12相同的材料。第三相位差板例如能够使用将包含上述材料的高分子膜(原卷膜)沿纵和横方向双轴拉伸的方法制作而成。另外,作为第三相位差板的材料,也可以使用液晶性组合物。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例举含有成为平面取向的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组合物的固化层或硬化层、含有成为柱状取向的盘状液晶化合物的液晶性组合物的固化层或硬化层等。
此外,本说明书中,所谓“平面取向”是指液晶化合物(液晶分子)按照液晶的螺旋轴与两个层界面垂直的方式排列的状态。另外,所谓“柱状取向”是指盘状液晶化合物按照堆积为柱状的方式排列的状态。另外,所谓“固化层”是指软化、溶融或溶液状态的液晶性组合物被冷却、凝固后的状态的层。进一步,所谓“硬化层”是指上述液晶性组合物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热、触媒、光和放射线中的至少一种而进行交联,成为不溶不融或难溶难融的稳定状态的层。此外,上述硬化层也包含经由液晶性组合物的固化层,成为硬化层的情形。
另外,所谓“液晶性组合物”是指呈现液晶相、显示液晶性的物质。作为上述液晶相,能例举向列型液晶相、近晶相液晶相、胆甾相液晶相、柱状液晶相等。作为用于第三相位差板的液晶性组合物,优选呈现向列型液晶相的物质。因为能够得到透明性高的相位差膜。
第三相位差板的Rth,只要在考虑有无第二相位差板12、透明保护层等的其他光学部件的基础上,按照满足上述总Rth的范围的方式设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第三相位差板的Nz系数只要按照Rth满足所希望的范围的方式设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
膜厚40μm的TAC膜的Rth,通常是30nm左右,该TAC膜也叫做负C板。这样,可以将上述透明保护层7用作第三相位差板。
第一相位差板11是倾斜取向相位差板,主要用于提高视野角特性。第一相位差板11至少含有液晶膜,液晶膜包括在光学上显示出正单轴性的液晶材料。该材料至少含有一种在光学上显示出正单轴性的向列型液晶。此外,该材料可以只含有该向列型液晶,也可以是含有该向列型液晶的组合物。液晶膜通过下述方式形成,即,将该向列型液晶在液晶状态下,按法线方向(即第一相位差板11的厚度方向)混合取向,在此混合取向的状态下使其固定化。第一相位差板11中,除液晶膜外,也可以含有覆盖层,该覆盖层包含丙烯酸类涂覆材料等。
在上述向列型液晶混合取向的状态下,该液晶的指向矢与液晶膜平面所成的角,在膜上表面和膜下表面不同。因此,在膜上表面界面附近和膜下表面界面附近,该指向矢与膜平面所成的角度不同,该角度在膜的上表面与下表面之间连续变化。
另外,在液晶膜上,向列型液晶的指向矢在膜的厚度方向的整体上按不同的角度倾斜。因此,作为称为膜的结构体,在观察液晶膜时,在液晶膜上不存在光轴。
液晶膜具有特定的平均倾斜角。液晶膜的平均倾斜角,特别优选37°,但是由于产品的偏差,也可以是34~40°(优选35~39°)。
在液晶膜的一个界面付近,上述向列型液晶的指向矢与膜平面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通常是20~90°,优选40~90°,更加优选50~80°。该界面的相反侧的界面处,该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通常是0~20°,优选0~10°。
其中,本实施方式中,在液晶膜的一个界面付近,上述向列型液晶的指向矢与膜平面所成的角度为70°,在与该界面相反的一侧的界面处,该所成的角度是2°,尤其优选该所成的角度在两界面之间连续变化的液晶膜。
液晶膜按照该所成的角度的绝对值大的一个界面位于液晶显示面板10侧的方式配置。即,上述向列型液晶立起侧的界面与上述向列型液晶卧倒侧的界面相比,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侧。
液晶膜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使向列相的低分子液晶在液晶状态下混合取向后,利用光或热等使之交联并固定化而形成。作为液晶膜的具体例子,例如,能够例举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NR膜。
向列型液晶混合取向的膜中,与向列型液晶的指向矢平行的方向的折射率ne和与该指向矢垂直的方向的折射率no不同。当将从该ne减去no后的值(ne-no)作为表观的双折射率时,从液晶膜的法线方向观察时的面内的表观的相位差Re,h,是表观的双折射率(ne-no)与液晶膜的膜厚的积。
相位差Re,h优选是70~110nm,更加优选80~100nm,特别优选90nm。当超过110nm时,存在驱动电压上升或灰度等级反转特性恶化的情况。当不足70nm时,存在视野角特性恶化并且亮度下降的情况。此外,相位差Re,h能够通过变更液晶膜的厚度来得到控制。另外,相位差Re,h能够通过使用椭圆偏光法等的偏振光学测定来轻易地求得。
液晶膜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材料的物理特性等适当设定,通常是0.2~10μm、优选0.3~5μm、更加优选0.5~2μm。当膜厚不足0.2μm时,存在不能得到充分的补偿效果的情况。当膜厚超过10μm时,显示装置的显示有可能不必要地着色。
分别按下述方式对第一相位差板11的上下、第一相位差板11的取向方向、液晶层3的平行液晶(homogeneous liquid crystal)的取向方向进行定义。
第一相位差板11的上下,分别通过液晶膜的膜界面附近的向列型液晶的指向矢与膜平面所成的角度来定义。具体而言,如图6和7所示,将向列型液晶8的指向矢与膜平面所成的角度在锐角侧为20~90°的面作为b面,将该角度在锐角侧为0~20°的面作为c面。另外,将从该b面通过液晶膜观察c面时,向列型液晶的指向矢与该指向矢在c面的投影成分所成的角度成为锐角并且与该投影成分平行的方向,定义为第一相位差板的取向方向11d。
通常,在液晶层3的界面,平行液晶4不平行于该界面,而是相对于该界面具有某角度地倾斜,一般将该角度称为预倾角。如图3所示,将液晶层3的界面的平行液晶4的指向矢与该指向矢在界面的投影成分所成的角度是锐角并且与该投影成分平行的方向,定义为平行液晶的取向方向4d。
第一相位差板11、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一偏振片5和第二偏振片6,也可以分别经由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相互贴合。作为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材料,例如能够例举丙烯酸树脂。具体而言,例如能够例举综研化学公司制的SK-2057、SK-1478(耐热型)等。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用于应对由湿气和热导致的白化的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能够再次剥离的低粘着力的粘接层、混合有UV吸收剂的UV切割型的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用于防止蒸镀面的剥离的铝蒸镀面用的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混合有光扩散粒子的光扩散型的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等。
图8~19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结构。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优选结构,能够例举各部件按下述顺序层叠的结构。
<结构1>
第一偏振片5/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相位差板12/第二偏振片6(图8)
