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8523A - 车用电池温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用电池温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8523A
CN102468523A CN2010105502398A CN201010550239A CN102468523A CN 102468523 A CN102468523 A CN 102468523A CN 2010105502398 A CN2010105502398 A CN 2010105502398A CN 201010550239 A CN201010550239 A CN 201010550239A CN 102468523 A CN102468523 A CN 1024685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heat
electric core
control system
cor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02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杰
沈方
汤龙江
卜祥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I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I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I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I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0105502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85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85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85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02E60/12

Abstract

电动汽车在使用中,动力电池对内部和外部的温度较为敏感,且对电池的正常使用影响较大。本发明专利针对以上问题,使用液体温控的方式,对电动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进行加热和散热,使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得到保障。

Description

车用电池温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液体控温的方式进行车用电池的加热和散热。
背景技术
当前,电动汽车相关技术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不断发展,老牌汽车厂商和新兴的汽车厂商不断推出各自样车和生产计划,争夺消费者的眼球。但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还面临着许多的挑战,其中的一项挑战就是动力电池的散热和加热问题。
众所周知,汽车动力电池,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和放电时,都会产生热量,该热量对电池是有害的,对电池本身的寿命和车辆使用者的安全:当电池温度较高时,就会导致一些列副反应,使电池产生热破坏,如电池中的液态电解质是易燃体,电解液受热首先会产生大量气体,在电池内部有限的空间内产生比较大的气压,一旦这种气压大到足以破开电池的外壳,电池就会发生破裂,发生燃烧或者爆炸。
电池对外部的使用环境的也非常敏感,如外部环境较热(超过45°),则较易发生上面所例举的热反应,引发危险;但是冬季的北方地区,气温较低,在电极/电解液界面上的电化学反应与环境温度有关,电极/电解液界面被视为电池的心脏。如果温度下降,电极的反应率也下降,假设电池电压保持恒定,放电电流降低,电池的功率输出也会下降,传送温度下降,传送减慢,电池充电和放电性能都会受到影响,会发生无法充电或充满电后使用时间急剧减少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是专门针对上面所述的电动汽车电池温度问题,使用液体温控的方式,对汽车动力电池进行加热或散热,使动力电池的使用性能得到保障。
本发明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由密封箱(1)、电热棒(4)、测温仪(8)或(9)、热管(5)或(10)或(15)、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散热翅(2)、电芯架(6)、电芯(3)、堵头(11)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电热棒(4)和测温仪(8)置于密封箱(1)内,密封箱(1)内充满温控液体,电芯架(6)通过其上的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以热管(5)或(10)连接密封箱(1)构成温控液循环,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等的端口以热管(15)连接或以堵头(11)封闭,电芯架(6)上设有散热翅(2)和支撑柱(12),电芯(3)置于电芯架(6)的支撑柱(12)上,电芯架(6)上接有测温仪(9),由此实现根据需要对汽车电芯(3)进行加热或散热的温度控制。
前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密封箱(1)内充满温控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水、汽车防冻液、水冷液等。
