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67206A - 服务器系统 - Google Patents

服务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467206A
CN102467206A CN2010105505057A CN201010550505A CN102467206A CN 102467206 A CN102467206 A CN 102467206A CN 2010105505057 A CN2010105505057 A CN 2010105505057A CN 201010550505 A CN201010550505 A CN 201010550505A CN 102467206 A CN102467206 A CN 102467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radiating
server
control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5505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467206B (zh
Inventor
蔡丰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g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CN 20101055050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467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02467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7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467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467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温度功能的服务器系统,包括多个机架、多个服务器模块、多个散热模块以及一控制模块。机架彼此相邻且连通。服务器模块配置在机架内,且各服务器模块具有检测单元,以检测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散热模块可抽换地配置在机架内。散热模块分别对应服务器模块,且散热模块位于所对应的服务器模块的一侧,其中散热模块产生穿越机架的气流。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散热模块与服务器模块。当检测单元检测到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位于气流路径上的散热模块的至少其中另一个提高散热效率。

Description

服务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服务器器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能自动调节温度的服务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脑科技的突飞猛进,使得电脑的运作速度不断地提高,并且电脑主机内部的电子元件的发热功率亦不断地攀升。为了预防电脑主机的内部的电子元件过热,而导致电子元件发生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效,必须提供足够的散热效能予电脑内部的电子元件。因此,对于高发热功率的电子元件,例如中央处理器、显示芯片、北桥芯片、南桥芯片及暂存存储器模块等,通常会加装散热鳍片组来降低这些电子元件的温度。并且,为了让散热鳍片组所吸收的热量能够充份地散出机壳之外,机壳内部的热对流效率就显得格外地重要。
特别以服务器系统来说,由于服务器系统必须具备足够的稳定度与可靠度,才能够避免所提供的服务中断。据此,服务器系统上通常会具有多组风扇来进行散热。然而当其中部分风扇需进行抽换维修时,由于此时服务器系统仍不断电而在运作当中,因而与被抽换风扇对应的相关元件可能因而得不到足够的散热气流量而导致温度急遽上升,甚而使整个服务器系统发生过热的情形。如此一来,使用者将面临若不将服务器系统关闭,则必需面临抽换风扇时服务器模块过热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服务器系统,其具有自动调节温度的功能。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服务器系统,包括多个机架、多个服务器模块、多个散热模块以及一控制模块。机架彼此相邻且连通。服务器模块配置在机架内,且各服务器模块具有一检测单元,以检测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散热模块可抽换地配置在机架内。散热模块分别对应服务器模块,且各散热模块位于其所对应的服务器模块的一侧,其中散热模块产生穿越机架的一气流。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散热模块与服务器模块。当检测单元检测到服务器模块的温度超过一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位于气流路径上的散热模块的至少其中之一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散热模块包括多个组装在一起的风扇,且控制模块控制这些风扇的转速以调整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分别对应至机架,且这些控制单元彼此电性连接。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至配置在对应的机架内的散热模块及检测单元,以检测各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并根据内部环境温度提高各服务器模块的散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散热模块的其中之一自机架抽换后,机架所对应的控制单元切换至一应急模式,且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超过上述的预设值。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上述的被抽换的散热模块所对应的服务器模块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配置在服务器模块内的检测单元传送一信号至控制单元,并使控制单元联系其他机架的控制单元,以控制至少其中另一个与散热模块位于相同气流路径的散热模块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被抽换的散热模块所对应的服务器模块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配置在服务器模块内的检测单元传送一信号至控制单元,并使控制单元联系其他机架的控制单元,以控制与散热模块相邻的其他散热模块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服务器系统更包括多个热交换器与一冷却系统。