<结构1+透明保护层>
第一偏振片5/透明保护层7/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相位差板12/第二偏振片6(图9)
<结构1-1>
第一偏振片5/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三相位差板13/第二偏振片6(图10)
<结构1-2>
第一偏振片5/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三相位差板13/第二相位差板12/第二偏振片6(图11)
<结构1-3>
第一偏振片5/第一相位差板11/第三相位差板13/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相位差板12/第二偏振片6(图12)
<结构1-4>
第一偏振片5/第三相位差板13/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相位差板12/第二偏振片6(图13)
<结构2>
第一偏振片5/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偏振片6(图14)
<结构2+透明保护层>
第一偏振片5/透明保护层7/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偏振片6(图15)
<结构2-1>
第一偏振片5/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三相位差板13/第二偏振片6(图16)
<结构2-2>
第一偏振片5/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一相位差板11/第三相位差板13/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偏振片6(图17)
<结构2-3>
第一偏振片5/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三相位差板13/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偏振片6(图18)
<结构2-4>
第一偏振片5/第三相位差板13/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偏振片6(图19)
此外,各结构中,第一相位差板11只由液晶膜构成。
另外,各结构的前后没有特别限定。各结构中,在将第一偏振片5配置在观察者侧的情况与将其配置在背光源侧的情况下,光学方面是同等的,显示出同样的显示特性。具体而言,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等对比度特性等显示特性,只是以正面方向为中心旋转180°。
使用图20,说明各部件的光轴的方位。这里,在与构成液晶显示面板10的透明基板1或2的主面平行的平面内,为了方便,对互相正交的X轴和Y轴进行定义。所谓面内,相当于由X轴和Y轴规定的平面内。另外,X轴与画面的水平方向对应,Y轴与画面的垂直方向对应。进一步,X轴的正(+)方向(0°方位)与画面的右侧对应,X轴的负(-)方向(180°方位)与画面的左侧对应。而且,Y轴的正(+)方向(90°方位)与画面的上侧对应,Y轴的负(-)方向(270°方位)与画面的下侧对应。
第一偏振片5的吸收轴5a的方位,优选为90°±2°的范围,更加优选为90°±1°的范围,特别优选90°。当在90°±2°的范围外时,存在对比度下降的情况。
第二偏振片6的吸收轴6a的方位,优选为0°±2°的范围,更加优选为0°±1°的范围,特别优选0°。当在0°±2°的范围外时,对比度下降。
第二相位差板12的滞相轴12a的方位,优选为135°±2°的范围,更加优选为135°±1°的范围,特别优选135°。当在135°±2°的范围外时,存在对比度下降的情况。
平行液晶的取向方向4d,优选为45°±2°的范围,更加优选为45°±1°的范围,特别优选45°。当在45°±2°的范围外时,存在对比度下降的情况。
第一相位差板11的取向方向11d,优选为225°±2°的范围,更加优选为225°±1°的范围,特别优选225°。当在225°±2°的范围外时,存在对比度下降的情况。
此外,这些光轴的方位,并不是绝对的,只要各光轴间的相对的角度在上述范围内即可。即,优选吸收轴5a和吸收轴6a相互正交,具体而言,吸收轴5a和吸收轴6a所成的角,优选为90°±2°的范围,更加优选为90°±1°的范围,特别优选90°。当设将吸收轴5a和吸收轴6a所成的角2等分的方位为φ1时,滞相轴12a的方位优选为φ1±2°的范围,更加优选为φ1±1°的范围,特别优选φ1。平行液晶的取向方向4d与第一相位差板的取向方向11d,优选相互反向且平行,具体而言,优选相互反向且彼此所成的角为0°±2°的范围(更加优选为0°±1°的范围,特别优选0°)。
以下,表示针对各结构使总Rth变化,对等对比度特性和灰度等级反转特性进行模拟而得的结果。此外,灰度等级反转特性的图中,用深灰色表示灰度等级反转的区域(7灰度等级比0灰度等级暗的区域),用浅灰色表示灰度等级没有反转的区域(7灰度等级比0灰度等级明亮的区域)。另外,等对比度特性的图中,最内侧的等高线表示对比度50∶1。
模拟条件如下所示,模拟中,使用SHINTECH公司制的LCD master。
·液晶显示面板的相位差(Δnd):260nm
·液晶显示面板的残留相位差Re:50nm
·第二相位差板的Re:140nm
·第三相位差板的Re:0nm
·液晶膜的平均倾斜角:37°
·液晶膜的相位差Re,h:90nm
·透明保护层的Rth:30nm
·透明保护层的Re:0nm
·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90°
·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0°
·第二相位差板的滞相轴:135°
·平行液晶的取向方向:45°
·第一相位差板的取向方向:225°
·白显示:0V
对实际的面板上的灰度等级反转进行目测评价时,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比总Rth的基准值时的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提高了20%的情况下,能够看出非常有效地抑制了灰度等级反转。另外,总Rth的基准值为70nm。这是根据下述内容决定的,即,第二相位差板12的最优选的Re(=140nm);和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原卷膜按最简单的方法、即沿纵向单轴拉伸时发现的Nz系数(=1)。因此,在下述的评价中,将各结构中作为总Rth只考虑第二相位差板12的最普遍的Rth的情况、即总Rth=70nm时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的1.2倍,作为判定基准值。只要在该判定基准值以上,就能够实现非常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但是,对于结构1+透明保护层、和结构2+透明保护层,由于将透明保护层的Rth固定为30nm,所以将除透明保护层外的结构、即结构1或2的判定基准值作为基准。另外,结构1-1~1-4和结构2-1~2-4中,将第三相位差板的Rth为0nm时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的1.2倍作为判定基准值。
此外,在与总Rth=70nm时相比,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提高了13%的情况下,稍微能够看出灰度等级反转得到了抑制,在与总Rth=70nm时相比,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提高了15%的情况下,虽然不像提高20%时那样明显,但是也能够看出灰度等级反转得到了抑制。
另外,就等对比度特性而言,以总Rth的基准值(=70nm)时的视野角占有率为判定基准值。只要为该基准值以上,即使提高了灰度等级反转特性,也不会牺牲等对比度特性。