前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部件连接所用的接头都是防水的或经过防水处理的,避免温控液的泄露。
前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电芯(3)温度的控制,是通过密封箱(1)与电芯架(6)内散热孔(7)或(17)或(13)或(16)、之间的温控液循环实现热交换,由此实现对电芯(3)的加热和散热功能的。
前述的电池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电热棒(4)的加热过程是可控的,可根据密封箱(1)内置的测温仪(8)和电芯架上的测温仪(9)所反馈的数据进行调整。
前述的电池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散热功能,为加强此散热功能,可在密封箱(1)或电芯架(6)上设置电风扇。
前述的电池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电芯(3),可以铺设导热材料后再放置于电芯架(6)上,该导热材料是任意一种防冲击的,包括但不限于如导热泡棉。
前述的电池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是双向贯通的,其设置的方向可以是平行于散热翅(2)方向设置,也可以垂直与散热翅(2)方向设置。
前述的电池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热管(5)或(10)或(15)包括但不限于铜管、钢管、PVC管等。
前述的电池温控系统,其中所述的电芯架(6)是由具备导热能力的材质制成的。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一结构图
图2实施例二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车用电池温控系统,由密封箱(1)、电热棒(4)、测温仪(8)或(9)、热管(5)或(10)或(15)、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散热翅(2)、电芯架(6)、电芯(3)、堵头(11)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电热棒(4)和测温仪(8置于密封箱(1)内,密封箱(1)内充满温控液体,电芯架(6)通过其上的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以热管(5)或(10)连接密封箱(1)构成温控液循环,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等的端口以热管(15)连接或以堵头(11)封闭,电芯架(6)上设有散热翅(2)和支撑柱(12),电芯(3)置于电芯架(6)的支撑柱(12)上,电芯架(6)上接有测温仪(9),由此实现根据需要对汽车电芯(3)进行加热或散热的温度控制。
测温仪(9)安装于近电芯(3)的方向,可在电芯架(6)预留一孔位,测温仪(9)安装于孔内,既能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加强测温仪(9)安装的牢固度。为加强电芯(3)与电芯架(6)之间的热量传递和保护电芯(3的防冲击需要,可在电芯(3)上铺设导热泡棉后再放置在电芯架(6)上。
密封箱(1)内充满温控液体,如防冻液、水或冷却液,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温控液体在需要的时候会被加热,因此温控液体要选用非易燃、易爆的液体。
在以上结构的基础上,本发明专利根据导热孔端口的连接方式不同,分为两种典型的实施例:
典型实施例一:热管式
在本实施例中,多条平行导热孔(13)或(14)或(16)或者多条平行(13)或(14)或(16)与垂直导热孔(7)或(17)同时存在,各条导热管内部可以是相互连通的、也可以是相互独立不互通的,至少有1组热管(5)或(10),热管(5)或(10)的1根热管连接于密封箱(1)和电芯架(6)的任一导热孔(7)或(17)或(13)或(16)的一端;另1根热管(10)或(5)连接于其他任一的导热孔的一端;其他未与密封箱(1)的热管(5)或(10)连接的端口分别与邻近的导热孔端口以热管(15)连接,形成至少1个温控液循环。
典型实施例二:堵头式
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孔(7)或(17)与导热孔(13)或(16)同时存在,各条导热管内部是相互连通的。至少1组热管(5)或(10),热管(5)或(10)的1根热管连接于密封箱(1)和电芯架(6)的任一导热孔(7)或(17)或(13)或(16)的一端;另1根热管(10)或(5)连接于其他任一的导热孔的一端;其他未与密封箱(1)的热管(5)或(10)连接的端口分别与邻近的导热孔端口都以堵头(11)堵死,形成至少1个温控液循环。
以上2个实施例,其加热和散热功能是这样实现的:
当汽车动力电池需要加热时,电热棒(4)被电性接通,开始加热,且其加热过程是可控的,测温仪(8)不断的将密封箱(1)内的温控液体的温度发送到汽车控制部分。密封箱(1)内经过加热的温控液体通过与电芯架(6)上的导热孔连接的热管(5)或(10),形成一个循环,经过导热孔内或导热孔之间的热管,温控液体将热量传递到电芯架(6)的支撑柱(12)上,具备导热性能的电芯架(6)支撑柱(12)将热量传递到置于架体上的电芯(3)上,测温仪(9)对电芯架(6)的温度进行监测,当电芯架(6)上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汽车控制中心根据收到的测温仪(9)的发出的数值,对电热棒(4)进行控制,保证整个热循环系统处于可控状态。
反之,当汽车动力电池需要散热时,电芯(3)将热量传递到电芯架(6)支撑柱(12)上,通过电芯架(6)和散热翅(2)发散一部分热量,同时,通过导热孔、热管、密封箱内的温控液体形成的热量循环,将电芯(3)的热量发散掉。此外,在密封箱(1)外壳或散热翅(2)加装风扇,可以增强系统的散热能力,风扇的开关可由汽车控制中心根据测温仪(9)发出的数据进行判断。