热交换器对应地配置在机架内,其中各热交换器位于服务器模块旁且异于散热模块的一侧。冷却系统连接至热交换器,而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冷却系统。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当控制模块控制其他散热模块提高散热效率,而当检测单元检测到对应的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超过预设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热交换器提高散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冷却系统为一流体冷却系统,且控制单元控制流体冷却系统的流量与温度以调整热交换器的散热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检测单元为基板管理控制器。
基于上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服务器系统当其散热模块因需要而被抽换时,系统的控制模块能因应其所对应的服务器模块,以当服务器模块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能自动启动与被抽换的散热模块共气流路径的其他散热模块提高散热效率,进而让被抽换散热模块的服务器模块能维持其冷却所需的气流风量,进而避免服务器系统过热,而改以使其具有较佳的运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服务器系统的方块图。
图3是图1的服务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服务器系统
110、110A、110B、110C:机架
120、120A、120B、120C:服务器模块
122A、122B、122C:检测单元
130、130A、130B、130C:散热模块
140:控制模块
142A、142B、142C:控制单元
150A、150B、150C:热交换器
160:冷却系统
F1:气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服务器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服务器系统的方块图。请同时参考图1及图2,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系统100包括多个机架110、配置在机架110内的多个服务器模块120、多个散热模块130以及电性连接这些散热模块130的一控制模块140。在此仅绘示三个机架110及部分配置在其内的服务器模块120,惟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
机架110之间彼此相邻且连通,在此,可借由在机架110的侧壁(未绘示)上设置多个通风孔(未绘示)而使机架110之间的气流能保持流通,但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手段以让机架110之间保持连通状态。散热模块130可抽换地配置在机架110内,且对应服务器模块120。以本实施例而言,任一个机架110内可容置五个服务器模块120与五个散热模块130,且每一个服务器模块120皆有一个散热模块130与其对应,以使每一个服务器模块120都能得到所需的散热效果。
在此,各个散热模块130包括多个组装在一起的风扇,其配置在服务器模块120的一侧,以在机架110内产生一气流F 1,且由于机架110之间的连通关系而使气流F1可穿越机架110并在之间流通,如此,服务器系统100便借由侧吹式的散热模块130而对服务器模块120内的电子元件(未绘示)达到散热的效果。
在此需说明的是,下述机架110、服务器模块120、散热模块130与相关构件为因应进一步说明的需求而对其予以不同标号作为区隔。
在本实施例中,服务器模块120A、120B与120C各具有一检测单元122A、122B与122C,其分别是一基板管理控制器(BMC),用以检测各服务器120A、120B与120C的内部环境温度。控制模块140实质上电性连接散热模块130与检测单元122A、122B与122C。当检测单元122A、122B或122C检测到对应的服务器模块120A、120B与120C的内部环境温度超过一预设值时,控制模块140便会控制位于气流F1路径上的散热模块130的至少其中的一提高散热效率。
举例来说,当对应在机架110B的服务器模块120B的散热模块130B因维修等因素而需进行抽换时,被抽换散热模块130B的服务器模块120B便会因而造成其内部环境温度升高。此时,控制模块140便会控制与被抽换的散热模块130B位于相同气流路径上的其他散热模块130A或130C提高其散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可借由提高风扇的转速而达到此效果,但本实施例不以此为限)。如此一来,被抽换散热模块130B的服务器模块120B便能借此而维持冷却其内电子元件所需的气流流量,而不致产生因散热模块130B被抽换而使服务器模块120B的温度急遽升高的情形,进而让使用者能在服务器系统100保持其运作不断电的情形下对散热模块130B进行维修或更换等动作,亦因此而增进服务器系统100的运作效能。
再加以详述如下,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40包括多个控制单元142A~142C,控制单元142A~142C与机架110A~110C相互对应,且控制单元142A~142C彼此之间电性连接。再者,控制单元142A~142C更各自电性连接至对应机架内的散热模块130A~130C与各服务器模块120A、120B与120C的检测单元122A、122B与122C。
图3是图1的服务器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请同时参考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仅以因抽换散热模块130而造成服务器模块120的内部环境温度升高为例进行说明。首先,在步骤S310中,当散热模块130B因需要而进行抽换时,对应此机架110B的控制单元142B便会切换至一应急模式,以作为因应后续可能面临的问题而预先完成其准备动作。接着在步骤S320与S330中,若被抽换的散热模块130B所对应的服务器模块120B因其内电子元件持续运作而导致温度升高,此时位于服务器模块120B内的检测单元122B一旦感测到服务器模块120B的温度超过一预设值后,检测单元122B便会传送一信号至对应此机架110B的控制单元142B。