对于结构1和2,通过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设定为1、1.4、1.6、1.8、2、2.3或2.6,能够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设定为70nm、126nm、154nm、182nm、210nm、252nm或294nm,并将计算出的结果表示在图21~28中。另外,对于结构1和2,将计算出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后的结果表示在图29和表1中。此外,结构1和2中,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即成为总Rth。
[表1]
由该结果可知,在结构1中,在总Rth为120nm以上300nm以下的范围内,显示出判定基准值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能够实现非常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另外,结构1中,总Rth可以为180nm以上,也可以为250nm以上。由此,能够大幅提高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另外,可知结构2中,在总Rth为120nm以上260nm以下的范围内,显示出判定基准值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能够实现非常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另外,结构2中,总Rth也可以为180nm以上。由此,能够大幅提高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对于结构1+透明保护层、和结构2+透明保护层,通过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设定为1、1.4、1.6、1.8、2、2.3或2.6,能够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设定为70nm、126nm、154nm、182nm、210nm、252nm或294nm,并将计算出的结果表示在图30~37中。另外,对于结构1+透明保护层与结构2+透明保护层,将计算出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后的结果表示在图38和表2中。此外,在结构1+透明保护层与结构2+透明保护层中,总Rth成为第二相位差板12的各Rth与透明保护层的Rth(30nm)之和。
[表2]
由该结果可知,在结构1+透明保护层中,在总Rth为150nm以上330nm以下的范围内,显示出判定基准值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能够实现非常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另外,结构1+透明保护层中,总Rth也可以为210nm以上。由此,能够大幅提高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另外,可知在结构2+透明保护层中,在总Rth为150nm以上240nm以下的范围内,显示出判定基准值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能够实现非常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对于结构1-1~1-4,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固定为1,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固定为70nm,将第三相位差板的Rth设定为0nm、60nm、70nm、80nm、90nm、100nm、120nm、140nm、160nm、180nm、200nm或220nm,并将计算出的结果表示在图39~62中。另外,对于结构1-1~1-4,将计算出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后的结果表示在图63~67和表3中。此外,在结构1-1~1-4中,总Rth成为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70nm)与第三相位差板的各Rth之和。
[表3]
由该结果可知,在结构1-1中,在总Rth为140nm以上250nm以下的范围内,显示出判定基准值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非占有率而不牺牲视野角占有率,能够实现非常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而不使等对比度特性恶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可知在结构1-2中,优选总Rth为130nm以上290nm以下的范围。另外,可知在结构1-3中,优选总Rth为130nm以上290nm以下的范围。另外,可知在结构1-4中,优选总Rth为140nm以上250nm以下的范围。另外,结构1-2和结构1-3中,总Rth也可以为170nm以上。由此,能够大幅提高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对于结构2-1~2-4,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固定为1,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固定为70nm,将第三相位差板的Rth设定为0nm、60nm、70nm、80nm、90nm、100nm、120nm、140nm、160nm、180nm、200nm或220nm,并将计算后的结果显示在图68~91中。另外,对于结构2-1~2-4,将计算出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和视野角占有率后的结果显示在图92~96和表4中。此外,结构2-1~2-4中,总Rth成为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70nm)与第三相位差板的各Rth之和。
[表4]
由该结果可知,在结构2-1中,在总Rth为140nm以上250nm以下的范围内,显示出判定基准值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非占有率而不牺牲视野角占有率,能够实现非常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而不使等对比度特性恶化。从同样的观点出发,可知在结构1-2中,优选总Rth为140nm以上210nm以下的范围。另外,可知在结构1-3中,优选总Rth为130nm以上210nm以下的范围。另外,可知在结构1-4中,优选总Rth为140nm以上270nm以下的范围。另外,结构2-1中,总Rth也可以为170nm以上,也可以为230nm以上。另外,结构2-2和结构2-4中,总Rth也可以为170nm以上。由此,能够大幅提高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图97和表5中,汇总表示结构1、结构1+透明保护层和结构1-1~1-4的结果。
[表5]
由该结果可知,只要总Rth在150nm以上250nm以下的范围内,结构1、结构1+透明保护层与结构1-1~1-4中的任一个中,都显示出判定基准值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即,可知第一偏振片5/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相位差板12/第二偏振片6按照该顺序层叠的形态下,通过将总Rth设定在150nm以上250nm以下的范围,能够可靠地实现非常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图98和表6中,汇总表示结构2、结构2+透明保护层与结构2-1~2-4的结果。