Claims (19)

1.一种车用电池温控系统,由密封箱(1)、电热棒(4)、测温仪(8)或(9)、热管(5)或(10)或(15)、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散热翅(2)、电芯架(6)、电芯(3)、堵头(11)等部分组成,其特征在于:电热棒(4)和测温仪(8)置于密封箱(1)内,密封箱(1)内充满温控液体,电芯架(6)通过其上的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以热管(5)或(10)连接密封箱(1)构成温控液循环,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等的端口以热管(15)连接或以堵头(11)封闭,电芯架(6)上设有散热翅(2)和支撑柱(12),电芯(3)置于电芯架(6)的支撑柱(12)上,电芯架(6)上接有测温仪(9),由此实现根据需要对汽车电芯(3)进行加热或散热的温度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密封箱(1)内充满的温控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水、汽车防冻液、水冷液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本系统使用的接头都是防水或是进行防水处理的,避免温控液的泄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根据密封箱(1)内置的测温仪(8)和电芯架(6)上的测温仪(9)所反馈的数据,电热棒(4)的加热过程是可控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芯架(6)上的测温仪(9)是贴于电芯(3)安放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为加强温控系统的散热功能,可在密封箱(1)或电芯架(6)上设置电风扇,风扇的开关可由汽车控制中心根据电芯架(6)上测温仪(9)的检测数据进行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芯(3)上可粘贴导热材料后置于电芯架(6)上,该导热材料是任意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包括但不限于如导热泡棉。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是贯通的,其设置的方向可以是平行于散热翅(2)方向设置,如导热孔(13)或(14)或(16),也可以垂直与散热翅(2)方向设置,如导热孔(7)或(1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芯架(6)可只设置一条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芯架(6)可只设置多条导热孔(7)或(13)或(14)或(16)或(17)。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10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条垂直与平行导热孔(7)或(17)与导热孔(13)或(16)同时存在,其内部可以是相互连通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或12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有1组热管(5)或(10),一组热管(5)或(10)的1根热管连接于密封箱(1)和电芯架(6)的任一导热孔(7)或(17)或(13)或(16)的一端;另1根热管(10)或(5)连接于其他任一的导热孔的一端;其他未与密封箱(1)的热管(5)或(10)连接的端口分别与邻近的导热孔端口以热管(15)连接,形成至少1个温控液循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或12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有1组热管(5)或(10),一组热管(5)或(10)的1根热管连接于密封箱(1)和电芯架(6)的任一导热孔(7)或(17)或(13)或(16)的一端;另1根热管(10)或(5)连接于其他任一的导热孔的一端;其他未与密封箱(1)的热管(5)或(10)连接的端口分别与邻近的导热孔端口都以堵头(11)堵死,形成至少1个温控液循环。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10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多条平行导热孔(13)或(14)或(16)同时存在,其内部可以是相互独立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10或14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有1组热管(每2根热管一组形成循环),一组热管的2根热管分别连接于密封箱(1)和电芯架(6)的导热孔(13)或(14)或(16)的一端与(16)或(14)或(13)的一端,其他未与密封箱(1)热管(5)或(10)连接的端口分别与邻近的导热孔端口以热管(15)连接,形成至少1个温控液循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芯架(6)上的散热翅(2)可根据需要在任一位置设置,也可以取消散热翅(2)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管(5)或(10)或(15)可由具备导热能力的材质制成,也可以用不具备导热能力的材质制成,包括但不限于铜管、钢管、PVC管等。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芯架(6)是由具备导热能力的材质制成的,其材质包括但不限于铝合金、钢、铜,电芯架(6)内的支撑柱(12)起到固定、支撑和热传递的作用。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电池温控系统,其特征在于:为增加本发明专利的防漏水、密封性和安全性,电芯架密封箱式的外壳,也可将本系统整体以外壳整体装入。
CN2010105502398A 2010-11-18 2010-11-18 车用电池温控系统 Pending CN1024685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02398A CN102468523A (zh) 2010-11-18 2010-11-18 车用电池温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0105502398A CN102468523A (zh) 2010-11-18 2010-11-18 车用电池温控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8523A true CN102468523A (zh) 2012-05-23