接着,在步骤S340中,接收到信号的控制单元142B联系其他的控制单元142A与142C,进而控制其他机架110A与110C中同样位于此气流F1路径上的散热模块130A与130C经由提高散热效率而使所产生的气流F1流量仍能符合此服务器模块120B散热之所需,以让服务器模块120B不会因其对应的散热模块130B被抽换而面临无法散热的困境。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42B是借由联系其他控制单元142A与142C以控制相邻于散热模块130B旁的散热模块130A与130C而提高散热效率,但本实施例并未限制机架110的数量,因此凡是能提高位于相同气流F1路径上的其他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以让其所产生的气流流量满足被抽换调散热模块的服务器模块的散热所需者,皆可适用于本实施例。
另一方面,服务器系统100更包括多个热交换器150A~150C与一冷却系统160。热交换器150A~150C对应地配置在机架110A~110C内,且各个热交换器150A~150C位于服务器模块120A~120C旁相异于散热模块130A~130C的一侧。在此,冷却系统160例如是一流体冷却系统,借以对配置在机架110A~110C内的服务器模块120A~120C提供进一步的散热效果。
据此,在步骤S350中,当控制单元142B借由联系其他控制单元142A与142C而提高其他散热模块130A与130C的散热效率,而服务器模块120B的温度仍超过上述的预设值时,此时控制单元142B便会进一步地驱动冷却系统160,以借由调整其冷却流体的温度及进入热交换器150B的流量而提高热交换器150B的散热效率。此举让服务器系统100除了原本以风扇为主体的散热模块130A~130B之外,尚有冷却系统160与热交换器150A~150C对服务器模块130A~130C的散热机制进行双重的保护。但本实施例并未限定控制散热模块130与热交换器150A、150B与150C的启动顺序,但以达到降低服务器模块120的内部环境温度的效果者皆可适用于本实施例。如此,使用者于抽换任一个散热模块130时便无须担心服务器模块120因缺少散热模块130而产生过热的情形。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服务器系统当其散热模块因需要而被抽换时,系统的控制模块能因应其所对应的服务器模块,以当服务器模块的温度超过预设值时能自动启动与被抽换的散热模块共气流路径的其他散热模块提高散热效率,进而让被抽换散热模块的服务器模块能维持其冷却所需的气流风量。再者,服务器系统更借由提高冷却系统的温度或流量而提高配置在服务器模块旁的热交换器的散热效率,以使缺少散热模块的服务器模块能得到更进一步对于散热需求的保障,进而增进服务器系统的运作效率。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服务器系统,包括:
多个机架,所述机架彼此相邻且连通;
多个服务器模块,配置在所述机架内,各服务器模块具有一检测单元,以检测各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
多个散热模块,可抽换地配置在的所述机架内,所述散热模块分别对应所述服务器模块,且各散热模块位于所对应的该服务器模块的一侧,其中所述散热模块产生穿越所述机架的一气流;以及
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散热模块与所述服务器模块,当该检测单元检测到该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超过一预设值时,该控制模块控制位于该气流路径上的所述散热模块的至少其中之一提高散热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散热模块包括多个组装在一起的风扇,且该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风扇的转速以调整该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模块包括:
多个控制单元,分别对应至所述机架,所述控制单元彼此电性连接,且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至配置在对应的该机架内的所述散热模块及所述检测单元,以检测各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并根据内部环境温度提高各散热模块的散热效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散热模块的其中之一自该机架抽换后,该机架所对应的该控制单元切换至一应急模式,且该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环境温度超过该预设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被抽换的该散热模块所对应的该服务器模块的温度超过该预设值时,配置在该服务器模块内的该检测单元传送一信号至该控制单元,并使该控制单元联系其他所述机架的所述控制单元,以控制与该散热模块位于相同该气流路径的所述散热模块的至少其中之一提高散热效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被抽换的该散热模块所对应的该服务器模块的温度超过该预设值时,配置在该服务器模块内的该检测单元传送一信号至该控制单元,并使该控制单元联系另外所述机架的所述控制单元,以控制与该散热模块相邻的其他散热模块提高散热效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多个热交换器,对应地配置在所述机架内,其中各热交换器位于所述服务器模块旁且异于所述散热模块的一侧;以及
一冷却系统,连接至所述热交换器,而该控制单元电性连接该冷却系统。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控制模块控制其他所述散热模块提高散热效率,而当该检测单元检测到对应的该服务器模块的内部系统温度超过该预设值时,该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热交换器提高散热效率。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冷却系统为一流体冷却系统,且该控制单元控制该流体冷却系统的流量与温度以调整所述热交换器的散热效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服务器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单元为基板管理控制器。
CN 201010550505 2010-11-10 2010-11-10 服务器系统 Active CN102467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50505 CN102467206B (zh) 2010-11-10 2010-11-10 服务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010550505 CN102467206B (zh) 2010-11-10 2010-11-10 服务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7206A true CN102467206A (zh) 2012-05-23
CN102467206B CN102467206B (zh) 2013-09-18