[表6]
由该结果可知,只要总Rth为150nm以上210nm以下的范围内,结构2、结构2+透明保护层和结构2-1~2-4中的任一个中,都显示出判定基准值以上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即,可知在第一偏振片5/第二相位差板12/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偏振片6依次层叠的形态下,通过将总Rth设定在150nm以上210nm以下的范围,能够可靠地实现非常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接着,对实施方式1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各实施例中,各相位差板的滞相轴的方位和偏振片的吸收轴的方位,如图20所示,以与X轴所成的角度规定。
(实施例1)
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99所示,将包含TAC膜的透明保护层7、第一偏振片5、包含TAC膜的透明保护层7、包含液晶膜的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相位差板12、第二偏振片6和包含TAC膜的透明保护层7,从背光源侧开始依次设置。这样,实施例1是关于上述结构1+透明保护层的结构的例子。
透明保护层7和第一相位差板11,经由厚度5μm的丙烯酸类的粘着剂层14贴合。另外,第一相位差板11和液晶显示面板10,经由厚度25μm的丙烯酸类的粘着剂层14贴合。另外,液晶显示面板10与第二相位差板12,经由厚度20μm的丙烯酸类的粘着剂层14贴合。
液晶显示面板10中,液晶层包含液晶组合物,该液晶组合物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作为液晶组合物,适用默克公司制的液晶材料(Δn=0.65)。此时,平行液晶的指向矢(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由取向膜的摩擦方向限制,平行液晶的取向方向设定为45°。另外,平行液晶的预倾角设定为3°。另外,液晶层的间隔(单元间隔)设定为4μm。黑显示时,液晶显示面板10的残留相位差Re为50nm。
为了补偿由平行液晶引起的双折射,将第一相位差板11的取向方向,按照成为逐次补偿的关系的方式,设定为与摩擦方向大致反向平行的方位(225°的方位)。此外,液晶膜的相位差Re,h设定为90nm。另外,液晶膜的平均倾斜角设定为37°,液晶膜的膜厚(其中,包含覆盖层)为7μm。作为这样的第一相位差板11,适用新日本石油公司制的NH膜。
第二相位差板12的滞相轴设定为与平行液晶和第一相位差板11的取向方向大致垂直的方位(135°的方位)。此外,第二相位差板12的Re,按照与液晶显示面板10的残留相位差Re和液晶膜的相位差Re,h之和相当的方式,设定为140nm。另外,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设定为1.6。结果,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为154nm。另外,第二相位差板12的膜厚为32μm。作为这样的第二相位差板12,适用OPTES公司制的ZEONOR。
为了将通过第一偏振片5后的直线偏振光变换为所希望的楕圆偏振光或者直线偏振光并使之向液晶层入射,将第一偏振片5的吸收轴设定于与第一相位差板11的取向方向和第二相位差板12的滞相轴大致以45°交叉的方位(90°的方位)。另一方面,第二偏振片6的吸收轴设定于与第一偏振片5的吸收轴大致正交的方位(0°的方位)。第一偏振片5和第二偏振片6的膜厚分别为28μm。作为这样的第一偏振片5和第二偏振片6,适用以碘对KURARAY公司制的PVA膜进行染色后,通过拉伸而制成的偏光膜。
TAC膜的膜厚为40μm,TAC膜的Rth为30nm。作为这样的TAC膜,适用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公司制的液晶偏光板用TAC膜。
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总Rth,为透明保护层7的Rth(30nm)与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154nm)之和,大约184nm。
(实施例2)
除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设定为1.4,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设定为126nm,将总Rth变更为156nm以外,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地制成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3)
除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设定为1.8,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设定为182nm,将总Rth变更为212nm以外,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地制成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4)
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如图100所示,从背光源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包含TAC膜的透明保护层7、第一偏振片5、第二相位差板12、包含液晶膜的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包含TAC膜的透明保护层7、第二偏振片6和包含TAC膜的透明保护层7。这样,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中,只是各部件的配置关系不同。另外,实施例4是关于上述结构2+透明保护层的结构的例子。
此外,第二相位差板12和第一相位差板11经由厚度5μm的丙烯酸类的粘着剂层14贴合。另外,第一相位差板11和液晶显示面板10经由厚度25μm的丙烯酸类的粘着剂层14贴合。另外,液晶显示面板10与透明保护层7经由厚度20μm的丙烯酸类的粘着剂层14贴合。
(实施例5)
除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设定为1.4,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设定为126nm,将总Rth变更为156nm以外,与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地制成实施例5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例6)
除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设定为1.8,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设定为182nm,将总Rth变更为212nm以外,与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地制成实施例6的液晶显示装置。
(比较例1)