Family

ID=460718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502398A Pending CN102468523A (zh) 2010-11-18 2010-11-18 车用电池温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8523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7932A (zh) * 2014-08-26 2014-11-19 大连理工大学 水循环加热型蜂巢结构磷酸铁锂电池组件
CN105210230A (zh) * 2013-05-15 2015-12-30 维美德汽车公司 用于对电池单元进行封装及热管理的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8781A (ja) * 1999-06-04 2000-12-15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非水電解質電池
US20010031392A1 (en) * 2000-04-12 2001-10-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d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ount frame for battery module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battery modules using the same
CN1750317A (zh) * 2005-10-17 2006-03-22 李慧琪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热平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090061299A1 (en) * 2007-08-27 2009-03-05 Toyoda Gosei Co., Ltd. Battery assembly
US20090142653A1 (en) * 2007-11-28 2009-06-04 Wataru Okada Battery system with battery cells arranged in array alignment
CN201302331Y (zh) * 2008-10-17 2009-09-02 铜联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4mm直径铜管换热器
CN101728595A (zh) * 2008-10-10 2010-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
DE102008059952A1 (de) * 2008-12-02 2010-06-10 Daimler Ag Batterie mit mehreren parallel und/oder seriell miteinander elektrisch verschalteten Batteriezellen und einer Kühlvorrichtung
CN101841072A (zh) * 2010-02-09 2010-09-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的液冷系统以及蓄电池的液冷方法
CN101855100A (zh) * 2007-11-13 2010-10-06 贝洱两合公司 汽车热源的冷却装置
EP2302727A1 (en) * 2009-09-12 2011-03-30 Tesla Motors, Inc. Active thermal runaway mitig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in a battery pack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8781A (ja) * 1999-06-04 2000-12-15 Japan Storage Battery Co Ltd 非水電解質電池
US20010031392A1 (en) * 2000-04-12 2001-10-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nd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Mount frame for battery module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battery modules using the same
CN1750317A (zh) * 2005-10-17 2006-03-22 李慧琪 锂离子动力电池组热平衡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090061299A1 (en) * 2007-08-27 2009-03-05 Toyoda Gosei Co., Ltd. Battery assembly
CN101855100A (zh) * 2007-11-13 2010-10-06 贝洱两合公司 汽车热源的冷却装置
US20090142653A1 (en) * 2007-11-28 2009-06-04 Wataru Okada Battery system with battery cells arranged in array alignment
CN101728595A (zh) * 2008-10-10 2010-06-0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
CN201302331Y (zh) * 2008-10-17 2009-09-02 铜联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4mm直径铜管换热器
DE102008059952A1 (de) * 2008-12-02 2010-06-10 Daimler Ag Batterie mit mehreren parallel und/oder seriell miteinander elektrisch verschalteten Batteriezellen und einer Kühlvorrichtung
EP2302727A1 (en) * 2009-09-12 2011-03-30 Tesla Motors, Inc. Active thermal runaway mitigation system for use within a battery pack
CN101841072A (zh) * 2010-02-09 2010-09-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蓄电池的液冷系统以及蓄电池的液冷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10230A (zh) * 2013-05-15 2015-12-30 维美德汽车公司 用于对电池单元进行封装及热管理的系统
EP2997622A4 (en) * 2013-05-15 2017-01-04 Valmet Automotive Oy System for packaging and thermal management of battery cells
CN104157932A (zh) * 2014-08-26 2014-11-19 大连理工大学 水循环加热型蜂巢结构磷酸铁锂电池组件
CN104157932B (zh) * 2014-08-26 2016-08-24 大连理工大学 水循环加热型蜂巢结构磷酸铁锂电池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24591A (zh) 恒温控制电池组
CN103258973B (zh) 一种多功能车载电池箱
CN108711662A (zh) 一种电池组加热装置与控制方法
JP6586235B2 (ja) 無人航空機、電池モジュール及び充放電制御方法
KR101526389B1 (ko) 전기차용 배터리의 열관리 장치
CN102723446B (zh) 一种电池内箱及使用该电池内箱的电池温控箱
CN102842738B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锂离子电池阻燃防爆装置及方法
KR101926341B1 (ko) 태양광 발전설비용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CN102593397A (zh) 一种温度可调式电动汽车电池仓
CN105379059A (zh) 用于使能量返回至尤其是电动车辆的待供应能量的一件设备的设施
CN102468523A (zh) 车用电池温控系统
CN209056524U (zh) 一种具有热膨胀绝热装置的电池组
US10700399B2 (en) Battery including thermal insulation
CN204333166U (zh) 电池模块电加热结构及带电加热结构的动力电池组
CN111916877A (zh) 电动汽车常规电源和动力电源互补储热蓄电装置
CN106058348B (zh) 一种控制汽车用锂电池过热发生爆炸或火灾的热温度异常保护器
CN105684210A (zh) 包括高温电池的储热系统
CN108075542A (zh) 锂电池低温充电系统及其充电方法
CN209183687U (zh) 一种锂电池加热装置、锂电池及车辆
RU2463174C2 (ru)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оборудования от перегрева и/или переохлаждения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его реализации
CN102790246A (zh) 泡沫铜材料调节电池组热均衡的装置
CN203134930U (zh) 蓄电池保温箱
CN108039528A (zh) 电池组件充电控制方法及电池组件
CN114050351B (zh) 一种密封阻燃性高的锂电池
CN202178348U (zh) 机动车动力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612 Shanghai city Songjiang District Xinzhuan Highway No. 518, No. 16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Di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0235 Shanghai City, Xuhui District Qinzhou Road 100, building 2, room 615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Dingy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C05 Deemed withdrawal (patent law before 1993)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