Family

ID=46070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010550505 Active CN102467206B (zh) 2010-11-10 2010-11-10 服务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46720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2109A (zh) * 2016-12-29 2017-08-18 贵州绿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群意识功能的机房空调
CN111066378A (zh) * 2017-04-07 2020-04-24 法雷奥西门子新能源汽车(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电池充电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3437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 for cooling same
CN1704865A (zh) * 2004-06-02 2005-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服务器散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788841A (zh) * 2010-03-12 2010-07-28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63437A1 (en) * 2001-09-28 2003-04-03 Ne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nit and method for cooling same
CN1704865A (zh) * 2004-06-02 2005-12-0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服务器散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1788841A (zh) * 2010-03-12 2010-07-28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集群散热系统及散热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2109A (zh) * 2016-12-29 2017-08-18 贵州绿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群意识功能的机房空调
CN107072109B (zh) * 2016-12-29 2018-01-26 贵州绿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群意识功能的机房空调
CN111066378A (zh) * 2017-04-07 2020-04-24 法雷奥西门子新能源汽车(深圳)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中的电池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67206B (zh) 2013-09-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145853A1 (en) Maintaining cooling efficiency during air mover failure
US20070293137A1 (en) Acoustic noise reduction using airflow management
CN101858357B (zh) 风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796475B (zh) 散热模块及电子装置
US20110300789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N103809711A (zh) 电子装置
CN102868850A (zh) 一种摄像机加热装置
CN103292426A (zh) 冷却机房的装置及冷却送风调节方法
US20070017230A1 (en) Power supply with a cooling function
JP2007088126A (ja) 熱交換型冷却装置
CN105183036A (zh) 一种摄像头的温控系统和方法
CN105005368B (zh) 一种风冷散热装置
CN101291575A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服务器
TW201327146A (zh) 貨櫃系統、機櫃與貨櫃系統散熱管理方法
CN102541219A (zh) 散热系统及应用该散热系统的机房
CN102768568A (zh) 散热模块及其散热方法
CN102467206B (zh) 服务器系统
CN205158161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的温控系统
CN102316700A (zh) 适用同时对多个电子元件散热的导风罩及具有该导风罩的电子装置
CN201115199Y (zh) 一种机箱散热系统
CN103793030A (zh) 电子装置
US6628519B2 (en) Computer having a function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file bays
CN110990215A (zh) 一种存储设备辅助散热和双重温度监测报警装置及方法
CN110319043A (zh) 散热系统及服务器
CN104540374B (zh)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18

Address after: Room 1554, Building 13, No. 98, Dongjie, Fengcheng,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Xiangy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Address before: Taipei City, Taiwan Chinese Shilin District Hougang Street No. 66

Patentee before: Inventec Corporation