除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Nz系数设定为1,将第二相位差板12的Rth设定为70nm,将总Rth变更为100nm以外,与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同样地制成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
将对实施例1~6和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实际测定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后的结果,和使用实施例1~6和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成条件对灰度等级反转特性进行模拟而得的结果进行比较。此外,模拟与上述结构1+透明保护层或结构2+透明保护层的模拟结果是同样的。这些结果表示在图101和表7中。
[表7]
从图101和表7可明确得知,实测值与通过模拟求得的值的差控制在3%左右内,使用模拟能够高精度地评价实际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
接着,说明灰度等级反转特性与等对比度特性有无相关关系。
图102和103表示设置有广视角膜(WV膜)的TN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对比度特性和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图104~111表示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对比度特性和灰度等级反转特性。图112和113表示作为VA方式的一种形式的ASV(Advanced Super View:低反光超视觉)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对比度特性和灰度等级反转特性。此外,ASV方式中,施加电压时,液晶分子如焰火般向全方向倾斜。
图104和105的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从背光源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偏光板、相位差板(Re=270nm)、液晶膜(相位差Re,h=90nm)、ECB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相位差板(Re=270nm、Nz系数=1.4)、相位差板(Re=270nm)和偏光板的结构。
图106和107的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从背光源侧开始依该顺序设置有偏光板、相位差板(Re=270nm)、液晶膜(相位差Re,h=90nm)、ECB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相位差板(Re=270nm、Nz系数=1.0)、相位差板(Re=270nm)和偏光板的结构。
图108和109是上述结构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评价结果,图110和111是上述结构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评价结果。
由这些图可知,在灰度等级反转特性与等对比度特性之间没有相关。即,当液晶模式不一致时,两特性的形态大幅变化。另外,即使在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彼此之间,灰度等级反转特性方面也看出差别。例如,当比较图104和105的液晶显示装置与图106和107的液晶显示装置时,图106和107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等对比度特性的视野角宽,而灰度等级反转特性明显差。像这样,虽说等对比度特性好,但是却不能断言灰度等级反转特性一定好。
如图114所示,当对ECB方式的液晶显示面板施加电压时,相位差在正面方向(极角0°),按灰度等级电压而变化。但是,在斜向方向,由于橄榄球状的液晶分子会立起来,所以会出现橄榄球的头的部分(拐点部分)的倾斜角度根据电压的大小而改变,相位差不按灰度等级电压而变化的现象。如果只是扩展等对比度特性的视野角,则能够补偿63灰度等级和0灰度等级的系统即可,但是所谓的改善灰度等级反转,是指改善该逆转部分,需要进行不一致的操作。如果没有逆转部分,则灰度等级反转不会发生。ASV方式等VA方式中,按照液晶分子的头的部分(拐点部分)向所有方向倾倒的方式限制液晶分子。因此,当平均地看图像元素时,各液晶分子的拐点部分分别被其他液晶分子的拐点部分取消,能够看成拐点部分消失了。另外,IPS方式中,液晶分子按照从显示面看不见拐点部分的方式取向。另一方面,TN方式或ECB方式中,无论如何拐点部分都会显现,所以灰度等级反转易于发生。
根据本发明,能够实现适合于易于这样发生灰度等级反转的ECB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
(实施方式2)
下面,对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进行说明。此外,对实施方式2与实施方式1中重复的部件,标注相同的编号,并省略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是透过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如图115中所示,从背光源侧开始依次设置有包含TAC膜的透明保护层7、第一偏振片5、包含TAC膜的透明保护层7、包含液晶膜的第一相位差板11、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相位差板212、第二偏振片6和包含TAC膜的透明保护层7。
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透明保护层7,使用膜厚40μm的TAC膜。该TAC膜的Rth,特别优选为30nm,但是由于产品的偏差,也可以为25~35nm。另一方面,作为透明保护层7,也可以使用包含丙烯酸类高分子的Rth=0nm的保护膜。
作为透明保护层7、第一偏振片5和透明保护层7的层叠体,能够利用一般的偏光板。
第二相位差板212用于正面方向的光学补偿。第二相位差板212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会对视野角特性产生影响,通过调整该相位差值,视野角特性也发生变化。第二相位差板212,使用与实施方式1的第二相位差板12相同的材料和方法制作而成。
第二相位差板212的Re,特别优选为140nm,但由于产品的偏差,也可以为130~150nm(优选135~145nm)。另外,优选第二相位差板212的Re实质上满足(液晶显示面板10的残留相位差Re)=(第二相位差板212的Re)-(液晶膜的相位差Re,h)的关系。
Re=140nm的相位差板,在利用圆偏振光的VA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大量应用,也能够转用于本实施方式,所以对成本方面有利。另外,由于Re=140nm的相位差板与偏振片的层叠体,也能作为圆偏振光板起作用,所以能够对在面板内的电极处的反射被看到进行抑制。
像这样,作为第二相位差板212、第二偏振片6和透明保护层7的层叠体,能够适当地利用一般的圆偏振光板。
第二相位差板212的Nz系数,特别优选为1.55,但是由于产品的偏差,也可以为1.35~1.75(优选1.4~1.7)的范围。
满足上述Re和Nz系数的第二相位差板212的Rth,特别优选为147nm,但是由于产品的偏差,也可以为140~155nm。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总Rth为第二相位差板212的Rth与透明保护层7的Rth(30nm)之和,为120nm以上。
透明保护层7、第一偏振片5和透明保护层7的层叠体(偏光板)与第一相位差板11,经由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例如,厚度5μm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贴合。另外,第一相位差板11和液晶显示面板10经由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例如,厚度25μm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贴合。另外,液晶显示面板10、第二相位差板212、第二偏振片6和透明保护层7的层叠体(圆偏振光板),经由粘接剂层或粘着剂层(例如,厚度25μm的丙烯酸类粘着剂层)贴合。此外,作为粘接剂层和粘着剂层,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中例示的物质。
另外,实施方式2中,各部件的光轴的方位和取向方向,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地设定。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1同样,能够在显示黑附近时显示出优异的灰度等级反转特性。
实施方式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具体而言,优选为60%以上。当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不足60%时,在显示黑附近时,存在感觉到灰度等级反转没有被充分地抑制的情况。
本申请以2009年9月8日提出的日本国专利申请2009-207543号为基础,主张基于巴黎条约乃至进入国法律法规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内容整体作为参考编入本申请。
附图标记说明
1、2:透明基板
3:液晶层
4:平行液晶
4d:平行液晶的取向方向
5:第一偏振片
5a:第一偏振片的吸收轴
6:第二偏振片
6a:第二偏振片的吸收轴
7:透明保护层
8:向列型液晶
10:液晶显示面板
11:第一相位差板
11d:第一相位差板的取向方向
12:第二相位差板
12a:第二相位差板的滞相轴
13:第三相位差板
14:粘着剂层
Claims (14)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为25nm以上35nm以下的透明保护层,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50nm以上330nm以下。
2.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相位差板、所述第三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50nm以下。
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第三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30nm以上290nm以下。
4.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三相位差板、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50nm以下。
5.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二相位差板、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20nm以上260nm以下。
6.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厚度方向的相位差为25nm以上35nm以下的透明保护层,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透明保护层、所述第二相位差板、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50nm以上240nm以下。
7.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二相位差板、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三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50nm以下。
8.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二相位差板、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第三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10nm以下。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二相位差板、所述第三相位差板、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30nm以上210nm以下。
10.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在厚度方向上显示光学负单轴性的第三相位差板,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三相位差板、所述第二相位差板、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40nm以上270nm以下。
1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和所述第二相位差板分别相互独立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或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第一偏振片、所述第二相位差板、所述第一相位差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依次配置,
作为除所述液晶层和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外的、位于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的部件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的特定相位差,为150nm以上210nm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为60%以上。
13.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液晶显示面板、第一相位差板和第二相位差板,
所述第二偏振片与所述第一偏振片相对配置,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第二偏振片之间,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偏振片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第二相位差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偏振片和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相互相对配置的一对基板和被夹持在所述一对基板间的液晶层,
所述液晶层含有平行取向的液晶分子,
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相位差为210~310nm,
所述第一相位差板包含液晶膜,
所述液晶膜通过将向列型液晶在混合取向的状态下固定化而形成,
所述向列型液晶的平均倾斜角为34~40°,
所述第二相位差板的面内的相位差为130~150nm,
所述第二相位差板的Nz系数为1.35~1.75。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显示装置的非灰度等级反转占有率为60%以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207543 | 2009-09-08 | ||
JP2009207543 | 2009-09-08 | ||
PCT/JP2010/060044 WO2011030596A1 (ja) | 2009-09-08 | 2010-06-14 | 液晶表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72921A CN102472921A (zh) | 2012-05-23 |
CN102472921B true CN102472921B (zh) | 2014-12-17 |
Family
ID=437322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3693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72921B (zh) | 2009-09-08 | 2010-06-14 | 液晶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749740B2 (zh) |
EP (1) | EP2477063A4 (zh) |
JP (1) | JP5508427B2 (zh) |
CN (1) | CN102472921B (zh) |
BR (1) | BR112012005201A2 (zh) |
RU (1) | RU2498370C1 (zh) |
WO (1) | WO201103059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240812B1 (ko) * | 2010-11-10 | 2013-03-11 |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 광학 소자 |
JP6539740B2 (ja) * | 2015-08-27 | 2019-07-0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光学素子、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
JP6852967B2 (ja) * | 2015-09-16 | 2021-03-3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光学部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AU2018284089B2 (en) | 2017-06-12 | 2022-12-15 | Magic Leap, Inc. | Augmented reality display having multi-element adaptive lens for changing depth planes |
WO2020243014A1 (en) | 2019-05-24 | 2020-12-03 | Magic Leap, Inc. | Variable focus assemblies |
WO2022032198A1 (en) | 2020-08-07 | 2022-02-10 | Magic Leap, Inc. | Tunable cylindrical lenses and head-mounted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
CN112099270A (zh) * | 2020-09-30 | 2020-12-1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水平电场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JP2024514416A (ja) * | 2021-03-15 | 2024-04-02 | マジック リープ,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 調整可能円柱レンズを採用する光学デバイスおよび頭部搭載型ディスプレイ |
JP7364631B2 (ja) * | 2021-08-31 | 2023-10-18 |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192916A (ja) * | 2006-01-17 | 2007-08-02 |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0368896C (zh) * | 2002-03-08 | 2008-02-13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336389A (zh) * | 2006-02-13 | 2008-12-31 |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透射型液晶显示设备 |
CN101361021A (zh) * | 2006-05-24 | 2009-02-04 |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365979A (zh) * | 2006-01-25 | 2009-02-11 |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99240A (en) * | 1995-05-23 | 1999-12-07 | Colorlink, Inc. | Optical retarder stack pair for transforming input light into polarization states having saturated color spectra |
JP4404735B2 (ja) * | 2003-09-29 | 2010-01-27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セルロースアシレートフィルム、それを用いた光学補償フィルム、偏光板 |
JP4421272B2 (ja) * | 2003-11-28 | 2010-02-24 | 東芝モバイル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7090532A (ja) | 2005-09-27 | 2007-04-12 | Nippon Zeon Co Ltd |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及び該位相差フィルム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
JP4830517B2 (ja) | 2006-01-31 | 2011-12-07 | 日本ゼオン株式会社 | 延伸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TWI447443B (zh) * | 2006-02-28 | 2014-08-01 | Fujifilm Corp | 偏光板及液晶顯示器 |
JP4975415B2 (ja) | 2006-11-17 | 2012-07-11 | Jx日鉱日石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 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9003432A (ja) * | 2007-05-18 | 2009-01-08 |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1681572B (zh) * | 2007-05-21 | 2012-11-07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器及其所使用的视野角控制元件 |
JP2008309957A (ja) | 2007-06-13 | 2008-12-25 | Nippon Oil Corp | 透過型液晶表示装置 |
JP5072480B2 (ja) | 2007-08-10 | 2012-11-14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 | 液晶表示装置 |
JP2009207543A (ja) | 2008-02-29 | 2009-09-17 | Molten Corp | 背上げ可能なベッド用マットレス及びベッド |
TWI420196B (zh) * | 2008-12-11 | 2013-12-21 | Au Optronics Corp | 液晶顯示器 |
-
2010
- 2010-06-14 EP EP10815194.5A patent/EP2477063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0-06-14 BR BR112012005201A patent/BR112012005201A2/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6-14 WO PCT/JP2010/060044 patent/WO201103059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6-14 CN CN201080036938.9A patent/CN10247292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6-14 JP JP2011530773A patent/JP5508427B2/ja active Active
- 2010-06-14 RU RU2012113553/28A patent/RU2498370C1/ru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06-14 US US13/393,926 patent/US8749740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68896C (zh) * | 2002-03-08 | 2008-02-13 | 夏普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JP2007192916A (ja) * | 2006-01-17 | 2007-08-02 | Toshiba Matsushita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液晶表示装置 |
CN101365979A (zh) * | 2006-01-25 | 2009-02-11 |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01336389A (zh) * | 2006-02-13 | 2008-12-31 |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透射型液晶显示设备 |
CN101361021A (zh) * | 2006-05-24 | 2009-02-04 | 新日本石油株式会社 | 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030596A1 (ja) | 2011-03-17 |
RU2498370C1 (ru) | 2013-11-10 |
EP2477063A1 (en) | 2012-07-18 |
US8749740B2 (en) | 2014-06-10 |
JP5508427B2 (ja) | 2014-05-28 |
JPWO2011030596A1 (ja) | 2013-02-04 |
BR112012005201A2 (pt) | 2016-03-08 |
US20120162581A1 (en) | 2012-06-28 |
EP2477063A4 (en) | 2014-04-02 |
CN102472921A (zh) | 2012-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72921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549485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246091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US7283189B2 (en) | In-plane switch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compensation film for angular field of view using negative biaxial retardation film and (+) C-plate | |
TWI396009B (zh) | 穿透型液晶顯示裝置 | |
TWI390306B (zh) | 穿透型液晶顯示裝置 | |
CN102124401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02472919B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JP345275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39977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H1172777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452742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39979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599176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5650911B2 (ja) | 液晶表示素子 | |
JP3773056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556654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355665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776433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452479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3452481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H10186355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3222867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
JP2004139136A (ja) | 液晶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1217 Termination date: 20200614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